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葫芦兄弟》:一部迟到二十年的电影
13集的动画片《葫芦兄弟》诞生于1987年。这个年代正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生产大量优秀的短篇动画的时期。而《葫芦兄弟》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熟悉那个的电影院的观众或许都会记得,当时在播放正片之前,都会加演一部短片。那些加演的短片大多以纪录片为主,而一些动画片,也曾作为加演的短片出现在影片的开头。《葫芦兄弟》、《邋遢大王》、《女娲造人》等优秀的动画片均以这种形式第一次登上了大荧幕,并被观众所牢记。
相比现在动辄上百集甚至集数要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劣质动画片相比,当时动画片可谓部部短小精悍,《葫芦兄弟》“长达”13集,总共130分钟的片长,在当时,几乎是个“巨无霸”。在经过影院大荧幕短暂的试演之后,这部经典的动画片便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各个电视台,那个年代出生的孩子,几乎都有将这部动画片看上几遍的经历。然而,也是从这开始,这部经典也一直只在电视台上延续着自己的辉煌,当电视上出现越来越多的国外动画片以及国产粗糙的动画片,影院开始放弃了加演的传统开始逐渐增加广告的分量——这部动画片也越来越埋向我们记忆的深处。市场的功利化,使得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辉煌也只能从那些几乎尘封的胶片中去寻找,数年磨一剑的《宝莲灯》,也是落了个毁誉参半的地步,远远没达到《大闹天宫》那种傲视群山的高度。
《葫芦兄弟》登上大荧幕是一种必然——这部用制作电影的态度做的动画连续剧,不应该在电视荧幕上让其灿烂被打折扣。连《魔比斯环》这样畸形的电影都能在大荧幕上大放厥词,《葫芦兄弟》这部现在看起来依然是那么精致的动画片不应该仅在荧幕下等待。与上一次短暂的登上大荧幕,这部动画片等了几乎二十年。而这次,我也欣喜的看到,重新剪辑后的《葫芦兄弟》非但没有糟蹋经典,反而可以让对这部动画片有着诸多回忆的观众找到共鸣。
影片虽然是经过数字处理,一些场景甚至重新制作,但除了画面更为亮丽干净之外,这部影片几乎难以找到数字雕琢的痕迹,我之前担心会在片中看到拙劣的3D特效的疑虑也随着影片的开始而一扫而光,而那熟悉的音乐响起时,简直让我有种想哭的冲动,身边的小孩兴奋的大声跟唱,也让我宛如看到当时蹲在电视机前嚷嚷的我。
重新剪辑后的电影,节奏比以前动画片更快,但是80分钟的片长,却让我有种与犹未尽之感,我甚至希望应该将那完整的130分钟全部串起来。不过虽然较原片相比少了五十分钟,但故事的主要情节俱在,很高兴这次剪辑没有来个所谓的“创新”,这足以让热爱这部动画片的观众感到欣慰。当然,这部动画片所承载的精神并没有因为时间而被人忽视,善良和团结所激励的不仅仅是我们,还有现在在影院里的那些孩子。影院里孩子多的出乎我的意料,而他们对这七个小葫芦的热情更是出乎我的意料。一部动画片跨越了二十年,依然让孩子们快乐,这便是《葫芦兄弟》足以成为经典的重要原因。然而,国产动画电影能让儿童兴奋的,却依然是这部二十多年前的作品,这可以算是《葫芦兄弟》上映后最不愿意被人承认的。儿童电影越来越少,国产的动画电影更少,真正为我们用心制作动画片的艺术家也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便是那拙劣的流水线作品,而作为看着艺术家心血长大的我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比现在的孩子要来得幸运。
但不管如何,我们现在所作的就是,尽量多给予这部动画片一些迟到的掌声,或是为了自己找回久违的激动,或是为了这部动画片迟到了二十的荧幕之梦——《葫芦兄弟》该有更多的荣誉,同样,一些荣誉,也迟到了二十年。
2 ) 葫芦娃:今天只谈80后
看葫芦娃的时候没有去抢档期,不过北大讲堂异乎寻常地迅猛,院线上映两周后就有了10块钱的第一轮放映,真是难能可贵。稍早到了几分钟,讲堂里回响着儿歌经典,于是我们跟一群00后一起听着那些传唱多年的经典,包括花仙子、一休、好爸爸坏爸爸,跟同去的莫雨笙大人一起感叹说这帮00后估计除了这首歌,对原始文本一无所知。正如今天这部葫芦娃。80后们是去怀旧是去感叹自己的少年时光,而小朋友们会如何接受这部“影片”,那还真是一个问题。
当然,这部“剧场版”的葫芦娃与我们当年看的那部似乎坑掉的电视动画片之间,已经不是同一部片子了。当年我还是一个小正太的时候,不仅反复看过动画片,还收了小人书和电视录音剪辑的磁带,并对老三和老六喜爱有加,以至于今天坐在电影院里那些台词还耳熟能详。似乎是重新配过音,但是以我的感觉来说,蛇精和蝎子精的语调还原度异常之高,葫芦娃们稍差一点。我说这已经不是同一部片子,一个原因是当然剪辑过,而另一个原因是,当年那些观众们,已经都变了。
十几年的时光哗啦一下子过去,当年我无论如何想不到,在后来会有这么一个机会在电影院里看这部动画片。在今天我可以轻松地指认出一些东西,比如,蝎子精在造型上显然是按照大猩猩来做的。当然,今天我也会将葫芦娃纳入奇幻文本的知识谱系,如果拿九州秘术系统来套的话当然会很有趣,就算是按照最一般的奇幻文学中法术系统来看的话,这部片子的设定也是相当有趣的。在今天我们也可以轻松地指认出一些很黄很暴力的东西,比如没有成本的血浆,比如老五那个酒鬼,比如老三和老五的露点镜头,哦,他们两个都没有割包皮哎。
在文本本质没有发生变化的时候,它的意义怎么就忽然改变了呢。稍稍一延伸将是一个有关知识谱系学的很有趣的问题。而这不是最关键的。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十几年的改革开放确实能够落实到一部文本的解读上。只要稍稍一想这些用于文本阅读的逻辑的来源就能明白,我们的趣味和我们的知识,已经被全球化这个事实改写到了一个怎样的地步。如今我们甚至能轻松地用好莱坞的成规和惯例来分析一部电影文本,甚至我们热爱这套成规和惯例,而这个在普遍意义上被共享的东西,恰恰是从多年前被少年时代的我们所共享的另一套东西中生长出来的。而另一个问题是,07年的变形金刚似乎是文革后/80后在宣告自己的怀旧权力,而葫芦娃似乎是一个更纯粹的属于80后的文本。80后可以因此骄傲地宣布自己已经成为电影/文化工业或是大众文化的合理合法消费主体,这是一部意义超出它本身的文本,因为它是明确地以80后为市场目标的产品,因为80后们大概会以去影院观影的方式来进行一次集体的怀旧。那么这不是一个80后登临的宣言,又是什么?
新世纪伊始,出版业率先被80后攻占,电影在跌跌撞撞许久之后,似乎也在以某种方式寻找着更年轻的观众。就像我固执地将这部电影叫做葫芦娃一样。很多记忆里的东西会以奇妙的方式冒出来。当然今天去看这部影片,只是为了再被片子萌一下,“萌”这种感觉,对我这等高龄老正太而言已然是难得了。当再去阅读一部情节甚至细节都了然于心的影片的时候,所有的快感,或许都来自它与记忆和身边人的共鸣。
00后们看的似乎兴高采烈。我们80后都知道,他们不懂,他们就是不懂。他们生长的这个年代,没有葫芦娃没有机器猫,没有黑猫警长没有变形金刚,当然也没有一休哥。影院里有个小朋友被吓哭了,很多人发出了会心的笑。散场的时候看到了许多朋友,那一刻彼此有点不好意思,却彼此都心下了然,大家都是来怀旧的,大家都已经到了可以怀旧和消费怀旧的年龄了。于是我知道,葫芦娃只是一个开始。80后需要一些事件,80后也需要一个名字。
3 ) 中国版X战警
葫芦娃超能力的设定还是不错的,起码有了科幻电影的雏形,大家可以看看他们的本领:
大娃(红娃):大力士
二娃(橙娃):千里眼,顺风耳
三娃(黄娃):铜头铁臂,钢筋铁骨
四娃(绿娃):火功,电击
五娃(青娃):吸水,吐水
六娃(蓝娃):隐身术
七娃(紫娃):宝葫芦
俨然是中国版X战警!
葫芦兄弟的画风还是值得赞一下的,朴实细腻,虽非3D,可是很有味道,剧本写得算过关了,任务的性格不够丰满,不过也不能苛求什么,谁要求好莱坞的大片有丰满的人物了,场面够炫就可以了嘛~
囿于我国的制作水平,可能不能做出像好莱坞那样的大场景,可是要是有人说葫芦娃很黄很暴力的话,我就不能同意了,您总不能一边看着好莱坞的英雄们和性感的女主角OOXX完去大肆杀戮,一边挑国产动画片的刺儿吧?哪个大片还没有暴力镜头啊,只不过人家用技术手段让你觉得暴力也可以很酷罢了。
我真不是给这部片唱赞歌,其实我也觉得这片子挺弱智的,就像我觉得大多数好莱坞大片也很弱智一样。而且08年的剧场版居然能完全停留在当时的水平,也让我着实震惊。只不过,我突然有种“中国动画片有戏”的遐想,要想做大片,我们除了技术,需要的不多。
最后得出的结论:
1、我国不缺大片的编剧人才,其实哪国也不缺,因为那个技术含量真不高。
2、要想做出好动画,必须在技术上下功夫,大场面必须有。
3、你们还看X战警呐?我十多年前就看过同样PIAPIA的葫芦娃了!
4 ) 找寻童年的记忆……
下雨阻挡不了我们的脚步,
下午三点,珠海大会堂与葫芦兄弟的约会怎么能错过。
我们怕买不到票,于是先奔赴电影院,买票。
竹同学,穿着一件POLO衫,黑色的短裤,
站在一堆小孩子里面买票……还真是像一个大叔=。=
我们都老啦………………
原价30,我们带了学生证,半价,15,真是太有爱了。
然后我们奔赴M记,准备带到电影院里吃。
谁知不管是麦当劳,还是吉之岛里面的人都超级霹雳无敌多~囧
到处都有小孩子的身影~现在的孩子真幸福。
M记有儿童套餐,35,貌似送1个白色的大耳朵狗的套餐。
(大家去麦当劳记得拿发票,不是因为怕他们偷税的问题,
而是可以发票抽奖,我就时常抽到,今天大默就抽中5块,
我觉得比买彩票概率来得高。大家都来刮啊刮)
然后~我们匆匆忙忙往电影院赶……晚了2分钟才进去……
谁知人出乎意料的少,上座率也就20%,真是冷清=。=
坐我们后面的小盆友竟然看睡着了……抱着他的妈妈也睡着了……
真是难为了~看来现在的孩子对葫芦兄弟真是不太萌了~不对口味啊!
当然,还有个小盆友~看的还是很带劲的说。
也有不少我们这么大的人,都是来追忆童年的,我们的人就有9个之多。
下面进入正题:
全片一共80来分钟吧。
和过去的葫芦娃没啥区别,只是有的地方剪辑有些问题,
配音也没有以前好。
只是,我记忆竟然还是很不错的,各个葫芦娃的顺序和能力
我都记得一清二楚。
还有,有了新的发现。
二娃真是太弱了,完全没有啥战斗力,眼睛好了之后就直接被抓走了。
三娃果然是有露点,我就记得,太不有爱了。
四娃原来不止会吐火,还会吐闪电!
五娃也有露点!我咋都忘记了。
穿山甲死那里剪辑有问题,而且,死的好突然,我还以为没死。
爷爷太爱哭了,至少得有个十来次……
大默说小时候,一看那个蛇精就哭,现在还好是不哭了。
不过给蛇精配音的姐姐说话实在是太嗲了……
蛇精是个恋童癖,总喜欢亲葫芦娃!过分~
总之,看得还是很开心的。
就是觉得没有看过瘾,还想再来一场。
这部电影,不是给现在的小孩看得。
而是给我们看得,让我们找寻童年的记忆。
呃,我们都老了。
5 ) 让我们一起来怀旧吧!
看影院版的《葫芦兄弟》,多半是为了怀旧,而观众则多半是80后。
“《葫芦兄弟》好看吗?”这是我从影院回来被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然而,这个问题我却无法回答。我不是为了好看而去看的。而当我们已经被《怪物史莱克》、《海底总动员》等等技术一流的动画大片冲击之后,再去看这样一部作品,实在不能用“好看”二字来评论。
从画面来讲,《葫芦兄弟》是不好看的。从剧情来讲,也是没有任何创新。它只是将原有的13集版的《葫芦兄弟》连成了一个整体,然后重新配音、配乐,再根据电影的整体性进行些许的删改。仅此而已。
从没有在大银幕上看过《葫芦兄弟》,而当大银幕上的画面冲入视野的时候,剪纸动画片的痕迹暴露无疑,所有纸张的边缘、接口看得一清二楚。而看得太清晰,反而让我们眼前的画面不时有只是纸张而不是人的感觉。
但是,所有这些又有什么呢?即便这样,我依然喜欢它,喜欢得要命。因为,在我眼中,它不仅是一部影片,它是我童年的投影,是我回不去的童年时光,是80后一代共有的集体记忆。我会向所有的80后推荐这部作品,我要推荐他们去影院观看。不为享受视觉盛宴,只为祭奠我们的童年,让我们在红橙黄绿青蓝紫的七色葫芦娃身上,追寻已经逝去的童年。
《葫芦兄弟》已经成为一个品牌,这个品牌不止属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也属于80后。当80后已经长大成人,沉寂20年的葫芦娃再次回到人们的视线之中。上一次,葫芦娃的任务是给孩子们带来欢乐,而这一次,他们的任务是让刚刚成人的80后怀旧。据说,它还要制作3D版,还要拍摄真人版。到时候,80后可以带着自己的孩子去影院观看了。
再加一句,强烈要求“葫芦娃”推出衍生产品!我们极期待。当然,不要定价太贵。
6 ) 关于《葫芦兄弟》的一些事
七位葫芦兄弟的七种技能中,有两位是被动技能,五位是主动技能。老二与老六的技能分别是千里眼顺风耳和隐身,是被动技能。老二被抓但是成功逃脱,而老六则根本没有被抓住,相反还解救了其他兄弟。其它五位葫芦娃则无一例外成为俘虏,老七更是被洗脑。被动技能往往让敌人无处下手,主动技能既攻击敌人,又展露自身弱点。
最强大的武器,却掌握在心智最不成熟的老七手上。最强大的能量,往往会被利用。
老七的能力最大,但是起的反作用却也最大,差点害死大家。《蜘蛛侠》里的“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的个人英雄主义式话语被完全推翻。最后大家齐心协力打败敌人,使每个葫芦娃都被淹没在了集体的胜利狂欢之中。
新版葫芦娃的世界与老版一样,还是一个二元对立的世界。这个世界相对简单,是镇压与被镇压的关系,是暴力与以暴制暴的关系。所谓是第三方,其地位不是与这两方平等的,而是更高一层的,俯视的。妥协的可能性受到两方共有的敌视。
蛇妖的角色变得不出彩了。剧集版的蛇妖突出展现了一位成熟女性所拥有的美艳、智慧与恋童癖,令人印象深刻。但是新版蛇妖不再美艳智慧,只剩恋童癖了。这一点非常遗憾。
影片的暴力场面触目惊心。最露骨的是老爷爷被刺死的一段,居然有一个具体的画面来展现刺刀进入他的身体后,他流血的样子。在“老爷爷是好人”的这一预设立场下,来展现他被残忍刺死的画面,目的是什么?是挑起剧中人物行为的仇恨动机,也挑起了观众的仇恨动机。在这一仇恨动机的挑动下,“妖怪”们最后被杀死变得无比正义。好莱坞在这一点上手腕娴熟,只不过它希望妖怪们多杀死一些无辜的人,而不仅仅杀好人。枉杀好人是中国妖怪的传统。
穿山甲的角色非常具有悲剧性。是他无意撞开了镇压妖怪的山门,而他也在两派的内斗中失去了生命。这是典型的中国式的悲剧。西方的悲剧是讲主人公自身的选择最终导致了自身的困境;而中国悲剧则讲,无论主人公是什么选择,他都不免陷入困境。穿山甲若选择投靠所谓的妖怪,最后能免于一死吗?
老爷爷的角色,代表了影片中养育葫芦娃和需要被葫芦娃保护的那群人。这群人完全信任葫芦娃,是葫芦娃们使用暴力的合法性来源。但吊诡之处在于,老爷爷永远只有一个人,他不会分身,他不会说其它话,他只是他自己,但他却代表一群人。
7 ) 纯真年代的商业模式(幻想篇)
深夜溜进电影院看了末场的《葫芦兄弟》
影院内零零散散的坐了十来个人
这个儿时曾经一度迷恋的国产剪纸动画片
每天的翘首期盼只为那短短的15分钟精彩内容
这一次他采用全新的配音、音乐、特效重装上阵
内容基本上没有任何改编精简了一些多余的内容
继续保持着以往的剪纸风格和绘画特色
我们的小葫芦娃娃们躺着居然都是那么的胖胖
可惜一切都来的那么的低调
依旧坚持纯真不愿商业化的经典之作
再我看来跟这个时代很不契合
即便是照顾儿童 也未必能争取到好的票房
除非此片只是政府投资行为
而且还低估了现在小孩子们接受现代元素的能力
倘若此片交给港台或其他商业模式来操作
第一步
应该找谭盾、马友友等此类的知名人士重新为本片配乐
找徐克、王晶之类的大导演为此片做监制、导演
第二步
配音人员应该全部明星化
蛇精应该请来范冰冰做配音
蝎子精应该请李亚鹏来配音(较为有争议性)
老爷爷应该找成龙大哥来配音
葫芦七兄弟应该找来当红的偶像歌手
假如天娱够聪明极力拿下配音权
那除了有新闻价值还会有更多附属品产生
例如快男七兄弟偶像娃娃、七兄弟专辑、写真
第三步
主题歌和片尾曲一定要交给周杰伦
片尾曲好难听啊~要是周杰伦给改一下
再用动画片剪成一个MV 那是想当流行
最后我们缺少一个星光闪耀的全球首映礼
一定要选在一个人杰地灵的葫芦山下发布
每个艺人佩戴一片葫芦叶子
手拿一个小葫芦娃娃的卡通玩偶
弄两小时的全球直播典礼
导演一定要找张艺谋
关机时刻可以搬出兵马俑
那除了《葫芦小金刚》之外可以拍好几部《葫芦娃大战秦俑情》
最好主持人在给特写的时候再能感动的哭几鼻子
红地毯的时候某位女星再多跌倒几次 最好能露点
那全世界都闻名了 切记千万别请CNN
在这样的模式下
票房提升了
人民娱乐了
周边产生了
续集不愁了
艺人也借题发挥了
全世界人民像爱《变形金刚》一样
爱上《Calabash Brothers》了
8 ) 看了葫芦兄弟才知道中国动画为啥走不出国门
《葫芦兄弟新剧场版:序》观毕。其实之前我一直以为这档子事儿是祥瑞亲王的FANS搞的KUSO……然后突然发现不是KUSO,于是跑去电影院,二十五块一张票,进去一看基本没人(废话那天星期三),等于包场。
最深的感触在于此片有多儿童不宜。日本动画向来严格遵守反对未成年人饮酒的基本国策,四娃和五娃愣是醉到半死;迪斯尼动画就算打架打到死人也不会见血,这片子里反派虐正派的场面且不说,连正派虐反派都是血光连连,且葫芦正太们无不以敌人的痛苦为乐——这种片子怎么可能走出国门(附带一提,正太们还露了两次点)。那么这是对外。对内,回忆一下我们的童年:葫芦兄弟血腥暴力,海尔兄弟成天裸奔,黑猫警长连“爱你爱到吃掉你”这么暗黑的情节都有……来来,觉得自己是被国产片而非外国片熏陶成重口味的同学请举一下手。
【中间插一句:这是吐槽,不是讽刺也不是嘲笑(要骂也是在骂真理部,我干嘛跟那倒霉的儿童片过不去),不适应的同学慎入,不知道“吐槽”啥意思的请去百度。拜托有点娱乐精神。】
然后说剧情(以下剧透多):在一个看起来最晚是明朝(然蝎子大王向某小卒下令时我似乎听见他答了一声“嗻!”……)的背景下,画外音说“九千九百九十九年前有两个妖精被封印了”,然后穿山甲不小心解除了封印,老爷爷立即知道“乡亲们又要遭殃了”——真不愧是中华文明呀,新石器时代的传说都能源远流长地继承到一个乡下老头脑子里。
于是妖怪们去作威作福,老爷爷飘回家种葫芦,妖怪们派手下去铲除葫芦藤,完败,老爷爷和没破壳的正太们朝着伤筋动骨血淋淋的敌人乐不可支(附带一提,这成了精的动物和一般的动物还确实是不一样,不但蜜蜂射出毒刺之后不会立即死,蝙蝠竟然还能在翼手之外额外再长一对前肢——或者那只是长翅膀的耗子)。
于是老爷爷被掳走,大娃前去营救(此后所有情节的中心思想就一直是“团结才是力量不要单打独斗”),SM女王蛇妖的正太控大发作,于是大娃被捆绑起来扒衣服然后监禁,此时我的额外感想是“从一开始蝎子王自己吃饭时到后来他们请大娃吃饭时蝎子王桌子上都一直放着一盆猪头呢果然是吃什么就像什么”。于是二娃去营救,遭蛇妖色诱然后被废掉五……哦不,二感,和老爷爷关在一起,被穿山甲带着越狱,越狱成功然而穿山甲不幸牺牲——呸,它只是被扔下去而已那么厚的壳还说不定掉到水里了呢你们怎么知道它死了啊不要像狼牙山五壮士事件一样随便缅怀人家呀!(不过,当年,也就是四岁的时候,在故事录音带里听见说“穿山甲牺牲了”时,我哭了)
二娃回去养伤一养一个月,其间妖怪们完全没动静,唯一的可能显然是耽于淫乐忙着蹂躏大娃(你看后来还给了他睡的床一个特写……)。于是三娃出动,特技是肉盾加手刀(朝蛇妖秀肉盾特殊技的时候甩出了对正面角色来说政治问题相当严重的台词:“到底是个女人”),不幸又遭蛇妖捆绑,且露点一次;四娃五娃出动,再次露点,且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理:“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六娃七娃被抓回去搞养成,爷爷拜见山神得到了最终兵器莲花座;六娃逃走并解放了哥哥们(被解放之后依然坚持单打独斗逐个上阵一直持续到莲花宝座展神威……),七娃失忆(当年看的时候完全没发现他是失忆了……),事实证明治疗失忆最好的方式永远是“重击”(精神加肉体双重重击犹佳)——然而这么快就恢复了记忆有点可惜,按我习惯的故事模式接下来明明应该是“黑化美少年”桥段才对!
最后老爷爷遇害,葫芦七兄弟化悲愤为力量,站好位置摆好POSE发动魔法阵再次封印了妖怪们(其实蝎子王是个好男人呀虽然智商低了点笑起来跟坂本辰马似的但他连后宫都不开一心帮助老婆控非亲生的正太)——ED放完之后我十分悲愤:老爷爷是怎么死的?根本就是因为重伤之后无人抢救啊!
教训:组队的时候还是得有个痊愈师——诶那谁你不是水系的么怎么连痊愈魔法都不会使?
期待:等着《新剧场版:破》,等着楚腰纤细掌中轻的金刚葫芦妹!
感想:当时很喜欢(不然也不会看了动画还要妈妈给我买书买录音带),现在也觉得很怀旧,但更庆幸我从小饱受各种外来文化垃圾毒害。至少在我的“小时候”,在看着剧情如此……好吧,如此天真的葫芦娃的同时,我还可以看被自己的制造者所厌恶与恐惧的《铁臂阿童木》,看亚特兰蒂斯末裔的《蓝宝石之谜》,看《圣斗士》和《机器猫》。太天真(本来还想写“太干净”,但马上想起了那些血淋淋的画面)的精神食粮,说白了就是愚民。作动词。
你说怎么叫人不怀念。
O__O"… 有点不太满意。重制的电影版没有当初的动画剧集版看得有味道。
真的经典
“妖精,快还我爷爷来!”台词熟悉,剧情熟悉,旋律熟悉,这部作品是我学生时代的陪伴!还有是它让我认识了穿山甲!!!
小时候,我一直挺喜欢蛇妖,觉得老爷爷和葫芦兄弟都是傻逼。。。
叮当当咚咚当当,葫芦娃。叮当当咚咚当当,本领大,啦啦啦啦。
儿童节有礼物。
经典
到现在都会哼的动画片,真的很nice啊,很经典啊
妖精,快放了我爷爷!
通过这部动画片,我认识了穿山甲
百看不厌
葫芦兄弟,童年的记忆。
妖精快放了我爷爷,哈哈哈很魔性
葫芦娃葫芦娃,一颗藤上七个瓜
看得我热血沸腾的能不给五分吗!
中了它的毒哈哈哈哈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回不去的美好回忆呀!
葫芦兄弟,童年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