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法式幽默,我对意大利式幽默更钟情。意大利的幽默很荒诞,又有一种自黑的喜感。更透过一个人的视点去了解意大利生活,并对于意大利政治产生一定讽刺。当然里面还有温情脉脉。里面的主人公并不是完美的人,而是一个有各种毛病的人,通过他的一系列有趣又搞笑的改变,让我们去欣赏这个角色身上的一些优点,表现一个立体且真实的人。我觉得它比法式幽默更加轻松一些,喜剧效果也相对好一点,更加温情。
最近看到的最好看的轻喜剧了,从1/4笑到结局,最后编剧还加入了慈善因素,让人不由得感动起来。
讲的是一个基层公务员为了保住铁饭碗与官僚机构斗智斗勇最后竟然意外的收获了爱情的故事。整部电影都充满了浓浓的自黑,别说等红灯时要不要按喇叭,要不要排队,罗马到米兰的航班延误四小时时,男主说我感觉回到家了,这些莫名真实的笑点让人忍俊不禁。男主那点小市民,小心思,表达的幽默诙谐又清清楚楚。
都说意大利人是欧洲的中国人,诚不我欺也。
哈哈哈。
秒秒都有笑点,岔气足足90分钟!
很多人说公务员的工作枯燥无味。
但电影中的这位意大利铁饭碗公务员,工作丰富到让你羡慕。
在草原放羊,边放边欣赏美景。
和凶猛动物打交道。
给北极熊撸管。
男主本是一位超级热爱自己铁饭碗工作的黄金单身男。
每天跪舔办公桌。
从小喜欢盖戳。
(儿时盖戳)
长大后,他有了一份全职盖戳的铁饭碗工作。
每天花式盖戳。
(盖戳)
偶尔收点小贿赂。
女朋友和丈母娘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丈母娘和女朋友起身)
(一声令下,女朋友和丈母娘立刻起立)
妈妈每天扮演五星级大酒店服务员。
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他有一份铁饭碗的工作!
活少、钱多、社会地位高、离家近,羡慕吧。
但是,这位铁饭碗接下来的事情就有些让人出乎意料了。
因为他面临着被裁员的危机。
经历了一番激烈的竞争后,他最终被“暂时转移”(意思是,逼你自动辞职)。
因为他既没有自身的残疾。
(残疾同时)
(这个同事因为自身残疾被留下)
也没有残疾的亲属。
(残疾同事2)
亲生母亲简直健康到自私自利?!
你要多少有点病我也没事了啊
妈妈 你总是太过注意健康
你这是利己主义
临时向女朋友求婚也无用。
因为他没有在条例颁布之前结婚。
你结婚也没有用
于是,他收了已经被感动哭的女朋友的戒指。
走出了高档餐厅,把女朋友请到了路边摊。
并非他无情,女友对他的“爱”全是因为这份铁饭碗。
当得知他有可能被“劝辞”之后,丈母娘立刻让他不要再打电话。
女友也马上投入了另一个同事的怀抱。
男主被一次次调到偏远地区,可为了保住这份铁饭碗的工作,他在每一个岗位都活的相当棒。
主管裁员的女干部,一次次把辞职补贴金加价,却拿他没办法。
告诉我一个最恶心的地方
就像粪池一样的地方
恶心到连放射性废物和寄生虫都活不下去
最后,终于来了一个狠招。
(北极)
北极!
(北极2)
工作任务还是保护科研人员不受北极熊攻击。
(男主要接替的工作人员)
这次,他总该投降了吧。
然而,不是的。
美女从天而降。
工作也变成了欣赏美女。
美女同事提醒他要注意背后,以防北极熊从背后袭击。
他却醉的不知归路,坚守着美女同事的后背。
终于,在周末时被心满意足的被美女同事领回了家。
你要跟我一起走吗?
不 瓦雷利亚 你应该想跟你男朋友在一起
我没有男朋友 你收拾东西要多久
所以,早有准备,才能秒速与美女回家!
(已经好了)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可能已经猜到,这位美女同事的家庭并不会太简单。
只是没人想到会复杂成这样!
男主先是从相册中了解到这个女人有N个伴侣,几乎是到一个地方工作就换一个伴侣。
女主甚至还是一位双性恋。
接着,女主和每个伴侣所生的孩子都接连和他打了招呼。
惊喜还在继续,最后还冒出来一位借住在女主家的没穿衣服的前任。
伟大的爱情,除了等待,还有接受。
女主的混乱情史和复杂家庭关系,男主就这样统统收下。
爱屋及乌,除了人他还痴迷地爱上了挪威这个国家。
学习挪威语。
学习如何文明的排队。
学习如何家务平分。
学习如何把女主的孩子当自己的孩子。
这些都是她的孩子?
妈妈你怎么说是她的呢?他们都是我的孩子
甚至,他还学会了如何丢掉嫉妒心,放她去和前任约会,自己在家给她带孩子。
父母来挪威见到他的那一刻,他已经混在了那些无法辨别的金黄色“挪威脸”中。
当这个妈宝男开始告诉妈妈少打电话来的时候,全世界都知道他真的恋爱了。
妈妈 你别再老打给我了
等你难过抑郁到不行的时候再打给我吧
恋爱中的人总是冲昏了头的,更何况是这样固执的一个男人。
这样狂热的爱必然是有副作用的。
当他在电视机中看到两位意大利歌手的合唱时,他感觉到了祖国母亲的召唤。
于是,他在挪威的大街上发疯的按喇叭。
去吃意大利面,并且拆他们的牌子。
欣赏夜色下的“混乱”。
对祖国的思念就像突然袭来的爱情,无法抑制。
这心情,杉姐很理解。
就像想家的时候,雾霾都变成了熟悉的味道、亲切的字眼、留恋的理由。
他带着女友和孩子们一起回到了意大利。
这下换了女友崩溃了。
(女友崩溃)
她无法适应这里所有的“不文明”。
你要我怎么去教我的孩子们?
接受所有的东西 就跟你一样
所以,自家导演这样黑自己的祖国没有关系吗?
面对女友的离去威胁,这个铁饭碗果断还是选择了自己的饭碗。
导演热纳罗·努基阿德曾有《漫步云端》、《美丽的一天》、《阳光凶猛》这三部作品。
其中两部豆瓣有评分都在8.0以上,剩下两部因为评价人数不足而没有分数。
值得一提的是,导演热纳罗·努基阿德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喜剧。
切柯.扎罗内是意大利著名喜剧演员。
地位嘛,相当于印度的阿米尔.汗了。
在上面提到的四部作品中,凯科同时担任了编剧和演员两项职务。
2016年,《我去哪儿?》在意大利上映,创下意大利票房奇迹。
上一次创票房奇迹,同样是凯科·扎罗内自编自演的电影《阳光凶猛》。
所以,这对导演+编剧、演员的三角二人CP是妥妥的老铁呢!
这对CP不仅黑意大利公务员。
还黑国家。
挪威被描写为文明国家的典范,而意大利刚好就是反面教材。
意大利人按喇叭,挪威人从不按。
男主在挪威的街道忽然刹车,理由竟然是捡垃圾,而且“肯定是意大利人从这里走过”。
意大利人乱停放车辆,而挪威人从不。
这种搞笑自黑精神也堪称经典了。
随意挥洒的笑点,让人佩服。
举个例子,男主来到北极后,一拳打到墙上的国旗,国旗倒了过来。
(十字架掉)
结果下一个镜头,就是他把这面倒着的国旗当做十字架来许愿的镜头。
故事的开头,男主在非洲的热带丛林里赶路。
司机刚刚说到这台车从没坏过,结果就报废了。
司机又说这里半个月没下过雨了。
天上就来了下起了倾盆大雨。
并且还被不可能出现的部落首领抓了走。
在这里,他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观众跟着这些部落的民众一同进入到了男主的记忆中。
所以,从一开始,编剧就埋了两个包袱。
一、男主讲完经历后,是否会被杀死。
(如果男主讲完经历后,首领认为他不配踏过他们的领地,他就会被烧死)
二、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第二个疑问,直到男主与女友分开,重新回到了心爱的盖戳岗位之后才解开谜底。
重回铁饭碗岗位的他,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快乐。
电视翻来翻去,不是自己曾和女友研究过的磷虾。
就是他们一起撸过管的北极熊。
在办公室的日子,再也不是快乐的了。
而是无穷无尽的束缚。
当我看到鸟儿飞翔的时候 我意识到了
我还有他的电话
于是,当杉姐和大家一样瞪大眼睛等女主接电话的时候。
却传来那句“给我带只鹌鹑,刘济”。
当大家都刚刚被奚落之后,却又忽然切入女主打电话来的画面。
并且她又怀孕了!
先降低期待,又忽然给惊喜。
秒秒钟打破刚刚建立的起来的主观印象。
冲突和笑点就是这样出来的。
编会玩儿啊!
男朋友送礼物都应该是这个节奏就对了。
男主问孩子是谁的?
女主的回答也颇为幽默:
我就告诉你这几个月他特别固执
动都没动跟块铁似是
男主立刻明白了,这是自己的孩子。
所以,这是他一开始出现在非洲的理由。
部落首领放他走,因为他的孩子再过几个小时就出发了。
嘴里念叨着,希望有一个儿子。
见到女儿的下一秒就酥软到爱不释手。
这部电影中的笑点就像生活。
所有的一切都来自意外。
意外的那么美好。
很多人从男主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受父辈的影响,希望有一份铁饭碗的工作。
男主的父亲到退休N年之后,还一直不忘那份职业伤认证书,只是希望政府多一份补贴。
他认为这就是体面和风光。
是最好的安排。
可是,当他走出去了才发现世界那么美。
才发现,没有条件的爱情那么真挚。
很多时候我们不敢拥抱世界,不止因为父辈的观念。
而是你的不勇敢。
一颗勇敢、自由的心,才值得你追求一生!
借用男主母亲的一句话:去你妈的铁饭碗!
看的时候你会哈哈大笑,但是不一会你就忘了你在笑什么。
电影的幽默和笑点都像丝绸一般划过,不加任何粉饰,不牵强,没有烂俗的笑话,有深度。
这部电影真的很好,我会推荐给身边的人一起看。
一部电影,要讲故事还要逗笑观众,很佩服导演和编剧。
我不知道电影的分红是什么样的,但是编剧的角色真的很不起眼,我们谈论一部电影的时候,会说:哦就是那个谁谁谁演的;就是那个谁谁谁导的。
但是评价一部电影的好坏,最先不应该是剧本的好坏吗,然后是导演的安排,演员的演技。
这部电影能让我们反思很多,无论是个人,还是电影产业,还是“搞笑艺人”。
来自于时代的焦虑,传递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变得那么沉重,足以让我们放弃很多事情,只为了换取一些安慰。
对于我来说,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不全在于维持生计,也不在于他人,而完全在于己身。这样说来实在自私,而作为人民的公仆,首先就该把我这样自私的人排除在外,因为我不理解一份工作的价值全然在于奉献,永远的付出和给予,这样的人或许是从他人的肯定中获得成就感(我猜测)?可惜我全然不是这样的人,自身的成长在我看来是必然的,不只是在工作,生活中的我也是这样一个人,我永远在开始,永远在路上,完全的停滞或者平稳期,真的不适合我。
再深究下去,或许要用到弗洛伊德的童年假设学说来解释,因为环境的压力,我无时无刻不给予自己压力,疯狂的push自己,永远要前进,被落后的恐慌永远伴随着我,或许这样是可悲的,因为我没有获得顿感的天然环境,紧张和疲惫是我的常态,但它能给我带来安全感,往好的一面来说,她让我不断获得向上的力量,让我热情洋溢、积极探索并且热爱生命,所以我不为我的过往感到遗憾,我认可、肯定它们,构成了我的它们。
陷入困境时,我也在不断问自己,在现实面前,野心和价值有那么重要吗?但写下这段话的时候,我不断反思,我试图了解自己、了解体制内外工作的差异、了解我想要的人生,但无数次的,我得出一样的结论,在没有落魄失败到难以为继的时候,我永远以成功为假设的前提,比其风险,我更惧怕没有冒险过、实现过,变成死水一潭的我。
我无法想象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在于盖章,并以此为生命的追求,我不理解但是尊重,不会选择但是祝福,我要的,是滚水一般的热烈。
说会电影本身,前期的讽刺足以到位,带有意式的老式优雅风格和不断场景切换的搞笑,可惜结尾的处理,我没有期待男主的大彻大悟,或者为爱情奋不顾身,他在看到Baby的前一秒,还是没有签下辞职书,犹犹豫豫的,但还是做出了选择,又或许,这才是电影贴合现实的高明之处,你怎么能要求一个把安全感刻进了骨子里的男人,在重新获得梦寐以求的生活后,为爱情毅然决然的放下一切,那是爱情片,不是喜剧片。
在我的二十岁,永远有比安稳更重要的事,爱情、自由、事业、哪怕是撒哈拉沙漠里的一晚星星,这种生活很好,但我不适合它。
这是一个部分内容很精彩的电影,在看开头的时候,我就认为,他至少值得4星,看了结尾,我觉得3星顶天,因为小柰子女主,只剩下2星,她的四个孩子和极度让人不适的价值导向,可以扣掉剩下两星,由于没法打0星,万般无奈只好给了1星。
让我们以一个脱离幻想,生活在真实世界的正常人的心理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铁饭碗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那么什么样的理由值得放弃,我的意思是,毫不犹豫的主动放弃?
让我们以一个现代社会青年,一个脱离了封建社会,没有走向遍地是银趴的疯狂社会的青年的角度来看看,一个什么样的男人或女人值得一生忠诚于他?
让我们以一个文明人地角度来思考,让三个小孩无法生活在亲生父亲在的家庭,其中一个弔毛还在儿女面前果体,母亲全世界乱窜,母亲和继父结合的方式就是继父丢掉了稳定的工作,生活在一个没有发展空间的犄角旮旯,这是否是一个合格的养孩子的方式?
在感慨制度之前,我们需要毫不忌讳的直面“自由”这烂玩意,他能带给你什么?流浪歌手是一种很酷的方式,如果迫不得已没什么可说的,谁不想站在台上唱歌?不过如果单纯的认为酷就去干,以为经此之后能有什么人生升华,那我觉得,多少有点急需精神科的抢救。这就像一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人,妄想偶尔去花百八十块吃块牛排,以为能升华什么的。别装什么大尾巴狼了,好像装着装了就是真的了。
生活处处都牛排陷阱,他并不总是叫这个名字,也曾叫过“气质”、“知识”、“大智慧”、“勇气”、“天命之子”、“返璞归真”、“王子和公主”、“文明”、“善”、“忍”、“反思”。道可道,非常道。在此,我不想劝谏任何人,迷途的人也不想听,我只想说:“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一路走好!”
礼崩乐坏了,我要当山顶洞人了。
不愧為義大利冠軍片,包含政治、文化與生活百態,故事娓娓道來,可看性極強!
和父母一起生活避免独立生活的花销,和女朋友持续交往避免婚姻和家庭的责任,狩猎与垂钓许可办公室的铁饭碗工作避免工作风险,这些他都做到了,他的生活轻松得让人嫉妒,连老天爷也看不过眼了
很轻松的文艺片
幽默卻不低俗,很棒的義式喜劇
印象中看过的一些意大利喜剧都非常不错,即便没有太新鲜的元素,但笑料都很贴合人物性格,不尬。反观好莱坞偏青春和爱情的喜剧,路子是越走越窄了。
不做作的喜剧,意大利人好萌。
浓郁的意大利风情的喜剧,幽默却不低俗
还不错,挺搞笑的
轻松带点搞笑
笑点多却不觉得低俗
带着浓郁意大利风情的喜剧,令人开怀大笑。
意大利最高票房纪录,意大利版《阿甘正传》,电影节连加6天将近20场…所有的这一切盛名都没有在看完后感到失望。本来心情特别郁闷失眠一整夜出门,却被这老男人的故事逗得我一阵阵的笑。配上欧洲美丽的风光和配乐,整部片子温暖有趣却不失照射现实的力量,一击即中我的心灵。
You can always tell the winners at the starting gate.真希望什么时候影节能上。
好欢脱也好温暖
应该翻译叫我去哪儿啊,一个视公务员为生命的男人在挪威遇到爱情,成长抉择的故事,电影对意大利自嘲的不是一点半点,不文明,懒惰,大男子主义等等,在观影的过程中作为中国人很有代入感,这部意大利去年上半年的票房冠军没那么深刻,但电影各方面都做得很扎实
挺轻松幽默的片子,还行
哈哈哈哈哈哈,挺好玩的
高级的喜剧,满满的笑点却不用力过猛,有自嘲不低俗
很不错的影片,看着很舒服
意志坚定又自带优越感的直男癌宝妈男奋力保住铁饭碗的故事,充满戏谑的意大利电影,调侃体制内铁饭碗,把公职人员黑出了天际,据说是意大利去年上半年票房冠军,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有勇气自黑就有进步的空间。南欧和北欧差距真是很大,无论是政治、文化还是国民素质。混吃等死的日子只能越过越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