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以蹦极的方式继续爱情
曾经有人告诉我,如果自杀,如果是跳楼,一定要挑选一身品质优良的内衣,因为从高空落下,空气的阻力会让你的衣服四分五裂。我没有亲眼目睹过跳楼自杀的现场,也不知道经历短暂飞行过后的身体是否能完整无缺,在接近地面的最后一秒,努力摆出一个有关面子的姿势。患有恐高症的人,显然是不大适合选择跳楼的,在颤抖如泥的一刹那,激发更多的也许是求生的欲望。据说如今大小城市的摩天大厦纷纷采取封顶,在缺乏鸟群飞翔的城市上空,仰望与俯视之间都充满了沮丧。
1958年希区柯克的《迷魂记》上映的时候,人们对恐高症有了一些形象思维上的认知。故事情节大致是这样的,一个退职的探长斯科蒂受朋友之托跟踪他的妻子玛德琳,一次,玛德琳突然跳入河中,被斯科蒂救起,并从此对她产生了爱恋之情。但是玛德琳最终还是摆脱了斯科蒂的追踪,从钟楼坠地身亡。斯科蒂因为患有恐高症,没有在关键时刻及时阻止玛德琳的自杀,从而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可是有一天,他在街头遇到了一个名叫朱迪的女人,长得竟与死去的玛德琳一模一样,于是,斯科蒂开始探询她的身世和来历。整件事情原来是一个早已布好圈套的阴谋,目的就是要利用斯科蒂患有恐高症的缺陷。希区柯克的电影总是存在着精神迷恋气味,偷窃癖、偷窥癖、恋尸癖,还有一位爱德华大夫对条纹状的东西,会产生莫名其妙只能以达利的画来描述的恐惧。
我不能确定蹦极这项游戏就是在这种情形之下发明的,隐匿的身体羽毛蜕变成一根弹力惊人的绳子,从这一端到那一端,大概可以体验到驾驶无人公路的非常速度。坠落可能代表了某种意义上的结束,不顾一切将自己像一颗石头丢下悬崖,在内心翻腾之中找到一点平静的临时生命停电。如果有人请我去蹦极,考虑更多的应该是地点的选择。在没有看到《爱的蹦极》这个韩国电影之前,新西兰停留在我的印象中的就是牛羊遍地,从来没有想过,那也是个模拟跳楼的最佳地点。
据一项不甚可靠的调查资料表明,有78%的男性与61%的女性,希望在第一次约会的时候,就能天旋地转发生性爱关系。爱情管不住身体的冲动,午夜场,僻冷街道,原来蓝色月光中也暗藏着甜蜜的杀机。徐仁友和泰喜就是在一个催眠般的雨天结识的,伞下的世界阻隔了外界嘈杂的声音,天气似乎是电影爱情必备的一个道具,借助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使得恋爱中的人更加坚信,他们的相爱是命中注定。《绿光》中曝晒的海滩,《循规蹈矩》中一个炎热的纽约早晨,《熟食店》中一场突如其来的水灾,《情人》中雨季绵延的湄公河渡船。几乎每一种天气在电影里都有不同寻常的喻意,堆栈在眉宇间的积雪,有时需要一点温度的亮光将它推开。
《爱的蹦极》并没有出现下雪的场景,但这仍是一个充满冰凉寒意的电影。当新西兰的幽长峡谷在片头出现的时候,滑翔摩擦干冷空气的细小声音,我已经知道这是一个关于生命轮回的无奈故事。韩式爱情都有一个有情人无法终成眷属的不成文规定,《触不到的恋人》、《情迷话报机》、《八月照相馆》、《春逝》、《伤心街角的恋人》,总有一场意外适时出现,中断了一段感情的发展,而追忆再也赶不上时间飞快的速度。如果泰喜没有遭遇那场注定的车祸,服完兵役的徐仁友就会顺理成章在车站等到自己的恋人,然后相约去新西兰完成一次爱的蹦极。所有往日恋爱中的动感小细节,都将成为这个电影过目即忘的片段,紧张地打嗝,弯腰系鞋带,一把汤匙,一只打火机,一根小指微翘的握杯手势,爱情的魔法居然施展一次就能大功告成了。
许多年以后,通常这样的叙述方式总是不负责任的,短短的五个字就可以交待了时间的湍急。没有人会去关心一个伤口愈合的过程,却更愿意看到溃烂或者再度撕裂,所有人注视的目光都像婴儿一般轻柔。把《爱的蹦极》归入同性电影,同样也是不负责任的,它更像是同性之间相爱的完美借口,我爱的不是同性,只是这一刻我爱上的,不巧是我的同性。许多年以后,泰喜以同性的轮回身份出现在徐仁友的眼前,那个十七岁的高中男生,骑着单车捉弄自己最喜欢的女生。我似乎在另一个韩国电影《梦精记》中看到过这个名叫吕贤洙的演员,同样是一个半熟少年,玩着无伤大雅的性游戏,对自己身体的兴趣其实远远超过对于他人。跨越不可容许年龄段的师生恋的确是很难让人快速接受的,不管是哪一方的情感主动,童贞在这个浪费越来越正常的世界,仍然半买半送略占着一点价值的底线。而这一次是一对同性的师生,每个人都无法抑制眼睛里的匪夷所思,同时,他们又是好奇的,对陌生感情无法亲身体验的缺席窥视。
我喜欢这个电影爱情的方式,不经意间忽略了寻常道德的苦苦追问,在一开始,就是甜美的绝望。我相信这样的一种说法,在万千人当中,你并不是爱上某一个人,而是将你曾经爱过的一个人寻找出来。当徐仁友泪流满面,大声问着自己的学生你是谁,你到底是谁的时候,他已经把死去的恋人再次找到了。似曾相识这样的词语一定是为这种寻找的爱情方式量身度造的,当你觉得记忆已经淡忘得差不多的时候,又以死而返魂的技术力量慢慢深海浮现了。在手机铃声中哼唱着同样的一段音乐,同样的语气,同样的手势,同样的一种烟草的味道,只是四周都是悬崖,与心爱的人不能分手,那么就一起共赴死亡的蹦极。
2 ) 再读一次
爱情不是那么一瞬间的,而是认出你所找的那个人,是遇见你的终身伴侣。学生贤宇说的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之后一次上课,他提的一个问题勾起我对太熙的思念,我于是有了不祥的感觉。不经意间开始对他特别的关注,而他的身影会不由自主地吸引我,甚至运动会时我在他的身边会不停地打嗝,一如当年我与太熙亲近时的发应……我开始心神不宁,常常会望着他发呆,我甚至会怀疑自己的性取向……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他身上有着太熙的影子,难道这是太熙对我的召唤?17年前的初恋情怀被再次激荡,太熙失踪前我曾在她的耳边说过:下辈子,我也会认出你,因为我只爱你一个人。难道这是太熙回来找我了?这重新扑面而来的情感让我深陷其中,恐惧,挣扎,抗拒,否认……但是“我对你施下了魔法,所以你用手握东西的时候,小指会翘起来。”只有太熙知道这话,贤宇握着东西时也会翘起小指;太熙当年送给我的打火机又出现在他的手中……我感觉自己快要崩溃了,我该怎么办,眼前的这个人明明就是太熙,我确认自己的感觉,我哭倒在贤宇的肩上“为什么我能够认出你,你却已经忘记了我是谁?”
现在的我,既已打开心结,就只能放下所有,离开这个被我惊动的中学,离开被我惊动的妻儿,离开被我惊动的男孩——贤宇。我再次来到当年等待太熙的车站,她说过会来陪我,我相信她,我会等待,哪怕等到我消失……火车一辆辆地消逝,我坐在那张椅子上,虽然身体麻木,可是我却听到太熙赶到的脚步声,是贤宇,他说:对不起,我来的太晚了!我早已泪流满面。
我说过“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女人或者其它,而是因为你是你,不管你是男人还是女人,是动物还是植物。我所爱的就是你,是存在在这个世界上的你这个个体。”
是啊,我爱你。——就这么简单。
3 ) 感人的故事何必硬套“同志”?
老实说 我是被“同志”电影所吸引而看的
韩国的同志片 本来就比较少吧
故事很感人 但是不客气地说 总觉得两个男人的爱情是硬加上去的感觉
可能 电影想说的 就是这一对男女 无论如何 都要在一起
我想如果这个女的灵魂附上的不是这个男的而是另个女的话 这个片子就没有特色了吧
其实电影的交代的内容 在我看来是有匪夷所思的
如果说那个男教师爱上了男学生是因为他认出了“她” 我觉得这不能称之为同性之爱
因为他爱的始终是那个女的
至于那个男学生 本来是很喜欢一个同年级的女孩子的 后来突然爱上了男老师
我只能理解为“她”的灵魂因为他那晚的哭泣和自白而“觉醒”了
这样看来 就爱情而言 仍旧是他和她的爱情故事
典型的韩国电影 结局很感人 细节很多 导致了整体有点慢节奏:背影很多 景色很美
尤其是最后一幕 两个男人手牵手 一起跳下悬崖峭壁 很美很美
当然 看这个片子也是因为里面的那个女主角已经自杀去世两年了 也算是遗作了吧
综上 也不算白看了 但是这个所谓的同性之爱 只是一个新酒瓶
4 ) 满篇都是爱爱爱
爱情不是一瞬间的。
是认出你要找的那个人是你的终身伴侣。
想说的是爱能穿越时间,空间,世界。是一种玄妙的东西。是轮回,是注定。真爱与肉体无关。真的是两个灵魂的相爱。
这个片子剪辑得太过纯美。
难道韩国人真的这么相信真爱么。
爱是没有终点的。
只爱一个人的感觉。是多么的可贵。
爱是爱。
婚姻是婚姻。要想和一个人共度一生,起码要自己到底要什么。
连这个都不知道,连自己的未来在哪里都不知道,没有资格和能力谈婚姻。
但是我们有爱的能力。
初中高中很高兴的爱着是因为从未想过长久地爱,觉得未来还有很多机会。
大学里老是费尽心思去完成一段感情,反而没有意义。
如果,是爱,就让它自然一点。顺其自然让它来让它走。因为爱是对其灵魂的欣赏。
所以可以是同性,可以是异性。
而婚姻,对于现在的我,的确不适合。
5 ) 如果有那么一种爱
如果有那么一种爱,可以超越现实的围困,穿越生死,穿越性别,穿越时间,不死不灭地存在着。只要醒来,你就知道去哪里等TA;只要醒来,你就知道去哪里找TA。
如果有那么一种爱,可以让你把大地当成柔软的温床,可以让你纵身一跃,因为它让你相信,即使一切结束,也只是另外一个同样故事的开始。
如果有那么一种爱,可以让你和TA在心里共同保留一块不变的天地,可以在十几年、几十年后,依然让你认出TA的声音和笑靥。
……打住,这都太不现实了!美丽的爱不现实,现实的爱不美丽。
所以他们跳了下去。
“在人生的绝壁往下跳,
那里也绝对不是终点,
我要再次与你相遇,
那不是因为我爱你,而是,
因为,我只能爱你一个人
我爱你”
。。。其实我不明白,为什么两个男人就不可以相爱,反正相爱的是灵魂嘛。。。为什么非要跳啊。。。
6 ) 《爱的蹦极》:人与人的爱情
文 / 沈嘉柯
你最爱的女人死去,而这个情人的灵魂寄托在一个男生身上。
这一次,爱情如何自处?
这部电影,显得可爱而哀伤,哀伤之后,却又欣喜。有些时候,我们的信誓旦旦只是信誓旦旦,因为那些想象当中的考验,发生的概论比较小。总是在电影里有那么多的车祸,在电影里有那么多的生离死别。
而生生世世在一起这样的爱的极至,也不过是完美收场的戏剧台词。现在呢,居然有电影存心要来一次大考验,你们不是相爱吗?不是爱的那么深吗?下辈子让她连性别也改变了,看你怎么办。
错过本是最叫人厌恶的一件事情,可是,厌恶也是无效的。时间过去,一切变得陌生,必须重新一点点抓住旧日的记忆。尤其是,一个人内心清晰,一个人仍然懵懂不知。
当时的打火机,辗转回到了他的身边,那上面有女人的自画像。提醒着他,她回来了。
男生的手指翘着,因为他当年施加的“小魔法”,一直奏效。
叫太嬉的男孩那么高大,穿着长的衣服,站在男教师的身边。有点错觉,好象男教师变成了一个孩子。男生搭着男人的肩膀,真是一对怎么看,都觉得有点怪异的情侣。我觉得怪异不是因为他们的同性之恋。而是那种夹杂着混合气质的暧昧的怪异。男生那么小,却藏着成熟女性的呵护与母性,同时他那么高大。而那个男教师呢,有着成熟男人的面目,却如同一个哀伤的孩子,需要她的怀抱。
爱情的好处,无非是来的时候,我们不可预料,走的时候,也难以挽留。重新遇见的时候,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奇怪的事情。
在最后,男老师与男学生站在新西兰的悬崖边上,一起向下。我忽然对他们是殉情求得来世的爱情,或者仅仅是完成一场约定,都不再郁结情怀了。男老师与男学生之间有这样一次对话,“如果下被子你变回了女人,而我却成为女人,怎么办呢?”
“没什么,仍然是要在一起的。”下下辈子,总是有机会的。 不知道为什么,看完后,有些说不出话来。镜头跟着新西兰的风景游走,结局已经到了时间,河流与峡谷很美丽,一切都很好,可是,我有些观感模糊了。
童话那么美好,我们观看就是了。
不必计较童话不在现实里。太多的界限是我们不会去抗拒和跨越的。仅仅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仅仅是贫困与骄傲,自尊与自卑,许多的爱情就在人间夭折了。何况,是这样盛大的越过性别的爱恋。蹦极,多么好的象征啊!那一跳,死生的桥上,约定重新生效。爱情的终点被轻轻擦去,下一个起点才开始。以雨水开始的故事,在好的天气里,成全了爱情。
这部讲述爱情的电影,主要是男女,然后是男人与男生,最后,是人与人。呵,难道这个世界,不是人与人的爱情,最值得追求?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可罗嗦的。
稀里哗啦。李秉宪的深情真是无法阻挡的毒药
李秉宪看着好矮。后面的原委居然刚开始就猜到了。
借尸还魂的残酷爱情物语,我愿称之为心理cult片……虽然电影后半段表面上是同性之恋,可观看时丝毫没有介入同性的微妙,反而对前半段忠贞不渝的初恋之殇更加心生悲悯了;另外胶片摄影非常出色。// PS. 李恩珠绝世容颜可谓人间惊鸿。
不过也只是讴歌男女之情,不用挂同志的标签了
很惊讶于韩国爱情片的编剧能力,无论是最常规的男女恋,还是同性恋、师生恋、老少恋甚至是《老男孩》里的父女恋,都拍得如此细腻而真实。这部影片就完美的将男女恋和同性恋结合到了一起,谱写了一曲委婉动人的爱情恋歌。只是,不太习惯李秉宪弄出的少男羞涩的表情~~
我所能做的事,只有爱你。李恩珠的精彩作品。
听说《譬如朝露》是翻拍自这部《爱的蹦极》,于是就找来观影了,个人感觉这部拍得更胜一筹也更让我喜欢。—— 医生(对徐仁宇)说:首先,你的测试结果是很正常的,你对自己的性别 看起来比大多数人更为自豪。而且测试结果显示,你通常只对女性有兴趣。你可能还需要再做几个测验,可依我看来,我觉得你对同性的好奇心应该可以安心地接受,因为这是人类天性的一部份。→ 套用网友的话就是:“他不是同性恋,只不过他爱的人刚好是同性而已。”(同性恋的性取向是同性,但他的性取向则是异性。)—— 观影过程中有时感觉力最喜欢的韩国男演员李秉宪有些像前几天难得又梦见的人(醒来后记得梦里有他但却想不太起梦的内容了)。
爱情片还是文艺片?不明确。比普通爱情电影深,比金基德类浅。对编剧最终指向同性恋这一处理不大理解。
好神奇的一部!
极致的生死之恋,超越性别。爱是轮回,也是重生。愿他们来生有缘有份。李秉宪把人物的阶段性主要特点展现的真好,大学生时淳朴木讷羞涩,中年教师初来乍到时平静沉稳敢为学生担责任,逐步认出并确认转世初恋后挣扎自我怀疑情不自禁甘心沉沦,最后与男孩儿在一起蹦极往生的欣喜释然开怀,居然赚了我很多眼泪。
角度蠻特別的一部愛情片,李恩宙太太太美了~~2000年的校服很好看耶~
某些男性凝视的情节太恶心,情人节送暧昧对象胸罩来恶作剧,画慧周的裸体,被女方看到毫无歉意,太恶心了林玄斌。既然徐仁友只爱初恋所以他后来娶妻生女都是工具人吗?哦对,还有一段徐婚内强/奸老婆未遂的戏……
前半小时的李秉宪特像车太贤23333 在旅馆里摸着袜子打着嗝问李恩珠要不要看电视简直了狠屌丝了 半小时后眼前一亮地变帅气以为会霸起来 可惜感情线开始奇幻了 虽说尝试了新路线 爱到那个地步不敢来个激吻吗 当然手牵手温柔对视也看得哆嗦 毕竟那是霸总三十年的李大饼啊
22_076。看这部是因为20年后原编剧拒绝翻拍(所以泰国那部是怎么回事),好奇原作到底是怎样,其实看了就明白同性这个tag真的不该标编剧的立场很明显还有点反同。1.虽然不喜欢李秉宪的人品,但演技确实是好的;2.原来女主角就24岁自杀的李恩珠;除去最后对于同性否定的这一点,本身电影还是部不错的纯爱片的,可以这样说吧
爱情不是那么一瞬间的,而是认出你所找的那个人,是遇见你的终身伴侣。人生的绝壁往下跳,也绝对不是终点。我要再与你相遇,那不是因为爱你。而是因为我只能爱你一个。
虽然有点诡异,但是情感描写好细腻。李恩珠李秉宪的演绎好动人~老师大崩溃靠在学生肩上时,我也哭了。。。爱是轮回?还是执念的迷信。
绝望中带着希望的爱情??当时很感动我的片子~穿越时间穿越性别穿越前世今生的爱情…虽然小荒唐,可是有时候不妨天真一点
不管经历多少轮回,我一定要与你相遇:不是因为我爱你,而是因为我只能爱你,从头到尾我爱的都只是你。用同性恋外衣包装的异性恋故事,最后一个航拍(Queenstown?)很带感。女主怎么真的就自杀了呢?太可惜了...
过于追求奇巧了,不过还是被爱到极致的纵身一跃给煽到了。
在我看过的为数不多的韩国非情色电影里,这算是最打动我的一部了。按说这剧本应该算是挺拧巴挺不靠谱的,但导演把节奏控制的很准,镜头音乐什么的也到位(还有李秉宪你演得真好我记住你了!),所以故事虽有点纠结但能顺顺利利看完后心情还是挺舒畅的。ps: 最后那个峡谷里摇啊摇的镜头真令我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