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感】
直到电影看完,我都不能相信,这是一部R级片。也是,这年都,一部不漏点的电影也好意思叫R级片,估计定级出差错了。
【剧情】
乏善可陈。不如《嗨翻姐妹行》,更不如《宿醉》和《老板度假去》
【演员】
毫无疑问,这是演技都救不了的片子。这电影应该到小剧场去打磨打磨剧本,好好磨一磨剧本,或许还能出点彩。 没错,这影评凑140字都很费劲呐。
这是什么喜剧,从头让我难受到尾了。里面的主角都只会把事情搞的更糟吗?哇,一点都不好笑,笑点不是用这么无聊的东西堆砌出来的。这个爱丽丝,我真的,哇,这个角色太讨人厌了吧🤢。Jess就不能有其他朋友了,自己心里就不能有点b数。现在看到46分,我看不下去了,还不如看直播。
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笑出来的。尴尬的姐妹关系。吸毒,叫鸭子,呵呵,这种情节又low又没意思。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连寡姐都救不了的电影。毫不夸张的说,这是我近几年在大荧幕上看到的最让人如坐针毡的电影。全片松散的结构,尴尬的台词,夸张的表演,还有丝毫不经大脑的剧情,都足以让它在明年的金酸梅上全榜提名。
首先要声明的是,我是斯佳丽·约翰逊的粉丝,虽不能说狂热,但只要是她的电影,就一定会去大荧幕支持。如果你像我一样,是为了寡姐而选择这部电影,那请你一定要放低期待,特别是在你看过预告片的情况下(预告片把所有笑点已经都囊括在内了),因为这部电影绝对是斯佳丽·约翰逊从影以来的一大污点。
影片的故事已经在预告片里全盘托出了(也如前面所说,笑点也基本在预告片里全面覆盖),无非就是几个曾经大学里的女闺蜜,多年后重聚并组织了一次Girls’ Trip,而此时的每个人又都在各自的事业生活遇到了不同的问题,在这次旅行中,她们因为一个脱衣舞男的意外身亡,不得不去面对接下来一系列的乌龙。如果硬要说预告片里没有的,也许只是最后跟坏人们对抗的几场戏吧。可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导演依然把它拍成了一场灾难。剧情上诸多生硬的衔接和做作的前后呼应,让人觉得这部电影是在被强迫着完成,自己在前半部分铺的烂梗,在后面就像小学生写作文一样,一定要来一个对应。其实说实话,如果导演不这么瞻前顾后,不去管什么呼应,干脆一路屎屁尿到底,反倒不会让人觉得这么不舒服。
这部电影的剧本在好莱坞曾被搁置了很多年没有人敢拍,现在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原因。整部电影的台词真的是尴尬至极,所谓的笑点,几乎全部沦为了尬点;真正能让人笑出来的地方可以用手指头数清楚。有些桥段甚至让人替编剧紧张,如果说拿《女子监狱》的梗来做台词勉强可以让人接受,因为毕竟出现这句台词时的情景相对合适。可到后来居然出现了《撞车》里马特·狄龙某场戏作为这部电影的台词出现,本来是想作为笑点出现的一处情节,却让整个影院鸦雀无声,估计编剧要是在场,会恨不得手撕自己的剧本,可能这部片的编剧真的太不理解选择R级喜剧的观众的口味和笑点了。电影后半段几人的撕逼情节,更加看出了编剧的黔驴技穷。本来几个人就没有什么化学反应,硬加的撕逼戏码只会让人觉得无比刻意;如果说闺蜜撕逼,我宁愿看《小时代》,最起码我可以名正言顺的骂时代姐妹花的做作和脑残,但这部电影不同,它是让你想骂又骂不出口,让人一口闷气闷在心里,这种感觉真的很不爽。
至于这部电影的表演,那真的又是另一场灾难。把五个主人公分开,每一个都勉强能看;但只要放在一起,就怎么看都不舒服。性格迥异不代表各演各的,可是这五个人同框的时候,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跟其她几位完全没有默契可言。且不论寡姐饰演的女一号在颜值和戏份上有多突兀。单看那个胖胖的女二,就足够让人发指了,她应该是贡献了全片最多尬点的人,从嗑粉到吃比萨,她的每一次开口都让人表情僵在脸上。SNL出身的凯特·麦克金农,延续着自己一向一傻到底的路线,用力的挤眉弄眼,夸张的摆弄肢体,虽然偶尔能让你挤出一点笑,但这完全不足以掩盖她与其她几位主演零化学反应的事实。
作为R级喜剧,首先你要明确你是喜剧。如果连观众都逗不乐,那你又怎么能以喜剧自居?一味强加限制级元素,也顶多只能占个R级的幌子罢了。如果你非说这部R级喜剧的买点是女性角色为主导,那前几年的《女间谍》和《生活残骸》显然更成功,这两部电影只用一个女性角色为主导,单挑这部电影里的五个不在话下;非要找团战的话,《伴娘》显然赢这部赢得妥妥的。所以,请不要以任何类型的标签来标榜自己,也不要试图用“女性”来强调自己立场。电影就是电影,无论你出发点是什么,先把电影拍好你才有资格跟观众强调自己的卖点,才能跟观众讨价还价。
1.彩蛋 : 失窃的钻石💎在意面的半成品盒子里……被姐妹淘里的胖胖找到了……
2.寡姐最后还是动手了 : 虽然是王八拳,但打赢就行!
3.套路 : 为啥介绍都要用《宿醉》来形容?!这片子里面没啥太出格的事啊?就是正常电影套路啊☞吸high后的"意外"嘛!哪有《宿醉》跟《赶尽杀绝》那么不走寻常路?
情节跌宕起伏,各种笑料不断,女神演技颜值在线,这些自然不用多说。
主要想说的是《仓皇一夜》中的男女方婚前排队的不同,两者都是过度夸张的表现:女方是一群怨女聚在一起,在迈阿密彻底放飞自我,各种吸可卡因,逛夜总会,跳辣舞,找鸭子。而男方则是一堆人正襟危坐,环坐在一起听品酒师讲红酒的故事,连喝冰镇的红酒都算是“刺激”的。这两者的对比让我想起了《前任3》里面的情节,只不过是男女方互换了位置。仔细想想应该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有关。中国的文化允许的情节一定是男人放荡,女人端庄。一旦出现偏差,就会引来观众的谩骂与苛责。而美国文化是,他们所宣扬的女权。尽管在他们日常生活中,女人依旧占据劣势的地位,但是在电影中,他们会不吝惜的运用电影的手法,以极尽夸张的方式展示他们对女士权利的呼吁与人权平等的美好向往
身为寡姐脑残粉,我也打不出及格的分数!难怪这个剧本在好莱坞搁置这么多年没人拍,应该把它永久搁置。台词和笑点都尴尬至极;几个主角各演各的,完全没有半点化学反应可言。能看的部分真的全都在预告片里了。
6.5/10經理人害的, 還是想不用打就把錢賺了, 還有友情....人情....
虽然有点啰嗦但从头笑到尾!里面的澳洲梗特别多,跟土澳人民一起看尤其好笑!演闹剧的斯嘉丽真的是可爱一百万倍!可爱到令人发疯!
女版宿醉,笑点有,太俗套!几个姐们撕逼的时候让人觉得好真实。★★☆
还可以。以为是女版《宿醉》或是又一个《伴娘》,但女性导演非常有节操的把笑点局限在了SNL级别的荤段子上,最后还《阳光姐妹淘》了一把。我以为寡妇姐终于可以不用再打架,结果还是打了...😂
所以最后是....喜剧治愈系????#心疼抢劫犯帅哥,身材那么好,出场不到2分钟,戏就被几个疯女人杀青了#
以女性为核心的屎尿屁喜剧,混杂了各种调侃讽刺,而且应当和卖大米当地盛行的色情服务、犯罪行业有关,还有各种擦边的“政治不正确”。女性大玩特玩,主打的其实就是一个消费观。消费那些不正确的却又是在你糟糕时刻特别想尝试的,结尾部分又加入姐妹心灵鸡汤是有点齁。PS.跳舞男故事发生后的急转直下还是挺惊悚的,佩服创作者还能将故事和氛围还能保持在自己的节奏里。
是我癫了吗?我觉得!好好看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但凡美國搞笑片中的肥妹,其性格都如出一轍,disgusting...
预算:2000万首周末票房:800万北美票房:2210万全球票房:4734万上映日期:17.06.16上映周数:11周分级:R最高院线数:3162北美最高排名:7发行方:Sony / Columbia
R级喜剧和chick flick都是刚需啊!每年一定要看几部,套路也无所谓。
想了想可能是这两年女性喜剧里比较能看的一部--尤其是醉酒嗑药梗向来都用在男仔喜剧里,这次请《大城小妞》的导演掌舵做了温柔的一个女性化版本算有新意。段子和剧情都有点老,看的乐呵就还行。更多会让人怀念起寡姐不演那些动作片的“旧时好日子”,希望她在演艺生涯里还能有更多元的角色带给我们。
即使作为一部有寡姐的爆米花电影也只能给一星不能更多了,马塞洛是什么鬼啊!!
喜剧片里的一股清流,没很多卖力的作死搞笑,剧情不难理解,单纯的开心。虽然觉得女神太性感不适合入搞笑片会有违和感...全程沉迷在颜值...
虽然笑点很俗但看得还挺开心的,寡姐的金色短发女政客人设总觉得是在cos她崇敬的希拉里…结局没什么惊喜,姐妹撕逼了一通到最后还是以“最理解你的只能是我”这种美式mean闺密he结尾,美国人就好这一口强行he真是反胃。
非常感谢同场的笑点低观众朋友们,让气氛不至于太尴尬。
比预想无趣很多,也不够好笑,不过斯嘉丽约翰逊还是很美。
虚假的姐妹情谊
想看Zoe Kravitz和Ilana Glazer的番外或者前传
【38/100】每个笑点的设计感都那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