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冒之诚&小玉——相濡以沫
因为看了豆瓣推荐的帖子,去看了剧
好喜欢冒之诚和思玉啊,那种完美的简单的美好的爱情
后来冒之诚和小玉的相濡以沫,互相扶持的淡淡的感情也好喜欢啊~
大姐夫也喜欢她,可惜感觉是把她当替身,虽然她也并无怨言。
还是觉得她和之诚比较好
冒之诚一开始也是把小玉当替身的,失去了思玉后的他,如同行尸走肉,是小玉陪着他,看到他俩一起在林间散步那段,觉得心里特别美好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那种平静的美好,不是轰轰烈烈,也没有刻骨铭心,就是淡然又温暖的知心,
小玉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不是吗,就像当初千帆选择了二姐而不是三姐,你选择了三姐而不是二姐”
被提到了自己逝去的爱人。他已经并不像以前那样阴鸷喜怒无常了,反而还能逗着小玉笑着说“这么饶,不怕咬了舌头?”
一直到后来知道小玉对他同情大过于爱情,于是吼的那一句“你以为男人和女人之间可以做朋友?告诉你,我不想!”
我觉得是有喜欢的,虽然比不上对思玉的爱情。但动心是有的,感觉有时候就是这样了,人生有憾,始终不可以和自己最爱在一起,但和自己在一起的那个人对自己很好,相遇相知,相濡以沫,就这样相伴一辈子,淡淡的,但足够温暖,也未必就比不上刹那间的地老天荒。
最讨厌的是那个琦玉,真的,和她老公千帆真的是全剧最讨人厌的了。。。把自己家人坑惨了。。。
最最最无法原谅的就是她害死了思玉!把冒之诚害的变成了瘸子,间接害死了烟玉。
尤其她对着思玉说的那句“这是我的地盘。我现在就能叫人把你给抓起来”
真的丧尽天良!
2 ) 乱世中的佳人
记得还是上初中时和老妈一起看的电视剧, 那时很多都没看懂, 只记得结局几个女儿都死了... 最近抽空重新温习下. 确实很精彩. 反映了很多人性, 可怜, 可恨, 善良, 奸诈, 见风使舵, 等等.. 完整的一部人生呀.
而心碧的几个女儿中, 每个性格都不一样:
- 大女儿润玉, 温柔善良中带着智慧, 可惜死于难产;
- 二女儿绮玉, 后来参加共产党, 看了整剧, 最讨厌的就是她了, 自私, 还有他老公, 王千帆, 他们俩就是个绝配!
- 三女儿思玉, 是绮玉是同胞妹妹, 不过有人情味多了. 如果说绮玉是理性的, 那思玉就是感性, 后来和之诚一起参加国民党, 大环境如此, 必注定绮玉思玉终有一刻拔枪相向;
- 四女儿烟玉, 可以说是几个女儿中最能体贴母亲的一个, 也是最可惜, 最受冤屈的一个, 可能是性格决定, 有心事闷在心里, 和人交流沟通也不同, 自己也爱瞎想, 孤僻, 想法怪异. 但心善, 到最后爱上了一个戏子, 且并为解救他而入虎口, 自此母亲和其他人, 包括爱的人也没法理解她而含冤自尽; 每每想起烟玉, 就是一个悲剧, 太傻, 心地善良但做事手段比较诡异. 到头来没人理解, 哪怕是放到现代, 社会也没法容忍. 哎.
- 小女儿小玉, 最小的一位, 也是唯一没死的, 不过最后也远走他乡.
其他人就不说了. 个个描绘的性格鲜明.
3 ) 原来你也在这里
今晚睡不着,怀旧之心大盛,先去看了下武林外史的片头,回味了经典的沈浪轻身点地拈花一笑的场景,又想起了这部经典。来豆瓣果然遇到了同好!
十岁时候看的,记得那个暑假还看了秦始皇与阿房女,浓烈的台湾戏说古装剧画风映衬下本剧是多么清丽。记得极有画面感的op ed ,5个如花似玉的女儿,一个万人迷妈妈和撩人小妈,乱世家族命运凋零,最对我这种早熟儿童的口味。
女儿里除了老三都记得演员是谁。也看到她们后来都发展的很好,老二是中国最能改名的女主了吧我看了她4部电视剧每部都是不一样的名字!后来看到她去演蚌精的时候颇难过,曾经水浒后传里青春逼人的女一,乱世佳人里那么漂亮的老二居然要演一个造型如此难看的妖精。金巧巧那时简直明艳不可方物,小时候觉得她最美,小玉神韵也特别像她,难怪被姐夫当替身。四姑娘形象很饱满,真正的文艺女青年,为爱成痴。记得有一幕是日本人放狗咬她,好残忍。为了毫无担当的怯懦男太不值。不是看豆瓣里大家的评论我压根儿不晓得她爱的人是男宠,就觉得日本人强迫他唱戏,那时的我多么纯情,现在节操早碎了。这个演员也演得特别好,气质独特,文艺范儿,我觉得她是最适合演张爱玲的人,可惜现在似乎比较沉寂了。 恬妞当时只道寻常,刚去pptv重看一集才发现是真美啊!之诚憨憨的,现在也渐渐火起来了,片约不断:电影大闹天宫里的菩提就是他,十几年过去还是萌萌哒~之良居然是在大明王朝和最近大热的北平无战事里收获众多好评的王劲松演的,重看的最大惊喜。果然现在精湛的演技那时就可见端倪。小姑娘姚芊羽后来也大热了,让我这个从她刚上大学时的“忠勇小状元”时期就认识她的观众欣喜不已。刚出道时真是娇俏可人。
如今重看虽情节基本忘光,但仍惊叹于剧集画风之细腻精致,演员的颜值和演技之高,都让人难以相信是9798年的作品,绝对良心国剧。润玉的小格子旗袍和两个小辫子,生产完额头上绑着江南碎花的带子,眼圈也红了,那个美击穿我的少女心,奇怪紧随后她演的孔雀公主怎么就很木讷,再也没有这种灵动的美了呢?还有片尾大吊灯坠地,一边彩色一边黑白的画面剪辑,风情小妈扯帘子,老三一对儿的帅气军服,都印象极深刻…
依着百度百科演员表去翻看他们的履历,看到大多数还是一直在拍戏,近期都有作品问世,就如得知旧友平平安康健一般,觉得很开心。
人间不免见白头,紧要的是安好。
4 ) 令人悲伤的乱世
刚看完了《新乱世佳人》,不禁忧从中来、了,为剧中人物的命运感到忧伤、怜悯。
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就没了呢?好好的一个家就这么破碎了。走的走、去的去,只留下孤独的一老一小。而我仿佛就像剧中人一样,度过了长长的一辈子,经历了家破人亡,悲伤压在心头,步子都迈不开。
定了定神,才从中抽离出来。这大概就是电视剧的同悲伤共欢喜吧。
乱世终究是乱世,牛鬼蛇神都出来了,扰得人间无太平。也但愿人世间再不会出现如此景象。
本剧剧本扎实,编排巧妙,大概可以用来做教学了。
剧情一环扣一环,矛盾一个接一个地出现,扣人心弦。剧情前后环绕,一个故事、一个事件既解决了当前的矛盾,又成了后来故事的导火索,爆发出强烈的张力,既不显突兀,还给人一种宿命感。人物的刻画是也前后一致。剧情和人物设计得太精巧,搭配得太好,以至于仿佛他们不是被编剧和导演牵着鼻子走,而就像是自己“活出来”的模样。你明明知道导演、编剧在刻意制造冲突,但还是甘之如饴。深切地同情剧中人物、愤恨那些反派。
最后,在此向大家推荐本剧。
这部剧挺令人揪心的。董心碧
为沈团长、冒之诚,惋惜。人物形象丰满
5 ) 烟玉
小时候看这部剧觉得大姐润玉明媚漂亮,还有一个温润如玉的对象。他俩在小屋准备亲亲的时候,真是一对璧人。好希望他们能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现在重新看董家五玉,最心疼难忘的是烟玉,感觉她死后的剧集都失去了光彩。
烟玉性格坚定,遇事不慌,头脑冷静。
琦玉思玉缠着奶奶上女校时,烟玉已经不声不响报好了名:"我自己的事情,为什么不能做主?"。
董心碧第一次带着孩子们逃难,遇上劫匪调戏,烟玉果断摘下帽子,甩开黑长的秀发,向远方奔跑,引开土匪。这个时候的烟玉才十多岁啊!
抗战期间,琦玉在家里养身体,遇上鬼子查良民证,所有人慌成一团,只有烟玉冷静的分析:鬼子先从薛先生家开始查证,再到自己家;她把良民证给琦玉,自己躲起来,待鬼子查完薛家查自己家时,翻窗躲进薛家。
烟玉有才华:字写的好看,爹坐牢时,娘设计救爹,是她帮娘写信;花样描的好,能卖出去挣钱养家;会做衣服,把旧衣服改的合体大方,还帮冒太太做窗帘。
烟玉是心中有大爱的人,虽不参与政治,却实实在在的为乱世尽力:冒太太办救济院,不仅为之写文章,还一直竭尽全力筹钱;思玉之诚需要她收集情报,她冒着生命危险收集。
烟玉敏感而敏锐:爹爹出事时,琦玉思玉还在无忧无虑的笑闹,烟玉已经知道担心;娘与沈团长第一次见面,她已经觉察到他们彼此的情愫。
烟玉爱娘,一直用自己的方式来体贴娘:不管是爹出事时说不上学,帮娘一起养家;还是遇到土匪时以身作饵,诱开土匪;还是对姐姐们离家参军的微词,都是出于对娘的爱。
烟玉的爱情也是那么的热烈绝望:她爱明月生,为他站出来与世人对抗,为他牺牲自己、受尽屈辱折磨与谩骂。
烟玉说,她是一个心里有很多爱的人。然而,她也是一个心里需要爱的人。在整个家庭里,她一直被忽略,她管大娘娘叫娘,是觉得大娘娘最疼她;她每每体贴亲娘时,也许是用错了言语,也许是语气刻薄直接,收到的总是亲娘的误解与责骂;她热烈的爱着明月生,却被对方误解羞辱。她渴望被他们看见,竭尽全力飞蛾扑火的爱着,受到的总是忽视与伤害与更多一点。只有大娘娘疼她,只有冒太太懂她。
烟玉,最后是绝望而死的。董心碧再怎么悔恨,明月生再怎么殉情,她也回不来了。他们两个,但凡有一个能在烟玉最后的时光给予一点温情与理解,她也不会自杀。
烟玉啊烟玉,真是一个慧极而伤、情深不寿的姑娘。如有来世,一定要多爱自己一点!
6 ) 小学时看的电视剧了吧..
刚才忽然灵光一闪..
想起来这部剧来了。
话说当时被恬妞家的那几位玉小姐给惊呆了。
觉得怎么会有这么好看的姐们..
记得当时的金QQ同学还是很漂亮的。。演老大.
什么玉忘了。反正她家那5个妞都是啥玉..
ms出来没多久生孩子难产死了..留下老公和孩子.哎.
有一场戏是她男装的打扮..带一小帽..特好看..
老二和老三都挺漂亮..不过他们的男人ms是敌对关系..
一个共产一个国民..后来好像也是死了..
我最喜欢的是老四..我如果没记错.她好像叫烟玉..
老四是戏里面我觉得命最苦的一个(话说这部剧里就没一个命好点的)
老四爱上一个戏子.可这个戏子ms是被日本人给包养了。。
(注意..这是我最早接触到得BL..当时还没看懂...cj囧)
老四为了这个她爱的男人.就自己主动接近日本人。。
把自己献给了日本人,来解救自己爱的人。。
结果。因为没人理解她。。她也没和任何人解释..
她被所有人谩骂..说她是汉奸。贱人.婊子。卖国贼..
她的家人不接受她..甚至包括她所救所爱的戏子..
后来她把日本人杀了.毒死的吧..
她自己最后怎么死的忘了..回来看过.补补课..
老五还是一个小姑娘样.。就叫小玉..喜欢她大姐夫.。
(hll的乱伦..这什么剧啊。。 还是现在的我已经不cj了..)
恬妞在里面还一个儿子.一败家子..
后来好像吸毒死了还怎么滴,,,
反正剧终时人也死的差不多了..
世道够乱.佳人挺多..力荐下
《雪候鸟》太惊艳了
任往事一幕一幕催我落泪我不信你忘却 我不要我单飞没有你逃到哪里心都是死灰
片头片尾曲真好听啊!熊天平的《雪候鸟》和《你的眼睛》,小时候真的体会到什么叫作“绕梁三日”。故事跌宕起伏,既有人性也有政治,某些情节也非常大胆。限于篇幅某些段落很精简,其实展开来都是好段落。恬妞端庄大气,几个姑娘不能说五官无可挑剔,却都有自己的特点。以前的剧是真心好看。
恬妞很PP,角色的一生够漫长够波折够难耐。
!!!!愛到以至於看原著!!!对片头里几个女儿迈出门槛的印象最深,几个姑娘命运都太坎坷。。在像雾像雨又像风和金粉世家还没横空出世之前,这片真是心目中的民国戏头抗。
小学看的剧集,现在怎么和谐了呢?
初中时候,最喜欢烟玉的那个故事,喜欢烟玉的勇敢。喜欢雪候鸟,独角戏,喜欢那个年代,1998年。
小时候看的电视剧,神马二叔的儿子给大伯的姨奶奶吸那啥,神马小姐喜欢的戏子被日本人包养了走不了路了,小姐代替他.....真是神情节,没想到小时候看的电视剧这么重口味这么开放
那时候只是惊叹这么美得一家人怎么身世却是如此凄惨
当年看的时候还只认识女主,和苗翠花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具体情节记不清了,只记得董家几个女儿都很惨,印象深刻的是那个穿戏服死去的(好像是四女儿),因为她记住了那首《独角戏》……现在回想,里面的很多情节现在应该都是属于“过不了审”那种的,因为这部剧记住了董家和冒家(后来再看董小宛和冒辟疆似乎有点明白)
印象最深的是歌曲,《雪候鸟》和《独角戏》,恬妞演技没话讲,汤镇宗好帅,小妾和侄子乱伦尺度好大,貌似还有隐晦的同志情节,没记错是一个日本军官.......总之那个时候的创作很前卫,比现在好多了!
即使放在现在 从演员 剧本 音乐来说都是上上作啊 又特么被XX封杀了
顾问:余秋雨策划:王朔,苏童别的啥也不说了。
那会儿好电视还真是多呢。甜妞的董心碧简直就像郝思嘉,无论什么时候都坚强独立,汤镇宗的军装好帅。知道熊天平许茹芸《你的眼睛》就是因为这部剧,许茹芸的《独角戏》还有那首最爱的《雪候鸟》。
前半段,很喜欢董心碧。后半段丈夫去逝后,她对子女的放纵让人很反感。儿子不学无术,她放纵。她喜欢的女儿各种自私,她也不批评。唯一孝顺的四女儿烟玉被她逼死!!心疼烟玉,从小没有爹,娘也忽略这个中间孩子,从小就被娘批评。孝顺的烟玉总是想着挣钱养家。因为喜欢戏子,被亲娘辱骂。为了救自己的爱人,只能委身给日本军官, 被周围的人辱骂。用河豚鱼毒害日本军官,一起吃了毒。她被救活,依然被亲娘嘲笑辱骂。她自杀了,她离开了这个没有爱的世界!她死后,母亲得知是因为二女儿偷了烟玉的情报,所以导致大家误会烟玉把她赶出家门。愚蠢的董心碧只是叹气,并未训斥二女儿!所以董心碧是个完全不懂教育的人。对于懂事的孩子,喜欢辱骂训斥。对于自私的孩子,她却沉默。,难怪孩子们一个个那么惨。母亲不行啊!,
还为四女儿哭了一把。OST独角戏。
小时候看过,印象很深的历史剧,和《千秋家国梦》并列为当时最爱的历史剧,OST更是神:《雪候鸟》《你的眼睛》《独角戏》。现在才知道这片顾问:余秋雨,策划:王朔,苏童,这阵容也是没谁。
相比女主,还是更喜欢都妍,是真真正正的现代独立女性。女主除了漂亮,实在很难看到什么闪光点,前期还塑造得温柔得体大方颇具智慧和手段,丈夫一死人设就变得无知无能了。女儿烟玉都中毒要死了留着一口气还要当着面说狠话让人去死,一步步把亲女儿推向绝境;绮玉真正冷血自私,儿子吸毒偷钱甚至害无辜姑娘被强暴怀孕打死一直帮持自家的长辈,她倒是一句重话不说变身慈母了。最讨厌琦玉和王千帆,无脑蠢钝自私冷漠各种害人,满口大道天下,带头操自己家不顾亲人吃野菜之辛酸,抢劫家人救命金条打空口欠条屡屡赖账推诿,为功绩出卖家人毫无愧疚,标准大傻逼
那年代的审查真是宽松,各种镜头各种政治倾向…还有熊天平的《雪候鸟》,许茹芸的《你的眼睛》,有空还要回头找来看。★★★★
这片子里的GD不是蠢就是坏,GMD反而成了正面;四女儿喜欢的戏子被鬼子欺负,甘愿献身,落了个凄惨结局;和现在的这些电视剧相比,这剧本简直可以拍十季;雪候鸟你的眼睛独角戏,真的好剧配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