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我本来的习惯是只在豆瓣标记看过的电影和剧,这两年国内外单口演员的专场也看了一些,但一直也就是看过就算,看的时候产生的想法无非技术层面的“牛逼”、“真的好强”、“怎么写得出这样的段子”,不会想落到笔头特地写些什么。
但《上上》值得一篇长评。因为它太有温度。
其实这67分钟里,有2/3的段子我在剧场都听Storm讲过。从Storm描述在club里刷朋友圈,看到上上过世的消息那个画面开始流泪。
再到结尾的纪念词,献给老葱和船长,不哭几乎是不可能的。
Stand-up brings us together.
“喜剧让我们永远在一起”。
我无意去评价我所见到的演员的段子水平、境界高低。石老板在《单口喜剧表演手册》里说,段子好不好有一个基本标准,就是观众笑不笑。我也蛮认同。
但更好、更优的段子,应该还有一个标准,它不该只是好笑完就算了。
观众在笑完以后呢,可以从中得到一些什么吗?不一定是多深刻的思考,但有没有可能,演员在台上看似戏谑的几句话,是有触动到他们的?
演出结束了,散场了,观众未必会记得演员,当然也不需要记住演员。记得那些段子吧。因为在他们心里留下了点什么。
这是我个人一点不成熟的想法。也是我自己在写段子时候的追求。
我写到这里,感觉自己好像不是在评价这个专场,而是想讲我眼里的Storm。我观察到的这个人,作为单口圈的前辈,是什么样的。
借用一个女生朋友的话,她说本来感觉Storm看着是那种很凶、易怒,也许还有点粗糙的30+男性,但看《牵手失败》,还有线下看他演出,好像不是那么一回事。他有细腻的地方诶。
我点头。
这一点认知在《上上》里再次得到确认。
这种细腻,在我看其实是对这个世界的感知能力,感知自己和他人生命中的痛与乐,深与浅。它与性别、出身、学历无关。在于个人的天然,更多是一种gift。
我不认识上上,但我相信上上一定是对这个世界触觉非常强的那类人。
所以才会有那样的留言,“你们脱口秀演员怎么老是心情不好?我都得了癌症了,心情还很好”。
所以才会跟Storm说,“你是我全世界最喜欢的九个脱口秀演员之一”。
所以才会在Storm和观众给她录完祝福视频之后问,“怎么没有庞博”。
我在Storm微博碰运气,随机搜索了某个关键词,真的翻到了上上留言的那条状态。
上上的回复在评论区第一条,她说的其实是:想想我癌症晚期还在坚持不懈努力泡某位男士?
只是上上五千多条微博,现在已经不能浏览了,是非公开状态。
但上上给这个世界的爱,她的乐观,她的vitality,我隔着无从计算的时间和空间,体会到了。
我早两年对“卡夫卡松饼君”这个ID就有所印象,但只是模糊的了解。我知道她对生命所给予的遭遇的反抗是难能一见的,至少换了我,我不敢想,如果那样的病痛落在我身上。
但因为Storm的这个专场,上上对我好像不再只是一个网络上的陌生人了。
仿佛、似乎,我离她很近了。
这是我作为观众,作为一个勉强也能算得上Storm的acquaintance的感受。
是Storm把我和上上连接在了一起。即使我们从未谋面,从未讲过一句话。
我想这是这个专场最大的意义,它超过了单口喜剧本身。
上海市的常住人口近2500万,全球快要79亿人了。
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上,或者不谈“这个世上”而只是上海,都太无足轻重了。
可是我们还在努力留下自己的痕迹。
凡走过必留下痕迹。所以,我们的所言所行、所听所感,不是无意义的。它们是我们存在过的证明。
虽然“毕竟能留给我们的也只有记忆而已”。但记忆是过去的汇总,人是带着过去活在当下,再面迎未来的。
谢谢Storm。“有些使命是比赚钱更重要的”。
《寻梦环游记》里有一句台词:The real death is that no one in the world remembers you.
上上没有离开过。
storm是我第一个认识的国内做standup的,当时好像还在美国|最后安可一段有点感动|「不说sorry」
storm不好意思,我要在你每一个专场里评论:所有在评论里说这脱口秀好或者不好的,这tm叫单口喜剧!
用脱口秀的方式纪念一个人。很有意义。
开头于贞的《她和她和她》响起来,就知道会是和女性相关的话题,前面裸聊,贴吧,扫码看似没什么关联,其实一直在构建信息化社会这个环境,直到提到上上和旅馆被闯入的事件,主题升华且变得真诚起来,无论是网络还是现实都没有提供给女性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加上键盘侠的poker face,伤害在不经意间就已发生,“药水哥”结尾一句脱口秀演员从来不道歉也是很有态度了。
又白嫖了一个storm的专场 因为不在上海一直没有去现场看过storm的演出 但通过他传到网上的专场 演出视频和博客 一点一点喜欢上这个人和他的表演 看到了stand-up的意义 看到了他通过stand- up这个形式传达着他的自省和思考 如果storm能看到的话 你是中国我最喜欢的九个喜剧演员中的top1
这两年很多想说的话都在这个专场里,单口喜剧这种呈现方式给了我极大的自由,永远不说抱歉,但会说感谢。❤️
稳稳地拿捏了彭于晏的形象气质
不是在逗笑,只是一种诚心的发问。看的录制场第二场,横竖横的感觉也很storm~
结构好的 构思好的 出发点好的 内容真的不够好的
药水哥x王思聪…节奏一般偏慢,反应还可看得出来经验丰富。专场整体比较平,比较零碎,观众不太接梗导致情绪顶不上去,几次场子冷掉了。还是可以看出文本创作的,疯狂交叉的call back有点意思,最后那段的上上还有返场不错。我们有幸在线上看到这专场,也好保留些回忆。
太好了,愿上上,老葱,船长在另一边也要开心
Stormxu真的好像王思聪,但知道专场的意思之后就再也笑不出来,@jasonmutou 为什么给我推荐这么虐的专场🙃!!!
江浙沪摩托车杂志哈哈哈哈哈哈
这个专场差点意思,感觉是想输出的很多、却没怎么好好设计笑点,也可能受内容所限、不好太搞笑。storm风格一直很美式+沪市,小场子跟观众互动不错,但内容就很自我、出哏不密集,如果有一个哏爆了却很少乘胜追击,有时还喜欢反复,让观众冷静下来;加上走动、动作缺少与内容配合的设计,除了“上上”部分内容外,大部分段子前后连接很弱,整场很难连续爆笑、更多的是会心微笑,对熟悉的观众就没问题,但对于新观众就很容易错过,毕竟大部分都被综艺上的单口给吊高胃口、两句话没有爆梗就否决的。其实这种也许是以后单口的常态,毕竟通过线上节目火爆的是少数,线下火爆如OG、教主等就更少了,大部分单口演员本地化、可以吸引一部分观众,用这种自己喜欢的表演还可以温饱小康,在小圈子里过把当红的瘾,这样的生态很好
这场专场所蕴藏的内核特别宝贵
呃...单纯是说的不好
最喜欢的两千个专场之一。
姿态比内容好,单口喜剧重在真诚,Storm这一场属实是杨浦Dave Chappelle了。
看这个专场之前,建议先看看storm 之前的视频,听几期嘻谈录,熟悉他的风格以后,再看《上上》
还是不喜欢storm讲段子的技巧,裸聊、贴吧、网络用语、扫码点菜这些生活观察的角度也有点旧。但是愿意录这样一个线上专场,让她的故事被更多人记住,以及最后那句“喜剧演员从来不说sorry”,值得一个resp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