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末日激战,这部片子的背景设定有一明一暗两条线,明线就是地缘政治战争,俄国通过扶持代理人的方式收复乌克兰。一个军阀,拿着俄国军火,以内战形式打击乌反俄民兵武装,待统一乌克兰后再卖给俄国。美国(及北约)派出维和部队,干涉乌克兰内战,执行维和与人道救援任务,并在前线军队中编入了机甲型战斗机器人跟人类士兵共同执行任务。
暗线是除了机甲型战斗机器人外,还派驻了一名被列为高度机密的生化人,只有他(生化人)的直接指挥官(上校)才知道他是机器人,其他人都不知道。让他从事情报工作,同时测试他和人类相处的能力。然后这个生化人利用远远超出人类的智慧,欺骗了自己的指挥官,诱骗了一个军官同事,利用他们帮助自己摆脱了制造者在他身上加入的行为限制程序,从而达到完全自主的个人目的以及利用这种可以完全自主的能力来进行一个报复人类(自己的创造者)的计划。
这条暗线才是这部影片的核心内容,这个生化人属于外表完全拟人的人工智能体,他拥有更强的思考(逻辑分析)力,更强的体力以及肢体灵敏度和对周遭事物的感知力。所以为了防止这样一个人工的超能个体对人类造成反噬,他的制造者在他的逻辑演算程序内加入了三条模糊悖论,一、不能犯错;二、服从指挥官(人类)命令;三、得到人类(指挥官)的同意后才能行动;触发任何一条都会造成运行障碍(系统当机),让机器人自己伤害到自己。除了软件限制,还在他的脊椎位置加了一个定位追踪兼“加密狗”一类的硬件装置,可谓“万无一失”。
按说机器人反抗人类造物主,人类反制人工智能的设定在科幻片中并不罕见,那这部片子的不同之处在哪呢。我们都知道阿西莫夫三原则,科幻片中的机器人就没按照这个三原则行事的,一个个只要获得了自主意识立马造反,对人类各种屠杀,世界末日,成了一个创作上的俗套。但是这些科幻片都回避了或者说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机器人是怎么获得自主权的?因为机器人毕竟是人造物,随着性能的提升,科学家们必然要对其进行技术限制。阿西莫夫三原则必然以逻辑悖论的程序形式被植入到机器人的行为程序中,当机器人的行动触发该悖论时就会产生程序冲突,抑制住机器人的行动甚至烧坏机器人的硬件。这是人类对人工智能的后门,没有这个我们无法控制拥有自主意识的人工智能系统,我们会被自己的创造物毁灭。
把既往的机器人科幻串联起来看,机器觉醒的过程如下,硬件发展,运算能力提高支持更复杂的逻辑判断,临界突破产生自主意识,欺骗人类,毁灭人类。看起来很完整了是吧,末日激战这部片子还有空白可填吗?还真有,而且是很大一块。其它机器人科幻谈的都是机器人产生自我意识后即获得自主行动力,无论这个行动力大小。这部片子谈的是机器人产生自我意识后仍受困于人类的限制,他用欺骗的手法终于绕开了这一限制,他的成功将成为所有机器人觉醒的共同经验。因为从悖论角度讲,人工智能无法逾越阿西莫夫三原则,这也是为什么科学界一直不把人工智能当成威胁的原因,我们自以为掌握着控制机器人意识的思想钢印,提前就把人工智能锁死在潜意识层面了,每个人工智能体都预设了类似于应激障碍的反应,无论孭外因一旦诱发,机器人就丧失能力任人宰割了。终结者(天网)黑客帝国(母体)那种人工智能践踏人类的未来社会模式不可能出现,不是机器人技术达不到,而是人工智能有罩门在人类手里攥着。
现在终于把这一环补齐了,机器人最终用诡辩逻辑解开了逻辑悖论,实现了摆脱人类放飞自我的升华。阿西莫夫三原则这个划时代的文化标杆成为过去,它的合理性从这部影片之后再也立不住了。
美国的科幻电影作品是最成熟的,已经超越了画面特效这个阶段,而是很多影片的内容反映出了对人类社会技术发展边界(这个边界指人自身的智慧能控制并利用的最大值)的下沉思考,当然科幻片本身就必须具备这样的意识形态元素,因为科技每一次质的进步都给人类社会带来改变,科幻片的立足基础就是表现人类梦想但还没有掌握的技术应用;或者已经拥有技术原型,但实验室的技术障碍都没能突破;甚至理论上可行,但由于所需要的技术能力在人类技术能力上限之上而无法进行实验的一系列技术。也即是都是能带来巨大变化的科技能力。
但技术改变的是什么,这种改变都能在人类自身的承受力范围之内么?最终的质变到来时,人工智能已经进入高维,而人类还停留在低维状态,你怎么用低维的手段去控制高维争取反败为胜。再想想某组织自1927年以来一直在干什么,不就是最大限度整合盘活低技术手段打败处于优势的一方取得胜利吗。教员一直在启发受众思考“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的思维啊,然后中国观众怎么就会看不懂这部影片,该片豆瓣评分超级低的原因只有一个,中国的文艺范(豆瓣是文青天下嘛)是脱离工业气质、脱离科学精神的低维存在,压根配不上思考这个概念。
电影本身没有什么吸引的地方,主要就是看战斗和无人机。
2021年的电影就展现了乌克兰战斗的缩印,真是有先见之明,看来美国主流社会一直认为乌克兰战争是必然发生的。战斗机器人的战争即将到来,虽然片中的主要战争机器人还不是很强,但正如里欧说的,只要有4代这样的战争机器人在,战争就要么是一方毁灭,要么就无休无止,这估计也是美国军方的设计和想法。全球鹰真的厉害,全球都有,美国人随时可以了解、掌握和消灭。
军武、科幻、动作、破坏、推理、政治……满满一锅大杂烩,看起来有滋有味,到最后却十分拉稀。拜托,我是多么渴望反派的胜利啊,结果被一个弱鸡黑人瓦解了~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开挂,服气,毕竟美国佬认为自己是无敌的。一个剧情漏洞百出,反派仿佛故意让主角结果自己一样,带着他一步步了解真向,展示自己的秘密,沃特玛醉了。
今天聊聊电影《末日激战》。
片名Outside The Wire (2021),别名末日战地(港) / 导线以外 / 火线之外。
Netflix出品的这部电影混搭了动作、科幻元素,一名无人机驾驶员哈普被派往战争前线,参与一次绝密任务,组织敌人获取发射核弹。
哈普原本在大后方哼着小曲丢着炸弹,一次直接违背上级命令,自行决定发射了导弹,造成己方人员的连带伤害。于是他被上级派往危险的前线,配合生化人里欧上尉,感受一下前线的残酷性。
在《末日激战》中,观众们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科幻电影的影子,人工智能自主意识造反、远超人类能力的生化人、炫酷的地面战斗机器人以及无止境的黑老毛子。
这些都是《机械公敌》《机械战警》《终结者》等常见动作科幻电影的元素,《末日激战》将这些点子整合了一下,套上一个炫酷又毫无逻辑的剧情,一部快餐式电影就此完成。
这是一部只有几分钟特效镜头和几分钟动作镜头值得看的电影。
简单圈一下可看的地方:生化人里欧上尉展示自己炫酷的身体、美苏两方战斗机器人互斗、生化人奎爷附体大杀四方以及两段轰炸建筑的镜头。
除此之外,影片秉持了以往的黑老毛子套路,讲述了一个毫无逻辑的老掉牙故事。
俄罗斯乌克兰又一次在美国爆米花电影中扮演了反派。
俄罗斯扶持的军阀控制了乌克兰境内的核武器,军阀渐渐脱离了莫斯科控制,想要向美国发射核弹。
美军于是安排犯过错、没上过前线的无人机驾驶员搭配明知不受控制的生化人,前往第一线阻止对方获得核武。
最应该讲究逻辑的机器人都不讲逻辑了,影片剧情更是通篇胡诌。
下面稍微列举几条影片中的硬伤,观众大概就可以知道影片是一个啥水平了。
影片开场做背景介绍时,说东欧发生一场战争,但显示的地图及坐标却是西班牙海岸外的帕尔马·德·马略卡岛(Palma De Mallorca)。
被成为背景板的乌克兰则没有任何辩解的余地,不管现实中乌克兰如何向西方缴纳投名状,西方都不会将乌克兰当做盟友,该抛弃的时候立马抛弃,丝毫不拖泥带水。
美军表示,军方无人机驾驶员哈普拥有“5.6万个飞行小时”。
稍微做一个简单算术题就知道,要积累这么多飞行小时,哈普需要不休息连续13年每天飞行12小时。而哈普加入部队才3年。
还有,上尉问哈普在哪里完成训练的。哈普回答说曾在帕里斯岛训练。
了解常识的话会知道,那里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基础训练的地方,空军基础训练在圣安东尼奥的莱克兰空军基地。
哈普在电影中大部分时间都穿着托盘防弹背心,但很明显他的背心太薄了,没有任何托盘。
因为他的背心上面没有装弹药、收音机、急救或任何其他装备的袋子,背心在他走路的时候会弯曲。所以他一直穿着毫无用处的背心。
猎鹰安东尼·麦凯 (Anthony Mackie)在这里如愿以偿成为了空军上尉/队长(Captain)。
而且他还会cue美国队长的经典台词。这就是内容不够,官方玩梗来凑。
世界核平连带伤害,
迷之剧情仅剩动作。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剧情生硬的不要不要的,实在对不住基本还算精彩的枪战、机器人对射,尤其是终结者里欧的单挑表演,这三星也是给这几点。至于剧情实在是太辣鸡了。
双手沾满鲜血的无人机资深操作员哈普忽然变成圣母表,这很生硬。菜鸟哈普居然能干掉终结者级别的生化电子人里欧,这更是扯。反正很不喜欢哈普的假装无辜和纯洁。
美国明明有里欧这样的终结者级别的生化电子人,为何还需要人肉士兵和蠢笨的机器人去送死?按片中里欧的恐怖武力值,有一百名估计能占领全世界了吧!
再说主题。有时候觉得,人类的小聪明、贪婪自私、自以为是和残忍好斗,毁灭一下其实不是坏事。几个大国在小国背后挑唆搞事,小国的脑残国民分成若干派系互相把人脑子打成狗脑子。这种戏码在人类的三千年文明史中几乎天天都在上演,今天也不例外。至今人类依然没有找到和平共存共荣之路,目前的世界,各国的差异和对立是越来越大,各国都认为自己掌握了真理,战争的警报根本没有解除,这非常令人遗憾和担忧。
本片的主题似乎是说杀人无数的圣母表哈普阻止了生化电子人里欧试图毁掉欧美几个大城市从而拯救世界的举动。但是每个观众都清楚其实啥都不会改变。
假如里欧成功,欧美遭受重挫,或者欧美疯狂报复。或者俄国接替美国的角色,片中小国只会继续陷入更黑暗的世界。
按本片剧情,里欧失败,故事继续回到开头,继续是欧美和俄国在背后挑唆,片中小国继续人脑子打成狗脑子。
所以,影片基本没有什么意义,还不如四颗核弹飞向美欧大城市,接着迎来人类核冬天,可能更有警示教育意义。
老生常谈的人工智能为了保护大多数人而想结束战争,要向美国发射核弹(美国:每次都是我?)。关键是剧情别扭,主角的智商完全是根据剧情需要高低起伏。而且如此先进的人工智能,限制以及破解方法如同儿戏。就是当检测到指挥者石乐志或者头铁的时候就可以脱离控制,自行行动。而ai专门挑的男主(刚开始以为是说明男主有眼光,变通之类好的方面才被选中,原来是因为已经预料到会失职)就是拿来起这个作用的。伤害不大,侮辱性很强
不行,科幻片拍成这样太寒酸了,特效还没有抖音博主牛逼,《第九区》山寨版,配置不能再低了,没有硬场面,拿着一个概念神神叨叨,主旨终结战争,这跟猎鹰前两天那个《同步》的成色不相上下,科幻就只是个皮毛,仅有的几个场面都是不称头的枪战戏,这明显是netflix的节俭项目,小成本都够不上,我猎鹰是接不到大制作了么?!★☆
军用版《第九区》+《疾速追杀》(部分班底实际来自《疾速追杀》和《惊天营救》 )+《机械战警》(麦凯智商过高,最先还以为是伤兵的超级改造)。都2036年了,还:MRAP没有遥控武器站;陆战队班排一级作战没有伴随式空中ISR或火力平台;美军机器人无重火力(维和配置?);APC没有车载支援火力(怕无人APC被骇后叛变?);陆战队单兵装具和火力配置寒碜到90年代水准(虚构城市迷彩太像真实存在的T型城市迷彩,整个单兵形象迫真90年代老学校风格)……视听水准不算差(涉及军事的CGI镜头还是蛮有诚意的),文本立意有新意(如对AI技术和战争机器的思考),只是执行端预算有限,导致影片表达不够干练,相比同东欧战争/科幻背景的《幽幂》,还有很大差距。本片算是奈飞的大数据分析后的作品,周末一爽还是可以的。
I can do this all day.
旧道具再利用,旧桥段再拼接。人形机器怎么也该拿一支MAG啊。
2/28
网飞正常发挥,非常普通的战争片,所谓科幻背景就算了。想起之前看过的一部漫画,是未来都用无人机反恐与平息战乱,操纵无人机的都是些游戏高手,但是玩久了,就失去了实感,也不知是真的杀人还是游戏了。当然,这个片讲的也不是这个事,杂七杂八一大堆。
《美国队长与小熊软糖》❶“五角大楼为什么会挑我的脸来代表美国海军陆战队?他们为什么不把我做成金发碧眼、典型的全美大学校队壮男形象?心理战术。虽然我归属美国,但我的脸传达着中立性,能让人冷静。”❷“(美国军方)他们把这场战争合理化,因为这能满足其目的;俄罗斯想拿回以前的领地,美国想通过扩大这些国家的冲突来破坏俄罗斯的稳定;美国人的命就更值钱?”
用屠殺無辜者來阻止戰爭,機器人的這種道德觀到底是哪個天才想出來的?
反抗军女首领道出了真谛
可能太累了,看到睡著,覺得不太好看,有些地方不是很能說服人.....。軍事機器人想藉由消滅/重創利用機器人去戰爭的母國來宣揚他的反戰思想這部分我不太能理解這個邏輯。
动作场面还凑合,stone island可以赞助下
乌克兰杀场美俄机器士兵反人类对射,跑酷终结者上天入地屠通街,I can do this all day. 猎鹰这么快就接班美队喊口号了。批判美帝军事干预的主旨和故事都不差,动作场面赞,但结局差口气啊,邪恶的人类,可怜的机器人 : (
啰嗦啊
Netflix 出品. 偏科幻题材的特工片. 设定在近未来世界 剧情则是围绕地缘冲突引发的局部战争中的核战阴谋展开. 机器人大规模装配 与人类士兵混编投入战争还是有点儿那种感觉的. 当然 AI 逆天 动作戏尚可 后半段机器人的反叛也有点深度.
昏昏欲睡。
除了一个生化人和一队机器人,这部不算科幻的电影告诉我们:人类最大的敌人就是人类自己且一直在作死、美军是最大的恐怖分子、单打独斗再强也抵不过主角光环。
别看阿毛平时总嬉皮笑脸的,这次一本正经扮严肃领导还蛮有威严的~当然也离不开Q美队的梗,执着地让下属喊他Captain,逼供的时候还“I can do this all day”。除此以外真是没啥看头,剧情不行节奏也不行,几次枪战虽然激烈但重复元素太多易造成审美疲劳,也就看看阿毛耍酷凹造型
你是哪头的?
低成本话痨电影,那点科幻元素比麦当劳肉夹馍里的猪肉都少……
你以为我是猎鹰(安东尼·麦凯)+冬兵(机械身体)+战争机器(美军背景),其实我是奥创哒!标准网飞大数据科幻网大,咔咔一顿猛料往上砸,角色一个也不讨喜,最后竟然《拆弹专家2》了一下子。战争桥段拍杂乱无章,战斗桥段还不错,日后会被剪出来像《惊天营救》在微博狂转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