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这是各种乔布斯纪录片中最值得看得一部,影片并没有将乔布斯推向神坛,而是从各种角度描写反映他鲜活矛盾的人生。在日本和印度的旅行带给他不一样的世界观,长期禅修也赋予了他作品不一样的感觉。但就如一个永恒的定理一般,天才往往都是矛盾的,追求简洁,却无法兼顾其他;追求机器的温暖,却对周边的人冷酷无情。偏执到让人感觉扭曲的世界观,完美到让全世界趋之若鹜的产品,冲突与矛盾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是一部非常有逻辑又非常中立的纪录片。通过对乔布斯在苹果的高光时刻和旧同事的细节回溯,我们可以一窥如今的苹果是如何成为苹果的:苹果对待媒体与供应商的态度;苹果对待员工跳槽到竞品公司的处理方式;苹果的狼性文化。原来一切都在乔布斯时代就有了定数,甚至可以追溯到第一代Mac的诞生之时,crazy workstyle就已蔚然成风。这么多年过去,不断调整自己适应乔布斯的风格的人留了下来,而更多的人成为了苹果发展史上的过去。
作为一个改变了时代的伟人,乔布斯对待前女友和女儿的态度堪称渣男典范。当然,似乎这是所有天才的通病,包括如今硅谷的当红炸子鸡Musk。He was a saint to the world, but he was an a**hole to the family.
混乱,像这部电影一样混乱,像乔布斯一样混乱。。
这部电影颠覆了原本我心目中的偶像——乔布斯。
他是一个商业家、企业家;一个设计者、美学家;还是一个哲学家、思想家。
他是教会我从心的榜样。
但是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
我们从的这颗心是否处于癫狂?
首先,由于这部电影涉及宗教,所以给人一种神神叨叨的、晦涩的感觉。
其次,不知是剪辑、画面加上我当前心境的原因还是导演刻意为之,整部电影都给我一种灰色的感觉。(我看老电影都会有这种感觉,不知是拍摄原因还是当时的时代底色。如《霸王别姬》以及更老的黑白片。)
再加上电影中的人物刻画不是非黑即白,而更多是处于中间的灰色地带,以及大量的素材、采访和随之的思考、疑问、旁白,这些剪辑的混乱,都让我不明所以。
人总是喜欢稳定的感觉,“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既好又不好,就会产生困惑:“那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多方观察事物,一方说是这样,另一方说是那样,每个人又都带着自己的“有色眼镜”,或隐瞒或虚假或偏见,所以到底何为真实?什么才是对的?
很多时候媒体只是炒作和夸张,只是骇人听闻,用一些危言耸听去夺人眼球,营造恐慌或达成其他的目的。激进的媒体更是如此,像片中出现的香港还是台湾媒体报道的苹果手机泄露事件,就夸大其词了。(但很多大罪恶也被轻描淡写和缩小忽视了不是吗?)
对于那些对人完全无益的危言耸听,我赞成完全漠视。像是邪教洗脑一样,日常存在着数也数不清的“微洗脑”——也许是政治运动,也许是商业广告,也许是别人对你宣扬的一个观点,也许是演讲家慷慨激昂的演说。。这些有着一个共同点,都是披着羊皮的狼。
等等,也许乔布斯是把全世界洗脑了!他自己“疯”了,然后带着我们一起“疯”了。漫画里的他眼睛也是神神叨叨的,像一个巫师一样。也许他就是一个巫师,他对我们施了法,让我们为之着迷、为之癫狂。
追求完美永无止境,舒适即可才能让人安宁。
曾经的反权威变成了现在的权威,那么现在它该反什么呢?
向上进取和探求更高真理的同时,若仍保有和滋养壮大着ego,那最后带来的唯有ego无限膨胀的疯狂。
所谓灵修,实则误入歧途。
这世界是都疯了吗?那些让人为之着迷的都是一个个膨胀的“自我”——明星、个人品牌。。崇尚个人主义,个人崇拜,于是圈粉,心甘情愿地,飞蛾扑火地。
粉丝文化、崇拜文化----神和信仰,
足球比赛、罗马斗兽场和演唱会----挥霍不尽的荷尔蒙和疯狂。
这世界是在崇尚我执和疯狂吗?
也许我们每个人骨子里都有一个乔布斯。
又比如现在凌晨1点半了,该睡觉了,身体也很疲惫了,但我“灵魂”还是在马不停蹄地书写,这是种癫狂吗?
废寝忘食、舍生取义。。这是种癫狂吗?
性、爱情,是种癫狂吗?
人是不是都是处于癫狂与正常的边缘疯狂试探,不断游走?
学会把疯狂与正常自由切换,随意把玩——是这个世界的处世之道?
所有的激情、狂热,都是一种疯狂吗?
快乐是种疯狂吗?还是忧伤是种疯狂?
何为正常呢?
--------------------------------------------------------------------------
然而在这大浪淘沙的混乱中,我们是否能嗅出一丝芳香?
电影中刻画出乔布斯作为一个混乱的矛盾体,但这样的一个矛盾体竟改变了世界,影响了世界,让世界为之疯狂。这股力量是否只是像迷幻药般的巫术,还是当中有可取之处值得我们借鉴?
这唯有心知道,不是ego,是心。
乔布斯把产品设计得不那么冷冰冰,让产品变得人性化,但他是否试图把人“人性化”了呢?
他把物拟人化,却是否把人给物化了呢?
回溯股权、逃税、中国富士康苹果加工厂、警察撬门搜查、他对员工的bully、对法律的无视。。
所有的一切都是他的手段,那么他的道德呢?
相反,屡屡出现乔布斯的金句,乔布斯的专注热爱、不屈服和自信,他的反叛,他的从心。。却又那么发人深省。
也许要用老祖宗说的话来面对这混乱了,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另外,重要的一点是,从心的同时,一定要小心:你的心是否存在杂质?
或者,你从的真的是你的心吗?还是你的ego,你的野心?
也许有一天我火了,成为了明星,我是更有义务让别人都来崇拜我,对我说的唯命是从,觉得我说的都是对的吗?
抱着这种期望其实本就是一种癫狂。
最后,这样的疯狂和混乱不是常态,常态是想起爸妈默默的想念和不打扰的温柔,让我暗下决心:努力学习,好好生活,不辜负!
不辜负自己的人生,不枉来人生这一趟,不枉自己为人一回。
去尽情地活,充分地活!
不求成为天才,或是疯子,只求活得更像“人”一点。
P.S. 我认为这部电影可以归为18禁电影,容易给人幻灭、虚无、迷茫、绝望的感觉。也会让人走火入魔,像《弘一大师传》、《月亮与六便士》等等一样,容易让人误入歧途。(所谓灵修,实则误入歧途。)心智不够成熟,我的劝告是不要看,看了你会后悔的。
-------------------------
补:
对完美的追求,永远不能带来真正的平静;
Enlightment with ego is dangerous.
我觉得乔布斯仍是我的偶像,
电影有点歪曲了乔布斯的形象,
把他塑造成了一个疯疯癫癫的、追求极致的、不讲人情的、视感情、道德与法律于无物的一个商人和灵修者。
但实际上我认为他是在做对的事,
他的产品之所以吸引人,
是因为顺应了人更深的需求,
那也是他自己的需求。
他的完美、他的严厉都不过是他专注的产物,他近乎宗教仪式的生活与工作,让他投入了超乎常人的精力和智力,他有更高的标准,所以在他人看来近乎“完美”,也让别人的“不专注”带来的“劣质品”很难得到他的满意。
在日本,有一个说法叫“悼物” (物哀),
意思就是“为物品致上最深的感受”,这庆祝了逝去生命的哀愁,比起枝头的绿叶,更欣赏落叶的美,也许这就是日本,吸引乔布斯的原因。
灵魂的哀伤,就像对事物美感的表达。
……
乔布斯自身的矛盾:
他是寻求完美的艺术家,但永远无法感受到平静;
他专注在僧侣的禅修,但却没有同情心;
他带给我们自由,但却限于一个封闭的花园中,唯一的钥匙就在他手上。
要弥平这些矛盾我认为必须要好好检视,我们和乔布斯的另一半连接,就是我们自己。
“尝试改变世界的这一类人,或者特立独行的这一类人,会被人喜欢,也会被人厌恶,但不会被人忽略和无视”,多么深刻的一句话。
这应该是以 Steve Jobs 为题的电影中最值得看的一部,并不是在讲一个英雄的故事,而是一个难以理解的矛盾的个体。
What a freaking asshole
还原
内容够丰富的,但是有点散乱... 3.5分.
“五十六岁的乔布斯活了长达两个世纪的人生”电影名很符合整部片子的基调,60年代的摇滚毒品与性都成为了过去,留给世界的只剩机器赐予人类的产品。最后结尾说的很棒,我们究竟是为何而购买呢?我们又能用这黑镜做什么呢?或许拥有这种矛盾,而非1984广告千篇一律的面孔,才是它们的最美妙之处。
medium as extension of self & paradigm shift. 1 you have to go watch how kids use these things, kid's instantaneous creative expression without preconceptions. 2 the minute you understand you can poke life, change it, mold it, you'll want to change life and make it better.
关机,整个世界都黑屏了,是否是另外一种禅境?
和官方传记差不多,比较客观,纪录片就该这样。
然并卵,有钱没命花。
不亚于阿仕顿库彻的小鲜肉
乔布斯不是神,他只是善于包装自己,总能把自己光鲜的一面展现出来而隐藏自己的暗面,总的来说他像刘备善借他人之力。
他信奉禅宗却没有同情心,他崇尚独特却让人们孤立,他宣称要改变世界却不是向好的方向
天才乔布斯
蠻敢講的,建議與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6974319/ 一同觀看,更能看出此人在PR包裝下的另一面。
后半部分真是浪费时间
乔布斯确实是个非常矛盾的个体,并不需要特别神话他,因为他也是个有七情六欲的人。人们把他捧上神坛,更多的是寄托在iphone产品上带来的价值,无论是来来自物质还是精神方面。乔布斯创造了一个简洁又自由的世界,但也把人们隔绝在这个由他创造的封闭世界,这就是矛盾。对于纪录片的剪辑方式,不太喜欢,看着犯困。观影计划的下一部,应该是乔布斯的传记。
看到好多乔教主的视频……好棒
神一样的人物,迷一样的人物,以为他只是个技术疯子,为了创造出eve不顾一切,因此被苹果赶出。实际他还是挺重视金钱的,也许不是为自己,为了他的同事。美国政府的态度也耐人寻味,苹果这样有代表性的公司,某种程度美国梦的象征,真要动他是下不去手的。
对乔布斯进行了差不多三七开的评价,总体基调和官方传记差不多。有那么两三处差点把我看哭,最后一段旁白写得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