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算是张彻毁誉参半的八十年代电影中的佳品了,一众弟子轮流上,90分钟里面70分钟都是打戏。王羽江湖地位太高不算十三太保,没挂,十三太保一共14个人,除了狄龙,其余全都挂了,人物塑造什么统统是放屁,人物之间的关系也不需解释,反正人物的存在就是为了扒了剥衫露肉去送命,“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平均4分钟死一个,而且死的各有各的pose,各有各的cult。
张老湿真牛逼,在里面顶替傅声的刘德华说张彻那时身体不好,在片场常睡着,弟子们为了让他好好休息,把机器盖上棉被,静悄悄的拍打戏,就这样拍出来的片子还是满满的个人风格,打戏节奏感十足,一看就是张彻的电影,试问这么多华语片导演里面有几个能做到?刘德华在里面的戏份大概顶替去世的傅声是几分钟走个过场,就这几分钟的顶包刘天王也非常满意了,多次表示 “我想我们一代,就我一个同过张导演合作”。
现在看来,此片确实是大牌云集。按照咖位来排名的话基本上是王羽、姜大卫、狄龙、陈观泰、李修贤、王钟、戚冠军、刘德华、梁家仁、罗莽、江生还有几个认不出来的,“十三太保、一夫当关、教头快刀、浪子富翁、学生少爷、熊虎鹰豹、眼镜烟嘴、长枪难逃”,看死法差不多就可以看出张彻的偏心程度了,不用死或者死了也不用剥衫的地位最高(王羽狄龙姜大卫,当然也有可能是中年发福都不露了)、死的别出心裁的次之(戚冠军肋骨被挖出来挂了、刘德华死前回忆和女友的浪漫、程天赐被狄龙一根棍穿肠而死)、死的时候转圈转的多(王钟江生)或者被砍了好多刀盘肠大战(梁家仁陈星之类的)而死的再次之、一声不吭就被崩了的地位最低(不受宠的李修贤)。
据说此片是《十月围城》的祖宗,不过《十月围城》确实比这部片子好看。记得高中第一次看《十月围城》当时看了还觉得非常感动,我现在大概不会喜欢那类煽情武打片了,只要颜值肌肉质量高,还是张彻的爽片来的干脆过瘾。
张彻大导演在HK电影界的神级地位无需多言,虽然看着高科技电影长大的孩子未必看得下去当年的老片,也很难理解“已经过时了”的士为知己者死的江湖侠义兄弟情,但这并不妨碍至今仍有无数电影人在自己作品里用各种方式对其表达致敬。 这部是张导晚年作品,我个人觉得能妥妥排进他的作品top10——有影评认为这是三十多年前的《十月围城》也不为过——据说原本学生一角定的是张导契子傅声,怎料那年7月傅突遭车祸去世,于是机会便落在了当年刚刚22岁的我华头上——的确,我华这一代影人还能拍上张彻大导演的戏实属太难得。 在一部有十数个关键男性角色的群戏里,我华作为十三太保之一出场时间一共六分钟(不算少了),干脆利落的出镜就打直到挂掉……临死前还有一小段闪回追忆韶华……人物交待完整。 当年的刘德华,怎么形容呢?真的是英气逼人!不是后来那种大家喜闻乐见的“帅”,而是明媚!如朝阳初升如春风拂面如朗月星空!他一出场,我感觉整个屏幕都亮了一下——所以才会感喟在戏里死得太早太不值太痛心疾首太令人唏嘘了! 张导的电影都带有一种很明显的古典主义舞台范儿,武打手势定格亮相都有略夸张的戏剧感,所以并不是我华的演技稚嫩,在更早的投奔怒海里就不是这种表演风格——同理在弥留之际的闪回片段中感情戏他则演得游刃有余行云流水……一个20出头的毛孩子和女生对手戏毫不生涩像话嘛……这可能就是我以前说过的,他真的天生长了一张“只要我想,你就一定会爱上我”的脸啊!
电影开头是王羽饰演的黑帽子去偷文件。巧的是现实生活中王羽真的干过这种事。
当时邹文怀出走邵氏(后来成立了大名鼎鼎的嘉禾),邹文怀拉上王羽一起,但是王羽的合同还没到期,于是王羽大晚上带着工具去偷合同。他偷了自己的合同不算,还把所有的人的合同全部顺手带走(大约有一百多份),回家后拉着老婆在阳台烧合同,被楼下的阿婆问到,便说是祭祖。🤣
能给这帮人当武术指导,一定是非常厉害的角色,袁家班,洪家班,成家班,刘家班,肯定不是了,张彻导演的动作是舞蹈与体术的结合。
暴力美学的先导开拓者,这部电影一定在动作设计上付出了很多。前几天看了《龙虎武师》,这些武术指导老师特别好,尤其是元武,就是洪家班的敢死队!香港的经典电影有很多,每个种类,都有经典的作品。
张彻的电影就是有个特点,那就是逢打必脱,所以女演员并不适合张彻,因为即不能打也不好脱。于是我们经常能看到一群肱二头肌在番茄酱里诠释男人的情义。剧情其实很简单,就算好人与坏人的斗争,理由随便填一个就好,重要的是啪啪打得好有节奏,最后成功唤起大家的肾上腺激素,电影公司赚到了钱,看客们打发了时间,大家各得其所。
重温了张彻导演的《上海滩十三太保》,一夫当道教头快刀浪子富翁少爷学生熊虎鹰豹烟嘴眼镜长枪难逃! 张彻台湾公司出品的武侠经典,会聚了众多武术明星狄龙、姜大卫等(大都为张导提携过的演员)。故事简单,情节精彩,十三太保里有忠有奸。本来学生一角初定傅声扮演,怎知傅因车祸身亡,只能请刘德华客串,不过也正是因刘的台湾行,成就了与喻可欣的一段情愫,此为后话!有时看看老电影,也是一种怀旧,期待修复版!突然突发奇想哪位商家能投资重拍此片,也是具有炒作明星效应商业利益的!请一位知名导演或动作导演,再来些现在一流的明星加盟(其实单独的戏份并不多),或许能创造《魔教教主》当年的辉煌!个人觉得甄子丹是演教头的不二人选,其余的有张晋,樊少皇,释行宇,林家栋,黄晓明,王千源等等。学生一角不能再由刘德华演了可选现在比较火的小鲜肉一枚,如果能再请刘天王于片中出现致敬就锦上添花了!哈哈哈纯属娱乐臆想,或许天方夜谭梦话罢了了!
出来一个死一个
黑帽神偷窃机密文件,牺牲二五长枪狙击;客栈啸天暗算烟嘴,眼镜裁缝不敌左轮;富翁沙发恶战罗虎,学生刀叉同归于尽;浪子少爷灭笑面熊豹,赌场机关防快刀项方;教头港口三抽一,米袋渗血砸黑鹰……为国为民为江湖排名,十三怒汉互砍杀无赦!
包子难得在心眼偏到左肾位置的张彻手里演个比囧功夫还高最后还没挂了的狠角色,真也算是难得,话说那位高先生您哪位啊,死了那么多人一点反应都没有,这演技,比张涵予差多了。
好看。豆瓣上的影评也好看。姜大卫感觉很怪,粗看稳重淡定,细看是一种暮气和朝气的混合。本片中,他皱眉即暮气,眉展则朝气。那双眼睛还是当年十三太保里的眼睛。
张老师全明星阵容,一路闯关一路挂绝不废话,全看谁死得好看死得精彩死得时间久,看得我笑死。刘华不仅顶替了傅声的戏份还顶替了傅声的待遇,那个MV式的小清新谁看了能不拍桌大笑呢;我要严肃地说尊还是很瘦的,不能因为比自己小时候圆润了一些就说人家发福说人家胖,最后那个滑下去,看了才知道有多好笑;把围巾给龙哥送过去刺激人家是个什么骚操作?!还是感觉龙哥变化最大,唏嘘一下。最后,这是一部严肃动作片。
当年看的录像带,对于十来岁浑身是劲精力旺盛无处发泄的少年,这种从头打到尾的武打片是最好的电影
录像厅置顶电影你们懂的,狄龙叔的教头装方今天得秒杀多少小菇凉啊,李修贤、王羽、刘德华这帮人绝对是用生命在打酱油。
十月围城那时我说喜欢各怀其志,不为了革命而革命,在这里,我要翻供鸟,只要不老把这是我的党费挂在嘴边,简单粗暴的为了革命也没不好,省的矫情,这片子多棒,人都跟春秋战国时的人似的,接受任务,使命必达,没有瞻前顾后,决断的时间只有一秒,就把自己献出去。另,江生,偏偏喜欢你啊
荷尔蒙随血浆横飞的电影,各种血性豪情。不怪师太嫌弃现在的男生不够男性吸引,连武侠片都是美人如玉厂花,雌雄莫辨少年。哪像当年,个个强壮手臂套白汗衫,露出毛茸茸胸膛一片。布衣单剑朝天子,这叫气概。
在那遥远的录像机时代……
那时的刘德华还挺有肉。浪子的兵器……娘了一点。这回狄先生成了最后出场的第一高手,而且有一番“第一都是别人说的,我从来没自居第一”的表白——这看起来像某种弥补和避嫌:确实,张老师也知道再不能让姜先生演这个角色了。
你不看他,他不看你。
“是你杀了浪子叶不凡?”
众星云集啊!很兴奋!13太保有种传奇色彩,整个片子也始终有悬念。动作设计特色不是很突出,情节也有弱智的地方。和大上海1937感觉相近,为了国家,必须死很多人。“剧情简单,旧星汇聚,物是人非的张彻作品。”刘德华的第六部电影,最早的动作片,靓仔!
牛得一塌糊涂
★★★★ 曾经超爱这电影,家里还有这盘录影带
呸
姜大卫风采不减,但是受点轻伤就死了。龙叔虽然须要戴帽子遮住秃顶,但是保持了不死的神话。
流水账“勤王”片,老张的弟子每个出来水五分钟,难怪说他打着瞌睡就拍完了。打戏除了赌场那段有个空手掏人肋骨还咔吧一声掰断了之外实在没什么太新鲜的,尊叔的衣服一如既往裹了一层又一层,围巾摘了还有长袍,长袍脱了里面还有衬衫背带,衬衫破了里面还有背心,到死连领口都不肯松一松。还有就是别人都死得龇牙咧嘴血哧呼啦,他这个缓缓坐倒我总觉得要不导演你再把他抢救一下吧!狄姜虽然同戏不同台,但是龙哥出场先问“浪子呢?”,后面再来敌人拿出浪子的围巾给他看,老张心里还是狄姜不离的吧。
姜姜跟龙哥在张彻导演的电影里面都有特权,一个不用脱衣服,一个不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