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误
树的阴暗面说:
|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3262778/ |
| esrb是游戏分级
| 电影分级跟游戏分级虽然类似,但那是两套不同的标准
| 执行起来也不一样,是两个独立的机构
|
| 电影分级应该是MPAA分级,不是esrb
|
| 这个是MPAA的分级方式:
|
http://www.mpaa.org/ratings/what-each-rating-means 哦,也是
叶问2确实是M
http://www.hoyts.com.au/movies/details/ip_man_2.aspx 但是我也查错了
澳洲的分级是
http://www.hoyts.com.au/mediafiles/images/Classification/legend.jpg 你给的分级可能是US的
谢谢指出
我给编辑上去
————————————————————————————————————————————————————————————
当年有鲁迅,于是我们伟大祖国开始把他放到小学课本里
作为80年代的我,视之为偶像和不朽的精神食粮,长大后发现,其实他的文章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是被逼出来的,而拿到现在做教育,是在宣扬民族主义。
人文一点想,美国阿甘出去打仗,珍妮叫他遇到坏人就跑,这和我妈妈泪汪汪拉着我的手送我出国时说的一样。
我在想,也许我自己是一个小混蛋,倘若现在三战爆发,我差不多10年前打CS的时候肯定眼睛一亮,定会YY自己做战斗英雄,一路捡枪捡子弹。然后爆头无数敌人。
可是现在如果真的打三战了,一个宣传兵跑我家里跟我说,请你响应号召参军,我肯定会说,那么Go xxxx yourself。而CC什么V如果上面有类似广告新闻,我也肯定换台。
算我丧心病狂吧,我认为西方的人文或者人本主义,自由主义,其实是更为先进的。国家是一个帮派,老大们要混江湖,少不了纷争。
我只是屁民,为国争光,别人去争吧。
国家丢人了,我认为并不能代表我会被别人嘲笑。
这个年代,大家大概已经知道了尊重人而非家庭背景。
虽然很多时候,在学校成绩好但是家里穷的孩子还是被瞧不起。
白人打了洪师父,打死了,话说,人家带了拳击手套,嚣张了点。
但是也不能算谋杀,人家的文化就是那样,说实话,倘若现在你把泰森拉去打,他也是一个德行。如果打不过,没必要打,让他嚣张,一个人对着不存在的成功嚣张那叫傻逼。
你去跟他跳过去打,被打死了是被侮辱了,把他打了就争光了,这其实是一个自卑者的逻辑。实际上,我不认为英国人真的会因为打死了一个中国胖老头而有任何自豪的。
当然,在电影里的Context下我不能这么说,因为香港当时是英国殖民地,中国人是奴才。确实受了不平等待遇
我认为片子这一段只是为了挑起民族主义情绪而设计的,因为西方的骑士精神当然无存,一个英国冠军怎么会跑去殖民地和奴才较劲。
奴才灭了主子,也就是奴才的YY
中国文化里,琴棋书画没什么好比的,也不好翻译
比吃的话,没什么好比的,我前不久知道马达加斯加和毛里求斯都有中国人做中餐。西餐显然没法比。能拿出来比的只有武术,所以成了YY对象。
我在网上搜索下各国武术比武,发现中国老和日本比武
中国人到日本去,就被打败了,日本来中国,就被灭了
观众倒是都是爆满,仔细一想,和电影一样,只是用民族主义情绪弄点钱。
这无可厚非,相信看我的影评的人,大多都知道
什么是电影,什么是人生
男人们,如果你们有那么漂亮一个老婆,和一个要出生的孩子
你真的会中华崛起而XXXXXXXXXXXXXXXXXXXX吗?
问题就回来了,国外给这部片子评级是M,于是我查了下Mature分级到底是什么意思
于是找了这么个分级列表
http://www.esrb.org/ratings/ratings_guide.jsp上面写的是17+
这就很清楚了,如果你16岁,不好意思,看起来25岁以下的都要查ID
可是在国内,我猜10岁的孩子也是可以看叶问2的对吧?
只要你愿意,6岁都可以。
那么回到我开头的话题
现在你回想一下,对不起各位女读者,我不知道你们会想什么(叶问叔叔好帅?)
但是我10岁的时候和大部分孩子一样爱好调皮捣蛋扯女生辫子放人家自行车气门芯。
假设我看了这部片子,我大概会想去练一身功夫,也会从片子里学来一腔
满腔的
爱国情怀·········
所谓爱国,就是要去打那些打中国人的,10岁嘛,大概逻辑如此
等这样10岁的孩子到了20岁
当年的情怀可能已经不在了
但是我总在想,那些法国人说中国没资格举办奥运会
为什么会有那么那么那么多的中国青年满腔热血的,一脑子奴才样的去抵制家乐福去“爱国”
为什么就没有几个人穿着北京奥运的T shirt,手拿几张奥运的门票,满脸欢喜的,伸出中指,告诉法国人Va te faire foutre
我想民族主义肯定是从娃娃就抓起了······
放不下了
本文扯的很远,但是这就是我的想法,电影嘛,你看了宣传片就知道讲什么了,如果你预期不太高的话,这部片子因该可以达到你的预期。值得票价
尤其是和老外一起看的时候(嘿嘿嘿嘿···········)
《叶问》可以说是2008年贺岁档的一匹黑马,凭借独到的功夫场面和精彩的人物刻画,硬是从强敌环绕的贺岁档中抢出了一亿票房。对于一向题材匮乏偏好跟风的国产电影来说,这样的电影显然是模仿的好对象。但是在众多跟风之作中,最根正苗红的自然是《叶问2:宗师传奇》(以下简称《叶问2》)这部原班人马打造的“叶问电影”了。
作为商业类型片,如果前作在市场上大卖之后,续集的开拍是顺理成章的。但是在中国商业类型片中,特别是在内地市场中,这种续集电影的出现还是很少见的。《叶问2》的出现,证明了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在商业性方面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如果《叶问2》也能够大卖的话,对于功夫片这个中国独特类型片的市场前景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不出意外的话,明年我们将会看到诸多卖座商业电影的续集出现在市场上,这种整合优势资源、借力打力的创作趋势,对于目前还稍显浮躁的内地电影市场来说,是福是祸都尚待观望,但从大的电影市场趋势来说,这肯定是一种值得祝贺的现象。
叶问作为一个电影形象,成功地在《叶问》中被塑造成一个“富二代,爱老婆,懂武功”的完美男人,特别是这个男人的内心还有深厚的爱国情操,这样的男人简直是新时代好男人的完美翻版。到了《叶问2》,制作方无疑认识到了这个电影形象的商业卖点所在,于是在《叶问2》这部电影中,几乎是照猫画虎地又来了一遍,除了一些背景的变化外,整个故事的结构和人物设置,尤其是最后的高潮戏,几乎可以说是完美地复制了一次《叶问》中最后和日本人打擂台的场面。从目前的观众反应来看,内地观众对于这种“中华武术发奋自强,扬我国威痛扁鬼子”的模式还是百看不厌,不管是东洋鬼子还是西洋鬼子,只要是我中华神功大展国威,观众就一定用热烈掌声回应。
这种观众反应背后的心理动机我不想评价,但对于一部商业类型片来说,主创者无疑是精确地把握住了内地观众的心理,发扬了中国服务业,特别是南方服务业的优良传统,贴心周到地照顾到了几乎每一处影片细节,功夫打斗、喜剧桥段、温馨场面、煽情落泪、民族情绪等等,诸多观众需求都被妥贴地照顾到了。而且对于前作中大受欢迎的元素,《叶问2》中还特地进行了放大和强化。
功夫场面作为《叶问》系列的立身之本,在《叶问2》中进行了升级强化,动作导演洪金宝亲自上阵,和主演甄子丹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圆桌打斗,在沿袭前作动作风格的基础上,在摄影、剪辑、音效等方面都有了明显进步,可以说是近几年功夫类型片中的经典场景。
而在结尾的擂台大战中,因为前作是咏春拳对空手道,所以《叶问2》就升级为中华国术对西洋拳击,不但避免了观众的视觉疲劳,也在动作设计上做出了全新尝试,还捎带手提升了一下本片主题。相比《叶问》中叶问几乎秒杀日本军官的打斗场面,《叶问2》中叶问大战英国拳王的场面就堪称跌宕起伏了。其场面之暴力,以至于我要提醒观众,请不要带未成年观众去看《叶问2》。
就我个人喜好而言,我还是比较偏好洪金宝和甄子丹的圆桌对决场面,因为从功夫片角度来说,这样两个功夫片的代表人物在银幕上的终极对决,估计以后是很难再见到了。如同当面的《功夫之王》中李连杰对成龙一样,洪金宝对阵甄子丹不但噱头十足,而且确实是给观众,特别是喜好功夫片的观众提供了一次难以忘怀的观影体验。
叶问作为一个尊敬老婆的好男人,到了《叶问2》虽然变得落魄无法再锦衣玉食,但是他继续发扬好男人标准,开始给老婆揉小腿了。
如果说商业类型片就是给观众在做足底按摩的话,那么《叶问2》这部电影就把观众给照顾的非常舒服,几乎无可抱怨。就连前作中偶然显露的喜剧元素,《叶问2》都仔细地加以放大。本片中很多喜剧元素的加入虽然稍显刻意了一些,但对于观众来说,能在功夫片中看到喜剧元素,简直就是买一送一的意外惊喜啊。
除了这些精准到位的商业元素之外,《叶问2》在电影层面的进步其实并不明显。我本人作为功夫片爱好者,只要功夫打斗场面足够精彩,对于功夫片的故事层面其实要求不高,如果能顺带讲述一个结构完整、人物清晰、情感到位的故事,那我简直是喜出望外了。《叶问》和《叶问2》作为商业类型片,就属于功夫打斗十分精彩,而在包括导演、剧本、摄影等电影技术层面的元素也都做到了足够精良。虽然和《叶问》相比,《叶问2》只是准确地复制了前作成功的元素,但是对于商业类型片来说,续集能够保持前作的水准,甚至还略有进步,就已经是很大成功了。相信对于大部分电影观众来说,这样的一部电影足够激发他们的观影热情,并在5月份的电影市场上掀起一片风暴。
(电影中有一些小的瑕疵,无伤大雅,在这里提一下只是增加一点趣味而已。)
叶问的儿子叶准在第一部中貌似七八岁的样子,但是到了第二部后,在最少5年之后,他还是只有七八岁的样子。看来老爹太猛了儿子就一定要倒霉。不过叶准作为本片顾问他没提什么意见,咱们也就一笑而已。
另外,影片中有个时间的细节,第一部结束时是1945年,第二部开始时却是1950年。叶问为什么要花5年时间从佛山逃到香港呢?因为真实历史上的叶问曾经做过佛山警察局的局长或类似的职位,所以大陆解放后,他只身逃难香港,而且当时他已经五十六岁了。
第二部中又出现了樊少皇扮演的金山找,但是金山找在《叶问2》中并没有负责动作场面,只是负责了搞笑和打酱油,多他不多少他不少,估计是友情客串外加挣个人气。在原来的《叶问》中,金山找当了汉奸后其实是被日本人一枪打死了,但是在内地公映审查时,这个细节被删除了,所以金山找到了第二部才有机会继续打酱油。
黄晓明扮演的黄朗(或是黄粱,配音有点大舌头,听不太准确),据说原型是叶问的徒弟“讲手王”黄淳粱,但是因为黄的遗孀还健在,并开了个让制片方无法接受的价格,所以只好虚着来了。
作为一部大卖的商业片,《叶问2》虽然是1950年的背景,但它还是成功地做了植入广告。具体什么牌子我就不说了。
(媒体约稿,请勿转载)
多少年过去了,我们的G点始终如一。
负责二的演员很出彩
演叶问最爽的一点就是可以随时找一个李小龙来喊自己师傅。黄晓明是第一个能用每一个眼神都把“你们不用说了,我告诉你们我就是这么帅”演的如此炉火纯青的演员。前人们最多只演到了“难道我不帅么?”但是,黄晓明,你牛B,你突破了,你在一部别人都用动作演的片里坚持只用一种眼神飙戏,啊啊啊啊啊!
信甄哥!!
好看!非常欢乐~(难道是我笑点太低了么)。甄叔演了个功夫很好的宅男。影院里掌声连连,囧翻
2010-4-7感谢爷爷~。一颗星扣给胖黑释小龙等人在内的一干配角和配角们那些太过时髦儿的着装。。。。。。
打的我热血沸腾了!打戏满分!洪爷牛逼!黄晓明真是无论演什么角色都一样贱兮兮的表情= =。
虽然对比起来,1更能让人感动,但2的中规中矩外加一些幽默也让人看得畅快舒服。排除掉一些过于煽情的地方,整部电影在动作、音效、情节上都不错。★★★☆
中国观众的G点永远是中华武术暴扁洋鬼子……《IP2》在对观众G点的把握上确实是非常到位的,方方面面的观众都照顾到了,连女观众都喜欢IP人,因为丫给老婆揉小腿……
一帮来北京抢钱的香港电影中,这部影片至少是诚意之作。首映海淀剧院大学生给了15次掌声,2010贺岁档以来久违的香港好片,至少比袁和平的苏乞儿好看。洪金宝的动作设计超越了叶问1,吊诡的是你会发现我们中国人怎么还生活在被压迫的民族情绪中呢?
这年头,不打几个外国高手,你还真不好意思叫武林高手。少了家国这种大帽子,故事更集中,也比1更好看了
拍一部IP man大战Iron man吧。
黄晓明的小眼神仿佛在说:我真的很帅。。这不是装B。。是真B。。加上他又负责2。。so:黄晓明,2。。。B
下次该打阿凡达了!川井宪次是热血派!
《叶问2》,甄子丹负责叶问,黄晓明负责2 ...
都这么多年了,还是霍元甲那套,俩武术大师从冤家对头到惺惺相惜,然后来一帮蛮力的老外跟中国人打擂,哐当死了一个大师,剩下那个在片尾十五分钟左右报了仇。编剧你敢走点脑子吗,有点新鲜的好吗,中国人就非要通过打洋人才能找到点民族凝聚力?!要不是因为就剩一个甄子丹能看的话再也不想看这些破片
全场鼓掌。有点震到我了~
只要是能煽动起国民情绪,没有不大卖的电影。《叶问2》是个太聪明的电影儿了!
今年看到现在最棒的大片。趴地膜拜洪金宝,洪爷实在太牛逼了,华丽丽的气场啊!单是洪爷大战甄子丹一场已经值回票价,更何况还有别的惊喜!
痛扁完日本鬼又狂殴英国佬,电影真的是给人造梦的东西。尽管从头到尾能煽动起观众情绪的痕迹无处不在,但由于电影本身的乏善可陈(基本上与前作一模一样),给我感觉反而更加别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