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格斯·范·桑特由2005年,格斯·范·桑特凭借一曲《大象》摘得金棕榈桂冠的两年后,
这位风格显著的美国导演拍摄了一部以柯特•科本生前最后时光为原型的音乐剧情片《最后的日子》,片中主人翁是一位充满忧郁气质、内心敏感纤细的音乐人。
它对商品社会和都市喧嚣感到厌倦,从大都会逃脱,躲在森林中的别墅。穿着怪异的他每日喃喃自语在林中穿梭游荡。
十五年后,格斯·范·桑特为古驰全新的无边序曲时装系列拍摄七集同名迷你剧,对熟悉范·桑特的影迷来说,一定程度上可以把《无边序曲》看作是《最后的日子》风格视角的延续。
在这七集剧集中,范·桑特再度让观众来到光怪陆离的现代生活背后,追随一位游离而充满诗意的个体视角观察并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只不过,这一次,主角不再是名噪一时的摇滚巨星,而是意大利女演员Silvia Calderoni,一位关注自我内在和身份认同的艺术家。
更不同的是,这一次范·桑特在描绘一个理想世界——个体精神独立又彼此尊重交融时,站在了希望这一边。
古驰创作总监亚力山卓·米开理曾在五月份发布《静默笔记》说,他希望这次创作是超乎常规,但绝对愉悦且自由的。
更不同的是,这一次范·桑特在描绘一个理想世界——个体精神独立又彼此尊重交融时,站在了希望这一边。
古驰创作总监亚力山卓·米开理曾在五月份发布《静默笔记》说,他希望这次创作是超乎常规,但绝对愉悦且自由的。
不同于传统的时尚短片叙事,在我眼中,《无边序曲》是一个人文故事。
可以说承载了“知识之爱、艺术之爱、邻人之爱”三重核心,通过Silvia在罗马的一日漫游勾勒出了一种理想生活。
这一种生活是极致个性化的体现,每一个个体都独特、崇尚自由、多元并彼此尊重、理解、友爱。
可以说时尚与艺术一样,提供一种美的亲近,而这种美就是荡漾在这三种爱之间,最大程度地自由呼吸,提供人类精神世界以出口和希望。
知识之爱
影片第一集开始于寻常一日的清晨,开始于Silvia位于罗马的家中。
身着黑色透明薄纱连身裤的Silvia自如地穿梭在家中,耳边萦绕隔壁房间乐队演奏的Jamison Baken的歌曲,电视里传来西班牙作家Paul B. Preciado的演讲,Preciado在讨论有关当代性别议题的观点,
“性别的差异是如何被发明的,几乎就像解剖学的假说,起源于16世纪和17世纪,确立于18世纪和19世纪,当时不符合这种二元论的人,首先被归类为雌雄同体,之后被叫做间性人。
我觉得第二种区分才是关键,也就是同性恋与异性恋之间的区分。这种区分与1868年就出现了……”
不止关注时尚,更将视角投瞩于当代生活重要的人文议题,是让《无边序曲》不同与以往传统的时装影片叙事的重要原因。
除了在第一集里讨论到的性别二元论、身体政治的命题,在第三集中,Silvia来到邮局寄明信片时,也偶遇了备受尊敬的知名意大利艺术评论家Achille Bonito Oliva教授。
“我想说说心里的困扰”,Achille思索着:
“我们生活在相当紧绷的年代,一个充满了冲突与对抗的年代,也是一个求同存异的年代。
这些差异之处是好的,你可以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感受到这些差异点,艺术、音乐、时尚、戏剧与电影等等,你对这些以创造为主的领域都很熟悉。
时尚妆扮人性,艺术却揭露它。音乐是对集体意识减退的一种按摩,我们可以把这个年代称为混淆的年代,一个对未来信心不足的年代。
但也是在当下鲜活爆破的年代,你可以想想,过去发生过同样的事情,很久以前,文艺复兴以后发生的事情。”
Achille Bonito Oliva教授从1978年起就在罗马第一大学教授当代艺术史,以对风格主义、新老先锋派等艺术史上关键风潮的研究驰名学界。
1979年,他首创“Transavanguardia”(超前卫运动)这一术语,为一场国际知名的艺术运动构建理论体系。当Silvia邂逅他时,他正与人探讨着艺术创作背后的思索与困扰。
而第一集中讨论性别议题的作家Paul B. Preciado是关注当代性别、性政治与身体政治研究领域中顶尖的思想家之一,其著作包括《Counter-sexual Manifesto》《Testo Junkie》《Pornotopia》《An Apartment in Uranus》与《Can the Monster Speak?》。
他对当代的酷儿、跨性别、非偶分思潮都有着细致观察,在片中他隔着屏幕对Silvia诉说着开启关于爱之变革的急迫性,使得Silvia深受感动。
正如索伦蒂诺在《绝美之城》中刻画的罗马,主人公们讨论一切知识分子关心的命题,生活在一种乌托邦式的精美中,似乎使人相信的确有那么一个属于颓废但光鲜、沉醉但清醒的罗马存在。
而在Silvia生活的罗马,新与旧交织,古老的城市建筑与日新月异的世界议题变化交织,当她听完有关性别议题的演讲,走向阳台抛出的红裙子,充满柔情与友爱地注视着街道上形色各异的“怪人们”,又或是在明信片里写下:
“虽然我们呼吸相同空气,但爱之美妙,让平凡空气拥有非凡意义。
你容光焕发,像是一个发光磁场,值得彩虹的各种颜色。吾爱封存,我爱你。”
她是博爱而包容的,这就是罗马城的秘密,那里的人漂亮而悲观,却懂得兼爱与及时行乐的奥妙。
艺术之爱
在第二集《咖啡馆》与第四集《剧院》里,Silvia与艺术家朋友们相聚在一起。艺术让人卸下防备,如孩童与动物一样天真赤忱相待,无私协作并愿意提供亲密帮助。
影片一开始,Silvia就以紧身彩色闪片装束出场,她在为即将到来的登台演出紧张,而美国演员兼剧作家Jeremy O. Harris帮助她热身、放松。
Jeremy因2018年创作的剧作《Slave Play》成名,收获了包括最佳戏剧在内的12项托尼奖提名。
与Silvia共舞的是来自德国的国际知名编舞师、舞者兼导演Sasha Waltz及其舞团。Waltz以其即兴且包容的舞蹈风格为名,不断运用当代舞蹈语言探索并革新传统与新式歌剧及芭蕾舞艺术。
舞蹈的片段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阿莫多瓦的电影,同样丰富的色彩,敏锐的艺术触觉,徜徉在舞蹈和肢体交互里。
在阿莫多瓦电影里,观众时常看到充满情感张力与个性的人物,比如《对她说》里的马克和贝尼诺,《情迷高跟鞋》里的瑞贝卡和母亲,而时装是他们表达自我与内心独白的炽热体现。
在《剧院》中也是如此,与Silvia不同,舞者们身穿米开理首个男装与女装系列中的服装,台下的观众则穿着色彩斑斓、带有奇异印花的古驰全新系列着装。
当乐曲达到高潮,所有穿着耀眼的人们走向舞台,在极具仪式感的音乐中舞动、探索、离开,模糊演者与观者的边界,他们的着装精准表达着他们内心强烈的情感和对自由的炽热渴望。
“集体共舞让身体之间的边界变得无比模糊,”Sasha解释道:“就像是一个包容着集体意识的流动有机体,个体间的边界消解,变成了同个身体。
于我们而言,在9个月的社交隔离之后,再一次可以真实地触碰彼此的身体让我们感到十分感动,许多舞者都哭了。生而为人,我们渴望亲近,亲密与亲切,在画面中我们展现出了这层意涵。”
艺术的无国界与个体不设防备的亲密随着镜头与Silvia的舞姿一同摇曳。
邻人之爱
第五集《邻居》开篇提供了一个罗马版的希区柯克《后窗》视角。Silvia回到家中推开阳台的视角,我们看到公寓周围的罗马家庭,一对老夫妇坐在阳台旧沙发上同看一本书、念诗。
一个阿莫多瓦式的人物,正在阳台上晾晒自己的假发。Silvia面色忧虑地观察着,这时候形色各异的年轻人,拿起了吉他开始乐队演奏,其中一个成员坐在浴缸里观看的16mm影像,让人想起《大象》里的片段——典型美国中产的房屋与家庭录影带式的拍摄。
复古装束的乐队与影片中出现的狗型机器人让观众不由产生将过去与未来连接之感,而时尚及其背后所代表的忠于自我的生活方式似乎再一次被证明是具有时间超越性的,将不同时代的个体紧密胶合在一起。
《无边序曲》的七个章节其实是一天从晨到夜的故事。在第六集与第七集中,观众随Silvia潜入夜晚的罗马,来到古着店和并在老式门铃对讲机奇异对话。说起罗马的夜,恐怕你也会想到贾木许《地球之夜》吧,那样的光怪陆离。
一段透过老式门铃对讲机开启的超现实梦幻对话,耐人寻味的诗歌朗诵揭露出中国演员鹿晗饰演的剧中人物古怪且有趣的灵魂。
在最终章里,导演格斯·范·桑特也突然现身,身穿红绿蓝格纹西装从公寓中外出遛狗,与一群年轻男女共同描绘出一幅斑斓的流动群像。
坐上摩托车后座,马切罗剧院、帕拉蒂尼山、共和广场、塞斯提伍斯金字塔、圣天使堡等古迹随Silvia的身影悄然驶过。
随着捡起贯穿《无边序曲》的神秘传单“我永远不会忘记,你用这种方式让一切尽在不言中(That I could never forget the way you told me everything by saying nothing.)”,《无边序曲》落幕。
镜头拉远,我们静静看着Silvia只身站在夜色中,舞台上,剧院里。她一天的奇遇结束了,但似乎永远不会落幕,序曲无边。
看完这七集影片后的一整天里,我的脑海中始终回荡着Silvia的声音与罗马街道巷尾的图景,她同影片中的罗马一样具有相当摄人的魔力,让我对《无边序曲》里的世界心生向往。如果要用三个词来形容那个世界,那就是:
多元、自由、随性。
而这大概也是对时尚精神的捕捉——在那样的一个世界里,人们并不因为彼此装束与姿态外貌的特别而投去评判之眼,相反彼此关爱与欣赏;
艺术如同桥梁将大家联系在一起,真诚鼓励彼此表达自我;
而爱邻人如同爱自己一样,让罗马城即使在夜晚也熠熠生辉。
爱,与诚,与自由,才是潮流。因而时尚也光芒万丈。
撰文|中号蜥蜴
编辑|常温狗
排版|小浣熊
©️ 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
合作请联系微信号:chillybuster
首发于 iweekly周末画报
作者:徐小喵
《无边序曲》的无边讨论
引言:
电影与时尚的关系,如同是两生花,花开彼岸,各自妖娆。虽然两者基于各不相同的夯实土壤中成长,在冥冥之中却有着殊途同归的缘分,正如设计师 Alessandro Michele与电影导演 Gus Van Sant 的结合,一个是凭借将复古美学与多文化语境共冶一炉的伟大开拓者,另一个是以个人实验性风格在影坛拥有一席之位的先锋,他们在GUCCI《无边序曲》中找到了共鸣。
《无边序曲》的前与后
后疫情时期的时尚界,正处于不断自我反思和寻找新出路的阶段,特殊时期的遭遇让每一个身处行业中的领路者都在自我警醒与自我启发。今年五月,GUCCI 创意总监 Alessandro Michele在《静默笔记》中宣布,日后一年只会推出两个系列,不再出现春夏、秋冬之名。继七月《终曲》系列之后,他于11月线上正式发布全新《无边序曲》时装系列,并推出同名迷你剧集(七集),借由为期一周的GUCCI 盛宴线上时装影展的方式呈现——摒弃传统时装季节性的呈现,让时装跳脱出伸展台展示的方式,而是全然融入故事的语境。执掌这一系列的影像的幕后功臣是有着鲜明个人风格的导演Gus Van Sant 。
关乎创作该剧集的契机,Michele 在新闻资料中这样写道:“当时装离开了它的舒适区,将会浮现什么样的新视野?当不再行走于伸展台之上时,服装又会拥有什么生活样貌?在真实的空间里,它们会谱写什么样的故事篇章?伸展台的聚光灯熄灭,它们会发生什么故事?这些珍贵而关键的问题……推动我去追求全新的语言和不寻常的表述平台,进而走向一场激进的实验。”是的,实验,该词语迅速且有效地概括了 Michele 在面临特殊环境下,对时装所承载意义的思考。他延续了一贯为时装赋予时尚之外意义的方式,而这次是直接将前者抽离了时尚的语境,将其放在了电影的语境之中,以独特的创新空间、设计语言与互动平台作为载体,毫无疑问,这是一次形式的革命,也是对时装语境的变革。
作为独立电影界的旗帜性人物 Van Sant ,他的非线性叙事的镜头语言,令其无论是在独立电影还是商业电影领域中皆有着不可忽视的一席之位,作为第70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者(《心灵捕手》)、第56届戛纳最佳导演获得者(《大象》),他的视觉语言和间接的指涉性拍摄手法,实则与 Michele 的多视角的自由表达有着共同之处,就像Michele在笔记中所传递的那样: 剧情只是意外,打破了时间的线性和性质,这是一首无边序曲。而这首《无边序曲》此时正由两位才华横溢的创作者就此展开。
Michele 回想起自己与 Van Sant 初识,他们相识于一场洛杉矶的晚会中,交流时,后者擅长通过自己的视角讲述不一样的故事,令他有了截然不同的新理念。三十年前,Van Sant 执导的《我自己的爱达荷》(也有译名《不羁的天空》)给Michele带去了深远的影响,这部由基努·里维斯和瑞凡·菲尼克斯主演的边缘人的爱情故事拍摄于罗马——这也是《无边序曲》的拍摄地,以及Michele热爱的故土。“我对这片土地的了解,远远超过了我对 Michele的了解。”Van Sant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而这部电影同样给予了 Michele 深远的启发,令他萌生了这次合作,他决意将时装与电影叙事语言结合,将不相关联的人和事以一种现实或超现实的方式进行连接,正如他所述:“电影给予了服装强有力的故事文本,两者相融、浸透。”
这部由七集短片组成的迷你剧集《无边序曲》记录了女主人公、意大利艺术家兼演员 Silvia Calderoni 的罗马日常生活,镜头跟随着她的摄影由家中、咖啡店、邮局、剧院、古着店、夜间街道之间不停游走,以缓慢和自由的状态刻画日常场景,将服装融入真实。
由《无边序曲》出发的无边讨论
以 Van Sant 掌镜的迷你剧集《无边序曲》为引子,为试着从中挖掘这位伟大的导演埋在短片中的线索以及与 Michele 形成共鸣的灵光,我们邀请了电影《掬水月在手》的制片人、副导演沈祎、文艺评论家孙孟晋、中国台湾学者、影评人肥内就这部迷你剧情进行了探讨。
在第一集《家》的叙事中,Van Sant 非常迅速地借由雌雄莫辨的 Calderoni 的身份,以及出现在电视机里的西班牙作家、哲学家Paul B. Preciado之口,抛出了“性别二元论”的讨论,Preciado 提到,存在于现代殖民主义和父权社会中无法以二元论判别性别的人常常被称为“怪物”,但如今是“唤醒怪物”的时代,“我们在经历一个怪物拥有发言权的时代,我觉得当代的艺术家或哲学家,仅仅是开始发声或开始说不的怪物,开始对当代父权和殖民主义逻辑说不。”
“雌雄共体本身就是和艺术有关系,不管是文化史上还是在艺术方面,被公认为是雌雄共体的血液里的,都是充满了艺术性。”孙孟晋说道。
聚焦边缘人士的现状是Van Sant 长久以来的主要议题之一,就像是《我自己的爱达荷》里,他描绘了两个阶层不同的男妓之间的爱情故事,又是通过公路片的形式进行的刻画。在《无边序曲》中,这些被 GUCCI “无性别”风格时装包裹着的男男女女、以“非二元性别”自我定义的女主角Calderoni 、跨性别者、哲学家 Preciado的出现,都是Van Sant 过往会探讨的人物对象,他并没有特意为Ta 们设定了某一个角色,而只是让他们保留自有的身份,如实地出现在故事里、镜头前,让影像全然地回归日常。
“我觉得很多的时尚片可能不会有如此耐心的节奏跟着主人公游走,但在这部短片里,衣服成为了某种日常,譬如迎面而来的路人是穿着GUCCI,在很多电影里路人衣服本身并没有在这个故事里承担某种重要的角色,但是他让它们成为了日常的一部分,我觉得这是导演非常吸引人的地方。”沈祎说道。
孙孟晋觉得,第六集《古着店》中换衣服的情景事实上是一种隐晦地在表述Van Sant在关乎性别探讨上的态度,“如果让意大利当下的导演来拍摄这一片段,比如索伦蒂诺来拍摄这一片段,会更倾向于让他们裸露身体,但 Van Sant 并没有。我认为这是因为导演想要更加隐晦地表达一种人类的感情,包括他对同性恋、以及两性关系的看法。”
这种隐晦的、看破但不点破的表述手法,让沈祎认为Van Sant的镜头语言里呈现出了一种“弱德之美”,“在他的作品里其实描绘了相当多的边缘群体、各种取向的群体,但他没有非常激进地、迫切地想要表达什么,而是以不批评也不评判的态度描绘这些人的自然状态。他在通过这些年轻人的迷思、他们的状态,去提出一个关于存在的问题,这是他在电影里一直在思考的。”
“当一个片子能够让你读出性别歧视或者是性认同的歧视,说明创作者已经预设了他的观众接受了这些歧视、不公的存在。可是Van Sant的东西我一直觉得他没有这样表现,他甚至给人感觉是沉浸在里面,以至于他觉得这世界上同性恋是正常的事情,他就很会习惯地像别人拍异性恋一样去拍同性恋的故事。我觉得这就让整个故事回归到了日常。”肥内说。
继 Michele 掌舵GUCCI的风格美学以来,无论是多浮夸、华丽的服装在精心设计的舞台上呈现,它们都能够在走下伸展台后,在他提供的另一种语境——广告短片、大片中里表现出新的风貌——仿佛是锦衣夜行的淡然处之,也将华服穿入日常这一观点表现得自然且恰如其分,他在抛开“审美标准”,摆脱了高级时装带来的与日常的割裂感,而是全然地融入其中——这与 Van Sant 在电影作品中回归到日常的手法,有着灵魂上的共通。
在 Michele 的充满哲理的美学世界里,服装的存在是一种符号。出现在《无边序曲》第一集《家》中,被 Calderoni 拿在手里又随后从阳台抛下的2015年的GUCCI 长裙(那是Michele上任以来的第一季女装作品)、第六集《古着店》中被陈列在古着店里的旧衣服、第七集《夜行》中被鹿晗剪碎的粉红连衣裙,它们都与时间和过去有着奇妙的关系。引用 Michele 在过往的叙事里的态度,他始终都在坚持不懈地对过去与当下进行探讨。当下,基于他在非二元化性别上的包容性态度,那些代表着女性特征的衣服被剪碎的同时,也更像是在宣告“性别二元论”的终结。
将焦点转到Van Sant身上。从一开始,服装就是 Van Sant 的作品里占据了重要的作用,像是《我自己的爱达荷》中基努里维斯和菲尼克斯和他们的皮衣夹克,它们也都是来自私人的旧衣服。没有了它们,恐怕他们的身影并不会像现在如此令人印象深刻,这是基于对电影故事情节与人物之间的统一,也包括了人物角色与衣服之间的统一。服装,是用来表现一个人身份和个性的最为直观的第一视觉印象,是传递信息的媒介,而旧衣服更像是将穿戴者的经历深深渗入到面料之中,让它呈现出随岁月变化的自然现象——正如《无边序曲》的《古着店》一集里,Calderoni 抚摸着那些饱经风霜的衣服,既是对衣服过往主人的猜测,也是在收集过往随年代留下来的讯息,如同是一种传递。
“古着店里会有各个年代的人穿过的衣服,每个人穿的衣服上是会留有这个主人的某些痕迹的,我觉得他(Van Sant)是想传递的是不同的时代的人留下的痕迹和讯息,而那种讯息的意象则是通过纸条进行传递的。但是更早些的‘纸条’又会是什么呢?我觉得‘纸条’可能是他想要传递的主旨,是关于爱,关于人的情感,这才是不同的年代人会传递下来。不管你是什么年纪,你是什么背景,你穿的衣服新旧,当旧衣服穿到另外一个新的主人的身上,他可能会感受到旧主人某些情感上的东西。”沈祎说。
孙孟晋认为在Van Sant 的电影作品里服装是在表现边缘人物的声音,电影短片本身的语境赋予了衣服作为符号的特别意义,尤其他提到在《我自己的爱达荷》里许多流浪汉身上穿着的奇特衣服,正是体现了导演在衣服上精心安排的“设计感”。“他们甚至于有些在扮演传奇的英雄人物,有的对穿衣服又十分讲究。我可以通过他的电影里看到的衣服,感受到一种边缘的声音,是这些人物通过衣服发出的。我曾经听过有一位大师是这样评价过 Van Sant ,他在电影里随便放入一个音符,到最后都能够成为音乐,我觉得他的作品里的衣服也是具有这样的功能。”
“那些(《我自己的爱达荷》里)流浪汉的衣服,一定是精心设计的,里面很多的台词就完全引用莎士比亚剧作里的台词,所以这些夸张的衣服和戏剧性的人物,是和导演背后的意图都是一致的,完全不可能是随机的。”沈祎补充说。
肥内提到了在 Van Sant 的另一部电影作品《应许之地》中,马特·达蒙饰演的男主角Steve Butler在片中为了说服镇上的居民开发天然气,他在第一天特意换上了当地人才会穿上的衣服,但是却唯独没有换走他爷爷留给他的靴子,“因为那个东西等于是他的历史,象征他自己。我们现在可以去想象,也许那个东西根本就是马特·达蒙自己的鞋子。所以就这一点来讲, Van Sant 在这部片里,就很清楚的告诉观众说,衣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符号。”
在《无边序曲》中,另一个无法忽视的符号就是那张有着“You told me everything by say nothing”纸条。首次出现在《家》中,它伴随着一迭GUCCI邀请函意外出现在Calderoni的邮箱中;接着在《咖啡馆》和《剧场》里也都巧妙以传单形式不经意出现;《邮局》中,它化身邮票;随后在《邻居》中被画家用来擦笔,到了第七集又被Calderoni 踩在脚下,我们可以将它视为是一个贯穿始终的线索符号,也可以将其理解为是一开始 Calderoni 受到 Preciado “需要对性别二元论进行变革”感召时写下的感悟,它如同火种不停地在不同的人手中传递,最后燃烧殆尽,完成使命。
肥内将这张纸条与第四集《剧场》中出现的拉威尔的《波莱罗舞曲》(Boléro)做对比,《波莱罗舞曲》最著名的就是同一段旋律的反复,但每次都会用不同的主奏乐器构成,而每次主奏乐器在进行的时候,其他的乐器更是在做配合,用一种渐强的方式呈现。
“我觉得纸条的意象有点像是音乐的做法,它不断地会让你看到,随着音乐渐强让它越来越有存在感,其实第一集已经隐约出现了,到《邮局》又变成了很强烈的存在,但它的意义似乎还没有出来,到最后又好像什么都没说,可是又好像什么都说了。为什么说第四集《剧场》这一段这么重要,因为它是作为中间点的戏,这一集等同于承前三段,又要下启后三段。 Van Sant 就是在告诉你,他的整部短片就像是音乐一样,你会看到有些人物反复出现,但这一集他可能是比较主要的,可能后面几集他就是配角,反之亦然。但一直都是有主旋律存在的,那就是主人公 Silvia,她是主旋律,她会和其他人融合,她本身就是音乐。Van Sant 以前说过,‘音乐是对集体意识的按摩’,所以Silvia被处理成了音乐的化身,所有的元素都是这种方式慢慢地反复出现,渐强,有些在你不知觉中就消失。”
另外,不容忽视的是,作为短片背景乐的《波莱罗舞曲》同样是GUCCI 2020秋冬女装秀场音乐。另一方面,在《无边序曲》的《邻居》一集中,那三位在家中男青年们用摇滚乐演绎的曲目是《月光曲》,而该音乐曾经就出现在Van Sant 的电影《大象》中。在《大象》里,与《月光曲》共同出现的是一群年轻人突如其来的暴力场面,而如今在《邻居》里却成为了年轻人欢乐相聚的背景音,这既像是Michele 和 Van Sant 对自己过去作品的致敬,也像是对当下的新刻画。
当服装最终被拆解成符号,让一切反常归于日常,让我们从看似平凡寻常的小事中唤醒自己对世界的另一种解释的视角。《无边序曲》激发的并不仅仅是无边的讨论,更是无边的思索和无边的可能性。
鹿晗不开口说话还行,一开口有被尬到。我搞不明白,都穿了衣服还打什么码,干脆把乳头切了算了。越看越觉得这是个外星,如果每个人身体比例都这么完美,穿衣品味也这么有想法,不管到哪,每天一睁开眼都是“艺术”,也挺可怕的。应该来中国的菜市场拍,满大街的二手古奇,大妈风范。
整体风格的来源当然不是GVS,而是Alessandro Michele,Ouverture系列既有他此前多季设计所奉行的田园风格、极繁主义前提下混搭而成的复古街头风尚,也充分融合了Z世代青年的猎奇审美趣味与更加平权的叙述视角。从服装、配饰再到整个空间的陈设、音乐的选取都是如此,营造出一种眩晕而怪诞的日常。从分镜和景别来看,是明确的广告片拍摄思维,但足够赏心悦目呀。
gus+gucci by michele
space space
你这么会搞事,这可让其他奢侈品牌怎么活啊🥺
整体风格的来源当然不是GVS,而是Alessandro Michele,Ouverture系列既有他此前多季设计所奉行的田园风格、极繁主义前提下混搭而成的复古街头风尚,也充分融合了Z世代青年的猎奇审美趣味与更加平权的叙述视角。从服装、配饰再到整个空间的陈设、音乐的选取都是如此,营造出一种眩晕而怪诞的日常。从分镜和景别来看,依然是明确的广告片拍摄思维,但足够赏心悦目呀。
GVS没问题 完全在线 只是主角演技太糟糕了 sorry 豆瓣演员表里甚至不给主演?
看不太懂 只看看脸
拍的这是什么鬼…到了也不知道猪脚是男的女的…链条眼镜好看!第五集画画的麻豆好看!
纤细苍白神经质的异装癖同性恋跨性别者,难穿的家居鞋,浓密的腋毛,吵闹的band邻居,不知道有没有冲水的马桶,盛装后似乎只为了取门口的邮件,这种自我沉溺的美丽富有细节和抓住眼球的能力。
以后要是谁穿鹿晗身上的衣服,科普博旁边就是鹿晗的照片,这也太厉害了吧!还是中文出镜,背景还有中国的梅兰竹菊!设计总监米开理也发ig认证了,这波是真的厉害👍🏻
色彩不错,但一定要亮度高
本质讲述的是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最后一集最佳,一位夜行女人来到门前与陌生男子隔空对话。之后她坐上摩托穿梭于罗马街道,一如虚幻梦境。
喜欢「剧场」和「古着店」。不能连着看,偶尔翻出一集欣赏还不错吧。
看多了其实挺乏味挺没劲的,但又不得不承认,时尚思维主导下的影像模式的确存在着可能的发展空间,但这次拍得太一般了,甚至比不上过去许多或知名或不知名导演同样的尝试。
至少 曾经 时尚是作为主流下的异类 引领人们看向另一个方向
So disappointed!Gucci的文化不是這樣的 那種優雅的張狂 略帶odd vintage的風格完全沒有展現出來 完全沒有廣告宣傳硬照的那種hippe 也沒有那種午後的優雅 就像是一個平庸的電影專業學生的畢業作品 最大的問題是根本不應該拍成劇情片 對白都不需要有實質性的 視覺勝與一切 建議找專業的interior design 搭幾個迎合品牌文化的場景 摩登的 復古的 前衛的 科幻的 現實的 哪怕是配上最普通的電子音樂或者pop song 也比這個強
没看懂说什么,但服装布景氛围音乐都做的很好。
视觉风格不错,但大家貌似并不属于人类
“我想要一张可爱的邮票。” 只可惜当时自己一人 没敢去感受罗马城的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