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美丽的海岸线和壮美的连绵山脉,在银幕上当然是种视觉享受,但要是拿自然美景来填补叙事上的空白,恐怕效果就不怎么样了。法国女导演妮可-加西亚这部拖沓到让人难以忍受的《石之痛》,让人觉得还不如找张明信片来看上两个小时。这种乏味的程度,连神奇女侠玛丽昂-歌迪亚都无力回天。 影片改编自意大利小说,讲述了一个情感脆弱的女人被想象中的爱情(强调“想象”二字)折磨得死去活来的故事,各种老掉牙的封建婚姻观性别概念,让人觉得能在2016年拍出如此“经典”的故事,也算是一种勇气了。影片中这段痴情的爱,与其梦幻的英文片名Land of the Moon(意为“月之境”)高度契合,恐怕美国情感类畅销小说作家Danielle Steel看了都会翻白眼。 让人尤为沮丧的是,影片最初有一个惊艳的开场。何塞(亚历克斯-布伦德穆尔饰)和妻子加布里埃尔(歌迪亚饰)带儿子马克去里昂参加钢琴比赛。当加布里埃尔在车上偶然看见一个路名时,她显得心慌意乱,坚持要司机停车。接着,她冲到一座公寓楼边,用手指掠过门铃上的一个名牌——索瓦吉。这时,镜头慢慢聚焦歌迪亚噙满泪水的双眼,影片开始闪回,观众满怀期望地以为接下来会是一段引人入胜的回忆。 加布里埃尔是一个淳朴的法国农民家庭的长女,因为时不时表现出各种抽风症状,被村里人认为是疯子。其实,她想要的只是她自己所说的“原则”:体验无条件的爱。然而,她的母亲却强迫她嫁给了何塞——一个家乡在二战中被毁后移居法国的西班牙农民。母亲认为,无论女儿有什么毛病,反正“她需要一个男人”。 加布里埃尔从一开始就明确告诉丈夫,自己是不会爱她的,但她还是接受了这段婚姻。没来由地流产后,她被诊断患有肾结石,于是前往一家温泉中心进行疗养。在那里,她遇到了安德烈(路易-加莱尔饰),一个战争中受伤的军人,此人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简直没有任何性格。女主究竟是怎么会对他一见钟情的,堪称整部影片的头号谜题。不过,无论如何,这突如其来的爱情,重燃了在她内心“燃烧”的“激情”。 马良几乎出现在了影片的每一个镜头中,但布伦德穆尔扮演的那个温柔、忧郁的农夫,才是影片唯一让人能忍的地方。光是这一点,就证明了《石之痛》的毫无生气(这倒并不是贬低布伦德穆尔的表演,他的演技毋庸置疑,但女主人公无论是作为角色、人物、女人、妻子、还是情人中的哪一个,怎么看都是无聊至极)。法国一线小生加莱尔在本片中也是被导演坑了,不仅角色毫无特点,而且还弹着钢琴就晕倒了——这恐怕是这个人物除了与父亲不和以外唯一的特点了。 加布里埃尔和安德烈在温泉中心的对话(照理说应该是影片的精华)毫无意义,让人觉得电影简直有四个小时那么漫长。鬼扯的对白比比皆是——什么“每一只要你一来,就会下雨”,让观众想要提起兴趣都很难。 不难看出,《石之痛》为何能够成为一部合格的小说,因为加布里埃尔的情感起伏都是内化的。把故事原封不动地照搬上银幕,就完全是另一回事儿了,本子差劲,就算马良演技再牛逼,电影也是精彩不起来的。此外,影片中五十年代落后的乡村,让人感觉无聊乘以二。任何与现代人思维沾点边的元素,要么就是完全没有。要么就是藏在人物脑袋里。 导演欲图呈现一个敏感女人在爱情中的想象力,也欲借着这样一种想象力,来描绘一个在新老交替时代里思想更前卫的女性。但正如是小说杀死了包法利夫人,在一场愚蠢且痴情的爱恋中,想象力也只可能是一剂毒药,在这个意义上,影片剧作不仅没有能够突出新老那个世代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反而使得女主人公所受教育变成了其矫情做作的原因之一。而马良和加瑞尔之间篇幅有限的情感,也缺乏足够情感细节和感人的剧作,这就导致女主人公对他长年的幻想没有了情感的根基,把马良角色变得更像是一个自欺欺人、一厢情愿的女人。 为爱情燃烧生命的“阿黛尔·雨果”们,或许很傻,但总也惹人心疼。《石之痛》最大失败即在于它试图塑造一个阿黛尔·雨果式的悲剧,却只凸显了这个女人的疯和傻,却丝毫没能引发观众对马良这个角色的怜惜。当然,玛利亚·歌迪亚肯定不如伊莎贝拉·阿佳妮美丽,但论疯论痴情的程度,这个剧本里女主角的确实也不及为爱漂洋过海的阿黛尔,毕竟要揭开关于小中尉的秘密,只需要去一趟里昂就足以了,而我们的女主人公却非得等上二十年。
我是个追求爱情至上的人,虽然没有到达女主角这种几乎致“狂”的地步,但是,我是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主角的那份痛和期待。
看的时候,尤其在看到加布里埃尔为了中尉备受煎熬的时候,我泣不成声,太写实了,我心里不断冒出一个词“shit,shit,shit”!!
:Why the reality and the ideal in love will be so different.
:Why does the director have to tear the human's scar so cruelly.
:Fortunately, Gabriel realized that she had been in happiness so long and she's lucky .
影片的处理正得我心,比如,女主排斥何塞时,使劲背靠着一面墙,何塞很爱儿子,有个镜头是儿子从后座伸手搭着他的肩头,他抽出方向盘上的左手覆上去,一方面表现安抚儿子参赛前的紧张心情,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跟儿子的亲密。
最后,只能说,原书作者和导演有直透人心理的能力,希望对爱情执着的人儿能看到这部电影,给你爱的启示和勇气。
《石之痛》在我所看的爱情体裁的电影中虽不是最好的,但它很深刻,品起来虽好象少了些浪慢但多了的是理智,少了些甜蜜却多出了些实际,没有了缠绵但骨子里渗透着温情。电影以舒缓的节奏诠释着:爱情是青春期常犯的精神上的一种综合症,病情发作让你辩不清真假分不清左右,它会让你愚钝到看不到爱人身上的任何瑕疵失去所有的判断力它无端的来了去又匆匆,这来与的之间伴随着难与名状的喜与忧悦与痛
几乎所有谈论爱情的电影在现实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原因可想而知。想在短短的两个小时中讲述一段铭刻一生的爱情,难度无异于登天。尤其是那些仅仅通过剧情的发展来传达这种爱之深刻的电影,更是如此。更多时候,不可避免地沦为“狗血”,比如这部《石之痛》。
电影中的爱情,往往寻求脱离常态的样本。两位相爱的人要么突破了道德的束缚、要么在出身上有巨大反差,可以说正是来自现实的压缚加剧了情感的动人力量。很少有导演愿意展示一段极为普通的爱情,普通意味着平淡,平淡极为容易失去观赏的价值。
对于观众来说,在身处黑暗的两小时中感受到丰富的体验更为重要(无论是视觉、知觉还是情绪上的体验)。而且,他们也没有足够的感知力去感受那些细微的情绪,因而只能借助于剧情的波动来隐性地体验爱情。这类建立在对剧情的转述上的感动无疑显得虚假,它参杂进了观众的幻想。
但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爱情,无论平淡与否,都予人以丰富体验。幸福抑或痛苦,都是现实中的爱情无私给予我们的财富,它赋予我们体验上的强度变化,而没有等级分别。任何经历过爱情的人都知道自己变得更好了,除非他(她)没有真诚对待这份感情,没有认真地把握住这次天赐的良机。但这是那些仅仅依赖于剧作加工的电影所无法完成的。
是否因此,电影就该主动放弃对于爱情的刻画?既然我们已经拥有了像安东尼奥尼“现代爱情三部曲”这类的杰作,对于这个愚蠢的问题我们就该给予否定的回答。至少,安东尼奥尼为我们如何在电影中真实地刻画爱情给出了可行的方式。不再是概述爱情的发展过程,而是描绘恋人所处的情感状态。
这样也就解决了在两个小时的片长与爱情的无比丰富性之间存在的矛盾。情节已然失效了,重要的是人物在不同情境下所处的情感状态。通过演员的表演与场面调度,电影反而比小说成为展示爱情的更为合适的媒介。因为观众能够不借助语言直观地目睹人物处身的情感状态,并感同身受。
快進結尾,來了個小浪漫。像希臘電影暫停的模糊現實跟幻象,卻最終高在了帥哥一局上。換了位模樣憂傷的人,難掌時間的錯覺這種老套戲碼轉瞬給人添了同情的說道。路易加瑞爾他是再看生情的人物,起初你并不怎么為他感動,慢慢地,他透過自己無邪復怨嗔的眼,施加無聲染跡。她和他的化二為一,都是她的幻。如果不是加瑞爾這種面相,就不會像偷偷橇動冰層流入心水,一路軟到了屏外人。然后從她歷歷不解神色,觀眾陸續陷入捏造的回憶,卻感覺到股隱著真的浪漫,為美好卻最終是聲空谷回音而嘆惋。
這時你的眼前都是加瑞爾的臉,蒼白多含蘊藉,枯瘦反少寂寥。
所以非常想念加瑞爾的懷抱,是誘人,是能輕易感受,不知道是否只有我一個坐在后邊的人體會到
其实拍到中段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感叹“这种身体怎么还能干得起来” 果然呗……
让四十多的马良裸露满胳膊细纹演弹钢琴的普罗旺斯zuō逼少女,比六十岁的刘晓庆演十六岁小姑娘残忍多了,起码后者剧组肯打柔光啊。最后,好不容易积累下的部分好感,全被结局一口狗血呛了回去。
典型戛纳法国关系户片
某一日再次听到柴可夫斯基,思绪飘归瑞士疗养院,才明白上帝并未听从祈祷,爱或死都只是自己的选择。炽烈的爱是一粒结石,痛到死去活来,才证明切肤爱过。奈何这爱是一场幻觉,十字架上的耶稣、照片里的上尉,终究缺席了她的希冀。在感情里充当烈士,并不值得被歌颂。那日起了雾,我来了,便招来了雨。
1. 乡村姑娘总觉自己格格不入 2. 嫁给不爱的人总要寻求刺激 3.失心疯后总有家庭是温柔港湾。欧洲爱情文艺片三大毒瘤这片占全了。
讲道理法国人以后能不能不要拍主角是神经病的爱情片了… 可怜的加泰罗尼亚农民老公… 一颗星给柴可夫斯基的juin barcarolle。
原来“石之痛”是这个意思……教人伤感哀叹的爱情,他爱她,她爱他,他却不在了。Louis Garrel太帅了!!!随着年龄增长越趋成熟男人的味道。马良竟然看着看着好像Kristen Stewart和Teresa Palmer的合体……演马良儿子的小鲜肉Victor Quilichini好帅气!!!!!长大后一定是大帅哥!Victoire Du Bois貌似Shailene Woodley,且刚好先后和Garrel兄妹出现在同一部电影里。
其实完成度很不错,就是没啥亮点。Louis Garrel在影片中的形象头一次不那么让人讨厌。导演是演员出身,曾经和新浪潮那一辈导演多次合作,辈份很高。
穷尽一生,将人爱成自己记忆中的那个模样。印象最深的是无论是夏季的艳阳高照还是冬季的雪山,在镜头下都拍得很美,纾解了观影时不少的困倦。但除此以外,真的太作了....一个帮着妻子修房子、买钢琴、掏高价送去疗养还要配合演戏的丈夫放在任何一个世界都是bug==就必然不能感受Gabrielle的追求了啊。
结尾的彩蛋要读过Agus的原著才能发现!那艘开往撒丁岛的船。电影把小说整个故事都搬到了法国,一开始还以为会拍成言情,不过很多细节处理得居然还不错,特别是丈夫知情这一点是原著没有的。当然电影改编损失了对「月中女人」和「石之痛」的象征意义,还有结尾处软化了原著平淡中的残酷与隐痛。
2 一潭死水,看腻女疯子谈恋爱的故事了,每次发疯就开始跑,别人都懒得追你了好嘛!歌迪亚马上就可以接班于佩尔加冕“戛纳毒瘤”。
英文名和港|台片名分别是什么鬼啊,还是原名和“石之痛”直接又实在。
三星半
一个女疯子炙热的爱以及一个坚定丈夫的守护。看完才知道是《禁闭岛》,导演隐藏得不错。马良受到最大程度的宠爱,发挥空间巨大。[B]
玛丽昂顶着老妪的妆,撒着少妇的泼,怀着少女的春。
对于这样一个故事完成度算很高了,布景构图太美,爱上爱情的女人,演女神经病的Marion都这么女神。
一副法国萧红范儿,一个女人和她永远无法两情相悦的三个男人:学生时代勾引教授被视为疯子,嫁做人妇却有名无实,连养个病都感情泛滥一心想跟军官病友私奔,多年后才发现都是自作多情。这故事实在太世界名著腔了,还是好几个世纪前那种,文艺病病入膏肓。美术质感不错,拿大水泵浇身治结石也算开眼了
米粒之石这片好灾难啊,老实的丈夫不是欺负人嘛,应当送精神病院还做什么水疗。当习惯用力过猛的歌蒂亚遇到爱装又假的加瑞尔戏就完全崩了,最后回溯那下加个更,怎么尿毒症了还那么激情,性爱还疑似用替身,宗教也形同鸡肋,女导演不知要歌颂这种村妞的爱还是反讽,总之拍片就会进戛纳真是wtf。法盟
What if I don't want to be cured
她不是疯子,只是个爱情至上的普通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