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儿童电影,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就享誉世界,《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小鞋子》《乌龟也会飞》《天堂的颜色》哪个不涤荡心灵…… “带着镣铐跳舞”这是形容伊朗儿童电影工作者,选择儿童电影是一种权宜之计,是为了应对伊朗国内电影审查制度。正是由于此种原因,伊朗的儿童电影从来都不是梦工厂的怪物,王子,公主和老巫婆那些欢天喜地的低龄通话,它必然饱含着创作者的政治抱负、宗教审视等等更为复杂的情绪和情感。 但是怎样权衡儿童视角与这些丰富内涵的社会表达,是一个极为考验电影人能力的。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马基德·马基迪无疑是这方面的能者,《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小鞋子》、《天堂的颜色》《乌龟也会飞》都在这两方面拿捏的很好。依靠小主人公行动来串联起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往往故事都会比较简单。《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是主人公找朋友的家还回作业本的故事;《小鞋子》是哥哥为了妹妹靠跑步赢取运动鞋的故事……小主人公意志坚定,整个电影感情充沛,涉及到的社会现实叩击人心。 但是有时候,正由于创作者对社会情感的表达太强烈,对社会现状的描述就会把主人公给淹没,小主人公从主角的位置让位,变成了社会变化、社会情境展示的一个道具,一个串联。《气息》这部电影就是如此。上世纪80年代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发生时,导致了社会的巨大变化。但这些变化使小主人公巴哈与她的家人成为了电影的提线木偶,他们的存在只是为了展示这一社会问题而已。在这一次次搬家,一次次换学校换邻居的过程中,丝毫没有个人的欲望的表达。如果你问我,巴哈在这部电影里是要干什么?他的哥哥妹妹们都所求所想是什么?她的爸爸奶奶在这种变动的社会环境下所希冀所期盼所害怕的是什么?我告诉你,不知道,电影没说。 具体说来,是整个电影觉得这不重要。创作者觉得重要的是角色被社会裹挟的不同时期不同的生存状态的展现。所以他就一直在展现,巴哈的梦境、巴哈的疯狂读书,巴哈的荡秋千,巴哈的死。而巴哈作为一个最为纯真的存在,她到底想干什么?她拼命读书是想当一个女教师吗?还是想当一个给爸爸治哮喘的医生?或者仅仅是为了逃避烦人的现实生活? 在复杂的社会场景展现中,彻底的忘记了主角,没有主角的故事。如果,假设我们是坐在火炉边给小孩读一个叫做气息的故事,我们该怎么讲? 有一个伊朗女孩叫做巴哈,她很爱读书,成绩很好,经常偷偷看书,然后在一个荡秋千的下午,她被伊拉克的炸弹炸死了。 总觉得,故事如果是,伊朗伊斯兰革命时期,有一个伊朗女孩巴哈,她为了治好爸爸的哮喘,她拼命的学习,拼命的看书,看所有的书,希望能找到医治爸爸的方法。起先她看了童话书,于是向先知许愿,后来她又从舅舅那偷来了……,最后她发现神学院什么也不教只让背诵《古兰经》,她…… 这样讲起来,似乎主角就不会被旁置了。 导演其实技巧足够,荡秋千那一段让我想起了希区柯克的《精神病》中浴室杀人那一段;小溪水冲走那艘小船,带着苏联诗电影的气息,像极了塔可夫斯基的《潜行者》水流的那一段。雨下的这一段也足够震撼…… 但是,要表达的太多,太重,直接把故事给淹没了,导致电影性的缺失
抛去导演想告诉我们的政治含义,这部影片让我想起童年的美好温存,日子就那么淡淡的过,不会去想下一天,最多想到这个暑假,现存的每一刻都很奥妙,一切都是懵懂的朦胧的,如傍晚的烛光映在土墙上的静谧,倚在家人身旁,无比安心。 然而现实却是伊朗的国际角色让这本可以继续下去的童年戛然而止,这里无需搬上血腥与战争,反差已蕴含了直击心灵的深刻。
伊朗选送的征战2018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影片。伊朗女导演纳基斯·阿贝耶执导,背景设置在70年代末伊斯兰革命与80年代初两伊战争前后,它是以小女孩视角展开的家庭情节剧,特色鲜明的角色撑起了整个故事,时代背景的介入将主线故事与伊朗社会变迁联系起来,影片结尾以及它要传达的主题便来自于家庭故事与历史背景的交汇,于是冗长的情节剧在被战争打断的那一瞬间放佛才真正有了意义
儿童视角与成人社会,是充满深刻暧昧性的对立。一方面,“儿童”视角,顺从、仰望、懵懂、无助、简单、真实,是对成人世界最纯粹的一种反映,也带给成人一种抛开观念、教派、立场、偏见、执念、狂热滤镜的回望与反省。另一方面,成人世界的“影像”更是在儿童将成为怎样的“成人”程中极其重磅的影响因素。这就令儿童视角下反应社会现实的电影在启示希望的同时也往往隐含着沉重,特别是涉及国家及家庭结构带给儿童威胁性冲击的电影,就比如这部《气息》。
影片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伊朗伊斯兰革命、两伊战争为背景,以刚读小学的伊朗小女孩巴尔哈·诺鲁兹的视角,讲述了激扬惨烈的国家战争、社会动荡、宗教斗争以及性别偏见的浪袭下,百姓、女性特别是女孩的生存状态以及背负的伤痛和牺牲。
“我们的家就在卡拉季的瓦拉德阿巴德附近,没水没电,我爸爸还没有把房子建好…我的大哥叫做钱巴尔戈司,另一个哥哥叫穆什卡迈勒…妹妹叫查哈勒·巴杜姆…我已故的母亲先后把我们生了下来,因为她是亚兹德人,亚兹德的人民希望子孙越多越好…爸爸是贝拉鞋厂的运货司机…奶奶不是我们的亲奶奶……”
透过影片开头小女孩巴尔哈·诺鲁兹的叙述,道出了在她的世界里,家人的重要位置。尽管哥哥们常常取笑、嫌弃她一头乱蓬蓬头发;尽管妹妹常常告密;尽管不论是不是巴尔哈·诺鲁兹的错,奶奶惩罚的荆条总是落在她的身上;尽管爸爸患有哮喘……尽管家里没什么是好的,但只要家人在一起就是安全的港湾。
可何况,小女孩巴尔哈·诺鲁兹的骄傲另有依附之处——学校。她是尖子生,成绩单无关乎家境、性别甚至是教派以及国籍。“满分”让她拥有女老师的偏爱;让她在同学面前,特别是颇有好感的伊拉克优等男生面前可以抬起头;让她在差生哥哥面前有了扬威的机会;让她得到爸爸的奖励……只有奶奶不以为然。
事实上,巴尔哈·诺鲁兹努力学习的目的是长大后成为医生,治愈爸爸的哮喘病。她三年级已经认全了所有字,随之而来的意外收获是她可以无障碍地阅读图书。那些从库姆叔叔家里偷出来的书成为她逃离奶奶安排的家务、哥哥们捉弄的慰藉之物。奶奶为此怨声载道,而爸爸则用一笑而过袒护着巴尔哈·诺鲁兹。
历史上,伊朗从1941年到1979年是由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沙阿)统治。沙阿围绕波斯中心身份构建伊朗、废除多党制的做法,让西方国家指责其压制了伊朗政治自由。而沙阿对宗教服装的禁令(公共场合禁止戴面纱)也疏远了伊朗宗教保守派和传统主义者。于是,反对沙阿政府的活动纷纷展开。
1978年新年过后,女人们罩袍越来越长、学校里女老师的离职、作为社会宗教成员的叔叔躲避沙瓦克(伊朗情报安全机构)抓捕、时不时听到的“沙阿快下台,霍梅尼万岁”的口号、爸爸带着一家人搬到亚兹德的外公家……影片借小女孩对生活变化的敏感捕捉,揭开伊斯兰革命前夕的局势震荡。
对于接下来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巴尔哈·诺鲁兹并不像爸爸和叔叔们那样兴奋,她不得不戴上面纱、开始学习古兰经。在经历了可怕的古兰经老师恐吓之后,巴尔哈·诺鲁兹跟随着外公学习。巴尔哈·诺鲁兹依旧是不喜欢梳理头发的小女孩,但是奶奶却一再告诫她,“你已经长大了,不许和表哥走得太近。”
巴尔哈·诺鲁兹只好把时间再次寄托于阅读之上。她依旧为书中人物命运着迷,依旧惹些无心之过,依旧被奶奶鞭打。“神啊,首先等我长大了要成为治哮喘的专家,治好我爸爸。第二电视会播出我的画。然后要变成美丽的佐尔法(《达斯坦拉斯坦》中人物),那样乔贝尔就能从奶奶手中把我救走了。”
到1979年1月16日,沙阿在伊斯兰革命期间逃离伊朗。1979年2月,伊朗伊斯兰革命成功,以宗教领袖霍梅尼为代表的什叶派穆斯林上台执政。然而欢庆的气氛还未消散,两伊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巴尔哈·诺鲁兹爸爸在德黑兰的外族朋友办离了伊朗,于是巴尔哈·诺鲁兹一家人搬到他们的房子住下。
对于不时的轰炸,巴尔哈·诺鲁兹会被剧烈的轰隆声吓一跳,但她的内心却并无太多恐惧。可能是源于她做过的一个梦。梦里她被战神凤凰鸟(伊朗神话《扎尔与凤凰鸟》)载到亡灵界,在那里她成为一个医术超群的人…而现实中被战神带走的是巴尔哈·诺鲁兹的爸爸,他应征入伍,因为前线更需要货车司机。
战争还未结束,凤凰鸟就带回来了巴尔哈·诺鲁兹的背部中弹的爸爸。在医院里,爸爸问孩子们未来想做什么。哥哥说想做面包师,因为他们都很有钱。小女孩巴尔哈·诺鲁兹却说她想做的是男孩,因为他们不用梳头,也不用洁身自好。爸爸心疼地把她揽在怀里。不久,巴尔哈·诺鲁兹的爸爸又再次前往战场。
爸爸不在的日子,巴尔哈·诺鲁兹凭借读书挨着思念与苦难。 面纱和黑袍之下,是藏不住的五彩缤纷的梦。然而,无情的战火最终还是摧毁了这一切……一颗炸弹坠落,尘埃久久落定之后,断瓦残桓之中唯有父亲奖励给她的铁皮小船顺着汩汩流水晃动……电视上终于展出了巴尔哈·诺鲁兹的亡灵医生的画。在那里巴尔哈·诺鲁兹,你获得幸福与自由了吗?你的愿望都实现了吗?
昨天看的这部电影名字叫做《气息》,气息若有若无,气息让人感受到人活着的艰难困苦,整部电影里面,女孩子其实长得挺漂亮的,而且很聪明很聪明,每一次的时候,小女孩儿的成绩都很好,小女孩长得很漂亮而且很聪明,但是小女孩儿哭起来的时候让我觉得挺出戏的,我实在是不喜欢小女孩儿的哭泣。
这部电影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伊朗伊斯兰革命、两伊战争为背景,整部电影时间也不短,我现在看到的电影都让我有一点点的震惊,因为这整部电影都让我觉得很枯燥无味,除了小女孩儿的幻想部分让我觉得很惊喜之外,其余的就没有什么了。
小女孩儿长得很漂亮,很可爱。整部电影之中房子非常破败,一家人到处东躲西藏,不仅如此,家里连饭都吃不起了。
电影里面小女孩儿家里面很穷,在短暂的生命之中,唯一珍重的人就是自己的心爱的那个男孩子;当这个女孩子考试考到了第一名的时候,爸爸奖励了小女孩儿一只小船,小女孩儿小心翼翼地捧着这只小船,准备送给自己心爱的男孩子。
可惜了,被男孩子拒绝了。男孩子拒绝了女孩儿之后,小女孩儿又把这只小船送给了自己的老师,可是老师也不要。老师看小女孩儿穿的鞋子破破烂烂的,于是老师送给了小女孩儿一双新的鞋子,小女孩儿得意极了。
小女孩儿家里面很贫穷,看这个小女孩儿的生活的时候,我想到了我自己的生活,我也活在这样的状况之中,活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很多的时候,我也是很贫穷很困苦的,想到这里的时候我都是觉得很难过很难过。小女孩儿穿着新鞋子的时候,走在冰天雪地里面,一下子跌倒了,群狗环伺,最后的时候在冰天雪地里面找不见踪影,这真的让人很难过很难过。
然后小男孩儿就遇到了一家好心人。小女孩儿遇见冰冷的天气,遇见严寒,遇见所有一切的不好,但是小女孩儿荡秋千的时候还是能够感受到那种凌空飞翔的美好,小女孩儿荡秋千,越荡越高,一切都很美好很美好。
下一秒,小女孩儿就被炸弹炸死了;小女孩儿的船被水流冲走,这个部分可能在预示着小女孩儿的灵魂随着水流冲向大海,这是个特别特别棒的场面。
电影里面,小女孩儿一到读书的时候就在幻想,一到读书的时候开始幻想故事里面的画面;这个小女孩儿没有错,错就错在小女孩儿一直都在幻想,一直都在想奇奇怪怪的事情,一直都在想这个世界的美好。所以小女孩儿想要成为哮喘病专家,想要成为佐尔法公主,想要成为男孩,想要成为一个很好很好的女孩子,虽然小女孩儿原本就很好。
这部电影很一般,整部电影很无聊,不过我还是看完了,现在我要去看别的电影了,开始新的一天了,好快乐。
我想变成一个男人 因为这样我不需要被告知洁身自好
背景设置在70年代末伊斯兰革命与80年代初两伊战争前后,它是以小女孩视角展开的家庭情节剧,特色鲜明的角色撑起了整个故事,时代背景的介入将主线故事与伊朗社会变迁联系起来,影片结尾以及它要传达的主题便来自于家庭故事与历史背景的交汇,于是冗长的情节剧在被战争打断的那一瞬间放佛才真正有了意义
用了一些单色动画,有点像《我在伊朗长大》(漫画书)。从儿童眼中看历史剧变
不疾不徐地讲述,最后小船漂起来的时候眼泪刷就下来了
赞👍
从童心视角,比不得小鞋子。从家庭张力,比不得一次别离。从成长脉络,比不上我在伊朗长大。可是很应景的在动乱时期去看一部同样夹杂在革命和战争时期的电影,还是颇感五味杂陈。毕竟,你们相对自由过,你们上谷歌不用翻墙,至于是巴列维的君权还是霍梅尼的神权还是可能的民权,你们敢站起来。
很不错的一部片子,延续了伊朗现实主义和儿童视角的表现,社会政治背景的加入在审查制度如此严格的伊朗实属不易。具有表现主义色彩的动画让人想起了《我在伊朗长大》
这个小女孩主体性特别强对女性怨气的呈现还不错父亲体现了超越性小学女老师也有超越性,还有关怀
小女孩真的太可爱了,生活的窘境从未消磨她的单纯和求知欲。动画呈现出小女孩的幻想故事。但最后战争的一个炮弹还是让小女孩变成了天使得到了真正的自由。伊朗电影有一种魅力,让人觉得生命是那么美好又是那么渺小。小
用喜剧的方式封装战争悲剧下普通一家人的生活内容,充满了鸡毛蒜皮和各路人马的悲欢离合,暗讽够了宗教信仰下的性别歧视。充足的儿童视角让影片格外可爱,诙谐捧腹的最后,战争摧毁一切。一呼一吸,都是生命留下的印记。飞上天的也许不是纯洁可爱的天使,但请原谅她的顽皮、她的自我与幻想。
很好的电影.把一个女孩的各方面成长拍得很生动的,她遭遇到的性别困境也拍出来了。荡秋千的那一段确实是拍得非常好,对自由的向往和渴望表现出来了
通过一个小女孩的眼睛,生动且艺术地展现了伊朗一个特殊时期的生活。影片中的时间段,正是伊朗社会剧烈变化之时,巴列维的离去,霍梅尼的掌权,必然带来各方面迥乎不同的面貌。而其后连续的两伊战争,更是让社会雪上加霜。小女孩聪颖、懂事,却又有些固执与任性,在影片呈现得很充分。她的美好幻想与对自由的渴望,却在轰炸中嘎然而止。影片拍得很有趣,给观众展现了不多见的伊朗社会面相。影片中以漫画形式表现了女孩的内心,颇有新意。只是过多了一些,让影片稍显冗长。
因为弟弟尿床,自己被无辜挨打,却跑不出,只能躲到房间角落等待挨打。不是伊朗社会最大的现实吗?孩子无处可逃。
角度新颖,手法年轻化,以小孩的视角讲述老生常谈的问题。
身处乱世却依旧能保持乐观的生活,或许这是那些饱受战争的人民磨砺出来的生活观。小女孩真的太可爱了,生活的窘境从未消磨她的单纯和求知欲。但最后战争的一个炮弹还是让小女孩变成了天使得到了真正的自由。伊朗电影有一种魅力,让人觉得生命是那么美好又是那么渺小。
“长大了我想成为一个哮喘病专家,把爸爸的哮喘病治好。”
略冗长,部分段落功能重复;女孩的故事幻想部分以动画形式出现,比较有亮点;侧面提及的社会变革动荡,是所有悲剧发生的根源。
满满的战争后给世人留下的伤痛
印象裡從來沒在標放如此飆淚過...
冗长,分好几次才看完,可以看出导演想讽刺的东西很多,但情节实在太碎片化了,不过用将近两个小时的为最后一刻铺垫的手法特别高明,儿童视角让最后一幕变得很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