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克斯曾经写下:“上帝,如果我心仍澄澈清明,我将写仇恨于冬末的冰上,等待太阳升起,一切消弭……"
——题记
欧洲电影《太阳高照》讲述了三段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民族仇恨背景下的爱情故事。仇恨带来的战争留下了一片千疮百孔的世界,然而,战争会被慢慢遗忘,仇恨的冰河,果真能够在无数个太阳高照之后渐渐消融吗?这部斩获第68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评审团奖“的影片,用其独特而又多元的电影语言,试图告诉我们,也许时间,是仇恨最好的解药。
二十旬春秋,等一场太阳高照。
在同一块曾经叫做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同样是一个塞族身份的女孩和克族身份的男孩,写下了三段在战争中有着相似不幸的爱情故事。而这三段故事,都有着十足的艺术张力。
1991年的伊凡与叶莲娜——“恶魔也无法阻止我们跳舞”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夏天,巴尔干半岛的阳光依然明媚绚烂。青草繁茂的湖滩上,目光所及尽是闪着细碎光影的美丽水波。青春旖旎的女孩,享受着地中海沿岸的暖融夏日,更享受着与恋人在小号声中依偎打闹的无忧时光。然而,在眉头轻蹙的停顿中,战争的阴影仍然笼罩在这对年轻人的心头,热恋无畏的他们决定逃离这个情势渐渐严峻的小镇,开始他们新的生活。
可是,这是1991年的夏天,是一个昨日邻居今日便兵戎相见的疯狂时代。少男少女的纯真情爱,终究抵挡不住两族巨大的差异和分裂。少女哥哥的狂热阻挠,不顾一切的私奔,尘土飞扬的自由之路——戏剧的张力,在少男在边境驻地旁若无人的小号声中被放大到令人窒息的极限。终于,塞族狂热武装的一声枪响直向少男眉心,应声倒地,血迹蔓延,留下的,是悲痛欲绝的少女和一个残破的家庭,再难回到从前。
战争的恶魔,终究残忍地阻挠了一段本该纯真美好的爱情之舞。
2001年的娜塔莎与安特——“放心,一切都好“
时光前行十载,转眼已是战后的断壁残垣一片。在战时失去心爱的哥哥的塞族少女仍然选择重回故地,却已是以假装淡漠的表情,不愿面对已经失去珍贵一角的残破的心。
然而,再难面对的悲伤,仍然要以重建家园的理由面对。塞族女孩的母亲,还是选择在已经几乎毫无人烟的村子里,雇佣一位克族男孩重新整修老屋。
开始是近乎疏离的冷淡。但是,时间却在不知不觉中塑造着一切:从塞族女孩和妈妈的争吵、与克族男孩的刻意疏远,到她房屋破洞里鹿一般敏感渴望的眼神、男孩做工时她暧昧地敲击盘碟碗筷仿佛与之共舞,再到矛盾激化的海边午后充满民族仇恨的相互质问,最后,是泄欲般的性交和在这之后的良久沉默。
就在男孩说出“放心,一切都好“的那一刻,女孩最终爱上了他。可是在仇恨面前,两人终究选择彼此远离,在故事最后,女孩重回哥哥的坟墓旁,在狭长的缝隙中,压抑得犹如黑夜。
2011年的玛丽加与卢卡——“原谅我“
新的时空下,曾经的南斯拉夫也接受了开放的世界文化,年轻的一代也显现出骄纵与放荡的特征。
依然是塞族姑娘和克族男孩,但是这一次,为了仇恨,男孩选择抛弃女孩,留下了独自守候漫长时光中的自己和儿子的她。多年以后,当种族矛盾被时间冲洗到渐渐褪色,长久未归的他,选择回来。他终于选择拒绝表面的狂放的悲欢,去直面心中收藏的隐忍的爱恨。
他在夜晚归来,归来在女孩的门前。沉默中女孩没有拒绝他,黑暗中,他轻抚儿子的额头,温柔得就像微风下的湖面。他深沉,“原谅我。“可是终究,多年的痛苦又怎能用一夜的忏悔轻易抚平,她决绝,”你走吧。“而说出拒绝之后的她,却在男孩离开以后,跪在角落,放纵哭泣。
黎明前,他怒吼,他痛苦,他重新坠入纸醉金迷的深渊。可在阳光初生的早晨,在薄雾中的海里,他重又放弃了永无止境的自我放逐,他拒绝了狂乱的音乐和炫目的光影,他选择回归,他重新守候在女孩的门前。
黎明里执着而坚决的等候,是初秋草叶的颜色。他们依偎着。而在这沉默的依偎里,是一种遗忘,是一种救赎,是一种深沉的默契与慰藉。
彼时,太阳高照。
彼时,门开着。
压抑与痛苦的极点是一道暖光
除了故事矛盾冲突十分立体而充满可看性以外,导演的艺术表现手法也同样与众不同、独辟蹊径。
在情节的设计上,影片没有正面表现南斯拉夫内战的伤痛主题,甚至在全片中唯一的暴力镜头就是1991年伊凡头顶崩裂的子弹。但是通过对三段爱恨纠葛的展现,通过对剧中人物内心挣扎和痛苦境遇的生动抒写,影片从侧面的角度更加鲜明地表现了内战给塞克两族带来的苦难,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从影片结构上,也足以看出导演精心设计的艺术匠心。三个故事各有不同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完全相同的男女主角配置让人产生命运的轮回之感,而不同的故事之间也有着情节上的联系,第三个故事中的坟墓上面竟然写着第一个故事中男主角伊凡的名字和生平。导演似乎是在通过这些暗示告诉我们,这场战争从没有人可以逃离,每一个人都是不幸的一员,都是苦难的化身。而三个故事中都有的“水“的元素,都对故事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从最初的青春欢愉,到之后的浸润苦难,到最后的坚守和承担,回环往复中给人留下了强烈的印象。而影片中的三段爱情,更是在深度上彼此承接而又层层递进,从最初的少年欢情,到后来的身体与性的接触,再到第三个故事中生命的孕育和延续,影片试图通过这些设计告诉我们,爱情和生命是化解仇恨的最好解药,每一轮感情救赎的结束,都伴随着一轮高照的太阳。
折现分割线
而这个影片最具有导演个人风格的,是镜头与光影语言的运用。导演极擅使用“大特写“和”大远景“这两种有着激烈反差的镜头语言,从写意式的巴尔干乡间田园景致,风情万种的日光和暮霭,到大笔勾勒的硝烟弥漫和断壁残垣,再到对主人公身体的特写,草叶间爬满蚂蚁的脚趾,破洞中无限蕴意的眼神,墙壁上摩擦的双足……彼此勾连而又相互呼应,呈现出一种独特而又神秘的美学风格。在用光上,导演功力更是可见一斑:从湖滩上铺展的碎光,到黑暗中荧荧晃动的烛光;从女人肉体背后的模糊暖光,到房屋缝隙的一线阳光;从黑白身体的轮廓剪影,到面孔映衬出的门前灯光;从篝火下的夜幕到海上的黎明……多元化的用光手法,凸显了导演扎实的艺术功力。
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三场从战争进行到城市重建后的爱情,它们无不因战争笼罩着悲剧色彩,传达出反战思想。精彩之处在于电影处理这三场爱情时,既反复强调了时空真实感,又通过相同演员、相似故事、相同或改变的意象赋予其轮回般的虚幻感,每个人都是战争的受害者、即使人生做了不同选择也无济于事,甚至不反抗时的创伤更为深重。但这种悲哀最终被一个有希望的开放结局冲淡,进而领悟到始终将一切笼罩的灿烂烈阳、还有始终流淌着的给人以童年安慰的河水,一切创伤仇恨在这些永恒存在、包容一切的自然之力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渺小,战争的意义被彻底消解。
男女主应该分别是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的人。影片中没有战争的场面,却通过不同时代三对恋人间的爱恨纠葛,映射出了两个国家和民族间的仇恨,确实厉害。
另外还有一个有趣的细节。第一个故事中两人并没有发生关系,第二个故事中两人发生了关系,第三个故事中两人有了孩子。并且,从结局上来看,第一个故事中男主的惨死,到最后一个故事中两人若即若离的感觉,貌似一切都在发生好转,这些都应该表达了导演对未来两个国家与民族间和解的一种期盼,非常棒!
电影《太阳高照》是2015年第68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评审团大奖的获奖作品,虽然目前在国内并没有太多的影迷关注过这部电影。但这却是一部年轻、热情、好看,又丝毫不减深刻严肃的电影。
在其看似阳光明媚的名字背后隐藏着三个无比沉重的故事。在结构和概念上,电影和侯孝贤导演的《最好的时光》比较相似,即所谓的三段式电影。
导演马塔尼奇也同样刻意选择了同一对男女演员来出演三对不同时空的恋人,时间跨度从1991到2001再到2011。只不过《最好的时光》只是侯导任性而私密的个人创作片段,而《太阳高照》却背负着一个厚重的历史背景。
电影的故事发生在自古以来便被成为“欧洲的火药桶”的巴尔干半岛。该地区曾经完属于一个完整的南斯拉夫国家,之后由于自身发展问题与外界干预力量的介入,南斯拉夫于1992年至2008年分裂成若干个基本按照民族边界划分的国家。
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国家。1991年,克罗地亚宣布从塞尔维亚人所掌控的南斯拉夫中独立,其境内的克族与塞族人开始发生武装冲突,克罗地亚独立战争爆发。
电影中的三个故事便由此为背景而展开。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1991年阴云密布、一触即发的战争前夕。在两族交界的小镇,一个塞族女孩热恋着克族男孩,两人决心逃离这仇恨之地,到他方追寻新生活。临走之际,女孩被哥哥带走,男孩前去追赶,却被对方激进的村民枪杀。一颗子弹,天人永隔,从此埋下了仇恨的根源。
第二故事发生在2001年夏,战后的乡间,人民流离失所,街道满是废墟和灰烬,房屋也是破烂不堪。一个塞族女孩跟随母亲回到故乡,雇佣了一个克族男孩帮忙整修房子。因为两族的冲突,女孩对男孩一直带有仇恨。在不断的相处中,女孩最终被男孩吸引,可是一次激情之后,面对世族的冲突,两人又该何去何从?
第三个故事发生在2011年夏,一个离家多年的男孩突然回到故乡,见到了他多年未见的父母,还见到了那个曾经相爱的女孩。但是过往的记忆仍隐隐作痛,战争遗留下的创伤依旧残留在所有人心中,相爱的人又该如何面对这道隔阂?
虽然电影的本意是展示巴尔干半岛地区因为民族冲突而生灵涂炭的悲惨历史,但是导演却刻意背对了战争,反而需要迂回或绕道才得以看见这场战争留下的东西。整部电影除了第一个故事中出现了一声枪响之外,全片再无任何战争的画面,但是这些终没有入镜的战事屠杀,却如辐射一般,渗透在这三段不同时空下的爱情故事里。
电影中展现更多的反而是巴尔干乡间生机蓬勃的景致,盛夏亮灿灿的阳光。只是艳阳高照的画面背后始终都是被伤害过的心灵。三个故事中,皆有亲人在战争中丧生,这让本该青春浪漫的爱情故事变得因为背负历史创痛而不得幸福。
导演马塔尼奇擅于利用“大特写”和“大远景”这两种有着激烈反差的镜头语言。两种镜头看似对立,却又时刻紧密呼应,让整部电影有着一种神秘的美学氛围。
远景镜头下,巴尔干半岛地区广袤的土地、、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生活、战争前夕的阴沉天空,战争之后的荒凉废墟,一一被展现。其不时远眺的镜头,有着一种巨大而深沉的悲怆,彷佛不断呼唤着那遥远模糊的希望,期待终有一天到来。
而在导演的特写镜头下,独立行走与天地间而显得渺小的人类又被展示得如此真实。其颈背上的柔毛,爬满了蚂蚁的手背,倒立而紧贴着墙壁的脚趾,接吻之后分开时嘴唇上的唾液,细致入微。
在电影的三个故事里还都出现了“大海”这个相同的场景,但这背后却又包含着不同的情绪。1991年时的自在无所畏惧,2001年的进退两难,2011年的迷失方向。海洋的意象更是延伸到两个民族间在战争后所拥有的心情,即使斗争结束,两国仍在尝试如何接纳包容彼此的存在。
当然,这三段爱情故事有所相似又有所不同,至少随着时间的发展,他们也在慢慢地走出历史给他们遗留下的阴霾。从爱情起步,从不理解到互相包容,最终慢慢走出民族之间的相互冲突。
爱情的渐进则更为明显,男女主角从一对恋人、到留下生命种子,再到小孩的长大,这分明暗示着导演希望以时间来消弭战争的罪恶,以爱情和生命来搭起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桥樑。
三个故事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共同之处又在于这所有的故事就在太阳之下这么日常地发生着,轮回往复,周而复始,仇恨不尽,悲剧不止。 十年又十年的时光流逝,国与国之间的边界依旧明显,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却在萌芽。
请让太阳高照,让高墙倒下,让爱情萌芽。
本文首发“巴塞电影”APP,
原文地址很多人说是克罗地亚版的《山河故人》,但我觉得它跟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在气质上更近似,连片名也有借鉴的意味。由于我对这个前南斯拉夫国家及地区的历史背景完全不熟悉,所以无法参透这三段故事发生年代的重要性。意外地,三段都是围绕男女情事展开,均采用同样的演员来扮演,有点命运轮回的宿命意思。然而,过于狗血和俗套的情节让影片难以企及反思的深度。第二段开头的建筑空镜头有模仿雷奈的笨拙影子,配上的流行曲倒是挺契合。第三段高潮的水底戏令我意外,也是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我很怀疑抽掉其中的历史背景,这部片子跟普通的爱情片无异。去年在戛纳上的表现显然有点过誉了。
一组演员三个不同时代的爱情故事,91年战前的紧张、01年被摧毁的家园、11年看似自由的新世界。从天真活在小世界里的情侣到背负种族仇恨的矛盾体再到徘徊于个人家国双重危机的社会人,从亲昵到性到孩子,无描绘战场,却时时感受残酷恨意。摄影捕捉高照的艳阳,望能为千疮百孔的心灵带来一丝光亮。
导演用相同的演员和游泳镜头加强了表达的连续性,三个年代的三段爱情,循序渐进侧面讲述两个种族间荒诞的战争局面。二十年过去斗争没有结束,但终归向好的方向发展,就像三个时代的三对爱侣的不同结局。[B]
优美动人,沉重的题材却有很多细节令人心怀感激的同时觉得生活依旧可爱。
同样的太阳,同样的那片湖,民族仇恨和隔阂之后,给爱一个机会。
特别像个毕业作业。。。还不错吧,没有期待值那么高。音乐很好听,要是知道音乐的背景可能感觉会更好吧
克族与塞族矛盾背景下的三个爱情故事,其中些许元素在各个故事中闪现,有着超越时空的微妙联系。第一个故事的人物受历史所困,第二个被历史的阴影控制,第三个则直面历史,从阴影中走出来,迎接新生活。#欧盟电影展#
最佳音效
欧盟影展第三部。虽是去年戛纳一种关注但这次特别喜欢这片 同人不同时三段爱情 在政治高墙下类似巴以 没有太多运镜很多大特大全远 自然用光 好看的构图光影 空间内情愫流动。永远的塞族和克族男女不同立场交互。最喜欢第二段大特女人头颈前景男人后景做工 女用勺碗的声响跟着男做工的节奏 动人
#BIFF# 用同样的演员演三段相对独立的故事给人一种命运循环的感觉。三段十年时间跨度的故事以个体爱情故事表现塞尔维亚/克罗地亚的种族冲突,角度新颖但故事老套。节奏好,不啰嗦(除了结尾)。
时隔十年的三个故事,同样的男女主演,却演出了不同的篇章,爱的痛苦,爱的纠结,爱的挣扎,在战争中显得特别渺小却又特别倔强。可惜故事的发展与出路老生再谈贫乏无味。
等一声枪响,号声嘹亮却敌不过子弹,终究撼不动偏见的藩篱;等一场欢爱,用拉锯和厨具琴瑟和鸣,躁闷的夏日耐不住饥渴的放肆;等一次依靠,经年后重要的是我已回来,请接纳我流浪的心。仿若相同地点平行时空的三段感情,有死亡有别离有回归。部族间的仇恨只是背景,太阳高照下并无新事,只有爱的恍惚。
还是太嫩也太冗,妥妥砍半小时下去没问题。有[暴雨将至]也有[哥伦比亚马戏团]珠玉在前,克族跟塞族其实撕不到穆族跟塞族那个程度。所幸导演还会玩点“圆圈不圆”的花活儿,三个故事用三个相同演员其实带出某种普遍性同时也有可能性,但着实还是浅薄了。巴尔干问题哪能这么就解释了。
破门而出☞装好门板☞开一扇门。每个段落的声音设计,从音乐、噪音到狂欢,都特别有冲突效果。这个片名,更多让我起了1994年的《暴雨将至》。二十年的时空跨度,不止于这部电影,也建构在两部不同的电影之间。
比《山河故人》好(虽然也没什么好比的),最喜欢小号手的故事。
惊艳的爱情轮回故事,用相同的演员交替演绎91年、01年、11年三段克族和塞族的爱恨情仇,千丝万缕而独立成篇,如转轮般拨动内战后的前南民族情绪。战争会慢慢被遗忘,但仇恨的冰河却要经历无数的艳阳高照才会消融。镜头结束在一扇充满希望的门上,后劲十足。
太陽高照,我心荒蕪。
有点被震撼到。同一对演员3个时间段3个不同的爱情故事,每场戏都很有张力,人物性格、剧情设计和景别极其出色,爱情故事与克罗地亚历史结合得恰到好处,每次感情救赎都伴随一轮高升的太阳。导演对节奏的控制力极强。小贾想拍出本片,却只拍出了《山河故人》。
内敛温吞,大可稍微放开一下手脚,同时精炼一些。三段式互不关联的故事,用同样的男女演员,接近的种族困扰感情的内核,总觉得跳戏。
3.5,同一对主角,三段跨越时间的爱情故事,在这背后展现的又是时代的变迁。
有一种爱情叫疯狂,有一种渴望叫隐慝,有一种历史叫荒诞,有一种悲伤叫遗忘,有一个国家曾经叫南斯拉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