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古天乐,《明日战记》呢,是我精心筹备十年的一部科幻大作。
我相信大家看过很多国产机甲作品啦,比如吴京和胡军的《机器侠》
比如刘德华的《未来警察》
但我向你保证,《明日战记》是你没有见过的船新版本,只要看上三分钟,你就会像爱上我不老的容颜一样爱上这部电影。
首先大家可能注意到了,电影第一个镜头就开始掉帧了,这个掉帧是很有深意的,它展现出了我们整部电影背后的一个不为人知的秘辛,那就是“穷”。 大家说,不对啊,你每年拍那么多烂片恰烂钱,怎么会穷呢,我明明前两年还看到你尬演一个吕布在那里开无双呢,怎么会缺钱呢?
但大家也知道,我酷爱收集各类机甲手办
又喜欢援建希望小学
所以一来二去,拍电影时资金就有点入不敷出了,因此在整部影片里,大家可以时不时看到特效镜头出现掉帧的情况。 但是,这个掉帧也不是随随便便掉的,我特意截取了掉帧最严重的镜头放在片头,就是想达到一个欲扬先抑的效果。
你看开头咔咔咔一阵掉帧,观众期待就放低了,然后正片里掉帧没有那么严重,大家就会觉得“诶,其实还蛮不错的”。 大家如果能理解到我第一个镜头就掉帧的用心良苦,我也能含笑九泉了。
作为我筹备那么多年的作品,自然不能不叫上我在贪玩蓝月里最好的兄弟渣渣辉对不对。
戏他演过很多,但演我的戏,他自然不好意思要很多片酬,于是我省下的钱又可以买一堆手办。
渣渣辉因为钱没拿够,所以全程撂着个脸子,连表情都不带动的,我们只好设定他是个残疾人,干脆连路都不让他走了。
刘嘉玲大姐的戏份我多安排了一些,但也不用出外场,为了省钱,甚至也不用换衣服,一套衣服说说话就可以收工,全程十级磨皮美颜滤镜打上,你就说漂不漂亮吧。
至于我自己和刘青云同志,同为港片几十年的中流砥柱,就不得不辛苦一点了,谁叫港片现在就没几个小年轻能支棱起来呢。
说起小年轻,我本来想找染谷将太来演一个小通信兵的。
但是这个日本小子开价有点高,我只好找了一个长得有点扁的“染谷将太”来演这个角色。 刚刚看样片时,我对老婆说:“看,这是你最喜欢的染谷将太”,我老婆差点没把我打死。 但我寻思这俩人长得是有几分相像,是吧?
总之,虽然穷困潦倒,但为了梦想,《明日战记》还是开拍了,虽然可以穷制作,但是不能小了格局,末世背景加上外星人,植物怪兽,机器人等设定,至于场景则能省则省,我不会告诉观众,那一个天幕的镜头我分着用了好几次的。
为了在天外魔花的毒爪之下拯救无辜的百姓,面无表情的渣渣辉和十级美颜的刘嘉玲决定派出我军大部分的精锐-四架飞机,前往魔花大本营。
别看我们只有我们四架飞机,一共十余来人,但这些人可都是精锐中的精... 运输机和两架飞机相继坠毁。 别看我们只剩下一架飞机,也别看我们这架飞机上就三个人,但我们这三个人,依旧是精锐中的...
我们的飞机也坠毁了,除了我之外一个老哥很快被啃干净了,假“染谷将太”也做出了精锐般的反应-躲到停尸房里装死。 别看就剩我古天乐一个人了,其实我也蛮精锐的呢。
幸好刘青云带着大金牙把我们救了出来,精锐中的精锐人数恢复成了三人。
我盯着刘青云开来的装甲车,说你怎么不开个更拉风的装备过来呢?他两手一摆,不还是没钱嘛,咱城市总共三架战斗机两架运输机,一个行动几乎全军覆没,咱可不像解放军那么阔气,一个军演就能出动百来架飞机,能开来一辆装甲车,或许我应该烧高香才对。 虽然武器装备看上去有点穷,但在观众面前,咱可千万不能露怯,对,咱就玩命设计这个外星虫子,怎么恶心怎么来,看过《第九区》吗?就照着那里面的虫子设计,还要加上蟑螂的特征,各种体液狂飙不用省,这个花不了多少钱。
这么一套搞下来,观众的注意力就放在这个虫子有多么恶心,而不是我们的装备特效有多么拉之上了。 特效公司的人过来了:“老板,钱给得不够啊,你看这虫子那么复杂,钱不够,这效果可没法保证。”
这还不简单,我招募了一个帕金森症的摄影师,只要我的手够抖,光线够暗,就没人能发现我特效做得不够好。
认识我古天乐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十分痴迷机甲的人,能像钢铁侠一般飞天遁地一直是我的梦想,《明日战记》里虽然没法搞成纳米装甲这种天方夜谭,但点个火飞檐走壁还是没问题的。
特效公司的人又来了:“老板,钱给得不够啊,您说两个机甲飞檐走壁,但您看这钱只够做一个半的。” 我摸了摸刚刚捐完希望小学空荡荡的钱包,把那个只有一半功能的机甲留给了刘青云。 兄弟不要怪我,以后电影上映的时候,在你的机甲点火装置失效你摔跤的时候,我保证,保证给你的摔跤配上顶级的音效。
我前面攒了那么久的钱,其实就是为了最后我古天乐大战一堆机器人的场景可以特效可劲地造。 特效公司的人又来了:“老板...” 他话还没说完,我把一叠钱扔到他脸上:“机甲大战机器人,你能想到什么酷炫的东西都给我加上,什么机器人追车,什么导弹机关枪电磁炮,都统统给我加上。”
我年轻时看过《我,机器人》里面机器人扒车
《美少女特攻队》里面火车车厢长镜头大战机器人的场景
《机械战警》里面跳上机器人用枪扫射的场景
《攻壳机动队》里面跳上机器人掀了天灵盖的场景
小孩子才做选择,我全都要。
不仅要特效,我还要加彩蛋,为了纪念我们勒紧裤腰带拍电影的艰辛,我决定给一个机器人冠姓为“穷”。
为了能和这段烧钱不少的特效相称,我决定在剧情上也整点花活,多发便当。 第一个便当给我的女儿。 第二个便当给我的一群战友。 第三个便当给刘青云。 第四个给假染谷将太和我的新女儿。 第五个第六个是不是要给大金牙和我了呢?
我一边被机器人捶打着胸大肌,一边大口吐着人造血浆思考着。 “年轻人,便当不是这么发的。”只见刘青云健步如飞拎着一堆我已经发出去的便当走了过来,“好人拯救世界活到最后,坏人受到惩罚,大团圆就得了,咱们可不兴玩什么黑深残,这些便当,留给渣渣辉吧。” 渣渣辉知道自己能一下获得好几份便当作为参演的报酬,嘴角终于露出了一点儿微笑。
于是我们阻止了魔花的蔓延,拯救了世界。 看着生机勃勃的城市,我问刘青云:“青云大哥,我在剧本里把你写死了,为什么你最后一定要复活回来呢?” 刘青云拍了拍我的肩膀:“你数数港片现在还剩下几个老演员啊,你,我,发哥,辉辉,华仔,两只手就数得过来哦。我们可不能死,咱们几个港片最后的中流砥柱死了,港片也就彻底完了。” “但我们也在慢慢变老,马上就演不动硬汉了吧。” “至少在那之前,再多演几部电影吧,这次虽然咱这电影第一个镜头就掉帧了,但大家玩得还是挺开心的不是吗?” “是啊。”我陷入了惆怅的沉思之中。
《明日战记》终于来了~
很早就听说过有这样一部影片,集合了各种时下年轻人喜欢的流行热血元素,但是从2017年开始一直都只是传说,现在能在影院的大银幕上看到真的是狂喜,8月5号上映当天顾不得大雨直冲影院!
看完直呼过瘾,片尾曲《逆战》出来的时候感觉整个人都被点燃了,完全没有看够,甚至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看续集了,也不知道古校长啥时候整个第二部出来~
嘿嘿嘿~是的,这是一部有彩蛋的片子,结束了可别急着走...
整体看下来个人感觉这是一部科幻军事动作片。
在未来世界里,由于陨石危机,整个地球岌岌可危,大量的镜头描绘出了一幅末日+废土世界的感觉...从整个人物关系、职务职级等的设定来看这又是一部军事片。
其实,香港电影一直以来都很少涉及到军事领域,通常来讲都是警匪片居多,第一次这么全方位的呈现出了一部军事动作片,很新鲜也难得~ 演员阵容怎么说呢...演技OK全部在线,但也没有更多的发挥空间给到演员们,但是作为一部科幻类型的影片来说这种程度的表现力就已经很足够了,人物可以做到各具特点没有脸谱化,一部分台词点到为止的处理,留有一定的想象空间...这点超喜欢~
从整体叙事角度来说,依然是贯彻了港片一贯的快节奏,故事发展的极快,开始几分钟就完全交代出故事的整体背景,后续并也无赘述上来就干,清楚明快干净利落,能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内给予观众超出百分百的信息量,甚至可以到达到一百二三的体量,表现出了一种快速的、迅猛的战斗叙事风格,非常贴合故事里高紧张度的计划实施过程。
而且电影本身所包含的元素非常的多元化: 一个有着外星生物潘多拉星球... 天幕保护屏障... 外穿式机械骨骼... 机器人战士... 机器追踪狗... 硬壳怪兽... 每个元素都在各自的段落里不停的累加Buff,为整个故事的发展不断地注入推动剂,发展趋势愈来愈快~看着十分过瘾!
看完感觉视觉效果是非常优秀的,导演的POV第一人称视角用的比较多,尤其是刘青云、古天乐穿着机械外骨骼去拿基因炸弹的段落,导演使用了大量的第一视角拍摄,充满了VR游戏的真实感,又跟第三视角之间相互呼应,镜头语言和视觉特效的结合做的克制又合拍,有一些细微的小细节都抓的很好,表现力拉满又不夸张,很棒~甚至在男主和男二穿着机械外骨骼时会有些笨重的感觉,增加了可信度和真实感,真可谓细节满满...
这个片子在当年来说,是一次新的尝试,现在来看完成度相当高,不亚于国际上这种片子的工业水平和设计水准,一部5年前的片子能有如此表现,即使是放在当下的环境里也是非常不错的,你可以把它当做一个爆米花式的电影来看,但是能在影院看到国产的科幻动作爆米花电影也属实难得,暑期档这么热的天儿,能在电影院看到一个咱自己人拍的爽片还是很解压的~
值得一看!
这个分数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管怎样,虽然从机甲元素上来说,其实确实是相对少了,场面也不够宏大,特效效果自然就不会有那么震撼。但是从本身影片的立意表达来看,还是很不错的。可以说更加侧重的是故事本身,谈不上特效大片,但也还是挺好看的,值得更高的分数。整部片表达的绿色环保,对生命的尊重,亲情友情爱情,全都不缺,有了泰来他们的拼死守护,盼盼他们才能再次看到希望,生命延续才有了意义。
机甲是男人的浪漫。
一身帅气的铠甲,一把锋利的剑,敌人从你的头盔中看不到表情,只能感受到浓浓的杀气!
要的就是这个味儿!这是八零后的浪漫,这是八零后男孩的浪漫!
我说的是《恐龙特急克塞号》。
拥有独一无二的铠甲,穿梭在这个世界,拯救人类,打倒小怪兽。
要的就是这个味儿!这是九零后的浪漫,这是九零后男孩的浪漫!
我说的是《钢铁侠》。
八九岁小朋友的记忆和喜好,会深深埋在心底,带着它一辈子。
机甲是男人的浪漫。
《明日战记》想呈现给大家的,是那些藏在我们心底的英雄梦。
帅气的头盔、机甲、小怪兽、飞檐走壁、与庞然大物的搏斗。
这些点不仅仅是在我们这里,在美国、在爱尔兰、在库尔茨克,在夏威夷的海岛上,大家的喜好,男人的喜好也许是一致的。
这一次,香港电影人打算呈现给大家的,是一部香港味道最淡的香港电影,这是我们很少能看到的。
一部呈现给全世界看的电影-机器侠大战小怪兽、机器侠大战机器怪物。
最简单的主题,放眼海内外,最容易让观众接受。
香港的科幻电影,我能想到的《妖兽都市》、《蓝血人》、《百变星君》、《机器之血》,内地的,有《珊瑚岛上的死光》、《霹雳贝贝》、《大气层消失》,但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这个类型在华语影坛已经像珍兽一样罕有了。
直到《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独行月球》在近两年上映后,无论是在商业价值还是艺术价值上,似乎都让华语科幻题材再次进入了人们视线。
当然,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上海堡垒》,它作为反面教材为华语科幻电影所带来的贡献同样重大……
如今,这部香港出品的《明日战记》,也向世人呈现了自己的真实容貌,呈现给了大家一部更商业、更纯粹的科幻电影。
内地导演在科幻题材中,经常会加入更大的主题,比如《大气层消失》讲述环保概念,《流浪地球》讲述牺牲与人类命运。
宏大的题材,高深的立意,固然不错,不过单纯商业电影的角度说,我们可以再更纯粹一些。
《明日战记》剥离了绝大部分对深刻的东西,里面没时候对未来、对人类、对世界的思考,它带给大家的,是单纯的感官刺激,是精彩的视听享受,它更加好莱坞化,更加欧美化,我甚至在其中看到了一些第一人称视角游戏的影子。
这部电影,拥有《明日边缘》的人体骨骼机甲,打的是《明日之战》里的小怪兽,机器人设定风格比较像《超能查派》,大BOSS穷奇和刑天的设定,挺像《机器战警》里的ED209的。
是的,这部影片就是许许多多同类型电影的结合体,这没什么羞耻的,商业电影的共同目的就是寻找观众的兴趣点,而同类型电影,观众的兴趣点往往是趋同的,这一点在商业电影上尤为明显。
当然,不能仅仅是设定上跟从好莱坞的风格,影片的特效质量上,也达到了了好莱坞的级别,特别是上面提到过的那几部影片,特别是在机器装甲战这部分,用心程度以及时长,都要超过同类型的好莱坞电影。
该片的精华并不在于铺天盖地的大爆炸或者天崩地裂,也不是类似于《环太平洋》和《哥斯拉》这样的依靠“巨物崇拜”来吸引观众眼球的电影。
机甲与人类的融合,将机甲的金属感和力量与人的灵巧以及香港电影,特别是功夫电影、跑路等人的肢体美学融合在一起,是一种小而精的,更适合东方人美学的机甲电影呈现在了众人眼前。
那种金属和金属撞击的质感,硬碰硬的冲击,碎裂的金属飞溅,损毁暴露出火花的线路,这些我们曾经在《变形金刚》和《铁甲钢拳》里体验过的快感,本片会以一种满一送一的诚意呈现给观众。
全片我估计至少有30分钟以上的时间是机器打斗镜头,这部分镜头是实打实的烧钱片段,要知道《变形金刚》里机器人打斗的镜头时长其实不超过10分钟。
用让人喘不过气的动作和特效大戏来弥补剧本的不足,这是好莱坞惯用的伎俩。
影片中在废墟里中的机甲机动片段、穷奇的公路追逐战,和最后与刑天的对战,这三段最能展现影片精华的部分,每一帧都在燃烧着大把的钞票,高速的运动场景以及机器人之间的CQB近距离格斗让人看得热血沸腾,仿佛我们不仅仅是在看电影,还是在玩一部暴雪动视新一代的COD。
在我看来,影片中略显差强人意的地方就是剧情,一句话概括就是古天乐冲破反派和怪兽的阻挠,干掉了企图摧毁世界的外星植物。剧情方面的评价就是,基本上只要是有台词的镜头,都可以快进过去……
虽然影片中也强行加入了古天乐和小女孩的父女之情,还有男配三和女配一的情感戏份,但是都过于突兀了,而大反派张家辉的动机和人物深度也是实在太肤浅,这个人物我认为至少值得用20分钟去描写。至于刘嘉玲的戏份…..这个角色你就算换成纸片版的沈腾,我都觉得对影片推进影响不大。
总而言之,影片可以开概括为,一流特效和动作戏+三流剧本,二者结合,没有成为烂片,而是成为了一部合格的商业爽片,它清楚自己能给观众的是什么,然后将所有的资源投入到观众爱看的部分。
今天带儿子看了《明日战记》,他对片子的评价是很好看,果不其然与《海底小纵队》的评价一致。看完电影他还与电影宣传的那种异形露脸海报拍了张照片。 他问我电影后面又有一段去月球的片段是什么意思。我跟他说那叫彩蛋,意思是说这电影会有第二部。他说那好,有第二部了还带我来看啊。我说行。 以上足以看出《明日战记》根本没有在剧情情节上搞什么名堂,少儿动画片的剧情水准。刘嘉玲大姐电影之初就介绍的很清楚,从开始到结束一共分四步走,而且出奇的顺利,第四步也从来没用上。500万or16万的道德困境根本就没起到作用。 电影里的科学家似乎从来就没有研究过外星植物,就搞出来一个能改造植物基因的东西。不然这些经过千百次实验,旷日持久的研究,连母体的位置就从来没找吗?至少需要培养这些植物吧。 电影里的战士们也从来就没有深入过敌后,不然连外星植物背后有异形生物也不知道?而且好像也并没有试图解救过b区里受伤害的人民。 电影里的贫民也从来不看天气预报的,不然那16万人是傻子吗?暴雨来临还是等死状态?不跑的吗?难道是香港当局不给贫民提供天气预报服务? 张家辉内鬼内的很坦然。古天乐、刘青云交易继续完成的任务也很快乐。刘嘉玲一身鹅城县长夫人的淡定,在中间似乎并不在乎哪一方。 电影就连最后的终极大Boss都是免打通关,轻描淡写的一扔世界便和平了,绝对的反商业片套路,真是让人汗颜。 所以说这些毫无波澜的烂片剧情,全部是为所谓高能电影特效服务的,换句话说特效支撑不起来有效的剧情和节奏。在一个本末倒置的拍片思维下,怎么让一个有内鬼,但依然能顺利交易的剧情进行下去?那只有一个办法,琛哥默默删除了刘德华的消息,心中窃喜的带着梁朝伟完成了交易,只剩的梁朝伟一头雾水,百思不得其解:我这个内鬼不称职啊?! 突然想起来罗永浩老师写过的一段作文:今天天空没有风,五星红旗依然飘扬在操场上空。(大概意思)
好消息是技术组立功了,坏消息是这部电影只有技术组
电影本体没什么好说的,不要无脑吹也不要随意踩,这里要跳出电影,说说鲜为人知的故事,说完您就明白了。
电影《明日战记》,是一部非常少见的技术验证电影。
所谓“技术验证”,就是对某一领域某项“新技术”可行性探索或能力测试。最常见的如航空领域的“技术验证机”,会在某试验机上测试一些尖端飞机科技,只有通过验证,该技术才能被广泛地、安全地应用于其他飞机上。
而对于电影来说,“技术验证电影”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验证技术是目的,而不是创作动机。不会有人会为了演练新技术而专门拍一部电影,所以通常还要融合作者/导演的根本创作动机。
比如詹姆斯·卡梅隆的《深渊》(1989年),其创作动机,是出于自己对海洋深处和水下摄影的迷恋,同时在电影中验证了“流体特效”技术成果。随后他将该技术,运用于未来《终结者2》的液态金属人,大获成功。
PS,卡神对水下摄影的执着,一直延续到今日的《阿凡达2》。
《明日战记》虽然无法跟《深渊》相比,但其动机和目的都是类似的。
该片是古天乐的机甲圆梦之作,也是古天乐对于本土CG技术和华语特效成果的验收。
古天乐是个机甲迷,早已被粉丝们津津乐道,工作室和家里各种机甲模型,宅男的梦想,收集模型还不过瘾,为此人家还写了一本书叫做《玩具大战》
这部电影的初衷,是古天乐看完《钢铁侠》《阿凡达》之后,想做咱们自己的特效机甲大片。
比如下面这张图,是当年古天乐的访谈,来源于网络,早已被粉丝传遍了,但还是贴出来。
其实这是动机之一,要找根源,还得追溯到古天乐最爱的《星球大战》。
古天乐是狂热的星战粉丝,他除了热爱收集星战模型外,还有一个理想,就是成立中国的“工业光魔”(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
工业光魔是导演乔治·卢卡斯为了拍摄《星战》专门成立的特效工作室,如今已成为全球顶级的特效公司,包括《侏罗纪公园》《加勒比海盗》《钢铁侠》等片的CG都是他们家的手笔。
PS,咱在上一篇《再生侠》里,曾经专门说过这家公司,被自己人给“阴”了,有兴趣可以看下。
《再生侠》公映25周年,揭秘电影惨败内幕,连工业光魔都搞不定的特效片
古仔的观点很简单,“中国想要拍好科幻电影,必须有好的特效公司做支持。”
比如,“天下一ONE COOL”这家公司,是古天乐于2013年独资成立。进入公司主页,能看到该公司几大业务板块,电影制作、后期制作(摄影剪辑)、艺人经纪、器材租赁,电脑特效。
其中古天乐主抓的就是特效部门。
天下一做特效的部门叫做“FATface Production”(發輝製作室),成立于2004年的特效工作室,创始人吴炫辉。没错,就是《明日战记》的导演。
这家特效工作室之前就小有名气,主做游戏和广告,涉足影视界之后,参与了电影《扫毒》,片中的CG鳄鱼就是他们做的,吴炫辉也因此结识了古天乐。
FATface于2014年加入天下一,成为子公司。之后他们的主要的任务有两项:
★其一是以天下一特效部门的名义,参与各大电影的CG制作,乃是正常的企业工作流程。
这几年天下一参与了大量华语电影的特效工作,《美人鱼》《红海行动》《扫毒2》《拆弹专家2》等,在片尾字幕里,都能看到他们公司的蓝色logo。
★其二是在老板古天乐的监督下,独立开发全新的项目,进行科研技术攻关,项目带头人就是吴炫辉,这个项目就是《明日战记》,时间是在2016年。
从这一点来看,《明日战记》一开始就不太像个电影,反而更像是古天乐带领技术组在搞科研。
该片从开发到公映已经过了6年的时间,你能说电影拍了6年吗?当然不是,看过电影的都知道,电影真正涉及到拍摄的部分,不是很多。比如指挥部的诸位,刘嘉玲+张家辉+谢君豪几位友情客串,估计全部戏份一天就拍完了。
所以该片这几年一直在缓慢推进,主要是在做特效,电影的特效占比非常大,后期工作可想而知。
吴炫辉虽然挂名导演,但谁都知道他的主要任务是做特效,真正说了算的是该片的主演+监制+幕后老板古天乐。
PS,古天乐对特效的偏爱是出了名的,除了总部在中国香港的天下一特效组,他也在内地成立了一家叫做“希娜魔夫”的特效公司,古天乐是大股东(另外两位合伙人是连凯和矢野健太郎),主要为了挖掘内地特效人才。
该公司的成名作,就是参与了《流浪地球》的特效制作。
从《明日战记》效果来看,电影中能看到很多外国科幻片的影子,《环太平洋》《明日边缘》《阿凡达》《第九区》。
但本片的CG效果和场面,绝对算得上是华语顶级,放在好莱坞和全世界,都不落下风,可见如今华语电影在特效成果方面,已经成熟了许多。
检验特效的有效方式,不仅仅是看特效有多么炫,而是能不能看出“有特效”。
举个例子,诸如《海王》《复联4》《2012》里那些大场面特效,其实很多特效部门都能做得出来。但要论到《美国队长》瘦小的队长、《地心引力》《登月第一人》中的模拟太空涉险、《1917》里的主角穿越各种障碍物的长镜头,这些都是可以以假乱真的特效场面,才是代表高端特效技术的所在。
电影《明日战记》几乎没有外景,大部分都是室内棚拍,决定了该片观众所见的大部分都是特效场面。而演员除了近景和特写是实际拍摄外,其余部分也是CG代劳了。
巨鲸旋翼机的飞行轨迹、穷奇机甲的动物动态、刑天机甲的行进质感,非常流畅且逼真,虽然在好莱坞电影里类似镜头屡见不鲜,但这些都华语电影特效中的空白。
不要觉得这些简单,为了达成拟真效果,需要动作捕捉,或者进行大量动态采集等工作,好莱坞或许有着现成的一套系统库,但国内之前没做过这些东西,也就意味着很可能要开发全新的系统,这也是电影开发缓慢的原因。
另外一个就是细节方面,开场大雨中的穿梭,雨滴打在飞机的效果,以及随处可见的光影和烟幕,都是特效的成果。
可见这部“慢工出细活”的电影,特效完成度方面可称优秀。虽然没有什么大场面,但细节和质感方面,绝对是华语电影最佳。
热爱游戏和机甲的古天乐,也让电影的镜头非常具有“游戏感”。
从个人角度,最刺激的当属开场不久后,旋翼机追踪潘多拉的场面,非常有张力,中段还有一场第一人称视角的“爬楼”我也很喜欢。而之后1个小时都在打,有些单一,反而不如前面这些场面好看。
ps,关于该片的道具部分,不得不说一点。
古天乐与刘青云的机甲“外骨骼”缺少标示,目前仅以眼睛颜色为区分,打斗时候分不清,而且刘青云说自己的机甲是老型号,但外形与古天乐的机甲没有任何区别,总体来说没啥特点。
在玩具界,这种叫做“同模”,大概率是为了节省成本而来。
整体电影色调也如上所示,标识化不明显,哪怕让古天乐与刘青云的机甲以色彩区分,也比现在强。反而片中最显眼的,是姜皓文,以及他手中红色的枪。
可见,《明日战记》,代表着古天乐对天下一特效制作的成果验收,项目组任务完成。而且给以后电影的同类型特效方面(机甲类、大雨特效、飞行动态等),留下了宝贵的科技财富。
既然是技术验证,也就代表了对某些某一领域某些指标的重视,其他方面就没啥专注的必要了。
电影特效是达标了,但作为电影是完全不合格的。
该片在文本层面几乎为零。没有故事,角色扁平,剧情差劲到拖后腿的地步。
有人说该片是“机甲爽片”?机甲是有,但怎么会爽呢,虽然从头打到尾,但情节欠缺张力,缺乏蒙太奇效果,导致后半段有些让人昏昏欲睡。
有一部电影叫做《洛杉矶之战》,因故事不佳全程就知道开枪而饱受诟病。《明日战记》的故事还不如这片呢。
另外一个非常想吐槽的地方就是故事格局。
末日题材、拯救地球的宏观背景下,关乎百万人性命的事情,结果就一个局部小分队的事件。总共也就几架飞机,俩坦克机甲一个机器人。人物嘛,能算数的也就4个人,连个替补的都没有。
别说拯救地球,前一阵我们家门口菜市场消毒,都比这热闹。
而且您这都闹外星人,结果“潘多拉”华丽打个酱油,到了最后还是抓内鬼。
起初我在想,难道这是港片通病?
当年港片就始终走不出穷街陋巷,吴宇森的《辣手神探》能在20分钟内打了上万发子弹,结果连茶馆都没出。如今都拍科幻片了,咋还是这么小的格局。
不过联系起上述该片诞生的动机,就能找到答案。
《明日战记》本身的诞生跟传统电影不同。很多电影,无论是独立电影还是多方出品的电影,会有一个粗略的预算。而这一切该片基本没有,完全是古天乐把它当科研项目来做的。
严格意义上这算是典型的自产自销,拍摄、制作、后期一条龙,连大部分演员都是自家的,比如姜皓文,就是天下一旗下艺人,所以这种就很难估算真正成本了。
可以肯定的是,公司这几年其他业务的盈利,大部分都被投入到该片的研发之中。
虽然《明日战记》也有着深影、寰亚、爱奇艺等出品方,应该也是电影制作尾声之际才被引入的。对外宣称的4.5亿港币(约合3.7亿人民币),大概率是市场折价,跟本身的成本价,还是有出入。
所以该片把所有费用都花在了CG特效方面,演员和布景这些的费用能省则省,故事也没怎么打磨,完全为了验收特效成果而来。
理由找完了,该片的特效水平,完全合格且有惊喜,但作为科幻电影嘛,咱观众走南闯北,东西方什么大片没见过?
要论观感,因人而异吧,科幻迷、游戏迷应该喜欢,受众更多是男生,女生就算了。该片七夕节电影绝对是个馊主意,带女朋友看这片的男生,好自为之。
所以《明日战记》就是一个特效片,可以说该片是“华语特效之光”,因为特效成就真的非常高。
但不要尬吹或者“上高度”,非要说这部电影是“华语科幻片的新希望”这些的。不好意思,中国电影虽然整体不怎么样,但还没沦落到如此境地。
关于影视,那些你不了解并很有趣的故事,第一时间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WX工号:
电影文酷
dreamcrowfilm
用心做特效,用脚写剧本
质感远远超预期,故事简洁很懂得扬长避短,是一个优秀的爆米花!!
大人物说“我就是天幕,即使牺牲16万人也在所不惜。” 小人物说“结局是什么,我们自己决定。” 你猜这些对白是在讲什么呢?//片尾曲用《逆战》用的挺准,跟正片几乎一个气质,纯中带土,土中带中二,中二里又带了点真诚,抛开所有对好莱坞盲目信任后的“借鉴”,其实是给到了很纯粹的类型满足,金像视效奖大概稳了吧(但剪辑和摄影选择完全是胡来,大部分动作戏都看得头昏脑胀)
看电影时:港片有出息了,都开始打外星人(植物)了。看完后:港片连打外星人拍到最后都能变成抓内鬼。
难怪热评让删文戏 真该删btw:那个酱油光仔太丑了 丑到我生理不适了😅
抛去滤镜,电影也就值3星,剧情过于简单了,看了开头就能大差不差的猜出结尾,特效绝对在及格线以上,看得出是十分用心了,优点是导演敢碰机甲类的科幻题材,这倒是非常值得表扬,但凡此类电影在多一点,中国的科幻电影就能更向前一大步!另外买票支持要比瞎喊口号要强多了,真心古天乐多年来的辛苦付出可以得到回报🙏🙏🙏
完完全全把范霍文的《星河战队》重新拍了一遍,看到了无数科幻片的影子,欢迎大家来到B16区的《星河战队》,机甲版《碟中谍6》,《环太平洋》,《生化危机》,《第九区》,《明日边缘》等不三不四的结合体。而剧情和内容的呈现就见仁见智了,一开始就打算做老少咸宜,妇孺皆知的电影。所有人物塑造沦为纸片人的单一形象,为了爽而忽略剧情人物底色。估计全片最真诚的,可能是比人物情感还纯粹的特效。哦,还不忘记come on come on逆战来也。
让人看得想退钱,却又无比希望它能赚钱。大概只有古天乐有这个能耐了。
据说是古天乐因为当年特别喜欢阿凡达和钢铁侠所以创建了一家特效公司,这家公司还给流浪地球、红海行动做过特效,现在这部电影算是经历这么多年的磨练成长以后交的一份作业吧。所以本身还是很敬佩古天乐的情怀,也很羡慕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去追求自己的爱好。可惜这部电影如果特效可以打80分的话,剧情就是-80分!!为什么不好好打磨剧本呢?剧情羸弱到都懒得去吐槽了。还有张家辉全程臭脸的表演简直让人发笑,“天幕就是我我就是天幕”的执念让人难以理解。以及香港电影常见的毛病就是这么大的科幻末日片,几乎没什么演员,就那么几个人的戏份,太单薄了,死几个人,就几乎没了。最让我费解的是为啥要用万国鹏?他用他的实力告诉我们他真的只适合演路人甲!!!特效本身确实还可以,细节到位,桥梁追车戏挺精彩的。最后,片尾曲为什么会是《逆战》?
可恶,剧本也是机甲AI啥写的吧。
如果不是看着它在特效制作的诚意上,真的很难给2星。剧本烂到千夫所指,每一场戏都毫无新意,极其套路化,生硬的爱情戏,更加生硬的小女孩,过时严重,哪怕是AI从网上摘抄拼凑写出来的故事都能比本作精彩。
三星半,特效确实是目前国内最高水准了,台词免不了会被一顿吐槽,尬得不像三次元的人说的话,小女孩这个角色出现意义不明,如果纯粹是当做一个逆风局充电宝显得比较多余,打戏挺帅,大场面少了些,希望票房能有好成绩,第二部经费足一些。
那个长得像个饼的丑死了的短脸扯后腿通讯兵是哪个资方塞进去的啊……还不如西门小恨恨呢……亚心……谁想看在末日片里看丑x谈恋爱啊
导演能力有问题,分镜头设计一团糟,剧本也不太行,连个零剧情的动作爽片都撑不起来,好几处生硬的bug。基本上就是拿一堆好莱坞动作片的套路加上港片套路,复刻了这么一个过时的大数据电影,制作上一股子好莱坞B级网大的粗糙感。古天乐的机甲梦想是好的,可惜工业质感还是跟不上,特效没细节,后期穷到连个怪兽和机甲战士连个特写镜头都给不了。我感觉什么细节都没看清楚,一度怀疑是电影院的拷贝坏了,看得人直着急,后来开始怀疑是主创团队要的就是这种让观众什么都看不清楚的朦胧美,就这水平,不值票价。
两句话概括本片:-「有内鬼终止交易」-「收手吧!阿祖」
很有机甲的味道,特效置景过关,动作戏有出彩的地方,大桥追车戏质量效果都不错,有爽度。但多数特效画面剪辑快,镜头短,看不清,技术或经费可能还是没跟上。文戏和台词较干也较尬,老国产片问题了。普通话配音很出戏,都在读台词,没浸入。由于文戏和情感戏撑不起,最后高潮嗨不起来。整体算有良心,尽力了,但“尽力了不等于做得好”。
不提及“第一部华语机甲爽片”,疯狂扣剧情。不提及“电影6000w美元投资在好莱坞只是中等投资”,而直接对标好莱坞上亿投资的电影。不提及“学习人家好莱坞优秀的地方”,学习了就说人家是所谓的“缝合怪”。现在的豆瓣部分用户有些时候对国产片的要求之高,高到令人咂舌。拿着半桶水知识晃头晃脑的指点江山,真的是令人啼笑皆非。
文戏删到只剩框架是对的,否则两头不讨好拖节奏苦心做的特效就白搭了,目前院线版精简成无脑爽片太明智了,科幻最难的不是特效是文本,一步一步来。
还是警匪片逻辑,其实去除所有科幻元素故事也能成立——不就是把黑帮打手换成外星螳螂吗。我觉得最难以接受的还是:香港已经缺青年演员缺到连万国鹏都能上了吗!
穷奇的特效贵还是潘多拉的特效贵?——刘嘉玲比较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