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趁疫情封城刷一刷老电影,总觉得能挖掘到一些宝藏。挖了好多终于挖到一颗宝石。《与往事干杯》初看海报和片名都没报希望,结果看了几分钟开始无法停止,看完惊叹不已。这部电影特别、文艺、先锋、充满生命力和独立思考的精神,里面很多禁忌和暗示,放现在应该没人敢拍,拍也要大幅删减。八九十年代真好,没那么多限制,也没那么多洗钱电影。另,女主真美,忧郁、丰满、典雅,曾考上中戏一年就退学,只拍一部电影就退出演艺圈,真人的故事比片中的角色还叛逆、还神秘。
重看陈染原著、夏钢导演的《与往事干杯》,这是一部印象深刻,少有的带有精神分析色彩与诗意忧伤的国产影片。因自幼父母感情破裂致忧郁早熟的肖濛在高考前的苦夏,与濮存昕饰演的善良淳厚的男邻居产生了一段暧昧关系。这份结合了恋父与心灵慰藉的情感寄托往她“悲壮的哀愁中注入欢乐”,而男人对欲望的克制作为一种爱的奉献,亦使肖濛在多年后回忆往昔时,仍对其怀有歉意的追思。
肖濛大学毕业后偶遇邵兵饰演的年轻纯真的美籍华裔男孩,两人准备在美结婚时,她却意外发现这名男孩竟是当年那个男人与前妻的孩子。在近似乱伦的羞耻感与被唤醒的潜藏心底多年的昔日情愫的双重压力下肖濛选择独自回国。而不久即接到男孩外公的来信,告知恋人已死于车祸。
重回孤寂的肖濛与男人重逢,男人告诉她,他在美国的儿子就要回来看他了。
小时候看的时候对肖濛与男人的情感似懂非懂,但并不觉得无法接受,而是感到理解与唯美。女主角的一句台词对她的性格也诠释得淋漓尽致:“没有独处的余地,会觉得很孤独的……”
戏中有一段,肖濛班上的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写尼克松访华的意义,有学生问,什么叫不卑不亢,干嘛尼克松来了就要不卑不亢。老师把肖濛拉起来说,肖濛同学大家都认识吧,她的样子就是不卑不亢……
女主角刘岩如空谷幽兰,以不入世的孤独感和距离感演出了少有的文艺气息。本人也颇具神秘感,是李亚鹏的初恋。从新疆考入中戏一年后即退学,第二年考入外经贸大学,其后似乎就销声匿迹。
《与往事干杯》,电影改编自陈染的同名小说,小说作于1991年。情节颇为类似的另一本小说,是虹影的《饥饿的女儿》,似乎出版于1997年。
陈染与虹影均为1962年出生,少女时代始于文革年间。
两本第一人称的小说,作为少女的主角都缺少来自父亲的关爱,父母关系不谐,存在自卑心理。
然后似乎宿命般地,都与较年长的男性建立起初次恋情。
这似乎不难得到解释——濛濛的濮存昕(医生)和六六的历史老师,可为此类少女担当起父亲和爱人的双重角色,一个情人般的父亲,一个父亲般的情人。
相比暴躁的或卑微的父亲,他们是温情脉脉的;相比同龄的男同学,他们又博闻稳重。
两书情节上的相似之处很多,为何都如此设计,也不是无迹可寻:
一、男性年龄都比少女大接近二十岁
过了二十岁,就会像父女的年龄差。
二、年长男性赠送生理相关的医学书籍
《与往事干杯》里,濮存昕将自己与妇科相关的书籍借给濛濛;《饥饿的女儿》里,老师送给六六一本《人体解剖学》。
少女在震惊中完成了理论层面的扫盲,因为这种方式与“书籍”、“知识”相联,所以并不会引起粘腻的反感。
三、恋情都发生在高考前夕
缺少父爱、厌恶毛躁男孩、难以得到社群认同的少女,在高考前,加之对机械式学习的厌烦、学校氛围的逼压、新的家庭不和的刺激,在心理上更倾向于寻求来自可信赖者的安慰。
四、坚定的男性
《与往事干杯》,濮存昕为什么敢在编藤椅时看似自然地抓住濛濛的手?为什么敢在收碗时捏濛濛的脖子,并且说出“小猫似的,好像我用力气就可以把你的脖子捏断”这种话?
《饥饿的女儿》,历史老师为什么敢让六六到自己的办公室谈天?为什么敢教她蛙泳增加肢体接触?为什么敢送六六回家?
这其实是女主人公困惑的,我这个观众也困惑。
濮存昕揉捏濛濛脖子的时候,为什么不怕呢?为什么不怕濛濛的妈妈回来,为什么不怕他的妻子带着女儿回来,为什么不怕濛濛受到惊吓大叫起来?
坚定的男性,完全是少女们的反面。
她们羞赧、胆怯、摇摆难定、畏首缩脚。她们并不喜欢这种状态。
所以濮存昕和历史老师的坚定、胆量以及背后支撑起这些的神秘的经验,恰恰是她们需要和渴慕的。在他们那里,少女难以解释和接受的一切问题都可以被解释,他们看起来从来不会处于困惑之中。
正如陈染在《与往事干杯》中所写:
“在我还来不及幻想男人的时候,在我不仅来不及懂的男人甚至也来不及懂得我自己的时候,他来了。他是我看到了尼姑庵绿色天空之外还有湛蓝的苍宇,他使我看到了在我们深居简出的小尼姑庵里面埋藏着的一片广袤而绚烂的田野。我从来也不知道除了我那与生俱来的忧愁,还有着另外一个隐藏着的秘密也与生俱来。他来了,他告诉我那田野上的湖泊、幽谷、丘陵与山岳都叫什么;他告诉我急流是怎样穿越峡谷;他告诉我他的到来能使荒野变成丰沃的田园。他凝视了我的隐秘,他的凝视使我战栗。”
这陈述似乎长,实际上不过两句——“我不懂”、“他教我”。
五、男性的困局
濮存昕和历史老师都面临着自己的难题,都是政治问题。濮存昕的家庭成分不好,儿子被外公(书里是爷爷)带去国外,这件事更让濮存昕的日子难过。历史老师的生活,也因为此类问题风雨飘摇。
这或许也能解释为什么他们想要得到少女的爱恋(如果抛开肉体层面)。他们面临着成人世界的风霜刀剑,他们的妻、子也是这世界的一部分。这让人本能地想要逃避,想要从纯洁的、白纸般的又极具魅力的少女那里得到身心的安慰。
六、少女的成长和男性的凋谢
在此类关系中,这似乎是必然的。
“十年后,你才年过三十,我已风华渐暮。”
濮存昕会老去,华发丛生、大腹便便,他被时间击败。
历史老师会死去,不堪压力、自尽弃世,他被凶恶的同胞击败。
而濛濛和六六在长大,她们要去上大学,将学会自己来解释世界。
有趣的是,当她们成为成熟女人时,忆起医生与老师时,带着怜悯与歉意。
她们开始看到他们的虚弱、他们的胆怯、他们的无地自容。
力量的配比在少女与她们父亲般的情人之间此消彼长,渊博的、富有经验的、壮年的他们,会突然散发起衰败和死亡的气息。
这是中文女性作者的写作。力量与年龄是正相关的。相似作品还可以加上殷健灵的《纸人》。
再对比欧美男性的同类型作品,会发现很有趣的不同。
能想起来的类似作品,包括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诫》之四、贝特朗·布里叶的《不伦之恋》和(显然地)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洛丽塔》。
这些作品的共同特征在于发生在家庭内部,至少是名义上的父女之间,障碍本身其实不在于年龄。
《洛丽塔》和《不伦之恋》是继父女之间,《十诫》中男女主人公是亲生父女还是养父女关系未知。
另外有趣的是,与中文作品相反,这些关系里,年轻的少女都是更为坚定而敢于要求对方的一个,相反是年长的“父亲”踌躇着承受道德焦虑。
洛丽塔毫无顾忌地坐在文森特的腿上,就像《不伦之恋》里的玛丽安肆无忌惮地坐在软弱的继父雷米腿上,看着他做不成正人君子,看着他投降。
性魅力附带的力量与年龄成反比,这似乎是更自然的。
这种差别,是否意味着东亚少女承受着更多的焦虑。抑或只是,作品只体现作者的困境,女性作者体现女性的困境、男性作者体现男性的困境呢?
今天很多国产片,尤其城市题材(农村题材也是),远不如90年代,观念,故事,人物,氛围,日常面貌,生活细节,城市情绪,全没根没影,魂没了。这片儿差点火候,但刘岩真漂亮。
突然想起小时候看过这片子但是不知道名字,只记得有濮存昕……话说这剧情囧囧的,总之我是欣赏不能啊,而且我怎么记得女主和濮存昕有H,还是女主自己YY的?
很好看,并且被那么老的电影感动
女主角让人过目不忘啊。
哪里可以下载呢?想再看几遍
这里的人也太酷了吧,说不想爸妈离婚,结果爸妈离婚就自杀了,说喜欢隔壁邻居大叔,就自己跑去把大叔的手搭在自己胸上,说我不会碰你就是真的没碰她,说我要跟你结婚就真的马上结婚。太朋克了,朋克电影。
那女主的现实更迷离啊~~~~
临高考前在中央6台看过2遍.每次都被震撼到底.非常非常想再看,但再也没看过了,直到长到.我的某种情结,我的死穴.
这部片子最强大的地方在于那种压倒一切的哀愁,并不小资,也不是无病呻吟,而且透着强烈绝望的哀愁。少女蒙蒙的好友因为父母离婚而自杀,男邻居的离开,老巴的意外去世,以及妈妈的再婚。蒙蒙一直在克制又绝望的接受着一切。仿佛她从出生就参透了人生的真谛,再无所求,永远孤独。
久远了……
濮存昕找你搞禁忌之恋,这谁扛得住?!我自己来,不用客气!
有一种故事,你马上就明白这是一份自白,一封情书。它本没打算跟人交流,你却在镜中看到自己。(想买张碟再看看)
没想到和昨儿的在切瑟尔海滩上有微妙的暗合……再怎么努力,还是在独处的空间里落落寡合。(濮哥这部禁断,完璧哪……)
才知道女演员是刘岩而非石兰——总之都是一副苦大仇深的长相……
大学,800人,导演见面会
这电影有种令人说不出为什么的压抑气质 特别真实
濮存昕的性感之作
#2018北影节# 很期待的一场,结果却很失望。片子在当时立意算先锋,有很强的精神分析色彩,摄影也比较考究,但台词实在生硬造作,浓重的翻译腔和话剧范让人起鸡皮疙瘩。但刘岩太出彩,丰满、典雅、沉静的气质令人过目难忘,她没在影视圈继续发展实在是影迷的损失。
濮存昕老师太美,情欲部分拍得如痴如醉。
严重超出当年我能承受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