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俗小说》和《这个杀手不太冷》都是94年的作品,结果到了96年的《人人都说我爱你》,一个还是干老本行杀人掠货,一个还是发育期的少女,Tim Roth和Natalie Portman。《一级恐惧》和《人人》同年,略显青涩的Edward Norton却在两年后拍了《野兽良民》。96年的Julia Roberts看起来和04年《偷心》里的没什么太大变化,如今一部《查理的战争》却感觉到岁月消磨着这位大嘴美女。还有Robert Knepper(T-Bag),没曾想一部美剧让他红遍中国,顺带还演上了《杀手47》。加上Woody Allen,说是众星云集感觉还有点轻了,Woody却把他们凑一起拍歌舞片,有趣的老头。
《人人》的好处是不用和其他作品做比较,像前不久刚看的《理发师陶德》,一比上百老汇名剧就露了点怯,不太划算。歌舞方面虽然比较平常,也至少过得去。对Woody来说比较重点的调侃的对白方面却没有抓住多少,因为没配上字幕。不过看看那些大牌也挺爽的,特别是那些刚出道的。Edward Norton两次想玩浪漫,却两次让女友吞了戒指,虽然阳光少年没太多出位的表现也还算及格。说来买戒指那段他是最出色的,细节方面,抓耳挠腮。 Natalie Portman在超市遇上梦中情人,两条小腿摆得近乎神经质。Tim Roth在阳台上挑逗Norton的女友,对他这身高特亲切,一是因为Al Pacino,二是因为我。虽然每个人的戏码都不多,但也都够有趣,够Woody。
最喜欢在伍迪的影片中寻找日后的大明星,《celebrity》中的主演是吉德罗洛哈特,查理兹塞隆也有出演,那时她应该是不红不紫的状态。这部《人人都说我爱你》,也是明星成堆。爱德华诺顿的角色不能算小,娜塔莉波特曼稚嫩清纯,Tim Roth饰演一个杀人犯——搅乱一场即将开始的婚姻的口音怪异的杀人犯。最刺激的是,饰演罗伯茨老公的竟然是T-bag!本片拍过十年后才在越狱成就大名的T-bag!!另外一个证明伍迪是绝对大牌,或者说至少在纽约文艺界绝对吃的开的证据是:戏里拍的一段室内乐演奏, 帕尔曼 坐那拉琴呢!
影片以半歌舞片的形式讲述了变幻莫测的爱情和人心。每个人都在坚持不懈地追求真爱,只不过真爱实在难寻,眼看就要白头偕老万无一失的感情瞬间崩塌。深究理由的话,则让大家尴尬。因为当事人自己也说不清,是什么左右了自己的感情,恐怕一切只能归咎于荷尔蒙了。尽管如此,尽管大家都或多或少受着激素的控制而时常痛苦,但欢乐始终多过阴郁。秉承着死去的爷爷的教诲——生命短暂,及时行乐,每个人忠于自己内心,享受爱情就好。
其实早就该猜到伍迪能拍歌舞片,而且会拍得很好,毕竟百老汇在那呢,得天独厚近水楼台,果然本片的音乐剧部分非常之稳健,连万圣节时邻居孩子敲门进行的表演都非常精彩。只是和专业的音乐剧演员比起来,爱德华诺顿就颇为稚嫩了。伍迪继续发挥自己擅长的幽默方式——制造尴尬和意外。在大笑之余,不禁让人思考一个问题。就算自己的心理医生很好地替自己保密,她孩子也没有替病人保密的义务啊,孩子的同学就更加没有义务了。如果在现实中,发生戏里的这种情况,有那么三两个人,知道你的全部隐秘和详细资料,比你自己还了解自己,就算他们不来敲诈勒索,你是不是也觉得后脖梗子发凉?幸亏罗伯茨不知道真相,否则真只有发疯这一条路了。
另外一个启示就是,别太把真命天子当回事。自己的梦想一但得到实现,它就不再珍贵不再闪光了,而失去光环的梦想,是不是还不如现实可爱。过去的梦想,或者说过时的梦想,只有被新梦想代替这一条路。一但从过去的梦想里醒来,那个所谓的真命天子瞬间缩小到和自己身边的老公一般高,然后告别他,也没什么不舍。造梦很好,但最可怕的,或许莫过于梦想成真。
老舍一部话剧《茶馆》,
写尽了1949年之前,
从大清到民国,从共和到解放,
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那时候,中国的人均GDP,只有23美元。
转眼,2020年,
中国的人均GDP,超过了1万美元。
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呢?
每个人,看看自己戴的口罩,是N95、KN95,还是一次性的,就能明白。
不明白的是,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了,生活怎么跟电影不一样呢?
1996年,伍迪艾伦,拍了一部绝对中产阶级的广告宣传片。
《人人都说我爱你》Everyone Says I Love You。
那是,人均GDP一万美元的美国人的日常生活。
每一个镜头,
每一段恋爱,
冰淇淋里,8000美元、1.5克拉的求婚钻戒,
枫叶林中,只恋爱、不强奸的劫匪,
塞纳河边,前妻、前夫翩翩起舞的夜色。
都赤裸裸地炫耀了,一种价值观。
只要懂得怎么劳动,就不会缺钱。
只要懂得怎么生活,那就不会享受不了生活的幸福。
只要导演高兴,家长里短、路边八卦,都能编成了一首、一首的歌,还配上了舞蹈。
Our Country 流淌着金河,
Old man 也能 Make love with 朱莉娅·罗伯茨,不靠名利诱惑威胁,纯用心灵和文化感动她,自愿Go to bed。
备注:
《人人都说我爱你》 Everyone Says I Love You (1996)
“诺顿这精神分裂男竟然也有文艺片!”这是我看这部电影前十分钟的感叹。那浪漫的歌舞,漂亮的女主,干净的诺顿,我心爱的精神分裂反社会变态呢?这个时候,我才注意到这部电影的导演是伍迪艾伦,“そうですね!”
伍迪艾伦肯定是我某一个系列,这个老文艺痞,深得我心。目前来说,希区柯克和他,是我心目中的两座大山。
这部电影的英文原题是《Everyone Says I Love You 》,中文直译为《人人都说我爱你》,对于这个直译,我是不满意的,觉得伤于直白。我甚至觉得,两种语言之间的互译,直译是下下策。我认为,“Everyone Says I Love You”中有“人人都说我爱你,但是我自己不确定我爱不爱你”的意思,有三个对象,“所有人”、“我”和“你”,这三个对象的排列组合,组成一人一生。
可恨自己才疏学浅,不能自己翻译出,一个让自己满意名字。
这是7月9日写得一段话,今天已经是7月16日,一周七日就如此流过。并非我的拖延症,而是这部电影中诺顿并非主角,我很难如何以这部电影来描述并赞美他。这是伍迪艾伦的电影,是没有主角的,如果硬要说,只能说伍迪艾伦电影里的主角,都是伍迪艾伦。
这是名导演的荣誉,却也是演员的悲哀与挑战。伍迪艾伦的电影里往往都是巨星扎堆,虽然我不太清楚那时巨星是否已经成名,但这至少体现了伍迪艾伦电影演员的高质量,也只有高质量的演员才能在伍迪艾伦的电影中有存在感吧,避免演员完全沦为叙事的道具,何况伍迪艾伦还常常自己亲自上阵。导演和演员之间化学反应是个复杂的问题,并非名导演和名演员就是完美合作。我又不禁想到上个赛季的湖人,这个赛季还没开始就已经夺冠的球队,可是......
回到诺顿。诺顿在电影中饰演了一个恋爱中青年男子,忠厚善良以及几乎必然的平庸。热恋中的甜蜜,求婚时的喜气,略微窘迫的经济,最集中表现在给女友挑选钻戒时的那场戏。后来胸大无脑的妹子被痞子吸引,离开诺顿,但这种短暂的激情不敌平淡的爱恋,妹子最后还是回到了诺顿的身边,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妹子饰演者是德鲁·巴里摩尔,即《初恋五十次》的女主,痞子是蒂姆·罗斯,《海上钢琴师》和《lie to me》相信大家都看过。最后诺顿在万圣节红衣撒旦的cosplay真让人惊艳。
除了诺顿的故事,还有伍迪艾伦扮演的文艺青年的曲折感情,有对旧情人的怀念,对新情人的迷惘,旧情人由朱莉娅·罗伯茨扮演,很眼熟的美女,但不记得看过她的电影;新情人觉得和伍迪艾伦一起的理想生活不如自己和前夫的普通日子;青春期两姐妹对小帅哥的追求与争夺,胜利者在欢歌,失败者抹眼泪,嗯,失败者是娜塔丽·波特曼;等等等等。
故事很多很杂,一如伍迪艾伦“叨叨不绝”的长句。
这真的是爱德华诺顿系列吗?这就是普通配角的命运吧,即使是诺顿。
对不起除了《午夜巴黎+巴塞罗那》我对伍迪艾伦也就是停留在不理解的层面上了。很烦躁每次角色一说话就他妈的跟几千只苍蝇嗡嗡似的。我不文艺不清新。算了吧还是。
估计伍迪·艾伦拍这片的最大成就感,莫过于凑齐了四千金的全童星萝莉组合,大有一种爱咋咋地的豪迈吧……片尾的Groucho Party也有种夙愿以偿的意思。另外就是感觉韦斯·安德森从这片里学了不少。
性是狂风骤雨,爱是阴晴不定。真怀念老头儿那时的轻盈和随性。
众星云集(竟然还有伊扎克帕尔曼),纽约四季(Di Palma的摄影太赞了,尤其秋冬两季拍得极美),午夜巴黎(那场吊威亚的双人舞啊),格局不小,槽点很多。伍迪艾伦模式的歌舞片(基本是音乐剧的套路)。其实本片跟[午夜巴黎]逻辑很像,连风景剪辑都很像。
不懂爱、不知道怎么爱以及在感情上遇到问题的人都应该看伍迪艾伦的电影,这比你看多少本安妮宝贝的书,刷多少条陆琪的微博都有用得多~
居然是96年的,看画面我还以为是86年的...其实我是受不了伍迪艾伦这老家伙不停地絮絮叨叨...
每次看完他的片子都会对于将他列为自己最爱且尚在世的三位导演之一的决定而暗自欢喜。老头张嘴唱歌的那一刻很感动。
纠结是非常中产的情绪,而潇洒是硬币的另一面。
大牌云集,星光熠熠。片尾那段伍迪艾伦参与的双人舞,梦幻啊。
我只有看伍迪艾伦才能得到真正的放松与娱乐
这片子阵容豪华得有点儿太逆天了吧……严重闪到我了……看相当年轻水嫩的诺顿又唱又跳、满屋乱窜、上下翻滚实在是件非常欢乐的事儿。看到一半儿的时候发现我小时候肯定在电影频道看过这片子。嗯,在威尼斯取景很乐~圣诞节的巴黎更乐~
诺顿小萌货!
十二年前的青涩稚嫩,十二年后的盛门云集。巨星晃得人眼睛一闪一闪的。
不会唱就不要唱。每个镜头我都以为屏幕有问题。
一级蔫坏,歌舞片是炫技大杀器,可惜你们虽然是好演员,但唱歌大都不怎么地。
大咖云集,整部电影主角们都在喋喋不休,不过也有挺多笑点的,轻喜剧吧,虽然剧情有意思,但夸张的歌舞真的比较尴尬。电影年代久远,我都不记得2014年为什么会下载这部电影,一存就是四年,今天才想起来看完。
8/10。单从故事来看只是各种用过的老段子集锦,四季之歌爱得爱失,情侣分手或另遇情愫后总会发现原配的好。但是伍迪·艾伦营造的氛围太迷人了,可爱唱辞:精品店员摇身伴舞的美丽借口之歌,医护阔谈胃里钻戒的集体欢跃颂,美女与野兽的天台独处,圣诞夜塞纳河的旧梦重温飞天舞。恍如造梦般的电影魅力。
正经贺岁片!太傻乐了,唱歌跳舞完全致敬了好莱坞传统百老汇那一套,看着让人既亲切又囧,诺顿这破舞技真是萌透,首饰店、医院、格劳乔派对几场的编排都让人印象深刻,看着极其欢乐,小老头导演得应该也很开心吧,看得出品位。水滨夜晚小老头跳的那段居然出奇浪漫,调度很好,尤其是威亚让那种浪漫感既简单又恰当地点了出来。罗伯茨演大龄文青很像那么回事,一直在想这段要怎么收场,没想到结局也不错,还很好地讽刺了婚姻一把。罗斯出现时笑爆了,德鲁真美。节奏非常好,几个故事穿插得有序又分别有料,每段故事都有大明星养眼。喜欢不那么腻歪的圣诞电影的话,这部是非常好的选择。娜塔莉·波特曼没什么戏份,好可惜,感觉应该和女主小朋友换换。继父是《婚姻故事》里的男方第一任律师,没想到前两天刚看过他。
有人心痛刚过,换个人又卿卿我我。有人很想看破,拒绝再说爱你爱我。谁都没有把握,靠几句承诺,能否在荒芜爱情的沙漠,开美丽花朵。
美国人对浪漫的终极想象就是唱歌跳舞在巴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