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萨玛

HD

主演:娃艾·阿卡提布,哈姆扎·哈蒂卜,萨玛·阿勒·哈蒂卜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其它年份:2019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为了萨玛 剧照 NO.1为了萨玛 剧照 NO.2为了萨玛 剧照 NO.3为了萨玛 剧照 NO.4为了萨玛 剧照 NO.5为了萨玛 剧照 NO.6为了萨玛 剧照 NO.13为了萨玛 剧照 NO.14为了萨玛 剧照 NO.15为了萨玛 剧照 NO.16为了萨玛 剧照 NO.17为了萨玛 剧照 NO.18为了萨玛 剧照 NO.19为了萨玛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好评99%,这部让人窒息的新片,恨不得全程打码

新生命的到来并不总是令人欣喜的。 瘟疫蔓延时,硝烟弥漫下,没人有勇气对新生儿说“欢迎”。 如果可以,倒是希望他们能晚些时候降生。 然而,一位来自叙利亚的母亲却执意在战火中把孩子带到了人世。 她送给宝宝的第一份礼物,便是这部洒满了血与泪的电影——

为了萨玛

For Sama

导演:娃艾·阿卡提布 / 爱德华·华兹 主演:娃艾·阿卡提布 / 哈姆扎·哈蒂卜 / 萨玛·阿勒·哈蒂卜 / 凯蒂·普洛克特 上映日期:2019-05-01(西南偏南电影节) 片长:96分钟

2011年3月,叙利亚爆发内战。 炮弹将原本繁华的阿勒颇炸成了一片活着的废墟。 在这座全国人口基数最大的城市,每天都有无数平民亲历着死亡的正在进行时。 影片的导演兼主人公瓦德·阿卡提布就生活在这里。

在2012至2016的五年间,她用摄影机纪录下了身边发生的一切—— 示威、游行、轰炸、逃亡…… 500余小时的影像素材记载了太多无辜生命的骤然消逝。

成功撤离阿勒颇后,瓦德与此前有过纪录片拍摄经验的英国导演爱德华·华兹合作。 两人花费了两年的时间,重新整合素材。 最终,大量镜头的非线性组接铸就了这部震撼人心的作品。

瓦德·阿卡提布(左)和爱德华·华兹(右)

但有一点必须事先声明,即,本片的叙述视角相当主观。 作为反对派中坚定的一员,瓦德自始至终站在革命者的阵营,对抗俄罗斯扶持下的叙利亚政府军。 这大抵也构成了非科班出身的瓦德得以在国际上收获一众好评的诸多原因之一。 毕竟,不论是99%的烂番茄新鲜度,还是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提名,都是为反对派撑腰的西方世界加诸其身的盛名。 在英语国家享有绝对话语权的英美颁奖季,本片具备天然的优势。

不过,抛开政治属性来看,《为了萨玛》仍不失为一部佳作。 它是关于战乱下的苦难最切身的讲述。 对于身处和平国度的人们来说,这部纪录片无疑提供了一扇通往残酷地带的窗口。 那么,话不多说。 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断瓦残垣,跨过尸山血海,跟随瓦德深入东阿勒颇的水深火热,一探究竟。

一阵刺耳的警报声过后,映入眼帘的,是如下画面: 突如其来的轰炸夺走了一条幼小的生命; 弟弟的尸体旁,两个哥哥在哭泣; 过了许久,孩子们的母亲才匆忙赶到医院; 她抱起小儿子被蓝布包裹的尸体,走上街头,嘴里念叨着:“我的宝贝死了。”

诸如此类的“戏码”在片中反复出现,不由分说的死亡构成了影片的主旋律。 瓦德的镜头也常常如此:摇摇晃晃,质感粗粝,一片漆黑,朦胧不清。 拍摄技巧本就生疏,面对导弹的突然袭击,想要兼顾手中的摄影机则更是难上加难。 即便日子一久,轰炸成了日常,瓦德显然依旧不能适应。 就像医院里的生离死别,哪怕每天上演无数回,人们不还是无法接受吗?

你看,又一个因炸弹而殒命的男孩。 穿着红蓝相间的衣裳,涂着粉色的指甲油,本该红扑扑的面庞却被灰烬镀成了黄色。 男孩的叔叔告诉瓦德,孩子的父母早就不在了。 那一刻,瓦德坦言她多少有些嫉妒这对父母。 至少,他们无需承受亲自埋葬骨肉的痛苦。

像上文提到的两个男孩这样,被送达医院前已然没有了鼻息的,不在少数。 但平均下来,每天还是有大约300名患者需要医生抢救。 伤势相对较轻的,会自己捂着伤口,意识也还算清醒。 剩下的,则大多血肉模糊,奄奄一息。 其中,没能活下来的,就只好被医护人员以一种极不体面的方式拖走。 唯有身后长长的血迹和亲人无望的哭嚎可以证明,他们曾在生死线的边缘挣扎过。

可是有时候,人们甚至来不及道别。 一颗导弹落下来,一家十口同时罹难,也确有其事。 没有眼泪,没有叫喊,谁也不必埋葬谁,谁也不必替谁哀悼。 原本沉重的死亡竟因无人在场而显得轻飘飘。 等到镜头转向下一具尸体,这家人将被世界彻底忘掉。

但,如若死亡便是五年来围绕着医生们的唯一,再顽强的信念也会被摧垮。 在绝境中给予他们力量的是生命的奇迹。 瓦德也有幸亲眼目睹奇迹的降临。 战机从天边划过,又是一次军事突袭。 这回被推进手术室的是一名怀胎九月的年轻女子。

医生当机立断,对孕妇实行紧急剖腹产,取出的婴儿却毫无生命迹象,浑身上下苍白得骇人。 但医护人员没有放弃。 一双大手奋力地按压、拍打着婴儿的身体。 终于,小宝宝睁开了眼睛。 紧接着,他双眼闭合,五官团缩,第一声啼哭这才姗姗来迟。

短暂的哭声异常动听,语言描绘不出它的千分之一。 更幸运的是,手术室的那头,伤及动脉的妈妈也成功得救了。 在横尸遍野的阿勒颇,人们没法奢求更多。 母子平安,大概就是最值得庆贺的奇迹。

这种感动,瓦德深有体会,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 被困阿勒颇期间,瓦德和医生哈姆扎日久生情,结为连理。 片名里的“萨玛”所指的便是他们爱情的结晶。 所以,《为了萨玛》不只是有关战争的现场纪实,更是瓦德夫妇留给女儿的家庭录像。 两人坚守阵地和结婚生子的全部细节都被囊括其中,真实、生猛,亦不乏柔情。

尽管后来夫妇二人又抱得了属于他们的第二个宝贝,但萨玛于他们而言仍是意义非凡。 从被孕育到出生再到未满周岁的襁褓期,萨玛几乎没有离开过阿勒颇的战区。 生而与死亡为邻,实在说不上幸运。 瓦德觉得,应该给女儿取一个带有美好寓意的名字。

“萨玛”是天空的意思。 具体一点的话,瓦德解释道,是没有空军或炸弹,只有太阳、云朵和飞鸟的天空,一片他们深爱并憧憬着的天空。 小小的萨玛承载着父母对和平的向往。 《为了萨玛》,也是为了自由与和平。 在抗议和呐喊、鲜血和痛哭的夹缝里,我看到了人们重拾生活片刻安宁的尝试。

某种程度上,战区平民的生活和我们没什么两样。 政府军的狂轰滥炸之下,建筑很难保持完整。 但好在,有人的地方就有家。 瓦德的三口之家,日子虽然过得小心翼翼,氛围却很是温馨。

明知炸弹随时可能袭来,哈姆扎依然在后院种满了花花草草。 冬天,花园光秃秃的,他就划开厚厚的积雪,为妻子写一句“我爱你”。 与此同时,我注意到寒风中只剩一株花儿仍在绽放,即使被雪花压弯也偏要坚持。 哈姆扎的单纯、执拗和浪漫简直和它有得一拼,可爱极了。

当然,这个身材高大、内心柔软的男人也曾有过心灰意冷的瞬间。 望着轰炸过后面目全非的花园,他若无其事地笑笑,语气却透着心疼。 身为一名医生,被迫离开“战场”之际,回想起奋斗在一线的点点滴滴,他的泪水也难以克制。

与他相比,瓦德的好友阿芙拉一家才是纯粹的乐天派。 阿芙拉塞勒姆育有三个孩子。 他们坚强又幽默,整天乐呵呵的。 阿芙拉会把女儿被空袭吓到尿床的事情描述得诗意而有趣。 塞勒姆会神秘兮兮地送给妻子一颗青涩的柿子,当做惊喜。

但瓦德对他们的态度不只是信赖,更是尊重。 因为跟瓦德和哈姆扎一样,他们同样做到了守护这座“死城”,直到最后。 特殊时期,满目疮痍的阿勒颇不但活动范围非常有限,学习和娱乐资源更是寥寥。 孩子王塞勒姆便是小朋友们最好的玩伴。 在家里,三个孩子抢着跟他玩,欢声笑语不断。 在外面,别人家的小孩,不论年纪大小,也都喜欢围着他转。

他负责带领大家玩耍,一起为公交车刷上漂亮的油漆。 阿芙拉则在艰难运营的学校,为孩子们提供尽可能安全的学习环境。 诚然,手段很贫瘠,但阿勒颇的成年人所能给到孩子们的最好的童年就是这个样子。 他们已经尽力了。

2016年底,幸存者们逐批撤离了阿勒颇。 瓦德和阿芙拉两家是最后一批。 瓦德曾说,萨玛对轰炸的迟钝让她心碎。 她宁肯女儿没完没了地哭闹,也不愿意看见那样一幅迷茫、空洞的神情。 但就在大人们为顺利通过检查站而欢呼雀跃的时候,面包车里的萨玛咧着嘴哭了。

娇憨的神态,生动至极。 这是全片的第二次,我如此醉心于婴孩的哭泣。 我知道,长大以后,她将看懂这部为她而拍的电影,也将记住这段有她参与的历史。

但当下,更重要的是,以影像为武器,瓦德向世界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毋论立场正确与否,纪录终归是一种珍贵的本能。 战争也许没有赢家,但《为了萨玛》无疑印证了人类本能的胜利。

*本文作者:kiwi

 2 ) “地狱”中生活的天使

一部叫《为了萨玛》的纪录片记录了战争中真实的生活,不应该叫生活,应该说在战争中的生存。

拍摄纪录片的叫瓦德,原本是一所大学的经贸系的学生,但是一场突然爆发的战争,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瓦德和她老公哈姆扎(医生)以及其他人一起留在了阿勒颇,在那里结婚生子,在那里救助在战争中受伤的平民百姓。

这个在吃奶的小女孩就是影片的主角—萨玛,出生在战争时期,生长于战争时期。从小就听着枪声、爆炸声长大的萨玛,每当这些让人心惊胆战的声音在城市中响起时,她不会像其他孩子一样吼叫哭泣。这也是让瓦德感到十分难过。

萨玛是幸运的,因为她活了下来。在本片中有不少镜头记录了那些在战乱中受伤,甚至死亡的孩童。

他们都死在炸弹的爆炸下,炸弹爆炸造成的灰尘还覆盖在他们的脸上。他们都是这场战争中最无辜的人。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还未曾体会到世界的美妙就已经停止了步伐。

在灾难中出生的婴儿,好像带来了希望。

这是纪录片中刚出生的婴儿,在母亲的肚子里呆了九个月,母亲意外的受伤让他提前来到了这个世界上。

刚从母亲的腹部出来时,他毫无生机。可是,医生没有放弃,按压心脏,揉搓后背,提着软弱的双脚头向下,拍打着后背。终于迎来了婴儿的叫声。

可是不知道这样战争的生活,不知道哪天会遇到炸弹的生活,对于刚出生的他来说,是幸还是不幸呢?

孩童的他们知道这是战争,有枪,有炸弹,有人受伤,有人死亡。可是他们还是仍然要在这个地方生存下去。他们的童年有战争的记忆。对于大人来说这可能是“日常肥皂剧”。但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永远无法磨平的痛苦的回忆。

虽然看到孩子们露出笑容,可是内心还是感到压抑,如果他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度,他们的童年应该是充满色彩的,充满爱意的,充满阳光的。

他们应该在一间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民上课,而不是在狭窄的地下室上课,不是在担心害怕中上课。

萨玛,是天空的意思。天空如此辽阔,有云彩飘着,天空中不应该充满飞机的轰鸣声,应该是鸟儿飞过的欢叫声。

愿世界上在没有和萨玛一样生活的孩子,你们是天使,是希望。你们应该拥有美好的人生。

 3 ) 从《为了萨玛》看纪录片的向内属性和向外属性

女导演娃艾·阿卡提布用纪录片的方式记录了从叙利亚革命到阿勒颇沦陷这一时期周遭的日常经历。包括自己的恋爱,生产,丈夫(坚守在围城阿勒颇中的一名医生)以及其他一些人的工作状态。影片中包含一些非常珍贵的历史镜头,包括阿勒颇人从河中打捞被屠杀的市民。俄军飞机对城市中的居民近乎无差别的攻击等等。这些镜头在控诉着政府军对反抗势力和平民的暴行。

然而非常可惜的是,这一切并不是该片的主要拍摄对象,而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背景存在,作为女导演在这一时期生活片段的背景。尽管这一背景与女导演自己生活的日常息息相关,战争指向死亡,生产指向生命。在战争的废墟中出生的婴儿也是具有寓意的。但是战争仍然是该片的背景,而不是直面的拍摄对象,这削弱了影片的力量。

影片使用了大量导演作为一个母亲,或妻子的独白,像是导演的私人日记,记录着在战争时期她内心的矛盾——导演将自己作为该片的拍摄对象。 这一设定在此片中颇显奇怪。因为在这样一个非常特殊时期的一个特殊城市,有太多太多值得拍摄和纪录的东西,是纪录片向外属性得以发挥的大好时机。常规意义上的直接电影往往是把导演存在有意遮蔽,以达到纪录片向外属性的最大化——墙壁上的苍蝇式的观察。对居民,街道,医院,家庭,反抗军,难民进行系统的采访与归纳,以达到对这个城市描绘的全面性。当然这种归纳与呈现中已然隐藏或显现着导演的观点,心理活动和政治倾向。与这类纪录片不同的是被称为“私影像”的纪录片。它完全将镜头对准的是导演自己隐秘的内心,包括对某一起屠杀强烈的憎恨,复仇的欲望,痛苦的思考,对上帝的忏悔,对罪的反省等。在此姑且将之称为纪录片向内的属性。从纪录片能够触及的这两块领域出发看《为了萨玛》,仿佛该片即不是向外的,也不是向内的。而是处于纪录片覆盖领域的盲区。

战争中儿童的苦难固然可以让大多数人对战争这一残暴行径产生厌恶。但这又易于导致另一种后果——反战与战争一样是极其情绪化与非理性的产物。在战争中,人们慌不择路,声嘶力竭,无法安静地面对这一切,将所有人卷入与之一样的暴力逻辑中,越是在这种情况下,就越需要某种智慧对这种混乱进行安抚和排序。这非常困难,尤其是自己与自己的家人无时不刻地处于炮火覆盖下,随时丧失生命,不能要求《为了萨玛》的导演能够像生活在和平地区的导演一样理性地拍摄这一混乱场景。只能说这是非常遗憾的。

 4 ) 这种片子,只能呵呵呵

今年奥斯卡再次刷新底线。

Hamza Al-Kateab这种货色居然能提名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

图二、图三:与Hamza Al-Kateab合影的是他的关于叙利亚战争的“纪录片”《For Sama》的主角,圣Z组织 “努尔丁·赞吉”运动成员Maayouf Abu Bahr。

图四:2016年夏天Maayouf Abu Bahr参与“斩.首” 一名12岁的巴勒斯坦少年Abudallah Issa。

这种货色,居然能合法地走上奥斯卡的舞台,这本身就是这个世纪的悲哀和耻辱。

 5 ) 我怕死,但我更怕失去你

死亡是每个人都不愿以任何方式去接触的一个词,但我们每天都在接触它。每天都有人因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离去,因突如其来的交通事故而离去,因无情的战争炮火而离去。萨玛出生在叙利亚北部城市阿勒颇,那里炮火连天,政府军与反对派的武装冲突不断升级,俄罗斯的飞机在那里投下了数不胜数的炸弹。抛开政治立场不谈,因为那些权力集团的利益冲突绝不应是进行战争的理由。多少无辜的孩子与老人,多少怀有身孕的母亲,多少医生、记者,和那些为了拯救人们于战争地狱中的英雄们,被那些带着所谓的正义立场的子弹、炮弹残酷地夺取了生命。孩子们是最不该遭受这一切磨难的,平平安安地长大是他们本应有的权利,可战争也把它剥夺走了。萨玛只是所有孩子幸运的那一部分中的一个,但她的生存机会不仅仅是由于幸运女神的眷顾,更是因为她的母亲强烈的生存欲望与对萨玛深情而伟大的爱。

娃艾和哈姆扎分别是萨玛的母亲和父亲。死亡对他们来说不是最可怕的事,失去萨玛才是。对于全天下的父母来说,没有什么能比失去他们的孩子更让人心痛了。我的姨妈是一个坚强、独立的女人,但上帝并没有因为她拥有的一切优秀品质而青睐她。很不幸,我的姨妈没有自己的孩子,于是她把她所有的爱都倾注给了她的哥哥的孩子和她的妹妹的孩子,也就是我。她的爱是独一无二的、伟大的,是那种“当你失去后才懂得珍惜”的爱。娃艾在影片中直言羡慕那个比自己的儿子更早死于炮轰的母亲,因为“她在需要亲手埋葬自己的孩子前久死去了”。在一个和平的环境中幸福地生活的我们是很难想象在一个被战争包围的环境是依靠怎样的信念活下去的,也正是在身处这种极端的困境中,让娃艾身上的母爱之光如太阳般耀眼。

“日常轰炸肥皂剧,由你们最爱的炸弹们出演!”用肥皂剧来形容后期阿勒颇战役再恰当不过了,炸弹,已成为人们的生活中一个平常的存在。而在频繁地轰炸中,有那么一批人是值得我们去歌颂的。包括以哈姆扎为重要组成,在前线救治受伤的平民百姓的医生、敢于真实地,直面地去记录战争的罪行的记者们,以及那些为无辜市民发声,保障他们基本的生活需求,争取他们应有的人权的人们等等。这个世界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正是有他们的存在,像萨玛一样出生或成长于战争的孩子才能获得仅存的一线生机。

愿萨玛平安健康地成长,愿战争不再侵蚀孩子们的童年。

 6 ) 独裁未必是坏事

看这个电影之前,大家最好把地图拿出来,了解一下叙利亚的位置,亚欧交界地带自古兵家必争之地,注定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不论政治派系,我相信稍微有一点社会阅历的人,都懂得国家的前途不能交到一群大学生手里,叙利亚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宗教环境,国家要想稳定发展,我觉得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甚至是独裁政府,可以参考一下80年代的伊拉克和现在的伊拉克。

 短评

4.5 人生中看过最惨烈、最揪心的当下时代的纪录片之一。片名误译,应该是《留给萨玛》。“6800万观看,但没人采取行动”那句真是如此,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宛如地狱一般,但我们没有任何办法使出援手,只有观看,只有泣不成声。看到友邻说里面的航拍镜头“做作”,我只想说:最做作的最后一个镜头,也是一位不断抗争的孕妇记者带着生命危险拍下的。这些来自地狱的、来自死神面前的影像,已经令我无法评价了。21世纪,仍旧是人类野蛮的世纪;最后离城一段的城市景观镜头,和《钢琴家》里的如出一辙。本届奥斯卡所有提名电影里,如果只能选择看三部,一定是《寄生虫》、这部和《悲惨世界》。

7分钟前
  • 徐若风
  • 力荐

在大年三十的白天观影,家周围时不时响起欢乐闹腾的鞭炮声,而纪录片里却时不时响起恐怖残酷的炸弹爆炸声,让身处在同一地球的我们宛如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我一直祈祷世界和平,然而世界和平这个心愿却时常难以实现。—— Waad:对,我怕死,但我最怕的还是失去你。萨玛,我是为了你拍的这部电影,我要你明白,为什么你父亲和我做出了这些决定,我们是为了什么在战斗?

9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直到中后段影片才解释了为什么素材的组织那么不统一又奇怪,它们大多是为新闻而纪录的素材、并通常以片段的形态上传到视频网站。于新闻而言,所摄内容本身已经足够有说服力;但作为纪录片来说,缺乏统一清晰的观点,实在无法称为佳作。于是最终,看似视角多变(pov/自摄/航拍)又包罗万象(家庭/医院/战场),实则除了在剪辑台上将素材顺成了一条时间线,并没有作太多组织与梳理。无论是在素材的统一还是视角的统一上,都更加倾向Still Recording.

14分钟前
  • 刘浪
  • 较差

对起源与结果的描述浮皮潦草含糊其辞,但真实影像本身的力量已经超越了立场,精确抵达了悲悯。

18分钟前
  • 热情华夫饼
  • 推荐

是很惊心动魄,孩子、平民最可怜无辜。可是,我还是觉得视角太偏颇,叙利亚这个局势我们都知道有多混乱,各方势力都为了自己利益在搅,可以说,没有任何一方是绝对正义。但纪录片里一直反映的都是政府派和俄罗斯对平民的无差别打击,没有反对派的丝毫还击,我不相信这种屠杀一直是单方面的。是,战争里的人一定是有立场和情绪的,可是本片具有明显的诱导性,全是批判和委屈,把自己一方粉饰得过于无辜清高,这一点真的不能接受。当然,战争肯定是最大的不正义,这个毋庸置疑,只是,对自己和对方都进行反思才是有意义的。

19分钟前
  • 夏目二暖
  • 还行

具备西方国家推崇的获奖因素:战争、反政府、反俄

22分钟前
  • 十八号木木夕
  • 还行

看到预告就迫不及待地找来看了。看完后结合最近香港暴徒发起的所谓革命,对政治和战争有了些新的想法。影片中叙利亚反对派初期的抗争、用的标语都似曾相识,感叹原来通过学生发动运动,jc镇压,接着jc被骂背叛人民,继而一步步引发全国大乱的套路在世界范围都是通用的。本影片记录人从反对派的角度出发,记录“冷酷无情、草菅人命”的俄罗斯军队围困叙利亚平民的经历。绝对不是否认影片的真实性或百姓在战火中生存的艰辛,而是就影片的政治背景感悟到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只愿意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在政治中谈什么理中客的立场,不存在的。

23分钟前
  • 大福
  • 推荐

满目苍夷触目惊心,遍地尸体血水横流,抢救死婴的镜头都捂眼不敢看了。居然还有质疑这只是反对派的立场,怎么不去看新闻联播呐,那不也正好可以教育警示一下对抗政府的下场嘛,国家不惜毁掉一座城和这里所有的人民。而这夫妇俩在阿勒颇围城中的战场还结婚晒娃更是犯下豆瓣的大忌,好不容易出去又回来冒死越过封锁线再入地狱都是为了什么呢,摆拍卖惨最后还有特权流亡海外。这一连串的不理解之后看到的是另一家人的超级乐观,枪炮声响起母亲下意识一闪,而刚出生的孩子却无动于衷。无人机航拍下像二战波兰式的废墟,俄军空袭向平民住所投下的炸弹与落入医院还可以暖手的巨大弹壳,想要出城投降也会被乱射致死的抵抗者真是活该。这世界如你们所愿从来没有变过,一直如此。#金马56#最后还要感谢下国足这些年源源不断的为叙利亚送分带给他们希望。

26分钟前
  • seabisuit
  • 推荐

导演从一开始就坚定的表明了反对派的立场,她用镜头记录了Aleppo被围城前后的故事。Sama的微笑、突如其来的枪炮声、刨腹产婴儿的啼哭、监视器里医院的瞬间消失、武装直升机投下的燃油弹,Waad一家穿越火线的回归,以及片子中那些无数消逝的生命,一切的一切都无法预设剧本,扑面而来的真实感只叫人感到手足无措。

31分钟前
  • 断弦的耳朵
  • 力荐

父亲给小女孩讲的关于轰炸的故事,真的是编剧都编不出的场景。

35分钟前
  • 小约翰
  • 力荐

阿勒颇围城内的纪录影像何等宝贵,对于这样赤裸裸的真实人们是毫无抵抗能力的,但这就导致我们身陷另一个彀中——在强大的情绪感染之下,原因被抹杀了。俄罗斯军队坏得毫无道理可言,他们支持军政府的深层原因没有得到展现,不过这对身处战局当中的人来说也是难以避免的。身为导演应该有表达的自由,不过偏于煽情的风格与导演的政治立场让影片的客观性有所衰减,很容易沦为某一阵营的意识形态宣传工具(或是对立阵营的攻击标靶),但即便如此还是为她敢于发出自己声音的勇气以及纪录下如此珍惜的人类历史影像而感动。说到底,我们身处千里之外的人又哪里有什么资格去指指点点呢?

38分钟前
  • 推荐

这个导演很牛,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拍了自己的结婚跟两个孩子的出生,整个都是在随时被炸的情况下

43分钟前
  • 影君子
  • 推荐

#curzon, 说实话,我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孩子,要了孩子为什么不想提供相对的安全,而是抱着孩子出生入死,真是如片中阐述不知,有些后悔?还是(也许潜意识)觉得孩子是一个对纪录片来说增加戏剧点的因素?这么说我显得很阴暗,但是类似题材的《何以为家》让我感动坏了,剧情片怎么卖惨都行,看你买不买单,但纪录片卖惨,如果记录者有参与的话,让人抵触,不是说不可以参与,但不应冒着无决定能力的他者生命,即emma。也可能是记录的时候想法更单纯些,但剪辑过程为了冲奖和更多观众,以打乱时间线加作者第一人称阐述来达到转折和煽情,这些确实让影厅内观众集体倒吸口气,或哀叹,或不时落泪,几个月前也拿下戛纳最佳纪录片。五星给予从未见过的叙利亚战火中景象,带着emma回医院减一星,不顾妇人哭喊反对,拍尸体特写再减一星。

46分钟前
  • 阿哲系
  • 还行

QY-318,第一手拍摄带着一种魔力,片子非常有感染力,镜头直面战争后方的死亡,尺度给的非常直接,记录了阿勒颇被围困后的日常,史料价值非常高,作为一部纪录片就胜在这种导演在现场的记录。作为一部电影,用旁白串联影像资料,理出来一个清晰的主题,事件也很完整,表达非常直接,略带猎奇色彩的战争日常让人大开眼界。

4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看完之后趁机去了解了一下叙利亚内战的来龙去脉,观影过程中那些略微别扭的时刻也找到了原因:完全站在反对派立场,不仅避开了客观而且避开了任何讨论的可能,只展现自己的高尚,难免刻意煽情嫌疑。但是,面对她纪录下来的真实的血淋淋场景,又怎能苛责她缺乏self-reflexive...毕竟,我们坚信的意识形态往往不是我们自主选择的,哪怕看起来好像是。多一种视角总是好的,就算视角各种变,战争屹立依旧,它就是血腥残酷自私的恶。

48分钟前
  • 还行

为自由反压迫学运游行,胜利烟火和终将被战火尘埃覆盖的花园,简短几组黑袍画面说起“远没政府军糟糕”的伊斯兰国军事力量试图取代反抗势力,将理念置于生命之上带着婴儿穿越火线,《海贼王》的纸船前诉说离别的小伙伴们,送给妻子的柿子胜过玫瑰,还有太多的死亡和孩子的眼泪……对错与客观在个人体验的生死存亡间并不存在,新世代纪录片的直接影像已基本取代了传统纪录片力求全知的事件解释,不知是好是坏

52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可能是求生欲吧,才更容易在战争期间生孩子。

53分钟前
  • Sabrina
  • 还行

连坐在沙发上都有种沉重的负罪感。

57分钟前
  • 是 Moon呀!
  • 推荐

【叙利亚】亲爱的孩子,这是母亲和父亲用勇气、鲜血和不妥协的信仰铸就的纪录;这里有曾经生养你却不得不流亡的家乡,也有“从一到四”的生活点滴。因为就是家庭录像,立场预设和表达过度的弊病可以忽略;而珍贵的影像价值更是只留下满满的敬意。最让人感动的是,说出“每日炸弹肥皂剧上演了”、“孩子被吓尿了,我以为是热茶或咖啡,真是诗意的早晨”的精神;战争和炮火可以无情,但却从带不走任何乐观和坚强。

1小时前
  • 基瑞尔
  • 推荐

真实的令人哑口无言

1小时前
  • Darkgt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