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有些点荒诞到让我摸不着头脑。但多数情况下还能共情的。 向往自由的榴莲,30岁才慢慢学着告别。跟朝夕相处一直想逃离控制的妈妈;跟在一起八年,对彼此还有牵挂的前男友;跟温柔室友;跟野马画家;跟意见不和的公司…以及跟陌生人。榴莲不似她的名字,没有过分留恋。十分坦然地,接受生命里的每次告别。只不过,直面无所依靠的孤独时,她又该去往何方。 曾经以为的热闹生活,其实是一种假象。伴随着母亲离世,无法忍受的孤独浮出水面。当只剩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她可以随心所欲地叨扰前男友,毕竟在她心里,宁远仍旧是依靠。时间仿佛定格在还没分开的时候,看似渐行渐远了,实则紧紧相连。若即若离,给榴莲一种宁远还站在原地等她的错觉。实际上…他们都回不去了。当她明白宁远已经准备结婚,彻底离开她的时候,巨大的孤独感和无助感袭来。眼看着周遭人都突然间有了自己的生活——宁远组建家庭、郎叔一家幸福快乐、野马有了另一半,实习生也能够在公司站稳脚跟。只有她,是游离在别人生活之外的存在。 但是不怕,她还可以回家。狂欢过后的清晨,吃着山竹准备的早点。没关系,未来再难过,至少她还有个家,家里有一个朋友,起码不会少了烟火气。不过,山竹也要和她挥手告别了…在妈妈离开后的每个人,好像都在跟榴莲说再见。 换做我,一场接着一场的告别,会让我有种被抛弃的感觉。说实话,我接受不了这样的孤独。可是,仔细算下来,人生好像只有自己了。虽说孤独没有那么可怕,但每到夜深人静时,自己又怎么能安然入眠。 就像家门口被抬走的沙发一样,喜欢的事物留不住。每一段过去都会被清理掉…但每一段开始都在不远处等着你。 这部剧最好的地方就是认识到生活的悲观绝望,却仍能让人有继续走下去勇气。哪怕是浑浑噩噩也好,不一定说跌倒了就非要爬起来。就算是躺下,也能大口呼吸新鲜空气,看着蓝天和飞鸟,只要存在,就还是有意义的啊
剧来的好及时,我27了,前两天刚刚因为和妈妈争论我为什么要结婚而哭泣,喜欢里面傅首尔那句台词,“该单身单身,该结婚结婚,反正都会后悔,人生嘛,开心就好。” 我妈觉得如果以后就我一个人,连个照顾我的人都没有,就和剧里李奶奶一样,死了之后好几天才被发现。她说她会闭不上眼,她哭的很伤心。 今天生病去医院检查,结果可能会有些不太好。我突然想到我妈,她可能多虑了,我也许活不到李奶奶那个年纪呢。 如果我生病了,我要辞职回家,不和傻逼公司耗生命了。我要多陪陪她,多了解她,她是不是也爱打麻将,而且手气特别好。 人总是要有自己的坚持,我大学时候写的剧本被同寝的姑娘拿走,署了她的名字,并且得了奖。这么多年,我一直无法释怀。它只是一个文笔拙劣的小故事,但是是我的孩子。我理解并且支持榴莲,马迪是不能被原谅的。 我真是一个斤斤计较的人啊。
试管婴儿(疑似),独自被母亲抚养长大,却突然在30岁要面对母亲突发心梗离世,感情受挫、工作不顺等等人生考验也接踵而至……明明是个极其负能量的开局设定,但阚清子饰演的插画师榴莲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却没有被生活压垮抑或磨平棱角,与应激反应一同而来的还有她飒爽果决且做自己的回应姿态,在“内卷”时代显得特立独行。
连看四集,想用“爽”字来概括这出新剧。这是一出节奏明快的轻喜剧,不同于常规都市爱情/生活剧,情景、画面以及演绎形式都颇具实验性色彩,立意深刻但风格新颖。约莫三十分钟一集,每集开场都会有一段有趣的“脑内小剧场”,四两拨千斤的方式来探讨一些原本凝重的社会话题。比如女性对待婚姻的态度,比如工作中的鲶鱼效应,比如孤独是不是生活的敌人……聚焦于都市年轻人的生活状态,观点清晰却不强灌鸡汤,金句频出,以幽默而戏剧性的方式调侃生活之余,告慰大家要反卷做自己。
一看出品方,原来是万年影业推出的新剧。曾经打造过《无证之罪》《隐秘的角落》等多款口碑爆剧的万年影业,这一次把目光聚焦于都市新女性,且不按牌理出牌地走了“轻喜剧”路线,无怪风格如此别具一格。
再说说主演,榴莲(阚清子饰)的飒爽幽默,刘闵之(倪虹洁饰)的独立果敢,林小姐(竟然是傅首尔!)的潇洒通透,几位女性都演绎出了眼前一亮的姿态,不被传统世俗观念束缚。谦卑忍让?不存在的。做自己才是正道!
谁说内卷时代就必须成为别人期待的卷成肠粉的自己呢?正如海报里说的,“其实你怎样都可以!”
你的生活,需要一条鲶鱼吗?
这是第二集的小主题,也恰好是我最近反复思考的问题。
这一集开场的榴莲脑内小剧场里,榴莲躺在满是泡泡的浴缸里放声高歌“她和她的姐妹啊,梦想啊,自由啊,不可爱吗”前男友宁远突然拿着她最害怕的鲶鱼扔进了浴缸里,并和她探讨鲶鱼效应——渔民为了让海里捕捞的沙丁鱼更有生命力,会放一条鲶鱼进去刺激它们。榴莲不屑一顾,“你喜欢这种低级的企业管理手段?”宁远说,“我只是想让你学会与鲶鱼相处。”
而在随后展开的剧情里,鲶鱼无处不在,贯穿于榴莲的工作与生活。鲶鱼是苛刻的上司,因榴莲连续3天无故旷工也不予联系,直接下封杀令意图将榴莲辞退;鲶鱼是拼杀的同事,明明刚怀孕,却宁愿选择隐瞒也要往上爬顶替榴莲的岗位;鲶鱼是榴莲的母亲,在榴莲懒散的生活日常里不断提醒她自律;鲶鱼也是榴莲自己,让有着讨好型人格的租客山竹逐渐学会聆听自己的需求,寻找自我,而非卑微地把主动权都让给别人。
对都市上班族而言,“躺平”是心底最大的呐喊与渴望,偏偏事与愿违,鲶鱼无处不在。
每天只增不减的工作任务,没有最晚只有更晚的下班时间,上司对自己越发苛刻与高门槛的要求,还有同事间潜藏的竞争……真的很累,却很少有人敢毅然“反卷”,向焦虑喊停。
谁敢轻易停下追赶的脚步呢?身边不乏高能力的同事,逻辑清晰,处事灵活敏锐,待人圆滑,偏偏还工作待机时间很长,深夜才是工作主战场。若你不巧起跑线比其他人落后,又希望证明自己的能力,自然想要奋起直追,难免主动与被动地加入“内卷大军”。明明心里知道这是一场长跑,需要日积月累,无法长期处在200%超负荷工作的状态;明明心里就住着一个无时无刻想躺平想放松想自由的灵魂,却又不甘落于人后,结局自然是变成了一条扑腾的沙丁鱼。
而反观榴莲在剧里的表现,面对上司辞退的威胁,她淡然处之,直接提出休假一个月的要求,把主动权掌握在了自己手里。
租客山竹被人爽约,邀请榴莲陪她一起看现代舞剧。本该作为观众的榴莲却不自觉地步入了舞池,与舞者即兴起舞。
她展开双手,拉扯,拥抱,旋转,奔跑,高喊着黑塞《悉达多》里关于生命、自我与世界的经典语句——“世界并非是不完美的,或是正处在一条缓慢通向完美的路上;不,它在每一个瞬间都是完美的,一切罪恶本身就已经蕴含着宽恕,所有的小孩本身已经蕴含着老人,所有婴儿都蕴含着死亡,所有濒死者都蕴含着永恒的生命……”
这是剧集里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段。热爱世界,热爱自己,本该是我们最深沉的情感,而如今,我们却累得不曾有时间空下来观察这世界的美,也不曾有时间停下来思考自己到底是谁,到底想要什么。忙碌,焦虑,迷失,是我们这代人最常有的情绪与困惑。
学会与鲶鱼相处,学会放下心中的不甘与恐惧,由自己来把握生活的节奏。
如片头曲里的台词唱到:
我就想在地上
躺着 就足够
一切由我
忠于自我
关于整部剧最点题的其实藏在句末的歌里:“i miss you when i pretend that everything is alright.i look for anything that could help me forget.”
从母亲刘闵之去世开始,榴莲的生活已经无可避免地滑向了悬崖。刘闵之是榴莲生活里的鲶鱼,是单身家庭的陪伴,是叛逆期的反抗对象,是榴莲的Miss Tough。对于榴莲来说,反叛才是生活的母题,这是刘闵之潜移默化教会她的道理,所以她无法安静地走进温和的命运。只是刘闵之突然地离开了,榴莲沸腾的生活突然如开闸一般流逝了,所以12集里所有的话题,都是她想找回沸腾感的折腾。只是再沸腾的水也终究不是原来的水了,离开的人再不会回来,榴莲最后哭出来的时候,终于意识到假装平静是无法取代悲伤的,时间往前走的时候,固执留在原地的人也不会得偿所愿。
我们为什么喜欢榴莲?因为生活太平静了,我们喜欢怪异的人,忠于内心无所谓结果,她身上有一种春宵苦短及时行乐的洒脱,因为我们做不到。很多时候我们都容易带入山竹的视角,“生活的艰难是从始至终的”,但是就是有人,关关难过关关过,实在过不了也可以毫无心理负担地躺平,从这种意义上,榴莲是我们的鲶鱼。
另外关于爱情线,我非常感谢编剧没有补一个happy ending。宁远这个角色是我近年来看过的女性视角最具现实意义的男性角色。他不是恶毒的前男友,也不是优柔寡断的复合对象,比起爱情角色这部剧里他更像家人。榴莲为什么一直缠着宁远?我觉得宁远对她意味着旧时光里的安全感。她前半段人生里除了妈妈陪伴她最久的就是宁远,他了解她所有的怪异,付出过爱意也被回报爱意。另外宁远是被刘闵之接受的人,刘闵之离开后,宁远几乎是榴莲的半个亲人。榴莲还爱宁远吗?不知道,混杂着爱情和亲情很难区分,但是她想让宁远陪伴她,这几乎是她还能抓住的旧时光里的唯一的东西了。但是“人生没有回头路,且行且珍惜”,人生没有不散的筵席,
就像刘闵之一样。
假期,就应该躺着。 吹冷气,吃西瓜,追剧到太阳落山就点一份外卖,凌晨再加一份宵夜。没有老板,没有老师,没有夺命追魂的微信电话,这是理想的假期。 但榴莲的假期,是从告别开始的。 告别她的妈妈:刘闵之同志。 榴莲和刘闵之(榴莲称呼她妈的方式)相处的模式,是典型的30+碰上50+的母女,一个全看不惯,一个嘴不饶人。妈妈觉得女儿的生活太不规律,女儿觉得妈妈管得太多,最关键的,榴莲觉得妈妈骗了自己,是自私的。 从小妈妈就告诉榴莲,她是试管婴儿。小时候或许还觉得妈妈很潇洒,但长大的榴莲知道了做试管婴儿要三证齐全,所以如果她是试管婴儿,那妈妈一定结过婚。另一种可能就是……她根本不是试管婴儿,她有爸爸。只不过妈妈从来不说那个人是谁,当他从来没出现过。 年轻时的刘闵之,漂亮、洋气、潇洒,在90年代穿着打扮和思维模式都很赶潮流。她不会对女儿在学校惹祸就谩骂批评,也不会因为这个家没有爸爸就心生埋怨。她雌雄同体,时刻坚强,家中大小事务有条不紊,自己穿戴干干净净,女儿可可爱爱偶尔和妈妈怼几句,一切都好。这是一个女人一生的努力,看似云淡风轻,其实背后付出了很多,只是她不说。 榴莲应该是继承了妈妈的这种性格,倔强有骨气,美丽不柔弱。但她和妈妈不同的一点,也是时常反问自己的一点是:跌倒了,就算真的躺一会儿,又能怎么样呢? 是啊,能怎么样呢?累了,倦了,被伤害了,给自己放个假期,又能怎么样呢?人生不会停摆,只是躺下来歇一歇。可以吗? 我们一直被各种价值观灌输着,你要坚强,要自立,要面对挫折,要扛要打要拼要群起而攻之。如果你停下,甚至只是心里有一个念头:我能不能不这样做?会不会有一个声音从心底冒出来:我这样对吗?我这样好不好?会不会有人指指点点,会不会跟不上别人?读书、毕业、工作、恋爱、结婚、生子,你都要跟着别人走,跌倒了不能趴,犯错了要掩盖,要告诉所有人:我很好,我很乖,我是最棒的。 可是你真的过得好吗? 刘闵之年轻的时候或许在伪装自己,假装坚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观众看到她人到中年,女儿20岁,她也同样变成了一个唠唠叨叨的妈妈,会担心会挂念会招孩子烦。这还是年轻时的那个潇洒小姐吗?刘闵之从前潇洒现在唠叨,她是陷入生活的漩涡之中,随波逐流了吗?可以前半生潇洒,后半生羁绊吗?我们生活的标准究竟是谁来规定的? 榴莲不想再被框在规则里,她放假,放肆,做一个没结婚也可以有性生活,没男朋友就去APP找的新时代女性,但谁又能知道几十年后,她会不会和妈妈一样,喜欢在阳台上安安静静摆弄花草呢? 《突如其来的假期》告诉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想怎么活,就怎么活,随心。看完这部剧最大的感受就两个字:舒服。没有人按头,没有人说教,没有人规定你必须站直了,别趴下。你会发现,原来你心底那些小秘密,不必说出来让别人认同,你的那些与众不同,也永远,唯一,仅仅需要一个人来标榜。 那就是你自己。
首先,我个人很喜欢这个剧的风格题材和内容,包括女主的性格,这个剧缺点不少,但是我还是很喜欢看,而且一口气看到最新更新的一集。
其次,关于这个剧的好多刻板评论我是很不能理解的。
第一个,我是真的不太懂为什么主角的人设一定要是完美的无缺的讨人喜欢的甚至是道德的呢?对很多角色我们都不是全部喜欢但是不影响我们被他们的魅力所吸引, 举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就是蝙蝠侠里的小丑, 太多人喜欢他了 ,他有道德感吗?他是罪犯,他眼里都没有法律,很多人被深深吸引,也从不批判他的“不道德”和对这个世界造成的巨大的危险。所以我一直觉得人设是作者需要考虑这个人物性格以及行为的产生的逻辑要通顺足矣,而不是每一个性格特点都是为了讨好观众而生的, 看电视剧好像不是真的生活吧?就算生活里遇到这样的人也许不是很喜欢,但是也不影响这个角色在剧情里征服我。当然这个剧很多地方没有那么细腻,在内容的传递上可能没有直接打到点,或者过于直白,但是我真的觉得女主没有那么不堪,我也不觉得她的行为会让我弃剧讨厌她,我依旧为她的果断和潇洒深深吸引。在现实中好好做人道德感是一定要有的,但是如果为每一个虚拟的角色都带上道德的枷锁,那创作的空间只会越来越狭隘。
第二,这个剧是水剧,评分是刷的。评分我不知道但是这个剧绝对不是水剧!说的人可能半集都没看!!!这个剧先不说别的就场景我就觉得很好很舒服,调色很自然清新,剧情可以,演技可以,内容可以。(别骂我可能我见的世面少,纯属个人观点)。当然绝对缺乏深度,但是说真的对比流量剧,对比南x北x,这个绝对不算是“不接地气”相反这个还有很多女性视角的真实性爆表的内容,一些那种小时代风格的剧没有的接地气的桥段,这里不剧透了,大家去看就知道了,女主人设我很喜欢,我喜欢出格的角色,这才是有趣的角色,不像哈巴狗一样的讨好型角色,才有资格谈论丰满度。
第三,我个人认为这个剧很优秀,优秀的点在于制作和内容都很精良演技也超级棒。 国产剧被资本绑架那种粗制滥造场景和台词看一眼都让人尴尬的剧我是真的恶心透了, 我都没办法看进去, 而这个剧让我看到了还有人在尝试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也许是讨论的不够深刻,不够细致,也不够触动到人最深处,但是我觉得这样的尝试很令人激动, 没有被流量资本捆绑的剧 ,甚至都没有一个硬广在里面 ,说真的说一句制作精良值得一看我觉得一点都不过誉, 对这样的尝试我个人都表示一个支持的态度 ,希望我们都可以对认真的影视剧创作留一个开放的态度 ,别没看就说这个剧又是一部“不接地气”“制作粗糙”的剧,从人的角度理解女主 ,而不是一个道德分析机器去看剧情也许会有更多的共鸣, 少一些没必要的气愤 (纯属个人想法杠就是你对)。
最后,我想说这个剧绝对有缺点的,挺明显,我也不够专业我就不瞎说了,我在这个剧之前是比较反感这个主演的,但是我对这个角色现在是满满的爱意哈哈哈。希望大家不要双标,对于某些剧达到了及格水平就狂吹爆吹,出来一部这样的剧就各种挑毛病,完全不欣赏一下这个剧的优秀的部分。
我对这样的剧表示一个支持的态度,希望这样的剧更加精良更多出现,然后用脚制作的垃圾liuliang剧永远消失。
最后的最后,我拿小丑举例子是实在想不到别的了,求求不要骂我,这部剧确实与小丑没得比没法比没有可比性。
太导演个人表达了,整个剧情都是飞的。女主没看出来怎么tough,倒像是精神有些问题。母亲去世后的过去与现在的交叉,以及随时随地母亲跳出来的幻象都缺少逻辑和处理。看的过程中脑海里不停蹦出来“莫名其妙”四个字
面对同事的“茶”颜“茶”语,最绝的就是“茶”回去,榴莲怼领导和同事的话太给力了,第一次在国产剧中看到这样的女主,她不讨好任何人,却魅力四射。
阿B:叔叔我啊,就知道你们年轻人喜欢自私的
看到热评说像伦敦生活 但我觉得和伦敦生活不能比 说教意味太浓
21年最被低估的华语网剧 大家愿意给俗女养成记九分 为什么对这么鲜活的故事就这么苛刻 突如其来对我而言是治愈 生活苦难万万千 总会过去 总有自己的价值 总能找到快乐
就像一个没有天赋的学生努力备考,还是考了个四十分的感觉。别扭的地方都被爱看的人说成是黑色幽默也是很幽默了,剧情莫名其妙不知所云,我居然能看完8集,看来确实很无聊了。
倪虹洁都开始演妈了,有点点震惊,之前看《摩天大楼》就觉得她演技挺好,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有点惊喜,有点感动。
想到一句话:我假装无情,其实是痛恨自己的深情。我以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四处漂泊,其实只是掩饰至今没有找到愿意驻足的地方。这句话很适合榴莲。
好看。我觉得是好看的。虽然某些情节确实扯。但我喜欢倪虹洁,也蛮喜欢阚清子。
看起来像小成本制作,但造型、妆容也都很好看。
这剧专门给阚清子写的吧,很贴合她,嘴炮小达人,怼人王者,编剧开始意识到受喜欢的女性角色了,没有超级圣母白莲花了,有些内容还是很新颖的,整体好不错,最后小破站厉害。
我懂得大概的内容了,看似独树一格,实在是各种理想和现实生活的融梗。二十初的人,会觉得生活怎么会这样残忍,二十岁后的人会觉得,生活不会那么童话。为了迎合观众,给30多的女主,找了40多的妈
越是歇斯底里,内里越是空虚吧。
真正的悲伤不一定会嚎啕大哭,也可能像榴莲一样,表面不动声色内心早就崩溃,看她不管做什么事都能看到已故妈妈的音容笑貌,让人难受。
用怀孕当借口,无故砸场子影响别人上课。。。拿无素质当有趣,喜剧也不是借口,热评还碰瓷伦敦生活,瞎也要有个限度
看到了伦敦生活的影子
????投屏完后电视上自动播放了
这部剧里的阚清子和倪虹洁都好美啊,喜欢片头的小剧场。
榴莲和山竹,谐音是留恋和删除,榴莲对母亲的留恋和山竹对过去的删除,共同组成了这部剧的主线,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