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莎贝拉》:零碎的意象或其它 (文/火神纪)
1.不够Cult味道的Cult电影。
我以为,终于,华语电影里有了一个很漂亮的擦边球了。以彭浩翔之名;一个所谓华语电影Cult代表导演的来势汹汹让我以为,终于华语电影也扯起了Cult片大旗。 末了。一切扯淡。
至少这部电影的前半部分曾经让我这样以为:乱伦,恋父情结,荒诞的性。 我的惊喜一直保持到了张碧欣的父亲出场被彻底地冻结了;原来这依旧还是一部中规中矩的电影,纵然这部电影从张碧欣的角度上说依旧保持着某种Cult电影诱人的味道,可是这部电影背后始终还是华人电影那种中庸规矩化的无奈。
不过这部电影还是让我在百无聊赖的漫长夏日里找到了一点带着悲切的清凉气息。当然不是悲凉。彭浩翔不愧是彭浩翔。我记得我在看完他的《AV》之后对其大肆鼓吹,这部电影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唯一一点点失望的就是这部电影不够彻底的Cult。从故事本身再到电影本身,带着一种Cult的遐思却始终没有勇气进行到底。 我曾经想过,如果除了马振成之外不再给张碧欣安排一个父亲的话;那将会是什么样的场面。 华语电影似乎还没有开明到可以完全接受Cult电影的程度,在我看来这将是一部接近完美的Cult电影,但是大部分人都会一起口诛舌弑地咒骂以及批判。 于是马上会有两个阵营分化:喜欢Cult的人们高呼彭浩翔万岁以及不喜欢Cult的人们开始探讨起华语电影的终极出路。当然,也许还在拍《买凶拍人》时代的彭浩翔只不过是把Cult当成是走上导演之路一条捷径罢了;现在的彭浩翔已经不再需要Cult的标新立异和出位了,因为他已经可以堂皇地走上康庄电影的大道上了。
当然这只能停留在我的臆念之中了,毕竟电影已经上映两个月了。没有半点争议。
2.故事构造和段落镜头的完美运用。
像传统的那种顺叙的手法已经被用得太滥的时候;我记得小时候读书的时代里老师曾经在课堂上赞叹不已的倒叙也开始成了传统的时候。现在似乎进入了那种把支离破碎的叙事手法也发展成传统的时代了。 也许,是不是让观众们看得吃力一些的同时可以让观众们对电影的印象更深刻一些呢。 当故事情节过于支离破碎的时候,当一个导演的段落镜头用得太出神入化的时候,我们只能望洋兴叹地说,这电影很小资。在电影上成就自我的时候,往往抛离了大部分的观众。毕竟我们只是一些很普通的民众而不是专业的电影人,所以导演的意图只能停留在导演和部分专业的电影人那里,而无法传达到观众的理解里,这样的电影只能算是失败的电影了。 纵然,这样的电影往往会获得一些奖项,而获奖的电影获得的荣誉越多似乎电影的票房越是惨不忍睹。或者只能等到获得荣誉之后让人们冲着荣誉去电影院里生涩地啃着电影然后似是而非地谈论,这只能是电影的悲哀。 当然,王家卫的墨镜是一个难得的意外。
还好,这部电影看起来并不会很吃力。段落镜头虽说把故事情节分离得有些破碎,可是总算有迹可循。当被王家卫折磨得疲惫不堪的时候,看看这部电影,我发现我已经很有能力去理解这部电影了。 我始终感觉王家卫像是一个故弄幻虚的成功的商业电影人,而不是传说中的那么完美。如果选择完美的话,我宁可选择彭浩翔的这部《伊莎贝拉》而没办法选择王家卫的《2046》。 当然没有办法怪我,也许只是因为我看王家卫的时候我还只是一个一知半解的普通观众。但是一部让普通观众看不懂的电影其实是不是真的应该被谴责呢。 喜欢王家卫电影的那些人们有时候很疯狂,我必须声明的是,我没有半点贬低王家卫墨镜意思,我只是想说出自我的想法。也许你们又会说我的想法没有半点能引起别人共鸣的地方,说我的想法如此偏激;其实,我只是在表达一种非常自我的观点。
说回这部《伊莎贝拉》。这部电影的段落镜头可以分成两种。带有着奢靡写实味道的现在时镜头和带有着泛黄味道回忆的过去时镜头。这种色调上的区分让我们可以在电影的任何时段中很清楚地区分出电影讲叙的是现在或者是回忆,这一点对故事情节的梳理上,像我这样理解能力的观众是颇有帮忙的。 去TMD所为故作深沉吧,让一切变得更浅显易懂些。
电影讲叙的是两个故事,一个是现在,一个是过去。而当这两个故事被打碎而后用色调区分开来再用段落重新组合,产生的效果会是一种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比如请张丽华的故事,其实用了数个分离开的段落镜头来描绘。开始是在医院,张碧欣对马振成说自己是他的女儿的时候,马振成的回忆。两个很简单的短镜,打架,还有公车上的特写。然后接着是送马振成送张丽华去医院堕胎的一个段落镜头。 这个故事似乎在这里就被打断了。之后还有就是张丽华在手术屋外面等候时的落荒而逃。在这里刻意地制造出一种误会,就是张碧欣真的就是马振成的女儿。一切等到了张碧欣真正的父亲出现时张丽华的故事才得以完整地表达完毕,落荒而逃之后在马振成等待的地方找不到马振成,于是又折回去,做了堕胎手术。 这样的表达方式把段落镜头的张力用得到了极致。并不阻碍主线故事的发展,而且把支线的故事也尽可能完整而尽可能唯美地表叙出来。
3.作为“伊莎贝拉”的这个意象。
首先这是作为张碧欣的宠物意象出现。这只是一条狗的名字而已;在看完电影之前,我总以为,也许这只是一个港版的卡拉,也许只是一个寻找的过程罢了,或者是一个借着寻找过程而展开的故事而已。
当张碧欣说,她不知道母亲以前也叫伊莎贝拉,母亲在知道自己得了症之后送这条狗给她的时候并给狗起了这个名字,这个意象开始有点意思了。 张碧欣说,她答应自己,伊莎贝拉是不可以再被人Dán底。 这里说的伊莎贝拉,应该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的“Dán底”应该是对应的中文字幕里的那个“扔掉”的意思,这是作为狗的伊莎贝拉的意象运用,对于张碧欣来说,这个名字意味着母亲留给她在人世间唯一的回忆了;而另一层意思的指在粤语中“Dán底”的另一种意思“遗弃”和“抛弃”,这是作为张碧欣母亲伊莎贝拉的意象运用,带有一种对张振华强烈的谴责和对母亲无限的悲思。很明显,后拉镜头里的马振华低头的愧疚模样听得懂这一层意思,那个后拉特写镜头很隐晦地表达了这种东西。 而这部电影如此隐晦的表达比比皆是。无疑类似的表达方式是我所喜欢的一种表达方式,永远似是而非,没有明确地说明,一切只是在于观众自己的看法;至少比那种过于强烈地想完整表达而显得有些做作的表达手法更让我容易接受。 电影跟诗歌一样需要一种隐忍。我想。甚至比诗歌更需要,尤其是作为《伊莎贝拉》的这种带有点伦理色彩的华语电影,否则电影的审查制度不可能会轻易放过。 又扯远了,声明,上面的这一点似乎跟审查制度没什么关系。这里说的只是隐晦地表达这种表现手法。
而作为被寻找的伊莎贝拉。 首先这意味着一种希望,一种祈盼和向往的希望。其次这意味着一种对亡母思念的寄托,至少在我看来是如此。所以张碧欣才会如此固执地想找回她的伊莎贝拉。因为仅仅只是伊莎贝拉这个名字,对于张碧欣来说本身就意味着的两种东西,上面已经说过了,这里不再阐述了。
还有就是作为“噹噹”而出现的伊莎贝拉。 背影的远去和定点镜头的运用非常细致,尤其是当背影已经迷糊,而镜头前的树上突然投下来的阳光让人感觉很温暖。这时候的伊莎贝拉意味着的是张碧欣的默默的祝福以及对马振成的依恋。 始终作为陌路人的张碧欣没有认领回属于自己的伊莎贝拉,而让伊莎贝拉作为“噹噹”留在陌生人的身边,这意味着的是不想离开马振成生活和对伊莎贝拉现有生活的祝福。 这是不是也意味着张碧欣对现有生活的满足呢。伊莎贝拉成了一个旧时代和回忆的意象了。我想。而对“噹噹”的承认以及选择对伊莎贝拉的放弃,这就成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对过去的遗弃。伊莎贝拉成了一个勇敢的意象了。
伊莎贝拉被张丽华作为名字遗弃的时候。意味着的又是对已经逝去的爱情彻底死寂的希望。 可是当她给自己的女儿买来一条狗的时候用这个恋爱时候的名字,伊莎贝拉承担起的是负心的马振成和年少无知的岁月。
而当张碧欣的父亲说起伊莎贝拉的时候,那似乎是一种酸酸的羡慕。她说,她一直把张碧欣当成了和马振成打掉的那个胎。 还有马振成在给张丽华烧纸钱的时候喊着的伊莎贝拉,那是一种对这个女人的愧疚和自己的自责。毕竟,伊人已逝,那些岁月里的记忆已经消匿无迹了,所有的谁是谁非,随着香消玉殒的女子一起被定格在伊莎贝拉的这个意象里。 大有一种世事全非的黯然。
4.青涩的恋父情结。
张碧欣小时候的回忆很多关于马振成的画面分裂地散布在这部电影的各个角落里。从小时候在母亲脸上看到的那些表情认定了马振成就是自己的父亲开始,从小到大跟母亲一起生活以及对父亲的遐思,这里面带有一种浓烈的恋父情结。 弗洛伊德曾经说过,所有的女子对自己的父亲都怀有一种类似于恋人的眷恋,这就是恋父情节,而更严重的会因为恋父而因此仇母。当然,张丽华和马振成从来没有在一起过,所以,仇母也就无从仇起了。这一点上说,这部电影有了很深厚的心理理伦基础。
我曾经观影的过程中数次祈盼,这两个人其实并不是父女,只是张碧欣的谎言或者仅仅只是误会。因为很多描写看起来并不像父女两个人的描绘而更像一种对情侣的描绘。 很多时候。马振成扶着张碧欣学开摩托车的时候;两个人一起散步的脚部特写,张碧欣一边走一边把脚上的拖鞋踢走,然后走上前去再穿上;买两块西瓜,一人一块,嬉笑……类似的镜头俯拾皆是。可是我没有办法把这些镜头列入父女情深的描绘,我想起的是老夫少妻或者父女恋。 当我的祈盼被张碧欣真正的父亲出场的时候终于被实现了的时候,我开始不明白,自己是感觉欣慰了呢还是失望。 欣慰的是这部电影终于还是把这两个不应该是父女的情人合理化了;而失望的是华语电影也许就要出现的最完美的Cult电影就这样被掐灭了。敏感话题,或者说大部分人没办法接受的父女恋被掐死在襁褓里了。 终于我发现,其实我也是一个恶俗的人。我始终还是祈盼他们并不是父女而不是期盼他们真的是父女。也或许,我心理其实明白,如果他们真的是父女的话,彭浩翔最终是没有办法完成他的人生道德观的。说到底,彭浩翔依旧只是一个传统的华人而已,也许他自己本身也没有办法接受这样的东西以至于在他的电影里只能寻求一个很无奈的突破。 真正的Cult暂时似乎不大可能出现了。
5.假想的乱伦味道。
但是这部电影终于还是我看到的最接近Cult的华语电影了。整部电影都泛着一种浓烈的乱伦的味道。不管是前面故意做出来的那种误导性的操作还是后面那种无奈的自圆其说,我依旧固执地认为,这部电影依旧是在讲叙一个有关恋父的乱伦故事。 至少站在张碧欣的角度上来说绝对是如此。毕竟,她始终停留在一种相信马振成是自己父亲的认知上,而她对马振成的情感已经远远地超过一个女儿对父亲的眷恋和依恋。 在她和马振成想一起跑路到泰国的时候,我居然想起来了那部《洛丽塔》的电影和书里的情节。一个年长的似是而非的父亲和自己的所谓的女儿在路上不停地奔波和不停地做来。 只是外国的电影和文本似乎也没有彻底乱伦的勇气,所以洛丽塔始终只是和自己的养父或者名义上的父亲***,而不是自己真正的父亲。
乱伦似乎只是停留在一种假想之上。而没有成为现实。 被鼓吹了很多年的学校和学生之间的青涩爱情在这部电影里似乎被描绘成那种非常不成熟而且无味的恋爱。至少在张碧欣身上是如此。同年的异性学生的好感似乎没有半点诱惑和吸引。
张碧欣和马振成的讨论称呼的时候,那一段就有这种糜烂的味道。不叫爸爸,因为怪怪的;不叫马Sir,因为不是其下属;不叫阿成,因为感觉像他的女朋友;最后的决定是叫他全名。 在我看来依旧还是很像他的女朋友。带点玩笑的味道,也带着无理取闹的味道。不过怎么看也不像父女。
6.零碎地回归到电影本身。
我迷恋彭浩翔的某种特有的手法,比如一些特定的描写。印象最深的是马振成家里的那个沙发,全片有很多特写镜头都在那个沙发后面或者上空完成。 那是我最喜欢的几段描绘。定点镜头,或者吊高镜头,在同一个地方不停地重复。那更像是一种导演自己本身也迷恋的表叙方式,就写我们写字的人一样总有一些特别迷恋的东西。而我迷恋,因为那是一个完全个人的东西。没有其它原因。 当然这样的迷恋我也是我个人的喜好,不关客观因素。
而杜汶泽终于也练成了主角,其实以他的能力完全可以胜任主角,也许是因为长相不够帅,所以一直只能担任配角。这部电影里对他的挺着的大肚皮印象深刻。 影视界对于长相不够帅的人们总是很不公平的。
末了,我想说,这部电影从某种程度上让我看到了华语电影的Cult希望,纵使还不够彻底。不过彭浩翔已经带给我足够大的希望和喜悦了。不管怎么说,这部电影也算是近期来少数的值得一看的电影之一了。 有人说这部电影只是一个中年男人的性幻想故事。但是我更宁愿相信,这是一部接近Cult的电影。纵然不够彻底和淋漓尽致。
2006-07-16 丙戌年六月廿一日
附注:电影资料扩展链接。 ■片名:《伊莎贝拉》 ■编导:彭浩翔 ■演员:梁洛施、杜汶泽 ■类型:剧情 ■语言:粤语 ■色彩:彩色 ■片长:91min ■地区:香港
■首映:2006年2月16日(德国)
扩展阅读:
【彭浩翔电影专题】 《青春梦工场》(AV):年少轻狂;给我一个理由改变这世界 《伊莎贝拉》(Isabella):Cult。构造。段落镜头。意象。恋父。乱伦。零碎。 《出埃及记》(Exodus):以神之名的审判与救赎
彭浩翔这片十分文艺范,讲究风格化的意境营造,注重构图和机位移动,多用小景别,前景常有物体遮挡,人物落位画面一侧,似乎是效仿王家卫。梁洛施姿色声线演技都平平,英文名作片名、热裤露腿算是彭浩翔男性视角对她的偏好和利用。父女关系虽奇特却无深挖之处,闪回叙事不利索,回归背景也无关联
有点Leon的味道,风格十足
有一种轻盈悠扬的步调,风格忽然和王家卫有些靠拢,但比王要接近凡人,没有从小事中讲大道理。梁洛施用自己的十八岁去演十八岁,无论是外形还是内心,都无比成熟、睿智....
8/10 彭浩翔正常发挥的时候,偶有灵光总能闪现王家卫的气质。情节的取舍与色调的配合使影片更为克制。灵动的配乐与剪辑更是让影片有了韵味,艺术性拔高了一个层次。
仲夏迷宮﹐拈花碎步。似乎言過其實。
小妮子不錯....王張杜三角鐵式迷情疏離+(廉頗老矣的)陳果式影射忡忡+Bertrand Blier式神經質+金培達搶戯的配樂,煽情是汎濫的,情懷是投機的..港片離我果然越來越遠
沒想到幾好丫, Isabella演得不俗, 只是天生聲音太過尖而造作, 一幕她醉酒唱梅豔芳, 我在家也會:) 看電影時覺得最沒勁的就是邊看邊想深層意義, 但這套關於回歸實在有太多太多太多明顯的隱喻, 可以拿來和香港有個荷里活互相輝映, 其實都不很王家衛, 只是間中鏡頭在樓梯把人拍得鏡頭很像, 和明顯對比的用色, 後段開始就很彭浩翔的搞笑, 令電影更見靈巧
彭导,你怎么了彭导,干嘛要学王家卫啊,得其形容易,可王家卫电影里的孤独是融入骨子里的,学不来。分明是效法”靠寻找母亲给生存以理由的阿飞”来讲述这个”靠寻找一条叫伊莎贝拉的狗,得以拯救一个废掉的男人”。还是按自己的风格走,这才是港片,或者电影的出路。115:t42ed8cd25
那天我在街上,看到有个小妹妹拖着一只狗。她经过我身边,我知道是伊莎贝拉。然后我跟她去公园,我们在公园玩了很久,我抱着它,在它耳边轻轻的叫它。它回应我。那个小妹妹告诉我,那只狗叫当当。我不想分开它们,我不敢告诉你,因为我怕找回伊莎贝拉你就会叫我搬走,你可不可以不再扔下我?
將澳門的顔色和建築掌握的很好很澳門。女主角選用不符角色,而且老像看到張柏芝的樣子。細膩的部分足夠“你知道嗎?在澳門做人很難。沒金表不行。”“不是人家看不起你。是看不見你。”還有開場砸酒瓶的時候。砸一個不夠強烈。再砸一個。很好的細節。
一开始让人想起王家卫、《Leon》、中年危机题材。但半场一过马上抖了只属于彭浩翔风格的几个幽默桥段。还有那些似是而非的隐喻,比如那只叫伊莎贝拉的狗,丢了,后来跟了别人,连名字都被叫做当当。就好像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曾经连他们自己都认为叫做macao,而现在被叫做澳门的地方。
由杜和彭开的 “不是兄弟”公司监制。开头故意玩了一些不那么通俗的叙述手段,搞得电影院里许多人嘀嘀咕咕。但是随着情节的展开,他们已经完全忘记要弄清楚开头(或者他们已经弄清楚了),而是投入到杜汶泽和梁洛施的温情里去。跟彭浩翔此前的作品完全不一样,但是仍然有一些黑色幽默。他自己说,很难
“等我回来,我们一起戒烟”。彭sir最满意的一部自己导演的作品,梁洛施很灵
有异国风情的小故事,讲小人物的小故事。小文艺小情怀。
那个小男生的生活挺狗血的 我们或许都在生命中的某个点 是别人故事的配角吧
搞得那么王家卫。
影调 色彩 用光 音乐
非常夏天感觉的一部精致小电影,营造出那种颓唐可不减浪漫的调子。血统纯正的爱本身就是一支挽歌,就像片尾的那支,不管怎么动听怎么让人朝着积极方向前进,同时仍然不得不为那些怅然的欲语还休的细微末节而黯然。杜汶泽演得真好。2011.6.11
伊莎贝拉如此深爱一个人。他现在是,一个有大肚腩的男人,经常转换性爱对象,常把她们带到家里来,是为了省钱。在她落掉与他的胎儿,在他违背诺言没有出现之后。在她嫁人,并生下与别人的孩子之后,她仍然很爱他。她的爱多得迷惑她自己,令她相信,她和别人的这孩子,凝结着的仍然是她和他之间的爱情。
music。cinematography。acting。tone。editing。the way the story is told。subtitle。重看一遍,挺一般,特别是剧本,和(不优雅的)故弄玄虚。 再看一次,反感这种小聪明,而且过去那条线简直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