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不是我非要抬杠,但是讨论青春期教育失败、人性缺失、超英猎奇、小孩玩核弹等等的朋友们,我觉得你们真的没看明白影片讲的故事,拍的如何我们且不讨论,就说故事本身。
先说他的样子,外星人和人类长的一模一样别无二致的概率有多大?我猜测90%以上的可能他是被刻意“制造”成人类的外形,为的是能顺利融入人类社会成长,通过天外降落、座舱以及不时在魔童脑子里回响的声音来看,他明显是带着某种使命来到地球的,就像剧中说的“夺取世界”,以上这些情节明显是在告诉观众,他是个被制造出来的工具,你可以把他当成一个人形机器人来看待,他成长的种种以及在人类社会中建立的关系、感情甚至个体的意愿都是普通用户权限,“夺取世界”才是admin级别的命令,命令一激活就有最高优先级,所以他杀人不杀人、杀谁都和人性没有一点关系,确切的说我觉得他的人性其实在反抗的,从对待爸妈以及阿姨的态度就能看出他不想让亲人失望,不想用残暴的方式面对家人,但是admin级别的命令是不能违抗的,所以他最终还是乖乖执行命令了。
另外这片子和超人的情节完全不像好吗,超人是来地球避难的,对人类的态度取没有预设立场完全取决于后天认知,他是被输入了指令的战斗机器人,人类就是灭绝对象,要说类似也就是《龙珠》了,卡卡罗特被悟饭收养以后如果不失忆的话,大概也就是这样吧,我猜如果有续集的话,可能制造他的势力会登场,会是弗利萨大王吗或者是贝吉塔和那巴??
谁规定超人就必须惩恶扬善拯救地球?
和赛亚人一样,儿童Brandon的种族把刚出生的婴儿发送到宇宙的各个有文明的星球上,然后静待婴儿长大,来征服那些“低等”文明。他们自信,只需要Brandon一个就足以征服地球了。
在Brandon发现自己的超能力之前,他基本上还是个乖孩子。就在Brandon开始意识到并摸索使用自己超能力时候,他遇到的是父亲粗暴教育方式、母亲的无原则溺爱、同学的恶意嘲笑,在他对周围失望之后,没有选择忍辱负重以德报怨,而是用自己的超能力干翻了所有阻碍他的人。
他没有遇到类似Clark的父母,也没有遇到Lois那样的女孩,最后就连他唯一给予希望的母亲,也要拿飞船上的金属来杀死他。“宁我负人,休人负我”,成了他的人生信条。
而且Brandon只有12岁,或者说只在地球上刚生活了12年,已经发现了人类这个物种的虚伪虚弱和不堪一击,那么就让实力来说话吧。
看腻了各种圣母白莲花的超级英雄拯救地球的故事,来个邪恶超人也蛮有意思的。
美国堪萨斯州的一对农场主夫妇一直膝下无儿,有一天有架太空飞船降落到附近,他们从船里捡到了一个婴儿,于是收养了他。
孩子逐渐在长大,然后夫妇发现他有很多异于常人的能力,比如他力大无穷,眼睛可以透视和发射激光,还会飞行,他喜欢红色披风.....
说到这里,想必绝大多数童鞋都会说,这不是超人的起源吗?
但其实,这个故事的主角并不是超人,而是一个来自外星的恶魔,也就是今天要说到的《魔童》这部电影。
超人这名英雄,大家都知道他是超级英雄的标杆,是真善美的代名词,而他在成长过程中也遇到过很多恶劣的事情,但好在他的养父母乔纳森与玛莎一直都引导他往善良之路上奔跑。
也正因为如此,这个随时可以灭世的外星人,最终成为了地球上最著名的英雄,他以自己的一生去保护地球的人类,甚至被称为“明日之人”(即引导人类成就向往的明天)
但反过来说,如果超人在童年时期并没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并没有走到那条善良之路呢?
《魔童》其实就是探讨这个可能性,一旦超人在自己的成长之路中误入歧途,那么会对整个世界造成什么影响?
这也是整部电影最大的噱头。
当然,《魔童》这部低成本的恐怖电影,严格来说跟超级英雄其实并没有任何关系,只不过主角的能力以及设定基本完全照搬超人而已。
但尽管如此,超级英雄黑化的题材历来都是相当受欢迎的,毕竟看惯了正义的英雄到处救世,换换口味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因此,在题材方面,《魔童》还是相当新颖的。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是至理名言。
一个人长大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还在孩子时期所形成的三观。
《魔童》的主角布兰登最后会变成一个恶魔,其实离不开影片里他养父母失败的教育。
布兰登的养父凯尔是一个美国农场主大汉,12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跟妻子在地下室乱搞,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粗俗大汉。
要说这样一个大男人会育儿,那显然是笑话。
果不其然,布兰登生日的时候叔叔送了一把猎枪,都被凯尔直接没收,而且他也并没有向布兰登解释原因,就一昧说你只是个孩子,在布兰登失控的时候直接与他对立,没有看到这名父亲有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过什么引导。
原版超人故事中的养父乔纳森,虽然也是个农场主,但却带有农民的淳朴与善良,对于克拉克发现能力后的不解,他会耐心地引导并解释,与自己的养子交心,不让他偏离到歪路。
而《魔童》中,凯尔这位养父唯一一次跟自己儿子谈心,竟然还是跟他说:“你对班上的女孩有想法是正常的。”结果布兰登听了之后当晚就到班上女孩的家里偷窥。
如此一看,两者高下立分。
随着布兰登能力与心性的失控,凯尔作为养父,对他都是各种指责与不信任,最后的解决方法非常简单粗暴,就是将布兰登杀死。
因此后来布兰登在对这个养父下杀手的时候,基本没有一点犹豫,也可以看出凯尔的确从来没有真心把布兰登当成自己的儿子。
布兰登的养母托里,走的则是跟凯尔完全相反的路子,就是溺爱。
在布兰登初次能力展现以及闯祸后,托里也从来不会引导教育他,她只会像现实里大多数家长一样说:“他还只是个孩子。”
而超人的养母玛莎,在克拉克闯祸或感到迷茫的时候,她并不会偏袒自己的孩子,而是慢慢让他知道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让克拉克理解到自己有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托里对布兰登的无条件溺爱,使得布兰登变得极度自我,而且还往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到了最后终于不得不相信自己儿子已经开始黑化的情况下,托里却要对他痛下杀手。
最终,托里这个举动毁灭了布兰登内心仅存的一丝人性,一个绝不走回头路的魔童真正降临在这个世界。
这对堪萨斯的夫妻,堪称是家庭教育失败的典范。
布兰登作为电影的主角,其黑化之路其实也算挺有意思的。
首先,送载布兰登降落地球的飞船,其实一直都有向他发出某种指引,就是“掌控世界”。
但一开始的布兰登,虽然不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但也不至于成为屠杀人类的恶魔。
比如,布兰登虽然在班上被孤立,但也有一位女孩一直很看好他。
不过在接受了养父错误的引导后布兰登一次偷窥令到女孩觉得他是个变态,之后布兰登一时愤怒将女孩的手捏碎。
但尽管如此,布兰登也仍然知道自己是不对的,还带着鲜花去道歉。
在自己的阿姨声称要将他不反省的行为告诉他父母跟治安官的时候,他也没有马上对阿姨痛下杀手,而是特地来到她家里劝说她不要这么做。
甚至,最后在杀了很多人的时候,养母托里对他用温情攻势时,布兰登也说出自己的心声:“妈妈,我本来真的想做个好人的。”
在自己的能力开始凸显之后,布兰登的养父母没有及时对他进行很好的引导,于是他只能自己去摸索。
鉴于自己处于青春叛逆期,因此心态暴躁的布兰登闯了几次祸,但他自己本身就拥有宛如神一般的能力,再加上飞船声音的蛊惑,而且本来他就是一个被溺爱的孩子,使得布兰登开始走上了逆我者亡的道路。
想想正牌超人克拉克,他在遇到不好的事情时,也有想过用暴力解决问题,但那个时候他的养父乔纳森就会出来耐心地对他进行引导,让他不至于失控。
而布兰登就没这个运气了,他没有能引导自己人生价值观的养父母,作为一个拥有超能力的他遇到问题时应该怎么处理?没人告诉他。所以他只能根据自己自我的本性去“行使”自己的超能力。
因此,最后他接受了飞船的蛊惑,成为一个魔童。
当然,尽管题材新颖,但这部《魔童》的缺点也很明显。
首先,是对角色刻画的深度不够。
整部片子的脉络虽然比较清晰,但在家庭教育的环节处理得不够,有多处地方导演表现得比较隐含,使得不少观众看下来会有一种“其实这个家庭的教育也没那么失败。”的想法。
通俗点说,就是对比不够强烈,毕竟黑化的个体的诞生,其背后必定是较为极端的环境才是正常的。
其次,作为一部恐怖片,其实一点也不恐怖,布兰登虐杀其他人时的视觉冲击感只有爽并没有惊悚,而且因为布兰登本身能力过于强大而电影的制作成本不高,所以使得文戏与恐怖戏的分配不均,导致影片节奏相当缓慢。
当然,最大的亮点是电影结局出现了“黑化版”的正义联盟,用绳子疯狂吊死人的女巫(映射神奇女侠)半人半鱼的怪物在海洋袭击渔船(映射海王)不禁让不少人期待以后是否会再来DC其他英雄的黑化版恐怖片。
总的来说,《魔童》作为一部恐怖片,结合了当下最火的超级英雄题材,是很新颖,无奈剧本的具体执行力度不够,使得这部电影整体上只能说是及格,不能说有多优秀。
2019年,恐怖电影《魔童 | Brightburn》
挺糟糕的,这个题材难免会让人想起黑化的正义联盟,但是好像DC也有这样的动画作品,本片里也是故意设定成黑暗风的正义联盟。从斗篷和镭射眼可以看出一斑,后面电视里也有说黑化的其他英雄。
这个设定虽然很俗套,但是大家还是喜欢看,人性这个东西,当一个人获得了超能力想到的第一件事多半还是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也许电影也是想表现出来类似于这个超级反派是被人的恶意所打造出来的。。可惜。。编排的什么破玩意。。
有部分剧透了~~~~~~~~~~~~~~~~~~~~
开始是一个天使一般的小孩子,聪明可爱善良,转变实在太快了。。过于唐突了,电影中刻意安插一些生物知识来暗示主角变化的原因,还有各种飞船的召唤。。他来的目的和《七龙珠》里悟空来地球的目的是一样(捂脸),但是依旧不能让人信服。
总感觉像驱魔电影一样,内心被另一个灵魂占据。。好的灵魂消失一样。。结果变成了一个神经病。。(突然感觉像有超人能力的小丑)
电影的思路把控的实在是糟糕,不禁怀疑现在是不是和DC沾边的作品都是神经错乱的人编的?
-------我是外星恶魔的分界线------------
推荐指数:★★(4/10分),我虽然带面具,但是我就是要留名!
看完本电影,我认为本片真的因为贫穷而限制了发挥。
首先我想谈一下Brandon本人黑化的整个历程,这在我看来是完全符合逻辑的,一方面是外星飞船对于Brandon催眠式的影响,或者是解放了男孩内心中的某些特质,又或者是将这些特质强加于男孩身上,这我们没有办法说清。另一方面当然是因为Brandon生活中所遭遇的嘲弄与蔑视,这种外因造成的自卑感和屈辱感和催眠结合起来就像是一面大鼓被不断敲击,最终造成了Brandon的黑化,自视高人一等,冷漠,自私。
但我也看过了大家的影评,有一点我是同意的,就是父母的无作为。他们当然爱着Brandon,但是在Brandon生日时父亲喝止他不允许接受枪支作为礼物,非常僵硬。另一方面,母亲对他即使有再多的怀疑与不安,仍然选择隐瞒和逃避,这两方面可以说在剧情上非常突兀,影响观感同时影响了观众对于Brandon黑化的整个过程的感同身受。明明你俩之前还是恩恩爱爱的夫妇,与孩子平易相处的好父母,但是为什么真到关键时候却没有办法领悟到真正的解决方法?
认真想想,我认为这是可能的,在我看来,这部片子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孩子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与性意识觉醒时的尴尬时期,此时的少年少女们不仅要面对自身的变化,同时还必须面对因为自己的变化而引起的周遭环境的变化(禁止套娃),父母可能因此不理解,同学老师可能因此产生隔阂。向水面投出一颗石子的结果是整片水面都会产生波动。但父母无法顺畅地感知到,他们只是明白,孩子进入青春期了,我们应该做点什么来引导教育。但能把这件事做好的父母其实不多。
说了这么多,我只是想阐述我的观点——电影中的父母其实可能就是我们现实中的父母不是吗?父亲在发怒时对于我们的行为从来只是阻止加呵斥,等他恢复情绪了他又会冷静地与我们交流。母亲对于我们的爱让她只会忍受我们的越界的行为。这样想,我确实能说服我自己去消化这种观影中产生的突兀感。
另外加一点,我在说“我们越界的行为”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指责我自己或者我们所有人的意思,这种越界行为可能有非常多的原因,有时甚至原因就是出自父母。
最后最后我来扣个题,这片真的贫穷,最后13分钟才是真正铺满“特效”,很多桥段我认为都可以设计的更为出彩,但肉眼可见的贫穷也让我能够理解这些遗憾。尤其是红眼切割冰库门的那一段,我寻思我用画图软件在门上画一条黄色的线,都比这电影特效要做得好。
而从恐怖的角度来说,我认为做的也不够好,很多要素都可以展开来说,Brandon的双B标志的由来,头罩设计的理由等等。我认为恐怖和诡异的氛围不是来自于视觉方面的震撼与冲击,更多的是来自于我们的求知欲与对未知的恐惧的互相纠缠。
但我还是给了4星,因为我认为这种类型的电影值得鼓励,想法相当有趣,尤其是最后海王是鱼人,用绳索勒人的女巫。
DC漫画中的超人被飞船告知他会领导这个世界,而电影男主被告知他会征服世界。电影满足了我对超人不同命运的幻想,作为拥有天神般能力的青少年,是要老实听父母的话,保持善良,甘于做隐于普通人的“救世主”,还是随心所欲的使用超能力,做一个“魔童”。 在我看来,电影并不是单纯的用黑暗版超人作为吸人眼球的噱头,这是一种大胆的设想:当超人对更低等的人类的蔑视压过了认同感,青春期的叛逆冲动究竟会造就出一个怎样的“救世主”? 所以啊,不要乱捡东西带回家,哪怕是个孩子~
what??超人又出电影了??这次直接把红内裤套脑袋上了??等等,不要告诉我隔着海还有一个穿成蝙蝠的有钱小孩
除了几场血腥味十足的杀人场面外,这片子真的一无是处,众说反超人反英雄,但根本没有渐变过程,黑化信手拈来,剧本像流水账一样干瘪,叙事节奏也跟不上,几度昏昏欲睡,作为恐怖片来说已经是失败的,而且男孩的选角也不好,全程呆滞没有一点灵气,表演方面也是负数系,作为一部时长不够90分钟的电影,这么有趣的设定和想法,根本不足以攒掇的立体而生动,最后只能靠下三路的炮制法搞出这么个半成品,反思片子里头的教育问题也是荒诞,暗黑本质定调,赖以调和?何况这么单薄的剧情和靠廉价惊悚镜头堆砌的三流货色,值得过度深究和解读么?★★
前2/3节奏还是太慢了,且顾及市场,血腥段落全都点到为止,如果豁出去以《遗传厄运》为指标尽情挥洒重口细节,或许还会爆。所以最大亮点依然是设定,让人越发想看《不义联盟》或《邪恶轴心》拍成电影,我现在就期待一个黑化的小蝙蝠侠和一个好孩子小丑,他们完全可以贴着超级英雄的热度拍个黑化宇宙。
本身就是个邪恶小子恐怖片,有几场还挺血腥的。必须对应“暗黑版超人”的设定,才会收获更多观影乐趣。因为在细节上做了非常多的呼应,除了红披风,包括那些超能力,尤其看到热视力烧穿人头还是很厉害的。有意思的是,结尾好像还提到了拿着电索的疯女巫和海洋生物?很恶搞了。必须期待正义化身的莱克斯卢瑟拯救地球了。
对比今年初上映的The Prodigy,其实外星predator和恐怖结合是一种尝试,本质上影片的恐怖元素不是惊悚,而是“天生的邪恶”,也算符合原罪论了
最讨厌的戏码就是夫妻两个互不信任,明摆着吵架拖时长,磨人。最后那个脱口秀的一句点题:they(熊孩子) are all out there(在外面耍),they(熊孩子) are all waiting(不给糖就捣乱),,,所以片名应该是:熊孩子之魔童降世(PS:还真没注意这位就是复联四里的少年蚁人LOL)
卧槽我被结尾吓到了!这破玩意还要拍第二部第三部甚至整个暗黑宇宙……太恐怖了(ಥ_ಥ)
看完哪吒再看外国魔童,忿怒的异类超能孩子,在爱的环境下还变成那副德行,因为没遇上好爹妈。空有噱头,我以为会反转一下但没有,整体很“平”,且转折生硬。走恐怖片路线就是最大的问题,框架下太多设定不合理:不去搞外人只欺负自己身边的人?死个人警察就去调查孩子?你还真是个睿智!全程一惊一乍的造恐怖气氛,但对方又不是鬼哪儿来的气氛?所以这片就是错位电影,对比《超能失控》就知道问题所在了。不过结尾彩蛋挺有意思,黑化超级英雄
一波续集在路上:父母双亡喂养蝙蝠的孤僻富家子,寄人篱下会吐蛛丝的变态高中生,情绪管理失控身染绿色皮肤的病童,来自女同家庭痴迷SM的女性瘾者
直到妈妈掀开画作后才开始让我精神起来,前边酝酿得太久,主角没写起来,恐怖又不够刺激(血腥画面一闪而过太可惜了),只能当做B级片杀人狂的超英儿童版来看。希望能引进内地,因为讲的是一个父母不把熊孩子掐死在摇篮里,熊孩子不仅害别人还会害死自己的故事,颇有教育意义。
有人说他是变态,所以他扭断对方的手;有人说他是哪个疯女人生的,所以他要报仇;有人想杀他,所以他要反抗。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被伤害、被侮辱、被欺凌,但是他们没有反抗的能力。假如说一个超能力者被欺凌,他会怎么做?他会以德报怨,还是百倍奉还?前者很伟大,但是后者更爽。于是他选择了后者,从一个普通小孩逐渐成为了大恶魔。他肯定有错,但同时也是所有人共同的结果。他不是天生就是魔童,是人们一步步把他“打造”成了魔童。血腥方面做得不错,玻璃扎进眼睛、车祸片段视觉冲击力很强。不像恐怖片,更像超英片,像真人版的《正义联盟:两个地球的危机》。全片很显然是在调侃《超人》,甚至片尾彩蛋还出现了邪恶版的正义联盟。既然都做到这个份上了,不如再多加一个彩蛋:有个人决定阻止他们,他的名字就叫:莱克斯·卢瑟。
❶《钢铁之躯》兄弟篇(译:在《钢铁之躯》面前就是个弟弟);❷克拉克·肯特成为超人的条件之一:养母不缺心眼。养父好歹说了句:“我们早该做点什么,这事都怪我们”(即便如此,影片至此都已过半);养母之后竟然还在护短,我以为她是知情不报、自欺欺人,直到一通电话打给丈夫,结果她是后知后觉?!❸片尾彩蛋(YouTuber)恶搞海王、神奇女侠、闪电侠⋯⋯
终于能够明白那些不“性福”的女生。银护导演监制,邪恶版超人,有几幕够血腥,但是节奏是做作的慢。成本太低,真正的硬货没多少,所以只好故意让观众等着……等着……等着……然后突然一秒,啊!观众:我怀疑你秒she了,但我没有证据。
我觉得这个电影还是比较写实和符合逻辑的。所有英雄电影都在把外星人拟人化、人性化。可是如果真的有外星人,他们怎么会像人类一样思考?狼被羊养大就能不吃肉吗,或者说羊被狼养大就能不吃草吗,人类并不了解外星人的天性,但我敢说,肯定和人类不一样。
本来是去看复仇者联盟的,结果卖票小哥给错票了。这导致我开始以为那小子是个超级英雄,看了一大半时还一直以为那小子是个超级反派。现在我正在安抚我女友的情绪…
预算很少,剧情很单薄,缺特效缺惊悚。吹捧可以说:本片贡献了差片的最好彩蛋。(^・ェ・^)
2333一看就是莱总会高高兴兴投钱的那种类型,老爷:非常不开心地投钱.gif
多给一星扳回评分。这样好玩的超级英雄cult片应该多拍。设定是超人(从音乐到各方面都影射钢铁之躯),但其实更像异形的David.
黑化的毫无预兆,上一秒还是正常的孩子,下一秒因为发现了自己的超能力邪恶性格就被激发了?有点血腥,但是故事性跟惊吓程度太差了。比较喜欢的可能就是餐厅那段了。
“如果超人没有被教育好而黑化”这个安利是骗人的。这个恶根本没有后天因素,养父母和女同学不背锅。基本吓人的地方都可以预测到,但是我还是对恶心流与jump scare抵抗力0,闭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