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第三集了,一秒都没有快进。就像第二集的主题,“慢慢地,一点点”用它的温暖在侵蚀我的心。
这部慢吗?对我来说,节奏刚刚好,只能说它展现了许多细节,但是在剧情方便丝毫不拖拉,没想到第三集男女主这么快就抱上了。虽然俊英在女二面前看起来爱得很憋屈的样子,但在女主面前却很直进,一直在照顾她。
赞助人奶奶问女二俊英是个什么样的人,女二回答:“比起言语,觉得音乐更舒适的人。”俊英用音乐安慰了松雅,他向她展示了自己的真心呢。
这部剧属于细水长流的喜欢,希望编剧不要辜负我们的真心好评。
凌晨两点半,将《你喜欢勃拉姆斯吗》的最后一集最后一幕——蔡颂雅和朴俊英并肩而坐、双手支在膝盖上,闭眼睛微笑——定格在墙壁上,然后摁下快门键,这是我2022年的又一“名场面”。
很喜欢这部剧,深陷纠葛的三角恋情,一双默默承受、永远将他人放在自己前的怂包蛋主角,在情感和音乐事业的重拳下默默后退,意外成为可以分享后背和怀抱的知音。
两人的相处进度条温柔和缓,从“一见你就笑”式的傻瓜甜蜜,聊天以“你待会儿要上课吗”“我要在学校练习”“那我们晚上一起吃饭吧”为始,到压力泵更紧张的男主角小心翼翼敞开心扉,穿着同色系衬衣散步,手背蹭手背,再接一个使甜筒融化的吻。仿佛两只相爱的树懒慢吞吞爬过枝头,在叶丛中确认彼此的气味相通。
但作为两位专攻乐器的音乐生,他们之间属于彼此的“音乐”却始终被隐藏在暗处。明面是俊英天才蒙尘、颂雅爱而无力,于是两人各有各的挣扎:《梦幻曲》形如鬼魅,成为附着于琴键的砝码,俊英说弹钢琴“好累”“不幸福”;对小提琴的喜爱,和追不上时间、永远无法登顶的痛苦同样确凿,执着的颂雅不甘心,却必须做出选择。
于是两条平行的音乐之路终于相交,将两人间最大的冲突曝光于音乐厅灯光之下。才华横溢的钢琴王子与排在末席的小提琴手,如何并肩?俊英该如何摆脱那抹困顿自己十五年的白月光?颂雅该如何确立自信,找到最适于自己栖息的树梢?
作为观众,似乎并不难给出最优解,毕竟在前已有十几集铺垫。两人的口拙琴快如出一辙,音乐先于言语,是最踏实的安慰。俊英的天赋一直都在,只缺一位耳聪目明的天使,将他身上的石块搬开,成为他以音乐表情达意的对象;而颂雅是经营学出身,又懂俊英的音乐,成为俊英的经纪人、贤内助,似乎也是众望所归。
但后三集仍是悬着一颗心,始终在等颂雅的答案。不是怕她不接受俊英的爱,而是怕她继续深造小提琴,更怕编剧大手一挥,帮颂雅大开金手指,让她与俊英合奏一曲后灵气直通脉门,成为轰动西陵大学的黑马小提琴手。
还好没有,还好没有。
我想这世界上还有许多颂雅这样的人,对某样事物超乎寻常的喜爱,可或起步晚、或天资浅,他们的热情获得掌声阵阵,但却不能拥有挑战极限的权利。这样的人,尽力了,超负荷了,也是可以选择放弃的。
必须大力夸赞朴恩斌的演技,告别小提琴的那场戏,情绪的颗粒度可细分至每一滴眼泪。你能看到蔡颂雅对小提琴的爱高过剧中任何一位出场的音乐生,环抱小提琴说出“再见”的一刻,留恋似乎化作微风,丝丝缕缕纠缠琴弦。看过这场戏,我立刻明白蔡颂雅为什么能在拿到经营学学位后连考四年,进入小提琴专业学习;为什么那么憧憬能在艺术大厅演奏;为什么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哪怕授课讲师是自己男友的暧昧对象。
这一切都出于巨大的爱——蔡颂雅其实是把小提琴放在所有情感与自我之前的。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俊英能天降打败竹马东允,立刻占据颂雅心中高位,他发自内心敬重颂雅对小提琴的爱,是他第一次为颂雅争取演奏机会,也是他第一次称颂雅为“小提琴家”。
音乐殿堂里的云泥之别尖锐残酷,但作为可听可感、会爱会痛的普通人,我们尽可以向音乐索取幸福与安慰。在脆弱与贪恋面前,天才与庸人平起平坐。
看完这部剧,没有以往怅然若失的感觉,而是火速下单了之前还在犹豫、一直躺在购物车里的OST专辑,并在一小时内选购随身听、耳机,告诉自己这是一份圣诞礼物。
“要幸福哦!”
因为喜欢这部片子的慢节奏 ,开始看第二遍。头一遍看的是韩剧TV版,只求快,不计较翻译好坏,重看时找了小玩剧的版本,确实精致,好多内容就能看得懂了。我把重看时有印象的记下来 。我且写着,你且看着。 01. 回看第1集,发现人物的结局早在开篇已经写完。 朴俊英问蔡颂雅:「你是怎么考进集团的 ?」 蔡颂雅说:「我做了一个勃拉姆斯的演奏策划案。」
「是表达无望的爱情吗?」 「不是,是讲三个人的友情 。」 你瞧,这不正是故事结局嘛? 02. 颂雅喜欢东润,未必感觉不到东润的回应,却要小心翼翼地避开敏星。 从机场接回东润那天,颂雅瞒了敏星三次。 第一次在机场。敏星来电,颂雅没法解释身在何处,只好选择不接电话。第二次在工作室,万料不到敏星杀到楼下为东润接风,颂雅只能暂时离开,假装聚会来迟。第三次是接风聚餐后,颂雅回到东润的工作室继续修琴。想一想,赴宴时颂雅没背琴,也唯有在道别后再悄悄返回。同一天里,颂雅第三次瞒了敏星。 所以之后,当敏星获知颂雅曾经和东润这么亲近过,才会有一种受伤的感觉,好理解了。 03. 尹东润确实有点墨迹。他教蔡颂雅学了四年小提琴,蔡进入音乐系又是四年,他们相处的时间起码有八年。虽然他不是什么急性子,如他在贺卡里面写的「慢慢的,一点一点」,但也不能磨蹭八年不表白啊。 04 这帮艺术家,一个比一个敏感。 有一回在京厚财团里开会。朴俊英是客,发现主人蔡颂雅的外卖咖啡洒了一半,立马把自己的满杯换给她,还迫不及待喝一口以免对方拒绝。这种细致体贴一般人做不到。 可想一想,他自己受到的是怎么样的对待?自家财团的员工,当面喊他「哥哥」,背着他却说他远不如圣智旻受欢迎,怕是国外演不下去才回国过安息年。 另一位指挥家,当着俊英的面赞美他,说这是你们高贵的学长,可私下与朋友打电话,却大声说今时俊英不如往日,早已不在巅峰状态。 俊英在人前人后,遭遇截然相反的对待,有多敏感,就会有多压抑。 他也做好了足够的准备,用标准答案去回应社交场合的粉丝提问,内心的情绪隐藏在笑容背后。 05. 钢琴师朴俊英常年的工作量有多少? 有一段文化财团的员工对话,正好回答了这个问题。「居然过劳晕倒了!听说(市交响乐团)那钢琴师每年能演奏上120场」 「听说我们朴俊英老师,也有那个数呢」 「俊英最近,应该是八九十场吧」 「就算是八九十场, 也是三四天就有一场。中间一直坐飞机,到了就是彩排、公演、VIP招待会、 专辑签名会连轴转,一觉睡醒又得换地方,但中途还得抽空接受采访,练习新曲,那都不晕倒才有鬼了。」 「朴俊英不是过安息年吗?说这一年不演奏了」 「话虽这么说 但理事长拜托的还是会接吧 。虽然是安息年,但我们财团年末的15周年公演也会参加了」 总结一下,为家里还债,朴俊英满世界连轴转,工作七年后休息一年。 而这一年当中,也有欠下的人情债,拿弹琴去还。 这就是朴俊英的日常。 06. 朴俊英爱不爱李正京? 当然是爱的呀。 有怜惜,怜她少年丧母; 有感激,是她外祖母施以援手,他的钢琴路才走得下去; 有寄托,身在异国的数年巡演,夜半醒来总算有个思念的对象; 有求之不得,和她牵手的是自己最亲近的朋友; 几种感情像麻绳般缠在一起,困住了朴俊英。 到事业瓶颈期,更是抑郁挣扎。 07. 「你是在等我的出租车吗,我是在等你的出租车呢」朴俊英和蔡颂雅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替别人着想。 08. 蔡颂雅的观察力挺强, 见过朴俊英和李正京咖啡馆中的对坐, 大致推理出两人「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线。 09. 朴俊英和蔡颂雅之间坦诚相对的片段特别好看。 不遮不掩 把真实的想法说出来 另一方倾听并且适时的给予回应 当他们还是朋友的时候, 当朴俊英还习惯用音乐安慰人的时候 , 他会告诉蔡颂雅, 我是你的朋友,然后拥抱她。 这样的直球比掩盖情绪的暗恋要动人。
写在开头 曾经在想听懂古典音乐的执念和精神负担下,全神贯注地听过几首曲子,听完之后总是会思考作曲家们到底想表达什么,演奏家们到底在演奏时注入了怎样的情感。一番头脑风暴和疯狂检索音乐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后只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是一首轻快的曲子,这是一首悲伤的曲子。觉得自己听不懂的同时就听不下去了。故事的结局就是继续对古典音乐敬而远之,回归流行音乐的怀抱。
但偶然听到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教授的演讲,醍醐灌顶。他说,音乐何需懂,不要用文学化和美术化的方式去解说音乐。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感受纯听觉的美就是最重要的欣赏方式。来一盘红烧肉,你不会想要去问他,这里面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这是味觉的享受。
其次,音乐是情绪的艺术,感受纯内心的无可名状,难以言传的细腻、微妙、动态、即时的情绪感受,是音乐欣赏最重要的方式。
音乐理解没有标准答案,同一首曲子,不同的演奏都不一样,我们为什么要求听众和作曲家的意图保持一致呢?
解除观念的障碍,懂得音乐是最不需要教育就能感受的艺术。
或许我们需要的是听的方法,而不是听懂的方法。
(按在剧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 重复出现的除外)
非专业人士 如有错误或缺漏欢迎指正或补充
E01
松雅被叫出演奏厅后乐团的演奏
1.拉赫玛尼诺夫《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Rachmaninoff: Piano Concerto No.2 in C Minor, Op.18:1
颂雅在练习室门口偶然听到俊英的弹奏
2.舒曼《童年情景》之梦幻曲
Schumann: Kinderszenen, Op.15,No.7
俊英在练习的曲目
3.肖邦《降A大调练习曲》
Chopin: 12 Etudes No.1 in A flat “Harp Study”,Op.25
颂雅发现琴声不对前练习的曲目
4.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Tchaikovsky: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Op.35:1
E02
俊英为智媛伴奏 颂雅翻谱
5.拉威尔《茨冈狂想曲》
Ravel: Tzigane
E03
承智旻演奏的曲目
6.勃拉姆斯《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Brahms: Piano Concerto No.1 in D minor,Op.15:1
小时候的情京偶然听见俊英在弹奏
7.勃拉姆斯《A大调间奏曲》
Brahms: Intermezzo in A major, Op.118, No.2
俊英为颂雅弹奏(后面变为生日快乐歌)
8.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14 in C-Sharp Minor, Op.27, No.2 “Moonlight”: 1
E04
罗文淑弹奏的曲目
9. Notebook for Anna Magdalena Bach
Petzold Minuet in G Minor, BWV Anh.115
俊英情京贤浩三人在练习室合奏的曲目
10.门德尔松《d小调第一钢琴三奏曲》第一乐章
Mendelssohn: Piano Trio No.1 in D minor,Op.49:1
E05
颂雅和俊英因为“才能”的话题争执后 颂雅在家练习的曲目
11.巴赫《恰空舞曲》
Violin Partita No.2 in D Minor BWV1004: V Chaconne
赵秀安演奏的曲目
12.帕格尼尼《b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
Paganini: Violin Concerto No.2 in B Minor, Op.7:3
E06 无
E07
颂雅在教授那里上课时练习的及在家练习的曲目
13.弗兰克《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
Violin Sonata in A Major, FWV 8:1
俊英在教授那里上课时练习的及在练习室练习的曲目
14.拉赫马尼诺夫《g小调前奏曲》
Rachmaninoff: Prelude in G Minor, Op.23, No.5
E08
情京课上第一个学生演奏的曲目
15.舒曼《A小调第一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
Schumann: Violin Sonata No.1 in A Minor, Op.105:1
俊英在教授那上课时练习的曲目
16.巴赫《羊儿可以安静地吃草》
Cantata BWV208, Sheep May Safely Graze
贤浩在家练习的曲目
17.舒伯特《A小调阿佩乔尼奏鸣曲》第一乐章
Schubert: Arpeggione Sonata in A Minor, D.821:1
E09 无
E10
正熙教授的学生演奏的曲目
18.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
Sarasate: Zigeunerweisen, Op.20
贤浩课上学生的演奏
19.福雷《西西里舞曲》
Gabriel Faure: Sicilienne, Op.78
情京和俊英在学校练习的曲目
20.弗兰克《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第四乐章
Violin Sonata in A Major, FWV 8:4
E11
俊英在教授那上课的练习
21.李斯特《b小调钢琴奏鸣曲》
Liszt: Piano Sonata in B Minor, S.178
22.肖邦《冬风练习曲》
Chopin: 12 Etudes No.11 in A Minor “Winter Wind”,Op.25
E12
智媛在情京和教授那上课时练习的及比赛时演奏的曲目
23.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Mendelssohn: 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Op.64
E13 无
E14
24.智媛的练习的曲目
(没听出来 欢迎补充)
E15
颂雅在毕业演奏会上和俊英合奏的曲目
25.勃拉姆斯《F.A.E.奏鸣曲:C小调谐谑曲》
Brahms: F.A.E. Sonata, Scherzo in C Minor
E16
俊英在毕业演奏会上演奏的曲目
26.克拉拉·舒曼《三首浪漫曲》
Clara Schumann: 3 Romances, Op.21
27.勃拉姆斯《A大调间奏曲》
Brahms: Intermezzo in A major, Op.118
28.舒曼-李斯特《献词》
Schumann-Liszt: Widmung
在同期表现亮眼的《恶之花》和《秘密森林2》下出现了一部慢节奏的韩剧,小清新的气氛很适合最近追太多悬疑剧的我。 #29岁就不能有梦想了吗? 女主在经营学毕业后 为了实现心里的愿望 不顾反对考取音乐学院 重新学习小提琴 “你拉小提琴很厉害吗” “很喜欢 只是很喜欢很喜欢” 这样的人设太戳我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面包和梦想从来不是在一条线上的 但是为了心里所想, 任性一把,又有何不可呢? 与男主不同,从小爱好和学校音乐的他,对比女主来说,是带着光环的。但是有着这样光环的他,也有旁人不知道的阴影。有着爱给人做担保拖累家庭的爸爸,男主只能一直比赛用奖金帮家里偿还债务。还有因为拿了别人资助的奖金来上学的愧疚,所以只能努力让每个人都满意。这样的阴影,是男主才华的枷锁,让他到达了某个高度之后只能停滞不前。而女主大概就是打破这个枷锁,治愈他的良药。 “不是其他人,你自己呢你自己满意吗” 女主的一个问句,击中了男主的心 是啊或许有时候,让十个人都给八分,倒不如有一两个给十分,其他人给7分来得更好。 两集看下来,有男女主各自的三角关系两条线并行讲述,音乐节奏都还不错,镜头美感方面差了一点,美术导演感觉差了点。其他都很好,是我的心头好没错~ 一点一点,走进我的心的一部电视剧。
俊英一直不断找寻着音乐之于他的意义,音乐安抚过他孤单的童年却给他带来了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寂寥,开启了他爱情的窗口却禁锢着他追求的脚步,成就他名利的同时也成为父亲挥霍的底牌,建立他自信的同时也摧毁着他的自尊。在过往功成名就的各种第一里,在他被天赋和技能拥抱每一天,他依然彷徨着没有找到那个能流入某人灵魂深处的唯一。最幸运和最不幸角色交替上演,在他钢琴师的宿命里疯狂轮回。
俊英和颂雅的相识算不上天雷地火的触动,就是稀松平常的一天里遇见一个和自己相似的灵魂。颂雅柔弱的外表之下有着一股看不见的坚韧,也许是那个全身发抖站着台上不愿意轻易退场的身影里面有一些触动到俊英的地方,或许是那个宁愿自己淋雨也不要淋湿乐器的女孩有种说不上来的特别,还是这一切其实都不重要,只是他看向她的借口而已。轻轻的,小心的不着痕迹的靠近,想给你一些安慰,一些力量,仿佛那些年不曾被疗愈的自己也获得了某种慰藉。
颂雅被俊英触动不完全是因为他钢琴家的光环,而是这样一个人在不动声色之间给了她超乎常人的关爱。在她挣扎于学业上的差距,后辈都比自己优秀的事实,怎么努力也追不上的挫败感之中,俊英是唯一一个真正看见她委屈,体谅她处境的人。俊英没有给她任何言语的鼓励,只是发自内心的把她当作小提琴家来对待,他也从未问过她和朋友之间发生了什么,只是抱住了最失落时候的她。他们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有一种无法向他人道也的心心相惜,比起言语更喜欢用音乐传递情感的俊英,慢慢走进了颂雅心里。
在这个糟糕的世界里,这种温暖是想要抓住的现在,如果过去太沉重的话。俊英没有那么心安理得接受景厚集团和正京无条件的帮助,他为了偿还已经透支了他的全部。在俊英的观念里他既然接受了馈赠,就会把这一切变成了他的责任,包括延续会长女儿的钢琴家梦想,安抚那个失去母亲的天才少女。哪怕他心动了,他都不会想要去占用,哪怕他成功了,他不认为这完全属于自己。这份感情还因为正京的回头变得更加复杂,俊英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在伤害另一个朋友的基础上和她开始。看着在两个男人之间摇摆不定的正京,俊英是失望的,她急着要来到他身边的脚步让他感到窒息,如果正京的急迫还伤害到了颂雅,俊英更加确定他必须明确果断的划清界限。
和所有刚刚开始恋爱的情侣一样,俊英和颂雅既甜蜜又陌生,既期待又退缩。可能俊英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因为颂雅露出的笑容格外灿烂,早在颂雅告白之前,他已经不由自主的靠近,早在颂雅在意他之前,他已经在意她很久了。一向低调的俊英大方宣告了他和颂雅的关系,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这也许就是双箭头恋爱的魔力。他再也不用压抑自己,寄托梦幻曲清空满溢的思绪,而是可以牵着爱人的手,去看每一道风景。
为了照顾别人的感受俊英在钢琴里慢慢失去了自我,配合正京的伴奏,迎合市场的妥协,赢得比赛的野心,偿还债务的压力,没有一件是发自内心的。当音乐变成不得不做的事情,琴键也开始变得沉重。如果一定要让他说一个弹钢琴的好处,他可能会庆幸他还可以去给颂雅伴奏,这好像是他唯一能为心爱的人做的事情。面对俊英的坚持,颂雅更担心的是自己会影响俊英的前程,还有她和俊英的感情本身,到底有没有坚固到可以完全无视外界的打扰。他们免不了被放到世俗框架里广受非议,而不了解他们感情的就妄加判断的声音并不是那么好听。俊英早已习惯自己背负一切,他不想自己的负担变成颂雅的压力。对于颂雅来说,这样的体谅似乎成了他们更进一步的阻力。
他们各自面对着自己人生的低谷,想要互相依靠又怕拖累对方,在看不见的明天里,爱情究竟是奢侈还是救赎?后来他们知道了,有时候新的篇章来自于一些说不得勇气。颂雅拒绝为教授继续跑腿,因为这偏离她的初衷太远,用这种方式就算考上了研究生也不会是她想要的人生。俊英也拒绝了帮正京伴奏,他知道他早该这样,这样的友情伤害了太多的人。由于盗用音源事件,俊英和教授的缘分也尽了,他终于明白刘教授给他指的路不是他想去的方向,可即便这样俊英也还是感念师徒一场,不想用教授的难堪换取所谓的真相。
后来,因为弹钢琴而感到不幸福是俊英从颂雅那里找到了新的意义,他把颂雅说的话编排成曲,他把对她爱化成指尖的音符,把所有说不出的话留在他的音乐里。这次颂雅明白了,这是他的方式,他一直以来的方式,她听到了他言语之外真挚浓烈的爱,心脏仿佛漏了一拍。音乐承载了压力也带来了慰藉,爱情哺育了伤痛也随之产生了力量。挥别的过往不是因为它不好,而是爱过的曾经太热烈,想要和那个执着的自己合影留恋,而如今找到了更清晰的方向和更珍贵的人。未来也许还会遇到很多困惑,没关系,只要我们携手同行。
更多剧评请关注公众号: 灵魂懒
我终于在韩剧里找到了心目中最期待的爱情的模样。
小众题材的剧做得很认真细腻,这才是市场好!分众传播,各取所爱;百花齐放,都能存活发展。无论什么题材,你可以不喜欢故事,却能感受到审美,试图了解走进主人公的独特世界。
路人小女孩看到女主的小提琴,问女主说姐姐你很会拉小提琴吗,女主过了好久说,我只是很喜欢拉小提琴,学过乐器的真的很有共鸣。朴恩斌很漂亮演技也好。剧的氛围非常文艺抒情感性。
可能和编剧自己写的台词一样,是不会得到全场八分但会收获一小部分人的十分喜爱的类型。第一集女主被问「你小提琴拉得好吗」时愣住最后只是回答「我喜欢」的情节让我的心也刺痛了一下……(朴恩斌真完全长在我审美点上,挑剧品味也好
本来以为是男女主音乐天才互相吸引那类型的,没想到会是二对三角关系六个人之间复杂的纠缠。但在蒙上了古典音乐的色彩后添了一丝朦胧的美感(勃拉姆斯原来是这层含义)女主和男主的故事很好的展示了爱好与天赋之间的距离,优秀选手背后也有心酸。大概会是一个互相靠近然后治愈的故事吧现在看来还挺舒服的 希望后续发展能更惊喜吧
很平淡的剧,因为太乏味了所以甚至找不到评价的点
好久没遇到这样想耐着心看下去的剧了。男女主之间的化学反应很奇妙很可爱,氛围节奏舒缓感性,有种淡淡的忧伤和温柔。其实世人眼中的天才和凡人啊,都一样在各自的人生里烦恼着挣扎着。现实与梦想、友情与爱情的平衡和选择,大概从来都不容易吧。但也许不必勉强自己达到每个人的八分,能成为某一两个人的十分就足够了,有被治愈到呀~ / 越品越喜欢,或许恰如台词说的那样吧,这部剧可能不会大火,却像生病时的温开水,淡淡地、慢慢地温暖和治愈一些人的心~ / 虽然想不起来何时在音乐里得到慰藉了,但它一直都在陪伴我呀。古典乐和ost真美,想建歌单了~
16(完结) 喜欢这部剧恰到好处的尴尬,甜甜的氛围,踌躇徘徊想靠近的心情,因为一句话就牵动的心,很细腻的剧,适合独处的时候看
200908-男主第一个弹琴的镜头柔光打的会不会过分了点。200923-八集弃。实在看不下去了,之前那个柔光镜其实已预示了套路。但我还是抱有一线希望它能在套路中玩出点什么,毕竟跟音乐相关。快进完最新两集太失望了,看不懂人物的行为动机和轨迹,沉默和瞪眼睛什么也解决不了,只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人物、情节全部都磨磨唧唧、黏黏糊糊,利益角力和明争暗斗的剧情表面化而幼稚,可惜了那几位站出来就是戏的配角。最后的最后,忍不住吐槽下选角,完全没有音乐气质。就算乐器、音乐、艺术家身份这些统统是工具,也请不要用得如此随便而肤浅。
我很不喜欢电视剧里的三角关系而这部又是各种三角 但是以勃拉姆斯舒曼克拉拉的故事为切入点真的好好 古典乐的元素也很舒服!音乐有的时候真的有这种让人无条件沉溺其中的力量!再一次感叹女主的可塑性太强了吧看过的每个角色都是截然不同的性格但都驾驭的很好!求求你们快点相互治愈!
两对三角恋看起来很狗血 但实际上男女主都是喜欢深藏心意却又执着善良 两个人很像 甚至两个人连对话慢半拍都一样 化学反应很喜欢而且朴恩斌姐姐居然很适合这种温吞内向的人设 以前的鬼马调皮的样子都完全看不到 金旻载嗓音这么好听的吗 气质也很适合钢琴家5555
大学毕业开始学小提琴能进音乐学校呀,打着大龄逐梦旗号的女主几集没碰小提琴啦,虽说是古典乐题材的一集45秒的古典乐出现,这样合适么?原来是个普通的恋爱季呀//我喜欢这个剧的音乐有4个,但我不说了。唯一不足就是音乐部分太少了,情绪部分太多了。有可能还是比不上交响情人梦… …
勃拉姆斯、舒曼、克拉拉,很巧妙地用三人间的纠葛与友谊点出男女主角各自的三角习题啊~ 朴恩斌不同于在<青春时代>里大喇喇的个性,把一个视音乐为梦想在追逐又对未来有点旁徨的角色诠释得很好,红着眼眶就能感受到她内心的波动,搭上古典乐的基调是一出视觉与听觉都很舒服的小品。哇~我真是越看越打从心里喜爱它的调性耶,就像第二集里舒曼的<幻想曲>,柔和而缓缓地渗透着......poco a poco----我要努力推一下这一出~喜欢古典乐的人会喜欢!喜欢以音乐为背景(如长假、密会)而追逐梦想的治愈剧的人一定会喜欢!喜欢在舒缓而愉悦的步调中笑看青春的人更会喜欢!金旻载的琴艺也未免太好了吧,没想到是自己弹的啊~~好好听啊~~~
演员营造出来的氛围很好
很久没有看到化学反应这么足的cp了 这么慢的剧 眼神都带火花
私心很喜欢这种细腻的作品,虽然收视不会很好。
剧中一句台词特别好,大意是不要做到每个人都8分的音乐,要做到在某些人心里10分的音乐,因此,我修改评分为10分。
向温柔的人投降,喜欢男女主。
特别喜欢这种暗涌细腻的情绪,朴恩斌指日可待啊。
喜欢🤤🤤很适合现在的天气呢 男女主一对视暧昧氛围就暗潮涌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