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之门》是最近比较火的一部战争题材的俄罗斯电影,影片以车臣战争为背景,穿插了大量的俄罗斯军队普通中下级军官和士兵的生活,影片应当是属于所谓的主旋律电影,片中主要刻画了俄罗斯士兵的英勇善战,而对于战争本身没有进行进一步的深入讨论。这部影片的走红主要是在于它比较真实的反映了一个长久以来人们所热衷的话题,那就是“仗是如何打的?“ 作为一个军事迷,我认为片中关于山地战的描写还是非常贴切的,尤其是和国内的影视作品比较起来,可以称得上是一部上佳之作。 场景一: 子弹是可以打完的。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国产影视剧中,子弹横飞,好像用不完一样。其实一个三十发的弹夹,如果连发的话,也就是几秒钟的时间。片中俄罗斯士兵大部分都是采用三发点射,这样一来命中率有保障,二来比较节省弹药,毕竟没有子弹,再好的枪支也就是一根烧火棍而已; 场景二:散兵线和行军路线。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国产影视剧中,敌我双方都是一字排开,互相PK,阵地没有纵深,一旦突破一点,基本就丧失防御功能了,冲锋的时候则是一窝蜂的上,既没有交叉掩护,也没有利用地形,对方一颗手榴弹就可以达到满天血肉横飞的效果。其实真的战斗中,阵地一定是呈锯齿状,这样才能形成交叉火力,消灭射击死角,我们在片中看到俄罗斯军队行军时,打头的是尖兵,然后后面的士兵枪口一左一右,负责警戒两翼。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行军的安全; 常常听到很多师长或者媒体在抱怨现在的年轻人对于革命题材的影片不感兴趣,可是我们有没有认真反思过我们提供了一些什么样的作品?很多的主旋律影视作品一看便知是应景之作,编剧和导演没有任何军事背景,或者没有COMMON SENSE & BASIC PROFESSIONAL SPIRIT,经常看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情节,比如主角总是死来死去死不了,双方可以拿着手枪在超过200米的距离上对射(手枪的杀伤距离一般为50米),枪口的火焰一尺多长(所有的武器枪口都有消焰器,除非特殊弹药和特殊环境,一般只冒烟不喷火),等等可笑之处不一而足;这样的作品怎么能起到教育年轻人的作用?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更新的速度日新月异,如果一昧闭门造车,只能成为笑话; 《风暴之门》中有一个场景引起了很多军事迷的疑问,那就是为什么俄军炮火一直到最后才提供了支援,平白无辜导致了大量伤亡?我认为原因有三 1, 俄军的武器装备一向都是火力猛,结实耐用,可靠性高,但是精度较差,以其主要配备的122和152毫米加榴炮为例,在使用炮群火力覆盖的时候,很难避免不误伤自己人; 2, 车臣战争期间,俄军暴露出很多问题,很突出的一点就是战备不足,通俗点讲就是没有足够的弹药和零配件,听起来好像很可笑,然而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一度成为西方梦魇的超级大国居然是一个空壳子,这也是为什么车臣战争打到现在还没有彻底解决的一个重要原因; 3, 如果都用炮火解决,就没有步兵什么事了,这部片子也就没有看头了:) 我唯一的疑问:为什么俄军没有配备迫击炮?这种曲射武器可是山地作战的利器啊,而且俄罗斯步兵分队本来就应该配备60或者82毫米迫击炮的。如果有了这个家伙,俄军也就不会对于车臣叛军的炮火压制束手无策了。毕竟37毫米高射炮平射对付平面目标还可以,对于山地目标来说就有点鞭长莫及了。可能编者百密一疏吧? 总而言之,我觉得《风暴之门》是一部近期难得的战争佳作,虽然摄影技法比较老套,演员表演也不乏生涩之处,全片节奏也显得有点拖沓,但是真实的电影总是可以打动人的,因为我们就生活在一个无比真实的世界,不是吗?
可谓俄罗斯现代战争电影的丰碑,就是供人敬仰的,无法超越!真的非常经典!12年来,不下于10次的观看!好看,精彩,特别是那种赤子情怀,儿女情长,奉献献身精神,真的很感人?那种插叙的手法,使得里面每个角色形象情感丰满,更显得真实饱满,有血有肉!真想问问国人何时才能拍出这样水平的战争电影啊!
俄罗斯军事题材电影的一贯风格,写实主义和暴力美学。俄国人比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对战争,对荣誉,的理解都要深刻,独特。毕竟这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最不畏惧战争的国家。这部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战争的残酷直面人心,呼啸而过的雌鹿武装直升机,用机炮和火箭弹收割敌人的生命,上尉为了守住阵地而发出向我开炮的请求,当炮火停息,硝烟散去,只有孤独的幸存者。我们应该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时刻准备战争的国家,而不是发生战争的国家。
看过最好看的战争片,体现了反思战争的深刻诚意。
高能剧情从第一集开始。在人们庆祝新年之际,反派哈比卜一行假扮圣诞老人前往沙哈家灭门,并录下了视频。沙哈曾经也是他们的一员,后来投奔了俄方,遭到最恶毒的报复。
剧集穿插着交代了几个主人公来到战场前的经历:科斯佳·特维列夫是个花天酒地成天闯祸的问题青年,母亲抛弃贫穷的生父带着他跟后爸生活;科利亚·戈尔什科夫是个朴实的农村小伙,会后悔有一次没给算命老太婆吃的;潘克拉托夫上尉(斯特拉霍夫饰)是个渣男,挖同事的墙角抢人家未婚妻;叶戈罗夫曾是居家暖男,在医院目睹过妻儿被恐怖分子残害。他们出于不同的理由拿起武器保家卫国:特维列夫为了”自己擦干鼻涕“,摆脱被包办代替的人生;多洛宁、潘克拉托夫是在执行国家的任务;叶戈罗夫和沙哈要为家人复仇。
战争就是战争,你可以选择是否走上前线,但你无法选择能否活着回来。在形势险峻的“风暴之门”,每个人都命悬一线。没有经验的新兵蛋子在照相时被敌方狙击手一击毙命;逃兵要么被自己人骂着“狗东西”打死,要么被敌人打死。即使有人有过暂时脱生的机会,真正的男人也不会在危难时苟且。潘克拉托夫掏出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尽管他曾经极力反对可能让新兵送死的行动计划;多洛宁让别人撤退,自己一夫当关镇守“风暴之门”,尽管他很想活着回去迎娶心爱的女人——面对大举压上的敌军,生死只能让上帝决定。
所幸援军及时赶到,让这场惨烈的战役没有以悲剧收场。战火的洗礼让男孩成长为男人,生死的离别让爱情升华。科利亚被授勋“俄罗斯英雄之星”,科斯佳不再是女朋友眼中的软蛋,多洛宁的爱人盼得君归。
影片结尾,广播里播放着人们聚集在红场庆祝胜利日的消息,但是胜利一方并非每个活下来的人都没有遗憾。沙哈说起自己的祖父曾经为苏联立下赫赫战功,却被关了十年集中营,因为他是车臣人。沙哈此时此地参与的车臣战争就算赢了也是俄罗斯人的胜利,不论他为俄罗斯的胜利做多少贡献,他永远都是俄罗斯人眼中的异族人,而在他生长于斯的高加索,他也早已无家可归。战争可以让沙哈复仇,但是胜利不会让他找到归宿。
最后想说《风暴之门》有太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不仅在于战争场面的壮观、武器装备的精良,更在于真实。在我们的神剧中,正义一方总是步步为营,而这里的俄军会判断失误落入埋伏,直升机会被击落;我们的影视剧会让子弹打不着有主角光环的人,而这里的子弹是真的不长眼睛;我们的荧幕上形象高大全的官兵层出不穷,而这里老兵欺负新兵,军官绿战友,人都有丑陋的一面;母亲不是大义凛然地送子从军然后哭得撕心裂肺,而是想哪怕是用不太光明的手段让儿子“半年就回来”。正如剧中台词所说“这不是下象棋,他们不是棋子,他们是人”,不回避战争如何伤害有血有肉的人,才是对战争最好的反思,也最能触动人心。
我觉得这部电影是看过的,也可以说是4集的电视剧!
一边看一边回忆,事实证明我是对的!
这是我零几年租碟子看过的,清楚地记得,当年租的是D9的碟片!
那时候租碟子分VCD和DVD,DVD又分D9和D5,其中以D9的碟片容量最大,清晰度最高!
当年看这部电影,还出了个插曲,DVD的碟片是分段的,我只看了第一集,后面不知道怎么就没放出来,然后我就去把碟片还了,还质问老板,说这是啥电影,就五十分钟,没头没尾的?!老板立马反驳,这电影5个多小时,怎么可能五十分钟!于是拿回家继续看,果然很长,只不过我的记忆出了点偏差,一直觉得5个多小时,所以我一直认为是我看过时间最长的电影!实际上也是将近4个小时,算成电影的话,确实也是我看过最长的电影!
其实,重看的片源也就几百M,和我当年D9的效果比可能还差点!在我的记忆中,这部电影是从头打到尾,事实上我的记忆也出了偏差,真正激战的部分也就是第3,4集,但是战争场面也是相当滴激烈刺激,特别惨烈,并且非常真实!
故事主线也很简单,就是一支苏联部队镇守一个高地,抵御数倍于自己的车臣敌军,且是呈四面围攻的态势,最终整个部队就快牺牲殆尽的时候才得到援军的增援!而且有“向我开炮”的桥段,真实感人!
全片通过各个角色的回忆插入他们各自生活中的故事,所以每个角色都鲜活生动,让观众倍加感动!
演员的表演非常真实,这也是电影的加分项!
作为战争片,我还是非常推荐的⭐️⭐️⭐️⭐️
硬核毛式战争片,就是这个回忆穿插啊,我默默的跳着看的。高射炮打狙击手那印象深刻,谁跟你对狙啊,轰他娘的!
十年前看的,已经忘了情节了,非常好看,军迷必看。与《第九突击队》类似。
一般,苏联时代的模式沿用至今
前几集被割裂的剧情和缓慢推进的主线毁了,但最后一集震撼而感人,可谓是俄语现代战争片最高境界了,也可以说吊打90%现代战争片,很久没有这样融入情节的战争片观影感受了,推荐
对于我对车臣战争的热爱,很私人的四星~~~PS:其实就三星啦!
其实老毛子准备还挺充分,有内奸,有暗哨,还海陆空。输成这样只能说人造的悲剧,在缺乏英雄的情况,牺牲某些人来成就一个岳武穆也是有可能的。不过有点需要肯定,老毛子当官的军衔不是很明显几乎看不到,这一点PLA需要学习。
7/10。典型的军迷作品,反狙击和小溪游击战的车匪多试探性攻击然后迅速撤退,布置火箭弹和人海战术的密集火力包围据点,使工事简陋的俄军只能爬行活动,同时民众基础广泛让妇孺儿童挡路,之后炸塌山崖堵塞俄军增援路线,但缺乏掩体的自杀式冲锋被集中力量的直升机杀得片甲不留;前戏长而散乱后面爽嗨。
相当赞,真实的,感人的片子。真的是磕了药的往前冲。各个角色都有故事。真正的好军官和真正的好士兵。
看第九连时突然想起了这部,俄国人的战争片的反思是我们无法望其项背的。
好片子。一直很淡定。小胖子快松开的光荣单被人握住,援兵开始乌拉冲锋的时候泪水突然喷薄而出。连一级的战斗是非常显示组织力和民族性的,因为靠的就是直接的生命、热血、头脑、团队、组织。
虽然是主旋律电影,简单粗暴但是看着很热血,直面战争残酷,俄罗斯版《集结号》,刷第三次了,隔2,3年就会看一次,看哭普京大帝的电影,不是盖的,对车臣战争和俄罗斯感兴趣的必看
无法理性的思考,只有感动,绝对优秀的征兵大片,不同于好莱坞的精致,更多的是粗狂的真实,像西伯利亚的冷风。主旋律电影的典范!
算是豆瓣的高分俄剧了。配乐是伊万大佬。第一集的恐怖分子圣诞老人简直是噩梦。剧里有小弗丹尼尔、《拥抱蓝天》安德烈妻子、《伊萨耶夫》瓦伦佐夫伯爵、《情迷彼得堡》娜塔莉、高尔察克妻子、《饭店迷情》女主厨、《笼中鸟》叶戈尔……战争剧对我来说就是大型脸盲现场,但感觉剧情挺现实的。
"你爷爷没参加二战吗?"“参加了。还得了苏联英雄勋章。可结果却是十年劳改营——俄罗斯人给的,就因为他是车臣人。”影片的结尾才是对这场战争最大的讽刺。
7.5分。毛子的主旋律啊。但说是电影,为什么电视剧风格就那么强呢?整个战斗场面有点过于真实,观感不是很好。动不动就插入回忆,太过割裂。但种种问题都架不住毛子的那一腔热血啊,简单粗暴,但却让人回味不已,果然是典型的俄罗斯电影呢。
还不错,俄罗斯的片子看得少。就是受不了片中一直穿插的回忆。
最开始出现的圣诞老人团伙和第一集发展的剧情也没啥关联,士兵们就是在山上扯淡。闪回的情节也很突兀。弃!
电影还是很好的,看的字幕糟透了,俄语又完全听不懂,只能猜着看,最后好像除了侦察大队长死全家了之外是个大团圆结局。。
战争就是战争啊!利益就是利益! 今天的融汇,明天的绞杀,无论是乌克兰还是哥萨克!
满满的全是回忆。追求真实度没有错,但隔三差五的就穿插回忆,就像马上要到G点了,却被拉去做数学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