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船实在是有帅气,有痞气,有风度,有落魄,有绝望,内心丰富,还深藏不露,惜字如金。平常就各种嘴硬暴躁,只有喝醉了才显露真心,大晚上跑医生家里找人看病。医生被威胁的时候,直接冲出来下跪保护。松永喜欢在白色上衣上插一朵鲜花,染病以后站在臭水塘前看风景,他内心里可能在想,这里就像那臭水塘,再美的花也逃脱不了被吞没的命运。我是相信他为酒店女子的告白所打动,即使他不可能跟她一起回老家,他也感谢她的爱意,就像他感恩医生对自己的不放弃。 相比之下,医生就一目了然了,从头到尾没有任何层次,开场没多久,一个暴躁酗酒,富有正义感,脾气差,外热内热的落魄医生形象就完整体现了。 这俩真是不打不相识,你来我往的打了好几回了。医生年轻的时候估计也是个暴躁的主,上了年纪还如此,发起火来就互相扔东西,有点过了哈。 看到了三船的后背和前胸,好喜欢~另外医生的衣服是七分袖,这个凉快,还有门口这水塘,不会是生之欲里面那个吧?志村乔终于把他填上了,也许他还会想起当年那位口袋里插花的年轻人。
很多人说到野良犬就会提泥醉天使,因为故事发生的大背景都是日本战败以后。但是两部电影角色的差异导致的表现方式也是不同的。野良犬中有佐藤课长的冷静制衡村上的冲动,主角的行动上是较为克制的。但是泥醉天使两位主角都是傲娇型人格,一个是嘴上说你好自为之我不管,却要三番五次来劝你的顽固医生。一个是玉树临风死要面子的黑手党。一个医术高超却被迫淡泊名利,一个叱咤风云好仁好义。两人的冲突必将激烈,甚至是可笑的。松永生病后硬要喝酒,医生赌气又无法做到置之不理以及标志性傲娇的“哼哼”等等桥段让前半段剧情显得有些幼稚,定下了一个较为欢快的基调。但是这种过分明显的傲娇在我看来是要减分的,我可以接受且比较欣赏的是椿三十郎、用心棒不那么刻意的傲娇。
随着冈田出狱,松永身边的一切被一层层剥落。他意识到江湖道义只是锦上添花的附属品,真正具有统治力的是金钱和权力。没有了钱,情人离去,地盘不保。松永在床上看到木偶的剪影,暗示他不过也是被人操纵的棋子。当他偷听到自己不过是老大手下的工具人,仁义的世界便支离破碎,老大洒出一笔钱,更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松永的人格已经坍塌,在镜子中分裂成三个自己,甚至在梦里梦见死亡的符号,或许死亡才是摆脱污浊社会的唯一方式,临死前他打开的那扇门,也许就象征着一种解脱。
仁义仁义,映射的是军国主义的价值观,它丧失了医生口中最重要的药——理性,它随时可以破灭,只剩下迷茫和消极,然后使人对这个社会失望。松永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不愿承认自己患病,如同不远承认自己如同污水池里的布偶,深陷其中,且迟早是要毁灭的。他的肺就像污水池,每天都有垃圾涌进来,光打扫赶紧是不够的。身边的人都是污染源,只有远离他们,才有可能痊愈。总是欢乐的南新町市场和夜总会提现了人的空虚,几次钞票的出现意在说明无所不在的拜金主义,环境恶劣,卫生条件极差,真话只能从烂醉的天使口中喊出来。当观众和真田医生沉浸在绝望中无法自拔时,女孩却因为直视病魔而顺利痊愈了。如同《罗生门》结尾砍柴人收养婴儿让和尚重拾对人性的希冀,《泥醉天使》结尾也一扫悲观,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国家一直是有希望的。
此片是黑泽明48年拍的剧情讽刺片,也是黑泽明黄金三角的第一部作品(黑泽明,三船敏郎),当时三船敏郎去应聘演员时,虽然自己得票数不及他人,但是黑泽明从他的傲慢性格看见了男主的影子,最后选了三船。而且当时三船正值年轻之时,当然十分俊美。志村乔不必多说,黑泽明首部长片(姿三四郎)跟第二部(最美)都可以看见他。48年正是日本战后混乱的时刻,此片以泥潭为线索讲述了日本的好人,坏人与社会混乱。 剧情为 无赖混混松永在于他人搏斗中伤了手,得了肺结核。面对医生真田的诊断与劝说不愿意接受现实,结果身体越来越虚弱,只好接受治疗,(反转点来了)松永的老大冈田出了狱,带着松永花枝招展,最后病入膏肓归西的故事。 在出现演员表时,背景为泥潭,黑泽明将社会比作泥潭,十分讽刺。更讽刺的是真田在给松永治疗时,松永全然不在乎,还给真田炫耀,真是可悲。
看这部电影想到的是鲁迅先生。即医者在面对溃败时代时那种深切的无能为力感,挽救一个病怏怏的身体与修正礼崩乐坏的社会两者孰更艰难,怕难的都是破釜沉舟的勇气。黑泽明一项善于在复杂的人性中探寻最原始的情感,电影里医患两位主角都成仙了各自愚昧的一面,一个烂在心肺,一个陷身在污水塘。
[2020年5月黑泽明√] 黑泽天皇风格成熟之作(虽说稍嫌用力过猛了)。把一个黑帮题材拍成典型现实主义作品也是没谁了,环境决定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命运,连中心思想都让人物说出来了也真是不够含蓄啊(也不用每个段落起幅落幅都是臭水塘吧……)。志村乔这个暴躁(暴娇?)的医生实在太独特了,写得是真好,不过跟三船俩人实在是都别扭,而且从头别扭到尾,其实多点变化会好一些(传说还有个150分钟版本的?)。那个梦境确乎大师手笔,加上片尾各种强调人物造型的诡异角度,看得出此时黑泽天皇真是博采从长,从欧洲先锋派乃至蒙太奇学派都吸收了不少视听手段。
《泥醉天使》中的黑泽明是一个充满悲观色彩的导演,他眼中的世界令人绝望。他借志村乔的口吻否定了日本人的献身精神,借酒吧女的口吻否定了城市。流氓三船敏郎即便努力成为一个好人,但最后难免一死,杀死他的不是肺结核,而是这个如臭水沟的社会。黑泽明寄希望于泥醉天使却找不到医治社会的有效途径。
重看学习单一镜头内的调度,以及如何充分利用水池和吉他。
三船第一次出演黑泽明的电影是承了高峰秀子的赏识推荐,于是黑泽明让他出演「泥醉天使」,本来不过一个龙套而已,黑泽明看完三船的表演为他加戏加戏再加戏,由此你也看到了,龙套成了配角,配角演得像个主角,「蛤蟆的油」里黑泽还不忘记再提及这比志村乔高出30分的120分表演。
人物形象塑造的十分丰满,志村桥和三船的表演更是细致入微,但故事过于单薄,黑泽明似乎难以控制住现代片的节奏(在国际上更为出名《生之欲》也常因为节奏问题被人诟病),另外,黑泽明的战后混沌三部曲带有过于强烈的政治诉求(与他的剑戟片横向比较而言),观感并不理想。
黑泽早期的noir film,三船和志村的演技碰撞太精彩了,处处充满了现实的无力感与绝望(三船真是才色兼备的一代男优啊,太赞了
三船非常有穿透力的演出。最后的搏斗让人想起罗生门,同样猥和反英雄,黑泽明在技术层面上消解掉英雄,再在精神上赋予其牺牲。从医生的台词来看,黑泽明对这种传统日本人习性还是保留一定批判态度~剧中松永斜倚柱在水边,构图及形象都十分动人
大师小品,内容却异常丰富:事物的多重意象,真田松永冈田的矛盾冲突,外冷内热的医生,外强中干的混混,几个人物刻画和故事发展的细节甚好,光线构图角度选取俱佳,剧情张力十足,极富人文关怀;开始的医手片段和松永病重时的噩梦幻境这两个镜头着实震撼,过目不忘
7.天皇自此和三船合作,本作亦是天皇后来一些社会问题片的雏形,简洁明快的道德主题+曲折多变的情节,人物则多少有些类型片的形象(心里类型化表演及天皇也挺受表现主义影响的)。战后背景,上扬结局。衬出克己私欲,舍己为人的医生形象。|天皇同样懂得声画的反差所带来的特殊效果。为了强化主人公如丧家犬般游走在街头的窘迫困境,这场戏戏中配上了简单欢快的圆舞曲,盲目的乐观情绪对比出主人公绝望和哀伤。
质量还行,但怎么都让人喜欢不起来的作品。片中志村乔的医生形象虽然有不少刻画,其不连贯性让整个角色弱化了。而之后两人反复逞强的吼叫片段过多,听着都烦。有意思的地方是整个环境观察很有黑泽一贯的风格,兼具对时代的反思。让人失望的地方是三船和志村每次情深意浓之时都不接吻,只有音乐煽情。
7.4;仍没有本质上的突破,但创造出了几场精彩的戏份,比如取消偷听的“反打”、环境母题的构造(也许来自瑞典的传统)等
其实你首先应该戒掉的,就是你生存的环境。影片最后,欢快的音乐搭配三船的悲剧命运,妥妥的“以乐景衬哀情”。结尾处年轻少女的痊愈,更是莫大的讽刺。志村乔和三船在影片里就是相爱相杀的一对。很像达叔和星仔!黑泽明大概是想表达:学医救不了日本人。或者有病了就要早发现早治疗。
这个傲娇混混不肯看病的故事太上头了……衣衫不整地和医生打架……喝醉了跑去医生那儿滚地板……救命我好想出于私心给一百星……这片才应该改名叫《野良犬》嘛,挺合适,医生救助“流浪狗”的故事
8.5,黑泽明和三船敏郎的首次合作,也是今村昌平电影生涯的启蒙之作。
虽然是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却夹杂着很多表现主义的手法。天使与魔鬼的对决,最后还是魔鬼取得了胜利。为什么呢?因为是那在魔鬼的主场——地狱。黑导正是讽刺着日本战后那段混沌时期的社会。医生作为一个生命的职业,救得了一个人,却无法拯救这个社会。医生的那一声“哼!”既是对自己温柔脆弱内心的掩饰,也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无奈和鄙视。
結局說教意圖太濃,也太好預期了,微微失望,但全片仍夠水準。嘴賤醫生志村喬,神風特攻隊式悲情的流氓三船敏郎,這兩個角色塑造成功,也精準展現黑澤明對「英雄」的詮釋。兩位「英雄」各自承受的自我「弱點」,也能窺見戰敗國內部兩種狀態。
这是很好的电影,只不过我一整个被年轻帅气的三船迷得晕乎乎的,虽然是个可怜兮兮的黑道病秧子。。啊,“我说,和我一起吧,虽然是个小镇但是路中间有清澈的流水,在那种地方养生的话,病很快就会好的,我不会让你受苦的,离开这里好吗”
声音,用光,人物出场,超现实梦境。从类型片角度看,这是一个Yakuza电影的变奏,而且是非常强大的变奏。
医生三连,治不了,没救了,笨蛋。流氓三连,我没病,别管我,庸医。笨蛋笨蛋笨蛋(扔东西),庸医庸医庸医(扔东西),两个死傲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