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电影的风格在韩国片中也算独特,因为它越来越贴近一部正经的美国片,这种价值观上的变化让韩影的我既惊喜又不爽,惊喜的是韩影对自身的突破,不爽的则是它没事为什么要去学美国。
我们还是来谈谈恋爱吧,至少这个话题不伤感情,我相信大部分能看懂这个电影的人,都应该是过来人,对于恋爱过程中反反复复那一套早就已经见怪不怪了,电影中其实有个误导人的数据,就是女主对男主说的那段“复合论”,什么分手后复合的情侣占87%,但复合后最终还能走到一起只有3%,乍一看挺是那么回事儿的,其实那3%绝对不止分过一次手,我刚才说过了,大家都是过来人嘛,所谓的过来人就是经过了千锤百炼才走过来的人,你去问他们什么是恋爱,他们没准真会告诉你,恋爱其实就是儿戏,分分合合,合合分分才是真,那些作的要死的“模范情侣”们,不是图样就是图新破,不信咱就走着瞧,哈哈哈哈哈!
其实我上面笑的没有你们想的那么苍白,虽然我不是什么过来人,但我还是比你们要懂这里面的门道,比如电影中的主角,你说他们是真的爱着对方么?爱!必须爱!只不过他们都爱错了,在一起是因为爱上想象中的他(她),分开是因为发现对方原来不是那么回事,复合又是因为发现在一起的时间长了,连对方原来不爱的地方也开始爱了,那好吧,既然连不喜欢的都喜欢上了,那还有什么理由不在一起呢?结果在一起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己是在用错误的方式爱着对方的缺点,现在态度摆正了,就不知道该怎么去爱了,所谓的爱也就剩下精神层面的了,精神粮食虽然也算粮食,但你吃再多也会饿的呀!等到他们都饿死了的时候,那再分手,只是时间的问题了,至于他们最后怎么又走到一起去了,是不是他们真的找到了正确的爱的方式了,这个导演没告诉我们,因为他想说的是:这是电影啊!又不是生活!你们要想找答案,就自己在生活中慢慢体会去吧!笨蛋!
这个电影还讲诉了一个很现实的社会问题,就是“七年之痒”在现代社会已经提前到了一个你不能想象的时间段,这个快餐式的社会,所有的东西都快的要死,你看似这个社会在飞速前进,其实它已经倒退到了一个很难去想象的境地,不信你们现在可以扪心自问,你所拥有(向往)的那个人,你真的已经(能够)爱对方七年之久么?
8分,我觉得对于我爱电影这件事,爱多少个7年都是不够的~
这部片是人间多少男女爱情的缩影啊。很真实,贴近人心。
一段恋情从分手到复合,再到分手,听起来俗套令人厌倦的剧情,原来可以讲述得如此精彩。叙事精炼,节奏轻快,脉络清晰,故事精彩流畅,毫无缀笔。给导演和编剧满分。
面对爱情的分分合合,有多少男女如他们一样真心爱过,努力挽回过呢。相信每一对真心爱过的男女,都会感觉到强烈的共鸣与感动。
大约在每一段爱情里,分手都是必修课。就像剧中说的,这世界上百分之八十二的男女在分手之后都会选择复合,而最终能走到一起的只有百分之三。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七分手的结果与第一次一样。
我想,大概只有分手之后尝试过挽回的,才算真正爱过吧。就像剧中男主,明知道胜算仅有百分之三,也要和女主再试一次。就像女主,明明害怕,也愿意跟男主再试一次。
<图片1><图片2><图片3><图片4><图片5><图片6>
而遗憾的是,就算他们努力尝试过,也还是成为了那复合失败的百分之九十七。
以下严重剧透——
两人第一次分手之后,做尽了彼此破坏的好事,看得人心惊胆战,觉得分手到这么难堪何必呢。可是,事实证明,大约真的是有多爱才有多恨。所有的相爱相杀,不过是因为无法忘记你。女主在和男主分手之后,很快就和同事介绍的男同事上床了。寂寞也好,需要也罢,原因似乎并不重要。男主也和别人在一起了。可是,两人分明还放不下彼此。尤其是男主。
一次公司聚会,男主从别人那里知道了女主的裸照被那个男同事随意传播,忍不住为她出头,把对方打到住院。于是相爱的两人终于挑破,于是复合。
<图片7>
<图片9><图片10>
复合后,再次做爱有了初次般的紧张与喜悦,彼此对待这份感情也变得加倍珍视和小心翼翼,可是,也有了无法忽视的隔阂。(虽然男主从来没有责怪过女主,但是心里无法接受女友和别的男人上过床。)大约由于彼此太过在乎,越是小心保护不去触碰敏感区,反而越让彼此感觉压迫。两人的感情,因此变得非常压抑,再也回不去从前的亲密快乐。
就算彼此真心相爱,努力相守,依然无法弥合。
于是,他们又分手了。
还是成为了那失败的百分之九十七。
<图片11><图片12>
可是这一次分手,彼此心里都要好很多,没有第一次那么痛苦不甘。而是平静,接受,安详。好像分手那天游乐场的大雨,倾盆过后是平静与和煦的晴天。
也许爱情就是这样,只要是好好爱过,认真对待感情的,就不会得到惩罚。
明明相爱,却无法再一起。也许,有些问题,只能靠时间来解决。
几年以后,两人再相遇,依然是彼此都觉得电影不够精彩而在影院外重逢。两人又再次走到了一起。
此时两人都成熟了不少,没有了曾经的青春洋溢与欢快氛围,而是成熟而平和,那么自然熟络的,充满欣喜的,一同穿越着一段长长的马路,商量着去哪里吃饭……
影片就在这一帧温情而未知的结局中落幕,让人充满温暖的期待。真是自然又恰好的安慰。
不知道他们最后会不会在一起,也不觉得非要在一起才圆满。
看完全片会觉得:就算分分合合,只要彼此真心爱过,为爱努力过,就算最后依然不能在一起,也没关系。只要真心爱过,努力过就好。
2016,第一部喜欢的爱情片。给五分。
电影贯穿一个主题:分手后又复合的情侣能走到最后的只有百分之三。
导演通过男女主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原因。
一,分手再复合,问题还是原来的问题,但分开的接受程度提高了。
引起分手的“吵架”背后都有可以深究的原因,能不能疗愈,是关系向不向好的关键。
一方缺乏安全感→探索在亲密关系里不能安心的原因,是把感情看得太重,是童年安全感的缺位,还是因为伴侣感情的游离不稳定?找到原因之后去化解或者转移注意力。
一方脾气太大→《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中提到:“愤怒是大多数人最容易进入的情绪,因为它是指向外在的,愤怒地责怪别人能让你感到痛快又义正词严。但宣泄出来的情绪往往只是冰山的一角,如果你透过表层去看,就能瞥见表象下积聚着更多情绪,那些你没意识到的或,是不想表达出来的情绪:恐惧、无助、嫉妒、孤独、不安。如果你能包容这些更深层的情绪,在足够长的时间里去理解它们,倾听它们的诉求,你将能更有效地管理你的愤怒,那你也就不会总是怒气冲冲的了。”脾气差的人不会和所有人都闹脾气,是你的需求满足不了她?还是交流方式出了问题?能不能磨合?
亲密关系需要一起磨合,只可惜很多情侣只关注感受,忽视了背后可以成长的部分。
二、分手再复合,容易影响爱情中的“信任感”
爱情由三个要素构成:亲密、激情和忠诚。
亲密就是彼此信任,分享秘密和隐私,亲密无间;
激情是指生理欲望;
忠诚是一种排他性的承诺,表示伴侣之间除了彼此外,没有其他人。
分手之后,男主找了更年轻漂亮的女朋友来示威,女主则被动的用一种更惨烈的方式伤害了感情的尊严,再复合的时候,感情的基石已经没有了,吸引力不会增加,亲密感被损害,信任崩塌,只能指向离别的结局。
三,分手再复合,不吵架成了约定俗成的秘密,但不吵架代表不及时沟通,不沟通的感情更容易趋于冷淡。
这就像一个常用的花瓶摔碎后黏合,怕它又摔碎后再不能黏合,索性不去用它,久而久之,发现花瓶没有了当初的价值和亲密,索性换一个。
因为经历过这么惨烈的争吵,彼此都深知争吵对彼此关系的损害,怕直面问题会影响关系,情侣往往选择让问题不上台面,这才有了两人复合后甜蜜但尴尬的相处氛围。
慢慢地,两人间的隔阂感越来越重,两人经历过如胶似漆的热恋状态,知道这不是爱情,也再难达到爱情,深知两人不能在一起的原因就不会怨懑,对你不再那么在意也就不会向你索取,两个人就这么在渐行渐远中平静离开。
到再偶然相遇的时候,还能问一句:最近怎么样,还好吗?
(一)100°的沸腾
恋爱的初期总是甜蜜到令人发胀,满满的爱意甚至无需任何情话就能腻的人充满幸福。她和他必然是那样爱过的,尽管影片中并没有拍出他们分手前热恋时的状况,但他们复合后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足以证明,曾经的相爱的过程,应该更为幸福。玩闹时的笑颜,约会时的斗嘴,简简单单,却又令人向往不已。
(二)50°的温吞
恋爱的中期里有了猜忌和不安。或许因为对对方已经有了足够的了解,所以一旦出现自己想要独自承受的,想要隐瞒的,都破坏了曾有的坦诚相对。
就如她在他递来热饮的时候,匆匆的删掉了MSN上的聊天记录。
就如她明明收到了态度恶劣的短信,却仍是没有据实说来。
明明他们分手的时间并不长,明明刚复合的时候有过梦幻般的幸福时光啊,明明有坚定的信心认定自己会是那3%的稀有人群的,但是为什么相处的时候越来越压抑,欢笑的时刻越来越少。
饭桌上,没有他人调剂的时刻,他默默抽烟,她盯着手机。彼此尴尬不已。
(三)0°的冰冷
上一次的分手结束于游乐场,这一次的也是。
下了雨的游乐场弥漫着再也抑制不住的苦楚。
她哭着问他,你还爱我吗
他说了很多,但就是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
说到底,她觉得她在隐忍,他觉得觉得他在付出,彼此都付出真心,但还是满足不了对方的渴求,累了,就只能分手了。
那些曾经有过的开怀大笑,都在岁月的流逝中演变成了鸡毛蒜皮的事都可以吵到面红耳赤。
(四)尾声
中乐透的几率只有814万分之一,但他依然保留了这个习惯。
就像他们曾经以为自己就是那稀有的百分之三一样。
过了许久之后的再次会面,彼此的眼睛里仍然充满了对对方的情意。
他对她说,他买了那么多次的乐透却一次都没有中。
她笑着说,那就和我一起买吧,说不定就中了呢。
结局是开放式的,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再次走上分手又复合的老路,就像被他们嫌弃的那部电影一般,只看到他们谈笑的背影和谐的如同当初。
阳光正好。
复合的情侣中有97%还会再分手。定胜负的是沟通能力吧。
还不错,尤其前边的撕逼戏,有点耳目一新,要是再刻薄一点就好了,最后觉得有点拖沓,雨中分手其实就可以结束了,我觉得。这神马银行,那位新人逗比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新人导演作品能到这种程度真的很厉害啊,感情真实,整个故事也很有趣。包括在包装上也用了一种半记录的方式,以打破与观众的隔膜,虽然这点处理得没有那么好。李民基怎么瘦成这样了
分手的情侣重新复合的概率是82%,但是复合后能走到最后的只有3%,剩下的97%会再次分手。中乐透概率是814万分之一,但是还是会有人中奖,所以3%是很大的数字。。。
有点[志明和春娇]的意思
第一感觉就是办公室恋情太可怕了,这些人居然全部在搞办公室恋情。今天看的第二部分手电影,果断还是泡菜国的更狗血。很不厚道的想推荐给所有分手后又复合的情侣:“快看吧,看完你们就不会感觉再爱了~”
混乱的结束和混乱的中间,然后混乱的开始。毫无准备爱的又如此用力的两个人,不就是我和你吗
下雨天的遊樂場常有,百分之三卻不曾親眼見過。
其实整部电影前边都还好,后边都拧呛。太贴近了平常生活的电影,连我都不知道该盼的是个什么样的结局,真的分了手让人失去对恋爱失去希望,大团圆结局又太俗套。谁能给生活一个结局,,,也是难为导演结局那么拧巴了。
不是性别偏见啊,就这剧情里,其实能不能走下去真关键取决于男主的成熟度了。他俩演起来真有情侣感,金敏喜的眼神是全身上下最特别的,跟一直泡在泪水里的瞳片一样,有肿胀感,但比起郝蕾的决绝和挑衅的肿胀,她的肿胀更多的是一份含情和放空。
后面的分手看得好心塞。话说你俩这样分分合合的,全公司的人都腻歪了有没有!
所有的激情,就像后来那个下雨的游乐园,再也燃烧不起来。压抑的言语,委屈的心事,和好后的每一天都胆战心惊…过山车上两个人都没有闭眼,因为再也没有什么比放下更害怕…“两个人分手后复合的概率是82%,但复合后能一直走到最后的只有3%,那97%再分手的理由其实都跟第一次一样。”
爱情真的是俗透了又没劲的东西。
天下情人,合久必分,分久必忘。再怎么折腾,也是一样。
一段普普通通的爱情故事。。因为金敏喜的存在而闪闪发光。。情侣之间的相爱相杀看得教人灰心。。失恋的冷战的多年没有恋爱的就别看了。。因为与这种片子感同身受而泪如雨下的场面实在是太惨了。。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分手的情侣重新复合的概率是82%,但是复合后能走到最后的只有3%,剩下的97%会再次分手,再次分手的理由往往和第一次一样。【所以分手这事儿还真是也遵循了“一回生二回熟”这句老话啊】
看别人的故事太容易疲惫了。那种消耗彼此的争吵与无济于事的无理纠葛。更想看的,是他们偷偷恋爱的过程。怎样躲避开同事的注意满足于只属于两个人的快乐,怎样爱上明明知道不完美的对方。
跟韩国爱情电影路数不一样,但不太喜欢结尾。要是我是制片,会把结尾当做番外做网上推广。整体风格十分彭浩翔,特别是配乐会带来志明春娇的错觉。细节取胜,值得看
两个凡人而已
因为真实,所以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