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两个晚上看完了这部关于马龙白兰度的纪录片。关于白兰度是一个伟大的演员这里就不用赘言了。这部纪录片给我最多的感受还是它更象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心理学案例。
白兰度幼时,父母都是酒鬼,而且父亲经常对白兰度和白的母亲家暴,此外父亲还常常在外面找女人鬼混;母亲除了极少会给予白兰度一些关爱外,大多数时候也是沉浸在酒精中自我麻醉,直到后来不辞而别,再也没有回来。
可想而知,这样的家庭带给孩子的是什么。白兰度命中注定缺少来自家庭的爱,缺少来自父母的关心。这样的孩子不可避免地会自卑,缺少自信,没有安全感,时时刻刻需要爱,而内心又无时无刻充满恐惧。
心理学常说缺什么就一定会补什么,小时候缺少的往往是这个人一生去寻找的。看看白兰度的一生他真的就是这么过的。他不停地在找女人,但没有和一个人长久过;他喜欢聚光灯都又害怕被媒体伤害以致于离群索居;他不希望孩子们重蹈他的复辙,但儿子入狱女儿自杀;他塑造角色可以维妙维肖,但从未向任何人敞开过心痱,他渴望真诚但又处处用谎言伪装自己。他一辈子生活在矛盾中,最后精神上回归虚无,他原谅了父亲但始终认为父亲毁了自己的童年。最让他怀念的是七岁时从亚裔保姆那里得到的爱,以致于他的选美标准多是有着黄色肤色的女人。他最终没有走出年幼时的阴影,无法得到精神上的解脱。也许他的敏感脆弱,造就了他艺术上的伟大,但性格上的残缺让他痛苦一生。
白兰度原谅了父亲,是因为他认为父亲也是个倒霉蛋,在四岁的时候就被白的爷爷抛弃了。这真是个痛苦的轮回,一个神经病的家庭总是会有神经病的延续。所以如果明知自己有心理障碍,又走不出这心灵的困顿,那还是不是要传承香火,真的要好好想一想。有多少神经病的父亲想通过孩子来获得新生,可最终只是制造了另一个神经病。谁说养育孩子不是因为自己的自私?
不过话说回来,没有这个神经病的父亲,可能世界也少了一个伟大的演员。
对于生活,除了敬畏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应当感谢二十世纪后半叶家用摄录设备在美国的普及和流行,让人们能够在今日观赏到《马龙,听我说》这样的纪录片——“马龙·白兰度一生中录制了许多个小时的私人录音,直到现在才首次曝光。” 是这部作品的卷首语,也是它的所有。
如白兰度先生所担心的一样,数字化技术很快成为电影的现实。《速度与激情7》对过世演员的银幕再现,或许意味着传统表演的寿终正寝,可复制的面孔和表情,将取代皮囊之下的真实情感。而信息的碎片化造成的纪录与传播方式演变,让大量无意义素材脱离私人范畴,成为悬浮在云端难以筛选和辨别的日常冗余。
这或许昭示着,凭借他的私人录音,经由画面的配合剪辑组接而成的《马龙,听我说》,以第一人称的视角,不夹杂任何其他人物采访,裹挟着对上世纪手工作坊式表演制作的缅怀,剥离了带有社交意欲企图的独家视听记载,可能是一种只会出现于这个时代的人物纪录片。
让故去的人复活重生,给时间涂上香料使其不朽,是电影的魅力所在。《马龙,听我说》为白兰度还魂,依靠的是对偶像生前的记忆。1972年《教父》上演时,人们才发现《码头风云》里的不羁青年已是这样老了。马龙·白兰度一生两次事业大起,以及其间岁月的暗淡与焦虑,为这部纪录片构筑了张弛有度的先天结构。
并非广告宣传的明星纪录片好看的地方在于,人们可以从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中找到某种对应或反差。2015年同样收获好评的人物纪录片——主角同样已故,而私人录像同样成为叙事的必备以及观看的焦点——《艾米》和《科特·柯本:烦恼的蒙太奇》都将其人作品作为生活情感的反射结果。马龙·白兰度1950年从影,历经半个世纪,从方法派初创到新好莱坞来临,几乎见证了大半部美国电影史。
“外界当然会把我跟角色联想在一起,他们很难相信我不会在地上吃东西,或是我不会光脚在街上跑,我很难说服外界我并不是这样。”“我跟斯坦利·科瓦尔斯基一点都不像,我其实很讨厌那种人。我非常讨厌那个角色,无法跟他产生共鸣。”只有听到这种解释,一位明星于虚构的影视作品、曝光的公众社交、隐秘的家庭个人等场合的多重人格才得以被还原展现。
事实并不是人们认为的那样,但生命的轨迹始终是线性。年迈的维托·唐·科莱昂倒在阳光灿烂的儿童笑语中,成为上一代影人的某种隐喻;《现代启示录》越南潮湿的森林明暗间,则更是道破了他一生的关键词:恐惧。
白兰度从来是位反好莱坞的叛逆者,早期厌烦黄金时代陈旧的表演方式,中期麻木于机械化的制作模式,晚期与强势的导演合作不快。浮华的名利无法为他带来真正的满足,而强硬的态度并不能掩饰白兰度孩童时代起因家庭原因形成的自卑。
贯穿其一生的自卑是恐惧的来源,恐惧人们为利益损耗自然,恐惧人们被虚拟遮蔽真实,归根结底都是对自身存在的质疑。白兰度的录音感悟多于叙事,“马龙,听我说”亦是他对自我的告解。他所期待的是不重蹈包括父亲和同行等前人的覆辙,却无可避免地在漩涡急流中难退。原住民为他上台领奖致辞,正如大溪地成为白兰度的精神寄托,只有回归自然和虚无,才能厘清紊乱的秩序。
“你听到大溪地人的歌声,从远处传来的笑声。太阳刚刚下山,一颗星星出现,夜空的第一颗星星,和平与爱。我看着一望无际,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夜晚,我心想:‘老天,我一点都不重要,无论我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或者任何人做的事情,都没有比我身下的沙粒更重要。’”
在空空的房间,屏幕上虚拟的头像在讲话,废弃的录音带被打包,这是片中历史资料以外唯一的一个场景。正如胶片会褪色,而数字技术将复制你我,《马龙,听我说》在退场前,端详着最后的遗产。
這輩子從來沒有如此迫切的想要去觀看一部影片,即使是這部片子又長又無趣,沒有動作戲,沒有特效,甚至是沒有對白.但只要有你-馬龍白蘭度,這就夠了. 白蘭度,你就是一個親愛的混蛋.你的英俊瀟灑快要蔓延了一整個世紀,可你卻毅然決然的轉身離開了我們,離開了這個世界.噢,該死的,你的母親,你的兒子,你的女兒也都是混蛋.可為什麼出身于混蛋家族的你卻是那麼的特別? 你對於生活,對於你自己的本身,對於電影行業,你總是有著令人感到詫異的看法.我很喜歡你說過的那句話.你從沒有拍過什麼偉大的電影,因為偉大的電影根本就不存在.盲人國里,獨眼稱王.也根本沒有什麼藝術家,都只是一群打著藝術名號賺錢的生意人.也沒有所謂的表演藝術,所有的表演都只是在說謊,所有的演員都只是好的謊言者.正因為你一直秉著自嘲,批評甚至揭露的態度,你才能在這條路上不忘初心,保持著你的氣質風度,讓我們見識到了一個劃時代的"教父" 你對於你私生活的保護是那麼的嚴密,你禁止外人探訪,討厭每日身後都是照相機快門的聲音,你想逃離那樣的生活,就像你在大溪地時所說的那樣,可是你卻需要依靠那樣的生活來生活.馬龍,你是我心中最為偉大的演員.儘管你的地位是世界巨星級,可是你不是一個好的明星.你拒絕透露絲毫自己的隱私,儘管你明知自己對於外界的評論是那麼的敏感,可你還是會憑著自己內心的喜惡來對外界的實物評頭論足. 你是那麼的深愛著你的家人,可是你和他們的關係卻並不是很友好.你視克里斯蒂安為"皇太子",可是他卻一次又一次的讓你失望.槍殺,吸毒,你所培養出來的兒子就是這個樣子,讓你為其傾盡家財,可他最後還是因為吸毒離開了人世,你的女兒也如是.時間最悲哀的莫過於白髮人送黑髮人,你最親近最深愛的兩個人就這樣的離開了你.在他們生命的最後,他們有沒有悔恨過?你有沒有悔恨過?你們註定是上不了天堂,不過即便如此,在下面能夠繼續陪著他們的你,應該是會幸福的吧.? 這應該是關於你的最後一部作品了,很榮幸我能活著看完. 馬龍之後,再無馬龍.
看这个纪录片之前,我以为白兰度是男人中的男人,看完之后我认为他是「人」中的「人」——白兰度演了超人他爹不是没有道理的。他是公众人物里最接近尼采的超人本身的存在,然而在他的时代,在我们如今仍处于的时代,人们尚未准备好接受一个超人——或许我们已足够堕落,只是还没准备好被救赎;或许我们仍未堕落到只能寄望于超人的最谷底。无论如何,白兰度本身有能力成为超人,不过时候未到,他于是就成了超人的父亲——一个更温和的、更人性的,同时也因其对超人的培育而更具有力量、具有革命性的先辈式的存在。
在他身上,我看不到任何哗众取众的成分。即便是有时哗众,也是为了讥讽。他身上的人性的特征太强烈了,这让他无法成为一个专业的演员,尽管他在演技与舞台表现力上无可指摘——他无法被工匠化;虽说同时他也无法被商品化,马龙-白兰度却注定成为一个传奇巨星——隐藏在异常耀眼且鲜明的标签下的白兰度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即使仅仅是表面肤浅粗暴的标签,支持黑人平权、充满反叛精神的好莱坞愤青,也足以值得被凝视。然而他不是深渊;马龙-白兰度,他是一个真正的「人」。
这种时候太少了。这种能提醒我人之为人所具有的一切美好品质与伟大之处的人,太少了。我们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候虽然不至于惨到「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地步, 却也极少有片刻能够引以为豪的、身为人类的自我意识——是真正的、简朴的不带任何其他修饰词的「人」,而非「现代文明社会人」 ,事实上我们常常将自觉属于后者而引发的自豪感误认为是前者。如果仅仅是「人」,还值得做么?脱去了金钱、权力、观念道德的文明印记,我们追求的「人」的衡量标准是什么?从纪录片中我们可以看出,马龙-白兰度自始至终都在思考这些问题,从他风头正盛、假笑屈就好莱坞工业的年轻时代,到臃肿苍颓、生活混乱无序且负债累累的老年时期……他几乎是天生一样的、自然而然地对这些问题予以关注,而他本可以有上万个理由远离它们——他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他是个被娱乐化了的电影明星,他是个风流成性的花花公子,他有钱,他忙着作为一个演员、一个明星的通告与应酬,档期之外又忙着酗酒飙车满世界睡女人……可这些皮肉竟没能改变他作为一个「人」的热情与潜能——仿佛这种潜能是深埋在他肌骨之中的,无法被侵蚀、抹除。
要我说,他太酷炫了。
都说马龙·白兰度是传奇,却说不上来他到底传奇在哪,其实他就是一个普通人而已,也会生老病死,也会经历人生之痛,但他的这一生值得被人歌颂和赞扬。特别喜欢片尾部分的《教父》片段——再辉煌精彩的生命终归会交给死神。当然,他是马龙·白兰度,带走了他的生命,留下了他的声音,听马龙说话,真好。
好感动啊,鸡皮疙瘩一身,看哭很多次...一个伟大的人。他声音里的那种真诚和吸引力,让人心甘情愿地跟随他陷入他的痛苦之中。可能这就是演员的魅力吧。中间那封观众来信很触动、也让我想开一些事情。这个世界如果是千人一面,那该变得多无聊至极?谢谢你的存在,谢谢你对自我的忠诚。
私家录音素材珍贵,当成人生回顾散文可以,就跟听名言摘录而不是整篇访谈一样,话语片段是脱离语境的只能相信导演的放置。人生最残酷的是自以为淳朴天堂的大溪地还不是养出一双精神崩坏的儿女
“我是孤独的但我孤独的还不够,为了来到你的面前”——王家新曾经引用的这两句记错行的里尔克的诗,正好是我看完这部纪录片的心情
片中大部分的语音来自被催眠的马龙,其它是访问。真爱他啊……看哭了。如此复杂的人性,又那么纯真。两性关系中风流,政治上正义,对专业也非常尊重(晚年有点儿混)。对表演,马龙很有想法,具有完整的哲学体系。当然,他师从了一个好的表演老师。大溪地。
导演简直是剪辑小能手,把七小时的呓语素材剪到白兰度的生命历程里,遥相呼应。白兰度一生追逐可惜却与幸福无缘,暗淡的晚景给这份录音增添了难得的通透与思辨,他不止是一个演员,更是一个人生哲学家!
過著如隨潮汐進退起伏震撼激射的浪潮般的人生,內心卻如寧靜寬廣的湖面只稍有微瀾。就像結尾處低聲吟誦的那首十四行詩,他正是那倍受恩賜之人,又同時有著不容於世的處境與自我詛咒的宿命。“當不蒙命運垂憐,亦受眾人否定”, 以马龙·白兰度自己的聲音,把他的人生講述成一幕莎士比亞式的悲劇。
可以将听觉放至最大的纪录片。听马龙·白兰度静静述说1个半小时,就像穿越时光的隧道,在无数好莱坞历史影像中来回奔驰。这是一个过于复杂的伟人,即便我们知道他的叛逆、他的孤独、他的风流韵事、他的家庭史,他依然神秘得难以捉摸。马龙,听你说。
他过度沉溺于自我表述、回忆、分析,构建了一个他自我虚构的自己,然后,精神崩溃了。然而,这不就是豆瓣么
the most precious soul
从六尺之下的棺椁里,马龙白兰度对着全世界倾诉了100分钟。这个生前没能取得与自己才华相称成就的伟大演员在[马龙听我说]里为自己撰写了墓志铭。为这个出口便成诗的人,影片营造了冥想似的氛围,但叙事还嫌过于明晰了一些。谎言与真实、生活与表演该是他一辈子的主题,而他似乎最终也取得了和平。
影史上最传奇更是最伟大的演员,甚至没有之一。看完这部纪录片,你会发现剔除身上的无限光环后,他其实是如此的孤独,或者说,伟大的演员都是孤独的,而马龙,尤其是
对于一个曾经叱咤影坛的超级巨星,他的纪录片应该不难制作,但要有“料”,却很难。这一部的好处在于,让传主对自己说,也对观众说。外人读解马龙,也许旁观者清,但也难免陈词滥调,马龙自言自语,给了我们一个纠正自己的偏见的机会。
年轻,年老的声线,画里画外虚虚实实地,跌入他的深渊。
老马生前在家中布下天罗地网的监控线,起码有几万小时的各种电话录音和私人录音。读了两本传记后再看这部纪录片就没什么新鲜感了,而且导演选择的录音素材毕竟只是碎片式的,不够深入和全面。看到他的孩子们自相残杀那段挺唏嘘的,父母皆祸害,把自己不幸的人生又在孩子们身上重演了一次。
magnet:?xt=urn:btih:da6d31faaafd0633f26649fdc90d34a199f0326f&dn=%E9%A9%AC%E9%BE%99%EF%BC%8C%E5%90%AC%E6%88%91%E8%AF%B4.%E5%8E%9F%E7%9B%98%E4%B8%AD%E8%8B%B1%E5%AD%97%E5%B9%95.Listen.to.Me.Marlon.2015.BD1080P.X264.AAC.English.CHS-ENG.Mp4Ba在线https://dou.bz/4gH9KM
柔软
透过白兰度自己的声音,回望他的人生中备受争议的轶事。但真正的那个他,依然无人能懂~
“噱头”是第一次曝光的白兰度私人录音,100分钟的喃喃私语其实并无很惊人的内容,让本片动人的还是白兰度本身。在外界看来,他是个终极叛逆者,演艺生涯起起伏伏,家庭纷争从未间断。而在他眼中,自己是个“假装了一辈子的人”,从纽约到加州,到塔希提岛,一生从未放弃过要忠于自己
一个有深度的演员,一个有深度的人。吐槽无脑电影,对电影的控制欲,对电影的商业化解读,应该会击中那些白痴吧。[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