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向往的生活一样温馨的节目,但不同的是,野生厨房每一期都不一样,每一期都有新鲜感,都会期待去哪些新的地方。这是我每一周最期待的综艺节目。又放松,又下饭,又搞笑,又有美丽的大自然,还能知道祖国各个地方的食物 - 梦想就是跟家人朋友一起去野外做饭旅游!研妈是这个节目的惊喜,前几期没有研妈的时候只能给2-3星。但是后面研妈欧弟都来了之后,5星拿走!期待第二季!
1,首先湖南卫视这些老牌主持人(比如何炅汪涵)的网综,都表现出了风格明显的健康向上,阳光乐观,这点可以点赞!
2,人设上,可能因为汪涵制作这类的户外网综经验不足以及团队搭建等原因,人设上并不是很理想,我们从开篇几集的《野生厨房》不难发现,汪涵自己是很想“建设”出类似于黄小厨一样的人设,可惜后期受制于食材、做法等等原因,汪涵果断放弃了,选择了姜妍来代替这样的人设。虽然可以理解为网综的“真实性”以及千变万化的剧情,但是这个前期工作没做好是事实。
3,剧情上,大家都知道这个是有剧本的,虽然贴近生活贴近真实,但他还是有剧本的,所有的故事纵向都是按照剧本大体上来的,允许小的插曲,但是大方向不变。《野生厨房》呢,剧本还可以,但是具体执行的话,汪涵有时候没把握到内涵,剧情煽情等方面流于表面。而《向往的生活》黄磊就很好的把握了节奏,嘉宾聊着聊着,突然一个故事进来,引发共鸣。这些节奏都是可以通过剪辑来体现的,但是你原声故事比较得俱佳。细节问题汪涵还是缺火候的。
4,搞笑方面,《向往的生活》的搞笑和幽默几乎都在工作中体现,出于自然,笑于自然,而《野生厨房》刻意的地方太多,前期李诞在还好,后期欧弟来了之后,更刻意了!虽然跟汪涵搭配得很好,但是没必要,天天向上的那段时光不在了,新的东西也要尝试一下了。
5,这两个综艺我都很喜欢看,野生厨房差距还是有的,虽然在制作过程中遭遇下架停播等等问题,但是也希望他能突破很多综艺的问题,搞出一锅好戏
6.3/10
以上
《舌尖上的中国》开启了美食节目制作的新蓝海,之后各式各样与美食相关的节目涌现。有正儿八经的纪录片,比如《寻味顺德》《人生一串》;有美食+访谈,比如《姐姐好饿》,美食+喜剧,比如《食在囧途》,美食+游戏,比如《饭局的诱惑》;也有慢综艺,比如《中餐厅》《向往的生活》……早于陈晓卿《风味人间》一天开播的《野生厨房》,是另一种形式的“向往的生活”,只不过这回节目组将厨房搬到了野外。
《野生厨房》由汪涵、李诞、林彦俊组成固定阵容,与每期嘉宾一起共同开展一场野外探寻美食之旅。这个MC组合就可以看出节目组的定位了:美食制作与明星真人秀搭配。在美食制作上,《野生厨房》主推的一个概念,是“野”。它不像《中餐厅》在海外开一个餐厅,也不是《向往的生活》蜗居北京郊外的蘑菇屋,它是真实的野外,高山耸立、白云袅袅、绿水潺潺,嘉宾们在这里搭建一个“野生厨房”。
当然,作为一档综艺节目,《野生厨房》并不是《风味人间》,它不是纯粹地对美食进行纪录,对美食的呈现也远不及《风味人间》。明星的秀,是节目倚重的另一个看点。汪涵的主持功力让他轻松hold住全场,美食达人的身份让他有一种老家长的气势;李诞是节目笑点的一大来源,当懒洋洋的他被抛到野外不得不干活时,喜剧冲突就出来了;“小鲜肉”林彦俊野外生活技巧几乎为零,主要是来充当花瓶角色,不功不过。第一期节目的飞行嘉宾是陈赫,他与李诞一样懒,两人一唱一和很是绝配,制造了不少笑点。
“野生”的概念颇具噱头,美食与真人秀的搭配还算协调,这让《野生厨房》颇有看头。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回望这两年的综艺市场,《野生厨房》式的慢综艺涌现。慢综艺的两大主题,一是美食,一个是开旅社,前者就不必说了,后者有《亲爱的客栈》《青春旅社》《漂亮的房子》《三个院子》等。而无论是制作美食还是开旅社,它们的一个共同点是,与世隔绝,有山有水,远离尘嚣。也即,慢综艺的选址,是有意远离现代都市的水泥森林和车水马龙的。《野生厨房》并不避讳,直接体现在名字上了。
因此,慢综艺的目标受众非常清晰。奔走在大都市的钢筋水泥森林,疲于应付职场中的快节奏与复杂人际,承受巨大的生活压力与精神压力,现代人确实会有“灵魂出窍”的时刻,想要逃离大都市,到乡下觅一块地,建一座小屋,自己种菜、锄草、煮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慢综艺的走红,不仅仅是因为它提供了与快综艺不同的味道,也在于其贯彻的一种“慢生活”理念击中了现代人的内心。
《野生厨房》熟稔此道。通过文案、嘉宾的解说、后期的花字,它一遍又一遍地强调“野”这个概念。野,既是野外,绿水青山、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儿时记忆里无忧无虑嬉戏的野外;野,也代表着经历的“野”,公路旅行,说走就走,不惧前路会遇到什么;野,还代表着心情的“野”,接受自然的疗愈,放肆撒野、寻找自我、返璞归真。
但这恰恰是包括《野生厨房》在内的诸多慢综艺不时让人感到膈应的地方,节目组太想赋予野外生活高大上的意义了,野个炊你就大彻大悟了?鸡精放得太多,假鸡汤味太浓,就失真了。《野生厨房》对郊外、农村、野外等生活的构建,看似回归自然,其实它是基于中产趣味和小资想象,恰恰是“反自然”的。雷蒙·威廉斯将对乡村的人为想象形容为“农业资产阶级艺术”:“没有农业劳作和劳工的田园风光;树林和湖泊构成的风景,这在新田园绘画和诗歌中可以找到一百个相似物,生产的事实被从中驱除了,道路和通道被树木巧妙地遮蔽,于是交通在视觉上遭到了压制;不协调的谷仓和磨坊被清出了视野……”
也即,慢综艺的田园抒情和乡愁咏叹,源于节目组并非将田园视为生产性工具,他们也看不到田园生活真实的残酷和艰辛,看不到田园旁边破落的草屋、贫困线上的低保户、肮脏的旱厕;即便是生产性劳动也被戴上浓浓的滤镜,充斥着小资式的情调和诗意。因此你看,明星开餐厅、开民宿,哪有什么真实的经营压力,它是玩儿;明星野炊,一辆越野车一辆房车,还有当地的美食导游随叫随到,这是哪门子野炊,分明是中产的“农家乐”。
迎合某一群体的趣味以赚取市场利润,并非什么原罪。只是千万别当真。想起《向往的生活》播出后,有网友慕名找到节目中的蘑菇屋后大呼上当,因为现实的蘑菇屋破败萧瑟,周遭杂草丛生。
——首发澎湃有戏——
来一个95后疯子的自语
这是时隔很久之后在看涵哥的节目,客观的来说,对于节目的设定以及角色的安排,以及整个场景的设置,感觉并没有特别是出彩,甚至有一点小小的失望,中间很多的梗都有一点点空,尤其是前几期,可能是一开始对于做野外节目,节目组没有做好完备的功课。
但是 我还是把这个综艺看完了 ,用了两天的时间,不得不说妍妈真的很招粉,遇到什么情况都没有很慌,反而一直是非常乐观,笑的也很开怀,给人的感觉是真的真实,那种开心是无处躲藏的。
其次是诞总,总体就是说不上来 ,也很真实,抖包袱也有,但是总给我一种跟这则综艺不太搭的感觉,虽然个人在平时还是很喜欢诞总的佛式活法,但是作为这种综艺来说,不太搭,看得有点揪心。
其次是欧弟,欧弟和涵哥的再次合作挺感人的,尤其是作为一个追了很久天天向上的孩子! 尤其是看到涵哥和欧弟互相接梗的时候,也让我很想继看下去,也对于欧弟来说也看的出欧弟很努力,所以中间也有很多梗抛过了时候,但是目前来说看到的更多是努力。
小橘,很吸粉了,也确实是慢热型的,但是真的很体贴啦,颜值也在线,好勤快的,整起期看下来,除了梗少点,基本上都是满分。
最后也是最让我着迷的真的是涵哥,从来没见过涵哥这么撒欢,看到他细心,学识,却又有耐不住性子的时候,就觉得也许人越大就越想回到童真是真的啦,每次涵哥来rap的时候,我都深深觉得涵哥是被主持耽误是的rapper,哈哈。对涵哥的映像真的太深了,太改观了,尤其是李诞和涵哥前几期乐观对悲观,让我觉得生活不就是这样吗?有的人是持续乐观,有的人就是间歇性悲伤,但是这就是人生,要用正确等的心态对待才是。
但是在我追了韩综之后,总觉得这种综艺真的还缺点认真的态度和综艺等的专业。一方面是整个制作组,一方面是整个出演人员啦。希望下一次能更野,野出新滋味,野出新态度
看完第一集,跑去食堂吃饭,吃着吃着,就想起了家,就想起了桂林,这个我爱的城市。
来上大学的我,也算在城市里追梦了吧,多久没有亲近大自然了呢。
我妈是一个热爱大自然,喜欢到处跑的人,所以,虽然我是在城里生活,也总是能到大自然中到处乱跑的幸福的小孩。
这个节目好像不是综艺,好像是我小时候第一次出门野餐的小型记录片吧,傻傻的。
那时候的我七八岁吧,妹妹弟弟们我们三家人,在那个年代,也每一家人各骑这一架摩托车,扛着锅碗瓢盆,冲向了一个叫大圩的地方。我们拾柴,煮面条,下河游泳,玩游戏,看星星,二从那里开始,我开始了我的“野生厨房”。
是个夏天啊,我们三个在河边的浅滩捡螺丝,摸了十几颗吧,在石头上用另外一颗石头把它的“屁股”敲掉,第一次敲,就砸到了自己的手,痛的眼泪汪汪的,妈妈把我的手泡在清凉的水里,大手包着小手,当时想着我可能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敲螺丝受伤者了吧,哈哈。
节目中最打动我的就是汪涵与小橘在等待李诞和陈赫的片段,讲真,看的时候,心里很多感触。
在没有长大的时候,我也曾像小橘一样,在妈妈生火时,坐在妈妈旁边,等待我的小伙伴拾柴火回来,有点无聊的时候盯着火看,有时跑去河边玩水,对一切都是充满着好奇,我的妈妈就会跟我讲这个是啥那个是啥。
其实野外的一切,都与城里的不一样。当时我们一大家子,下了一大锅面条,拌着辣椒酱,哧溜哧溜的嗦完,吃完后加上一碗汤,真的是人间美味。傻傻的问过妈妈,为什么这个面这么好吃?妈妈说,因为你饿了,越饿越好吃。这样的话,同理,在饿的时候吃烤肉是何等美味啊。真的是羡慕。
那一次野炊,我第一次看见了漫天的星星,映着摩托车的车灯,还有妈妈的怀抱,可能最美好也不过如此。
希望这个节目越来越好,发现更多有趣的地方,带着我们亲近自然吧。
写到这里,我更加想回家了呢。想妈妈。
《野生厨房》结束了,看完最后一期真的有很多感慨。一开始,是为了小橘去看的节目,后来真的被节目圈粉,不仅仅是为了我的偶像而去看节目,而是真的喜欢这个节目。从第一期到最后一期,一直在进步,节目组是真的有在努力给我传达每一个地方的文化和特色,在我看来,是难得的一个纯粹的、真诚的节目。常驻嘉宾每个都很真实,智慧的涵哥,能干的妍妈,表达的诞诞,搞笑的欧弟,纯净的小橘,他们每一个都保持着孩子的纯真和快乐。节目传达出来的是各地的文化,野生的乐趣,还有人和人之间纯粹的感情。好期待看到第二季的《野生厨房》!
真的看不惯汪涵这种觉得自己啥都懂的语气。。。。
一开始是很喜欢的神仙嘉宾+佛系画风,后来怎么成了夜间鸡汤谈心节目了。
非常不错的慢综艺,中国地大物博,这些乡村野外的景色的确让人赏心悦目,何况配上最纯朴的美食,一期节目70分钟,有食有景,还有汪涵,李诞和林彦俊组成的奇妙组合,的确是今年值得期待的下饭综艺了!
吃的肉菜都是菜场买的,哪里野生了…
看到第07期。以为是简易版荒野求生,可食材极少自制;以为是综艺版舌尖中国,可厨艺实在很糙:主创大概也没有成熟构思,看点寥寥就全靠尬聊撑时间——如果走粉丝路线而非以内容取胜,真是浪费了一个好创意。其实房车也有,不妨走日系风:深入各地,重点在发现(或者获取)各种地方性食材,与当地人同烹饪、共享用——星素结合,既免去强行尬聊之苦、又能以风土人情为看点:类似TOKIO的ザ!鉄腕!DASH・〇円食堂,并可以更有意思。国内综艺还是对明星太温柔,也放不开——怎么对得起“野生”二字。用槟榔冠名是一大败笔,和节目创意不搭;汪涵太抢戏,剪辑调度都懵,新人就感觉鸡肋:收一点会好些;损嘴子不是什么节目都合适,未经打磨的哏太低级、大家都忙活着在一边碎嘴还特别败路人缘了……第03期末看到给工作人员分食,一瞬有点小感动:加一星吧。
可移动的向往的生活+低配的野外生存
在大自然里享受美食还是不错的
常驻真的是神仙配置了,为数不多的嘉宾都超有好感的综艺~看完好想去野炊ପ( ˘ᵕ˘ ) ੭ ☆
第一集观感:空洞。汪涵一如既往遇见谁就要说对方家乡话,大家又不是不会说普通话哟。现在的国产综艺是无法让画面安静播放,水流冲刷石头的画面也必须给石头做上特效才舒服么?教都市人撒野就是在菜市场里买好食材,然后拉到河边支堆火吃火锅?没有想到导演居然是黄磊。李诞是唯一的惊喜。
一集弃!mmp看起脑壳好痛!汪涵一直说些和这个综艺完全不搭的故装内涵看破红尘的话!!尴尬到飞天!
哪里有野外,分明是中老年旅行团郊游野炊记。
???槟榔不是致口腔癌的吗???不是比抽烟危害还大吗???还有食物特写后期补拍打光也太出戏了吧?另外汪涵学台湾腔卖萌真是没眼看,就不能正常点,立住一个人设不倒吗?
其实一路风景挺漂亮的,不过吧我真的是越来越不喜欢李诞了。
这种慢节奏美食综很舒服。第一期的拍摄地有种仙气缭绕的感觉,芒果台后期没得说,湖光山色配美食,一帧帧像画一样。听着涵哥的野外小贴士,看李诞陈赫插科打诨,加上新人小哥哥的美颜,不知不觉就看完了。适合下饭。
无趣,不真诚,槟榔差评
节目还挺有意义的,我个人很喜欢关于当地特色食物的简介,在放松心情的过程中还能学到知识。至于嘉宾,汪涵不愧是极具涵养的一个主持人,我很喜欢他平常的交流中所透露出来的智慧。林彦俊却是忽然一下从高冷boy变成了一个懵懂的厨房小白,还挺搞笑的。
姜妍真是可爱死了
汪涵太严肃,一副高高在上的态度,诞都没法带动气氛,陈赫来之前车里迷之尴尬。时不时地掉书袋我也是有点被膈应到。汪涵感觉就是个大领导,一群人都得捧汪涵臭脚
怎么说呢……感觉还是没准备好就显得特儿戏……你说靠尬聊和尬舞撑满全季,还想不想有下一季了……
看得出,汪涵真的协调能力超赞,各个嘉宾之间的沟通衔接,节目频率的慢慢融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