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暴殄天物!
据说,这是当年日本东宝公司斥资20亿日元打造的大片。
一开始,我也的确觉得日本人果然不同凡响。像这种类型的灾难片,如果搁在美国好莱坞拍摄,他们至多会拿自已的一座城市来开涮——这座城市通常会是纽约。而日本人真是更狠,整个国土都不放过,天崩地裂,岛国灭顶,这真是不给自己留一点后路啊!说实话,这真的把握我给震撼了,真的觉得日本人对自己下手够狠,他们是要在电影中把自己逼上一个真正的绝境,这也许不再是面对灾难时的个人或者某些群体的抗争,而是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
所以,我基本上是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来观看本片的,也是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准备着经历那场电影中的日本沉没。我很想看看电影是如何在这种毁天灭地的绝望中来表现日本民族的独特精神与内涵的,虽然这只是存在于一个虚构的情景之下,但我还是很关注,因为也许只有在与赖以生存的物质根基生生地完全撕裂开来的时候,精神层面的东西才会更加清晰,更加突出,更加具体可触。我就在等待着电影给我这样的一种触动。
只可惜,影片的后半部分让我大失所望,完全沦为了好莱坞式的灾难片,孤胆英雄舍己为人,拯救世界。真不明白,好莱坞电影其实还是有许多优点的,为什么好的不学,偏偏要学这些俗套的、形式化的东西。其结果就是,使得本来很深刻、很宏大、很有感染力的主题,在电影的后半段被演绎成了一部靠特技效果和煽情元素混杂支撑的二流娱乐片了!
暴殄天物啊!
据说本片是改编自一本著名的科幻小说,不知道原著的结局是如何的,不会如此陷于平庸吧?
2 ) 《日本沉没》与日本人的焦虑心态
这部电影确实是日本难得一见的大制作,灾难场面做得很真实,直升机、军舰和潜水艇都用上了。
我觉得这个片子反映了日本人一直以来的焦虑心态。日本是一个岛国,土地狭小、资源缺乏,加上地震、火山和海啸等自然灾害严重。因此日本人有很严重的危机感。日本之所以热衷于侵略别国跟他们的这种焦虑心态有密切的关系。
《日本沉没》把日本人的这种焦虑扩大化,设想在最严重的情况下日本应该怎么办。“日本沉没”是一个象征,代表了日本人心头驱之不去的焦虑。
当然,这个片子是日本人拍给日本人自己看的,当然会强调他们的爱国精神,起到激励国民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看,它也是一部励志片。
3 ) 日本再次沉没
这是2006年日本人翻拍1973年版本的《日本沉没》、电影。
今年9月,我阅读了原作者小松左京的小说版《日本沉没》,相当震撼。
不过,小说里的日本是确确实实地沉没掉了,而电影里却凭借偶像演员的魄力和假想的科技实力,挽狂澜于既倒,将正在沉没的日本救活。这是电影导演的美好愿望,但我却觉得如此的设定实在是有违原作者的初衷。不过电影院线与严肃小说不同,所谓娱乐至死的大众文化,本来就是最低限度地满足所有人共通的欣赏乐趣。
我记得我国中央电视台的CCTV-6电影频道都曾经播放过1973年版的《日本沉没》,但这部2006年的新作明显在CG动画和视觉特效等方面有了天翻地覆的进步,不少灾难爆发的场面之效果直逼好莱坞大片。20亿日元投资支撑下的新版《日本沉没》,虽然还赶不上《后天》,但已经完全超过《天地大冲撞》。
最近正值日本首相访华,还去北京大学做了演讲。虽然政治、外交并无绝对的敌友,但相信未来的几年会是一个中日关系回暖的新阶段。希望国人能够在牢记历史、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能通过《日本沉没》这样的内容借鉴、学习一下日本民族特有的危机意识,以助我大国崛起、全面复兴。
4 ) 《海防最前线》与《日本沉没》的狂想曲
《海防最前线》(The Guardian)(简称海),《日本沉没》(Sinking of Japan)(简称日)
海:哇,你用那么多的钱来拍喔!20亿日元哩!
日:那里那里。你才厉害,叫好又叫座!
海:都是各位乡情父老赏脸而已。你也不差呀,日本政府倾全力支持拍摄喔,出动各相关的机构,还邀请海洋研究开发机构(JAMSTEC)担任顾问,让影片出现的特效更真实。
日:谢谢,其实这部该片自小松左京的著作《日本沉没》,在1973年就曾被搬上银幕,现在重拍是因为有了雄厚的资金,加上特效技术一日千里,所以才能拍成这史上投资最大的电影。
海:我觉得我们很相像叻,都是英雄主义国家,无论什么事情发生,我们都以大英雄来拯救世界。
日 :是吗?我还记得二战时期被你炸得粉身碎骨,都是靠我们大和民族自强不息、埋头苦干,经营了二、三十年的时间迅速爬起。我们的英雄主义,跟你们的相差甚远。
海 :无论如何,我们还是最佳盟友,哈哈!!
日 :你片中的男主角Kevin Costner,已经难现昔日风采了,自从凭Dances with Wolf一片夺得最佳电影和最佳导演(他本人)后,便难得再看见他有水准(比起Dances一片)之作了。不过,他还是选对了戏路,不再谈情说爱,做个海防员教官,踏实地演好这个角色,佩服佩服。
海 :哈哈,谢谢。你的男主角草什么剪,演的很木哩……我们的Ashton Kutcher虽然年轻,有个大他16年的老婆Demi Moore,但是他的演出是多么的精彩,真是扣人心弦!
日 :是吗?他是草剪刚—我们日本最有名的人气偶像团体SMAP的成员哩,酱你都不认识?
海 :是吗?又酱的团员吗?没有听他的名字哩。我只听过木村拓……海,不是不是,……对,拓哉!
日 :那你的女主角Melissa Sagemiller只是花瓶叻,不像我们的柴崎辛身为拯救员,不但英勇救了草剪刚和小女孩,而且还下定决心不要苟且偷生,留下来解救更多灾民。
海 :的确……柴崎辛的演技从以前的日剧《Good Luck》开始就很耀眼,我们的Melissa Sagemiller就输了一大载,不过Melissa也有点亮丽的演出嘛……
日 :哈哈,算是吧。那你有什么感动的情节吗?
海 :哇,整套戏都充满了感动!一句“你如何决定谁将活下来,谁将死去?”超炫吧!
日 :有钱、有权的留下,其他的给我死去吧,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
海 :你这就是势利眼!我说要救人,就从我最先接触到的受害者开始,以最快的速度,把他们一个个地救上!
日 :你认为你比按着老婆,不断往海面上浮的老啊伯好很多吗?
海 :(哭…)对,我用了很长的时间才能明白这个道理……
日 :那你能感受我们矛盾的痛苦吗?当你的国家即将毁于一旦,你将如何做出选择,要逃离这个养育你的国土(寄人篱下、依靠有限的外国援助,能吗?),还是留下自救?
海 :当然是自救!槟城不也有自救会吗?听说好搞得有声有色,自己的问题,自己来解决!不要依赖别人,等候上天的眷顾,那是妄想!
日 :我们没有上帝,只有靖国神社!
海 :哦,就是那小泉不顾邻国如何反对都坚持参拜的靖国神社?
日 :是的!我们的战神!
海 :你们舍身救国的精神,也叫我们汗颜!不顾自己的性命,驾驭潜水艇到深不可测的渊谷里点燃核炸药,试问有多少人能如此鞠躬尽瘁,为国捐躯?对比自私自利、卖国求荣的代首相,他是多么的无耻,留下国民陷入万劫不复的窘境,自己先行逃离日本,简直是你们日本人的耻辱!
日 :难得海兄如此深晓大义,我们日本人绝对不是贪生怕死的懦夫。再来,我们一定能同心协力,统治亚洲!呵呵!
海 :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后记:
1. 以上纯属虚构,文章内容未必反映真实状况。
2. 国际关系上日本的最亲密盟友为美国,而由于美国在当地驻军,令日本在美国的东亚外交策略中有一定影响力。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系,日本努力在世界舞台上争取与之相等的角色;曾联同德国、巴西及印度国组成四国集团向联合国提交改革安全理事会建议,其中提出加入该等国家为常任理事国。某些问题,例如捕鲸,偶尔令日本成为国际组织的批评对象,但日本与世界关系基本和谐。与此相对的是由于对二战历史、领土划界及军事威胁等的认知不尽相同,日本跟邻国,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北韩及南韩的关系则相对紧张。资料取自维基百科
5 ) 日本会沉没吗
十月电影公社策划之地震题材灾难电影季之三
日本会沉没吗
至电影《日本沉没》,欢迎品阅,转发有你!
本文只关乎电影无关于政治
出品:十月电影公社 编辑:十巅
原创作品 非请勿转
视频等素材来自源网络,转载不可用于商业用途
向辛勤工作的所有字幕组牛人门致敬!!!
一句话影评
美国大片的套路都是当了英雄又赢得美人,日本大片倒是很好运用了逆向思维,而且还在关键时刻“把持住了”。
为什么要看这部电影
据某些媒体报道,《日本沉没》可能成为现实,这次精彩的预演一定不能错过。
影评
《日本沉没》改编自小松左京所著的同名小说。
这整部电影描述的破坏场面只占135分钟电影时长的很少一部分,
电影剧情更多的描述了一个国家的不确定未来,
对于这个国家里的每一个小小的个体来说,
这样的恐惧是难以战胜的,
在这样的环境里,
人性的真善美、凶险恶都被淋漓尽致的展现。
人类脆弱的秩序和道德是否经得起考验,这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命题。
电影一开始,美国专家就介绍了对日本沉没的预测,并用巨大反差的场景来对应末日论的独白。
戏说剧情
史上最LOW首相:
日本正面临亡国之际,刚上任的首相却将国宝转移以卖国求荣,甚至不关心国民的生死。这首相真LOW爆了。
就在拯救日本于绝境的最后一刻,平民男主角用生命的代价赢得了成功,难道不LOW的日本人都深藏民间。
其实男主角在关键时刻也LOW了一下,也许是导演怕男主角拯救日本时发虚,误了拯救国家的大事,才让男主角LOW了一下。
但是,在盛产爱情动作片的日本,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说来说去,富士山到最后还是没有喷发,这就代表着日本人的信仰还在,日本也没有倒下。
如果富士山真的喷发了,《富士山下》这首歌也许就该改名为《富士山上》了。
身处这样的灾难,我们能做些什么
据说日本的地震都是由于背着世界的巨鲶的生气时突然颤动造成的,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只让这只巨鲶背着日本就好了。
电影启示录
面对大自然,人类甚是渺小。
将来,地壳运动也许真的会将《日本沉没》《2012》这样史诗级别的场面带入我们的世界。
另类观影感
据说某些国家的民众看完《日本沉没》后感觉很爽。
也许导演就是要利用这种情绪大捞一笔。
如果导演接着拍摄《富士山爆发》,票房也必定大卖。
亲们如果也带着某种情绪观影,你会是什么心情?欢迎留下评论。
向辛勤工作的所有字幕组牛人门致敬!!!
谢谢品阅 电影浓缩人生
转发有你,欢迎大家关注 “十月电影公社”
6 ) 很值一看
又一齣原先沒打算看的電影, 當然去看不是因為自己想看了. 記憶中除了兒時看過"哥斯拉"外, 應該是第一次看日本的災難片. 而到戲院看日本電影也是許久沒有做的事情, 上一次應該是看"在世界中心呼喚愛".
草弓剪剛, 柴崎幸, 加 豐川悅司, 當然有點號召力. 資料搜尋一下也會知道電影是1973年的翻拍, 都是改編自作家小松左京1973年出版的同名暢銷小說. 當年也是東寶的製作, 成為當時災難電影熱潮的先驅者.
電影開端較多科學解說, 觀眾或會感到節奏略嫌慢了點. 視覺效果還可以, 但不是太多太豐富, 聲音及音樂也沒有特別. 災難故事當然需要有浪漫的愛情故事點綴, 亦當然由美女與俊男擔當. 飾演潛艇駕駛員小野寺的草弓剪剛及飾演拯救員玲子的柴崎幸演技尚可, 不過不失. 電影中也有數幕美麗動人的畫面, 當中一幕小野寺與玲子在日落前, 淡黃的光影下, 在小屋傾談, 小野寺問玲子, 日本沉沒前會否跟他往英國, 加上海鷗的叫聲, 是電影中鮮有的感人場面.
看慣荷李活式的災難片, 或許你會覺得"日本沉沒"不夠刺激, 不夠震撼, 沒有感動位, 場面不夠豐富. 不錯, "日本沉沒"不及美式災難片如"Independence Day"或"The Day After Tomorrow"等從多角度描繪災難帶來的滿目瘡痍. 美式的多數有多個層面的, 描寫許多方面的人物, 社會, 城市, 等等. "日"雖然也有, 但始終比較單一, 不夠豐富.
不過, "日本沉沒"就是有日本電影的特色, 就是這種有別於荷李活式的拍攝及處理手法, 令觀眾有不同的感受.
儘管看了不會令人回味無窮, 但是很值得一看的電影.
如此大的灾难果然不是能简单呈现的。虽然剧情方面有很牵强的地方,但是对于有如此强烈危机感的表现者,我不想苛责。
灾难场景明显不够,感情戏太多了啦...柴姐开摩托帅得没法说哦!
基本在全睡眠狀態下看完.除了因爲看的是配音版以外,其實我當時真的很困.
要是现在碰到,看封面和名字还真的不会去看。
拍的比较失败……
彭浩翔说的:日本沉闷!
蛮好看的。
= = 单纯把五星给电影名字可以不?
看了地震再来看这个电影 吓死个人啊TAT
末日的绝望。
好的商业片
怎么说呢 作为灾难片的话 还行 但要融入爱情 就显得很空
不为整个国家而只是为了守护你一个人而已...前一个半小时节奏太缓...感觉有些闷...画面拍的极有美感...特技也实在很有国际水准...不过男女主角的感觉戏处理的有些失败...影片没有象西方式灾难片一样把中心放在沉没的过程和画面效果上...而把很多经济政治文化因素考虑进去值得表扬...是日本岛民忧患意识的体现...
沉得真好
太拖沓,技术含量浅。
小学一年级,代青松斗给我说了,人类最后都是遭安死的!
日本人霍霍自己绝不手软,不过倒是看到日本国民的良好素质,面对灾难真的是面不改色心不跳。另外,男女主角造型属实……
好主旋律的片子啊,尤其是最后那个仰望朝阳的场景,确确实实被雷到了。
其实我觉得《日本以外全部沉没》比这片好看很多
仅仅是开头一段关于日本风光的画面是相当相当的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