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周六,去看了《最后的棒棒》。
这是一部豆瓣评分9.7的纪录片。
据说是一个转业军人,雇了一个婚庆摄影师拍出来的片子,纪录片的主角是几个年老体弱,几乎不可能出现在太平盛世画卷里的体力劳动者,他们的日常工作是帮人挑货,做的是最原始的体力劳动,没有任何议价权的那种。
我是去年冬天看到这部片子的,那时我正面临失业,理想幻灭,打算找一份正经赚钱的工作拯救自己贫弱的家庭。
我用了三个晚上看完了13集的片子,就是导演卖了2.6万版权的版本。
从技术上来说,这是一部完全业余的片子。片头的题字做成特效字体,一看就是多年前的审美,透出一股城乡结合部文艺爱好者的意趣。主题歌曲是导演自己唱的,说得好听一点是朴实,其实就是简陋。
不过,这一点也不妨碍片子的好。
知道片子要上院线的时候,我很惊讶。这部没有漂亮主角,题材略沉重的纪录片,原本没有任何上院线的资格的,甚至画质应该都过不了技术审核。不过,总算是上映了。导演在微博上转发的宣传里,意外地出现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官家媒体。
我以为这只是意外——我不应该抱有任何幻想的,在这块早已习惯说谎的大地上。
面目全非,看完影片最后一段关于伟大民族复兴的声音不疾不徐地从欧尚的车载广播里传出来,我只感到荒诞。
无关导演,他已经给出了13集的优秀作品。这一切看起来像一个黑色幽默:我看到了文艺作品被XX的现场。
我也听到了观众「爱国片」的谩骂,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那一段「社会主义中国的优越性」宣言像一个正常人的变异器官,看上去可笑又可惧。
在GDP增长是政治任务的国度里,穷人是不配生活在这里的。
老金像动物一样被一群官员、干部围在破烂的土坯房子里。女干部说,只要你需要,马上就可以住到养老院里。
肚皮鼓鼓的村干部甚至跑到田间地头,极力劝说老金入住养老院。
不愿进入养老院,要靠自己的双手耕种的老金并不熟练地推着水犁耕种,我猜那头牛应该是为了拍这组镜头借来的。他只有600块钱,买不起那么强壮的水牛。
至此,原本懒惰、无知的底层人士老金成了自食其力、自强不息、令人感动的农村老人。而村干部则是为农村孤寡老人的幸福晚年尽心尽力的人民公仆。
大家都是让人感动的好人,都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太阳下,都应该感动中国。
仿佛自力巷的那段日子是别人的。
老黄的高血压和腰病是真实的,河南没有身份证是真实的,老金门口的荒草是真实的,被埋在废墟之下的被褥是真实的,扁担的光滑是真实的,被拆迁之后露宿街头是真实的,分食5斤大米也是真实的……
只是所有的真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所有的真实都被最后10分钟的「祖国和主席」拯救了,你们应该感激,感激伟大的国家在你们生命的最后几年里救助你。
无人机俯冲的镜头里,重庆高楼林立,无一处不显示的盛世繁华的景象。
自力巷上面盖起了高楼,老黄、老金、老甘站在高层的顶上指点江山,演绎着一个他们并不理解的虚幻镜头。那只看不见的手不愿意承认,这些都跟棒棒们无关。
在中国从事文艺工作有多难呢?
为什么你们只能看到《扶摇》、《甄嬛传》、《延禧攻略》这样的宫斗片呢?
是中国的编剧和导演们真的才情匮乏到如此地步了吗?
想想前几年还有《蜗居》、《双面胶》,再往前还有《走向共和》。如今呢?一个《我不是药神》就让人感激涕零了。我们生活在现实,可这现实不能说。
文艺工作者是应该被锤炼的,伟大的领导人多年前就说过。对,是应该被锤炼的。
滴滴顺风车杀人事件已经过去两天了,争论仍在。自媒体一如既往地喧嚣,官媒们也说「滴滴这样的企业不要也罢」。我想,大人们应该都不需要上班的。
不要滴滴,要什么呢?当初yimiao案的时候,可有人说,这样的不要也罢?寿光洪水时,可有人说,这样的不要也罢?758板桥水库决堤时,可有人说,这样的不要也罢?
政府的功能仅仅是出事之后的那把铡刀?
似乎,在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上,很少有人意识到政府是服务机构,不是权力机构,不是官老爷,不是大人,不是陛下。
都二十一世纪了,人工智能都来了,韭菜们却还活在皇朝一梦里。
生在这里,0.1%的人把你当韭菜、当红利,1%的人把你当流量,就是没有人把你当人。你辛苦工作,日夜不敢懈怠,每日两点一线往返于卧室与办公室,路上还要遭受顺风车的威胁。
有一个关于抑郁症的实验。如何让小白鼠成功换上抑郁症呢?方法很简单,将小白鼠放到两端都封闭的管道里,不出几日,小白鼠便会抑郁成疾。
如果你还乐观健康,我真为你高兴。
我不行,我常常觉得自己是猪,在肮脏的环境里求得一点点生存,还常常有被吃掉的恐惧,连交配的权力都不配拥有。
消费升级的歌声刚刚唱了一个序曲,就被一个拼多多打回原形。盛世繁华的美梦,竟然有一丝裂缝。不要意思,这不是光照进来的地方,这是沉重的现实。
解放碑后面的自力巷有点抱歉,让你感受到了一瞬间的惊慌,好在那只手又用谎言治愈了你。安心地睡吧。
世道艰难,「共克时艰」还来不及,一部《最后的棒棒》算个P。只是,有人连这个P都不放过。
没想到,我这么又懒又丧的人,居然有动力给同一部电影发两篇影评,资深自来水了。
这一篇其实是转载的导演回应,在电影的粉丝群里看到的,一个17岁的东北高中生,写了一篇观后感,导演看到后应该是蛮感动的,给小伙子回了一封信,小伙子随后在群里公开了出来。
回应里面的部分观点我依然持中立态度,比如导演说他的片子给人以激励,传播了积极向上的奋斗情绪,关于这一点,作为一个日常丧,日常被无意义感深重包裹的人,我并不特别推崇。但非常理解导演,他是那种内心真正充满阳光的人,有着非常古典的正能量,生命力顽强,相信可以通过努力变得更好,并且实践。
关于电影好与不好的部分,我在另一篇影评里写过《心平气和反驳低分》。这一篇导演的回应从技术层面解答了我的一些困惑,所以征得双方同意后,把那个高中生的影评和导演的回应放上来。
《最后的棒棒》是我第一次接触纪录片这个类型的影片,最初接触最后的棒棒是在今日头条上的片段,片中出现了一个老头用手跪在地上掏蹲便器里的东西,挣了20块钱,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20块钱,一顿汉堡都吃不起的价格却要付出自己的尊严,付出这样的代价,如果换成我就算给我多少钱我也不会去干。
而为什么这个人的经历会被拍成视频片段上传到网络上那,这件事情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就去网上查询了,原来片段视频片段来自最后的棒棒纪这部纪录片,我打开了爱奇艺找到了最后的棒棒纪录片一共十三集,看了三个多小时。
看完后我知道原来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的安逸,原来生活那么不易,人生而不易,而已经老去的棒棒军却选择了自强不息,他们没有背景,甚至还要帮儿女承担家庭的压力。我曾为帮家里把20斤一袋子的大米搬到3楼而抱怨,却看到棒棒们一段50斤大米5角工钱还要一次搬3袋子,最后工钱还被抹零,我深深知道即使我不用为吃穿发愁,但是这并不是说父母给我的一切来的那么轻松。片中一句话60多岁的老曾头学会了经营为时不晚,我想我在这个年纪学会了生活的真谛应该也不晚。
在刷了无数次纪录片后,我开始从贴吧、微博、网路追寻这群棒棒近期的生活,后续知道何苦导演请他的帮帮朋友们聚过餐,请重庆的棒棒们吃过团年饭。后来微博消息停了一段时间,有一天突然发现微博更新,原来骗老杭钱的人把钱给老港送了回去,并且道了歉,和之前说的一样,他在现在决定做一个好人也不算晚,以后的人生也必将一片光明。
再后来我知道了纪录片要电影化了,我非常激动,去美团上看影片。知道是8月17上映,结果周一没有。因为每次电影都会有预售,我发现并没有最后的棒棒,到了周四,我着急了。不行不行,我一定要看,一是我十分关心棒棒们现在的生活,另一边真的很想支持何苦导演,哪怕一张票微乎其微,但是我也一定要看。
身边的同学告诉我看枪版不就成了,我说别的可以,这个不行。因为他洗涤了我的灵魂,当晚我就想去我们的省会城市看,因为3个小时的车程就可以到达,但是因为大学生报道等原因,车票紧张,没票。我就又搜索了一下省内的城市,发现大连在18日有排片,我决定说走就走,17号晚上23点锦州去往大连,次日6点到达。
这一夜,火车上一个一直哭闹的孩子,加上第一次坐火车远行的紧张,还必须着东西,我让小伙伴睡觉,自己一夜未眠,清晨到达大连,我直接到了电影院,在电影院门口徘徊,9点开门了,我进去找了个椅子等啊等,终于电影开始了。
还是那个熟悉的声音,“大家好!我叫何苦”。电影的前大部分,向我们交代了片中各个主人公的经历,放映厅里,加上我和我的小伙伴一共4人,刚开始大家都看着电影,前面大部分是纪录片的内容,但是内容更加丰富,快结尾时,新的插曲开始,看到了老黄为了家里的付出,我流出了眼泪,但是我很快擦掉了,觉的自己很不出息,但是我听到了另一边其他的观影者中也出现了哭泣声,最终在石运给大石揉背那段绷不住了,哭了出来,满脑子想的都是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
这些主人公中,老黄女儿家的房贷还清了,并有了新的奋斗目标;大石家里出了老师,也许以后会有成为校长的那一天;老杭也找到了在家附近保证生活的办法,老甘继续努力着,虽然有敬老院、有低保,但是他不愿给国家添负担,自立自强,棒棒精神延续下去;河南是失败的,他一直等大机遇,但是机遇来了却抓不住……
19日晚上我已经坐上了回家的火车,看到了棒棒们的生活我很安心了,也希望何苦导演以后有更加优秀的作品,我依然会更加支持。
亲爱的小耀同学:
你好!我是纪录片《最后的棒棒》主创何苦。得知你和同伴已经平安从大连返回锦州,心里总算踏实了。为看一场电影折腾3天,你这是何苦呢?你的留言我已认真看了好多遍,就如你认真看我的影片一样。叔叔小时候是一个爱撒谎很调皮的孩子,后来参军了,经历了很多事儿,就认识到了撒谎不好,所以这会儿我也不能再向你隐瞒什么了——其实你去大连看这场电影的路费开支是我托朋友转给你的。
8月16日,《最后的棒棒》公映前夜,我在接受《南风窗》记者专访的时候,同事过来跟我说因为排片特别少,而且场次大多是凌晨或上午,头条号和微博“炸了锅”,很多观众为找不到看电影的地方着急。他当时就给我举了你的例子,说锦州有个高中生跑遍了全城影院,一场也没有,想去沈阳又没有路费钱,很失落,而且表示坚决不会看枪版,怕对不起自己的良心……那一刻,我很感动,也很尴尬。感动,是因为有你这样的孩子们喜欢,我想,这才是做这件事情的价值和动力;尴尬,是因为我还没有能力让市场认可这部影片,你的着急失落都是因我而起。之所以要拐个弯儿把路费钱转给你,一是怕你不接受,二是怕说出去不好……你懂的,辛苦你了!
我知道你这两天一直对网上有些批评感到不理解,也看不到我有任何回应,很为我着急。其实,这段时间媒体关于《最后的棒棒》每一条报道、每一条评论我都有认真的浏览,我感觉所有肯定都很真诚,所有批评都很中肯,没有一一回复,一是因为手头的事情特别多,二是目前还不能熟练运用网络社交平台,没办法太笨了。叔叔衷心感谢每一位在忙碌中腾出宝贵时间来宣传和评论这部电影的朋友,无论是真诚的鼓励还是尖锐的批评,他们都是在帮助我变得更好。今天运气不错,一位昨天写文章批评我的老师已经同意我加他的微信,给你写完回信我就会去联系他,希望在今后的创作中能得到他更多的指导,我想我们一定会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至交。你也知道,我没有上过大学,不懂影视专业知识,仅仅只是靠感觉、靠力气苦干蛮干,作品肯定会存在一些不足,虽然已过不惑之年,但我依然在成长的路上,我渴望得到更多的指导,就如今天还在课堂上的你。我们一定得有接受批评的勇气,感恩批评的态度。如果苦叔还有下一部作品,就一定会因为今天的虚心倾听而变得更好!你说呢?
说完鞭策,我再跟你聊聊这些天所经历的鼓励。一个重庆妈妈在微信里说:“今天带家里两个孩子看了电影,出来在街头看见两个棒棒,五岁多的孩子马上就说:妈妈快看,那不是棒棒叔叔吗?他们好热哦,妈妈我们去给他们买瓶水吧,妈妈,干脆买我最喜欢喝的草莓味的牛奶吧!”小耀,作为一个创作者,我还奢求什么呢?公映前几天在广州和深圳,好多和你差不多大的孩子泪流满面冲着我的背影大声叮嘱:“何苦叔叔,你可不能忘了初心——”就在我受伤的那天,来自全国各地七八十个观众,在重庆一个书城等了我4个多小时。有一对安徽的年轻夫妇带着七八岁的孩子告诉我,专程飞重庆,只为让孩子看到这部电影,看到山城棒棒。这些日子,从河南、江苏、上海等地带孩子来重庆看电影的家庭,我见到了11个。在四川资中,一个至今不知姓名的朋友去影院要求排片,并自掏腰包买200张票包了两场,结果来了224人。四川绵阳中环艺术厅那位不知姓名的老总说,就算破产我也要多排《最后的棒棒》,还自掏茶水钱组织观映沙龙交流会。就在你刚刚去过的大连,也有不少人在包场,28日那天,他们还约了我映后交流。透过这次公映,我突然发现好多人都已经不把钱看得重要了。为了《最后的棒棒》,他们有的一掷千金,有的一出手就是几十万上百万。重庆一家电梯广告运营商通过各种渠道找到我,只为在全城3万块电梯屏幕上循环播放《最后的棒棒》宣传片,分文不收,每块每天300次,至少30天不间断,按市场价这是很大一笔费用……
感动的事儿太多太多,总之,纪录的价值就是让我们的后代能够看到过去,能够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珍惜父母的养育之恩,就足够了,哪怕你这样的观众只有一个,叔叔的苦就没有白吃!这个把月,我开着租来的面包车、借来的露天放映器材,跑了八千多公里,在小山村和工地上放了20来场免费露天电影。说心里话,出发之前我的同事们很担忧,大老远去山村里给留守的老人和孩子们放一部纪录片,万一放映中途人走光了,咱们是继续还是停止呢?那种尴尬确实不敢想象,至少那些老人和孩子不会为了照顾导演情面陪你熬夜。谢天谢地,所到之处都没有发生这种情况,除了有个别眼花耳背的老人中途退场之外,其他人、特别是孩子们都看得有滋有味,还说爹妈在外打工不容易,要努力学习,长大好好孝敬父母……我想,这就是纪录的价值,能给现在的孩子成长提供营养,能让未来的孩子看到时代发展的轨迹,作为纪录人,你还要奢求什么呢?难到真的只有票房收入才能衡量一部作品的成败吗?可能这是导演能力水平的体现,并不代表故事不好,“演员”不好,你们能看懂,你们有启发,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因为我面向的是千千万万你这样成长中的孩子,所以,我的创作底线是不误导孩子,我的创作追求是要激励孩子。我只想用最节约的方式表达——“希望”! 你的一篇观后感,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
这些天你读那么多的评论,想必也有一些疑问,接下来我就简明扼要谈重点:
为什么要进院线?从未想过要把它呈现在大银幕上,这几年一直有人在找我,希望能剪出一个百分钟之内的院线版,毕竟院线是一个更强大的传播平台。虽然对内容及选题有足够的信心,但纪录片进院线本来就不被市场看好,加之我们这种用最简单方式、在最复杂环境中拍摄出来的镜头及声音都很难达到大银幕要求,纠结之中,竟有热血同仁主动上门,愿意为影版出钱做拷贝、当志愿者。于是,就有了现在的影版。包括发行在内,从未期待票房大卖改善生活,只为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有这样的人。
为什么自不量力当导演?我在各种场合都反复强调,我不是一名专业导演,学历也不高,退役军人再就业的时候用力气拍出来的片子,应该是亲历者和讲述人。之所以定义为纪录片,是因为真实,与创作手法、表现方式无关。之所以署名导演,是因为大银幕的要求。算是无知者无畏吧。
为什么纪录者要介入?纪录需要时间积淀、故事需要主线人物,棒棒行业流动性大,随时可能退出,容易半途而废。他们站在街头揽活,拍摄势必影响雇主的选择,影响到收入就会排斥镜头。只有成为他们的一员,真心交朋友,才能顺理成章把摄像机带进他们的生活。除此之外,的确没有想到更好的方式。
为什么结尾部分有摆拍嫌疑?我和他们一起生活的13个月,镜头是抢出来的,处处透着紧张。他们回归各自家庭和家乡后,拍摄开始分阶段、有选择的重点关注。比如重阳节民政部门有慰问孤寡老人的惯例,就提前去蹲守;比如老黄家因买车问题分歧严重、大石的儿子坚决不生二胎,老老少少都让我帮忙调解;比如想把河南打造成网红的公司,就是通过我才找到他;比如杜总买写字楼请我帮忙拿主意时,正好赶上我请几位老人家在重庆团聚,就一起去了。因为提前有准备,加之摄像换了,器材也升级了,拍摄变得从容,也就导致了前后镜头风格不一致。至于有没有摆拍,我认为这不是一个值得较真的问题,如果能把片中这些“演员”摆拍出来,那我就应该是个很优秀“导演”了。
为什么要植入广告?带着这个疑问,我仔细对全片梳理了一遍 ,涂料店的招牌是XX漆的广告、老航的帽子上是X汽车品牌的广告、露宿街头时躺的花台上是XX门的广告、大石发布房源信息的小纸条是广告,解放碑的大屏幕时时刻刻都在播放广告,确实不知该如何回避。至于老黄女婿开回来的那台车,我确实是有意在呈现它是一台什么车,只是想让观众知道车的级别,记得第三任剪辑师还提醒过我是否做点遮挡,但我坚定认为这应该是纪录的必要信息。现在回头打量,确实是越看越像广告。
为什么要配音和使用音乐?全程单机位跟拍,随机话筒收音,室外几乎全是噪音。同期声不能用的内容,我重新匹配了部分音频素材。这种匹配是指从原始素材里挑选。拍摄中每天要回看素材,发现重要素材噪音太大,一般都会有意识的找机会引导他们在室内闲聊再交流,虽表述不同但内容一致,以至有几个地方口型对不上。技审的时候就有人问我能否处理,我说男主老黄现在说一句完整的话都很费力,何南的牙也快掉光了,怎么去对口型配音?被要求降噪处理之后,我本人包括几个只有一两句话的路人,确实补配了一些,不然过不了技审。至于音乐,也仅仅是降噪的必要选择,纵有煽情之嫌,总比噪音听起来顺耳。
为什么要“强行升华主题”?把片尾那段重要讲话背景声音量加大,确实是刻意而为。我只是单纯认为这是历史的足迹,也是记录的责任。纪录片是国家和民族的相册,中国进入新时代是历史事实。再说,片中多数人物的日子越过越好,也是事实,我不能把白的说成黑的。况且,我的确是根深蒂固地认为,中华民族就是久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就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难道我片中呈现的故事配不上这段话吗?如果我表达得过于含蓄,比你还小的那些孩子他们能看得懂吗?
关于一些观众对影片的质疑,叔叔就与你交流这些。至于排片少的问题,我觉得除了作品本身的不足之外,更大层面是纪录影片本身的尴尬,或许今后会一点一点好起来的。
好了,时间已到凌晨3点,不多聊了。好好学习,多学一点专业知识,长大以后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而且做什么像什么。叔叔真得很后悔小时候太不听话,书念少了,现在尽管很努力,但是总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对了,我当兵之初在东北,锦州那疙瘩我也去过,算是老乡了,欢迎来重庆玩儿!透过你对《最后的棒棒》这部纪录片的喜欢,我能感觉到,你一定是一个善良、单纯、有担当的孩子,我们已经是“忘年交”了哟!请放心,叔叔早已习惯粗茶淡饭,只要还有你在支持,我就一定会做下去。
还有一句叮嘱:做一个有独立见解并能独立思考的人!
祝:学习进步考上好大学!
你的忘年交叔叔:何苦
2018年8月24日凌晨顿笔
也许是没有看过完整的片子的原因,我觉得这一部就拍的挺好的。收藏了有很久,就是最近在《机智的上半场》里看了有关于采访棒棒的记录,我才想起来这部电影。纪录片足够现实,棒棒一群人也代表着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虽然有像何南那样的不务正业的赌徒,但是也不乏辛勤劳动之辈,而他们则值得尊敬。看电影时候弹幕也有说,摄像机棉签好办事,只不过不可能每个穷人都配备一台摄像机。看这个电影,我知道世界上还有比你苦难很多倍的人,他们都在努力拼搏着,我们就没有什么资格退缩气馁了,顶多是,拍拍身上的灰尘,再次前行。
一个渔夫掉了一条鱼,警告鱼群或者其它渔夫的故事。。。。。。。。。。。。。。。。。。。。。。。。。。。。。。。。。。。。。。。。。。。。。。。。。。。。。。。。。。。。。。。。。。。。。。。。。。。。。。。。。。。。。。。。。。。。。。。。。。。。。。。。。。。。。。。。。。。。。。。。。。。。。。。。。。。。。。。。。。。。。。。。。。。。。。。。。。。。。。。。。
写了这么久影评没想到影评也要更新。主要是评论区有人说采访过主创,确定电影里那段并没有打广告。我觉得既然是事实就有必要澄清一下,也以免其他人对电影里的桥段误会吧。所以我也更改了一下评分。
我没想到一个自己看完电影的评价引起这么大轰动。谩骂和“你行你上”这种论调在评论区蔓延,甚至有人私信骂我事后还把我加黑名单。我是冲着剧集的名气去看的,但是观众没有事先看剧集版的义务。电影也不应该是剧集版观众的所谓情怀的纪念处。我有权利在我观看完它的第一时间表达我的观点和质疑。也很开心能有人愿意和我心平气和的讨论。影评的言语确实有过激的地方。了解了一些以后“消费”这个观点确实偏颇了。但是大部分依旧是我现在的看法。怎么骂我我也不可能改变。觉得我装逼也好,傻逼也罢。我是无所谓的。这就是一部不及格的电影。不要跟我扯导演多努力,感觉控诉我的人下一秒好像就要为导演的精神哭泣了。拍片子谁不努力?就他一个人努力了?作为观众有权利只看结果。我实在是没听说过电影评分还有给鼓励分的。
……………………………………………………………………
这一阵国产纪录片终于获得了大家的重视。《22》口碑爆棚, 《死灵魂》也获得了很多的注目。坦白说,这两部历史题材的片子,最大的优点是真实和克制。但长达八个多小时的《死灵魂》走向了一个极端:毫无结构可言的流水账。 《22》相对好一些, 但也比较糙了。可我宁愿花八个多小时看一部只有史料价值,毫无艺术价值的片子。也不愿意看一部充满主观色彩,刻意煽情的片子。 我没看过剧集版,所以就只针对电影版而论:烂,没边际的烂。 基本问题就这么几个 1.摆拍明显 纪录片的灵魂是真实,没有或者极少有拍摄者的介入,更不要说引导了,简直是匪夷所思。说它是电视剧它又有点纪实, 说它是纪录片它又不配(明显有演的成分)。 不伦不类。
2.煽情刻意 我欣赏克制的导演,他们的主观目的没有那么强烈。 《22》和《死灵魂》都是克制到令人发指的地步。要知道一个是慰安妇题材,一个是文革题材(后者还是个受法国资助拍摄的片子)。想要鼓动点什么简直太容易了。可是导演并没有。这段时间的很多文艺片佳作,比如《嘉年华》,比如《暴雪将至》,比如《暴裂无声》。都是我很欣赏的克制风格。这样的作品反而震撼人心。纪录片更应该如此。大段的使用音乐,大段的闪回,大段的煽情剪辑。坦白说,我很恶心,纪录片是绝不应该出现这种东西的。 3.旁白做作 4.结构混乱 可以说是根本没结构。这是在真实记录棒棒们的生活吗?后半部分严重脱节,跑偏的吓人。强行安排圆满结局升华到社会主义好,生硬,突兀, 又令人作呕。 《22》里面的慰安妇,没有政付扶持, 生活贫困。片子还是上映了。《药神》里又是讥讽警察又是讥讽医药代表,依旧上映了。 《邪不压正》里多个大尺度场面,也是上映了。我不懂有什么必要以一种自杀式的做法去鼓吹意识形态,你温和一点,我都能接受。
5.出现硬广
不想再说了,这个看的人都会发现。一个纪录片接广告,请问导演是何居心? 写在最后: 我觉得一部电影,技法上的东西要合格,这是最最基本的。这种东西也完全涉及不到所谓的广电审查。 你的结构完全混乱,你连真实都做不到,, 你疯狂的煽情。不好意思,这是归咎不到广电总局身上的。这只能说明导演是一个不合格的导演。 外国环境自由,有没有不知所云的大烂片呢?太多了,数不胜数。自由不等于拍好片。伊朗审查比中国严苛, 《一次别离》拿到了奥斯卡。严苛不等于拍烂片。别总甩锅广电,不及格电影就是不及格电影。不要屎吃到嘴里还觉得香,不要总给感情分,素材分, 鼓励分。不好的纪录片是对拍摄主体的不尊重。棒棒就要消失了,却还有人想着去消费他们,我们应该愤怒而非赞美。
(利益相关,因为非常喜欢剧版的《最后的棒棒》,采访过导演)
7月份的时候就看过电影版的《最后的棒棒》了,当时跟一名团队成员吃饭,犹豫了一下,决定还是说出来,“电影版的估计会低分,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但当时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打一星的……所以这个4星里面大概有1星左右的情绪分
这部电影有没有问题,当然有,我先说几点
1、出场人物过多,主线人物不明,导致情节略显密集杂乱。剧版里面有非常多意味深长的细节,比如河南借钱之前破天荒地给导演送了一带蛋糕,等何苦把蛋糕都吃了,才扭扭捏捏开口……这样的细节多么生动,就像水草飘于水中,饱满地摇曳,但电影限于时间,减法又做得不够,舍不得砍掉主角,每个出场都要给戏份,只好把这些细节都拎出来,进行了密集的排布,于是水少了,水草还一样多,情节还是饱满,但摇曳的空间不够,所谓繁枝损花色。
2、配音和插曲,包括时不时闪入的延时摄影,老实说这是个审美问题,不好说什么,我采访过的几位棒棒觉得特别带劲,但肯定是不符合豆瓣审美的
3、结尾正能量,与前半段的整体画风有巨大而突兀的转变,但这是个大家都懂的尺度问题,导演说他还删去习讲话中关于gcd的部分,算一个小心机,我个人也觉得对片子的观感伤害挺大的。片子是否一定需要这个正能量来做某些保证,我个人也持中立态度,毕竟每个人心里有每个人拿捏的标准,在现在的传媒环境中,无论直白的勇气还是谨慎的婉转,都挺需要勇气的,谁也别装外宾
接下来就说说片子被集中吐槽的,我完全不能同意的地方
首先是摆拍问题,什么叫摆拍,我理解的摆拍是,牵强地重现曾经有但现在没有了的画面,或者干脆设计根本不会出现在现实中的画面,造成情节虚构和扭曲的情绪表达,所以导演摆了啥,给棒棒安排生意了?阻碍房子拆迁了?让河南去当网红了?
非要扯到摆拍,为了表现家庭和睦,结尾大石女儿给揉背的地方大概有刻意为之的痕迹,但舌尖第一季里面还每集都拍了大团圆合照呢,摆了吗?摆了。真实吗?真实。好看吗?好看。大石一家两代人勠力同心,互相扶持,是整个拍摄群体里家庭生活最温馨的,但这个温馨要怎么去表现?何苦选了一个他认为温馨的画面,这个画面如果让人觉得假,那你可以认为导演的表达水平不高,但还真牵扯不到摆拍问题。
其实说到底,摆拍问题涉及到的是真实性原则,这就不得不说另外一个问题,即导演能不能干涉片中人物的走向。不干涉拍摄对象这件事是拍纪录片的基本原则,全世界的教科书都是这么写的,导演也知道,但他还是介入了,为什么?当然是为了更真实。实际上,在拍摄时,导演的另一个身份就是货真价实的棒棒,除了请摄像的费用,他得用自己当棒棒的收入完成全部开销,一样要为没钱吃饭发愁,一样要流落街头,一样被商场门口的保安驱赶打架,他就是最后的棒棒中的一员,而不是一些人想象的主角光环加身,去秀一下正义脸。
这就是为什么棒棒群体最终接纳他,信任他,并且喜欢他拍出来的故事。何苦一开始尝试过只采用跟拍的方式去拍摄,这是一种裤腿不用沾泥点子的拍摄方法,非常符合学院派和各位纪录片原教旨主义者的洁癖精神。远远旁观就行了呗,多么干净优雅,但那真的是真实么?抱歉,如果真的要讨论关于人的真实,我只服一个标准,那就是直面人心,而不是任何其它形式。
说完这个,讲讲我为什么喜欢这部电影。作为媒体从业者,我见多了会讲故事的人,毕竟,讲故事已经是当前社会最主要的生产力了嘛 :)
但何苦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他能够敏感地发现了他遇到的每一个人身上最有故事性的那部分。老黄劳苦一生,诚信、靠谱,善良,何苦显然是最同情他的,但他同样讲他的固执和保守,讲他命运的必然性,甚至这种必然性又从何而来;老杭是个有些小机灵的人,会带领老黄偷奸耍滑,在电梯里面偷换女顾客百元钞票那一幕,是一个小奸恶但又良心未泯的人在道德线上的来回挣扎;老甘的命运充满坎坷,但他用天性乐观把这种坎坷变成了某种荒诞的喜剧,但这个喜剧背后又是悲凉……
这里面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你我看不见的地方,面目模糊,人生单调,在普通人那里只会得到一个评价“他这个人有什么好聊的”,但在何苦的镜头下,这些人有了极其立体而层次丰富的人生色彩,不只是顽强、善良、勤劳,也不只是狡黠、封闭、穷苦,而是各有各的个性,各有各的曲折,有眼泪也有欢笑,极其精彩地活着。片子里面我个人最喜欢的一个情节是,老杭请人打了棺材,他躺下去试了试,说“还挺宽敞的“,表情平静喜乐,那一刻,我突然理解了何为”知天命。”
当然,非要让人去看了剧版的纪录片,或者了解了相关背景,才可以评价电影是一件非常耍流氓的事情。电影本身传达的,就是它应该得分的全部理由,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打一星的同学真的只是基于电影本身么,至少从现在的情况是,一星评价里大量掺杂的是对导演个人的道德评价(来自想象),对棒棒群体的想象(必然是被利用),对大号推荐的讽刺(必然是被收买),对纪录片既定规则的维护……
而我想说的是什么呢,这部电影当然不完美, 情绪不够克制,结构不够精巧,画面不够优美,配乐不够有逼格,连带着主题也没有剧版那么深刻了,显然不是一件完整电影工业线上的成熟作品。宣发费用也寒碜,才200万,而导演还老跑到山区去放坝坝电影,这些人即使说好也在豆瓣上体现不出来。
但无论这部电影有多么粗粝,它的内核中依然有极其珍贵闪光的部分,那就是导演挖掘到了片中每一个棒棒在努力活着的精神力量,片中的棒棒都是没落行业的暮行者,他们身上的力量是每一个普通人都会拥有的力量,导演把这种力量表达了出来,非常非常牛逼。
完。
ps:看到还有人吐槽导演消费片中的棒棒,根据我的采访,首先,出现在片中的每一个人,导演都确认了授权,包括那些顾客啊之类的;其次,片中有个细节,就是老黄回到女儿家去做理疗,被骗了,后来又感动了店家,可以每天去免费按摩,那段时间导演在重庆做工程,挣了点钱,立刻跑去帮老黄给按摩师傅付了3000块,那时候他连自己的片子能不能做出来都不知道;最后,我采访的棒棒们都很喜欢这个片子,因为觉得特别真实,大石一家还自己买票去电影院看。。。。。
第一次令我看到半途忍不住退场的片子,没看过高分剧集版,不知道从剧集版到电影版中间经历了什么断崖式下跌,毫无节制的煽情配乐、做作旁白和慢镜头特写(尤其是对导演本人工作场景颇为自恋的慢放)恍惚让我以为在看某档不入流的地方台苦情民生节目,本该更利于表现真实感的粗糙杂乱的镜头下竟然混入拙劣表演痕迹外露的疑似摆拍场景,这是对棒棒这一边缘职业最刻奇、最廉价的展现甚至是消费,充满主观先入为主的自怨自艾自我感动,却丝毫不能令我产生共情,尽失纪录片的操守。去看看《大同》是怎么拍老百姓的人间疾苦的吧。
真实到残酷的底层众生。既感概,又叹息。曾经在重庆呆过几年也曾在车站叫棒棒扛过行李的我,更是别有唏嘘。为了拍一部纪录片竟然真的当了一年棒棒,这样的导演值得钦佩。虽然略生涩,记录比拍摄技巧更重要吧。如果没有后半段的某种拔高,应该更好。2018.08.08 成都峨影1958电影院
它当然不完美。甚至我都不敢说“这部纪录片好看”。这部片其实就导演一人在折腾,演员表都木得查!但是一个棒棒收到百元假钞之后,某次想偷偷换给一个女顾客。被年轻的女子发现了,一顿数落,最后撕了假钞,说算了算了,看你年纪大了,算我换给你了。老棒棒站在那里,也不辩解或骂两句给自己挣回面子。他就是站在那里,手里捏着找回的零钞和那把被撕成碎片的红色假钞,眼里都是泪。镜头这时候一直停在他脸上。这是我全片里最难受的十几秒,心里大喊:别拍了!别拍了!!……
非常真实了~不谈技巧,胜在朴实~重庆特殊的地形地势特征和城市建设的速度在那个年代孕育了一个这么特殊的职业。
今天下午请了三个小时的假,深圳下着暴雨,刮着台风,打个摩的去看的,浑身湿透了,6点看完回来公司,加班到现在。你说我对这部电影是怎样的热爱
老一批,但不是最后
尽管镜头剪的有些碎,素材也有拼贴之嫌,“城市”与“乡村”的画风割裂,还有部分是明显的摆拍;尽管后半段(大概是为了过审吧)强化了正能量,增强了光明尾巴的亮度,但还是被这么一群默默的底层劳动者有所打动,生之不易,活之艰辛,却依然顽强地生着活着,也见证着时代的变迁。而这与导演的拍摄技巧无关。。。
作为一部纪录片居然剧情连贯又热闹 好像看了一集雾都夜话哈哈哈 被大重庆人民的乐观爱国精神感染 丁点儿都没遭煽情到可啷个办喏
很多对话明显是后期配音,一些应该就是摆拍,有念台词感,很“土”,很“正能量”。。感觉也并不是只出于“求生欲”,不光政府,几乎所有人都很正能量,生硬但也很难说完全不真挚。。怎么讲,我微信里从搬家师傅到中介小哥的朋友圈确实都很正能量。。拼死干活的老棒棒终于等到女儿还上房贷的一天,然后女婿立刻贷款买了辆好车,但女婿也不是好吃懒做,只是这个时代吧。。劳动人民和唧唧歪歪的知识中产是平行宇宙吧。。
可能排不上最难看的纪录片,因为它几乎在实践一切能搞砸一部纪录片的方法。作为「胡乱闯入电影院的视频」,肯定是这几年最糟糕的观影体验之一了。那些鼓吹叫好的大号们,你们等着
难看死了,各个棒棒间跳来跳去,到最后我都差点没分清老黄老杭。音乐莫名其妙乱配乱剪,把导演觉得孤独的悲情的一股脑倒进来。就当是转业干部导演又要当棒棒又要当包工头还要顾拍摄,乱不过来吧。结尾更是捶捶后背揉揉肩的春晚合家欢大合唱,直至厉害了我的国。爱奇艺给2.6万不错了,如果上映没捞到几块票房,何苦还是听赏识他那位老板的,回工地吧,“拍纪录片干啥”。
素材拍的其实还不错,导演技法有待提高,尤其是这个莫名其妙的结尾,与影片主题毫无关系的吹捧,实在无法理解……
一言難盡。題材滿分,節奏不對(主要是剪輯太有問題了!),結尾為什麼要插入紅專正的尬調子,anyway 還是適合 docu-series 的形式……
没看过纪录片剧集版,但被剧集版9.7分的高分骗进了电影院,这就是一场灾难,非常糟糕的观影体验,看上去应该是导演混剪了不少剧集版的素材,强行摆拍加后期配音对口型,配乐煽情卖苦的功能更是被用到了极致,没多少人物就被导演拍的那么混乱,最后直接把《最后的棒棒》混剪成了《厉害了,我的X》。作为一部纪录片,结果没见现实,只看到一幅谄媚的姿态,导演的意识形态从一开始就凌驾于一切之上,如果抱着这种态度做纪录片,那何苦要非要拍呢。
灾难。很害怕毫无天份和水准但却很实诚的人。最差的纪录片手法,大量滥情的慢镜配乐煽情;大量的摆拍为了达到导演怜悯的目的;毫无用处的重庆航拍城市过场夜景;做作的导演画外音和时代回忆。拍摄不是为了感动自己,而是把他们展示给我们看就够了。导演脑子完全没条理,不懂剧版怎么有9.7分的。
前半段挺好,“哀民生之多艰”;后半段秒变“厉害了我的国”。对不起,这画风的突变,我有点儿难以接受。
没看过9.7分的剧版,可能重新剪辑确实带来一些瑕疵,不过可看性依然挺强的。每个时代都有被遗弃的一群人,支持有心的导演。导演何苦这个名字也很应景,何苦呢?应该是一种责任感吧。
算不上一部好的纪录片电影,但愿意打个高分。至于那些打一星的,这一部至少比爱情公寓还有筑梦电影圈高出不少吧
不否认当年导演拍摄这部纪录片的初衷,也尊重这个职业群体,不过建议还是去看13集的剧集版。
作为一部纪录片,同期声和现场声都太少了,可能是录音设备的问题吧,很多画外音甚至现场对白都是配音的。很多这样的画外音实际上是为了配合叙事,而这样的刻意叙事有点太多。反而是像换钱的段落挺好的,没有配音,也真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