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这个词我好像真的没有完全认识到。但洪对人与人关系的讲述,或者说他不是再说爱是什么样子,而是在讨论爱情,爱情是一种关系,一种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但是我们可以看出,他很多作品中流露出的是一种失望。
这种失望大概是这样:结局或许就是这样丑陋,但人其实是不甘心的想挽回。这里的挽回是指——人与人的关系中那些真切的彼此都充满爱意的,真正的真心,互相的愉悦这一类,因为对这种情感的珍惜且对过去的自己和对方的那种留恋。挽回是这个意思。明知不可能但是一想到过去那些绝妙的时刻,人就会想挽回,但这种挽回是无力的,反思当中的痛苦也是因为这种无力吧。
这种无力其实是一种必要的形式,绝对理性让我们规避痛苦,因为痛苦对身体不好,可我们或许不愿意那么工具。
题外话:情感上的反思、纠结、拧巴这种看似形式的其实是有必要的?人是一种需要的东西,人会判断有无需要然后进行选择。可这样子看上去实在是太精准太工具了?电影角色代表着我们身上不那么理性的部分,我们在作品中去设计这样的角色也是为了替我们自己去发问吧?
这是至今我认为最好的一部,即使他永远重复母题;看洪尚秀的过程,就像是伤疤被慢慢揭开的尴尬和痛楚,你痛恨有人竟切中你微妙不可言说的心事,你很想从画面里把他揪出来痛斥一番。结构对仗工整,4段式对称,两场雨两个女人,一句被问畏缩一句主动陈情,两男两女空间上的平衡,一切完美。
无论这里的男性“知识份子”的身份是什么,导演,大学教授,演员,作家,其本质上都是拥有着庸常而露骨肉体与萎靡困倦心灵的“野兽”,而所谓“生活的发现”,大概只是希求自己可以“好命”一点...
生活就是这样,爱你的人教会你爱人的能力,然后你离开他去爱一个不爱你的人。
《生活的发现》里有许多闲笔。小女孩被面包车的门夹到手、湖上踩鹅船时两个陌生男人间的借火、蹲在地上观察一只鹅……
诸如此类的片段有些跟后面的情节有关,有些就是拍了放在那里。这些闲笔里显露的是创作者的自信,也是炫耀。我想这么拍也就这么拍了。安排男女主角散着步,走进院子里算命。几句定论,两种命运。
前后两段,情节、台词、性爱,相似的重复,区别无非是主动与被动,“我很喜欢你“和”我爱你“,但不管爱不爱,都有一场大雨等在前面。
四星半,在我看过的洪尚秀作品里,这部是最好看的
不知道是什么可以支持,一个韩国导演可以不断的去拍同一命题下的“重复电影”。无论这里的男性“知识份子”的身份是什么,导演,大学教授,演员,作家,其本质上都是拥有着庸常而露骨肉体与萎靡困倦心灵的“野兽”,而所谓“生活的发现”,大概只是希求自己可以“好命”一点...
结构精巧又浑然天成。男人是迎来送往,女人是欲拒还迎。老司机看到机会就上,遇到真心就躲。相较后期作品的轻盈,此时的洪尚秀明显有一种下沉感,既满怀期待又自甘懦弱。
★★,七星电影。含混的情感与复沓的情境失去了主导的层次,在雨中难解难分。洪常秀最好的男演员。
生活就是这样,爱你的人教会你爱人的能力,然后你离开他/她去爱一个不爱你的人
继《夏夏夏》之后,12小时内看的第二部洪尚秀作品。两部都喜欢。据说,如果你喜欢洪尚秀的一部电影,那你每一部都会喜欢。
做人很艰难,也不能变成一头野兽啊,可是男人们总是下半身优先于大脑。
7.5/10。①事业失意的演员男主与朋友去春川散心。电影讲述了在这期间的两段男女之间性与爱的故事:男主与秀婷上床,秀婷想确立关系,男主不给匆匆离开。中途在火车上男主又与孙娅暧昧,后来还上了床,这次男主鼓起勇气想确立关系,但孙娅不给。总结: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②洪常秀所有电影都是以长镜头和慢节奏营造生活化氛围。③电影大量且精准地使用固定长镜头将尴尬的场面渲染的更尴尬(如男主在孙娅家门口与孙娅和她家人尬聊+斗智斗勇那段相当尴尬搞笑),原理《这对那错》中说过。④比起《这对那错》及之后的洪,前期洪的调色属于消沉中带着乐观,没那么轻盈轻松。⑤演员表演(肢体/表情/等)和对话台词在洪的电影中的重要性远胜于其他很多电影,它们是撑起电影气质的重中之重。
洪尚秀镜头里的男女关系实在值得玩味。再失意的男人也是男人,再无措的女人也是女人,不论男女任何一边先袒露心迹都在感情上落入下风,生活的发现,无非就是你瞒我瞒,你骗我骗。洪尚秀还想说的是,枕边话,犹不可信。对,做爱时候说的情话多随事后烟飘散。
老洪还没开始剖析男人的劣根性之前,男主难得坦率可爱。面对在上床之后留下同样句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两个女人,男人果然还是更倾向狡黠的那一个。男主面对心仪之人除“我爱你”之外也可以说出“有了你,我便不再想有别的追求了”这种动人情话。最后算卦总算是幽了一大默,喜欢。
尺度好大……结构真是精巧(简直是严格的镜像结构嘛)。洪常秀的侯麦化应该就是这部开始的。
turning gate1。因为我在等所以你不回来2。10年前,你因为我上了渡船,前天湖中划船碰见你老公3。“我试过早点告诉你,我已经结婚了”
“对我们而言,大自然总显得无关紧要,而你夜晚沉睡的模样,和你早晨清新的活力,压倒了我的整个世界。” 两人相视而坐,你不言我不语,用亲吻来打破沉默,也只能满足一刻之需,两颗毫无共通频率的心灵,也有在翻云覆雨之时才能达到牵强的共存,一张照片成了所有的回应;偶遇记忆里的陌生人,三言两语说不清自己的情感,只好伪装成毫不在乎的样子,在肉欲的支配下说出那句毫无情感的我爱你,听着算命师巧嘴滑舌的谎言,一个人在原地无止境的等待,一场暴雨成了所有的回答;生活本是一张白纸,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就是在上面涂满的各种色彩,没有性欲的生活,也不能得到想象中的纯洁,只不过是少了那一抹大多数人都有的色彩,淋着暴雨在路上行走,满身的色彩被雨水冲刷着,变成杂糅的昏暗涂鸦,脑海中的记忆渐渐模糊,灵魂浸透雨水继续负重前行。
洪尚秀的情欲的悲剧源自于它的空虚,它的言不由衷。情欲无情只有欲,即使偶有真心,却也难有善终。男性视角中的女性首先是肉体,是占有,而女性的渴求却往往是感性的神秘。性爱似乎是男性的最后胜利,但那其实只是女性的某种成全而已,故事最终逃不脱男人的无情或是女人的抽离,总有一人会被掏空身体。
4.5“虽然做人很难,但是我们也不能成为野兽”,洪常秀的视点和情感把握就像这句话一样犀利。依旧是相同的母题,我爱她(他),她却爱着他。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飘渺和颓废,最终寄托在三样事物上:旅行、酒、性,而这三者总是可以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短暂相拥换来的只是雨中的转世之门。
两段式的对比:女人要爱,男人不给;男人给了,女人不要。前者文艺流、后者生活流,同样的吃饭、做爱。而生活的发现,尽是庸常破事,置身其中不免尴尬、衰败与伤感,一如蛇的寓言,到处都是无着落的情欲,同时洪尚秀又能叫你跳脱出来,面对生活大笑不止,重复的台词每次都有不同况味。
90/100,刚看完有点语塞,细想觉得非常有趣。除了戏剧报幕形式的融入,趣味性来自于超验一般的“灵蛇之门”,一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仿佛是绑定男人命运的咒语。于是在重复的场景中,男人最终只能拾起并不属于自己的“碎玻璃”。
两个女人,两段爱情,同样的结局。只是在这两个故事中,传统印象中的男人女人早已无法分辨,每个人都是合二为一。
片段+前后对称对比结构,固定机位长镜为主,内容还是洪尚秀万年不变的母题:食色性,百无聊赖的男知识分子与”漂亮“女性的故事,以被动旅行作转场动机。蛇与转世之门的传说及中国符号。男主与女二号吃饭中途插入的拾碎玻璃与出门闲逛段落突然扰乱了时间线。门口女二家人狐疑那段太搞笑。(8.0/10)
洪尚秀最佳,尴尬美学自成一派,虽重复母题,内里细微差异的表现仍令人着迷;就像是伤疤被慢慢揭开的尴尬和痛楚,你痛恨有人竟切中你微妙不可言说的心事,你很想从画面里把他揪出来痛斥一番。结构对仗工整,4段式对称,两场雨两个女人,一句被问畏缩一句主动陈情,两男两女空间上的平衡,一切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