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热烈》的陈烁是一个普通有韧劲的年轻人,挣扎在生存与梦想之间,在生存的喘息里,触摸梦想的微光。他的精神内核就是:韧劲。能保持一股韧劲,让内心希望的火种持续燃烧,了不起!!
人生哪,它欲言又止,又张牙舞爪。生活需要一个契机,需要时不时的点燃心里的那一团火光,燃烧你的疲惫,锻烧出一点点小火炬。这个小火炬,可能像迷你可爱多冰淇淋一样大,但是它真真切切的激活了一部分自己。很是感谢。
平淡生活,很需要一个英雄梦想,需要朝气蓬勃点燃心底的火种。韧劲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我们在疲惫生活中,当有一个英雄梦想。
契机是什么呢?契机就是它正好的、恰好好的在这一刻来了。生存的能量,无论是长期的铺垫,久远的积累,都不可能一直燃烧。而我们要畅快的活着,就必须要被一些热烈的火种点燃。
热烈的精神内核是:“苦厄难夺凌云志,不死终有出头日。” 我喜欢这种精神内核,那么激烈的燃烧,真的泪流满面。把韧劲做我生命中的小小火柴,一划而过间,亮光也点亮了眼睛一秒。
“我曾赶了很久路,做了很多梦,能交换真心就已过冬。” 这是王一博《像阳光那样》里的一句歌词,曾让我升起好多感慨,边听边捡拾着记忆里过往的好多年。沿途的快乐、担忧、落寞、生机勃勃、困扰、挫折。然后希望的火种破光而来,温柔恳切地一遍遍的让我相信:没关系,像阳光那样醒来吧,都会更好了。
我在人群中,抓到了一束火种,我快步走过去,生怕慢一点就会被淹没在岁月的尘埃里。我带着我的困顿,我的希冀,我的落寞,我的怯懦,我的孤勇,以及对“好事会发生”毫无理由的相信,走得上气不接下气。
我结结巴巴的对未来说,你叫什么名字。
从你叫什么名字开始,后来,有了一切。”
谢谢王一博,谢谢热烈。
面对生活,我觉得我又可以了。
1、故事的主角是谁?丁雷还是陈烁?
- 如果是陈烁,这个人物经历过什么?为什么喜欢跳舞?什么挫折会让他不再跳舞?别跟我说这些他跟李明珠说了。如果主角是陈烁,那他的经历、挫折和成长应该演出来,而不是通过台词轻描淡写的略过。另外,他的动机从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跳舞、毫无动摇,这个人物的成长体现在哪里?难道是学会了肘抛吗???
- 如果是丁雷,这个人物有什么闪光点吗?故事来自生活、但应该高于生活。他有哪里高于生活了吗?陈烁高于生活的地方在于他对跳舞非常执着、即使被信任的人背叛、受尽屈辱、不要钱也要跳舞,丁雷有吗?作为观众我怎么共情他?
2、舅舅“在法国留学学雕刻现在精神有问题只能家里蹲雕蜡像”的人设、以及他的存在对剧情有什么推动作用?删掉这个人物故事主线是否成立?
3、李明珠这个角色几乎没有台词,主要充当陈烁讲述自己生平的一个聆听对象、一个好看的背景板。为什么要刻画她和陈烁的相遇?他们最后在一起了吗?删掉这个支线会影响故事的结局吗?没有李明珠陈烁就不会坚持跳舞了吗?惊叹号就不会夺冠了吗?
4、同理丁雷的前妻。他们是为什么离婚的?和丁雷做惊叹号是否有关系?为什么离婚了俩人看起来还藕断丝连?有感情为什么不复合?这个人物的塑造能给故事的主线带来什么收益?
5、陈烁妈妈上台唱歌的时候,陈烁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这里是否缺了一些情节和情感的铺垫?要观众怎么共情?共情什么?以及这个和主线有什么关系啊???
6、决赛入场,怎么切了个镜头给场外观众、回来就0-2了?摔跤吧爸爸拍比赛,每一分都来的不容易,每一分的失去和得到都有原因。你完全不铺垫,开局就0-2,凭什么让观众共情你落后2分的痛苦焦虑和背水一战?
7、决赛的battle,有必要把每个环节都面面俱到的拍到吗?拍了20分钟bboy的battle,机位摇到人要吐,这……街舞是只有breaking这一个种类吗?以及这有什么观赏性吗?导演但凡看看这街,是不是都能拍出更炸的场面?比赛过程中频繁切场外观众,每个沾点边的人挨个切,情绪都被你切碎了,有什么意义吗?
8、结尾的大招,不就是,翻了个空翻?
9、王一博演得很好、很自然,令人如沐春风。如果没有他,这片子就是个0分的大烂片。
10、很久没看过这么没有章法的烂片了,看完我立刻给之前打低分的国产电影加了半颗星。
P.S.
交流电影就交流电影,人身攻击我会挂出来的哈。大家一起感受下某些粉丝的素质。
一、 重中之重的街舞镜头
(为什么说重中之重,因为它拍得实在太垃圾,而且这部片讲的是街舞吧,我最期待的就是街舞单位表演了,结果你给我来这个?) 第一,街舞拍摄镜头凌乱;第二,疯狂切入观众的镜头,不同角色的镜头。可以猜到大鹏想要表达的语言就是:街舞是所有人共同参与的,台上的人用街舞拼搏,台下的人因为他们的生命力受到感染而变得狂热。
可是这是一部讲街舞的片子吧,你把街舞的动作拍得那么凌乱,看得我稀里糊涂的,导致我一看到观众就总觉得观众比参赛选手更加卖力,更加热爱街舞。说得狠一点,我觉得台上的参赛选手好像在表演很努力的感觉,然后台下的人在表演“哇靠,他们好牛”?的感觉。
二、 叙事 第一, 角色。
惊叹号是一个舞团,里面大概十来号人;对手以凯文为主体也是十来号人;以及主角的家人,主角另外两个工作相关的人,主角的女友,然后还有一些热爱街舞却放弃的人。人这么多,没一个有让我觉得是真实的人,只能摆上一个周迅脸:哇,人好多啊。 但凡你花点心思去塑造角色。比如惊叹号里面唯一的女性,同时还是个妈妈。街舞这个类型里面就像rap一样,女性就是数量较少的,就是会受到一定的排斥限制,更何况她是一个单亲妈妈,照顾孩子的精力和经济压力都没这怎么体现。最终那名女性只能成为进入教练办公室问教练,“主角走了,他的海报怎么办”的工具人。
还有热爱街舞而没有天赋的人,放弃街舞去工作的人,临近退役的人等等,都只是饭局上面一句自述草草带过。可以理解群像塑造比较难,再考虑时长,所以角色都只能这样草草带过,那你不能删掉一些角色吗,你拍电影呢还是搁这搞明星大团建呢?还有,就算你没有时长去塑造有血有肉的角色,你起码多给他们街舞的拿手好戏几个镜头吧。没有,最后只有主角跳舞时解说团解说:天啊,他把惊叹号里面队员的拿手好戏都融入进自己的舞蹈,然后念出一堆街舞的名字分类。电影里面的人在狂热,只有我这个看电影的人在扶额。这到底是在干嘛。 最后,教练作为主要角色,我觉得他的塑造也是非常失败的。因为摔断腿放弃街舞成为教练,然后为什么现在看起来就是一个吊儿郎当的人?他只会求人不要撤资,在乱七八糟的商演面前稍微挣扎一下最后还是妥协,还接受队员帮他开车做饭播甄嬛传。只会没完没了地找主角聊天,找前任聊天,找各种人聊天,最后他对队员地帮助就仅限于提点两句表明一下他还是有实力的。唯一我喜欢的点也只有教练最后决定大家投票决定要不要再请主角回来跳舞,他说之前我替大家做了决定,现在你们来做决定吧。这种把权力给到队员,队员和教练凝成一个整体的感觉是我唯一喜欢的点,但是也就仅限于这一个点。除此之外,你要把教练作为一个喜剧性的人物来制造笑点可以理解,但是你能不能别把所有乱七八糟的梗都给教练。甄嬛传是网络上面的梗,电影试图用甄嬛传引起观众的共鸣,同时利用两句甄嬛传里面的台词来推进故事发展。我只能说,故事讲不下去可以不讲,电影拍不下去可以不拍。最后总结一下,这个角色给我的感觉就是,他可能是个好的喜剧人,但是绝对不是个好的教练。 唯一比较喜欢的角色是主角了,主角挺有魅力的,加上我是他的颜粉和舞粉,所以有点滤镜,但是给出的评价也还是,一般般,也就那样吧。只能说,电影没把王一博身上对街舞的那股劲拍出来,不知道是谁的错,反正王一博的直接可以忽略不计。 第二, 笑点 我承认里面有些笑点挺好笑的,比如利用做雕像的舅舅和雕像之间的混淆,而这里利用了岳云鹏的大众印象:买点丑、撒点娇;比如那个放弃街舞而要挟惊叹号跑商场商演的打工人,这利用了角色浮夸的表演。但是除此之外,笑点的塑造我都觉得可以但是没必要。又要喜剧又要励志,大鹏,什么都要只会害了你。 骂累了,总结一句,这部片叫做热烈,你猜猜这部片子是讲跑步的运动员,还是讲有明星梦的歌手?或者村里奋斗多年只为了有朝一日暴富带上金色大粗链的人?还是悬梁刺股苦读书的小镇做题家,还是……
三、 比较喜欢的镜头 里面有一段描写主角刚刚站上台上紧张恐惧的情节。电影利用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塑造角色。比如只剩主角一个人,旁边的观众板着脸反向举着大拇指,主角跌倒下去被许多手覆盖,周围一面宁静只有主角的呼吸声。电影利用这些可视的画面给观众一种窒息和紧张感,还不错,不知道是不是学习其他影片的手法,学了也好,怕的不是导演学差,怕的是学都不学。
这部电影是那种很简单的电影,简单到用一个字“燃”就能形容的电影,这电影也就是单纯的简单没有那么复杂多余,也没有那么深刻动人,人物性格性感简单单一,剧情情节简单套路,就连时长都是从简单短小出发。如果这部电影从文本角度来讲的话不能算个好作品,甚至可以说是套路低俗之作,还带有点点煽情意味。但这电影观影感受是绝佳的,悲喜交加热烈一切,看完后那种激动之情是难以言表的。所以我打算单纯的夸赞一下这电影带给我的热情!
大鹏可以说是国内类型片的保障导演了,除了他以外没有哪位商业导演能做得到部部电影如此好水准。这次《热烈》如此强劲如此燃爆的原因他必功不可没,对于电影节奏把控得太自如了,该平平该爆爆显得如鱼得水,特别是舍得删啊像之前短视频爆出来的柳岩啊之类的片段全都没用,哪位导演愿意舍弃如此卖点啊?(王家卫👿虽然不是一个赛道的)
跛子,说不上喜欢甚至有点讨厌,因为这种偶像转演员破坏影视环境很恶劣的,单纯讨厌这一类型的人物,加上之前《无名》里和梁朝伟如此搭档合作使人羡慕不已且加上他在里面表现吞吞吐吐扭扭捏捏极不自然的样子看着让人好像扇他一巴掌。但这次《热烈》跛子表现真的不一样了,可能是本色出演(他跳街舞的嘛,而且这角色需要的就是一脸面无表情的尴尬样)加上本就不多台词使得他在里面的表现极佳,不是普通是极佳!但确确实实莫过于大鹏的功劳,他把跛子情感爆发好的点呈现了出来,某些尴尬的点给剪掉了,有些地方是看得出来这种剪辑点的跳跃性的。所以跛子在《热烈》里的表现真的是极佳!但下次像《长空之王》这种他主C没有其他buff在的电影还是不可能去看的😁
黄渤在《热烈》里主要是个推手作用,但他的演绎是如此传神共情,小人物小角色黄渤是真的能演活。就像预告片基本全都是拿黄渤的台词的剪的,说明整部电影缺是他不成立的。
另外配角像凯文也是点睛之笔,但某些角色就确实显得多余,宋祖儿啊、小沈阳啊、岳云鹏啊这些真的出现得毫无逻辑,既不能深刻表现主角的悲惨,也没有实质性的拯救住主角。但推销员这个显得有点无厘头的角色反倒是很惊喜的,他看似势利到后面也充当个增加笑点的角色,但他是确确实实代表了逐梦之路断裂的那群不甘心的普通人,心里仍然是存在着有梦想的热情之心的!
《热烈》确实算不上什么旷世奇作,但这观影感受燃爽炸裂激情四射,实在让我难以平复激动之心啊。说实话虽然这电影结束后全场鼓掌欢呼这感觉难以言表,也是第一次有如此之体验。但整场的观影体验说真的不是很好,旁边一直有老猫儿在叽叽喳喳打电话,小孩哭闹讲话,结尾还因为我们这自以为是的彩蛋(一群跳街舞结束了在那跳)把片尾曲还有燃炸的氛围给搞没了。但结束后心情依旧久久难以平静,或许这就同这电影IMAX海报的理念一样跨越这一步,不需要世人皆知,尽管低埋着脸庞,只需要向自己证明自己就足够了,这是《热烈》传达给我的热情激动喜悦!
仅以此纪念《热烈》带给我的热烈以及久违的院线愉悦之感!
7.22点映
可能是在保你平安过后 对大鹏期待值过高
节奏平缓 没有爆点 情感薄弱 剧情干瘪
剪辑粗糙凌乱 决战时配角多次镜头怼脸打断情绪
励志热血太表层 配乐不应景
小部分剧情台词又回归了带有东北刻板似的尴尬煽情
看点都集中在街舞和炸屏的色彩搭配上
好在主角配角演技都过关
王一博荧幕第三部电影 表现超预期
舞蹈动作也很炫酷 作品形象基本上立住了
大鹏对影片类型的把控和商业嗅觉也越发成熟
电影本身是及格的
只是我实在无法融入这种主流受众
既不喜欢这种毫无表达的纯赚钱片
也不喜欢这种浓重街头气息带有冒犯性质的竞技比赛
《热烈》有太多种解读方式,大鹏导演高明在于,他让每个平凡人都能在电影中找到自己情感的投射区,所有的笑点、泪点甚至是燃点,都是那么的水到渠成,没一丝刻意,甚至上一个泪点还没结束,下一个笑点接踵而至,直击人心。
很多影评人甚至大鹏导演自己都评价,《热烈》是他最好的作品,不管是叙事节奏把握还是人物刻画的多层次,《热烈》甚至可能是大鹏导演生涯的巅峰之作,要超越这样一部作品,太难了,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哪怕是大鹏自己。
作为一名普通的观众,尤其是作为一名母亲,《热烈》最打动我的,是大鹏导演在《热烈》里润物细无声的情感诉说。
电影里逐梦却要同时打几份工的陈烁对妈妈说:“我可以!”而妈妈却对他说:“不可以,也是可以的!”
不知为何,那一瞬间我情感迅速代入共情,不仅是跟妈妈共情,甚至是跟陈烁共情了。
我们也曾经是孩子,一路摸爬滚打闯荡人生,多希望在累了撑不下去的时候,能有人跟我们说一句“不可以,也是可以的!”
然而,这句话,我不仅作为孩子的时候没有得到过,甚至作为母亲,也从未向孩子说过。
取而代之,我们更爱对孩子说的是“妈妈相信你一定可以!”
我曾一度以为自己是开明鼓励型的父母,这样的话,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却从未意识到,这样或许是给孩子更多的压力,哪怕孩子曾经隐晦地表达过,对于她的“过度相信”让她压力很大。
但是《热烈》让我瞬间明白,孩子需要的或许是陈烁妈妈那句“不可以,也是可以的!”
尤其是对于像陈烁那样,本就懂事,会把所有压力都自己背,不诉苦默默努力的孩子,他们更需要的是,有人能帮他们心灵“解压”。
为人父母的我们,自以为把孩子保护得很好,却总把社会传递给我们的各种焦虑情绪,无意间传递给了孩子。
父母本该是孩子情绪的稳定剂,却更多时候成了孩子情绪崩溃的源头,这也造成很多孩子看似什么都拥有,幸福感却极低,甚至层出不穷地会听到孩子还在读书就抑郁。
《热烈》里的陈烁母子,人生的各种苦难他们都经历着,但陈烁却能长成那么一个真诚努力、乐观向上、温暖孝顺的孩子,哪怕他在遭遇了背叛,被放弃的时候,他也没有走上对命运不公的控诉,并没自暴自弃,他只是说或许应该试着接受现实,他仍会对前来找他的丁雷平静地说出那句,“强者做选择、弱者被选择”。
没有人会不爱这样的陈烁,或许他并不完美,甚至被丁雷吐槽“情商低”,但他太美好了,在这个时不时让人崩溃的世界,陈烁的笑容仿佛能化解世间所有烦恼,那股温暖的气息让人不自觉想靠近。
陈烁内心充满着力量,也是他妈妈传递给他的。虽然家境贫穷,但妈妈能看到孩子的心灵需求,她支持孩子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哪怕她也不能帮太多,但她会跟孩子说“不可以,也是可以的!”在陈烁真的赶不上场子的时候,妈妈实践了那句“不可以,也是可以的”,她替陈烁站上了自己曾经怕触景伤情,而不愿意再重登的舞台。
那一刻,陈烁哭了。我也在影院泪洒当场。
很多时候,父母给的,却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就犹如电影里的富二代,他恐怕也不觉得自己幸福,想跳舞拿到冠军,也是想获得家人认可。
任何人,都想能被自己在意的人“看到”。
而陈烁虽然家境贫寒,但他内心是富有的,他妈妈给了他足够强大的内心力量。这样的孩子能在逆境中不怨天尤人,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热烈》并不仅仅只是一部励志喜剧电影,导演在电影里融入了深层的人生哲学。
这个暑假,去影院体验一把《热烈》,看完会瞬间和曾经焦虑的自己和解,即便人生这条路充满了艰辛,我们还是可以跟陈烁一样美好地拥抱生活,只因有人告诉我们,“不可以,也是可以的!”
刘敏涛老师唱歌那场戏,我脑海里自动循环播放《红色高跟鞋》👠
观感跟大V的胡吃海塞闭眼夸天差地别,很套路的励志题材,于大鹏是有进步的,但稍有阅片量的观众就会发现这样的进步只体现在那撮人的领域里,能把老掉牙的故事依托后期制作不那么平白直给,能把国内街舞可达到的极限空间拍出语境凌厉感,这也许就是他们的进步与狂欢,但放眼望去类型片可丈量的维度与拓展,还不足以匹配现下片方甚至观众给出的声势与自信。从豆瓣评论区直接砍掉最新发言区的操作看来,又是一场规避流量浩劫与是非的特例体现,铺天盖地的满星与好评被置顶在热门区域,无不是接二连三宣布点映的口碑被发酵的意义。这个电影除了黄渤的角色比较有完整人物弧线外,全员是被棱角磨平的工具人嵌板,庸常拙劣禁不住细想,类运动题材均可套用的文本把戏,剧情没有说服力,口号喊的空洞,后20分钟的眼花缭乱也没有燃,只有努力设计的假嗨。★★☆
《热烈》真的是片如其名,足够热烈!当之无愧作为上映节闭幕影片!尤其是电影的结尾,溢出银幕的燃爽真的有点儿把观影现场点燃的劲头,有那种沉浸式体验的感觉了。相信这次王一博可以凭借本片大幅度赢得路人好感度。而大鹏真的算是当下中国大陆最擅长拍摄商业类型片的导演之一了!在本片的处理上,非常娴熟,一点儿都不拖泥带水,简洁、纯粹以及热烈,充分展现了街舞本身的魅力,最后总决赛的剪辑也非常凌厉。而大鹏最近也在上影节成为新晋金爵影帝,给他颁奖的也是本片的主角黄渤。考虑到前不久上映的《保你平安》口碑票房双丰收,这次《热烈》也有希望在暑期档创造不错的成绩,大鹏或许真的是这个夏天最幸福的电影人了。我相信《热烈》是一部看完以后忍不住想要去安利一下的电影,而中国电影市场也需要更多像大鹏这样优质的商业片导演。
没有B故事的电影就像一盘散沙,不用风吹,走两步就散了。
被友邻评分欺骗系列。很平庸的励志三幕剧,词写得不行,不生活,没有融入真正的街舞文化,加上街舞表演,像个街舞综艺的番外篇。还有那个男主表演太木了,每场戏都在等别人说台词,间隔一两秒再给反应,看他演戏空气都是凝固的、内塌的…
大鹏真的牛掰,上半年看了他的保你平安感觉已经列入本人的年度最佳电影了,没想到这次的热烈直接燃起来了!通过大鹏导演看到了溢出银幕的热血力量,热烈在这个夏天给我燃起来!
【203.7.24】避免讨论歪掉补充一下对正片的观感:大鹏属于基本功比多数创作者扎实很多的导演,相对通晓怎么用公式来讲述完整的故事。也由于他知道怎样高度依靠剧作里的人物成长而不是演员的表演来塑造影片的主角,本片避免掉了《无名》里那种面瘫式演技再次上演,让观众看到最后基本没觉得跳戏(再次证明他完胜很多导演)。但也因欠缺一些个人发挥,电影整体的情感冲击始终差口气,甚至有的桥段(人物分道扬镳)和先前《八角笼中》一样似乎就只是在移植药神那场饮酒道别戏,越到后期观赏性越低。并且街舞桥段的活力实在是不足(无法靠身体语言来展示场上形势,完成叙事),很少能调动起人的情绪。看到最后只能说它是部没大毛病和亮点的电影。——————【2023.7.22】2022年举国清零封控中,这种大型街舞比赛活动是怎么批下来的?
大鹏导演是开挂了吧,怎么可以一部更比一部好。说实话,看之前其实对这个题材类型多少还是有些担心,但看完直接——“我去!”,什么叫惊喜啊,这就是惊喜!整部电影完成度很高,节奏感把握很好,既有街舞的炸裂与燃;也有小人物的不屈和成长——努力就会成功;演员和角色以及导演在这部电影里也有了奇妙的化学反应,陈烁这个角色更是让人看到了王一博在表演上的进步和提升。同时,热血励志之外,喜剧元素也很丰满,无论岳云鹏,还是台词玩梗,各种笑点与幽默融合自然流畅,看到底会让人笑着笑着就哭了。当《逝去日子》旋律响起,惊叹号表演时头皮发麻;当母亲为了让陈烁可以坚持他热爱的街舞,选择再次站到歌唱的舞台,喉咙哽咽……上映后会二刷,三刷。8.5分
看完不禁感叹男导演镜头中是真没女人啊,惊叹号街舞团里唯一的女性舞者镜头少的可怜,最后的街舞大赛中每个人都有漂亮的solo镜头,只有女性舞者没有,并且在大远景中能看出整个赛场上女性选手或评委几乎为零,另几个女性角色如妈妈、女友和丁雷前妻则全程工具人,没有来处也没有归途,存在的意义就是给逆袭路上的男人们提供情感支持。好一部男主外女主内的东亚特色屌丝逆袭大电影啊!!!
点都有,都是功能性人物,底有点薄,但是梗也都到位了,有些片段有点尬。其实主旋律和命题作文这事,中国人真的处理的越来越好了,从音乐到电影。大部分的确都在杭州取景,甚至在尚城利星搭个天台,和前妻的立体停车库还有2000+的ktv有点显眼包?
杭州地铁是只有王一博和宋祖儿两个人坐是吧哈哈哈
上次有幸抽到名额提前看了,我就说一些我个人相关的变化吧。这半年我患上抑郁症,班也不想上,甚至想…… 但是你们知道吗?看了这部电影,我竟然心情放松了很多,因为不去想那些难受的事情了。 释放了我很多情绪,我有力气起床去上班了! 7.28上映后我要多看几遍,确实给到我力量了! 谢谢大鹏!
到这,可以正式把大鹏视为一个有质保的商业片品牌匠人了。《保你平安》也给了四星,但平心而论,《热烈》这个四星给得更实打实一点
其实对手比较强...
最顺眼的一部王一博,但不像是近两年的大鹏会拍的作品,看不到他的个人风格,跟《奇迹·笨小孩》一个路数,要燃要坚持,迟早会成功。背景音乐+闪回+升格三件套,从头用到尾,很商业的拍法,导致整部片子像MV大拼盘,这样想不煽情都难。宋祖儿这个角色存在的意义,可能就是为了把男主拉进无人的杭州地铁这一异次元时空,让他能在里面专心跳舞。剧情俗套无比,看开头知结尾。凯文富到流油却请不起翻译,这么尴尬的笑点还不如直接删掉。烁哥刚到惊叹号训练场地用了一个长镜头介绍人物,但借一个与整部片子毫无关系的小女孩的口说出来实在不高明。让一个非惊叹号正式舞者的人去跳垃圾桶商演,甲方居然一点意见都没有。饭桌上大家开始分享为什么跳舞,又整得跟在采访一样不自然。但是头和尾是真的好看啊,大鹏应该拍一部综艺大电影,让他们跳两个小时。
其实是一部十分鸡贼的影片,观众很容易将自己对街舞的欣赏等同于对电影本身的喜欢,其实这是综艺就能干到的事情,如果我那么想看街舞,我想我不会走进电影院看这个,市面上的街舞综艺可太多了。电影情节也极其模式化,每个人都是在某个时候干某个被安排好的事情,故事简单套路到可以一句话概括:冠军走了,替身来了,冠军来了,替身走了,冠军又走了,替身又来了……跟谈恋爱被甩找个备胎然后爱上备胎、前任又回心转意的故事一样套路…反正最后上场炸就完了,爽文虽好,但是过程是不是更重要呢?热烈或许更多地指向盛开,电影少了人物的成长,一切都是短平快,这就是这个时代最虚有其表的那种可以无限复制的产品。
【B-】不得不感慨大鹏作为一名类型片导演,极其冷静理智的全局式创作观,实际上片子有非常多小问题,换个导演可能就会死磕,但大鹏知道要保证最好的观影效果并不是拼命做到完美,而是竭力扬长避短,所以他无视了那些问题,并选择强化出彩部分。故事套路没关系,舞蹈才是卖点。中段无趣没关系,结尾燃炸即可。剪辑突兀没关系,保证节奏和视听奇观更重要。人物前期铺陈不足没关系,后期情感戏做到位就行。并最终把一部主旋律任务(迎亚运)变成了水准之上的娱乐产品。这样的“精明”还体现在很多地方:题材既可满足下沉观众的刻奇幻想,又能承载小人物励志;量身定做的角色让本色出演的爱豆展现出生涯最佳演技。而精明之外,又依然看得到大鹏坚持的一贯表达:对成功无限渴望但也赞美失败,圆滑融入世俗却又总被赤诚纯真打动。电影市场这钱,他不挣谁挣?
点映。故事是很老套的励志电影,小问题很多,煽情点很生硬,最多三星。
鹏导让我看到他始终相信电影,电影也就相信他。以洞悉小人物的视角,将台下的努力与台上的燃情一并呈现给观众。情绪铺设循序渐进,主角对街舞的执着没有错付,由替身转正。打破了国内传统体育竞技电影的刻板印象,大银幕上的街舞场面视听调性年轻、动感、时尚,具临场感和纪实性,最后一个动作是只有电影才能做到的“魔术时刻”。二“BO”的双主角为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带来了双重情感共振,由头脑出发的上一代也从下一代身上找回了初心。
太牛逼了!!!比保你平安还好!大鹏连着这么近两部还能有这么大的突破,真的太棒了!王一博最好的角色最好的电影,第一次get到他了,非常有魅力!以及黄渤老师,太酷了,都快忘了他说会跳舞的了,惊喜!电影里的热血沸腾,那种团魂那种坚持那种热爱!热力的不是青春,是我们!!!实在是太惊喜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