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七日、还有机会说再见、在我堕落前,这三个名字,我觉得最后一个最贴切,在我堕落以前,我选择做真实的自己,善待每一个爱我的人;第二个其次,希望还能有机会,和每一爱我的人,好好说再见,让他们记住我曾经爱过他们;忽然七日最让人莫名其妙,大概说的是,忽然有一天,你的生活就开始七天七天地循环,一星期一星期地重复地过下去?那为什么不是忽然一日?原著没看过,但是原著是七章,貌似和这个有关系吧。
其实整部影片要传达的主旨就是,墙上订着的那张字条上写的那句话,做真实的自己,以及帮别人就是救自己。
影片的结构,采用类似《恐怖游轮》、《罗拉快跑》、《土拨鼠之日》等的循环模式,讲述了一个即将高中毕业的女孩萨米,在情人节这天的经历,先是起床和家人告别,然后和三个闺蜜一起上学。上课的时候,收到其他人送的玫瑰花,下课的时候和闺蜜一起嘲笑班里的一个怪女孩朱丽叶。晚上和闺蜜一起,到一个同学家参加趴体,本来打算和男朋友做床上运动,却因为朱丽叶来到趴体,找她们四个闺蜜撕逼,因此萨米和闺蜜们一起开车走了,却撞到了扑到他们车上一心寻死的朱丽叶,她们的车也翻了,几人出了车祸。之后萨米便不断重复着这一天的生活。
老师在上课时讲的西西弗斯,被众神惩罚推着巨石上山,不管今天推到哪里,明天都要从头开始推。在最后的一次循环里,老师说的话还有后面一句,那就是,西西弗斯在他自己造就的监狱中,唯一的出路,就是改变!每天都重复着一样的人生,的确像是一个牢笼,紧紧地把他困住,永远也没有明天,而这和萨米的遭遇一样,想要逃离,只能改变!
一开始萨米试图阻止,不去参加趴体、和闺蜜闹翻、和男朋友做爱……可是这些都无济于事,当晚朱丽叶还是会自杀,第二天生活还是会重复。萨米觉得既然这样,那就破罐子破摔好了,索性做个彻头彻尾的坏女孩!画上烟熏妆,和闺蜜撕逼,和家人闹掰,对身旁的每一个人开火。但彻底的放纵和堕落之后,并没有让萨米安心,反而只会让她更空虚,所以她深夜在喜欢自己的男孩家里痛哭!
她想明白了,既然有那么多次重来的机会,那为什么不利用这机会,面对真实的自己,做更好的自己?于是她夸妈妈漂亮,和妹妹一起玩耍,与家人一起去曾经的餐厅吃饭,和每一个爱的人表达自己的爱,安慰父母离婚的闺蜜,选择喜欢自己并且自己也喜欢的男孩,和学校最受欢迎的男孩分手……
于是她获得了心灵的满足,是啊,顺从自己的内心,做真实的自己,才是让你快乐的唯一途径。那个每个女孩都喜欢的男孩,你真的喜欢吗?有可能他只是空有一副皮囊,本质上是一个渣男!你以为很酷的烟熏妆,你真的觉得好看吗?其实有可能只是想要吸引别人目光,内心里你觉得那样丑爆了……我们何时才能不再取悦别人,别人喜欢什么,自己也就去跟风附和?也许你爱的男孩很普通,长得有点肥肥的,性格也有点笨手笨脚的,可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只要他对你是真心的,他就是最帅的!
萨米和闺蜜吃饭的时候,一个闺蜜说起了蝴蝶效应,意思是说,其实你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很重要,你的一个小小的举动,或许会酿成很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要珍惜当下,不要太过放纵。你图痛快随手在玫瑰上写的一张恶意嘲讽的卡片,就酿成了朱丽叶的自杀,以及你们四个人的车祸!你出门前对幼小的妹妹大吼大叫,或许从此在妹妹心中留下阴影,她的性格一辈子都会谨小慎微,你们姐妹的感情也会一辈子僵硬……幸好,我们没被困在同一天里,比萨米幸运多了,那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注意自己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对这个世界回报以爱!
她对妹妹说那句话的大概意思是,你没什么错的,你是完美的,其实真的很重要,如果她不对妹妹这样说,可能妹妹就也会因为自己的声音不好听,而被别人慢慢孤立,变成下一个朱丽叶,被所有人欺负。她安慰朱丽叶的话,一向被嘲笑惯了的朱丽叶却并不相信,她在最后一瞬间把朱丽叶推开,用自己的生命证明,她对朱丽叶是真的没有敌意,是真的很想帮助她的!朱丽叶感谢她救了自己,而萨米何尝不感谢她,她也把萨米从永远困住自己的那一天里解救了出来!
也许你会觉得,永远被困在同一天里很酷,可以做很多自己喜欢的事情,为所欲为,无法无天,可以杀人,可以强奸,可以旅行,可以乱来……但是当你一千遍一万遍重复的时候,却看到身边的人永远都是昨天的人,那种感觉真的很痛苦!西西弗斯一遍遍推石头上山,石头又一遍遍掉到山底重来,那种重复的单调,摧毁的自尊,真的生不如死,如果他可以选择,我相信他会宁愿用死来解脱。所以萨米虽然可能死了,但是她做了所有自己想做的事,已经没有遗憾了,死了,也是一种解脱。
这个故事不光告诉我们要做真实的自己,现在的每一个瞬间,都很重要。还告诉我们,其实很多时候,你的一个小小的善举,就能给别人带来莫大的希望,而且你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
故事模式虽然老套,却还是有一定的反思意义,很想给四星的,但是还达不到我心中四星的标准,忍痛给个三星吧。
欢迎关注纯原创图文:鱼纹
与美国同类影片的人设一致,女主有自己的圈子,一面在圈内喧闹、调笑、扮演校园风云人物,一面对圈外人讽刺、挖苦、贬低。圈子的高门槛是圈内人维持自身价值的方式,这个虚无的门槛需要通过嘲讽、讥笑、排斥低等的人来体现。这个被嘲讽、讥笑、排斥的人不过是替罪羊,她为圈内人背锅。这个锅不仅在于以羞辱塑造了界限,界限创造了圈子的价值,还在于圈内人把无法接受的那部分自己投射于她,而后羞辱于她,投射-羞辱-认同-投射-羞辱-认同,这个循环在无意识中持续下来,维持了圈内人自尊、自恋,以牺牲他人的自尊也牺牲真我为代价。 Sam是学校的风云人物,和校草谈着恋爱,每日过得充实丰富,快乐满足,直到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打断了这一切。从此,日复一日重复着同一天,回顾着同一天,Sam试图改变结局,但注定的事即使重来仍然无法改变,就如同人生中的遗憾和悔恨,任你否认、抗争,无济于事。但Sam显然是被上帝眷顾的人,上帝打断了她日常生活的循环,给了她一个新的循环——日复一日重回车祸、死亡的那一天,看似牢笼的重复创造了一个空间,让Sam从匆忙的青春期,从她人眼中的美丽人生中停下来,审视这个注定的结果,探寻原因。 事故前,Sam活在那个受欢迎的主流圈子中,事故后Sam开始留意到现实的另一面,在被她们的嘲讽、挖苦而边缘化的人心中,充斥着对她们的恨。Juliet眼中,她们是婊子,Anna眼中,她们是大混蛋。Anna在重压下尚能自我调侃,而Juliet被朋友背叛,被流言击垮,在投射认同的循环中,Juliet走向了死亡。Juliet的死再再警醒着Sam。Sam开始困惑于自己以及朋友的存在,是善良还是丑恶,这个疑惑使她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和朋友。当sam发现Lindsay才是5年级尿床的那个人,她看到了Lindsay坚强、霸道、自我中心的面具下脆弱、恐惧、柔软的内在。同时Sam开始注意到其生命中爱着她的那些人,在这些人眼中她拥有美好的品质。Kent,这个总说自己最了解Sam内在的人,他眼中的Sam勇敢、仗义、善良,Rob眼中的Sam是一个选择性,可替换,而在Kent眼中,Sam是唯一,是他的英雄也是他珍爱、守护的人。这些发现开启了Sam自我探索之路。 重复的日子里,SAM尝试了各种生活方式,放纵自己压抑的欲望:衣着暴露、调戏老师、和ROB激情、和朋友争吵;和妹妹玩;和妈妈和解;和男主续缘。 不断地行动中,欲望有了出口,欲望被满足,所有可能性都有了机会穷尽。当尝试了经历了所有可能的自己后,Sam最终能够去做真实的自己,不带有遗憾。就像受到撞击的摆球最终回到原点一样,她回到生命最初的关系中寻找认同,一开始Sam在和妈妈的争吵后在门口用指甲油画了一条线,那是妈妈和Sam的界限,妈妈不被允许跨过。Sam和妈妈不一样,妈妈年轻时不受欢迎,Sam受欢迎,妈妈中学时还没有接过吻,Sam中学要献出初夜。这条反叛妈妈的路走到底,又折返回来,Sam和妈妈的关系慢慢变好,Sam问妈妈自己是不是好人,妈妈讲了她小时候的故事,这个故事让Sam找到了自己在妈妈眼中的样子。Sam认同于这个样子。 带着对朋友、对自己、对父母、对爱情更深的理解,通过认同妈妈眼中骑遍马厩所有马,只为没有马会感到失落的善良的SAM,认同Kent眼中挺身而出保护KENT的勇敢的英雄,Sam找到了自我遗失的那块拼图。Sam在最后一日成为了自己,一个多面的,丰富的自己,更完整的自己。这个Sam理解朋友的缺点,关注朋友的优点,追求自己的爱情,努力挽回Juliet的生命,尝试改变Juliet的自我概念。 片中车祸、死亡是无法改变的结局,命运的种子早已种下。车祸、死亡隐喻来访者们突如其来、暴风骤雨般的症状,也早由命运写好。如果车祸、死亡意味着创伤,幸而创伤孕育着成长的机会,Sam在片中日复一日重复着那一天,这个在重复中寻找答案的过程多象精神分析啊。来访者在分析师那里讲述过去的经历、悲欢的故事,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重复又重复,就在这重复的述说中有了新的发现、领悟,过程如同拼图,一次又一次的分析,找到一片又一片的自己,慢慢拼凑成完整的自己。这个完整起来的过程,与影片中Sam通过重复最终找到自己的过程何其相似。 Sam在最后一日找到了自己,成为了自己,清明、自由、笃定。 现实中,大量Sam仍被困在这个现代化的牢笼里,困在别人的目光里,困在自己无意识的循环里,不自知。不幸的是,我们不是上帝的宠儿,打断循环的机会不在上帝手中。
最近对西西弗斯的神话故事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进行了一些探索,其中就包括刚刚看过的这部《忽然七日》。 西西弗斯的故事说的是他因触犯众神,而被惩罚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由于巨石太重,每每将至山顶就滚下山去,诸神认为这无效无望的劳动才是最严厉的惩罚。 电影讲的则是女主在一次意外事故后,发现自己每天醒来都在反复经历事故当天的生活,从绝望到感激,通过刻画女主在这一煎熬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来传递给我们一些非常深刻的道理。 无论是神话的设定还是电影的设定,听起来都挺荒谬的,可是看过之后你会明白,真正会陷入那种困境的,绝对是我们大多数人。我们都有各种看似无法逃脱的循环,比如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还有想辞又不能轻易辞掉的工作,以及将来要面对的房贷和车贷甚至婚姻,然而我们多数都会感到无望或是服从,很难可以像他们那样保持乐观,我觉得那其实不是简简单单的乐观,而是一种比所有积极和乐观都更加伟大且微妙的状态,就是要保持对当下的每一天都心怀热情和感恩,相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这样说好像并不怎么深刻,但仔细思考一下其实真的很难办到。 电影的英文名字叫做《Before I fall》,意思是“在我堕落之前”,电影提供了一个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假设的幻想:“如果回到某一天我会怎么做?”。如果真的可以回去,我们或许也改变不了什么事情,但至少,“在我堕落之前”,我们唯一能改变的,还有我们自己,能把我们从无限循环里解救出来的,也只有我们自己。我觉得,这话并不空。 活着,是我们即便知道自己最终还是要面对死亡、是我们即便一事无成也唯一能做的事情,好好活着,是我们的一个人生愿望,也是我们实现人生愿望的一个必要条件。想要好好活着,我们就要开始好好地活。就像耳帝在《2019年的感悟》里最后一句说的“生活很精彩,过去不值得拖累你的当下,未来不值得牺牲你的现在,你只有活好了此刻,才更有可能拥有未来。”
其实这一类题材的文学作品已经有很多了,但每次其实都特别愿意看,跟着主角一起成长,看完故事,带着不一样的心情离场。可是这部电影我有点失望,可能是因为我没有看懂结局,不知道为什么最后要牺牲女主,也不明白到底要传达怎样的一个主题。如果是在说自己成熟的过程,以及改变身边的人变得更好,那我觉得即使女主牺牲,这个故事也没有完结。Julia会内疚,女主的朋友会觉得因为Julia,女主才会死。这样,只会更恨她,所以不明白结尾的意图。
总体是一个挺温馨的电影,珍惜现在的每一个人。做错的事情,也要付出代价。我们每个人都会成长,也会明白。我其实特别喜欢当中的一句话,很多像我一样的人,没有明天,只能把今天过好。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要认真过好每一天,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要等到失去的时候,才记得拥有过的美好。
还是大体还原了原著,虽然省去了特别多的原著细节,有点遗憾,但可以理解,毕竟电影只有一个多小时,然后选角方面真的和我想象的不大一样,肯特选胖了!我记得原著里绝对写过他的外貌,没这么胖,而且头发还是深色系的,不是这个棕黄,而且他脸上,眼角下方应该有一个类似爱心形的小痣这样的东西,然后眼睛是蓝绿色的,身上也是淡淡的青草味儿,(这些书里都有写),所以我印象里的肯特应该是一个温温柔柔,清瘦高挑,再加可爱的男孩子,感觉电影是光想着可爱了吧😂,挑了个小泰迪熊来演肯特。
然后是罗布,我就连抛出三句,就这?😂罗布可是校草啊,是学校各种女生的梦中情人啊,原著里可是有描写过很多女生对罗布的投怀送抱以及一些性暗示的,就选这么个颜值来演校草,行吧,谁让罗布是个渣男呢,那我凑合着看吧😂
还有萨曼莎喜欢的那个微积分老师,这演员也挑的太古板了一点点叭,而且有点老,原著里的微积分男老师是萨曼莎她们的学长,和她们差不了几岁,而且原著把他写成一个阳光帅气的类型,我记得就是他做学生时是学校舞会的冠军得主,脖子上有一条亚麻编的项链,然后运动这方面还特别好,萨曼莎一直藏着他之前在学校舞会上的照片,足以看出这个男生的魅力,应该就是前任校草了,忽然七日的第一天,这个老师在台上讲课,我是真没想到他就是微积分学长,看到忽然七日的后几天,我才回过味来。
林赛的选角我挺满意,比较符合原著和我的想象,但是多出来的亚裔姑娘真的是让我蒙了😂,感觉好奇怪的样子。
萨曼莎的妹妹选的还行,就是她和她妹妹这里本来挺感动的,电影没大拍出来,比如后来萨曼莎带妹妹出去玩,跟她说了好多挺温暖的话,然后还把外婆的项链送给她的项链送给妹妹了,妹妹没见过外婆,萨曼莎还和妹妹描述外婆的样子,然后两个人一起无忧无虑的在一起的描写就很戳人,然后电影里木得这一段😂
还有很多我挺喜欢的一些片段,电影里都没有了,很多都是萨曼莎知道珍惜以后悔过,对待身边人的一些改变的片段,还是建议看书,书比电影好看,讲真。
电影总体还是不错的吧,毕竟只有一个小时多,也不能要求太高都拍出来😂就为电影大体跟着原著走,给四星吧💓
被困在时空里的女主,一次次在同样的时间同一张床上醒来,经历着注定发生的事,只是每天心情不同,第二天是困惑的的,第三天是恐惧的,第四天是愤怒的,然后她在每天的重复中学会看到家人、朋友、爱人,最后当她看到自己的时候才解脱,这是一次自我和解的过程。
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在生活的日夜中每天过着像同一天的重复日子,被时光裹挟着往前走,随波逐流如同行尸走肉,辜负了时光、辜负了身边人,更加辜负了自己。
即使知道无法操纵时光,那不如就珍惜眼下的一切,好的、坏的、美的、丑的,不都是生命中最华彩的燃料吗?
天真地以为最后会是HE……
中规中矩的女高中生版土拨鼠日。衔接略微生硬了点,空洞的内容里BGM怒刷着存在感让整个电影有强烈的MV即视感。
生活的压力 人们的自我保护性负能量释放 慢慢地把我们变成了自己不太喜欢的样子 坚硬 冷漠 带有攻击性 我们以为这样才能保护自己 才是最安全的 却从没认真想过改变后的自己可能对别人造成的伤害有多深远 愿我们都有能力处理好那些有意无意的伤害 且不将它转嫁到任何人身上 变得更加强大
5/10 矫情到以为在看韩剧
又一次被预告片骗进电影院
前十分钟以为自己是看的另一个版本的Mean Girls,后面才发现故事在说处理悲伤的五个阶段: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还有接受。时间重来梗套到青春故事里其实挺有教育意味的:是啊,要离每一个渣男都远远的,善待家人,不去霸凌别人还要用自己的努力去让身边的朋友也变得好,这才应该是你的“today”。
轮回版小时代
看到了主角从美少女小碧池经过一次次循环逐渐领悟人生真谛,成长为善良和谐能为他人付出能为他人着想的好女孩,并找到了自己的真爱,可惜她最后死了。
3.5星。日行一善,功德圆满。
Before I fall, 又名我的夏天。
前段平庸,后面还可以,后半部分才扳回来,可以叫致青春
惊悚片噱头下的青春小领悟/童子鸡汤~好看的点在于年轻漂亮的各种作、流行乐、与三观也还蛮正的中规中矩小叛逆;突然学会了重烟熏眼影的画法;另外,中文非要用数字【七】来扯一下的话→翻成希绪弗斯の头七岂不囧到刚好~
看了《忌日快乐》后看的这部。同样都是《土拨鼠之日》无限循环梗,本片更加偏向于文艺剧情方面,《忌日快乐》节奏更紧凑也更富有娱乐性。但本片的结局没有落入俗套,想了半天,给 7/10 分,打4星。
被关进了时间的禁闭,才终于有机会审视你的一天或一生。明明可以接过妹妹递来的手套、抹掉用指甲油划定的分割线、收集玫瑰表白闺蜜、亲吻喜欢了你很久的男孩。那个被众人排挤的女同,不妨换一下鞋试试她走过的路;那个被大家唾骂的疯女,也可以救她于绝望。时间是无间地狱,既杀人无形,也能耗尽善意。
《土拨鼠日》概念的基本演绎法——不同的心理演绎,达成了女孩对于女人的锐变。
5,毫无新意,把日常生活拍得这么无聊,充满陈词滥调。离“不错”差得很远,可又不能算“不堪入目”。
时间循环梗,没有什么新意,但胜在青春,败在鸡汤!女主的脸时而好看时而丑陋……
这部电影有着与《土拨鼠之日》类似的故事概念,这个概念构建出了它的叙事结构,但同时也限制了它的结构,这种限制使得它在叙事层面上很难有所突破,而它也正是这样一部平庸到并无亮点单调重复故事概念的电影,它能提供给我的是与自己的另一半在99分钟的时间里搂搂抱抱的一个机会。
“土拨鼠日”其实算一个很有趣的命题,每个人都在努力讲述自己的故事。这里讲的就是,我们变成一个更好的人,不是为了什么,也许这才是面对无法逆转的死亡,我们能跳的最美的舞蹈
浮生似一日,生死犹梦里。若你经历足够多,你会记得爱是原本的选择,而恨只是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