长篇影评
1 ) 一盒安眠药引发的血案
五年前,一个美女去药店买安眠药,遇到把安全套当气球吹的一对土豪,土豪对她说:安眠药我也吃过,可难吃了,还不如直接去死!恰在此时遇到唱摇滚赚不了钱的周晓鸥来给妈妈偷补品,一顿机缘巧合之后美女挂了,故事从这里开始向前伸展……
《警察故事2013》这次终于从一个故事出发,点题可算是“用尽心思”,一个分不清轻重的故事也算一个故事不是吗?刘烨带着《 厨子 戏子 痞子》的演绎精华扮演一个凶狠的带头大哥,却处处透露出小清新的怜悯:你用啤酒瓶爆我头,没事,这是一个男人能够承担的;你刺我一刀,没事,没伤着肾;面对人质的讨价还价(不行,我要跟我的女朋友在一起),就像卖菜的大叔一样通情达理;我想知道那个喊叫着“这个世界上除了我妹妹,谁的命都不值钱”的处心积虑的狂徒呢?难道让你杀一个人就那么难吗?说到这,刘烨的角色被架空了,轻飘飘的,飘向远方。
景甜,我实在找不到她存在于这部片子的理由,不过她和成龙大哥的场外情感互动做的不错,间隔几分钟就对大哥喊叫着:爸,不要啊;爸,对不起;爸,我错了……景甜的这块烂片招牌分量还是很足的,用来给影片装点门面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这也证明一个观点:没有内涵或者精神的角色注定会被我们这些装逼族深深地鄙视,深深地!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影片当中戏份很重的几个人质,他们的出演把影片硬生生地推到一个又一个高潮。那位置之生死于度外的记者,告诉我们战地记者原来可以像做娱乐记者那么轻松,我问你答,嗓门不提高八度都对不起妓者的身份,尤其是那句:请问您这次犯罪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他妈告诉你了,这电影还怎么演下去啊!那场大哥和泰国人在铁笼子里单打独斗的戏份,更是深深暴露了这些个群众演员的身份,敢问你们是来演戏的还是到动物园看猩猩的?难得的是在他们的嘲笑、呼喊、悲叹、吼叫声中,成龙大哥被泰国人活活摔在酒桶上,然后打通了任督二脉,那硬朗的身子骨比吃了盖中盖牌高钙片还管用,好一个反身锁技,最终将泰国人死死压住。话说每当遇到打斗场景的镜头乱晃不一定都是一种艺术手法,有可能暴露了动作设计的粗制滥造!
影片的另一个高潮是周晓欧、那威、刘仪伟等几位表演的“说唱”艺术,大家你一句我一言地诉说着那一夜的故事,这部分也算是本片的一个亮点,但却少了份点亮的决心,这种轻轻松松的访谈实录确定能在爆炸之前讲完?还好,这是在拍戏呢 ……
快到结尾的时候,必不可少的正(zhu)能(xuan)量(lv)情节出现了:天朝警察开着巨型铲车(真可谓斥巨资啊)闯进酒吧,那场面,不唱一句“你们就是我们的救世主”都对不起从天而降的神兵们!谢谢你们的“神来之笔”!
最后,把一星送给成龙大哥,岁月的力量总是催人老,有些不老的神话还是留在了荧幕上让大家深深回味!
哦,对了,写影评也好,拍电影也罢,点题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也要告诉大家,安眠药又名安定片,是处方药,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不能随便购买哦!
——不要问我是谁,我是为《警察故事2013》豆瓣电影5.8分评分添油加醋的野小子!!
2 ) 《警察故事2013》:从香港阿sir到大陆公安
我有个小堂妹在上大二,她说昨晚平安夜去看了场电影,我问她看了什么,她说《警察故事2013》,我问她好不好看,她答:“虽然有点嗦,但还是蛮好看蛮感动”。“嗦”(阳平第二声)是我们家乡土话,就是啰嗦的意思,看来,对这位90后的小妹妹来说,年近花甲的成龙大哥这次纵然啰嗦了点,但还是让她买单了(当然实际掏钱的不会是她^_^)。
是啰嗦了点,不过成龙在动作片里讲道理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开启内地贺岁档市场的《红番区》里,大哥也是边动手边上课,不过这一次,成龙没有直勾勾的谈人生讲道理,而是以一个失职父亲的身份,苦口婆心的和女儿沟通。年轻人都讨厌长辈给自己上课,但谁能阻止一个父亲流着泪与女儿冰释前嫌?人物真的沉下来,沉到观众心里,这个形象也算立起来了。
整部《警察故事2013》都毫无演员的违和感,这不容易——毋庸讳言,港片在内地刮起一阵旋风后,最近正遭遇着越来越大的瓶颈,年终岁末,不少港式警匪动作片火爆上演,但对于内地观众来说,始终隔着一层皮,票房“钱”景也远没有那么乐观。不过《警察故事2013》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事实上,成龙打造的“警察故事”系列堪称香港警匪片的旗帜性标杆,也是成龙从民初功夫小子过渡到现代都市英雄的里程碑之作,那个香港皇家警察陈家驹几乎成为香港纪律部队的银幕代言人。前四部“警察故事”的主角都是陈家驹,到了第五部换了名字,但还是香港警察,不过到了这一部里,成龙则彻底演绎了一个大陆公安钟文,却丝毫不让人觉得有港味,由此可见,《警察故事2013》标志着这一系列的彻底转型,也给香港影人们提了个醒——要征服内地观众,还是要讲内地的故事。
第一部上映时,我那个小堂妹还没有出生,那么,看似老气横秋的题材,如何与新一代观众沟通?《警察故事》登场时,民众还不知互联网为何物(当时只有美国军方在用),《警察故事2013》发的预告片,我却是在朋友的手机上看的,看起来也没有什么视听效果的损失(当然是2D的),登时就眼前一亮。丁晟的《硬汉》风格在预告片里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整个剪辑非常凌厉(导演也是影片剪辑),干脆利落,而这些特点也在电影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可见预告片没有忽悠人。年轻观众不是洪水猛兽,其实他们要的很简单,最质朴的爱情、亲情,最本真的人物设定,再加上绝不偷工减料的制作,这些就足够了——《警察故事2013》正是符合这些基本要求,而在情感构制上,导演、编剧丁晟甚至回避了爱情戏的建构,在一个密室攻防战的故事里,基本上通过亲情来支撑起了人物,这也是某种扬长避短吧,毕竟成龙大哥对年轻观众们来说已经是大爷了,看他在银幕上谈情说爱,想想都觉得奇怪。
回想下来,《警察故事2013》里没有一个脸谱化的坏人,编剧上也突破了简单的“善-恶”二元对立窠臼,精心布局五年,只为了给妹妹讨还公道,而当年那些目击者的陈辞,又折射出了时下的社会百态。
名侦探柯南说过:“真相只有一个”,在真情流露、神勇无敌的大陆公安钟文面前,坏蛋的真面目最终会暴露。
爸爸哪儿都不去,爸爸始终会在女儿身边,守护她的安全。
因为坏蛋最后没有被绳之以法,也许,他还会回来。
3 ) 警察故事2013
因为一直是警察故事这个系列的粉丝,所以即使是景甜演了女主,我还是去看了,全篇看下来,就是一个感觉:心疼成龙。故事从香港搬到了中国内地,还是一家酒吧内,一开始还担心导演会拍成《神探亨》的感觉,但是导演很聪明的借鉴了很多种警匪片的特点,总算还是有加分,但是自己剪辑的导演还是把自己的电影剪的稍微有点儿乱。影片开头成龙扣动扳机的那一幕还是很好看的,尤其是和这一幕相呼应的结尾成龙扣扳机的时候,感觉那半张脸的特写尤为动人。很显然,岁月催人老,虽然有很多动作戏,可是相比于成龙其他电影,文戏的部分添了许多,也让我们看到了成龙逐渐沧桑的脸庞和更加柔情的内心。觉得大部分对于这部电影有点严苛,想想看,纯大陆背景,纯内地导演,刘烨的加盟,内地各位老戏骨甘当打酱油的角色,对于国产片来说已经是很好的作品了。选在圣诞节期间公映,虽说遇到了《私人定制》,可还是胜出太多!万万妹想到,成龙最后文戏的精彩演绎把我给弄哭惹,感觉更加柔情的成龙,很是感人。纵然老去,看到还是这么搏命的成龙,不禁有些心疼和敬佩,但也心生感慨,何时会有第二个成龙?
4 ) 本以为是动作片,结果只是一个乌龙
圣诞节的时候在电影院看的,2个字形容,失望,3个字形容,太失望。
之前60分钟和朋友都看的想睡觉,感觉就是将很多的老梗剧情拼凑在一起。
比如,1,警察救人,不管好坏,总之生命是可贵的,哪怕自己的命不要坏蛋也不能白白的死了。
2,家庭工作两难全,为了工作,顾不上家庭,不是一个好爸爸,然后最后父女两个冰释前嫌。(不得不吐槽一下,演成龙女儿的,每次她一说话,就会出戏,总觉得格格不入)
3,逆袭,一开始是被人看不起的小职业,小角色,然后不管被打成什么样子,也绝对要挣扎站起来,然后赢得旁边的人的感动和敬意,然后逆袭几拳将对手搞定,反败为胜,虽然这是个老梗,但是在有些戏里面看到还是会感动,但是这一次,看到那些关在笼子里的人呐喊等,我只觉得可笑。(不可想象的是坐在旁边一女生,像这种打戏在成龙的电影里出现是小儿科,还吓得像是在看鬼片一样,激动成那样子。。)
4,大乌龙,一开始反派就出现,然后酒吧弄成铜墙铁壁,以为是有个多大、多惊险刺激的复仇计划,结果到最后,原来是个大乌龙,为妹妹复仇,结果妹妹是要自杀的,最后想寻死,也没死成(当最后看到复仇的原因是这个时,只想翻白眼)
5,动作片?开始成龙被抓住困在椅子上,每次趁刘烨出去的时候将铁圈挣脱开的时候,我以为那是刘烨故意的,后面有更精彩的,好吧,是我想的太复杂了。看似有打斗场景,有爆破,有列车惊险时刻,有跳楼,真的没法说这是动作片,印象就是我们谈谈吧,别急,我们慢慢谈。。。
6,印象比较深的就是魏小福那一身装备,像个天线娃娃又像是太空归来的,不过真扎实
5 ) 皇帝的新衣
电影是年前看的,转眼5个月,偶然看豆瓣看到别人的影评,才想起,原来我也看过!
去年年末,《警察故事》《私人定制》一系列大有争议的玩应陆续上线,估计导演没有设想过,自己的这么NB的作品,竟然会被社会质疑,也许会背地里说:“这帮傻逼,真他妈不懂艺术”,其实个人感觉两者系一丘之貉,成龙不也为了提高票房,承认自己是半个韩国人么。其实就那么回事,《警察2013》要是属于“现代主义”色彩,那么《私人定制》就属于“后现代主义”。实则就是为前者加一个形容词而已,再说白点《警察2013》为了接地气整的有点屯了,跟他妈小成本电视剧似得。《私人定制》就是个土豪,但装逼没装好。
现在这影视界的趋势有点异化了,大家都开始放下身价大搞商业电影,制片商不惜用重金请大腕来迷惑观众,其实估计拍那东西,他自己都不喜欢看,《不二神探》就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江山代有才人出,不是中国缺少新星的演员,只不过是商家利用了那些大腕们的领袖效应而已。这些过了气的大腕们也丝毫不避讳的自己晚年的名声,能捞一笔是一笔啊,擦得,欺骗的都是这些观众的感情。
如果说艺术商业化不可终止,定是此行业的潜规则,那么只求有天中国的商业电影可以跟好莱坞齐头并进,谈不上剧本,咱咋滴也得看眼特效吧,要不多少观众死不瞑目啊!
6 ) 打一星的还有良知吗????????
打一星的2比太多,我只能中和一下了。你们都是看小时代看傻了吧!
一 先谈电影本身
电影的结构有点意思,封闭的空间,绑架,警匪对峙,回忆推动事件发展。部分情节还是比较亮的,比如笼中打斗的片段。
电影的缺点也很明显,绑匪的理由,也就是整个事件的缘由有点二;电影想多悬疑多剧情,又想多动作。结果导致电影没有升华,不够深刻,而且动作场面偏少。
但总的来说,这部电影三星四星是最少的了,不带你们那么不客观。
二 论景甜
这两天看了三部电影:特殊任务、澳门风云、警察故事2013.这三部电影都有景甜。这三部电影的质量分别是烂片、普通商业片、不错的电影。
大家对景甜的看法是烂片的源泉,我认为她没这么大的能量。说实话景甜长得不难看,演技平平,还不至于把一部电影拉下一个档次。背景再大,潜规则再多,管你们屁事,作为观众我们是去看电影的。
三 成龙大哥
近几年黑成龙的人有不少,我就笑了,回到十几年前没有网络让你们吐槽,没有日本av耗你们脑子的时候,你们不是天天看电视,看到成龙的电影就手舞足蹈,快活的不得了吗!都是一群白眼狼。
成龙是我见过拍电影最拼命的人了,他能有今天的地位是拼出来的屌丝们要是有他的一点点的敬业精神,就不至于活的那么屌丝了。
成龙大哥确实非常高调,这也让很多人看着不爽,但是不要忘了他也常常为了慈善奔走呼喊。这样的高调还是要得的。喜欢唱歌怎么了,在国外给中国人长脸,回来唱几首歌还不行了?
4分给刘烨,简直是帅cry了。才发现刘烨能辣么有味道。
我明白成龙为啥说《私人定制》再烂也要去看了,因为他的片子比那更烂。
适合在春节前带父母去影院看,让他们知道干涉家人恋爱、婚姻自由是会死人的……然后我们可能就能过个清净年了。
飓风营救版王牌对王牌,制作上非常用心,在气氛营造,前后呼应,人性讽刺,性格塑造等方面都工整而有惊喜,也让剧情的一点漏洞和多余的3D不那么扎眼,这也是这个中国这个浮躁且只追求特效和噱头的电影圈中所需要的,当成龙最后一句脏话出口我好像看到了中国的麦克莱恩,另,不看电影就打一星的是傻逼
还可以吧,这个系列电影还是值得一看的,成龙刘烨还是给力的!
完全抱着看烂片的心态去看,一路鄙视+默念“死烂片”、“怎么还不烂”、“咦?后面越来越精彩了”、“啊,完了,还可以唉”…人生果然就像一杯鸡尾酒,永远不知道下一口是什么滋味?
景甜演戏的表情总是带着一丝哈哈我又主角了的喜悦。
从小看成龙的电影长大,特别喜欢他演的动作片,感觉成龙的武打动作特别漂亮,警察故事系列都很好看
刘烨的角色果然还是神经病……智商负数,脑子驴踢了,不是黑拳打的,就是鸡尾酒喝傻了罢。为了设局而设局,令人不忍去回想BUG。警方围着酒吧扫描半天,就没去问地铁公司?煽情比打戏来得硬,也来得成功。
这个分,实在是冲着演员给的,感觉最大的硬伤在于情节啊,太过夸张了,另外台词也实在一般。还有3D特效在哪儿。
抱着个烂片的预期看,反而觉得还凑合。情节略牵强,但至少把故事说圆了。成龙从某Sir变成了某队,凡事都要“慢慢来”。刘烨够味,景甜嘛…呵呵。
要是没小薇男友那个桥段,这片可以打满分了
起这个片名主要是为了借前几部骗票房,风格与以往差很多。属于格局很小,动作戏不多的小片。情节很眼熟,总觉得在金田一、柯南或其他推理小说看过类似的,不过这个桥用的不好,没有解密的快感,且很多bug。3D毫无意义,纯骗钱。景甜戏份很少,所以对影片干扰不多,两星半。
景甜在此片,就是一个人肉道具。就算把她的角色,换成景酸、景苦、景辣、景咸来演,也不会影响全片。故事还算精彩,3D效果坑钱,主题曲《拯救》略显土逼。动作设计拳拳到肉,打斗场面质感不错。从电影风格来看,要把成龙的角色给刘烨演,就是一部硬汉3。
甜甜最少得把龙哥电影的票房拉低3个亿。。。放眼国内 谁有这么大的能量? 认为景甜有这个能力的点个赞
警察故事没有创新的话只会走下坡路了,这里的故事已开始陷于一般套路了。
首先3d几乎没有 丁晟导的片子 水准挺平均的 一直是想到什么就拍什么 太多的脑补镜头 还不如直接独白漂亮 要么就按意识流部分拍 兴许故事走向还会比现在更强点儿 警察故事2013 硬生生被解成了 听警察叔叔讲故事2013 找事主还原真实复仇 改造酒吧 铁丝捆人 泰拳等等 处处可见借鉴他国悬疑、动作片的地方
“夜,繁华街区一座大型酒吧内,所有客人被劫持为人质。其中包括刑警钟文和女儿苗苗,以及一群似曾相识的陌生人……劫匪是酒吧老板武江,以人质威胁要求释放一名在押多年的罪犯,到底是怎样的动机,值得他铤而走险?”这段剧情简介,每读一遍,减星一颗。对不起,我好像跑题了。
喜欢刘烨大叔的复仇人设,酷到没边了,声音也超苏
开端又长又琐碎,3D效果果然坑爹,激励事件没见成形。发展为了制造悬念而制造悬念,做作而又拖沓,动作戏不见出彩,景甜一出现就笑场,周晓鸥太萌总跳戏。高潮时仿佛看到红旗飘飘,尾声又来制造悬念,好吧,导演当编剧编剧当导演就是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