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2001年9月11日,纽约双子星大楼遇袭。不到一个月,时任总统乔治.布希(George W. Bush)挥军阿富汗展开报复行动。由恐怖组织塔利班(又译为神学士)建立的“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在同年11月瓦解,仅维持五年国祚。但这场战争却并未结束,因为塔利班势力依然挥之不去,这场阿富汗战争,整整维持20年。
现任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于上月宣布,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将在8月31日结束,留下的是四面楚歌的亲美阿富汗人。美国不愿继续深陷战争泥沼,选择离开等于拱手将政权让回塔利班,令人想到1975年美国从南越撤退的情景。许多人无法理解为何美国选择撤离,就像《战争机器》(War Machine, 2017)问世时,也没有人搞懂这部片究竟想表达什麽。
两面不讨好的假扮戏仿战争电影
《战争机器》改编自记者麦可.海斯廷斯(Michael Hastings)于2012年出版的著作The Operators,原作内容是海斯廷斯对驻阿富汗国际维和部队司令史丹利.麦克克里斯托(Stanley McChrystal)上将的观察,不过他在满任期一年后便仓皇离任。电影基于事实改编,只是将主角改名为“葛伦.麦马洪”(Glen McMahon),由影星布莱德.彼特(Brad Pitt)出演,他同时也身兼本片监制。
作品透过Netflix(网飞)上映之后,欧美影评纷纷予以恶评。《卫报》(The Guardian)影评人彼得.布莱萧(Peter Bradshaw)指出,“这部电影描绘的英雄无法赢得观众的尊重,布莱德.彼特古怪诠释让你不确定这是对角色的讚美抑或讽刺”。《综艺》(Variety)影评人彼得.德布鲁(Peter Debruge)更狠,他开宗明义地说:“每个人的笑点都不同,但很难想像有人会被《战争机器》逗乐,这是一部计算错误的讽刺电影。”
《战争机器》会遭到这些负面批评的理由不难理解,因为观者始终难以抓住这部电影的具体调性。若说它是讽刺类型的喜剧,却没有够多的笑点足以支撑,情节也不够荒谬,但也不像一部正经的历史剧。众人最大的疑虑之一,莫过于布莱德.彼特的表演,他的诠释确实看起来不太具可信度,像是慵懒地装腔作势,与其说是成为角色,更像是一种假扮式的戏仿。
不过,澳洲导演大卫.米奇欧(David Michôd)或许不是拿捏失当,而是刻意为之。他似乎刻意要创造一种青黄不接、不上不下的尴尬氛围,这种类型企图与反高潮并存的合奏,也像是对阿富汗局势的隐喻。与历来所有美国经历的战争都不同,阿富汗战争不是一个可歌可泣的伟大战役,却也未像越战那般完全无功而返。所有的美国士兵,就像是被卡在历史的缝隙,动弹不得。
片中有一场戏,葛伦上将亲自与从欧洲调来的士兵对话,原先只是想简单慰劳几句,没想到眼前士气一片涣散。一位直言不讳的小兵出言抗议,说自己身在阿富汗,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在与谁交战。毕竟塔利班不会以青面獠牙姿态示人,光是判断敌人既然都是一个问题,那又如何让自己“融入”这场战役?
如同电影开场所述,美军驻守阿富汗除了对抗塔利班,也有协助阿国建设的目标。但问题在于,美国终究是外人,文化与信仰与传统穆斯林相去甚远,自不可能与当地居民真正打成一片。再来是,当地居民也清楚认知到,美国不可能永居于此,总有离开的一天,然而只要那天到来,受美国好处的百姓又有谁能保护?因此一名阿富汗村民无视葛伦上将的友善,毫不客气地说道:“请现在离开。”
葛伦上将起先并未认清阿富汗战争之本质,当所有官员都将他视为一个过渡将官时,却只有他自己认为能够创造新局。但熟知官僚系统者便知,除非发生重大变故,否则不变即应万变。两方衝突构成本片的部分笑料,但妙趣之处也在于观者在心理上的摆盪。导演其实并未给予太多引导性的立场,反而将选择权交给观众。
自负的葛伦隐喻:文人领军的美国传统
各行各业的人都会对“外行领导内行”感到不满,完全是人之常情。然而,美国自建国以来就存在“文人领军”的传统,但这或许也是最常惹来争议的原则之一。美国总统杜鲁门(Harry S. Truman)便曾在1951年解除五星上将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的指挥权,惹来满城风雨。
许多美国人认为麦克阿瑟身为战争英雄,不该被杜鲁门羞辱,更有弹劾总统声浪。但历史却告诉我们,当文官对海外武官失去控制权之后,恐怕只会酿成更大危机,尤其当时一心想力退共产党的麦克阿瑟,计画动用34颗原子弹以结束韩战,实在太过疯狂。杜鲁门为自己辩护道:“如果我们的宪法只能保留一项基本要素,那就是‘文人领军’,政策由民选政治官员而非将军制订。”1
性格自负、散发救世主光芒的葛伦上将显然自认是麦克阿瑟再世,不愿服从高层文官指示,一再提出背道而驰的策略,想要继续在阿富汗攻城掠地。观者如果反对这种文人领军之原则,便能与葛伦上将取得共鸣,反之则会认为他是一个不知轻重的好战分子。但无论你是何者,编导都不会给你一个满意的故事发展。
一般编剧守则多半强调角色必须在故事中有所“成长”,通常是从考验当中学到经验,进而蜕变。然而,片中的葛伦上将没有任何成长,他始终如一。这固然违背了观众对类型电影的预期,却完美反映葛伦上将的仕途。毕竟这不是一个《大国民》(Citizen Kane, 1941)式的故事,没有戏剧化的潮起潮落。葛伦上将看不懂时代的剧变、地缘政治的内涵,但他的狂妄却出奇地不令人反感,因为他终究是一个严以律己的军人、懂得体恤下属的长官。
若观众期待看到《巴顿将军》(Patton, 1970)这类刻画传统战争英雄,同时又将武官视为官僚体制下的被害者电影,无疑会对《战争机器》大失所望,因为葛伦上将显然扛不起他心目中想像的英雄面貌。如果期待能看见的是一个带有反战意涵,刻意讽刺战场将帅的作品,本片却又对葛伦上将带有太多同情。虽然这部电影实在惹人非议,但我想大家也都认同,去神话、去偶像崇拜的角度无疑是新世代美国战争电影朝向的路途。
《战争机器》叙事与现实间的不谋而合
本片编导最令人折服之处,除了将诠释权交给观众,更在于对时任总统欧巴马(Barack Obama)的讽刺。部分情节暗示他本来就无意愿继续深陷阿富汗,一场他亲自与官兵会晤的场面,只让他看来像是飞过的流星,而非真正尽有统帅之责。
在现实当中,史丹利.麦克克里斯托离任后隔一年,美军击杀盖达组织领袖宾.拉登(Osama bin Laden),终究给了美国人一个交代。随后,曲终人散,美国少了一个理由驻守阿富汗,欧巴马取消增兵政策,转为辅导阿富汗的军事力量。这虽然基于美国利益,但对于不愿效忠塔利班的阿富汗人来说,这简直宣告了他们的死刑。
葛伦上将虽然有勇无谋,但他至少看来带有真心,有意与潜伏各地的塔利班决一死战,甚至起用阿富汗在地人作为身旁幕僚。不过,他的决策终究与官方政策相距太远,毕竟他的老闆欧巴马认为主题战区在国内已经不再有“市场性”。
诚如前述再三提到的两面不讨好,无论是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支持者,都不太容易享受本片的观点,但我不认为这是创作者在观点上有所犹疑,反而是更完美阐述了这场战争的荒谬性。事实上,大多数美国人也都没有能力判断这场战争究竟是有必要还是无必要,甚至连阿富汗的位置在哪也没有概念。
片末,葛伦上将与属下的言词被记者大做文章,导致他必须请辞负责,电影戛然而止。看似观点含糊不清,其实也已经说尽了一切,可惜当时的美国人多半无法领会。无论在原作出版的2012年或电影发行的2017年,都与观众距离太近。而在2021年重新回头欣赏这部作品,便能窥见编导对这场战事的细腻观察,也包括对未来阿富汗局势的清楚预示。
2021年七月,美国宣布撤兵,而塔利班已经握有全阿富汗八成地区的掌控权。数万亲美阿人陆续遭到清算与残杀,生灵涂炭,尤其在7月6日当天,美军在未事前交接的情况下,突然撤离大本营巴格兰空军基地,直接甩掉责任。此计或许是为了避免事前昭告反而会遭塔利班注意,但不告而别形同对盟友的背叛,不见是非公义,也看著国际媒体有太多批判与挞伐之声,毕竟阿富汗人的死活大多人并不在意。
20年战事,美国人自认能为阿富汗人伸张正义,推广所谓普世价值。犹记片中最令人莞尔的一场戏,乃是葛伦上将深夜叫醒阿富汗总统,询问是否可以发动攻势,得到的回应是“反正过去也从来没有被知会过”。塔利班后的阿富汗政府,终究是美国人为了给国人交代树立出的傀儡政权,至于民主不民主,不在考虑之内,听话就好。
军人的职责是作战,其职业驱动力是获取胜利。皮特饰演的将军原型Stanley McChrystal熟谙反叛乱战斗,其策略在伊拉克战场也取得阶段性成功。皮特的核心思路是美军放下戒心与阿富汗平民建立起军民鱼水之情;这个思路的前提是,阿富汗百姓渴求美式民主,更需要美军的保护。可惜这只是美国人的一厢情愿。美国将军政客天真地深信民主自由是普世政治体系,然而并非所有民族都具备发展此制度的土壤,阿富汗也不例外。阿富汗百姓需要生活必需品:安全;他们不需要奢侈品:民主。至于安全,美军的介入虽然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基地组织和塔利班对西方的威胁,但是破坏了原有的村落部族间的政治生态,使得百姓生活在塔利班的恐吓之中。
皮特心里其实明白反叛乱作战是一场难以取胜的战斗。取胜的关键点在于获取民心,而民心的基础在于阿富汗百姓对于民主和安全的追求,只是通过皮特与阿富汗顾问和百姓的沟通,这个假设的基础在阿富汗是不坚固不普遍的。
面临如此巨大的困难,皮特的自大情绪压倒了理性思考,他是个职业军人,他的职业荣耀在于取胜。需要贯彻作战思路就需要额外兵源,不仅需要美军,还需要盟友的。只是,为了如此不切实际的战略目标,理性的盟友是否该承担没有回报的成本?各个利益牵连者是否该为一个人的野心而买单?
难得一见的低级反战片,皮特掉坑了。
反战片拍了不少,其中优秀等级的多了去了,辛特勒的名单,现代启示录,甚至皮特前年的狂怒,去年日本动画片,在这世界的角落,都比这部战争机器好了N个档次。现在这部片,丑化四星上将Glen,将其塑造成野心家,为了个人权力不惜牺牲士兵,发动无意义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的混蛋。
以下是剧透。
剧情很简单,皮特扮演的Glen给派到阿富汗收拾烂摊子,Glen希望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将塔利班的残余势力铲除,但奥巴马的幕僚不同意,于是Glen放料给记者并安排采访,曝光奥巴马两个多月才和他通过一次电话,根本不重视阿富汗战场。奥巴马迫于媒体压力同意给Glen增兵3万,但Glen需要四万兵,剩下一万Glen亲自带领团队去欧洲,游说北约盟友出兵。最后,屯够兵后Glen展开八年来最大的军事行动,力图攻陷塔利班控制的最后一个重镇,赢得阿富汗战争。但过程中误炸平民,而且给他写传记的记者将他写成战争狂人,并将Glen团队的欧洲之行写成喝酒买醉的旅行。于是,给了奥巴马口实,将Glen召回撤掉。
以下是吐槽。
非常不幸地,皮特饰演了Glen,为了达到丑化的目的,几乎全程眯右眼瞪左眼,只有讲述军事战略只有鼓吹战争时两眼才回复正常。Come on,导演,要丑化也不用这么low吧。其次,注意皮特的双手,无论日常跑步,演讲,参加party等,都成爪状,导演还用画外之音描述,这是雄狮之爪。但怎么看都像麻风病后遗症的鸡爪手。这样一个人能当美帝的四星上将?导演,黑得太过了吧。
以下是反向思维。
相反,从这部片中,反着看,排除掉大小眼和鸡爪,其实Glen是挺优秀的将军。
首先,他严格要求自己,每天早上坚持跑步十一公里,还拒绝入住基地的领导套房,宁愿入住小小木板房,八年来每年和老婆的见面日子不超过三十天。
其次,为了了解阿富汗情况,他和团队跑遍阿富汗每个省,还用当地人做幕僚。
另外,他爱护士兵,和士兵去巡逻,当士兵有迷惑时,他会解释。他的下属都爱他支持他。
最后,他还有政治眼光,知道光靠武力无法赢得战争。他希望当地人将美军看成和平缔造者而不是侵略者。所以他要求士兵没确认对方带武器前不能射击,避免误杀平民。Glen有自己的理论,如果杀了两个平民,那么他的亲戚朋友就会有十二个倒向恐怖份子。最后开展军事行动时不幸地出现误杀平民事件,Glen会亲自去致歉,向当地人解释军事行动的目的。
但很不幸地,Glen最后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有以下这些。
最主要是现在欧美世界普遍存在的左胶思想:大爱包容,战争都是错的,不能解决问题的。
所以,左胶的总统,奥巴马,拿了诺贝尔和平奖后是不可能支持Glen的军事行动的,更何况Glen利用媒体逼自己增兵?但奥巴马也够阴险,宣布增兵三万的同时宣布十八个月后完全撤兵。相当于告诉塔利班,你们好好撑过十八个月,变相提升了恐怖份子的士气,增大了Glen的难度。而一旦Glen犯错就将其拿下。有这样一个上司,下属能成功吗?片中有一幕,当Glen在欧洲游说时,奥巴马也在欧洲,于是小黑总统召见Glen开会。Glen及其团队真把它当回事,改行程冲冲赶去面圣,结果小黑马只是在机场见了Glen,拍拍他肩膀后就轻佻骄傲地跳上总统专机了。
另外,左胶的记者,抹黑Glen。本来找记者随队采访,是想上杂志封面得到媒体的支持,有利开展军事行动,没想到记者将其写臭。另外在德国演讲时,有个女记者也提出尖锐的指控,说Glen为了个人野心,为了将个人军旅生涯推上高峰,执意发动八年来最大的军事行动,牺牲士兵。还说身为一个德国记者就是要阻止德国增兵,阻止德国士兵为个人牺牲,因为德国曾发生过这样的事(希特勒发动二战)。我的天啊,德国人对于希特勒的心理阴影有多大啊,以后还能好好生活吗?
最后,Glen失败的原因还有一帮猪队友。如德国,同意派兵,但规定士兵不能离开基地。还有很多国家都是象征性派几个兵做做样子。在阿富汗战争上独善其身,现在欧洲恐袭连连,也算是报应吧。其实,美军在阿富汗是有贡献的。美军给他们修公路修医院,训练阿富汗自己的军队,给阿富汗搞选举,甚至允许当地人种罂粟花赚钱。不过,当地人的意识还是跟不上文明的节奏,他们跟Glen说,虽然你们给我们修路建医院建学校,我们很高兴,但你们美军快走吧,你们待得越久,塔利班对当地人的报复就越严重。即使Glen解释说,美军会训练阿富汗军队保护你们,但当地人还是叫美军快走。这种落后民族啊,自己不发愤不反抗,人家帮你干了,你还怕着怕那的,活该你们倒霉给压迫。世界上,类似的落后民族还很多。
最后总结,Glen只是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军人,但现今左胶思想泛滥,Glen的失败早已注定。我们就来看看,没有强力的世界警察,恐怖份子会猖狂到什么程度,三胖会祸害到何时。这绝对不是文明世界之福。受伤最大的只是平民,而不是那些鼓吹大爱包容的左胶政棍及其写手。
最后,Glen团队走了,换了鲍勃团队,画面很有喜感。新团队更有杀气,导演借此讽刺美军只是一部不断开动的战争机器。
很遗憾皮特拍了这部片。
1.惊鸿一瞥的配角们:《移动迷宫》的威尔保尔特,《禁闭岛》的本金斯利,《本杰明巴顿奇事》的蒂尔达斯文顿,《角斗士》的罗素克劳……个个出彩,险些错过他们 2.男主:真正的麦克马洪就是这样的公鸭嗓、一只眼高一只眼低? 3.战争机器?:人家还等着看军界政界商界……相互纠葛、剪不断理还乱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呢!还不如吊轨的美剧套路……
以为人人都能拍出一部《阅后即焚》么
弱鸡。不要脸。就像写阿富汗总统躲在被窝里看美国喜剧一样,美国人于是又拍了一个喜剧。
可以进皮特儿最做作的表演top3………………
不是战争片,不是政治片,既不讽刺,又不喜剧,什么都沾一点,什么都是浅尝辄止。网飞喜欢玩类型融合,这是这回玩的不够力度,是题材的问题,它要讲的事情太浅显了,这个锅必须让写剧本的人背,虽然就是导演自己。
大家只想秀秀,而他想有所为的秀成了一出出可怜心酸的丑。表情、语言的少变折射他的一根筋,每朝11公里的有力不及一切阻挠的无奈,只因自以为重要的职责与复杂的棋盘运作相冲。 "Netflix+皮特+阿富汗战"这张牌打得比"HBO+德尼罗+庞氏骗局"好点,但都诉求略浓,都不行。
前半部几乎每句台词都反讽荒诞好像奇爱博士,后面转严肃就笑不出来了。皮特的原型是个学者型的禁欲苦行将军,他的著作《Team of Teams》是华为17万员工的教材,他麾下的特种部队活捉了萨达姆打死了扎卡维。他在阿富汗实施亲民战略,常规战争靠军服辨识敌人,打死一个少一个。而在阿富汗,恐怖分子混迹于民,打死一个十个亲戚站起来跟你拼命,所以将军会给不开枪的士兵颁奖,他说“行动的成败不取决于你杀了多少人,而取决于你说服了多少人、多少人没有被杀、多少房子没有被毁。”但入侵者怎么可能赢得民心?他把将相失和透露给《滚石》倒省得替战争失败当替罪羊了。
斯坦利作為純粹的職業軍人,戰績和私生活無可挑剔,根本不怕這種低級黑。 除了黑斯廷斯,奧巴馬和女克,切尼一干人才是真小丑。
讽刺,封面,音乐,结局
驻阿富汗美军最高指挥官的日常:策划一场自己都打不赢的战争。
78/100 尽管战争的目的各怀鬼胎,但执行战争却需要true war believer;推行民主和平权很大的障碍来自于普通既得利益者,比如让一个阿拉伯男人放弃他对女人的特权。不管你的故事实际上多么的复杂,最后不过是“xxx督战不利惨遭解职”的一条新闻标题。皮特全程大小眼表演,很拼。
整部电影就跟皮特的口音、跑步姿势和表演一样,让人如坐针毡。
爆料施压,拉钱拉人,为军事抱负屏蔽真实世界,黑色幽默政治游戏,老好人战争狂大将军深入阿富汗泥潭。Nick Cave 鬼畜配乐加分
辣鸡,被近似类型的《灵通人士》甩掉九条街。全片风格不统一甚至混搭,剧情节奏混乱不堪。强行搞笑。皮特的表演非常糟糕,强力制造激情将军形象,完全失败。虽然剧中皮特每日健身,但穿上军服却感觉身材走样。小团队的表演完全是堆砌式的。群众演员毫无气质(剧中可都是高端人士)。配乐极为智障。
一个跑步如阿甘的将军,几个虚与委蛇的政客,一个狂妄自大的记者,一部片名都讽刺主人公的电影。
网飞最近拍的电影都不温不火的,对战争题材的疯狂迷恋暂且不提,总是一副一上来就要探寻某某事物本质的样子,结果连该事物的皮囊都没讲好,最近几部都是这样,应该还是导演和剧作问题,可怜了皮特演的这么辛苦。另外,蒂尔达·斯文顿是从隔壁《玉子》剧组强行拉来打酱油的吧…
没啥内涵的米帝自黑
皮特真是不会影戏。。片荒勉强看。。
什么都不干,好过老想着干点啥!
除了皮特浮夸的演技以外,很满意。哪怕空有世界上最强大军队,麦克马洪这种真的相信自己使命的军人仍然无法赢得战争,因为他想要的东西这世上根本没有;只有迪克切尼那样的人才能赢得战争,因为他要的只是哈里伯顿的订单。
试图用黑色幽默讲述美军在阿富汗的泥沼,但是拍得不够黑色也不够幽默。Pitt试图重现他在无耻混蛋里的军人形象,但是并不成功。阿富汗也好伊拉克也好,政客动嘴皮士兵跑断腿,但是结果总会很丑陋,越南早就被他们遗忘在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