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主要讲述四个结拜兄弟在历史洪流中分别走入不同的道路的故事。电影开始,给刘冠雄第一个特写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位有问题。大陆电影很多都是看脸的,刘冠雄的脸有点清瘦而且肤色偏白,身份是因为包办婚姻而出逃。根据成份理论,这个出身就不好而且动机不纯,看看于洋扮演的靳恭绶,则是反抗压迫并杀死坏人的通缉犯,一个地地道道的无产阶级。另一个杨如宽则比较虚,随着现实的残酷,自然做了逃兵。 主角靳恭绶为什么会死心塌地走上革命道路,还和支持国民党的同学打起来且成了死敌,说服力不够,电影里也是口号先行,表演略夸张。 导演伊琳的遗孀说过,这部电影拍摄的时候就遭到诸多困难,一边拍一边改,还有不少镜头因为人为干预而重拍,在拍摄完毕后,剪辑方面也是困难重重,最后总算完成了。但是文革来了,这部电影立即成为大毒草,直到1978年才上映,而且老人说上映的版本和原来伊琳导演的相差很大,她一直反映希望能上映原来的版本,但无人理睬。 最后说一下电影插曲。有两首曲子反复出现多次,一首是工农兵联合起来,另一首是打倒军阀(也就是两只老鼠的旋律)。片头曲和片尾曲都是大江东去浪淘沙,中间还有一首插曲是琴声悠悠唱济南。独唱王音旋,广州乐团演奏并合唱,指挥杨桦,领唱罗荣钜
这部电影很古老了,但是很经典。影片通过四位结拜兄弟的不同道路,真实地反映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历史。故事的大概内容是:1925年,知识青年靳恭绶、顾达明、杨如宽因不满黑暗现实,逃离家乡寻求出路。途中他们救起逃婚的余宏奎,四人结盟为兄弟,来到济南进了山东第一师范学校。靳恭绶认识了共产党员赵锦章老师,而余宏奎得到了国民党员薛健白老师的赏识。他们四人在老师的启发教导下,时常秘密在一起,读进步书籍,谈革命道理,开始接触革命活动。在这期间,他们还结识了两个女学生:谢辉和刘芬。随着革命高潮的到来,赵锦章同他的爱人、共产党员宋珠萍一起转移南方,参加了北伐军。靳恭绶等六位同学在济南积极声援北伐。一次在与反动军警的搏斗中,靳恭绶表现得很勇敢,余宏奎则十分怯懦。北伐军攻克武汉后,六位青年怀着激情赶到武昌。在大革命浪潮的冲击下,由于出身、经历和志向不同,他们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余宏奎投靠了在35军当参谋的薛健白,杨如宽为了个人的艺术爱好,参加了北伐宣传队,靳恭绶、顾达明、谢辉和刘芬投考了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不久,靳恭绶、顾达明被分派到长沙军分校受训,与他们的老师,现任军分校教官的赵锦章重逢。
国民革命战争史诗,热血青年在注定失败的革命中改变、分化。杨如宽式的小资有着特殊的代表性,不像余宏奎那么见利忘义,但也不要指望能担得起什么历史重任。
小时候第一时间看的电影了,话说人物群像还是有看头的,用金圣叹的话说有几个人就有几样出身,几样面孔,几样性格。只是那时教科书写的遮遮掩掩,所以电影也看的云里雾里。尤其那句“广州是革命的发源地”,就蒙了,难道不是延安吗?
要听毛泽东同志的话……
中学时看的,当时很喜欢,觉得里面的一个女演员很像自己喜欢的初中英语老师。
男主一开始见到女主喊“小姐”,女主气得不理他:在济南居然还不知道喊声老师?
我爺爺導縯的~
革命的,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区别,在于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与工农相结合。--------毛泽东
这部电影的历史背景很宏大,在大革命的洪流下,四个同船共渡结拜兄弟并没有“渡尽劫波兄弟在”,反而因分属不同的政治阵营而反目成仇,拔枪互射。这其实正是中国革命的缩影。每当革命推进到一定的程度,革命阵营中的一些“同志”就不想继续革命了,甚至成了反革命,他们暗算和残害曾经的同志,使革命成果丧失殆尽,使中国社会复辟倒退。国民党是这样,修正主义也是这样。可怜英雄烈士的无尽鲜血,竟是为他人做嫁
类似于青春之歌
史诗级电影
这貌似是珠影拍的片子哦~
1.如果自己作为一名当时的热血青年,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吗?做出正确的选择真的就那么容易吗?2.自己已经走过了26个年头,如果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说不定已经去闹革命(杀人)了,性情是否还会像现在这样前怕狼、后怕虎?3.毛主席27岁时已经在湖南创建了共产主义组织。我该干点啥呢?
那时的电影正面人物的情操都好高尚 电影也好假 我爸说 好人死时就下雨 坏人死时就大晴天 好会渲染气氛啊 中国文学果然不一般啊
青年时期看过数遍,所受的教育是深长的。
本片达到了“文革”前国产故事影片的最高水平
人物特写较多,较倾注于人物刻画。
风格已是文革的预演,大段的歌舞、独白和脸部特写。导演耍了个心机,刘芬说“你连大姐的话也不听了”,大姐宋珠萍指江青。游行中有青天白日旗。湖南老农祖籍湘潭,儿子在湖北农运讲习所,当然指太祖啦,挂列宁像。1:13列卢托像,孙马列像。刚上映就被批判,但插曲却在《东方红》里。杜熊文老师帅。
史诗电影,刻画了时代中年青人的不同追求和命运,算是珠影厂拍得很好的电影
常妈的课,哎
靳恭绶式的善举救不了国家的,赵先生说得对,推翻这个制度,需要流血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