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申明:末学无意破坏民族统一与和谐,也与山东博物馆及馆长无关,纯粹就事论事。对于不认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看法的人,末学不屑与之辩论!对于那些没钱的屌丝一个,屁股还坐在特权阶级那边的,不是蠢就是坏!
1.衍圣公家族是真正的传世百代的“大地主”家族,儒家治理结构中既得利益者最大的代表。
为保持其家族利益和特殊地位,历史上做出过不少“识时务”的汉奸行为,包括抗日战争时期——衍圣公家族系孔子后代却丢尽了孔子的脸,满门汉奸是中国历史上传承悠久的汉奸家族,仗着其特殊地位,孔子后代无人敢管的特权欺压曲阜百姓数个世纪,自设私刑处死当地百姓,在当地民怨沸腾。衍圣公家族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象征和代表,不但没有做出榜样而且每当外族入侵在国家还没有完全沦陷的情况下不做抵抗立刻下跪投降,不但投降还帮助异族奴役镇 压中国百姓。
这里选出衍圣公汉奸家族最著名的几件汉奸事迹。
第一件蒙元入侵时期,在衍圣公孔元用的率领下,孔府审时度势,大义凛然地倒向了忽必烈,为表耿耿赤子之心,孔元用亲率族人加入元军,清剿汉人“反贼”。
第二件 清军入关后衍圣公投降后献上《初进表文》和《上剃头奏稿》带头剃发易服,留猪尾巴鞭子。
第三件 抗日战争时期,孔府代理奉祀官电贺汉奸汪精卫伪政府成立三周年,孔府设宴招待侵华日军。宴请日本侵略军头目请柬如下:田坞长官,久保添部队长,冲田部队长, 鲇川部队长, 漆谷部队长 ,奈良副官 ,来栖副官 ,吴会长蕴川 , 尤澎岭。
总之,这败类家族的人和言不能代表天朝礼仪之邦!
2.周朝的礼乐制度虽然延续了800年左右,但只适合某一阶段的社会文明时期,文明是发展的,人类生产力也是在发展的,社会分工越来越多,节奏越来越快。明显西周后期的社会制度已经开始不适合后来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才导致春秋、战国的出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在搞变法,以求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以及新的社会节奏,所以春秋时期孔子所向往西周的礼乐制度是逆时代潮流的。所以……礼崩乐坏,呵呵崩的好,就该崩!!衍圣公⋯⋯呵呵……
3.古代特权阶级旧文人一贯的轻视技术发展,推崇的封建礼教的土豪劣绅根本无法推动社会进步,而且禁锢人民的思想!西汉独尊废百家是起点,北宋赵光义司马光那一帮腐儒是发扬,接下来朱熹这个伪君子就更是胡说八道了,一直到螨清一朝进化成犬儒,才造成华夏文明社会总体落后,近代史可悲可叹。
以史为鉴以古看今,现实很残酷,孔子的某些思想早已不适合当今的时代了,而且从经济发展来看当今各国的各种社会制度,明显西方的发展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时代了,养的懒人太多,从他们的工作时间可见一斑。孔子学院还是去国外开吧,去祸祸白皮就够了!!(斜眼笑)
对此我要感谢运输大队长常凯申同志,要不是常凯申把这群汉奸给带走,这群流氓恶霸汉奸还要为祸中国。 另外还要感谢上个世纪70年代的批林批孔,看了之后才发现我的批判还是轻了的(斜眼笑)。
另外再说一点,就拿山东这一期节目里谈到服装和礼仪,你能想象穿着这样的服饰配件用慢腾腾的礼仪来现代社会工作学习生活吗?
对于追求技术进步和社会进步的技术人来说,真的不屑一顾这种封建糟粕!!
中国的四大发明,就没有一个是追求“风花雪月”的旧文人搞出来的!还是主席说的好,劳动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人!
这节目从第一季就被历史专业人士吐槽得体无完肤,不只我一个说,自己搜wb,但我暂没发现其他非要自虐看完第二季的业界人员,因为别人吐一季就够了。不是它有多好,没人唱反调,是它已经把能指出专业问题的都气跑了,根本不稀得看。所以本季可能就我吐槽了一半吧,这已经很坚持了。吐槽这节目上次就把我虐得半死,这次我没有太详细吐槽的欲望,蜻蜓点水,简单说说重要的知识错误。那些追捧错误百出的娱乐节目却在真正的知识贴下面点“没用”的人,知识对他们确实没用,救不了他们。他们不在乎真知,我也不在乎这样的世界,别跟我说就行。拒绝任何找茬,不是一个世界的不能对话。一个娱乐综艺节目也玩饭⭕️,一帮护食的企图掩盖真话,呵呵。 对第一季的知识错误吐槽在这://movie.douban.com/review/8986979/
第二季也没变好,还是名为科普,实为娱乐,不考据,胡乱编。大多数专业人士不会看第二季,我可能是唯一坚持的。当时我预言说这节目唯一作用就是帮助博物馆和相关行业卖周边产物,对考古、历史文化行业没一毛用处,还添乱。真喜欢历史文化、有志于研究学问的人,不需要这种节目,也会去学。不是真心向学的人看了节目也不会入行。普通人看多了这种节目,错误概念更深入人心,改不过来。别夸大这种误导人的娱乐节目的意义。
样式雷烫样,
前世, 又见创作目的不纯,伊东忠太本身是个出色的学者,精通中国历史建筑,他留下的《中国建筑史》至今还是学界研究中国建筑史时不可代替的文献。他是没有被郭籍束缚的了不起的人。节目组进行不怀好意的虚构,把他塑造成一个轻视我郭学者、怀有敌意的形象,歪曲历史人物,只为消费文盲级别的大众、迎合最浅薄的仇视心理——“小日子都是坏人”,自称文化节目却做出这种剧本,简直太掉价,只为表现“我们被人控制太久了”,这是ZZ主题,和建筑学者有什么关系。伊东和营造学社的研究成果都为学界做出贡献,并无伯仲之分。上期我就说过,编剧捧一个一定要贬另一个,文艺病,但历史只需要真实,不需要文艺的造作,制造文艺冲突的手法并不适合用来讲历史科普,格局未免太低,显得小人之心,又怎配评判这些历史大家,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对全人类的文化瑰宝,当以赤诚之心对待,扯上ZZ气息只会破坏学术氛围。
今生, 王教授“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是可敬,但不知是节目效果要求还是什么原因,他表现得非常情绪化,不理性,谈话间过度渲染感性方面,这是学术大忌,个人觉得作为学者还是该考虑向观众展示什么样的态度和形象……。首先,研究解读古典建筑图纸的成果是否完全正确呢,不一定,误差应该还是很大的,他自己也说了,古系统已大部分失传,理智点说,推导不可能多么准确,只能是尽力,不能因为感情就过于吹捧。为什么我讨厌这种娱乐式的煽情,毕竟学问是用脑子做的,不是用感情,一煽情就暴露出还是娱乐节目,距离科普太远。
“样式雷能证明中国建筑是有设计的” 这是个天大的误导,前代的设计成果都被节目组吃掉了,不可能、不需要也并非只有靠样式雷来证明,这太常识性了,就不举具体例子了。自己没有挖掘,不代表历史里没有足够多的证明,好像没有这个研究项目我们对古建筑就没有发言权一样。即使不了解这个知识点,只要注意一点:文科就不是绝对性的科目,凡事说得太绝对了,往往不可靠。人容易因为自己获得的荣誉而盲目骄傲,尤其是晚年,应慎重看待,不可尽信。
“过白”这个术语没有解释清楚,只说“远处画面的核心被一个框框着,看到完美的构图”,很多人都误解为后面的门里能看到整个前面的建筑,不是,正确的定义是:从后面建筑的门洞中间看去,除了能看到完整的前一座建筑,建筑之上还要能看见一点白色的天光,所以才叫“过白”。基础知识。而且这种设计不是中国独有,比如日本建筑借鉴中国风格发展而成、也有类似的做法。 空间场景设计和风水学,关于数字地面高程模型和“用灰打格见方五丈按格抄平”的平格法的比较,还可以,就是太大略了,其实这部分才该是重点,节目组从上一季开始就搞不清重点,该说的没好好说,说歪的一大堆,依然没变。
上阳台帖
上阳台帖作者一直有争议,宋徽宗题跋认定其为李白作品,但两者时隔360多年,那时候又没有科学鉴定法,而且徽宗题跋是否真迹都不确定,徽宗主编的著述和宋代书法典籍里,都没有提到上阳台帖和李白,孤例不证,后世作伪又太多。节目不说贴本身,一个劲的刷情怀,刷李白……
前世, 剧本的很大一部分脱离了上阳台帖本身的故事。除了李杜相逢、李白写帖的过程,后面主要演的是李白身后,杜甫回忆他在安史之乱入幕、随永王东巡、长流夜郎、后病逝的事。这剧情不该是写《永王东巡歌》吗,和上阳台帖的主题有一毛关系?为什么这么写?因为李白的一生里,只有参与安史之乱这段是“家国”话题啊,不好好谈文艺作品,为了硬扯上家国,也是费心……我早说了这节目的宗旨,哪里是讲文化,都是讲ZZ,离开ZZ不能活。编剧从来没考虑过正经讲述文化,只考虑满足ZZ正确需要,ZZ正确了,学问糊了。
整个小剧场,莎士比亚风混搭主旋律的李杜基情,用力撒狗血,尴尬癌,没眼看……我这一身的鸡皮疙瘩……演技是这么多期以来最不敢苟同的,“表演博士”就把个李白演成中二蛇精病居然还有人喝彩?大叔是不懂现在年轻人的胃口了(只有特效还不错)
(我写这期评论时某人还没被爆造假抄袭,后来就……当时就看他的表演不怎么的,也算不小心一语成谶吧。)
“人言太白为盛唐而生,怎能不为盛唐平天下,配不上盛唐赋予的名声”,历史系的都要喷一口老血,又是典型的以后世人眼光臆造当时人台词,李白知道“盛唐”是个什么鬼啊,比电视剧里管小时候的武则天叫则天还可怕……
PS官方卖腐卖的太过了好吗,别忘记你们号称这是一个正经的节目。
今生,我不想提了,不请专家不讲上阳台帖的相关知识,找一个演李白的演员出来是想说明什么?
金瓯永固杯,
前世剧情,忧国忧民的ZZ论调,当个春wan小品看还行。但是成也乾隆,败也乾隆,清朝就败在乾隆后期,老拿他来当正面榜样是不是有点……而且故事和杯子也八竿子打不着。硬扯关系,就造成说了半天削减经费结果花更多钱造新杯子的矛盾……败家子。实际上金瓯永固杯本身就是奢靡的产物,真反讽。 这节目组喜欢哪壶不开提哪壶的毛病也没变,非选一个最近的、败亡的见证最清晰的朝代,来写江山永固主题,是黑色幽默吗。“愿我的国与家如金瓯,无一伤缺”,然后被ba/guo/lian/军踩在地上摩擦,杯子的下场是被贼寇盗走。尴尬不。 关于明窗开笔典,饮屠苏酒的传统,一带而过,没有详细交代,最重要的制作工艺也没讲。现成的演个从制作杯子到举行典礼的剧场不行么。
今生,光扯什么“大门口福字不能倒贴”纯属民科胡说八道。杯子工艺不讲,讲万寿灯跑题。
清乾隆农耕商贸图外销壁纸
尬出天际的伪“古风”台词,“此为中华之独韵”、“鸟啼花乱开”,再说一次,不会文言憋乱写!
不伦不类的服装,早说过要仿就专业点就行么,学个半调子看起来比不学还难受。
男式还过得去(因为传承至今),但女式,明显合身的西式裁剪……(果然是因为原型已经消亡在历史中了么)中式裁剪有那么难吗?画中女子的服装,是立领大襟(斜襟),斜襟上有扣子的,注意看,不是对襟啊!这是符合当时背景时代的,清乾隆时期流行的汉族女装款式。画面上衣服中间那条线是中缝(布料的拼合线),不是开襟啊!随便看点文物实物也该知道。没扣子没带子看到没?怎么可能是开襟呢,开襟怎么合得上。而小剧场主角穿的却是对襟,系带的,硬要说的话也是类明代风格啊,照猫画虎都做错……服装组睁着眼看不到那条斜线吗?节目都给了特写镜头,放大镜扫过的时候,观众按下暂停键都能看见啊!
男女长衫其实是一脉相承的,这种款式的残留形式在今天男用中式长衫上还可以看到。
宋澜衫可能是做的相对准确一点的服装了(除了腰带)。
宋朝没死,商人救guo,主题棒棒的……然而,就靠坑蒙拐骗救吗?变味的剧情,不是应该靠诚信经营吗?编剧什么价值观? 这回连ZZ正确都没有了!以山寨小人之心,度往日大宋儒商君子之腹,太掉底子。
水下考古的实际操作和模型部分不错,后面煽情过度。
抗RI小剧场,很可能是本季最佳。而且这个编剧至少语法通顺,台词不别扭。
可见,要表现ZZ题材,只有选对合适的时代背景,才没有强扭的感觉。
除了演员的北方口音出戏以外……
彩绘散乐浮雕。学界一般认为是五代的。 (嘉宾强行硬提“盛唐”,撑死了算末唐,强弩之末,哪来的盛唐气象。)这个小剧场的剧情和主题意外的还行,小人物在动荡时代的生存,亡国之音,这次还算没有硬扭成盛世,主题还好,打破“红颜祸水”论,亡国之事,商女何辜。罪不在后庭花。
但是能不能不要找一堆瘦妹子演唐乐伎,只有打鼓妹子还原。
一如既往的没有救的“古风”歌词语法……不说了。
长信宫灯
好蠢萌的服装组……把文物黑白绘图上表示不同颜色的点点直接印出来了(人家要是透明的你们是不是印个白灰网格啊?)
没有截到很清晰的图,之前有人发过,就不赘述了。
刘启的衣服还行。灯灵那个非主流的服装发型是怎么回事?老实按灯的原型做不行么……
将罪臣之物赐予刘胜以示威慑这个情节设计还算合理,天子权威与孤独的主题。(只是“站起来”的台词太现代化了,又以今度古)。灯灵作为一个人物出场的想法不错,但完全没有在剧情中发挥作用,不知道来干嘛的,仅仅为了展示造型?
今生,博物馆学、展览学,太走马观花了,不详细。
盐井画像砖
基本上题材只围绕画像上的内容(制盐),而对于汉墓砖画这种文物本身的价值和特点,只字不提……从根就歪了。
故事写的还算通顺,难得三观尚可。还富于民,教导商人不要只图牟利,舍小己为大家的主题还不错,但历史方面还是有问题。
火井(天然气)煮盐应该是益州固有的技术,秦汉时期就存在,是老百姓的智慧。点燃天然气井口,用竹管将天然气导出,井口的铁盆煮卤水得盐。这种方法煮盐的产量在家火煮盐的基础上提高一倍以上,这个知识点没问题。但剧情把发明全归功于诸葛亮名下是言过其实,他最多是主持了方法的改良和推广。民间以他的名字命名,是“名人效应”。真讲历史就不要误导。
蜀汉禁止贩私盐,恢复官营,以助益经济,不过一纸命令的事,堂堂丞相当然不可能亲自下场和商贩撕,这属于艺术发挥。小小民间商人,只有听命的份,还敢违逆、谋害丞相?真当坐拥一班虎将的蜀汉是吃素的……(给我把甘露寺唱一遍)。
PS司盐校尉是总管盐务的,“安排沿途司盐校尉整兵护守盐道”的说法有点欠妥,这么说好像有很多司盐校尉似的……
别的都不说,为啥非要说四川话,又不标准,很别扭啊。要说就要正宗啊。
助演能不能找个四川人,四不像口音太出戏了……
PS四个造型来自击鼓说唱俑的俳优很可爱,可能是因为早古这些艺人多半是侏儒,所以采取了类似戏曲矮子功的表演方式。
今世,我知道钻井工人伟大!但是不是跑错场子了……这和文物有啥关系?又是ZZ意义的引申。讲文物,不该是从砖画引申出去么?不能找砖画研究者么?好吧我看出来了,节目组压根没打算讲砖画的相关知识。
一千多年前的天车滑轮和北宋的顿钻凿井(卓筒井)是真的。
至于广都盐井是不是“世界第一口盐井”,并无定论,谈到“世界”级别,比我们早的文明还多着呢,吹牛差不多一点就得了,太过了,一股子廉价味,TB商品名都不准写“全X最X”。
字幕没文化差评,嘉宾说的很清楚,是白垩系、侏罗系、三叠系(地层专有名词),不是白垩纪、侏罗纪(地质年代),丢人不……
格萨尔唐卡
藏zu是有相信天授予唱经者的说法。可是讲历史知识的节目应以唯物主义为指导吧?主角说梦里学会的明显不可能……爱情故事固然挑不出太大的错,穿插的仲肯艺人演唱也很出色,舞美可以,星空和画面结合。但说了半天格萨尔史诗的伟大,就是不讲故事本身,难道不该选一段格萨尔的故事?不演也可以讲讲,一点都没讲…… 也没有唐卡的艺术特色和工艺成就。 我已经习惯节目的选题总是和文物本身无关了。
后蜀残石经
蜀石经是在当世教育方面起到作用,但前世剧场中强调说的仿佛不刻石经,经典就不得传、天下学子就无书读似的,夸张了。尤其是立足现代再看石经的价值,多在于文化价值,而非实用性,没有主持人吹捧得那么过头。其实在历代的战乱、自然灾难当中,石刻很易毁,并不比别的载体容易流传。(“刻在石头上最保险”只是浪漫的想像,一点都不科学。)大型书集诞生之前的时代,儒学传播确实主要靠石经,但这也说明这是一种比较落后的方法,后来有了各种书集也就不太需要石经了。
这部石经最重要的文化意义,节目却没有讲,就是证明了将十三经并列为儒家经典的模式那时已形成。
蜀石经经注并行,是各代石经里规模最大的,古人称“冠天下而垂无穷”,夸的就是这部石经。但是到主持人嘴里偷换概念成了“蜀学冠天下”……并不是。
校歌的歌词语法是通顺的,不愧为前人所作,虽然这只是基础要求,但对比如今流行的狗屁不通的歌词是好多了……
就到这吧,坑了,别问我为什么不看了,不写了,因为不想看这种总体水平烂的节目了,挑不出花来,不想写了,写出真实的知识,还要被人批,图什么?何必呢?反正这里没有人在意文化,大部分人只想追追偶像,不许别人说不喜欢的话。他们看他们的烂片高兴,我较真我的学术,本来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人,不应该网络相遇,徒费口舌,毫无意义。
*********************************
以下是给杠精喷子的绝对防御结界,正常人不用看也懂,此结界只针对人类,至于非人类生物根本没必要用人话对待:
免费网贴就是爱写啥写啥,爱看看不看走,我不想写的别想点菜。没有义务提供完整论据,观点都是主流学派的都有根据但你感兴趣自己找。我这是管窥一斑,不是包教包会,爱信不信。这是论文吗?论文是工作,这贴是吗?给我钱了吗?我欠谁解释吗?要求我给证据?自己不会查?但凡有一点相关知识,看了本帖也该知道我的大概水平,只有完全无知的才乱喷。真看知识的也该会自己查证,只有纯找茬的才会大嘴叭叭问证据就是不去查。理直气壮要我传授,要么考过来当我学生,要么付钱。
我也有自己的原则,不能支持发明历史散布错误观念,你们再不高兴我也不可能给这种作品太高评价。我的评价很理智,陈述事实很客观,至于观点是我的自由(请区分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措词是个人性格没法改。一篇评论不可能面面俱到,总有遗漏,只是没说的不代表我不知。这不是论文,更不会列出参考资料 ,但所发知识均有主流根据,不保证全对,但总比不学无术的人准确。 希望给素质良好的阅读者带来一定拓展学习作用和不同角度的思考。
我不在网上和人说话,任何评论,不回,想删就删,我只是来发自己的感想,不是来社交的, 我没有解释说明的兴趣和时间。你们怎么想随意,不用让我知道。就当我是个死了的作者,你们赞同就赞同,反对就反对,喜欢就喜欢,讨厌就讨厌 ,误解就误解 ,妄想就妄想,和我无关。 因为豆瓣反射弧太长,如果不这样做,几月几年前发的贴都快忘了,还有人找茬掐架,没意思,你们才看到的对我来说是历史,回忆那么早以前的东西麻烦,只好如此。如发现有意义的知识性疑问我会自行补充相关内容。
根据常年经验我发现,不管多好或多坏的作品,只要写赞扬的话,看客就礼貌的多,打分高于三分基本不会遇到攻击。哪怕是被大众贬低的,我能说出优点来,部分人还能接受。而只要写反面意见打分低,什么攻击都来了,就算说的缺点多么在理,大多数人都不会接受。原因不在于作品如何,我评论写的好不好,我用了什么语气,和这些都没关系,都是借口,攻击根本只是因为民众跟风追捧有名的东西,随大流不允许不同意见的习性,只让说好听的不让说坏的毛病,对任何作品都一样。所以我写反面意见时,就拒绝交流,怎么交流都没用。
最新一期的《国家宝藏》聚焦了河北省博物院的三件国宝,包括那件著名的长信宫灯,在惊叹国宝美妙绝伦的同时很多观众也不由得发出相见恨晚的感慨。国宝守护人王劲松也自言:应该早点来看。众所周知,由于包孕京津,河北省的光彩被分走大半,一直是个存在感较低的所在。所以位于石家庄的河北博物院比之国博、上博等,较少有外地的游客慕名而来。
河北博物院在扩建、装修后焕发出了异常夺目的光彩,我因为工作原因隔几年都要去省会出差,每每到了石家庄,最惦记的就是抽空去博物院看看国宝,所以我对这里有了深厚的感情。相比于国博、上博、苏博等地,我更喜欢河博。这里的清静让我能从容欣赏每件国宝,不像那些旅游胜地,不得不随着如织的游客们拥挤而行,难以不为儿童的吵闹声和展柜上的脏手印而分心。
河博我最喜欢的一个厅就是一楼的壁画厅。里面有北齐开国皇帝高洋墓壁画和茹茹公主壁画等。我几年前第一次进入这两个仿制的墓道时,就有种穿越时光隧道的感觉。特别是壁画神秘的美感和栩栩如生的人物,更让人惊喜异常。
高洋虽然谥号文宣帝,但却是个十足的变态狂。北齐的高氏一门更被柏杨先生称为“人渣家族”。读史书里的高洋列传,真的仿佛看恐怖小说!他喜欢裸奔,无论夏天还是冬天,只要兴起就脱光衣服开始跑“马拉松”,侍从们累个半死也追不上他的速度;他有时候还唱歌跳舞,在宫里开演唱会,一玩就是通宵,有时候还擦粉描眉,来个反串表演;更可怕的是他还爱好极限运动,在曹操修的高达27丈、间隔200余尺的铜雀台鹰架上奔跑、跳舞、玩特技,从容自若、毫不害怕。可惜高洋生不逢时啊,放在现在至少是个超级网红啊 !
高洋还喜欢杀人,每当喝醉了酒后就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道具大开杀戒。眼看宫里的人越来越少,宰相杨愔就把牢里的死囚犯收集在一起,等到皇帝玩“人类清除计划”时就把死囚犯送进去供他屠杀。高洋还生性淫亵,他竟淫尽了自己家里的女性,不分老少,不分尊卑,皇后李祖娥的姐姐被他看上了,可这个大姨子不从,高洋就把她丈夫请进宫来,用100多支响箭给射死了。
高洋的暴虐罄竹难书,由于成日纵酒淫乱、杀人裸奔,他身体早早就被掏空了,死时年仅31岁。他死后,太子仅仅十几岁,不久就被他的篡位叔叔给弄死了。有人说高家有家族性的精神病,我不信,恶魔就是恶魔,当一个人的权利无限大、又无人约束的时候,他是怎么样极端的恶事都能想出来、做出来的。恶魔就在人间。
知道了高洋其人,再看这么美妙的壁画,心情会有极大反差。壁画上的莲花忍冬和摩尼宝珠都是佛教题材,北齐又是个佛教国家,墓道两旁分列着共106人组成的仪仗队列,场景壮观、气势恢宏。
厅中只有6面壁画原件,由于表面的斑驳,需要仔细看才能看清画的是什么东东。但壁画的细节特别丰富,人物的胡须、衣服的褶皱也毫厘毕现,比其余的复制品要精美得多。
说到这里,可能有的人联想起了兰陵王高长恭,也许在这106人的画像中可以找到他俊美的影子。画像上的男子白面美髯、衣带飘逸、或威风凛凛,或儒雅端庄,其中还有一个貌似外国人。但墓主人高洋却不是帅哥,《北齐书》中写他鳞身、重踝,不好戏弄。他的兄弟们也不太喜欢他,这也可能是他性格扭曲的原因之一。
希望国家宝藏的下一季能关注到这些北齐壁画和高家皇族的另类重口味人生。
附:壁画
注:后面几幅是摹本
等了一年了,舞美、造型、仪式还是很熟悉的样子。终于等到了我大山东博物馆(馆长的口音真亲切(~ ̄▽ ̄)。 分别说一下吧。第一个,样式雷。王菲气质一如既往的仙,印象最深的是王其亨老先生的短篇介绍。怒,感觉这是王老先生给我的第一印象,对现状的怒,对自己研究形式的怒。登场后的慈眉善目让我知道了怒目金刚其实现有菩萨心肠。“我现在就是被汽车装死也无悔了”,这就是“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最好注释了吧。 第二个,《上阳台帖》,李白现存唯一真迹,翟天临的表演让人头皮发麻,说句题外话,翟博士绝对是新生代演员的翘楚。就像濮存昕老师在形容第一次看到此帖时,只能用帮帮棒极了来形容,在太白面前,我真的词穷了啊。谪仙人啊,大唐光,明月魂,永难忘啊! 第三个,各种珠宝金杯(手动狗头🐶),辣个男人又来了,还是一样的农家乐品味。虽然没有经历过四大天王的时代,但黎明的眼睛里真的有星星,很有戏。故宫又有活动了,淘宝店应该也要上新了,而我只能看“每日故宫”聊以慰藉。
总的来说,国家宝藏还是一如既往,期待接下来的博物馆,尤其是我大山东。一年内,要去一次故宫!
三毛说,撒哈拉于她而言是前世回忆的乡愁,她坚信自己是印第安女子的转世,而她在前世名叫“哈娃”。为此,三毛写下了自己的前世故事——《药师的孙女》,还在《厄瓜多尔纪行》中,找到了属于前世的“心湖”。
前世今生,我也是相信的。听姥姥说,我刚出生时,手腕和脚腕都有一圈青色,想必上辈子定是经历了那个特殊年代的苦难。而我想,不只是上辈子,只怕我的每一次轮回都是在这神州大地。所以今生,在面对悠悠五千年的历史时,总是热泪盈眶。
1.
当熟悉的背景音乐响起,001号讲解员“果粒叔叔”身穿长衫走上舞台,《国家宝藏》回来了。“这是一个年轻的节目,我们有多年轻?上下五千年!”熟悉的互动,带来依旧热血的自豪感。每期节目推荐三个文物,仅是故宫博物院,就能让这节目做到地老天荒。
第二季的首期节目,依旧是故宫打头阵,单霁翔院长可爱如初。他自诩为“故宫的看门人”,最大的愿望是退休后继续给故宫看门。
样式雷建筑烫样、《上阳台贴》、清乾隆年制金瓯永固杯,故宫博物院推选的三件国宝一如即往的震撼。
所谓国宝,其价值不仅在于历经百年沧桑依旧保存完好,更在于它们背后所承载的历史、人物、精神、信仰。而那些世代守护它们的人,更是值得尊敬。
2.
样式雷建筑烫样的今生故事讲述人王其亨先生,在提及中国古建筑设计在世界建筑史上的缺失时,激动、愤慨的情绪快要透过镜头溢出屏幕,他说:“我咽不下这口气。”所以,王其亨先生用近四十年的时间,带领团队完成了近百次实地测绘。
四十年,是一个人的大半辈子。
2007年,由王其亨先生主导整理绘制的“中国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中国古建筑的设计被世界认可,被世界崇拜。老先生说:“我出门就被汽车撞死也不后悔,因为样式雷可以解读了。”
朝闻道,夕可死,这是一个学术工作者最令人敬佩的地方。但老先生依旧说:
“学术也有传承,个人的寿命有限,所以我带着团队,希望把这个工作一代一代做下去。”
所谓国士,该是如此模样。
在《国家宝藏 第一季》的节目里,贾湖骨笛的今生故事讲述人萧兴华先生,为骨笛做了一辈子的研究。
因为身体原因,萧兴华先生不能再全心投入工作,当他把自己珍藏的骨笛原料传给得意门生时,老先生的眼里闪着光,像是看到多年后,他的学生们突破研究瓶颈瞬间。
在触碰到了先生眼神的那一刻,我不禁泪目。又想起自己在看《百鸟朝凤》时,电影散场后,只剩我一个人坐在放映室里失声痛哭。
文化的遗失让人痛心,历史的传承让人动情。文物在经历数百年风雨之后,通过自身独特的魅力,将互不相识的数亿人连结在一起,为了同一种信仰而奋斗。
3.
李白真迹《上阳台贴》的国宝守护人翟天临,在舞台上为我们演绎了诗仙李白的风采。但让我为之动容的,却是他与濮存昕共同朗诵的《如果没有李白》。
“如果没有李白,我们应该会少背很多唐诗,少用很多成语。说童年,没有青梅竹马;说爱情,没有刻骨铭心;说享受,没有天伦之乐;说豪气,没有一掷千金……犯了错,说不了长风破浪会有时;想辞职,说不了我辈岂是蓬蒿人;处逆境,说不了天生我材必有用;赔了钱,说不了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或许是学生时代的梦魇,但长大后再看,才知何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在陈凯歌导演的《妖猫传》里,辛柏青饰演的李白深得我心。他醉酒,他不羁,他令高力士脱靴,他写“云裳衣裳花想容”,他沾了些许开元盛世的仙气,成了数千年来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上阳台贴》是李白存世的唯一真迹,见其字,可知其人,透过笔体,我们得以窥见这位傲骨文人的豪迈与奔放。通过文物,历史书上那些冷冰冰的名字变得立体,变得有温度。洛神赋图背后的曹植如是,商鞅方升背后的嬴政亦如是。
4.
历史,唤起了我心中最深沉的归属感,以至于每每看到优秀的历史节目,总是忍不住湿了眼眶。像纪录片《大明宫》、《新丝绸之路》;像舞剧《孔子》、《李白》。
我曾站在阳关关隘,面向一望无际的荒漠,感叹“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壮志;也曾在玉门关遗址前踱步,想象两千年前小方盘城的繁荣。现在,我希望借由《国家宝藏》,填补自己寥寥的历史知识,再顺着文物遗迹,走一遍这大好河山。
为什么我觉得,不是央妈亲生的片子是上新了·故宫?完全没有喷的意思,我自己都是邓伦的粉,但是,对这个节目,怎么都爱不起来,还不如乐呵呵地看国家宝藏………
我个人,没有多少文化底蕴,加之,快餐文化的影响,我看书的时候,如果一段超过五行,就走神。如果我看如果国宝会说话,我也会走神,等再回来的时候,已经快要下一个了。
还是觉得,国家宝藏不错!
今生故事版块依然和第一季一样尴尬,指望第二季能有改变,结果还是这样。真正的目的是什么?我不知道了。
新中国建国后张伯驹怀着对主席的崇敬之情将这件《上阳台帖》赠送给毛主席。他在交中央统战部长呈给毛泽东的信中特别写明《上阳台帖》是赠送给毛主席个人的。1958年,毛泽东提出“党和国家领导人接受的礼品一律交公”的规定,并将李白的《上阳台帖》转交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这两天一集不落地追看完《如果国宝会说话》前两季,联想起央视关于“国宝”的节目《国家宝藏》,余“兴”未了之际,便看下第二季:王菲探索样式雷建筑烫样的奥秘 ……张若昀诠释风云时代下的赤子国魂……挺不错的中国历史文化的节目,可就个人观感而言,我还是更喜欢纪录剧集《如果国宝会说话》系列一些。
看了不一定会变得有文化,看不懂一定是自己没文化😓赶紧去补补历史!我没嗑药,我喜欢这个节目。
这个节目肯定是有很大正面影响的,但问题更多。国宝的筛选标准我倒觉得没什么问题,cctv嘛,何况挑出来的即便不是独一无二也都是很有故事的。关键在于讲法和目的。比如做情景剧自然很好,但不应丑化为我国建筑史做出巨大贡献日本学者,以煽动民族情绪。比如讲古代建造技术都很好,却不该过分攀扯,说西方20世纪才有的我们两千年前就有了。讲讲样式雷具体是如何完成一个个精巧的设计,讲讲被西方人蔑视为平房、帐篷的古建筑(因为既不高大也不坚固)动人在哪里,讲讲朱启钤刘敦桢整理文献的艰辛,讲讲梁思成发现佛光寺的欣喜,讲讲背后就是扬子江的悲壮,讲讲当代古建筑工作者的坚守和他们遭到的漠视,讲讲普通人该怎么真正认识、欣赏、帮助古建筑,都比这些强得多。
与上一季的比较在所难免。看了这么多期,感觉这几期节目跟上一季一样质量层次不齐,但是总体来说比上一季稍逊色些。尤其是今生故事环节,这一季的重心很明显转到了国宝的引申意义方向,对于国宝本身历史方面的介绍关注少了很多,例如金翅鸟讲守护洱海环境,尽管立意是好的。在展示国宝时右下角出现的二维码中的部分内容若是能在节目中被提及会更好。就像热评中所说,样式雷的今生故事讲讲中国建筑之不易、梁思成贡献云云岂不更好?感觉比上一季赶了,沉淀少了些。期望接下来几期能值得五星。
就某些人文化高,就某些人需要看严肃的纪录片。异议不是排挤,合理的异议是尊重他人文化需求,而不是基于自己审美的非议。🙃🙃🙃
没得说(另外能不能把那个嫌聒噪的刷下去)
过渡情节很傻,台词无聊,演员剧情也很无聊。请专业人士讲解文物和复原环节很棒。尤其是唐朝的服饰。 假如我是一个明星都不认识的外国人,我会看下去这个节目吗?(实际上也不认识几个)不会,只会拖进度条,但最后发现拖进度条也夹杂着无数冗长的台词。所以看不下去。 真是娱乐致死
严谨固然重要,但讲述刻板你说无聊,形式热闹你嫌聒噪。说到底你眼里还是没有文物。所有形式都是为了文物服务,寓教于乐,我没嗑药,我觉得很好。
很喜欢的综艺,从第一季就开始追了!第二季也没有让人失望!第二期国宝守护人刘昊然、肖央守护国宝金漆木雕大神龛 真的眼泪止不住的掉下来“中国必然胜利!”这句台词也太燃了吧!被这个故事深深感动了,刘昊然和肖央老师的演绎太感人了!“诚第一,勇无惧”比文物更有价值的是背后的故事和历史。
我只想说那两位打2.3星的,你认为它应该沉在那里暗暗发光,请问有多少人愿意去了解,历史的沧桑又有几人能看透?这个节目的意义在于全民了解历史,它为何出色,就是在于一系列的设计,说什么前世今生尴尬,当你看现在的各种偶像剧不尴尬是吧,你真的能看懂这个故事以及所包含的感情吗,为何有的人看了感悟至深,甚至莫名感动流泪,这才是中华文脉真正浓厚所在,已经融入骨子里血液里,第二季毫无疑问,虽说第一季的黑马造就有部分抹黑,但是我相信,央视能把它做的出色,走着瞧,五星供养!
建筑与建筑的对话,建筑与环境的对话。那个先给两星又改成三星的同学,辛苦你打这么多的字了,国家很大,宝藏不全在故宫,没事多出去走走看看。
那时我们很贫乏,从无到有就是高级,不管它多么花红柳绿;但是当我们都变丰富了,还来花红柳绿,那便是低级了。这个东西可能不适合尴尬的国产综艺,还是多看如果国宝会说话吧。
前世小剧场有点尬!今生故事都很感动!
没别的意思,就是为了针对21小时前的2星
太白最有感觉,如果没有李白,那中国历史上将少了一位最豪放浪漫的诗人。
外国称之为“艺术品”,全世界只有中国称之为“文物”,文物不仅沉淀着岁月的痕迹,还承载着华夏文脉和历史记忆,所以才能让前世传奇与今生故事延续,无愧为“国家宝藏”…
翟天临很棒啊,海外学子热泪盈眶,每次看欧美的文化,都不经感叹我们泱泱大国若不是十年动荡该是如何,王老爷子和他的团队真棒,此生无悔入华夏,我现在在海外学AI待我博士毕业定当回国报效国家
近几年之所有会出现这类节目,并且能够受到追捧,正是中国社会开始文化自信的表现。国家宝藏不单是在提倡文化自信,而且说出我们在文化自信的同时,更要有包容性,海纳百川,要有匠人精神,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国家曾经遗失的品质,现在随着文化自信要一齐找回来。能够海纳百川的国家才是真正自信的国家。第二季依旧水平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