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在米高梅的弗里德制片组( Freed unit )拍摄的歌舞片中,朱迪 · 加兰作为一位经常出现的重要演员,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偶像,既代表了好莱坞片厂体系的成功,也代表了这个体系的牺牲品。当 L·B· 梅耶与加兰签约时,她还不到十三岁,在与米高梅的十五年签约期中,她拍摄了近三十部电影。当这家“明星云集堪比星空”的片厂拒绝与她续约时,她才只有二十八岁。那时加兰已经被毒瘾、抑郁症和酗酒弄得萎靡不振,于是将注意力转向公共音乐会和一系列“复出”中去了。这些复出都建立在她的生活及银幕作品创造的神话和骚乱之上,正是那些作品将她的明星形象和知名度提升到高入云天的水平,罕有其匹。加兰三岁时就初次登台献艺,五岁时又以“古姆宝宝”(“Baby”Gumm)为艺名,和姐姐们参加轻歌舞剧巡演。稍后,这个家庭定居洛杉矶。当时,秀兰 · 邓波儿和杰基 · 库根( Jackie Coogan )这样的童星正如日中天,极具商业魅力,因此加兰的妈妈雄心勃勃,希望她能踏入影坛。加兰早熟的嗓音引起歌词作家阿瑟 · 弗里德( Arthur Freed )的注意,他说服梅耶雇用了她。加兰的形象与天才很难调和:片厂为将她天真无邪的平凡形象与她成熟、感伤的歌声融合成形而大费周章。她跟米基 · 鲁尼( Mickey Rooney )搭档,通过歌唱,她往往成为片中的主要解说者,不过却发现自己被归入健康的“邻家女孩”,而非爱慕对象。尽管米高梅的“特殊服务部”一直不遗余力、近乎强迫地让加兰通过节食和服用得克西林( Dexedrine )来瘦身,可是跟拉纳 · 特纳( Lana Turner )和海迪 · 拉马尔( Hedy Lamarr )相比,她仍然处于劣势。最终,她那可爱而狂躁的真诚和动人的歌声让弗里德确信她拥有承载一部影片的魅力和缺点。尽管如此,她在《绿野仙踪》( 1939 )中扮演那个突破性角色时,仍不得不再次假装成一个尚未进入青春期的农家女,这就要求这位十七岁的女演员将自己的体形隐藏在一层层束身带子和平淡乏味的方格裙子之下。不过,在那之后,朱迪 · 加兰就获得了出演浪漫主角的机会。在这里,弗里德的影响力起了关键作用,因为他开始争取成为制片人,希望加兰的魅力能推进他设想的计划。关于米高梅的弗里德制片组,已经有许多论述,不过很少有人意识到,弗里德对加兰潜力的认可让他赢得了梅耶对其实验性商业冒险的支持。弗里德招募了一批作家、作曲家、服装设计师和舞蹈指导,组成一支庞大的团队,在他的雄心与远见背后,是他为加兰的多才多艺构建起理想媒介的实际愿望。通过与文森特 · 明奈利( Vincente Minnelli ) —— 他最终与加兰结婚 —— 合作,弗里德实现了这个理想。在一部部各式各样的影片如《相约圣路易》( Meet Me in St.Louis ; 1944 )、《情定钟声》( The Clock ; 1945 )和《海盗》( The Pirate ; 1948 )中,弗里德、明奈利和加兰展示了众多过度幻想、歇斯底里甚至疯狂的时刻,这是以往的好莱坞歌舞片所罕见的特征,但却为明奈利富于创意的风格和加兰的人格面貌提供了绝佳的共同基础。她在《相约圣路易》中演唱的《过个快乐的小圣诞》(“Have Yourself a Merry Little Christmas” ),或者在《情定钟声》中那场婚宴上的表演,都展现了一种隐晦、忧郁的悲悯,那是加兰在塑造《绿野仙踪》的多萝西形象时首次显露出来的。与此同时,在其他导演执导的影片 —— 如查尔斯 · 沃尔特斯( Charles Walters )的《花开蝶满枝》( Easter Parade ; 1948 ),她在里面跟弗雷德 · 阿斯泰尔( Fred Astaire )和彼得 · 劳福德( Peter Lawford )演对手戏 —— 中,她又证明自己仍然能够表现出单纯、天真无邪的魅力,这正是当初米高梅雇用她的原因。在米高梅长大的加兰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此产生了对兴奋剂的依赖,并最终付出了沉重代价。她的名声不好,而且经常出于身体原因而无法完成影片拍摄任务。就在米高梅与加兰解约后不久,她与明奈利的婚姻也瓦解了。(加兰曾五度结婚,这是她的第二次婚姻,给她留下一个女儿,即未来的明星莉莎 · 明奈利[ Liza Minnelli ];加兰的第三次婚姻 —— 丈夫是锡德 · 勒夫特[ Sid Luft ] —— 又带给她两个女儿,其中一个女儿洛娜[ Lorna ]后来也成为一名歌手。)尽管在她剩下的二十年生命中,她仅拍了不到五部电影,但她却一直在工作:录制唱片,参加音乐会的演出,出席电视节目。她有过多次失败的自杀,并继续与毒瘾搏斗,这一切最终让步于一个新的形象 —— 脆弱的幸存者的形象。如今,加兰最令人难忘的银幕表演似乎被她在生活和片厂职业生涯中遇到的显而易见的困境激活了。她第一次复出时,在由乔治 · 库克( George Cukor )执导的《星海浮沉录》( A Star Is Born ; 1954 )中,她演唱《生在大衣箱里》(“Born in a Trunk” )的片段,就完美地展现了成熟的加兰是如何在其星途神话中传达出痛苦与忍耐的。她的嗓音和外貌越是一日不如一日,她悲悯的戏剧力量就越有影响。在英国和美国,她成为同性恋亚文化的一个强大偶像,在这里,她那雌雄同体的超凡魅力似乎完成了一个有关疏离和接受的幻想。她是个受害的悲剧演员,同时又受人喜爱,在加兰作为明星的潜在含义中,这样的身份构成了一个重要部分。她在四十七岁时因过量吸毒而死,让她的一生更富传奇色彩。她的去世也被视为“石墙起义”的催化剂,这次事件在不到一个月后就触发了同性恋权利运动。—— 戴维 · 加德纳( David Gardner )(杰弗里·诺维尔-史密斯《世界电影史》)
谁将成为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女主角呢?尽管在奥斯卡正式颁奖之前,一切都还是未知数;但毋庸置疑,目前呼声最高的一个名字绝对是:蕾妮·齐薇格!
凭借在影片《朱迪》中的精彩表演,蕾妮·齐薇格已然赢得了好几座影后奖杯,包括第77届金球奖影后、第73届英国电影学院奖影后,以及第26届美国演员工会奖影后,等等。很多影迷更早已将她视为新一届奥斯卡“准影后”。
我们不妨先说一下齐薇格饰演的这位传奇女星本体——朱迪·加兰。相信大家对《Over the rainbow》这首歌一定都不会感到陌生;这首经典的传世之作,源远流长,被评论界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歌曲之一,而它的原唱者便是朱迪·加兰。
这首歌最早出自1938年的电影《绿野仙踪》。当年,米高梅公司原本选择的是秀兰·邓波儿出演本片女主角,但阴差阳错,最终敲定了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童星朱迪·加兰。而朱迪也不负众望,凭借这部电影一举成名;从此便邀约不断,成为那个时代最负盛名的双栖女明星。
然而,这却是“噩梦”的开始。成名后的很多年里,朱迪·加兰的健康状况一直红灯频闪,而情感生活也是她人生中注定绕不开的一大死穴。堕胎、酗酒、自杀、病痛、婚姻破裂、负债累累,这一连串的苦难摧残着朱迪的身心与意志。生命后半程始终是她的人生低谷,落魄难堪,星光全无。
面对朱迪·加兰这样的传奇人物,可尝试的拍摄角度其实有很多,也有不少细节鲜活的影史资料可供参考。遗憾的是,鲁伯特·古尔德执导的这部《朱迪》注定不是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专注于拍好人物本身的传记片,它充其量只是一部主打演员表演的冲奥传记片而已。
换句话说,在《朱迪》这部高度模板化的流水账传记片中,除蕾妮·齐薇格的表演之外,其他的所有一切都只能用乏善可陈来形容。在我看来,这种有点“本末倒置”的人物传记片在近年的好莱坞市场上并不少见。
自2010年代起,几乎每年北美颁奖季上都会涌现出瞄准奥斯卡表演奖的热门人物传记片,偏偏奥斯卡又很吃这一套,因此这类电影赢得表演奖的概率往往要比其他电影高得多。用故事突出角色,用角色包装演员,这样的传记片似乎就是专门为未来的影帝影后们量身定做的。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这类传记片中曾经有不少难能可贵的佳作。但长此以往,当同样拍法被不断嵌套到不同的传记人物身上时,最初的那种新鲜感终将被消耗殆尽。比如去年囊获奥斯卡影帝的那部《波西米亚狂想曲》,其实就备受争议。
如今的好莱坞制片模式已然趋于僵硬,一旦某个故事形态或某种类型片制造了收益,无论是票房上的还是口碑上的,制片公司便会以该成功范例作为模版,再复制粘贴出第二个版本、第三个版本,源源不断,直到这个模式彻底不再吸引观众。
漫威超英电影如此,类型电影同样如此。而之所以传记片也被推上这条僵化之路,正是因为其剧本与制作模式太有规律可循;对创作者而言,以个人作为核心展开故事,总要比挖空心思描述一个群体或一个时代更容易得多。
影片《朱迪》正是这种传记片套路里的产物。叙事时间一定要选在角色的人生转捩点,任何危机过后自然都会绽放光芒,而故事的结局则往往都有一种雨过天晴、岁月静好的意味。
纵观《朱迪》这部电影,我们固然能够从中感受到朱迪·加兰的巨星魅力,但这种魅力其实并非来自电影本身。在我看来,影片最大的优势便在于蕾妮·齐薇格的表演,她以其“变色龙”一般的演技,再现了朱迪·加兰的命运沉浮,赋予了这部电影以及作为演员的自己,尚能撑住场面的光芒与掌声。
然而,在我们对这种套路传记片早已产生审美疲劳之后,难免会觉得《朱迪》比那些“尚有求变心态”的传记片要显得尴尬得多。影片集传记式人物瑕疵之大成,嗑药酗酒、爱情失败、官司缠身、颠沛流离,再加上近几年流行的原生家庭伤害。
可以说,影片《朱迪》中所呈现的朱迪·加兰,便是一个被生活拼命摧残的典型。固然,这些问题都曾毫无疑问地出现在真实的朱迪身上,但放进电影里,却仅仅是走马观花,而丝毫不曾认真探求过为何一代巨星的身后会如此满目疮痍。
言行稍有不慎就会身败名裂,因身体状况糟糕而无法完成表演,这些曾经给朱迪带来了什么样的心理创伤,以及朱迪是如何与痛苦共存的,影片都没有任何讨论。所有一切都只是堆砌式呈现:朱迪是明星,是失去抚养权的可怜的母亲,她有痛苦,后来难以克服上台的渴望,于是奋力唱好了一次歌,赢得掌声。但直到故事戛然而止,都不曾真正深入人物内心。
换而言之,影片最大的失败就在于试图面面俱到地讲述朱迪·加兰的人生。她身上备受瞩目的标签太多,年少成名、绿野仙踪、同志偶像、石墙运动,单独拿出任何一个来讲,都足以拍出一部精彩的人物传记片。
然而,影片《朱迪》却将故事时间线放在了朱迪·加兰告别人世前一年,这当然也无可厚非。但创作者却颇有野心,试图在这样的设定下吞吐朱迪整个人生的起伏,就反而过犹不及了,以至于朱迪身上的每一个标签都只能浅尝辄止。
除了剧本层面的问题,剪辑上的问题也很难被忽略。乍一看整个故事似乎有两条线,一条是朱迪表面光辉、实则悲惨的年少成名时代;另一条是朱迪穷困潦倒、人走茶凉的中年时期。但遗憾的是,这两条线并没有产生逻辑上的紧密关联。
观众们其实很难从插叙的内容与时间点上看出,朱迪的少年时代是如何影响到中年时期的。比如童星必须挨饿保持身材、睡不够也要上节目等等,这些少年时代的情节都是碎片化的,并没有形成一个有力的整体,以映射中年朱迪的困境。
而与米高梅老板谈论母亲的只言片语更是画蛇添足。正片中明明从未出现过朱迪母亲,只在台词中不断提及她利欲熏心、不负责任;仅以单薄的言语构成一个原生家庭的伤害背景,并试图与朱迪作为母亲的身份进行对比,着实有点偏颇。
而且朱迪在影片中作为母亲的形象,也没有得到完整建构。首先,朱迪与子女的互动非常有限。其次,她不仅与第三任丈夫育有一对子女,还跟第二任丈夫育有大女儿丽萨·明尼利,后者长大后也成了好莱坞歌舞巨星。影片明明也拍了大女儿,却仅仅一笔带过,若稍有走神就可能错过这一层母亲身份,以为朱迪仅仅只有两个孩子。
事到如今,好莱坞式的人物传记片已经看不到太多吸引观众的新意了。这一模式之所以能够坚持到现在还有市场,都是靠演员们的表演在一直强撑着。
过气谐星、疯狂减肥,整容失败……从昔日大红大紫,到后来默默无闻,蕾妮·齐薇格的人生经历确实与朱迪·加兰有着相似之处。尽管有人说,她在《朱迪》中的表演痕迹过重;但那些光彩照人的时刻,她的表演的确十分传神,还有着迥然于其他女演员的浑然天成的可爱与天真。
而影片中的歌舞部分,齐薇格也都完成得非常出色。那些灯光闪耀、歌声不绝的舞台桥段,我们依稀能看到齐薇格当年在歌舞片《芝加哥》中光彩照人的影子。这一刻,我们分不清谁是角色、谁是演员,齐薇格与朱迪合二为一。
回望今年的金球奖颁奖典礼,当蕾妮·齐薇格成功拿到影后奖杯时,她跟台下的观众们打招呼说:“十七年过去了,你们看上去很不错。”虽然《朱迪》并不是最配得上她演技的作品,但齐薇格终究还是迎来了她演艺事业的第二春。
正如同《朱迪》的片尾,当全场同声合唱《Over the rainbow》的那一刻,既是属于朱迪的熠熠生辉,也是属于齐薇格的万丈光芒。
作者| 蓝詹;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他们看到我们爱她,因为她反映了我们自己生活中的痛苦和孤独。这是废话。我的父母是异性恋,他们是我所认识的最痛苦、最孤独的人。我们不是孤独和痛苦的专有人。
我爱她,因为不管他们怎么贬低她,她都活了下来。当他们说她不会唱歌的时候;当他们说她养不了男人……当他们说她很胖;当他们说她很瘦的时候;当他们说她摔了一跤的时候。每天都有人倒地。而她站了起来(People are falling on their faces every day. She got up.)”
——一位Gay的信件
在Judy Garland短暂的生命中,她曾经是全美的邻家女孩,也曾是众人奚落的对象。她吃汉堡的照片被拍下来大肆宣扬,生活里的每一个细节和反转都被人津津乐道。她在舞台上昏厥倒地,没有办法完成自己的演出。
她是米高梅最炙手可热的童星,但她的成功剥夺了她的童年。她失败过,被打击过,但更重要的是,她再站起来的时候,仍然那么光辉夺目。在旧金山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有人问加兰是否介意拥有这么多同性恋追随者,她回答说:“我一点也不在乎。我唱歌给人们听!”
Judy Garland生于明尼苏达州大急流城。1922年,加兰德来自一个演艺家庭。在她四岁的时候,她已经开始表演了,在七岁的时候,在母亲的坚持下,她加入了姐姐们的演出。1926年,为了给Gumm姐妹(Judy Garland家族的姓氏)争取更大的名声,Judy Garland举家搬到了加州。在20年代和30年代初,女孩们在母亲的安排和管理下继续表演。她们出现在几部短片中,充满活力的Judy Garland很快成为了亮点。
13岁那年,年轻的朱迪与全球最大的电影制片公司之一米高梅(MGM)签约。据好莱坞的传奇人物说,电影公司老板路易斯·梅耶尔当场签下了她,没有进行试镜。
Judy Garland在米高梅的日子并不轻松,她是米高梅娱乐童星的代表,受到公司管理层诸多限制。当她迎来自己16岁生日时,她被要求提前两个月庆生,因为这是唯一符合她日程安排的时间,而且她不能靠近她的蛋糕,因为那会使她发胖。
米高梅强迫她保持美丽,在拍摄期间,电影公司会让她穿上非常紧身的束身衣,以进一步瘦下来。随着她发育得越来越好,医生们还用绷带固定住她的乳房,以保持年轻的外貌。
Garland同期的电影形象依然是被束缚的乖乖邻家女孩,一种”丑小鸭“的形象:“她和米高梅的其他明星不一样……她是那种被拒绝的、不够性感、不够漂亮的人的化身”。她的角色的存在性近乎被抹杀,从而鼓励观众为她加油鼓劲,维护她的自我价值。
除了对于形体的束缚,米高梅对手下的童星们压榨严重。米高梅用药物来调节年轻演员在片场的紧张状态,令她们能够在精疲力尽时应付高强度的拍摄时间表,或迫使他们吃下镇定剂,得到足够的睡眠。
Judy Garland的母亲对此毫不反抗,甚至对Judy更加恶劣。“我的母亲是一个真正的stage mother,”Judy Garland在1967年的一次采访中说。“她非常嫉妒,因为她完全没有天赋……当我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如果我感觉不舒服,如果我肚子不舒服,她会说,’你出去唱歌,否则我就把你绑在床柱上,把你打断!’我只能出去唱歌。”
她没有一个像多萝西一样可以心心念念回去的家,等待她的只是更多的要求和待办事项。
FlyAway
They say dreamers
never die.
二战前,米高梅为Roony和Judy Garland拍摄了Hardy系列,大获成功,甚至收到了奥斯卡的特别奖。Judy Garland的公众形象一直是美国人心里美好的邻家女孩。这个形象由米高梅的公关打造,小心翼翼的维护。她普通,平凡,人见人爱。在二战后拍摄的影片中,加兰的魅力在于她敢于在不落入深渊的前提下走多远。
Garland的不安全感、她对毒品的依赖,以及她自己对剥削和过度工作的指控的轶事开始让人们将Garland解读为一个“与苦难有着特殊关系”的悲剧人物。影迷们已经在重新考虑她的形象。媒体不再评论她的“活力”,而是开始经常提到她的“脆弱”。
早在1942年Judy Garland就瘦的只有98磅,她的工作室都为她的健康担忧得发疯。战争期间的灯火管制让她充满恐惧,失眠和神经过敏也一直困扰着她。1947年,她曾因精神崩溃而用碎玻璃轻微割伤手腕。
在《伏都教》(Voodoo)的拍摄过程中,加兰无法把自己从悬崖边缘拉回来,当她被领进满是火把的片场时,她变得歇斯底里,“尖叫着‘我要被烧死了!他们要我烧死!”哭泣,大笑,哭泣,她完全失去控制,最终被带离了片场”。
Garland精神和生理的病态阻碍了越来越多的项目,在与米高梅公司合作了大约30部电影后,他们在1949年将她从《安妮的枪》中解雇,因为她过多的缺席上班——主要是由于疲惫、抑郁、吸毒成瘾(处方药),以及与丈夫的离婚。
虽然在波士顿漫长的住院期间,她恢复了自己的健康,回到米高梅公司,与Gene Kelly演对台戏。后来,她也与弗雷德·阿斯泰尔(Fred Astaire)一起出演了电影《皇家婚礼》(Royal Wedding),但那时她仍然处在上瘾的状态,再一次没能去上班。1950年,米高梅暂停了她的合同,通知她要解雇她。第二天,报纸上的头条新闻告知公众,她试图用碎水杯“割破”喉咙自杀(媒体夸大了这个事情,事实上这个伤口只需要一个创可贴)。
“我崩溃了,”她后来谈到被米高梅解雇一事时说。“我想做的就是吃和躲藏。10年来我失去了所有的自信。我饱受怯场之苦。人们强行把我推上舞台。”
她像一个找不到家的多萝西,失去了她的魔力鞋。她变得真正的平凡无助,她没有去向奥兹国,但她开始了寻找自己的路。
Garland的余生都在复出中度过。1950年后,令她家喻户晓的招牌歌曲Over the Rainbow不再是简单的赞歌,而是她通向更美好的未来的见证。它越来越多地表达了Garland艰难地度过生活中最糟糕的时刻的坚定决心。
她继续着自己不屈不挠的表演步伐,1954年她参与了《一个明星的诞生》,1955年与Capitol唱片公司签约,并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录制了十几张唱片。她频繁的出现在电视上,首次亮相拉斯维加斯,并在美国和伦敦巡回演出。她成功地重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但这是有代价的。1959年,她因患几乎致命的肝炎而住院。医生告诉她,这会阻碍她未来的表现。但她在60年代初又一次复出,这一次,她主演了1961年的电影《纽伦堡审判》,并因为这两部电影获得了奥斯卡提名。她还在卡内基音乐厅赢得了格莱美最佳独唱歌手奖和年度最佳专辑奖。
1968年,朱迪·加兰(Judy Garland)在伦敦的Talk of the Town cabaret club进行了为期五周的演出。这一系列的演出将成为这位著名演员的最后一次演出。
次年,她死于服药过量,享年47岁。
“我总是被描绘成一个比我更悲惨的人物,”加兰说。“事实上,我已经厌倦了自己是个悲剧人物。”
在Judy Garland因为吸毒嗜酒自杀被舆论一次次冷嘲热讽后,她的反击是擦好口红,画上妆,再一次不认输的站到舞台上唱出自己的心声。她有勇气冒着死在一万个人面前的风险。又赢下了每一次冒险。
在1950年前期,Judy Garland的公众形象一直是美国人心里美好的邻家女孩。这个形象由米高梅的公关打造,小心翼翼的维护。她普通,平凡,人见人爱。而1950年后期,她画风突变,或者用今天的话说,“人设崩塌”。她吸毒酗酒,离婚自杀,从一个美好的象牙塔女孩变成了众矢之的,多萝西被女巫下了毒。
她形象转变的经历也是她成为Queer Culture和Gay Icon的原因之一——很多同性恋在小时候是被视作平凡的“正常的”小孩,而随着岁月的变化,他们发现了自己,他们要去寻找自己,挣脱身份的束缚。这个由“正常的驯养”到“自我寻找”的变化和Judy Garland的公众形象转变如出一辙。
如同BBC文化版采访中所述,在这一点上,Garland作为一个“幸存者”成为她的同性恋吸引力的中心。《一个明星的诞生》进一步模糊了Garland工作和生活之间的界限,Richard Dyer认为,这一刻Garland“受损商品”的形象成为了她的明星角色和同性恋偶像地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从那以后,Garland的工作和生活讲述了一个关于生存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人试图在一个注定要毁灭她的世界里维持某种形式的控制的故事。就像一个真正的幸存者,加兰从一个明星的商业失败中恢复了过来。作为一名现场歌手,她找到了一个新的定位。在经济困难使她永久破产后,她在毒品引起的阴霾中进行了一场无休止的巡演。
Garland是这个娱乐巨兽的产物,她能直接表达出想要反抗的渴望。
利用电影作为逃避是娱乐建设的一个决定性特征,电影院与其他形式的社交互动之间的隔离以及同性恋与异性恋同伴之间的隔离感非常重要。Garland就是电影中生活欲望的代表,因为她本人就是一个普通的人,却迷上了电影的魔力。
这种平凡生活和通过电影逃离生活的联系在Judy Garland演唱会大合唱“Over the Rainbow”的时候体现的最为明显。
当人们唱起这首歌时,仿佛回到了儿时看电影时候的样子,你会相信你敲敲鞋后跟转一圈就真的可以去到奥兹王国。那是上一代人的霍格沃茨。
Garland也可以用在这种比同性恋更古怪的亚文化话语中,用受压迫群体特有的自我压迫模式来谈论同性恋身份——疏远、否认、诋毁。
她挣扎,但从未放弃。这是给所有非主流群体的肯定。
她1961年的演唱会和唱片的经典歌曲When You're smile就是为她的形象量身定做的打气歌。
Smile though your heart is aching Smile, even though it's breaking When there are clouds, in the sky, you'll get by If you smile, through your fear and sorrow Smile, and there'll be tomorrow You'll see the sun come shining through If you'll.... Light up your face with gladness Hide every trace of sadness Although a tear, may be ever so near That's the time, you must keep on trying Smile, what's the use of crying? You'll find that life is still worthwhile If you'll just.... Light up your face with gladness Hide every trace of sadness Although a tear, may be ever so near That's the time, you must keep on trying Smile, what's the use of crying? You'll find that life is still worthwhile If you'll just.... Smile
从她的悲剧和她的成功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个被代表的受到压迫的群体认同。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Garland的悲剧性和过早的死亡也促成了她作为同性恋偶像的地位,使她成为一个永恒的人物(如同Leslie对于我们一样)。
传言说她的去世点燃了石墙运动的。但不管如何,在Garland去世五十年后,她的遗产依然存在。许多男同性恋向Judy Garland这样的女性寻求帮助,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世界和个人经历。Judy Garland也是娱乐产业的一个代表,她的人设转变放在现代和雪莉或多或少也有相似之处。
Garland曾说过她渴望的“更友善、更温和的世界”。
可惜,这个世界,还没有如她所愿。
----------------------------------------------------
原载于个人微信公众号:一只开山怪(或搜索:herringcat)
Related Source:
Heavenly Bodies:Film Stars and Society
TIME Article: //time.com/5684673/judy-garland-movie-true-story/
BBC Culture: http://www.bbc.com/culture/story/20190923-why-is-judy-garland-the-ultimate-gay-icon
这次爱奇艺的北影节线上展映赶上五一假期,只看了一部,就是蕾妮·齐薇格夺得奥斯卡影后的《朱迪》,看到中间一段台词感觉生硬,前言不接后语,去豆瓣一看时长果然少了一分钟。仔细对比发现(删减从“otherwise engaged”到女主唱歌前结束),被删减的这段并无露骨画面和过激内容,全片内容表达含蓄,内容克制,演员表演收放自如,已经很主动地把题材侧重于表现女性在舞台和生活之间挣扎的艰辛,主角关于同性恋群体的生平连暗线剧情都算不上。不知道审核人员是收到了何种小心翼翼的指示去删除这一分钟的台词,还是已经对于自我审查熟练到一种浮想联翩的程度了。如果以后主办方或视频网站都这样来引进电影的话,也大可不必过这个节了。 感兴趣的来这看下被删的部分吧 //www.bilibili.com/video/BV1mK411574P/
如果不是因为这部《朱迪》,我几乎都快忘记Renée Zellweger到底有多好了。
当然这句话并不是真的,如果让我评选心中最精彩十个的cinematic moments,其中一个肯定是《BJ单身日记》的结尾,Zellweger踩着Ain't No Mountain High Enough副歌的鼓点,穿着内衣在大雪中奔向科林叔的场景。
2001年,《BJ单身日记》横空出世,这部改编自《傲慢与偏见》现代畅销书版的英式喜剧,为Zellweger挣得了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奥斯卡提名。
在那之前,她最有名的作品是和阿汤哥合作的《甜心先生》。在男人喜剧中担任女配,我们都知道这类角色留给女演员发挥的空间多么有限。
而在《BJ单身日记》中,她终于有机会大显身手。她塑造的大龄单身女青年Bridget Jones虽然丧但是善良,虽然酗酒但是有责任心,虽然无法控制体重但是却能以一片真心感动达西先生。并且,来自德州的Zellweger奉上了近二十年内美国演员能达到的最完美的英国口音之一。
紧接着的第二年,她又带着《芝加哥》席卷归来。
这部曾经被认为是《红磨坊》跟风制作的电影,却成为近些年来最为经典的音乐剧改编歌舞片。导演Rob Marshall是百老汇出身的导演,《芝加哥》在原音乐剧的基础上,对编舞进行了符合歌舞片特色的影视化改编,尤其是开场的All That Jazz一鸣惊人。在《芝加哥》获得奥斯卡奖的十年后,2013年的奥斯卡舞台上,Catherine Zeta-Jones被邀请重新演绎了一次电影中的开场舞。
在《芝加哥》中,Zellweger一改《BJ单身日记》中那个胖胖的善良女孩形象,减肥化身成为想要出名却一事无成的女演员,Roxie和Nowadays两首歌再次惊艳全场,也为她带来了第二次奥斯卡提名。
《芝加哥》在当年奥斯卡所向披靡,获得了十三项提名,并最终拿到了最佳影片的桂冠。至于Zellweger,很可惜的是,她当年的对手是百年一遇的《时时刻刻》中的Nicole Kidman,因此也与影后的宝座失之交臂。
虽然如此,但是两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提名足以让她成为好莱坞最炽手可热的明星。
2003年,《冷山》。她与去年的对手Kidman搭配Jude Law,上演了一出荡气回肠的美国南北战争爱情史诗。当年这个组合有多火,或许可以贴上我看过最棒的《冷山》的短评:
“那一年妮可基德曼拿完奥斯卡正直颜值巅峰风头一时无两,那一年瑞妮齐薇格是最卖座的女演员演女配角拿和女主角一样的片酬,那一年裘德洛刷屏好莱坞奥斯卡颁奖礼都要揶揄他两句。后来,这些风光都散了。
终于,那年的学院没再让Zellweger失望,给了她一尊最佳女配角奖。奥斯卡一直有个说法,叫补偿颁奖。有人说02年Kidman拿的奖是补偿她01年没拿到的《红磨坊》的那尊,11年Colin Firth拿的是他10年《单身男子》没拿成的,12年Meryl Streep拿的是06年《穿普拉达的女魔头》没拿成的。如果这个说法是真的,那《冷山》这一尊应该是学院一次性奖励她连续三年出色表演的奖。
除了事业上的成功之外,Zellweger还是传说中的男神收割机,维基上有一个她前男友的列表,乔治·克鲁尼、布拉德利·库珀、金·凯瑞都在榜上。
然而,正如短评所说,那些风光后来都散了。当年奥斯卡还没有那个“保障演员五年饭碗”的说法,而是让人事业与爱情走下坡路的奥斯卡魔咒。04年的《BJ单身日记:理性边缘》,05年的《铁拳男人》和07年的《波特小姐》虽然口碑都不错,但是已经比不上当年风光无限的气势。
2013年的奥斯卡,Zellweger和《芝加哥》剧组的几位演员重聚登台,为当年的最佳原创配乐和最佳原创歌曲颁奖。多年未见的Zellweger让我几乎已经认不出来了,可她的声音仍然很动听,带着BJ那标志性抿着嘴才能发出来的音色。
2016年,《BJ单身日记3》终于来了。戏内,BJ需要面对高龄产妇这个身份所带来的挑战;戏外,Zellweger也失去了BJ最标志性的圆脸。
我记得这部电影上映的时候,我去电影院看了两遍。我一直很喜欢《BJ单身日记》系列,它们陪我走过了高三压力最大的时候,因此能在电影院再看一次Zellweger和科林叔总是很开心。
我能感觉到,Zellweger多少有寄希望于这部电影来为自己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但事与愿违,无论是Zellweger本人还是曾为她打下天下的英式喜剧,都已经不再享受聚光灯下的掌声了。
2019年,Zellweger出演了《朱迪》。
和所有讨巧的传记片一样,《朱迪》没有费力地去展现朱迪·加兰的完整人生,而是选取了她生命中最后的一次演出,伦敦演唱会期间发生的事情。开头是年轻的朱迪在片场的风光无限,镜头一转就是中年的加兰为了一百五十块的演唱费唱歌,在被酒店拒绝入住后投靠到前夫门下安顿两个孩子。那一年,朱迪四十七岁了,而现实中的Zellweger也已经五十了。电影给了朱迪很多的面部特写,而Zellweger有一双令人无法抗拒的眼睛,这也是为什么她在胖瘦之间摇摆那么多次却仍然能捕获人心的原因。
同样地,大量的特写也在时刻告诉观众,告诉我——她的粉丝,她已经老了,我想起她曾经在科林费斯和休格兰特之间摇摆可爱,想起她在漂亮的镜子布景中摇曳生姿妩媚动人,想起她在美国南部的山村里为Kidman守夜时的坚毅果敢。
当朱迪最后一次拿起麦克风,唱起Over the Rainbow这个代表作的时候,那一瞬间,她不再是朱迪,而是Zellweger本人,或者说此时的Zellweger和加兰合为一体,回望过去,他们都曾有过如此辉煌的过往,放眼当下,周围又是如此地寂寥。当她唱到中间语塞的时候,台下的观众为她合唱唱完整首曲子,银幕外的我也想告诉她,我们仍然记得那句经典的“Titspevert”,那条丑到极点的老奶奶收腹裤和那本惹事的日记,我们也想为她唱一次Ain't No Mountain High Enough,让她能够再一次跑过下着雪的伦敦街道,朝着更好的未来奔去。
最后,加兰插着腰,泪光闪闪地对台下的观众说:“你们不会忘记我的,对吗?”
那就让我再对你说一次:“我们从未忘记你,Renée Zellweger。”
恭喜Zellweger拿下金球,离奥奖更进一步了,分享一下她在金球奖领奖台上的一句感人至深的话:
“...the top doesn’t matter. It is the journey that matters and the work that matters.”
美国太平洋时间 2020年2月9日晚,杜比剧场,Renée Zellweger在凭借《冷山》拿到最佳女配角奖的十六年后,凭借《朱迪》获得了第9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全程都被戳在泪点上,朱迪·加兰呐,成也米高梅败也米高梅,如果不是明星制和LB,我不信她会变成unpredictable和unstable的万人嫌。这部把朱迪生命最后时光里破碎的美抓得太准了,她对舞台的无比执念,和对自己的无能掌控,像两股互相顶撞的力量,一定有一天会积累到令她崩溃,只是这个过程被电影一再延展,就显得非常残忍。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之于朱迪多像一个诅咒,这首歌让她被万千人记住,可她终此一生,到底也没能找到彩虹之上的奥兹国。看这部的时候一直想到My Week with Marilyn,但愿蕾妮·齐薇格能比当年的小米奖运好一点
能在大制片厂时代非人的规则和激烈的竞争下存活下来的一定拥有最夺目的星光最扭曲的人格和对舞台最原始的热忱 影片本身格局很小只截取了朱迪加兰传奇一生落幕前最后的段落 却未做到小而精 重果轻因 在其诸多涉猎中也仅选择了较为保险的家庭线 无甚波澜 靠演员的表现一力支撑 同性情侣歌迷的支线和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是为数不多的亮点
Renée Zellweger 的表現太感人,給電影大大加分。分分鐘把《婚姻故事》的女主拋出幾條街,完全不在一個層面。
难堪,难堪,难堪到不忍看。去世前的潦倒凄凉、自轻自贱、自暴自弃,那种如影随形的“残花败柳”感,让人心酸也辣眼睛,连撒娇都带着摇尾乞怜之气。纵然全世界都爱她,也不曾令她幸福。才华呐,从来都不是生存的加分项,更像是上帝的诅咒。
片子很平庸,剧本很糟糕,一条伦敦演唱会的主线,中间穿插了争夺孩子的抚养权,最后一次婚姻,同志icon和童年阴影等好几条有料的支线,但都成了主线之外的辅料,被编剧浪费不了了之了,支线的逻辑也很跳脱,节奏也不流畅,不管女主角的表演怎么优秀,这个角色也很难通过电影视听语言或者角色本身打动人,只能靠观众自己去脑补蕾妮·齐薇格和朱迪·嘉兰类似的星途经历来自行共情自我感动了。
虽然剧本非常之弱,角色非常之浅,但Renee Zellweger 真实演技爆炸
剧本普通,拍的也很一般。虽然蕾妮·齐薇格贡献了十分出色的表演,更是凭借着个人表现将影片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就算是这样也依旧掩盖不了片子整体给人的枯燥乏味。
芮妮齐薇格自身的影子和Judy的人生重叠在了一起,这大概是让影片变得很好哭的一个砝码,看预告片时你几乎不相信这个苍老的皮囊就是当年芝加哥里那个性感小尤物。童年的嗑药梦魇以及聚光灯下的不自由和中年颓唐双线交织,可惜当中总觉得欠缺关联和逻辑,更像是对年轻观众的脸谱化科普。 “评价人这辈子是否幸福不是看她有多love这个世界,而是beloved。”
一部我总觉得还可以更动人,但现在这个程度也能让我意难平的电影。用很古典的视听语言表现这位传奇女演员韶华已逝、风光不再、充满麻烦和遗憾的最后时光,Judy Garland人生中所有的激情与平淡,都伴随着一首首经典歌曲永存于我们的记忆。我最初一看到卡司就把本片列为本届影展必看电影:也许没有谁比拿过奥斯卡达到事业巅峰,之后又经历“变脸风波”的Renée Zellweger更适合出演这个角色,她演得很好。
从头哭到尾,最后的over the rainbow直接哭到崩溃。演员选的太好了(就是美化了Mickey Rooney)Renée Zellweger‘s performance is truly astonishing!Judy短暂悲惨的一生都在唱开心鼓舞的歌,让人心碎。
第9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Renée Zellweger
看Judy小时候,反叛地大口啃汉堡 大家都急着记录这个时刻 却没有人问她有没有吃饱 执拗跳下水箱后湿漉漉地出来 经纪人和老板都责备她 却没有人在她冷得发抖时给她披个毛毯;长大后了 在台上失态摔倒 大家都讥笑看她笑话 却没有一个上前扶她一下 晚上睡不着靠吃药喝酒度日 却没有人关心她这些夜晚到底都在想些什么。她的一辈子因为她的歌喉被压榨被消费被错误地爱 却没有人认真问过她 你到底爱不爱这个舞台。电影真的看哭了好几次 特别是最后两首歌 那个魅力四射的她 完完全全出于本能去热爱观众真心想给大家展示自己的她 好美。47岁就过世了的确可惜 但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 她辉煌过灿烂过 让大家铭记了有过欢笑有过泪水 也是值得了。最后 这奥斯卡最佳女主请给芮妮齐薇格吧 求求们了!
快乐有时,悲伤无期,用影像刻度时间的残忍与命运的飘零。落入庸常的是好莱坞传记片惯用的展示-观赏视角,拒绝提供触摸本体的窗口。朱迪的笑容与小丑的笑容在某一时刻重叠,是时代的剪影,是在僵化社会的训练过程中因偏差而迸发出的生命力。齐薇格演的很好,她的喜剧天赋,恰成为她的抑郁之源。
她的存在曾经带给世界欢笑,她的离开引发了一场石墙风暴——这就是朱迪·加兰,全世界第一个同志icon。复杂的童星成长经历塑造了独一无二的她,也让她在人格缺陷中饱受毁誉滋扰。齐薇格演活了这个不完美却注定属于舞台的巨星,让她在落魄尘埃中也能开出花朵。“心的评判不在于付出多少爱,而在于别人爱你多少。”当全场起立合唱“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的那一刻,她是真正的被爱着...
当过最高片酬女演员,连续三年提名奥斯卡并无悬念拿奖,名利场的绯闻中心,记录和话题的缔造者,芮妮·齐薇格。起家于新千年之初,近期暗淡了十余年,如果今年拿到那樽影后,也算是纷纷扰扰潮起潮落的10s,一个完满的顿点。
被嫌弃的朱迪的一生。
除了女主演的精彩演绎,可得最佳表演奖外,编剧过于单薄,全片乏善可陈。
最后一首Over the rainbow唱得我哭崩,Judy Garland的最后时光是这么的惨淡,年少成名,一生都在被消费被利用,最终却也无依无靠。
为了那一点点爱,我们上刀山下火海。
艺术家的人生总是令人感叹,年轻时像商品一样被人消费,年老时孤独到无人可依。一首首经典老歌把情绪逐渐推进,只是距离把一切推向高潮还差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