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克林

HD中字

主演:西尔莎·罗南,多姆纳尔·格里森,艾莫里·科恩,吉姆·布劳德本特,朱丽·沃特斯,艾米莉·理查兹,迈克尔·泽根,保利诺·努内斯,诺拉简·努恩,艾瑞卡·罗森鲍姆,詹·穆瑞,伊芙·麦凯林,安妮·尼·莫瑞,泰德·麦克马洪,杰西卡·帕尔,菲奥娜·格拉斯科特,布里德·布伦南,艾琳·奥希金斯,彼得·坎皮恩,伊娃·柏西斯托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5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布鲁克林 剧照 NO.1布鲁克林 剧照 NO.2布鲁克林 剧照 NO.3布鲁克林 剧照 NO.4布鲁克林 剧照 NO.5布鲁克林 剧照 NO.6布鲁克林 剧照 NO.13布鲁克林 剧照 NO.14布鲁克林 剧照 NO.15布鲁克林 剧照 NO.16布鲁克林 剧照 NO.17布鲁克林 剧照 NO.18布鲁克林 剧照 NO.19布鲁克林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布鲁克林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艾莉丝(西尔莎·罗南 Saoirse Ronan 饰)离开了故乡,离开了母亲和姐姐,前往美国寻找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未来。在神父弗雷德(吉姆·布劳德本特 Jim Broadbent 饰)的帮助下,艾莉丝成为了一名售货员,出色的表现和不懈的努力让她成功获得了主管弗蒂尼(杰西卡·派尔 Jessica Paré 饰)的认可和肯定。之后,艾莉丝结识了名为托尼(艾莫里·科恩 Emory Cohen 饰)男孩,两人之间碰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一场意外让艾莉丝重回故乡,很快,母亲的种种举动使她察觉,母亲希望自己留在这里,留在她的身边。在母亲的介绍之下,艾莉丝结识了善良的吉姆(多姆纳尔·格里森 Domhnall Gleeson 饰),并且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机会,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前,艾莉丝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天赐的声音第三季寻龙契约3破阵特沃塔和我无路可逃1992生人回避3共助2:国际车库拍卖神秘案件2:金玉其外混世魔王樊瑞艾米邂逅UFO光影与魔法超人(粤语版)灵书妙探第四季马屁王观海策 第二季水落石出 第三部南少林三十六房江南剿匪记之幽灵电台人前冏事原来我很爱你心理罪2五等分的新娘特别篇高护木的规矩神秘复仇者蔚蓝深海镖行天下之深宅大院再现埃及皇后纳芙蒂蒂战毒夏日菊花茶光环第一季狠将奇兵我和明星的99日被盗的飞船女族长画江湖之轨夜行人生若如初见猎人迪士尼动画电影嘉年华监禁风暴

 长篇影评

 1 ) 乡愁与新生活

电影《布鲁克林》中有如下几条主要故事线:爱尔兰裔移民在纽约的生活,乡愁与新生活的冲突,爱情。不得不说因为结尾十分钟的剪辑给人仓促结束的感觉,后面两条线表现得虎头蛇尾的,但是这依然是我今年看到的最好看的电影。 考究的服装、音乐、道具 故事时间设定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战后初期。电影中从来没有提到现在是哪一年,可是从爱尔兰商店紧俏的物资供应,舞会音乐和爵士配乐,女士的针织衫过膝裙,加之频频抢镜的尖头内衣,都可以推断出来。 电影原声可以在这里听到 战时的服装过于实用和单调,而战后时尚风卷来,玛丽莲梦露式的性感成为时尚,因而这种凸显女性魅力的尖头胸衣很受时髦女郎青睐。战后流行丰腴身材,我们的西尔莎妹妹在现代眼光中的丰壮身材在当时是很好的。

尖头胸衣

惊喜的眼神

关于有些个让我看了忍俊不禁的道具比如这个上下班打卡器。具体操作办法是上下班各在机器里打一个孔,影片的下一个画面就是插满了考勤卡的墙壁。(其实这个机器现代依旧有,我在日本打工时也用过类似的打卡器。)

这是个上下班打卡器

比如这种铜管系统,电影里是收银系统。“现金和购物清单被放在一个铁质容器里,通过店里的管道系统被送到出纳室,在那里清单会被敲上“已支付”的印章,放在容器内,和应找的零钱一起送回来。”另外也会应用在图书馆之类的地方。

收银系统

关于爱尔兰移民的血泪史 与我们今天这个宽容并包的时代不同,如今提到爱尔兰,大家可能想到宁静的童话小镇和性感的爱尔兰口音,可是一百年前,爱尔兰给世界(其实也就是西方世界)的印象都是负面的,爱尔兰人酗酒(这个问题当今依旧在)、缺乏教养。 上世纪初在西方世界存在这样一个鄙视链,白人最优,拉丁人斯拉夫人次之,而爱人兰人的地位甚至比不上黑人。 (需要纠正亚洲人的一个广泛性错误观点:欧洲人≠白人) 上世纪初,在美国东海岸,为了争夺地盘与财富,也为了保护自己的族群利益,长期以来白人势力范围、意大利黑帮势力范围、爱尔兰裔黑帮势力范围、黑人势力范围都是剑拔弩张的。关于这些内容有一部非常优秀的影视作品《大西洋帝国》,把虚构的情节与各种20年代的真实风云人物都混在了一起非常好看。 到了我们这部《布鲁克林》的时代,在布鲁克林,爱尔兰裔聚居区已经差不多稳定了一个世纪,大家互相帮助,虽然大部分都在做一些社会下层工作,但是一切都充满希望。与其他种群的冲突依旧在,但是经过二战洗礼已经没有一战之前尖锐。电影里意大利家庭的人精小屁孩说他讨厌爱尔兰人,被爸爸拎着耳朵出去修理了一番。

每年仍然有大批新爱尔兰移民带着对新生活的憧憬源源不断到达美国东海岸。借影片中人物之口,”甚至不知道爱尔兰那里还有没有人了“。

通过海关 打开希望之门

剪不断的乡愁与新世界的冲击加上突如其来的爱情 走到全新的大世界里,学习一切新知识,有时倍感孤独,这种故事情节放之四海皆准,无论是上世纪进入美国大熔炉的欧洲年轻人,还是现在的北漂上漂。

故乡 爱尔兰小镇

纽约的阳光穿过树梢

意大利小伙子对这姑娘一见钟情。爱情是战胜乡愁的法宝。爱丽丝因为姐姐过世要回家乡一趟,小伙子不放心地请求她与自己闪婚。闪婚可以是很浪漫的,但是如果是作为离别期间的羁绊与保证,而且又是隐婚,效果堪忧。 姑娘回到爱尔兰小镇,作为见过大世面的又拿了美国会计证书的时髦优秀女郎,颇有衣锦还乡之意,于是如鱼得水,拿到了好工作,送上门来金龟婿。 离开是因为这里没有闪耀的未来,而回来后这里一切都似乎更美好。那个温柔体贴、英俊爽朗的意大利小伙子就好像在异国他乡的浪漫邂逅,在家乡她不需要他。

这小伙子的笑多风情万种

其实一见钟情是最原始的冲动,无关任何财富、地位。 姑娘的脑子还是很好的,她也思考为什么吉姆当初没有看上自己,而现在所有人都在恭维自己呢?商店的恶毒老板娘的揭底成了让她看清事实的转折点,她放弃了故乡带来的种种旧的羁绊与诱惑,回归新生活去了。我们都一样,倾向于在不知不觉中把故乡美化,把真实生活中曾经有的流言蜚语与丑陋慢慢淡忘。 再登上远去的轮船的爱丽丝与第一次出海的那个爱丽丝是不同的。

第一次不安

第二次坚定而成熟,她身后的迷茫的姑娘就像一年前的她。

故事的叙述在这里跳跃过快。可是仔细看看影片结束的旁白,你就明白全片的宗旨在于,有一天,你会好好地接受一个与自己的过往无关,然而却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一个人,开始好好的新生活。 就像影片最后几句话说的这样:

公众号:穆尔登格

 2 ) 原著作者粉的愤怒

科尔姆·托宾是我当下最爱的一位作家。我只给他的《布鲁克林》评了3星(满分5星),因为个人觉得这部比较容易阅读的作品的心理描写较简单,没有展示出托宾风格的魅力。即便如此,我还是非常期待看到同名电影,这是托宾第一部登上大荧幕的作品。
但由于同名电影的改编更加肤浅,所以只能勉强给2星了。
我尽量含糊其辞以免剧透吧。
首先,原著的第一章被大刀阔斧缩减为短短6分钟。爱丽丝与故乡、亲人之间的关系几乎没有什么铺陈。她与吉姆之间那“伊丽莎白与达西”式的朦胧恋情更是无影无踪。以至于在影片后半部分,她就好像一个见异思迁的婊子。
接着,爱丽丝在美国的生活也被简化为一个粉红色的童话。她身边的人都那么善良友好,她的成长那么一帆风顺,她的爱情那么甜蜜温馨。我不认为托宾写过一本都市白领言情小说。
最后,影片还硬造了一个画蛇添足的结局。一个莫名其妙而且厚颜无耻的浪子回头。一个俗到他奶奶家的前后呼应。一个让我尴尬不已的大团圆。
总之,我很惊讶,一部爱尔兰、英国、加拿大合拍的电影,拍出了美国梦的感觉。编剧到底有多么跪舔美国爸爸?
所以,给2星,很勉强。

 3 ) 心归何处

在大皇后区离家很近的地方又发现了一家电影院,于是和好友赶着周二的6刀特价,窝在空荡荡的放映厅里就着免费的咸味爆米花看完了Brooklyn。《泰坦尼克号》里杰克的大喊new york, new york好像还在昨天,50年代繁忙的大西洋上,另一艘船又承载了一位爱尔兰姑娘的美国梦朝纽约进发。

就像无数小镇姑娘一样,Eilis的生活简单平静同时又缺少激情。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出众的美貌与开朗的性格,Eilis只能为势力刻薄的面包店老板娘工作,就连去跳舞也只能在成双成对的舞者中孤独的默默离场,如此乏味的生活最终让她来到了brooklyn,从一个天真又不善交际的女孩变成了时尚又大方的都市丽人,并且收获了爱情。典型的美国梦剧情。紧接着导演抛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来动摇它。

从大都会镀过金的女孩子回到家乡,无论是在《萨布里娜》还是在Brooklyn中都光鲜靓丽,散发着与小镇与众不同的魅力信号,体面的工作与高富帅的情人接踵而来。Eilis是如此的幸福,以至于沉沦在家乡的脉脉温情中不想离开,直到刻薄的老板娘的出现提醒了她小镇生活的另一面,平静与安稳的面具之下包含着狭窄的人际圈中狭隘的人性与一成不变的日复一日。所以在灿烂的北美阳光下女主角重新站在了Brooklyn的街头。这里是她选择的家乡。

我想大概每一个在国外生活过的人都体会过Eilis的纠结,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带来的孤独感与不适应对于生活在东方文化之下的亚洲人而言可能更甚于她。磨合期过去之后都或多或少成为了当地的一份子,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然而内心的归属感究竟如何大概只有本人才能体会。记得一个已经离开纽约回国了的朋友曾经说过,没来的时候总觉得这边像是别人家的饭菜,哪里都好,等到真来了以后反而感觉自己像是在漂着,无比怀念国内的热热闹闹。此心安处是吾乡,即使这座城市汇集了大概地球上各个国家的人以及人类发明出来的一切声色犬马,没有温暖与爱也注定只是生命中的过场。我想如果不是Eilis已经结婚的事实被坏心的老板娘拿来威胁她,那么很有可能Eilis将会留在家乡。人对于熟悉的环境与舒适安稳的生活的渴望之大甚至让Eilis几乎抛弃了远在纽约让她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丈夫。还好有那个邪恶的老板娘,最后她终于想起来了为什么当初自己要离开这里。莫忘初心,对于孤身追求理想的人们来说这几乎是唯一坚持下去的动力。如果活的开心,有谁会愿意吃苦,选择了吃苦的人都是因为她们并不能从现有的生活中得到快乐, 因此带着期望离开,追求理想中的幸福的一丝踪影。Eilis在他乡得到了她曾经渴望的一切,当然这是导演的理想化安排,大部分人都在现实的打磨下不断妥协与继续努力,可是我想她们也许并不遗憾后悔,经历过,成长过,总归有所收获,没有虚度光阴,学会了怎么更开心的生活。

《定风波》序中苏轼问柔姬,“广南风土,应是不好?” 柔姬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4 ) 写给故乡的情书

不知道你的家乡是怎样的,有没有倚老卖老自以为是的前辈。总是用刻薄的眼神指责挑剔你的一切。企图用他们的经验圈住你的思维。他们一边趋炎附势拜高踩,一边以为自己一抬眼能看死你一辈子。用他们自身的高度预判你飞翔的能力。在这里的未来,一眼看到底。他们是这个城市昨天的空气,他们监视着你把这种千年不变的味道吃下去传下去。这是家乡让人呆不下去的原因之一。

 

但是你的家乡也许还是那样的,有熟悉的朋友,有永远默默爱你相信你支持你的人,有牵挂你从未改变的人。不管世界变得如何面目可憎,他们对你的爱和关怀不会因你年老色衰而逝,也不会因你不再耳聪目明而逝。虽然那里的生活平静无波,但是那里的空气总是弥漫着熟悉的味道。你走一步有明了下五十的安稳。就着这安稳,太多人早早结婚生子买房,平凡也平安。他们的今天和父辈的昨天一样平淡无奇波澜不惊。

 

《布鲁尔林》就是这样一部美少女勇走它乡追求新生活的故事。

 5 ) 与其说是看电影,不如说是看自己

这部电影就像一部时光机,把有相似经历的人带回到属于各自的回忆中。与其说是看电影,不如说是毫无防备地遇见自己。

Ellis一个人坐船从爱尔兰到纽约,带着浓重的口音和故乡的文化。就如同五年前的自己,一个人拖着两个行李箱从北京飞到亚特兰大。短暂的兴奋和新鲜感后,慢慢体验美国大农村漫无边际的无聊和艰辛。

Ellis去商场做售货员,不善言辞,表情严肃,被上司说了好几次。想起当时的自己,听力烂到听不懂老师的提问,口语烂到提的问题老师听不懂,而论文更是语法不通不知所云。这些都没什么,中国学生最不怕的就是吃苦,只要下功夫学业上的问题总是可以慢慢解决的。最可怕的,是孤身一人远在他乡的孤独和迷惘,就像一张大网,铺天盖地压下来,把生活压得格外沉闷。

那个时候我一心向往着挺进大西北。那里才是我用尽力气来到美国的初衷和目的。一年之后,又是一个人拖着两个行李箱,从亚特兰大飞到了西雅图。离波特兰三个小时车程。

Ellis到美国的时候也就二十出头吧,花样的年纪。我来美国的时候,29岁。自欺欺人的以为自己还在花样的年纪。或许漂泊不定的生命状态所具有的唯一优势便是能保持一颗天真无畏的心。

尽管我毫无自知也毫无压力的混迹在一群二十出头风华正茂的女孩中,越洋电话里父母的焦虑总能瞬间把我拉回剩女这个残酷的现实。

Ellis问Diana,你想结婚吗?Diana回答,“不,我想永远住在群居宿舍,跟大家共用一个卫生间。我当然想再结婚,有属于自己的卫生间,一个腿毛很重的男人坐在马桶上看报纸。”

当水管工Tony第一次对Ellis说我爱你的时候,Ellis立马想到了结婚。看来女人真的天生就是结婚狂。

当Ellis告诉Tony她也爱Tony并想象着将来时,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害怕Ellis的坦白直接将Tony吓到了。因为所有的恋爱专家都告诫女性要矜持,要欲拒还迎。Ellis是幸运的。她与Tony在同一步调,划着欢乐的舞步携手前行。

我也想要结婚,非常的想。那个让我不顾一切漂洋过海背井离乡来到美国的男人,也是意大利裔。可是我并不像Ellis那样幸运。他也不是Tony。他在一个个金发碧眼的美女中穿梭,而我不过是一个过客。

人生没有回头路。不咸不淡的约过几次会,经历几段感情,却总是遇不到那个对的人。我放弃了结婚这个念头,开始专心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写毛笔字,写小说,给一些摄影师做模特,练习长跑。夏日的傍晚,坐在咖啡馆外面给我妈打电话,信心十足煞有介事地跟她说,一个人快乐的生活好过跟一个不对的人结婚过日子的痛苦。我会好好学习,好好找工作,攒钱买一个小房子,然后你们可以来美国看我。

我以为自己会在异国他乡孤老终身。

可是一年后,我结婚了。遇到了我的Tony,一个爱我,呵护我,照顾我的丈夫,一个自己的家。

当Ellis回到爱尔兰小镇时,出现了一位新的追求者。她欲拒还迎。我以为她是动了心的。毕竟青年才俊家境优渥,绅士有礼,是个完美的结婚对象。毕竟母亲孤身一人,想要留她在身边以享晚年。毕竟那是她的故乡,她的家。毕竟,她还得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

可是最终她回到了布鲁克林,回到纽约。回到了丈夫Tony的身边。

其中的纠结,跟爱情有关,也跟爱情无关。爱情是什么?回眸一笑百媚生,只那一眼便是万年;或者男才女貌,荣华富贵。谁不爱锦衣玉食,英俊小生?可是那只是别人的爱情。

对于Ellis,爱情是一个穷小子每晚站在校门口接她回去,是带她到一片荒地给她描绘家的样子,是在她回国前向她求婚并去市政大厅领结婚证的真挚和责任,是一封封拼写有误却情真意切的书信。

我能体会Ellis的纠结,因为我也曾不经意的想象另一种可能性,那个最初的梦想,那个咫尺天涯的人。他就像那位爱尔兰公子,顶着世人艳羡的光环。几天前,单身王老五的妈妈,一位和蔼智慧的长辈,在我生日的那天发来一张电子贺卡。她是除了先生和我妈以外记得我生日的那个人。想象着美国老太太琢磨出我农历生日(我只过农历生日)的日子,我觉得有时候,她就像我的妈妈。

可是,我知道,那不是我的爱情。

因为我有我的Tony。

 6 ) 异乡的恋人和回不去的故乡

故事从安静的爱尔兰小镇缓缓拉开序幕,拥挤吵杂的供销社,刻薄又谄媚的老板娘,妇女们脸上平静黯然的表情。不起眼的店员艾利丝跟老板娘说,牧师已经给她安排好了一切,她要去美国了。
这个乍看不起眼的姑娘有一双湖蓝的眼睛,淡然又坚定。她挽着小镇最美的姑娘说,你这么美,可是只能在优秀男士寥寥无几的小镇上寻觅,尘埃落定。而她,要去美国了,去大都市,有高楼大厦,有拥挤人潮,她要去那里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她要离开经济萧条生活惨淡的家乡,不顾别人的闲言碎语,离开母亲和温柔的姐姐踏上了异国追梦之旅。
这段旅途从最初就是艰难的。从未离家的她在飘摇的船上腹泻呕吐,被自私的人锁在卫生间外,羞于与陌生人交谈,面容惨白,形象邋遢,无所适从。幸亏身边有一位热情美艳的女伴给她建议和帮助。“进海关时,要睁大眼睛,不要强硬也不要示弱,要像美国人那样思考,要气定神闲,仿佛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过关之后,阳光穿透蓝色大门,她从门口走进去,进入只有她一人的战场。
她来到布鲁克林,爱尔兰移民聚集的地方。牧师把她安顿在语言刻薄但内心善良的老太太家里,给她报名在夜校学习会计,她成了百货商店的售货员。她像一只绷紧了弦的弓,还没有学习微笑漫谈接待客人,思乡的情绪已经泛滥。身边是花蝴蝶似轻浮而活泼的女孩们,她们穿梭于各个舞会,费尽心思寻觅一位可靠的如意郎君。她素面朝天,笔直又僵硬的像一棵小树,但就是一个舞会上,那个帅气的男子看着她的时候脸上却泛起了笑容。
他是意大利人,但第一次见她,他就说钟情于爱尔兰女孩。他是一个管道工,爱笑,有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他等在夜校门口,只为了陪她走一段回家的路。他们情话不多,但眼睛里全是爱意。他的阳光照得她也开朗起来,工作、学习、生活都渐有起色。她的信穿越大西洋,给家里的姐姐带去新的消息,频繁的信件里诉说的全是对家的思念。但噩耗传来,姐姐因病突然离世。她和家的纽带断了,她必须回去。
他带她去长岛上长满草的空地,说要在这里修建五座房子,还要和兄弟成立建筑公司。他安慰似的向她保证,周围的地早已出售,以后四处都是邻里,日子会越来越好。在她还乡前,他们秘密领证,结为夫妻。
但归家后的一切都已不同。面对痛丧爱女后悲伤的母亲,她似乎有了新的责任;即将成婚的朋友介绍优质青年给她认识,生活似乎有了新的乐趣;姐姐生前就职的公司也找她帮忙,事业似乎也有了新的希望。优质青年吉姆家族富裕、事业有成、谦和体贴,在曾远行美国的艾利丝面前还有一点小小的自卑,他们一起游玩甚欢。而大洋彼岸,深情的丈夫恳请调皮的弟弟帮他润色一封载满挂念的信。她,在从前鄙视的小镇子上获得了认可和赞许,光明美好的新生活就在眼前渐渐展开,读着他的来信,不知道如何是好,找不到一句合适的句子表达心意。她犹疑了,三心二意,站在天平两端抉择,吉姆的求爱她也没有直接拒绝,一边是在她最孤独无助时等着她、守着她、逗她笑、成全她的遥在异国他乡的丈夫;一边是眼前有礼有节、温柔细腻、家庭富足的吉姆,她犹豫了。
直到从前的老板娘再次找到她,用高高在上又嘲讽的语气告诉她,早已收到亲戚来信,告知其丈夫在民政局偶遇了艾利丝和她隐秘的意大利丈夫。她突然明白,这个小镇没有变,还是她离开时鄙夷的样子,人与人之间相互觊觎、嘲讽,八卦、流言是生活的调味品,忙忙碌碌又了无生气,这里早已不是她心中的故乡。她骄傲地告别老板娘。含泪告别母亲,踏上了回美国的船。
电影里的一切都很美好,平淡却美好。很容易想到自己。
十八岁离开西北的家乡小城来北京求学,一路读书直到毕业留京工作。求职时从未把家乡作为最终的落脚点考虑,那里有童年、青年最美好的回忆,有挚亲的家人,有只身在外时不禁屡屡怀念的美味,但是,经济不景气、到处都是熟人社会的影子、价值观的单一偏狭、节奏缓慢,看过了外面的世界,再回去总觉得哪个地方似乎格格不入。于是独自在外打拼,没有亲人在旁,总像少了一些底气,尽管认真、努力、一丝不苟、从不气馁,但总是像剧里的艾利丝,坚硬得似乎不尽人情、努力得似乎疏离冷漠、严谨得似乎不知变通,尽管越来越好,总有出错时没人护着的小心翼翼、成功时没人鼓掌的孤独寂寞、不合适宜时招人嘲笑的自我审视,偶尔像不懂行情、不谙规则因此也不能放开手脚的局外人。
终于有一天,这样一个人出现。他也一样独自拼博,相互倾听、相互依靠,彼此都像阳光一样照进对方的生命里。我们知道快乐时有人、悲伤时有人、失意时有人,替代亲人在身边陪伴,一起笑一起哭,一起经历很多事情。我们组成一个温暖的小世界,再一起更加勇敢、圆润地融入外面更大的世界里。再也没有家乡的我们,在爱人的笑容和怀抱里,创造出第二个家乡。离乡永远是痛的,但更痛的是没有故乡可归,仍然要坚强地在更加欣欣向荣的大地上找到第二个故乡。

 短评

整整两代中国的年轻人,都缺乏这样一部电影,去讲述他们那些无处安放的青春。

5分钟前
  • 张小北
  • 力荐

罗南长大了演技仍旧令人惊叹,可以说是她构起整部电影。导演也和观众一样爱她浅蓝色的眼睛,在特意拉长的特写凝视下,真的会被情绪带走。虽然从头至尾都谈不上有很大波折,结局也预料得到,但这个漂泊异国的女孩,她忐忑、不安、犹豫,想找个依靠,却放不下家乡,多细腻动人的一个故事

6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电影明显被分割成了两段,前段的乡愁描写的不错,若全片是在布鲁克林的遭遇会好很多。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打拼,可惜剧本没延续这个元素的深入分析,转而扩充内容,着重谈恋爱什么的。是部让演员有发挥的电影,罗南也确实表现不错,但这电影没啥其他更多的优点。

9分钟前
  • 帕拉
  • 还行

“我已经忘了这个小镇原来是什么样子了” 当你开始挂念一个地方的时候,你已经属于那里。情感充沛的一部电影,女主在电影里外都成熟了好多,结尾收的简单了些,总觉得故事不该就此打住,意犹未尽……喜欢台湾译名《爱在他乡》。“我想现在就说再见,只说一次。”

12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好奇如果没有那位刻薄大妈中途跳出来揭底这姑娘会怎么抉择。

16分钟前
  • vin
  • 还行

前半段布鲁克林那里真的很好很好,简直要成为年度最爱了,可惜后半段一泻千里·······

21分钟前
  • 银谷
  • 推荐

人在故乡为异客。

25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推荐

反超Carol成为我心中的颁奖季第一。Brooklyn提醒了我当初如何爱上电影。不是传统结构又怎样。强行抄今天guest speaker的一句话:如果能把一个人物写到这么饱满,至少可以保证在这座城里有一席之地。

30分钟前
  • 白日美人_S
  • 力荐

故事简单,却让人洞见世界的状态——没有恒久的乡愁,只有身份的转化。多数涉及发源地概念的作品都工于讲述迷失,托宾却指出了状态的暂时性,哪怕是人类这样善于抛下情感锚链的生物,也画不出可以永远联系过去和未来的航线,迁移便意味着选择和失去,这才是大部分都市异乡人的平淡史诗。

34分钟前
  • CharlesChou
  • 推荐

【B】“I'd forgotten what this town is like”是中心台词,即使再思乡,见识过大都市的繁华便再也无法回归那个落后乡镇,Eilis最后对母亲的告白,其实很虚伪。可惜除了女主外一切都构筑的太平面,小镇与曼哈顿的落差就靠一个三八来体现,难怪热评第一条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了。

36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那是后来我逃出的地方,也是我现在眼泪归去的方向。——罗大佑《家》

38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无趣。各方面都平平,一点新东西也没有。罗南演技OK,但不戳人心口,跟奥奖影后级还差着些“非她莫属”之感。【看了<房间>里布丽.拉尔森的表演,可以肯定罗南要去奥斯卡上打酱油了

40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演出了故事的壳子,没拍出托宾的氛围内核。女主的表演很具真实感,效果却并不隽永。毕竟对太多同样只身去国背井离乡的中国人而言,爱尔兰人的同乡网还是太幸福了。中国人的挣扎要更底层更艰辛得多。

44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虐死出国单身狗ToT

47分钟前
  • SingLesinger
  • 推荐

跟Room观感一样,喜欢之处和遗憾之处都很明显,也同样都是表演抢眼,艾莫里·科恩很有魅力。女主最后怎么选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后的决定无关男人无关其它外界因素。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这才是重点。

51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我觉得这故事很动人而且对爱情的刻画细腻又温馨。Tony是大洋彼岸不确定的美好,Jim是家乡平淡的温存。Eilis的挣扎,她对大城市的向往和对故乡的留恋应该是每一个背井离乡漂泊在外的人都能够感同身受的。网络语言的流行也挺可怕的,”绿茶婊“现在已经是键盘侠们脱口而出的词了啊。

54分钟前
  • Sally赛C
  • 推荐

说白了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你一个人跑到异国留学,没房没车没朋友,半夜看着家人的留言自己一个人哭。而忽然放假回家,家里有朋友有工作还有个小开追你,然而你虽然动心了但是毅然决然地又离开了家,内心呐喊着,我男神还在贵国我得回去【。

55分钟前
  • 西米子
  • 还行

四星半。简直就是美国的移民广告:异国的思乡之情无论多强都会被你所谓故乡残酷的现实而击碎,所以你要是跑路到了美利坚就千万憋回去啦。西尔莎·罗南再次展现出了超越同辈人的成熟演技,摄影、服装、布景的年代感营造的非常成功

59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力荐

走,不要回头。

1小时前
  • 木卫二
  • 还行

关于爱情和乡愁的电影,美得就像打了一层柔光。两男一女三位主角都选得很好,女主演活了女性漂泊异乡的每个瞬间。今年看过那么多渣男电影后遇到两个如此优秀的男主,我都替剩下一个感到惋惜~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