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是一段纠结的历史。我不想再这里谈太多历史事实,因为中国近代史中关于事实的争论,往往是用一个一家之言去否定另一个一家之言,争到最后无非是用对方的阶级立场来否定对方的客观性,周而复始,来来回回,不欢而散。
但是我觉得这部电影是闹剧,是糟粕。我要黑的是这部电影通过义和团这个事件传达出来的糟糕的精神。
也许部分大陆观众认为本片要比大陆的讲义和团的片子要客观。这绝对是被中学课本祸害久了的乱投医。对,这个片子里的正面人物是讽刺了义和团,甚至在一两句台词里面否定了义和团。但是实际上他们和义和团也没什么两样。他们否定的不是义和团本身代表的意义,他们只是否定义和团的运作形式。他们始终觉得,要不是被奸人利用,要不是混进了一些宵小之徒,要不是像他们这样有真功夫的人太少了,直白点说要是他们三个当领导,那义和团是可以成功的。所以大哥带着几个人以一当百,老二老三游击战消耗敌军,甚至靠单挑逼得瓦德西也服了软。老二还对瓦德西大度地说,不用剑,这样起码公平一点。这就是他们的想法,八国联军没有什么了不起,无非多了枪和炮,把这些都扔了,中国功夫就是第一。
其他的,诸如在向慈禧表演时牺牲两个演员来鼓舞官员们抗击的决心,都是中国人对“人口即是力量”的一种迷信,妄想着靠牺牲个别人,来鼓舞起千万人,舞起刀剑就能把洋人赶出去了。以人口多少来作为资本比单纯强调武器更为落后。
片子并未客观地表现义和团的起因,片面强调洋人的霸道,因而在一些历史事件的发生顺序上都进行了重新编排,使得义和团成了天经地义只是组织落后的一个运动,这与大陆教科书有什么区别。其实义和团的兴起最大的原因还是当时国人的愚昧,以为刀枪不入了天下无敌了就可以把“破坏风水”的洋人赶走。而片子里表现的并不是说国人靠功夫是打不跑洋人的,而是国人靠反派那种功夫是打不跑洋人的,只要跟着三位主角干,是能干得赢的。而且义和团烧自家东西是愚蠢的,但是烧外国人的就天经地义了。
片子为了表现两位主角和义和团的根本区别,与孙中山扯上了关系。但是按照片子里对这两个人的塑造,这两个人断然是看不懂孙中山的主张的。因为孙中山本人对义和团的评价是:
“像庚子年发生义和团,他们的始意是要排除欧美势力的,因为他们要排除欧美的势力,所以和八国联军打仗,当时所用的武器便是大刀。要用大刀去抵抗联军的机关枪和大炮,那种举动就是当时中国人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对于他们的物质进步之抵抗,不相信欧美的文化是比中国进步,并且想表示中国的文化还要好过欧美。”
这讽刺的其实就是两位主角。甚至讽刺了各位主创。因此大家只是觉得孙中山是个先进的人物,至于为何先进根本不知。
只有那个真的会硬气功却最后还是顶不住枪弹的大侠代表着义和团唯一一点进步的东西,那就是普通老百姓为了一个虚幻而落后的文明,面对强大的敌人无力抗争却又必须抗争的那种绝望和决绝。这种荒唐的悲凉是中国百年屈辱的写照。就像《赛德克巴莱》里的番人一样,进步意味着被奴役,文明意味着抛弃传统,而传统又实际上落后无比。如何抉择?无法抉择,只得一战。
这部片子,纠结于功夫招式,纠结于慈禧的奢华(逃难时换装居然直接把汉服套在朝服外面,肯定是主创们觉得脱衣服再穿很费时间),只是一种虚幻的身为中国人的落后优越感的抒发,找借口拿虎鹤双形打洋人出气,骗大家进影院的又一部流水线作业而已。自然,这是一部商业片,看似没有什么必要较真。所以我喜欢张彻,只是喜欢武侠中的张彻。历史在他手里只是营销的一个手段而已。
终于看了《一步之遥》,确实是烂片。一个导演不能惯着,一惯着就捧杀了他。虽然是烂片,但还有些亮点,有几处颇为幽默,但仅此而已。姜文经过了这次奢华的挫败后一蹶不振,竟去《星球大战-侠盗一号》这样的片子里去和甄子丹cp做配角,也有些令人遗憾。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虽然水军会糊弄人一时,但却糊弄不了一世,烂片就是烂片,永远也好不了。但有的电影就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尽管渐渐地被观众、媒体遗忘,但不期而遇后,还是会为它的精彩而鼓掌。我经常找一些老片看,比如李翰祥、张彻、胡金铨、桂治洪等导演的作品,经常能发现意外的精彩。
《迎春阁之风波》是胡金铨1973年的作品,今天看来依然精彩。影片用古装片的形式,实则是谍战片,佐以武侠片的配料,端上了一盘紧张刺激的大餐。李丽华虽是主角,但并没有抢戏,片子里每个配角都演的非常认真,非常精彩。尽管影片的场景基本上都在客栈里进行,但由于调度合理,剧情紧凑,并没有让观众感觉厌倦。
李丽华手下的四个女飞贼为了杀敌不顾生死,还有扮演蒙古公主的徐枫凶狠毒辣的演出,让这部戏充满了阴性火药味。虽然最后任务完成,但付出的代价也太过巨大,胡金铨的冷峻风格让人着迷。
相比之下张彻的《八国联军》就是一部让人热血沸腾的电影了,影片全景展示了那段历史,包括慈禧的逃跑、义和团的败亡、赛金花的营救等,徐徐展开了一幅惨烈的历史画卷。影片主线是义和团三兄弟,他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壮举,用一己之力维护了残破的大清国的一点点尊严,让观众为他们慨叹。
《八国联军》和张彻的其他电影一样,充满了阳刚之气。三兄弟和其他拳民毫无畏惧、勇往直前地以血肉之躯和洋枪洋炮对抗,让人看得热血沸腾。影片中虽也指出了义和团的欺骗性和局限性,但对三兄弟和其他爱国者却用了最热烈的表现形式来展现他们身上的豪气、勇气、义气,不吝赞美地讴歌了在乱世中中华儿女依然不屈不挠、战斗到底的民族精神,与近几年颓丧的《南京,南京》、《一九四二》等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纵观现今的内地影坛,只有小鲜肉,没有男子汉。徐静蕾的新片竟然要靠他老公的裸体做宣传,时过境迁,这种曾经使用在女人身上的噱头竟然也用在了男人身上,可见对男人的物化已经达到了极致,只要人体美、又没脾气,成天围着女人转,那就是银幕上的暖男、新好男人了!
没事多看看老片吧,你一定会增加对中国电影重新伟大的信心。
较详细展示义和团开坛的景象,当有人指出刀枪不入的原因是张四公子的横练外功,所以刀才砍不伤他,
这时坛主说:张四公子刀枪不入是凭他的真功夫,可要是上万个弟兄都相信自己刀枪不入,那只能靠我的符咒。
当五万人喝下符水后手拿砍刀去对抗两千个洋人的洋枪。这里面都还有很多小孩子,都是去送死。你打算用多少人的性命去换你的前程,这时,坛主回答:一将功成万骨枯,自古如此。
有一段坛主自吹造谣的,一开始是捡了三个,后来谣传到最后变成了一口气杀了900个。还有个在太后面前的可谓自杀一般的“刀枪不入”展示。设计的都非常棒。
邵氏电影一贯的传统古典美学,像传统戏剧,讲究身段,大量传统武学的展示,一贯较高水准的武打设计和打斗场面。
张彻说傅声在多方面是成龙周星驰刘德华的先驱,成龙先驱大概是从电影类型和表演风格上说的,刘德华先驱大概是从那次致命车祸和临时换人来说的,至于周星驰先驱,我倒觉得姜大卫更像一点。张彻关掉长弓撤回邵氏的那五年是我最不能理解的五年,总觉得以他的学养和见识,不该到这时仍在拳脚功夫片里兜兜转转,即便不完全转型过去,也未尝不可以抽出时间拍几部现实主义的社会问题剧(虽然拳脚功夫片也能借古喻今,但总难细致深入)。所以,困惑之余只好理解为其中有他个人性格的原因,也有经济预算上的限制,而且(他自己说)那几年香港电影的大环境也不见得好,——这些就更不是我能了解的了。
长弓那几年,张彻是多么热血汹涌啊。到底是个旧式文人,从香港返台湾(对他而言的“国内”),念念不忘所谓知识分子的责任,对家国的热忱简直是火烧火燎。他说另组长弓和蒋经国对他的余情只是一次巧合,但这巧合必定使他暗暗欣喜骄傲。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虽然他以政客式的狡黠避开了蒋经国可能的探班,从而保全自己旧式士大夫一般隐匿的姿态,但专栏文章和电影作品里,都明确显示着对政治和社会的热切关注。
长弓时期他最可看的作品可能就是《八道楼子》和这部《八国联军》。十足的爱国主义和右派立场。但这两部片子都使他经济上受挫。《八道楼子》比《八国联军》幸运一些,至少在审查上没有太大阻碍。张彻后来对《八国联军》被禁被删一直不满,总希望能恢复全貌和大众见面。如果这两个片子当年在票房上更成功(尤其是《八国联军》),张彻后期的道路会不会有些不同?
1975-1977年,我怀疑是张彻彻底老去之前的一道回光返照。当然,这个怀疑目前还需要继续看他80年后的电影来验证,但,我猜想也许不会太错。
张彻在1976年拍了两部可称之为大制作的电影,一部是《八道楼子》,另一部就是《八国联军》,两部的共同点都是对抗外敌,不同点在于《八道楼子》是张彻两代弟子的“大合唱”,而这部《八国联军》里挑大梁的就是他的第三代“双子星”——戚冠军和傅声。
现在看起来,虽然都是走功夫路线,但两人当时是两种不同的风格,傅声总体看来和成龙更为接近,表演中略带喜剧的成分,如果没有车祸的事情应该后面会很吃得香,况且他的外型也能给他加不少分,即使放到今天来也能选个“好男儿”吧;戚冠军的演技就显得生硬了很多,不知道是否性格使然,感觉表情的丰富程度还不及早期的李连杰,而且他的外型不算是那种很阳刚的,再加上后来香港功夫片比较推崇的是成龙那种闪转腾挪的喜剧风格和李连杰那种干练潇洒的大师风格,所以他后面的发展就不太好了。
我看多了邵氏当年的老电影,越发感觉像《八道楼子》、《八国联军》这样的电影除却细节部分,总体来说是可以当做历史科普剧来看的,这部电影里对八国联军入京前后清政府、义和团以及普通百姓的刻画还是很深刻的。
慈禧太后听戏那段和义和团“灭洋”那段时在影射江青的样板戏和红卫兵运动吧。
数一数二的邵氏大排场之作。
评分绝对是低了,邵氏的家国情怀难得有这么好的,两个多小时的时长也有优势,该有的都有了,意料之外的好看。ps马哥波罗变身德国统帅瓦德西。
「义和团」始终是中国人性的照妖镜,本片可谓有教科书的意义,而后半段则完全沦为传统「英雄/美人」和侠士以武平天下的中国传统「英雄梦」,从这点上看无论是义和拳、红灯照还是后来的霍元甲甚至到现代的李小龙之流,也依旧是中国人的无尽白日梦。
三星半。义和团这题材天然的适合张彻。一开头这是在跟李翰祥较劲么。刺马的影子。人海战术。黄继光的死法。戚冠军真不好看,而且有女气,他的眉目神情常常让我想到焦恩俊的小猫。片长137分钟,不知是否足本。样板戏,红卫兵。没找到字幕,德语部分不知所云。小福子的死法。
7.1;三個摩登男性
也许在那个年代,张彻的打戏能让电影锦上添花,但放在今天,画蛇添足了。
影片较长,大致可以分为联军入城前后,前半抨击义和团,招摇撞骗,画个烟熏妆,涂个熊猫眼,敌人来了只顾跑,打砸抢烧却在行,后半颂扬刚烈,戚冠军打出城,杀了假头领,远赴兴中,傅声混战东洋,身中数枪,死而挺立。
场面大,有内涵。义和团有招摇撞骗的神棍,有愚民,也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好汉。功夫抵不过枪炮,傅声临死还是拿起枪才报了仇。廉价的爱国主义唬不到我,可这样国仇家恨的大背景下,实在的增加了悲剧气氛,有深深的无力感,个人再怎么牛逼再怎么取得局部胜利最后还是输定了,站着死躺着死反正是死定了
本片取材於清末時期,但並非《馬永貞》,《大刀王五》的真人真事,而是以“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以及義和團來包裝虛構的人物故事。此片製作規模可謂不折不扣的大片,不僅邀請英國演員理查德哈里森來飾演聯軍統帥瓦德西,更有邀得已息影的李麗華复出飾演慈禧太后一角。開場的慈禧梳頭,穿衣,戴首飾,吃早飯,聽戲等,是張徹作品罕見的細緻與華麗,大有和李翰祥的《傾國傾城》一斗之意!而此片亦有張徹導演隱藏的野心,比如在肯定義和團反抗侵略的民族意識的同時,亦諷刺人民崇拜他們的盲目激情,這種扭轉傳統熱血英雄的特性,對魯莽而激進的武鬥精神的反思,是張徹中後期少有的反英雄之作。
参团的人不相信义和团但是只能寄希望于义和团,是件很令人心伤的事情,片中关于给太后献技也蛮好玩的
历史观很正确 兴中会的主题音乐特主旋律
前半段八国联军,后半段神拳三壮士,功夫和历史总无法很好地融合,但偏偏,这又是在说大历史下的功夫的电影……实在头疼。
八国联军都进城了,张霹雳还在一板一眼地拍着他的龙虎蛇鹤豹,比影片着力批判的义和拳还无稽。对神拳的展示和对孙文的吹捧堪称《男儿当自强》的先声。慈禧褒封义民,赛金花色诱瓦德西的传说都被拍成了阳刚版。小咪的慈禧和孙越的李莲英都不错,甄妮的小菊身段太玲珑浮凸了。
两星半吧。布景和服化道看了很难受,可能当年算大制作,但还是拙劣得紧,台湾的古装戏就没出过什么能入目的,这个还算贴近了。孝钦后那个摇头晃脑故作挑剔的劲儿,压根不是最高统治者的表现,而是档次低的人却要表现高档的端着的拿腔拿调,差劲啊,还不如她自己演过的杨贵妃那么自然。
与《八道楼子》是同时期作品,都属于战争大场面爱国题材。这一部极具讽刺意味,义和团首领为了自己的前途,让群众相信自己有刀枪不入的本领,用万千骸骨谋自己前程,而待八国联军攻来时却自先临阵脱逃。个人力量终究有限,三位主角两位牺牲,一位南下寻找孙中山去了。这部也可看作邵氏版的《黄飞鸿2之男儿当自强》。
喜欢胡锦♥,喜欢大仁哥♥,喜欢小戚♥,喜欢阿声♥。史观很正,尤其那个杀了9个鬼子最后传成了杀了9000个鬼子和义和团当慈禧的面表演刀枪不入的桥段,真是讽刺。扶清灭洋?呵呵,空有一腔热血却已经无力回天。
小兄弟,你要是不喜欢,可以叫我一声姐姐——叫我姐姐,叫我姐姐,叫我姐姐,我是你姐,叫姐。
所以张彻拍历史大戏也是不含糊,虽然微微模仿了点李翰祥,李丽华的慈禧略富态,胡锦的赛二爷真是好!各路打酱油都有甄妮孙越崔福生,也是了不起啊!
剧情粗糙一些,但好歹对历史有一定的反思。
影片大部分都在讲义和团,起名《八国联军》大概也是作为商业噱头。一方面,看到了中国的屈辱历史,中国不乏勇敢之士,以赤手空拳对抗洋枪洋炮;一方面,民众之愚、妄自尊大皆有体现。张彻能够表现出这些东西,也实属不易。近来,我刚好在看近代史,观此影片,感触良多。影片的不足(同时也是特点)可能更多突显了赤手空拳对先进武器的无力感,那种绝望感,拳对枪的冲突,永恒的悲怆!但八国联军的残暴并未突出,更多显出义和团的愚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