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部考验观众耐性的好片,头半部分剧情实在是乏善可陈,又是失踪儿童又是出轨人妻又是叛逆少年又是颓废大叔,而女主人那张面瘫脸一度让我以为又遇到了一部烂片,不过当那一闷棍敲响的时候观影体验忽然就反转了,原来前期出现的人物几乎全是NPC,主角在中场才缓慢徐徐登场,正可谓:
忍者蛙误闯豪宅巧遇仇家
杀人魔死性不改终遭天谴
最近好忙,编一个作业上交编不出来。是的,你以为你毕业了就不用交作业了吗。一辈子都有功课,一辈子都需要想破脑袋,蒙受压力好不容易交了一个,然后又惴惴不安等着不远处的下一个。
干脆停下来写个电影好了,前面的那段就当开场白。
《找到你了》
这个题目棒不棒?跟着我读一遍,是不是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我现在就好需要这种感觉。
会去看这部电影,完全是冲着它“恐怖片”的分类去看的。真的,不要抗拒恐怖片,因为当你看着电影里的鬼在蹂躏他人,而你完全置身事外的时候,你会产生另一种治愈感。
就好比,别人要考试,你不用;别人有一堆作业要交,而你不用。
这部电影的前半段非常优秀。
俯瞰的镜头下,一个美国小镇:树木郁郁葱葱,房子五颜六色,河水潺潺,阳光明媚。小广场上都是人,小朋友们在冰淇淋车前排着队,岁月静好。
一个小男孩从广场上骑着自行车行驶到小树林里,暖暖的阳光透过树缝洒下来,铺着落叶的松软泥土上小车轮骨碌碌得转。
忽然,车轮不知道被什么强大的力量阻挡,小车骤停,而车上的男孩向后方腾空飞起。就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抓走了他。
男孩失踪,小镇惶惶。
接下去,俯视的镜头来到了一户房子里。
美国的那种大房子,大家懂的:两三层楼的小洋房,有个地下室,还带个小阁楼,外面再加个小草坪。
三口之家,空间确实太大,容易出点啥古灵精怪的。
而且三个人的感情还不好:
老妈是心理医生,有了婚外情,但貌似正在忏悔。
老爸是神勇干探,知道了伴侣的婚外情,并为之愤怒。
儿子是叛逆少年,不知怎么就知道了母亲的失误和父亲的委屈,所以也很生母亲的气。
三个人之间有心结,房子就更加显得空空荡荡。
那些房子各处的空镜头,再配上那种压迫人心的音乐,有一种莫名的诡异和窒息感。就好像,就好像我现在的状态,想交作业却写不出来。就好像,天空乌云滚滚,暴雨将临,可你马上就得出门。
有不好的事将要发生,此刻是爆破前的寂静。
客厅的电视机会被突然打开,播放小男孩失踪的报道。也许是电视机坏了吧。
楼梯上的家庭照不知怎的就少了一张。也许是被三人之中的谁取下来了吧。
女主人的杯子不见了,被发现在屋背上,里面还有燃尽的香烟。也许是儿子学会抽烟了。
厨房里的刀叉不翼而飞了。也许是被来家里修窗户的工人偷走了吧。
工人说在家里遇到一个很亲切的少女。也许是他在说谎吧。
男主人被推进了大衣柜里锁了起来。也许是叛逆的儿子干的吧。
男主人晚上睡着之后,被子会慢慢向下移动。也许是他做梦吧。
女主人婚外情的男人找上门来,却被上空抛下的杯子砸伤头部。肯定是愤怒的儿子干的。
……
明明是最亲的亲人,明明住在一起,却互不沟通。
电影的英文原名是“I see you”,“see”有“看见”和“懂得”的意思,可他们彼此之间看不见也不理解。电影的前半段,设定好棒。人与人之间的误解、埋怨,能够造就恐怖。
————————————————此处剧透线——————————————————
然而,接下去,电影开始自己破梗,显然导演并不想走心理恐怖路线。
之前的种种疑点,都是有人刻意为之。
《寄生虫》和《空房间》的类似桥段上演。一个年轻女孩,一直过着冒险生活。她会悄无声息地住到别人家里,与主人共存。
这次,她还带着偶然认识的一个年轻男孩。
他们住到房子的阁楼上。白天,在全家人出门后,他们就把房子当作自己的家一样舒舒服服地住着。到了晚上,主人回归,他们就藏起来。
本来,也算互不干扰。
可是年轻男孩似乎喜欢冒险挑战,他在房子里到处走动。他戴上一个恐怖娃娃的头套,像一个活幽灵。
此时,电影的恐怖感似乎要从“鬼怪向”转到“变态向”。
别忘了开头那个失踪的小男孩,警察发现了小树林里的细钢丝,是钢丝让自行车突然刹住,所以上头的人才会飞起。
警察发现了一把绿色小刀,于是将这起失踪案与一直以来的绑架案和凶杀案联系了起来。可是之前的连环杀手已经被关在监狱服刑了呀,难道是模仿犯罪吗?
他们为此还特意去探访了十几年前从凶犯手中死里逃生的少年。
而房子里的这个寄宿男孩的行为越来越离谱:
是他,将女主人的杯子拿走,当作烟灰缸使用;
是他,将男主人推进衣橱里锁起来;
是他,将男主人的被子拉下来,甚至在他身上撒尿;
是他,不小心将杯子扔下楼,砸伤了女主人的情人;
是他,将他们的儿子绑了起来,行为类似连环杀人犯;
是他,推了一把来劝阻的女孩,使她昏了过去。
女主人的情人在地下室养伤的时候,被人从后方袭击而死。也是他杀的吗?
的确,人比鬼更恐怖,可是一部好的恐怖片不应该只是用“变态”来搪塞。
还好,还有最后的反转。
这并不是一个变态男孩,他的所作所为都是有原因的。
实际上,他就是十几年前从凶犯手中死里逃生的其中一个男孩,他在屋内逡巡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男主人的脸。赫然认出,他就是曾经那个穷凶极恶的杀人犯!
“小镇神勇干探”和“戴绿帽老公”都是他的外皮,拨开外皮,露出了里面的险恶。
牢里是他安排的替死鬼,他专绑男孩,将他们关起来之后,慢慢杀死。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这还是一部“变态向”的恐怖片,只不过多了一层“意想不到”,又多了一层“复仇成功”。
“找,到,你,了”,跟着我把题目再读一遍,是不是觉得更爽了?
爽完了呢,继续编作业上交!
图文并茂请戳公众号
片中的美式气息浓厚,几面超大落地窗将窗外的风景融进屋内,镜头移动配合音乐,缓慢浏览全屋时居然有种家具样板间简介的既视感。随便几张照片就能看出这个家到底有多大......
而一般来讲,房子这么大,里面不发生点有趣的事似乎也不太合适。不过这部电影却充分说明了有时房子太大也不是什么好事,哪里藏着几个人都发现不了,更不要说进来的有可能还是想要报复的小变态。原本以为这是一部鬼片,但发现人心其实更加阴险。反转得耐人寻味,构思非常巧妙,虽然节奏稍微慢了点,但是不妨碍它展示出了人性的阴暗。
片中的音乐和音效都恰到好处,恐怖惊悚的气氛营造的也不错,至少足够有牵着观众视线走的悬疑感。导演很善于利用慢镜头,开头的慢镜头配低沉却有些跳跃的诡异音乐让人明明觉得要发生什么,期待后续的同时就是有种隐隐的不安。不过美中不足,有关于凶手杀人的动机交代的不太清晰,杀妻子情夫可以理解,但是杀小男孩?恋童?还是其他?其实答案是几乎呼之欲出可以感受到的,而且明显看出这凶手是有故事的,可就在凶手想要讲出自己小时候经历时枪响了....最后的回忆镜头能够看出蛙居男为何报复的原因,但是有关凶手这边的问题,始终差了点什么没说清的赶脚.....总体来说还不错的小成本片,细节再多一些就好了。
看不明白的可以看看我的影评,带剧透。 只看过一遍,有分析得不好的欢迎指正。 1. 剧情前半部分比较平淡,电影采用第三人称方式记录了男主一家的生活和小镇出现的小孩离奇失踪事件,并且努力营造出似鬼非鬼的灵异现象,铺垫得很好。 2. 从面目男斧头砍下来的那一刻,电影采用蛙居女和面具男的视角解释了男主一家人遇到的灵异事件的原因。 3. 通过剧情的进一步发展,可得知电影里的人的背景和作案动机 〈男主〉小警察背景,因为妻子的富有和心理医生职业对比自己的穷又无名而自卑,所以自己制造了犯罪现场,自导自演,想通过嫁祸他人和成功“破案”成就自己。制造儿童失踪案,杀死出轨男,蛙居女,都是他一手造成的。 〈妻子〉从剧情中没感受到妻子是嫌弃丈夫的,甚至把家里都打理得谨谨有序,脾气也很好,任劳任怨的感觉,但却和同学出轨了,她也因此感到愧疚,也因此父子俩都不愿意原谅她。 〈儿子〉对于妈妈的出轨感到愤怒,认为是她破坏了整个家庭,叛逆少年。 〈蛙居女〉所谓的“蛙居”就是偷偷摸摸住别人家里几天,但是她却有职业道德,不嫉妒他人财产,不愤世嫉俗,不动用他人东西,除了蛙居本身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在她身上没有看到任何不好的一面。因为看到了男主杀害出轨男的场面而流泪,看到被关着的小孩紧忙地想救他们,可以得知蛙居女是很善良的。最后被男主弄晕搬回家里企图制造一个家里被陌生人入侵,他为了自卫被迫杀死了他们,蛙居女就这么被打死在男主的家里。 〈面目男〉从小就被男主警察盯上并且是当年的儿童失踪案的受害者,他怎么逃脱的剧情没有解释,总之就是没有死,并且想报复男主一家,从一开始就骗了蛙居女选了这一栋别墅,其实就是他实施报复的第一步,对于期间的小打小闹也只是他认为对男主他们的惩罚,最后因为蛙居女受不了他的行为,看得出来他是真心喜欢蛙居女,所以准备开男主的车一同离开,却凑巧男主回家,引发蛙居女被杀,再后来的两人互相搏斗和期间的对话才让观众知道事情的真相。 值得一看,推荐
除了过年。
你现在还盼着什么?
2021开年到现在,南瓜君已经安利了不少片子。
但总感觉,唯独缺了一点尖叫。
这不,南瓜君这就挖到了一批黑马恐怖片。
豆瓣6.7,这分数在恐怖片评价体系里相当能打,懂的都懂。
闹鬼怪谈它有,阴间冥场面它有,令人猝不及防的反转它也有。
好久没看到这么一部全程高能,让人感到直呼“还可以这样”的片子了。
它就是——
《找到你了》
乍一看,这个片子没什么吸引力。
不知名的导演,不出名的演员,还是小成本制作。
演员里唯一有点名气的就是是海伦·亨特,她执导过高分美剧《我们这一天》和《宿敌:贝蒂和琼》,算是实力与颜值兼备的好莱坞女星之一。
所以,南瓜君起初看的时候,真的把它当做标准的烂片来看,谁知越看越疯狂打脸。
电影开篇就悬疑感满满。
一个男孩骑着单车从森林里穿过,本来阳光明媚的天气突然没了阳光。
突然,一股神秘力量将他腾起,他也顺势飞了出去。
到底是邪灵作祟?还是有人装神弄鬼?这里可以先打个问号。
紧接着,画面一转,几名警察来到了案发现场。
男孩莫名其妙失踪,这已经不是个个例了。
在一个月内,已经有好几个男孩神秘消失,搞得人心惶惶。
这让警察格雷特很是头疼,上面给的压力太大了,可这案子调查许久一点头绪都没有。
唯一的线索,就是凶手的作案手法和15年前的一个连环儿童绑架案的凶手高度相似。
可是,那个凶手早就被抓到了,且现在还在服刑之中,怎么可能出来犯案呢?
那就只有一个答案了:这次的凶手是模仿作案。
而且从凶手的目标全是男童来看,凶手极其可能是个恋童癖。
对于格雷特来说,案子没进度都不是最糟心的,妻子杰姬出轨才是让他接受不了的。
两个人现在的婚姻已经有名无实了,甚至已经开始分房睡了。
但令人欣慰的是,儿子康纳一直站在自己这边,知道母亲出轨后,基本不给母亲什么好脸。
儿子认为,是母亲毁了这个家。
都说家和万事兴,和气没了,家里也开始变得诡异。
比如杰姬的杯子突然不见了,隔天却发现在屋顶上;
家里的餐具也凭空消失了,后来发现在洗衣机里;
电视机和唱片机也会在时不时地自动响起,十分瘆人;
还有更反常的,康纳明明上学不在家,可来维修窗户的工人却说是一个男孩开的门。
东西丢了,可以算是意外被盗,也还能解释得通。
但很明显,这个家庭仿佛有一股神秘力量在操控着每个人。
比如,格雷特回到家,发现儿子养的仓鼠跑了出来,他进屋去抓,谁知道柜子却突然“砰”的一声关上,怎么推也推不开。
晚上睡觉也是,被子会突然从格雷特身上溜走。
格雷特醒来后,发现自己的下半身都湿了,像是尿床了一样。
截至目前,屋内发生的很多灵异事件其实都是些恐怖片滥用的老梗了。
但别着急,接下来你会发现,你以为的你以为真的不是你以为。
你已经成功落入了导演迷惑你的圈套之中。
毕竟,现在很多迹象都表明,格雷特这个家在“闹鬼”。
但是很多小细节早就暴露了导演的心思。
开篇,男孩腾空飞起,我们都会以为这是神秘力量在作祟,但是警察去现场勘查才发现,男孩是被横在半空之中的银线所绊倒。
也就说,是有人故意为之。
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情,就更能证明这一点了。
比如,杰姬的情夫来找她,两个人在院子里理论时,突然一个杯子从天而降砸中了情夫的头。
杰姬第一反应就是,肯定是儿子干的,毕竟老公不在家,儿子又对自己出轨的事深恶痛绝。
为了不起更大的冲突,杰姬将情夫带到地下车库,让他在这等一会。
可没想到,她再次归来,情夫竟然死了。
凶手是谁?是康纳吗?
可就在杰姬为了包庇儿子去埋尸体的时候,被认为是凶手的康纳此刻正在网上冲浪,根本不像是刚杀完人的样子。
而且,在他专注打游戏的时候,背后竟出现了一个黑色的身影。
紧接着,康纳被五花大绑绑在浴池之中。
那个黑色的身影又是谁?
紧接着,第二段视角开始展开。
时间倒回到几天前。
一对男女,亚力克和明迪,出现在格雷特房子门口。
两个人是网络上流行的“蛙居”少年。
蛙居,就是跑到陌生人家里居住个四五天,且隐藏起来不被主人发现,两人靠直播这个刺激的游戏来获取关注度和流量。
他们这次的新目标就是格雷特的家。
两个人也知道擅闯民宅不道德,所以他们也因此约法三章,首先一条就是绝不拿主人家的东西。
明迪虽然有原则,可亚力克可没想按套路出牌。
偷东西、放仓鼠,在格雷特身上撒尿,这一切都是亚力克搞的鬼。
你以为亚力克只想玩心大,想搞一下恶作剧。
但时间久了,你会发现,他根本就是冲着格雷特来的。
亚力克所有反常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而且比起那些小打小闹,他开始越来越不受控。
那么,问题来了,亚力克是杀死杰姬情夫的凶手?康纳也是被他绑架的?
他想通过这些来嫁祸格雷特吗?
熟悉导演套路的人应该明白了,导演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将答案摆在明面上。
所有你猜测的一切,都会在最后一秒被驳回。
当真相被揭开,相信你会跟南瓜君一样,浑身起满鸡皮疙瘩。
导演其实在片名之中就已经埋下伏笔,一个看起来和“找人”没有太大关系的片子。
“找到你了”找的是谁?
找的是连环绑架案的凶手?还是这个家里的“侵入者”?
为什么开篇引出绑架案,后续又演变成了“鬼屋疑云”?
其实,看似不相关的两件事,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等到最后,这世上最恐怖的不是鬼怪,而是人心,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人也会长出最凶狠的獠牙。
如题,中规中矩,反转也没有多少让人震撼的地方,最大的问题是硬伤太多,导致故事和人物行为莫名其妙。比如,男二奶上门,被变态男主棒杀,你作为一个老刑警就不该合计一下男二奶为什么会被你老婆的杯子打破头的嘛?还有看见自己家被入侵,儿子被伤害,你第一时间开车上山是什么鬼?好吧,就算你担心事情败露去查看一下,那你到地方后干啥去了?去嘘嘘了?时间长到让蛙局女可以睡到自然醒,然后下车打电话,然后监禁小屋半日游…你这前列腺问题可不小。还有房客男把晕倒的女生抱到别人的车上是什么鬼?你能把车开走咋滴?还是你有人家电线打火开车的绝活?总之,硬伤太多了,不能深究,看看就好,比大部分烂片都强,平庸之作吧。
前半段平庸无奇套路化,定势思维会让你误认为这就是部质素一般的闹鬼片,but,千万不要急着关闭画面,中段横空而入的一段DV即将改写全片基调:双视角叙事让之前所有平淡的细节变得有趣起来。看似不用心,其实处处有包袱,有人说后半部过于啰嗦冗长,其实不然,细节对应带来的乐趣值得诸君观赏品味
不好意思剧透:家里好像闹鬼,反转变成是有蛙居者进来蹭住搞的破坏,又反转成其实身为警员的丈夫又杀小男孩又杀妻子的情人是个大坏蛋。单纯的女青蛙挂掉了,看起来非常能作的男青蛙原来是当年受害逃脱的小男孩,误打误撞找到当年的变态大叔成功报仇。不要随便去别人大房子占便宜啦不一定撞见什么壁橱里的骷髅。
这片问题倒在于拍得实在太好了,悬疑结构,镜头,剪辑以及配乐(特别是配乐)都是顶尖水准,却可惜在这个剧本故事本身就很一般白折腾如此nb的惊悚气氛。。导演你为什么要拍那么用心
本质是个复仇故事,形式上稍显花俏
虽然是小制作,但五脏俱全。悬疑,反转,犯罪...叙事结构的设计亦有一定的先锋品格。
出人意料的好看。编剧处女之作。
类似《黑暗面》式的双视角前后呼应结构,但不如前者,主要是前半段过于单调,且很容易猜到缘由,略显故弄玄虚。跟那部《幻象》是一样的毛病。直到后半段才开始引人入胜,并且对故事和角色有着深层次的挖掘,结尾不错。PS,这家跟《灵动:鬼影实录》那家该换换,装个摄像头什么有了。
有点意思,无论是叙事结构和技巧,都挺多值得聊的,包括音乐。
7.0,没想到做为一部小成本惊悚悬疑片完成度出奇的可以。前半段猜忌和不安的惊悚感拿捏的很好,非线性叙事的结构对奠定此片的悬疑基调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全景俯拍、主观第一人称的镜头交错运用使观众很有代入感。剧本的确很扎实,但总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杂糅了诺兰、芬奇、盖里奇甚至宁浩的影子,而且做为犯罪片来说一些小细节的bug是硬伤,所谓的反转也有点顺水推舟的意思,到时间了就给放出来给大家看,合理却不惊喜。
21分钟左右,屋子里亮光,电脑里开着游戏。。电脑里几个人语音交流是“屋子上有人”“别对我开枪”“我在掩护你”,但画面其实是守望先锋开局的等待画面。。和语音交流的场景对不上啊。。。
寄生虫之幼蛙复仇记。重述篇幅过大可能惹起厌烦,但是挺好的尝试。影后的脸垮到出戏有些唏嘘。
三星顶多,反转的没有惊喜,过程也中规中矩勉强
导演有点进步,不过过早暴露真相就有点。。。
小成本佳作,剧作工整,氛围极好,尤其震慑人心的配乐,简直是黑暗中拨弄悬疑的好手,电影双线推进AB视角叙事,取巧于经典电影的手法,但不至于照搬,在同一空间相同时间发生的事情,用不同机位拆解,A视角勾画疑点,B视角佐证事实,顺带将一桩意外和一件陈年悬案进行捆绑破译,虽然结尾不至惊喜,倒也赚足眼球,循序渐进的巧合借位完成对影像的双面达成,很过瘾很满足,只是剧本因为成本的限制略显粗糙,尤其凶手背景的浮出,有种顺水推舟的无力感,少了更为残酷的视觉冲击,让原本可以更波澜起伏的故事只能靠形式主义来解构,虽然已经足够精彩但是多少还是有些遗憾的成分。★★★☆
哈哈,还可以,就是对最后一天的时间有点困惑,似乎刚送完儿子上学天就黑了。另外警长十年不灭口只顾尝鲜也是心太大了
房子买的大,安保不能差。少年没人管,早晚吃牢饭。
太妙了,叙事妙、起承妙、结局妙,反转一环套一环更是妙不可言:开始你以为是《鬼屋惊魂》,后来你以为是《房间》(韩),再后来你惊呼是《弗莱迪大战杰森》,不过不好意思最后还有反转。结局还算舒适,世界上比鬼可怕的是人,比人可怕的是巧合!2020年第一部超满意的恐怖惊悚电影。
就音乐,画面和剪辑还不错,剧情真的是不入流。
7.5分,原以为是《寄生虫》,《捉迷藏》,没想到却是《水果硬糖》。。。其实这动机还是挺让人迷惑的,刚开始敌在明我在暗,想要报复很容易,偏偏有血海深仇却还以一些幼稚的恶作剧,最后还差点浪翻了,白白搭进去一个妹子。不过电影完成度也还可以。
放着仇人的老婆不碰,把仇人的儿子绑到浴缸,偏偏果断杀了仇人的小三,我不懂这个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