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顿庄园》之后闹了一阵剧慌,在完全不知道英国贵族制度和文化的情况下《唐家屯的故事》基本给我开了个门,大结局的时候我抑郁了好几天(结局不错,我也不是很懂我自己╮(╯▽╰)╭)。当《维多利亚》和《王冠》几乎同时期上档的时候,就像饥肠辘辘的人突然看到了满桌丰盛的大餐——不知该从哪里开始吃起?
对我个人而言,对于维多利亚女王的兴趣会更大一些,毕竟是她的一声令下,打开了中国屈辱近代史的大门。看之前还特意百度了女王,生平事迹看的七七八八,可以说是以十足的诚意去看的。《王冠》则是顺带着,看个热闹,没想到最后,看出了门道。两部剧撸完,尤其《王冠》,历史剧一般都是聊聊已故人物的花边,编编有的没有的小故事,可是我们超长待机女王还健在耶!这也就意味着该剧不仅要谨言慎行,还要面对收视率的巨大压力,好在从评分以及年尾陆续出炉的榜单来看,王冠戴在了《王冠》的头上。 ——————一条叫正剧的分割线———— 毫无疑问,两家公司都是奔着正剧方向去的,但从评分就可以看得出来,两部剧在核心内容上还是略有不同:《维多利亚》关注的更多的是女王本人,是关于她个人的类似生活札记的一种记录,所以在很多国家大事上,女王都“超有个性”,同时,剧本本身也弱化了女王每天需要处理的国事,给人一种,嗯,女王好闲,不用讨论国家大事的错觉。同时,由于维多利亚继位时还没有结婚,所以一季八集,差不多也是个恋爱结婚生子的爱情故事高级版,当然,观众也很在意这段故事,毕竟历史上,女王和丈夫恩爱非常,但这也就让本来想看正经历史的人有点尴尬,8.2的评分想必有这部分的原因。 片头中的三种女王形象:从16岁继位时天真烂漫,抱负满怀到执政时自信从容,到加冕结婚生子后,脸上多了一份母亲独有的慈祥。(很多女明星在生子前后写真的眼神有很大的不同,原本气势汹汹的画风,可能在生完孩子之后就变得含情脉脉,有兴趣的童鞋可以找来对比对比)不得不佩服出色的演员和善于捕捉的导演。
《王冠》则更佳关注王权本身对人产生的各种影响,在王冠之下,女王有时候非本意的决定和不被理解的无奈,一下子把人物本身的故事弱化了,让观众知道,哦!王权高于一切。the red box在两部剧中都有出现,但地位迥然。在《维多利亚》中,这个箱子只有短短几个镜头,只是一件道具,而《王冠》中的红箱子则几乎在前几集中独占镜头好几秒,具有非常强烈的仪式感。(此处有一个红盒子,请自行想象,因为我实在是找不到截图了😞) ————一条夹缝中生存的分割线———— 在两个女王的时代,他们的丈夫也成为了一大看点,作为男性的自尊,他们不可能像女性那样安安静静待在鸟笼里,一开始,都会不适应,但Albert亲王可以在维多利亚女王怀孕期间摄政,帮她处理大小事务,而到了Philips亲王这里,就完全找不到他的归属了,一整季,只看到他陪着女王微笑,陪孩子玩,偶尔学学飞机,还要被内阁警告╮(╯▽╰)╭
————这是一条演技的分割线—————— 两部剧有一个共同的演员,并且,演的都是女王的大伯or舅舅,一开始看剧的我有点懵b
对我来说没有一张熟脸,不过在几轮过后,都让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且不提Jenna已经在《神秘博士》中出场过,演技自然令人难忘。《王冠》的演员选择,只能说一个字:像!尤其女王的扮演者Claire Foy,连走路的神态和双手交叉的小动作都有模有样,让人感叹欧美演员的敬业,毕竟,这才只是小银幕上的电视剧。 两位演员在演绎头戴王冠的戏码时,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画风,一个斗志昂扬,一个心事重重。
——————真实与杜撰的分割线———— 对于维多利亚女王来说,她毕竟离我们有一定的时间了,很多史料上的东西,真假难辨,所以看这样的剧,多少有些杜撰的成分,与之相反,伊丽莎白二世从继位以来就一直生活在聚光灯下,出行有电台全程跟踪,加冕有电视现场转播,很多事情都是同时代的人共同经历的,怎样才能还原好普通观众看不到的细节,怎样才能将王室做出的一系列决定前因后果相连,都成了考验编剧的烫手山芋,好在,编剧大神都正常发挥。 两部都完成了第一季的故事铺垫,坑挖的都很大很深,欢迎一起来坑里坐坐~ 至于到底我推荐看哪个呢?😁😁😁😁 我告诉你,都看!都看了啊!
断断续续总算看完了第一季,印象最深的居然还是Lord M,遭妻子背叛仍爱着她,为了女王的未来而拒绝她的求爱。在女王大婚以后就没有再看到Lord M的戏份了,女王的“剧本”也从被教育、受引领变成了和自己的丈夫Albert共同成长。
Lord M令人着迷的,是他的成熟和体贴,作为除了男爵夫人以外的贴身辅佐,Lord M可以说是Queen First第一人了。在女王强硬的想要验身的时候,他也只是劝谏,并无多加阻拦。在女王为此感到后悔的时候,用劝导替代了指责。女王被Lord M吸引,一开始或许是童年里父亲位置的缺失。但在后来,她被Lord M的体贴入微所折服,因为在她过去十几年的时光里,只有Sir John自以为是的指责和语言打压,以及对着这一切不管不顾、没有主见的母亲。所以她迫不及待的要挣脱束缚,获得自由和认可。而Lord M的出现,为初登基的女王带来了极大的慰藉。现在想来,一开始看剧的时候真的很担心Lord M是白切黑,还说着“要是最后是幕后推手的话,我就要弃剧”,还好最后Lord M成为了白月光,成为了女王得不到的男人【x
说说Albert,虽然一开始会看剧也是因为他和女王的爱情开始的。但是不得不说他们俩更像是欢喜冤家修成正果。尤其是那段Albert用小刀划开衬衫,说要将栀子花放在心脏的地方,简直让人酥到腿软。这或许就是耿直的德国人最浪漫的情话了。
Albert和女王年纪相仿,比起Lord M像是长辈一般的存在,他和女王就像是两个年轻人一起成长。彼此都有自己的坚持和固执,但也愿意为了彼此而妥协。看着就像是“校园恋”一样【x
Albert无疑是个有抱负的人,有着心为天下的情怀,比起女王身边的老英国人,他更相信科学,更醉心科技。也正是因为他的“激进”,女王也逐渐认可“科学才是第一生产力”(?。两人因为火车争执那段真的泰好笑了。最后女王不甘心自己去坐了一次火车,Albert在地面上追着喊:Victoria, do you like it?
女王难以掩饰自己的开心:I love it!
两人的甜蜜点滴真的写不完,但作为观众看着女王从一开始一个稚嫩的女孩,成为自信的说出“ I know I am a better monarch than you could ever be”的时候,简直感慨万千,BGM一响起,女王A到不行。
女王和母亲的关系很复杂,她一方面不想受到母亲背后势力的掌控,一方面又在最困难悲伤的时候大喊妈妈。可以说非常“若即若离”了…
此外,全剧也很巧妙的穿插了皇宫里其他人物的故事,尤其是底层的仆役,他们从某种层面也是“民生”的体现。唯一让人难受的是感情线穿插太多了点,毕竟是个历史剧,感觉要拍成群像言情剧了一样(x
三星给Lord M.,一星给剧集。非影评,纯花痴,勿认真,已弃剧。
另:为第二季墨尔本勋爵的相关情节追加了评论,请猛戳:
维多利亚女王的故事早已不是新鲜事,各类传记、电影、绘画、传说在网上一搜,一抓一把。仅在影视界,以维多利亚女王为中心内容的作品频频亮相,近些年最有名的大概是《年轻的维多利亚》吧?剧中着重描写维多利亚女王与丈夫艾伯特亲王的爱情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整体上把握了历史,细节上不乏浪漫的想像,是一部不错的剧情片。 用流行的话来说,维多利亚女王与艾伯特亲王是标准的官配,因为有历史为前提的缘故,无论故事怎么演,这对男女最终一定会在一起。但观众却总想看点新鲜刺激的,既然官配不可撼动,那么官配之外是否可以容忍一些私配?英国人不是没动过这个脑筋,早前就有一部电影名叫《布朗夫人》,讲的是艾伯特亲王去世后,已过中年的女王爱上了他的仆人,因此被戏称为布朗夫人。这部电影我没有看过,但心里却总觉得不好受。我从前是官配迷,尽管电影讲的是艾伯特亲王去世后的故事,但总难以接受这样的梅开二度。 官配迷的身份是不易动摇的,但如果剧情实在可观,那么也非不可撼动。毕竟电影讲的是故事,而历史人物走入艺术框架后应算作故事人物,所以观众怎么看,完全看导演和编剧的本事。 套路都已演遍,可以深挖的只能是细节。任何人的故事都是年轻时最好看,编剧也最明白这个道理。于是这一次,编剧将细节扩展到了女王与艾伯特亲王相遇之前,镜头定格在历史上曾与女王形影不离的墨尔本勋爵身上。我起初并不能接受这样的安排,因为历史上的墨尔本勋爵比女王年长40岁,且在从前的任何一部影视剧里,他都是以父亲和导师的形象出现的。特别是在《年轻的维多利亚》里,他的形象已深入我心。但是,只要编剧肯下功夫,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毕竟这只是一个故事,并不是历史纪录片。显然,编导二人这一次走的是宫斗言情路线,也许是受他国影视的影响,也许是觉得女王实在挖不出新意了。但尝到甜头的英国制作人们知道宫廷剧不但可以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且有国际市场。这一次,墨尔本勋爵一反白发苍苍的老者形象,年龄降低二十岁,以一个优雅的中年绅士形象走到女王身边,来到观众面前。 扮演墨尔本勋爵的是英国实力派演员Rufus Sewell。他的名字听起来陌生,但脸孔却极其熟悉。在我的印象里,他似乎在七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出演电视剧了,如果没记错的话,是某一版《呼啸山庄》。但我记得比较清晰的是他在《米德尔玛奇镇》中中规中矩的表演,一个青年艺术家,有思想却缺乏表现力。最后与女主角结为伉俪。这个人物不讨喜,Rufus的表演基本还原原著,但却也看不出太多的演技,也缺乏一定的魅力。他的眼睛太大了,难免看起来有些凶。我曾经觉得他不适合演好人,出演反面角色更符合他的形象。然而,这一次他在《维多利亚女王》中的再度出山却完全颠覆了我以往的印象。Rufus越老越迷人,年龄的增长让他的五官更显协调,协调中透着淡淡的温和。穿上十九世纪的绅士礼服,言谈举止彬彬有礼,办事稳重得体,性格老成持重。在言情剧里,这样的形象是极具杀伤力的。 维多利亚虽然贵为女王,但她的成长极为坎坷。在继位之前,她的生活被母亲的情人牢牢把控,言行不能自由,精神极度抑郁。因此,当她十八岁成人并继位时,她最想做的是摆脱母亲和她情人的控制。但对于一个困在深宫之内的十八岁女孩来说,获得真正的自由是艰难的。她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而这个支持者在给她帮助的同时不会变成另一个控制她的人。墨尔本勋爵就是在这样一个时刻出现的。他是英国首相,是女王继位后第一个与她会见的政府官员。女王幼年丧父,又被母亲的情人牢牢控制,精神上承受轻微虐待。因此,这样的女孩子最渴望一个父亲般的人物来引领她。历史上的墨尔本勋爵做到了这一点,是女王入世的第一任导师,也是她的精神支柱。如果没有他,女王很难从母亲和情人的控制中挣脱出来。因此,女王对墨尔本勋爵是敬重且感激的。 但在言情剧里,仅有敬重和感激是显然不够的,也许观众还需要点别的。被削去了二十岁年龄的墨尔本勋爵有着英俊的外表,稳重的性格,是缺乏父爱的年轻女孩们不能抗拒的老男人。的确,看起来非常套路,但套路自有存在的道理。只要细节到位,逻辑通顺,套路也得人心。在剧中,女王亲切地称呼墨尔本勋爵为Lord M.,这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暧昧。而墨尔本勋爵也是自带BGM,首先他有一段悲情往事,他的妻子与别人私奔。然而,他不忘旧情,依旧那么深情地爱着她。尽管听起来俗套,但这是老男人吸睛的第一要素,永远不会过时。其次,无论女王做什么,对的或错的,他总是站在她的一边,默默地支持她,保护她。有了这样的爱护,女王仿佛找到了丢失的父亲,在满足了多年缺失的父爱时,依恋发展成爱慕,爱情来得顺理成章。第三,墨尔本勋爵含情脉脉的眼神,温文尔雅的谈吐以及处处体现的对女性的尊重更为其自身魅力加分,此时,动心的不只是女王,观众们也不由自主地被两人带进了剧情。最后,谁都知道,这是一段注定不会有结果的爱情。“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是横扫中外,纵跨古今的感人主题,越无望越迷人。观众们都知道官配即将登场,而剧中各种政治博弈也为这对有情人设置了重重障碍。为此,女王甚至打算效仿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终身不婚,与墨尔本勋爵保持companion的关系。两人站在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的画像前,心里流动着爱,幻想着可以在守护中天长地久。但他们都明白这一切并不可能,特别是墨尔本勋爵,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做一辈子首相。一旦他从这个位置上走下来,他不但会失去保护女王的权力和资格,考虑政治上的避嫌,他甚至不能经常见到她。爱情在机缘巧合中诞生,却不得不在现实博弈中消亡。 艾伯特亲王终于登场,但有墨尔本勋爵在前,年轻面瘫嘴酸的小王子显然缺乏魅力。女王看他不顺眼,观众也觉得他多余。但在仅有的几个选择中,女王只能选择爱上他。关于这一对的演绎,编剧自有独到之处,但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内。故事发展到这里,言情剧之杀伤套路正式登场,这就是三角恋。所有人都明白女王与勋爵的关系,艾伯特王子也不例外,于是在女王与勋爵公开暧昧时频频扮酷,施展尚且不太成熟的雄性魅力。精明的墨尔本勋爵明白,该是自己退出的时候了。女王注定与他无缘,能够在她需要的时候陪伴她,他已无憾。在这段感情里,由于身份的原因,他总是显得被动。当女王说,我曾经很快乐,你也快乐吗?他的回答不是我也快乐,而是你知道我曾是快乐的。当女王表白之时,他说有一天她爱上一个人,会把全身心献给他。但他到底不是圣人,当女王决定与艾伯特王子结婚时,还是差一点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们的相处总是散碎的,但每一次都温情脉脉。直到最后一次,刚刚举行完婚礼的女王穿着白纱来与他告别,长长的走廊里只有他们两人,女王说她几乎做到了把全部爱献给艾伯特,但总还有一些要永久的保留着,因为她永远不会忘记。不会忘记那些有他陪伴的日子,不会忘记他给与她的照顾、爱护和支持,更不会忘记深埋心底的爱。当说完了再见,女王跑向远方,墨尔本勋爵也许还记得他自己说过的那句话,只有傻瓜才会把你赶走。但那只是曾经无奈的他自言自语,没有任何人听到。 女王嫁做人妇,墨尔本勋爵正式退场。他的背影是落寞的,但观众忘不了他温情的目光。编剧说,每个女孩都需要一个Lord M.,这话一点不假,只是一部分Lord M.的角色已在健康家庭里被父亲所扮演,当女儿踏入社会时,她可以放心大胆地追逐更多。而那些在成长岁月里缺失父爱的女孩们,一生都在寻找她的Lord M.,但心理的缺失是难以弥补的,令人迷失。也许遇到了,也许遇不到,也许永远无法意识到,那个Lord M.就在身边。
刚刚看了两集 还可以 期待后续女主的成长 服化道具很OK 06-04 21:57 Finished.
I remember it is in Ep7 or 8.
They were working together by the side of the desk.
Albert was reading.He just took the pen out of Victoria’s hand when he needed it. And she’s totally ok with that, then, naturally she grabbed his hand and lead it to her. I knew he supported her and understood her in the way as a queen’s subject and a best husband. And he is the best one she could ever imagine to have at that time.
How lovely they are!
I would say, no word like soulmate could suit them in a better way.
I shall admit, at beginning, I do think Lord M would be her Mr.Right. Now I knew I was wrong.Lord M saw her as the queen or a young maid who needed attention, care and love.
They do care for each other, but it’s not the pure love between a man and a women.
Instead, Albert saw her only as a woman. Like she once said, they only married to please themselves.
To be frank, I’d rather enjoy love story than those political things. However, I’m afraid I’d have to see a lot in the next season.
我发现都没人挖一下这个女仕长公爵夫人的料,那就放马让我来吧。
看了这部剧,给我印象最深也最让我感动的,不是维多利亚女王也不是女王和亲王的爱情,而是Duchess of Sutherland和她与亲王哥哥Ernst的爱情。我很同意某豆友对该剧的评价:一部披着宫廷外衣的情感剧。本来想着给两星,冲着duchess和演员的演技才加了一星。
从公爵夫人的生平开始说起: lady Harriet Elizabeth Georgiana Howard,爸爸是伯爵,麻麻是德文郡公爵夫人(凯拉纳特利演的《公爵夫人》就是她)的女儿Geordgiana Carvendish。遗传了她姥姥的优秀基因,从小就是个美人坯子,如下图。
17岁那年(1823年),嫁给了大她20岁的表兄第二代萨瑟兰公爵,生了十个娃(比女王还多一个)。辉格党执政时期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女仕长,也是女王的好朋友(女王丧偶后一直都是她陪在女王身边)。她死后(1868年)她闺女和媳妇接替自己成了维多利亚的女仕长。
我们这部剧发生在女王登基1837年,那时她已经30多岁了,有老公有孩子的。一出场就被他elegant and respectable的气质惊艳到了。
未完待续哈。。。啥时候补重点看我心情
《维多利亚 第一季》 :安利!
ITV(就是唐家屯的故事那个)16年的剧,到今年陆续已经出了第二、三季《维多利亚 第二季》《维多利亚 第三季》
第一季讲的是维多利亚女王从初登王位到初为人母的过程,评分8.5,我打了四星
虽然算是历史类型,但这部剧情感部分也很多,可以当作言情剧来看,一边看一边get历史知识✔️
话不多说,先上一波图:
一开场讲述的就是初登基的女主,因为是个“十八岁的小女孩”被众人所不认可,所幸身边有首相墨尔本勋爵相助
维多利亚在相处中渐渐对他暗生情愫,但顾及名声、或是觉得她可以遇见更适合她的人,墨尔本勋爵劝说她将真心留给更好的人。
这时维多利亚的老娘舅给她介绍了她的表弟阿尔伯特,前期两人也是各种互看不顺眼各种嫌弃各种吐槽
再来欣赏一下男主“出神入化”的撩妹手法
但这个钢铁直男有时候也会收获撩妹的正确思路:
然后在老娘舅和男主亲哥的神助攻下……
……⬇️⬇️⬇️【单身狗不禁感叹生活不易】
……
【单身狗再次感叹生活不易】
言情剧情大概就是这样…
历史方面第一季倒不是很沉重,第二季第三季压抑到想哭…有一次还真的哭了……
嗯就这样吧(我好敷衍)反正强烈安利,看着特别爽,我是一口气追完了三季,欧美剧也不是很长,趁热看吧
————————小彩蛋🥚🥚🥚
两人婚前,男主在老家被他哥拉去“爱情学院”学习……(就是🐔院…)
然后
🙄️Albert王子一直是我的理想型。结果这里的王子撩妹技能男友力max阿妈我恋爱了。
阿尔伯特撩妹技术我给200分
我已经被lord Melbourne萌化了,rufus叔叔即使老得脸都变形也无比迷人!在我心里此剧已结,prince albert你还是别出来了
维多利亚和首相M太有爱
看了两集,虽然剧情跳跃不连贯,但Lord Melbourne真是太帅了
这个剪辑好粗暴
阿尔伯特亲王这种耿直刻板又毒舌傲娇的德国理工科男在私生活混乱又擅长粉饰太平的英国宫廷甚至全欧洲贵族社交圈真是一朵百年难遇的盛世白莲。感觉就是看了一部不大高明的皇家版傻白甜爱情故事,而且不知怎么的,看外景服装道具,这部宫廷剧总让人想给ITV捐钱。
Lord M 应该是维多利亚少女时梦想的长腿叔叔。带她走入政治,在她成为queen之后,第一个生日礼物是单筒望远镜。给她建议但是却不强迫她接受自己的想法,喜欢她但是并没想过成为king干涉她的幸福。相信她,随时做好放手让他单飞的准备。
第三集末醋缸亲王出现,此后整整五集狗粮可香了。
冲Lord M也追定了: " A 30% share of viewing, and 100% of them are now crushing of Rufus Sewell - Fact." 目测Prince Albert不会outcharm 这位大叔。
刚看完4集,坚定站队Lord Melbourne :)这种正派忧郁又满满安全感的大叔!至于演技尴尬动不动喜欢削衣服的王子,谁要独占独占去吧啦啦啦
亲王没出来前,先站一发首相和女王(。ớ₃ờ)ھ【萝莉 大叔】
其实女王生活已经很抓马了完全不需要加料好嘛。Tom演了那么多坏小子竟然开始演男神了而且居然没有违和感。V&A总是一言不合发狗粮甜的不行。说起来Albert内向敏感文理兼修体察民情完全就是我的菜好嘛,虽然想想感觉这种性格还蛮像深柜的。跟首相的CP凑得有点牵强,仆人线太无聊希望可以删掉。
少女和大叔谈恋爱,血气方刚的少年横插一刀,又虐又酸的三角恋爱看得我少女心砰砰跳。很久没有这么正儿八经的言情电视剧了好嘛?EP04-05已经连续循环好几遍了,chemistry爆棚的男女主现实生活里也不意外的dating了。管它什么历史的真实啊 :)
其他方面都还好,但我只想说:太言情,太言情啦。
五集了感觉还是少女成长记,都是围绕家庭的,排场好大,女皇很美,出场都是伴着华丽的圣光的,亮瞎狗眼。可是剧情除了虐狗还有别的吗?
带着史实的帽子,内里则是稗官野史宫廷八卦片,喜欢~女王与那位一直半红不紫的反派之间又像父女又像师徒又带暧昧的灵魂伴侣居然很有化学反应,“you must smile and wave,and never let them know how hard it is to bear”好感动~又站官配,又心疼Lord M←这算什么心态
想看歷史劇不喜歡看言情.....熬三夜看直播完全不值得....看到第三集...看來不會集中講一些女王任期的大事件了....快棄劇了....編劇快把我迫走了...
Lord M简直是完美男人
宫廷剧真是美死了,虽然第一集看起来有点平淡,不过首相大人真是帅出天际啊!忧郁的沧桑感加哑哑的烟嗓,迷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