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子里流露的人生智慧远比电影本身更为动人。
导演说:这部电影有一个责任感,我希望用最平易近人的方式,让观众进去这样一个他们可能会有些抵触,有点害怕要进入到的沉重的历史。考虑到观众的感受,这个微妙的平衡一直在去抓。
云林和妹妹年少时去日本旅行见到了日式庭院,后来回到马来西亚战争发生了,云林被日军掳去切断一根手指做苦役,而妹妹被迫成为了慰安妇。最后云林逃了出来,而妹妹则葬身在了营地。
带着这份苦痛和对妹妹的歉疚,她决定将妹妹向往已久的花园亲手打造出来,以纪念妹妹。思量再三她去找了日本御用园林师中村有朋。两个人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有朋教给云林「借景」的智慧。
「借景」源自日式庭园,而庭园设计最初源自中国寺庙,僧侣借由布置花园来象征往生后的乐土,同时为自己打造一个禅修的住所。而「借景」是指在一个视觉范围内,借由远方的山,眼前的树,天上的云与雾,呼应人工打造的花园,创造出浑然天成的自然框景。有朋试图借由园林的艺术帮助云林从过往的痛苦中走出来。
甚至有朋知道,满身痛苦和憎恨的云林,和满是谜团的自己无法走下去,他甚至从云林那里借来时间,让云林明白自己的爱意,让他们的爱得以延伸。
云林也同样从过往的美好回忆和对未来的期许中借景,支撑自己走下去。
就连导演也从时间,景致,氛围,甚至读者的人生经历借景,来让这个故事平静动人。
人生处处都是「借景」,处处充满答案,关键是问出对的问题。就像李心洁说的,外面的世界很大很乱,我们要选择用一个什么样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
这便是「借景」的艺术。
《夕雾花园》更优胜之处是除了爱情外,它也谈园艺,再透过园艺谈艺术中的哲学。有朋的生活离不开园艺,连日常聊天也是三句不离本行,云林也取笑他,「你一定要这样说话吗?」他第一个提到的园艺理论是「借景」,借助外界景色完满花园的景色。外在世界不变,变的只是你怎样去看它。这个理论最后原来是解谜的另一关键,而且他借的那个景非常出人意表。
马来西亚华人关于日本侵略战争苦难史的记忆,伏笔得当,后劲十足。
也真不愧拿了金马最佳造型设计奖,意境美得如梦似幻,又听闻片中连服饰布料都与那个年代流行款式丝毫不差,便不得不佩服其精细程度。(阿部宽书桌上貌似还摆着一本《茶经》) 最初知道这部影片是因为演员阵容,李心洁、张艾嘉、阿部宽,哪个都好吸睛啊!不得不说,他们确实演得好。李心洁和杨雁雁的角逐让人有种死亡般的纠结…… 阿部宽角色台词设计得着实巧妙。我初听和李心洁反应一样,以为是装腔作势的土味情话,大道理一套一套的,解迷后才明晰其深意。 云林,don't forget it. 花园里的一切都有时间,只是有的快,有的慢。So , you need time. 那么这部影片的探讨焦点或许可以理解为人们该如何面对苦难。战争从来没有输赢可言,一方的苦难是所有参与者的“对倒”。分别归属侵略方和被侵略方的有朋和云林都徘徊在爱情(宽恕)与家国(仇恨)之间。 云林重返花园的目的是为了追寻失踪的中村有朋。她说,“我也不清楚我和有朋之间到底是怎么结束的”,她的“重返现场”,一方面是在追寻自己戛然而止不知所踪的爱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求证自己的爱情是否合乎正义。云林一直怀疑有朋的不告而别是弃她回国,那么这便暗示了有朋的非正义性,而作为战争受害者的云林竟然爱上了归属施暴者那一方的有朋,这便令她产生了背叛国家、背叛妹妹的罪恶感,但殊不知真正的“背叛者”是中村有朋。
有朋这个角色的本质类似《南京!南京!》里的角川,他最终选择“背叛”国家来完成自我爱情的升华与自我内心的忏悔救赎。
而于云林来说, “不要忘记”和“宽恕”并行不悖,对信件态度的细节刻画最能直观地显现出她与世界的和解,另一处则是在她确认自己的爱情合乎正义后,欣然地决定了争取法官席位。
有朋说,个体能选择的,是自我如何看待外景。人生也需要借个景啊! 花园的雾散去,有朋走了,年迈的云林吻了吻岁月,世间依然阳光普照。
《夕雾花园》 The Garden of Evening Mists (2019),这部电影拍的很唯美,音乐也是那么棒棒的,是纯美而柔情的声音。整部电影使用的语言众多,计有英语、日语、马来话、广东话等。可能是由于意只形态问题,没有中文字幕,只有英文字幕,字幕不艰涩,比较好懂,因此看片没问题。这么优美的故事,这么缠绵的爱恋,为什么要扯上“日寇”这个史上的恶魔呢?而且真的很扯,整个故事经不起推敲,满眼刀斧痕,充满了造作和“刻意”(来自下面的引文),即使有演员们的极其专业的表演,仍旧掩饰不住这种虚假。下面引用“侯二六”(网名)的部分影评文字来说明这种虚假的造作和“刻意”:“對於日本園林主軸,雖知是刻意營造衝突,卻懷疑當時東南亞華人真會對日本園藝或刺青如此著迷?三、四〇年代勇於捐輸國難的群體或較中意蘇州?(想到變成華僑的張大千在巴西造園。)驚艷於開場但茶鄉氣候必然極潮濕,三十年後木屋紙張鐵定蛀壞。也許是過去太片段,感覺這部歷史劇太題材先行;與其用當代想像企圖拼湊真實,我比較喜歡以諸多真實築起的幻象。”——本人尤其喜欢他说的最后一句话,“以諸多真實築起的幻象”大概就是我之前说的,艺术的真实不一定是指符合事实或史实,而是要看起来自然,符合人性。《夕雾花园》这部片子虽然很美,只能打68分。
《夕雾花园》 The Garden of Evening Mists (2019),这部电影拍的很唯美,音乐也是那么棒棒的,是纯美而柔情的声音。整部电影使用的语言众多,计有英语、日语、马来话、广东话等。可能是由于意只形态问题,没有中文字幕,只有英文字幕,字幕不艰涩,比较好懂,因此看片没问题。这么优美的故事,这么缠绵的爱恋,为什么要扯上“日寇”这个史上的恶魔呢?而且真的很扯,整个故事经不起推敲,满眼刀斧痕,充满了造作和“刻意”(来自下面的引文),即使有演员们的极其专业的表演,仍旧掩饰不住这种虚假。下面引用“侯二六”(网名)的部分影评文字来说明这种虚假的造作和“刻意”:“對於日本園林主軸,雖知是刻意營造衝突,卻懷疑當時東南亞華人真會對日本園藝或刺青如此著迷?三、四〇年代勇於捐輸國難的群體或較中意蘇州?(想到變成華僑的張大千在巴西造園。)驚艷於開場但茶鄉氣候必然極潮濕,三十年後木屋紙張鐵定蛀壞。也許是過去太片段,感覺這部歷史劇太題材先行;與其用當代想像企圖拼湊真實,我比較喜歡以諸多真實築起的幻象。”——本人尤其喜欢他说的最后一句话,“以諸多真實築起的幻象”大概就是我之前说的,艺术的真实不一定是指符合事实或史实,而是要看起来自然,符合人性。《夕雾花园》这部片子虽然很美,只能打68分。
關於這部電影的資料很少,豆瓣上最開始竟然連片長多少分鐘都查不到,而知乎上也沒有相關的提問和回答。於是我查了一下IMDb,結論是:我真的很有幸,畢竟可能是兩岸三地裡,最早一批接觸到這部電影的觀眾之一了。那麼,中央已經決定了,當即就讓我來寫兩句影評吧
。 這部電影改編自馬
來西亞人陳團英的同名小說,而由台灣導演林書宇執導。豆瓣上,關於原著小說只有一條一星書評,說陳團英是「香蕉人」,寫作的立場是西方對於東方獵奇的東方主義。我沒看過原著小說,但根據觀影後導演自己的敘述,電影最大的改編僅僅在於結局更積極,融合了導演本人相對樂
觀的人生態度。所以,我認為如果以同樣的態度去評價電影,就或許有些偏激了。這有種民族主義的無名怒火,甚至有些陷入了種族主義。我們在評價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戰爭罪行時,用得最重也最合適的詞應該是「反人類」,這個詞的出發點是人文主義和人本主義,畢竟,我們首先是人,然後才是黃種人和中國人。因而,我也想從人文主義和人本主義的角度出發去談電影《夕霧花園》。本片最最讓我著迷的地方,不在於多個時間線之間跳切閃回的平行蒙太奇手法,也不在於殘暴的戰爭和細膩的情感之間的強烈反差,而在於那些苦難與創傷何以崇高,何以化為藝術上的某種絕美——蕭邦的處女作是絕美,借景的日式園林是絕美,疤痕上的日式紋身,那朵櫻花,也真的更是絕美。而成就這樣絕美的,應當是人們自己,本片講述就是這些個人的故事。 這也會讓人聯想到一戰紀錄片《他們已不再變老》,戰爭帶來和留下的苦痛實在是太大了,它真的能砸碎你所擁有的和享受的一切,並在戰後的歲月里逼迫著幸存的你,繼續日復一日地直面死亡。 回歸到《夕霧花園》,李心潔和張艾嘉二人共飾不同時空的同一角色,即女主,二人的演技可以說是神乎
其神,給我帶來的直接觀感是她們分享著同一個靈魂,只是後者歷經了更多歲月風霜而更顯蒼老。這樣確保了平行蒙太奇的敘事手法得以順利進行,也更突出了女主的人物弧光,有了張力;本片的美
術團隊對於藝術,尤其是東方藝術應該有著很深的造詣,方能以剛剛提到的園林和紋身,將抽象的絕美具象化;導演林書宇一改往日的小清新題材,直面戰爭的苦難,這種轉變意味著成長。而且他還帶領了一支泛亞洲的團隊,讓我看完以後第一句就說,這電影真的「很亞洲」。導演的積極化改編在我看來也真的很不錯,沒有強灌雞湯的不適和反胃,反而卻真的能給如今紛亂嘈雜的世界「帶來一點hope」(導演原話) 但是,本片也有一個地方讓我難以理解:為何發生在馬來西亞的故事,電影的主要人物卻沒有馬來人,對白主要是英語,夾雜著一點粵語和日語。這給我一種空中樓閣的不真實感。雖然說,根據距離我幾排的影友反映,原著小說也是如此。但是我還是覺得,這樣的處理或許會招致民族主義者不滿。 總
张爱玲——“看日本的画,在那圆熟嫣丽之中,总觉得还有更多的意思,使人虚心地等待。可是现在我知道,一眼看到的,就全在那里了。譬如说山上有一层银白的雾,雾是美的,然而雾后面,还是有个山在那里,山是真实。他们的雾后面,没有山。”通往北方的小路,有夕雾花园,花园的稀雾后面,也没有山
借用在cast見面會上一位馬來小哥的話:“想不到誰會比李心潔更適合這部片的女主角。”但其實全片最打動我的是20年過後當張艾嘉飾演的雲林找到答案的時候,一切因果浮現眼前,她似哭似笑,宣洩出來的剎那,一切釋然。圖像和演員都加分,劇情邏輯也比較緊湊,蕭邦的一號鋼琴曲那若即若離的溫婉,也點出了悲劇結尾。整部影片很好的用女性的視角去闡釋了戰爭與救贖,仇恨與愛,點到為止並沒有用力過猛。主要不足就是有些關鍵點好像少了些什麼,比如為什麼會單單要找一個日本“無罪釋放”的園藝師求教,是為了將自己妹妹的夢想以質疑和仇恨丟給侵略者?還有為什麼日軍要刻意隱瞞集中營的地點和用途?日軍軍官寄信回去都說自己無罪坑殺都能以女主放信件寄回的方式釋懷,是否釋懷過度了?最後便是劇情的簡單,無污點化的男女主實在無法讓這部片再向上一級
幾乎係我今年最佳選, 我今年看戲少. 李小姐一點都無老, 不愧是張老師的愛徒, 兩人真的很象, 而阿部先生是一貫沉穩, 但最後仍是不能結.....馬來的風景太美, 讓那些殘酷更......借景抒情......
電影溫柔而心碎。有一場戲我非常喜歡,日本官員來拜訪中村請求他回去,雲林在門外偷聽,對於中村竟然沒有直接拒絕而氣憤。當天晚上,兩人默默用餐,中村一開口即被雲林質問,他怎麼可以幫那些惡魔說話?中村提起那堆沒有寄出的信,他難得慍怒地說她沒有資格決定那些人的家人怎麼想。因為這場戲到後面才能發現,男主角和女主角一樣糾結,他知道日軍的暴行也做出彌補,他對女主的愛讓他共感痛苦,但是他來自視忠誠唯一的國家,他沒有選擇所以留下時間,因為時間治癒一切。我很喜歡雲林的角色,勇敢而堅毅,當老友問他是否為了中村放棄爭取聯邦法官,她說我既要為中村辯護也要當大法官,不因為過往而懷著受害者身分自憐,也呼應她向馬共兵說的─我什麼都經歷過還有什麼好怕。最後把信寄出去,既是釋懷也是放過自己,有一天會再見到至親和摯愛,李心潔超美!
#24th Busan IFF# 亚洲电影之窗世界首映。相当不错感觉就是金马最佳影片的调调,格局很大,拍得相当讲究,美服化道摄影都堪称优质。在二战后遗症主题里加上了职人电影(园林师)和推理解密两个类型套路,完成度相当好,尤其剧作在揭底的时候写得非常舒服,李心洁的演技已经能不输张艾嘉,相当之不容易。林书宇这次算是上了很大一个台阶!
用了幾十年的時間,才讓你了解什麼是愛。身為馬來西亞人,很想對某些自以為很了解我們的人說,馬來西亞真的絕大部分華人都是說粵語,就算你打開電台的主要時段,都是說粵語的。二戰前的上流,是不懂書寫中文,在那時代能上英語學校的,都是有錢人。追溯歷史,是因為中國南部的移民和賣豬仔潮,所以別以為說粵語是為了搞與眾不同,真的不是這樣。而我也很想多說的是,電影裡頭的廣東話,讓我一直很跳戲,因為簡直是台詞,完全不地道。
前期铺垫太长,导致结尾结束仓促,还没有酝酿完毕的情绪就戛然而止。李心洁本次突破很大,金马最佳女主有望。
景美! 东北亚的泪点还是相通的,纸巾是要用的,片子本身么就中规中矩吧 | 这种题材放在此时此地首映也是聪明,喔一看出品有CJ…
风格唯美老派,让人联想起詹姆斯·伊沃里的那种情节剧(再狂加历史议题),倒也算是很稳地承接住了整部电影在概念上的百转千回。这份禁忌之恋的背后,是太多层的“创伤/罪与罚/救赎”嵌套在一起,血腥与暧昧、痛苦与浪漫、怅惘与释怀的交织,以及各种东西方的、东方学的。电影背后支撑的原著应该非常强悍,而林书宇则相对算是无功无过地把整套东西适洽地拍完,电影的任何部门都表面出彩但没能给人留下什么深的印象。说实话,在人物行为逻辑以及与之匹配的议题设置上,于我而言这部片还是太复杂乃至烧脑,最后真相揭晓时分,我与其说是被这份压抑而“不可说”的爱打动,不如说已经被这个文本绕晕了。其实没有对马来西亚历史的阅读,就没办法理清,最后对英国人哭诉后背地图的伤痕与刺青、真相细节林林总总,这些政治指涉到底是什么意思。
如果对比黄锦树在小说里对日本占领马来亚的血腥描写,电影确实把战争中华人对日本的恨,大给浪漫化了。(二战中南洋华侨也是强大的支援力量)不过,试着寻找漫长时间过后的内心平衡,倒也可以接受。电影一上来就日本、马华、英国人、马共、山下宝藏等背景需要了解,唯一有点奇怪的是倒是大讲粤语。对日本园艺的向往,确实也贵族到不能再上流了。但还是很惊讶能出现这种边远又大格局的题材。张艾嘉的表演有点夸张了。
母语广东话的华人女子在目睹妹妹惨死日军慰安营后依然执着追求一处日式世外桃源,再以一份与帅气日本园艺师的爱恋达成释放和救赎……这怎么想都有点逻辑上站不住脚,浪漫唯美的滤镜,遮住多少真实存在过的复杂和剧痛
这真的是个非常日系非常虐心的故事…虽然文化背景混杂但是仍然给人清洁无垢的感觉。对白无论英文还是粤语都念得很雅致,几乎没有跨语言的尴尬。几位主要女性角色都很美。途中我猜编剧是日本人导演是女性结果两个都错了
【釜山电影节展映】世界首映。慰安妇、纹身、日本庭园、千纸鹤…沉重严肃的历史战争背景与重重因素包裹下,内核是两个异族男女爱恨交织的深沉情感。影片落点在爱而不是恨。选角很好,被导演相中的阿部宽与角色很配。李心洁的表演很有突破。苦力受虐亲热戏以及大量文戏张弛有度,确实值得提名影后。此外第一次感觉李心洁和张艾嘉外貌气质竟如此相像。结尾抓马煽情用力过度有些破坏一贯的基调。张姐的部分因此显得差一些//12月1日台北光点华山导演见面场。二刷中文字幕版,观感相同。
主题是讲慰安妇的题材,讲对她们造成的伤害是几十年过去了依然无法磨灭的。但是从个人角度上女配对日式庭院的喜爱让整个故事的走向变得有些奇怪。对战争和慰安妇的描述变成电影画面还是不够残酷。
一直擅长执导青春题材的台湾导演林书宇此次突破不小,转向历史悬疑题材。影片有三段不同时空,先用倒叙方式引出故事,然后在女主角的回忆视角里再衍生出更早的时间线索。由于涉及二战日本侵略的背景,其中有部分段落跟大陆的抗日题材有相似之处,比如日军对马来西亚人民残酷的剥削与血腥的杀害。然而,最核心的部分却是乱世之下的爱情,男女主角来自敌对的国度(日本和马来西亚),彼此挣扎于国家大义与个人感情之间的艰难抉择。女主角由对男主角的怀疑,再到揭露隐藏数十年的秘密,抽丝剥茧的悬念与丝丝入扣的感情变化刻画得真实感人。李心洁和阿部宽的演绎都很精彩,但是张艾嘉却没能获得金马奖提名有点遗憾。
三段不同时空的故事,女主张云林在二战期间,二战后,老年时期。张艾嘉演老年的张云林,可谓是最优秀的,那场泪别看着让人哭,没有金马提名很遗憾。不过李心洁表现也不错,金马女主有望。她跟阿部宽的感情戏是一大看点,非常虐心看的。而且跟她角色对自己妹妹的思念和战争留下来的创伤真是这部电影最好的地方,非常细腻的情感和很柔美的色调。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张埋藏宝藏的纹身,从纹身的每一个刻度都能感受到阿部宽角色的爱意。对于约翰·汉纳的加盟表示喜爱,如果他是我的庄主我绝对会晕过去的。
8.1/10 放眼全片而言,内里仍是一个极其常见的爱情故事,甚至可以说有点过时。再加上悠长缓慢的节奏,抹去棱角的叙事,着实令观影过程变得些许煎熬。但是在结尾的一剂催泪弹加动听片尾曲的双重重击下,这部电影变得感人且精彩了起来。战争时代动荡的大背景也并没有沦为噱头,多国演员的融合也找到了平衡点,摄影与众演员的演技也可说是优秀。虽然故事是俗了一点,但慢调子下炼出的醇香却让这部电影变得极其有观影价值。
没想到林书宇拍摄这样一部多国团队合作的历史题材电影,能够完成度那么高,不仅拍出了历史的凝重、人性的幽微、爱情的惆怅,更有人生无尽的遗憾,但仍然饱含美好与希望。编导演俱佳,非常好的作品。
前半就以絞刑、強暴及爆破等幾幕點明二戰傷痕,又牽涉冷戰,時代感十足;受害國女性與侵略國男性的情慾戲,處理方式罕見,可在影史記一筆。作為多語言電影調和得還不錯,能理解導演為何在大馬華人使用的漢語方言中挑中粵語,因為其他都與臺灣重複。張艾嘉無論詮釋兩岸三地或東南亞華人角色都有說服力,同年齡段無人能出其右。中村這角色比《圍棋少女》、《南京南京》或《梅蘭芳》的日軍更複雜,但對於日本園林主軸,雖知是刻意營造衝突,卻懷疑當時東南亞華人真會對日本園藝或刺青如此著迷?三、四〇年代勇於捐輸國難的群體或較中意蘇州?(想到變成華僑的張大千在巴西造園。)驚艷於開場但茶鄉氣候必然極潮濕,三十年後木屋紙張鐵定蛀壞。也許是過去太片段,感覺這部歷史劇太題材先行;與其用當代想像企圖拼湊真實,我比較喜歡以諸多真實築起的幻象。
首先,我觉得我已经看不了这种“大片”了。意识形态很有趣,感觉借着马来西亚讲了一个台湾的情结:控诉日本帝国主义,把慰安妇问题直接放在台面,但在对日本文化的态度上用爱情再怀了一次旧、暧了一次昧、和了一次解,最后是对马共冷战式、国民党式的恶人化。李心洁的衣服很美,阿部宽让我无时不刻出戏到《不能结婚的男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