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西线无战事1930

DVD

主演:路易斯·沃海姆,刘·艾尔斯,约翰·雷,阿诺德·露西,本·亚历山大,斯科特·寇克,小欧文·戴维斯,沃尔特·罗杰斯,威廉·贝克韦尔,拉塞尔·格里森,理查德·亚历山大,哈罗德·古德温,斯利姆·萨默维尔,G·帕特·柯林斯,贝丽尔·默瑟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法语,德语,拉年份:1930

 剧照

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1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2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3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4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5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6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13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14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15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16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17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18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19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西线无战事1930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政府以漂亮的口号呼吁年轻热情的学生志愿者投身战场保家卫国。一腔热血的德国青年保罗·鲍曼(卢·艾尔斯 Lew Ayres饰)怀着英雄理想投身到一战之中。然而当保罗和他的同学们经过训练后,被派往西线参战时,他们目睹到的却是残酷的饥饿、血腥和死亡。战争的荒谬无情让保罗从迷恋战争到心灰意冷,因伤返乡。可是愚昧的乡民根本不知前线的危急,保罗义愤填膺地向学生陈述战争的无情,西线无战事。他提前结束休假返回前线,在战壕中伸手捕捉一支蝴蝶时,不幸被流弹击中。  由好莱坞著名导演刘易斯·迈尔斯通执导的经典反战题材影片《西线无战事》,改编自德国作家雷马克的同名小说。这部堪称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反战电影”之一的影片,一举荣获1930年第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提名。导演用简明精练的镜头再现了惨绝人寰的战争实况,也以细腻流畅的手法写活了保罗爱国迷梦的幻灭。影片结尾处保罗捉蝴蝶被子弹击中的镜头,已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瞬间。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平衡人生僵尸校园指挥官1988莉香:倒带科技舞曲兄弟熱血小教師从未在此抵达之谜杀戮比率龙门飞甲纪录片援交天使啊朋友,再见!狐狸的故事1937天醒之路我知道我爱你遗留搜查5即刻逃亡第一季迷途知返高岭之花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阿尔卑斯看台的外缘女子无畏第四季宠物情人(2017)

 长篇影评

 1 ) 记录被蒙骗的一代

     国家权力机构是如何对人民进行洗脑的,看了这部影片,你会有更深的感触。在大学期间,我一直逢人必说,这是最令人铭心刻骨的一部影片, 尤其是保罗在返乡时期,前线战事的抵触与乡人的“激情民族”表达,构成了无法言说的苦闷,在清醒中,你只能无助地寻求一朵花,寻找最后的一点慰藉。

   当“西线无战事”之时,保罗放飞自己去追逐美丽的蝴蝶,却被流弹击中…… 希望我们在现实中的追寻不会演变成这样的悲剧。

 2 ) 没有反战片

1930年的老电影,看了仍然让人唏嘘。 唏嘘是因为1930年就有如此鲜明的反战意识,可是人类此后的战争却越来越残酷。不用去打仗的人不断忽悠着一批又一批年轻人去送死,到了战场年轻人才发现战争残酷又毫无意义。西线无战事其实是西线战事不断,到处是谎言。 从战争片的角度讲,影片场面到现在仍有看点,两方战士的反复冲杀仍然十分过瘾,只是音效实在太落后,应该重新配配,现在看着倒是相当有喜剧色彩。不过真实的一战战场大概也就是如此,你冲一阵我冲一阵,大批大批的倒下。 本片被纳粹德国所禁。

 3 ) 可不可以原谅?那被煽动的无理智的青春~~

这是被煽动的青春,感觉所有人都失去了理智,战争开始,想到可以去前线,成为值得别人骄傲赞许的军人时,那四处乱洒的书本,是不是让我们想起了文革?
     那些英俊的少年,走上前线的时候,还是微笑着,觉得自己在为国做贡献,享受着自己的伟大,对于他们来说,这更像一场游戏,一个刺激的冒险。看到他们新奇的在营地里等待着新的生活,我们怎么能把他们跟印象中的无恶不作联系在一起呢?
     看着这些少年要面对昨天还是邮差,今日已成为上尉的同乡的领导,这些孩子的无措更像是在军训的高中生,
     只是邮差,倒是一夜之间,身份大转,借着东风扶摇直上,看着他得意的笑,颇想骂他小人得志,但也许这就是那个大环境吧。
     所谓的洗脑就是忘掉过去的一切,重新开始接受这个新的身份,适应自己是个士兵
第一天的训练,那些初始的兴奋褪去,只剩下枯燥和不解,看着他们的恶作剧的报仇举动,会突然地一笑,会觉得他们其实真的只是任性的孩子而已。
     只有真的到了前线,才会发现战争的真实面目,只是硝烟和炸弹而已,谈不上什么正义不正义的,那时候的第一件事情,是保证我方的胜利,看到自己身边熟悉的人真的倒在地上不会醒来,才发现原来这不是一个PRG(角色扮演)游戏,而是真实的残酷的血腥的战场。年轻的士兵接受了战争的洗礼,原来信号弹燃烧的瞬间可以如烟火般绚烂。原来当炸药燃烧在你身上的那一瞬间,你就什么都不是,只是一具尸体,再也不具备任何意义。年轻的脸上出现的恐慌是真实的。第一次看到有人死去,所有的举动都是无措的,但接下来,一场场的转战,一次次的死亡见证,眼中所见已是麻木和茫然,已经无法去思考战争的意义和当时参军的目的,活下去胜利才是唯一的追求。在命悬一刻的时候,所有的战争的崇高或者卑劣的意义真的都是无关紧要的。
影片中,在休息闲谈的时光里,谈到自己为什么来打仗,大家都有点迷茫。就连为什么要射杀敌人,也不是很明白。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其实他们仅仅是陌生人,无仇无怨的陌生人内。那些所谓的仇怨,都不是如此的分明,可是他们却必须杀死彼此,保证自己的生存,而无力去思考,对方褪下军装,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有自己的家庭和想要守护的平静。
     可是,这就是战争,无措的战争,让人冲动,失去自我的战争。在战场上,曾经有过的那些梦想已经遥不可及,再也无力去追寻。那散落的青春年华,在黑暗的背景中淡化成一丝血色,渐渐消弭不见。
在这场战争里,有的失去了生命,有的失去了同伴,有的则失去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只能把这一切当作是青春的洗礼,当作自己走过那个冲动热血无理智时代的印迹
在战争中,人性开始扭曲,
     在战争中,亲人开始变成遥远的回忆,
 你是不是可以原谅自己,在所有人都后退时也紧跟着的后退
你是不是也可以接受自己,没有理智而进行的冲动行为?
那些稚气的脸,本来不该承受这样的沉重和生离死别,
无法接受每一次烽烟之后,身边又有多少熟悉的身影将会离去不见。
    电影的最后,保罗伸手去接近那只蝴蝶却被击中,这一幕,也许可以诠释战争的真相吧,披着美丽的外衣,却始终都是流血的残酷。就算想接近温暖,也只是枉然。
    于是我们会想,这一切,到底可不可以原谅?
    虽然我知道如果我处在那个时代,我肯定也是个被煽动的人,没有理智,但是我还是无法原谅~~==||

 4 ) 优秀的战争电影——西线无战事

这部改编自同名小说,诞生于1930年的电影,毫无疑问的是一部优秀的战争电影。它不仅在布景,服装,美术上面还原了一战的历史场面(在当时并没过去太久)而且在剧本和人物,主题表达上,体现了辛辣的嘲讽和对战争的反思,甚至有一种残酷的诗意。在这部电影里,战争不会是《约克中士》里男主角保家卫国,胜利归来,报得美人归的舞台,而是成为了一个漩涡,无可奈何地把无辜的人卷入不可避免的深渊。

 5 ) 2006-03-09

       自从要求自己每看一部电影都写些文字之后,我发现我对电影许多狭隘的看法都改变了,比如,我不喜欢战争片、认为老片子过时了,当中的技巧已经用滥了。
    所以我又要说,这部黑白的战争片《西线无战事》又一次改变了我的看法。
    影片讲述了一群十几岁的中学生在老师的煽动下参军打仗,立志为国捐躯,当战斗英雄,结果无一生还的故事。
    影片中有太多的片断在我脑间萦绕,且听我一一道来。
    一开头画面从街道移到道旁的教室,教室里,老师并没有在传道授业解惑,而是用充满鼓动性的话语,言词激烈甚至狂热的宣讲为国捐躯的光荣。而大多数的青年听的浮想联翩,幻想自己穿上军服的飒爽,所以毫不犹豫地决定参军。老师的话语使那么富有激情,使人毫不怀疑,完全有一种催眠的力量。不知有多少人因为这样而盲目加入了军队。
    正式打仗之前的训练,他们碰到了曾经是邮递员的教官,本以为他会像以前一样和气,没想到,到了军队,他完全变了一个人,严厉不通人情,甚至故意整那些新兵,故意让他们在泥泞的洼地匍匐前进。观众肯定会以为如此严厉的教官在战场上肯定是一员猛将,没想到还是他,上了战场却应为手划伤了一点儿躲在弹坑里当缩头乌龟,占有催促他快走,他害怕而不肯动一步,但是当他听到“FORWARD”,就又有不顾一切的冲了出去,仿佛人格分裂了一样。一句平时他常喊的口令又让他进入了疯狂的状态,迷失了自己。
    眼睁睁看着那一群风华正茂的孩子,一个个别战争夺去了生命或人性,我不知道两者哪个更宝贵。
    又一次战斗,一个战士冲锋时埋伏在弹坑,周围到处都是敌人,就在他不知所从事,一个敌人发现了他,出于求生的本能和战斗中养成的自然反应,他拿出匕首刺向了法国兵的胸膛,然而法国兵却没有马上死。本来早就对杀人麻木的他,独自面对一个一个垂死的人竟然无所适从,接着,他忏悔了,他主动为法国兵喂水,他求他不要死。法国兵不住痛苦的呻吟,在轰鸣的炮火声中,他竟然忍受不了那若有若无的呻吟,我欣慰地看到他的人性并没有泯灭,他的内心也在谴责自己,终于他心里的痛苦使他说出你为什么不快点死!因为他再也忍说不了这样的煎熬。然而立刻他又后悔了,他带着哭腔说到,不,你会好的,我们本该像兄弟一样……然而,受了终伤的法国兵最终还是不治而亡,他又一次的对他忏悔,我会给你家人写信,我会让他们好过一点,直到他看到法国兵口袋中妻女的照片,更意识到了自己犯下的罪。
    这又让我想起从前一直想不通的问题,为什么个体作出的一些有违道德的行为放在战争中就是允许的甚至是值得赞赏的?
    战争会泯灭人性,这点很快从士兵回到军队后不再为杀人懊悔看出来。他甚至安慰自己,我之所以感觉不好是因为我跟他呆得太久了。
    战士有机会回到家,除了母亲和妹妹对她关怀备至,他的父亲却还是跟朋友喝着酒讨论战争的进程,毫不了解战争的惨烈。回到学校,发现又有一批的学生准备步他们的后尘,他好心劝他们理智些,战争是件残酷的事,结果却被耻笑胆小。
    很快他又回到了战场,他第一件想做的事就是见见曾经待他如兄弟如父子的战友,结果就在他们相见没多久,敌人的炮弹炸死了他最亲近的人。战争如此之残酷,令我目不忍视,最令人痛心的是他竟然对战友的死毫不知情,直到将他送到军医院,还以为他只是昏死过去,可想当他知道战友的死讯改是多么伤心。也许是战争将他磨炼的成熟,也许是见过太多的人死去,对于战友的死,他并没有表现得太悲伤,仗依然要打的。
    结尾我很喜欢,看似平静的战场,他被一只蝴蝶所吸引,为了帮妹妹捉那只蝴蝶,不幸被敌人打死。
    导演并没有拍演员被打死的全过程,却将视角落在了捉蝴蝶的那只手上,给观众以想象的空间。他只是想捉一只蝴蝶而已,却因此献出了生命。而那一天的报纸上却赫然写着:西线无战事。

 6 ) 资本主义·老兵反战,老打工人反内juan

老兵反战,老打工人反内juan。

一、残酷、愚昧、无意义的战争和牺牲

一战是经典的反战主题。

当然人们没有从中学到太多东西,很快之后二战更残酷,卷入更多人。

二、资本主义世界如战场,小资拼杀

无数小资奔赴战场,企图建功立业,博取资本。

小镇做题家奔赴北上广的“一线”奋斗的时候。就像奔赴战场的一战士兵一样,怀揣很多梦想(美国梦、赫鲁晓夫梦、财务自由梦)

怀揣很多幻想:(宏大叙事、征服、英雄、荣誉、战利品、功勋爵禄)。

殊不知,自己只是这个体系里的统计数据,棋盘中的旗子,炉膛里的柴火。自己的收入、负债、消费、三张报表,已经被算计的明明白白。

三、小资拼杀的热闹场景

杨度的《湖南少年歌》:“城中一下招兵令,乡间共道从军乐。万幕连屯数日齐,一村传唤千夫诺。农夫释耒只操戈,独子辞亲去流血。父死无尸儿更往,弟魂未返兄逾烈。但闻嫁女向母啼,不见当兵与妻诀。”

即使17岁的老毛,也唱着: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彼时的湖南是中国的普鲁士,诚如是。

但是拼杀若干年之后,才知道,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可怜永定河边骨,曾是小镇做题家。

四、资本主义世界的弃民:以不教民战,视为弃之。

如果征召民众,不教育基本的军事训练,就送上战场,没有自保之术,没有应对之道,那就是单单送他们去死。

同样的,在资本主义世界,除了富裕小资产阶级以外的小、微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没有自保之术(鱼与渔,维生的小资产和独立谋生的技能),那就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弃民。

陈丹青:真正可怜的是上班族,我很同情现在的年轻人!_哔哩哔哩_bilibili

小资产阶级还有希望成为军官,脱离火线,无产阶级只是战场上的大头兵。

我在战场上,看到过太多这样的弃民,他们只能在战争中学会战争。

为什么高考失败好多人那么绝望,那些说高考不意味着一切的人,是还有别的小资本可以依赖,不太懂那种绝望的心态。对于底层百姓,高考失败就意味着彻底进入流水线蓝领内卷,如同二战德国士兵被发配到东线战场。弃民中的弃民。

五、资本主义世界的奴隶

没有微小的资本,只能通过劳动来继日,那饥饿的恐惧,深深的无力感,就会让人沦为奴隶。

小资产阶级呼唤自由,梦幻财务自由,正是深深的感受到自己是资本的奴隶。

可是,就像19世纪的农民,无法仅靠自己的努力,获得自由。农民梦想着,给我一块地吧,我就能创造一片天。

20、21世纪的小资产阶级,也无法仅靠自己的努力,获得自由。小资产阶级梦想着,给我一块小资产吧,我就能创造一片天。

六、见过了太多的青年士兵

这些弃民。

有些人学会了欺骗,有些人学会了残酷。

见过了太多的伤兵,有些人伤了四肢,有些人伤了五脏,有些人伤了心。

而且,这里没有伤兵医院。

只是暗淡的离开了一线,离开了二线。

提桶离开

所以有声音喊道,保留好五线、六线,那是伤兵的蓄水池。呵呵。

七、正面、有意义

战争分为正义的、有意义的战争,和非正义的,无意义的战争。

劳动,也分为正面的、有意义的劳动,和负面的、无意义的劳作。

反内juan,就是反对那些负面的、无意义的劳作、苦役。

经济的进步,靠全要素生产率、资本投入、劳动投入。新自由主义体系的资本主义,这些东西,都在错误的方向上。

八、资本主义生存指南

1.越狱

如果看清楚生活在残酷的温水煮青蛙监狱,还是应该越狱。资本主义的监狱是戈壁监狱,不靠围墙,但是你越狱后面临饿死的危险。

娜拉走后怎么办的问题。自己有一定的计划和应变。

2.索马里手艺人

人类是适应的动物,即使在索马里,也要活下去。

做一个索马里手艺人,活下去。

也是姜文所说的站着把钱挣了的问题。

3.丧尸世界生存

这个世界很多人都中了资本主义的毒,成为小资本的行尸走肉。

自己学会丧尸世界生存,韬光养晦,不要辩论,不要缠斗。

4.等待黎明。

什么是黎明?

上层建筑·国际主义·穿越索马里世界

//www.douban.com/note/809573581/

 短评

8.5 考虑到本片的时代因素 这部作品理应配得上最伟大的反战电影 作品改编于雷马克的同名小说 除了令人唾弃的战争行为和荒唐的爱国主义教育外 更让我记住的是Paul和卡钦斯基的袍泽之情 讽刺的是 它拜战争所赐 又被它无情地夺走 此外Paul归乡在酒吧被后方的民科将军包围的那一幕让我想起那本被遗忘的士兵的二战回忆录 没有经历过战争洗礼的人才会把战争当儿戏一般高谈阔论他们的对于战争的见解 而对于真正经历过战争的人而言 他们的一切都被改变 就如原作所言--时代在燃烧 可我的灵魂已经熄灭了。希望出一部德语版 毕竟看美国人演德军还是有一些违和感

4分钟前
  • 東郷柏
  • 力荐

影片开头场面调度、深焦长镜头、人物及摄影运动方向及线条感、声音强弱变化,非常精妙,战场上画内多层次空间令人想起塔可夫斯基《伊万的童年》。两机拍摄,其一为国际发行无声版本。三十年代在德国被禁,纳粹在电影院放老鼠干扰放映。曾在澳大利亚、意大利、奥地利、法国被禁。冤魂回首处,一片十字架

6分钟前
  • 黄小邪
  • 推荐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纷争,这世界从无一时一地可称净土。

8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影片结尾处保罗捉蝴蝶被子弹击中的镜头,已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瞬间

11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可以说迈尔斯通养活了旧坞反战片,每个桥段单拿出来补点爱情戏都能凑成一部够及格线的90分钟长片……最后的一次次回眸想到了《他们已不再变老》,很多道理总有人在讲述,也总有人拒绝接受。战争片看得不多,但感觉本片是同时期影片里战争场景做的最好的

12分钟前
  • 黑特-007
  • 力荐

惊人的战争视觉效果,马克西姆横扫等瞬间竟然不输给大兵抢滩!此外更是借助传统画幅优势构建了宽屏难以企及的冷峻诗意。…“尽管站在同情德国年轻士兵的立场上,本片却颇受美国观众的欢迎。可因反战信息而遭德国禁映一直到1960年。也被一些美国军界首脑视为只是在‘反军宣传’,并遭到美国军方的杯葛。”

13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真正的可贵之处是,在那样一个年代出现了这样一部电影。

14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9.第一部有声军事长片,坚决的反战。无配乐、单声道混音的严肃态度,45min的战壕攻守战中高机位俯拍(50英尺吊臂),移动倒退的视觉效果颇有《光荣之路》中斯坦尼康长镜头的前身。最震撼人心的影片结尾之一:保尔临死时一只手抽动、垂落的特写,寓意隽永,堪称伟大。丨对比两部西线战事,关于战争对人物影响戏份的表现,1918在末尾以旁观视点,纵览了一些心理类型化表情以及医院的哀嚎群像。本片则设计了由主人公视点及旁观视点看到主人公的心路历程,一段渐入人心的伤怀基调,顺带着还讽刺了一下后方的有闲阶级。750

16分钟前
  • 杨小槑
  • 力荐

似曾相识的被欺骗的感觉,所谓国家、荣誉、战争有多少是可信的呢?

17分钟前
  • x
  • 力荐

战场上的死亡没有英雄的赞歌与光芒,只有阴冷,沉重与散发着阵阵恶臭的血浆与尸体。而谁又能取得教训,和平就如同片尾的蝴蝶一样,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本人看过最棒的战争片没有之一。

19分钟前
  • 西木
  • 力荐

结尾安排保罗捉蝴蝶被狙杀可能有几重含义:一、呼应保罗重回学校时说的话,经历过这一切的人即使肉身不死也已从精神上被毁掉了;二、老兵和保护者Kat的死摧毁了保罗仅剩的生机,保罗回前线后对Kat说“你是我的全部了”;三、堑壕外的蝴蝶象征着美、希望和生命,而这些跟保罗这样幻灭的死魂灵已无缘分。

24分钟前
  • Favillae
  • 推荐

【A+】拥有一切优秀的战争与反战电影所应有的要素,虽然仍有许多局限于时代的问题(过于直白的舞台剧表演方法和浮夸的中弹倒地表演模式),但其反战理念与影像技法的使用又是无比超前的,或者说从未落后于时代。对于这样一部电影再用「新电影」或「老电影」去区分已无意义,它只应属于「好电影」的范畴。

28分钟前
  • 思路乐
  • 力荐

9.9分,完美。被大人的康慨激昂忽悠去参军,体验了军营等级森严和战场的血腥残酷,受伤送进手术室却被人顺走手表,截肢了战友只关心你能不能把军靴让给他,快去世时仍然等不到医生来救你。回到家发现人们仍然对战争的残酷一无所知,该高谈阔论的还是高谈阔论,鼓动学生的仍然在鼓动学生。失望的你回到前线,在战沟里伸出手来抚摸蝴蝶却被一枪狙杀。虽然在一战后拍了这部反战电影,但二战仍然还是发生了。人类从来不知道吸取教训。

31分钟前
  • 初音喜气洋洋
  • 力荐

如影片开头所写,这不是一部把炮火集中到反战主题上的电影,而是在描绘狂热大背景下的小人物,不管是战场上的士兵还是后方的市民,但当一部电影如《西线无战事》这样简练而逼真地描绘出战争的可怕,它是否被标记为“反战”早就已经不再重要,它已经让人意识到战争的令人厌恶。

35分钟前
  • 韩伯愚
  • 力荐

老百姓知道个屁的战争,对于士兵而言,打仗的每一天都是生不如死的,德国士兵杀了法国士兵又怎样,千万人欢天喜地从教室送出去的是一个个完整的人,到最后在前线都沦为了徒有躯壳的行尸。没有任何反战电影能超越这部电影了。

39分钟前
  • 雲外憧憬
  • 力荐

战争的残酷在于即使你认清了其真相,却依然无法阻挡以及随后带来的心理上巨大的无可奈何的失落。所有正义与非正义在这部电影中被刻意抹去,电影只是展现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性的扼杀。而结尾,追逐蝴蝶的美好在狙击枪响起的那一刻戛然而止,诗意之外却也有着四两拨千斤的重量。

44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煽动学生的老师、拿着鸡毛当令箭的邮差、酒馆里高谈战略的闲人,被炸死的老卡特、战场上捉蝴蝶那只手、叠印在坟地上的魂归故里的学生们。1930年就拍出了如此完整深刻有力的控诉实在让人叹为观止。但更可悲的是即使有了这样的电影和它的原著,人们仍不能吸取教训,那些更年轻的年轻人还是走上了战场。

48分钟前
  • xīn
  • 力荐

本故事并无意指控,或见证战争的残酷,也更加不是一个英雄式的冒险历程,因为对那些必须和死亡近身肉搏的人而言,那并不是一个有趣的经历。本片的宗旨在于忠实地描述那些生活在大时代的人们,有些人或许逃过了武器的摧残、保全了健康的四肢,但他们的人生、心灵及世界却无法幸免于难。

49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以后谁想要挑起世界大战,我们应该把一大块地圈起来,选个黄道吉日,把所有的国王、皇帝和他们的内阁及将军们找来,让他们每个人只穿着内裤,站在圈里,手持棍棒,打个你死我活,看谁获胜了,哪个国家就赢了……

54分钟前
  • 会飞的猫
  • 力荐

伟大的反战片

57分钟前
  • [己注销]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