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忙中偷闲,观看了老师极力推荐的美国爱情喜剧《婚礼傲客》,结合老师课堂提到的中西方爱情观差异,我确实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少差异,主要体现在自由、平等、开放这三个方面。
相信只要是对美剧或美国电影稍加对比的人都会观察到,“性”在美国人口中更多地被谈及,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他们谈论“性”就像我们常说的“你吃了吗”一样轻松平常,“性话题”常作为调侃生活或工作的轻松剂,他们也不会因此有什么别的想法。反观我们中国,性,在中国人的眼里一直是个忌讳的话题。只要你跟一个女生谈及到“性”话题时,我想你收到的更多是“性骚扰”或“品行不端”诸如此类的评价。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强烈的对比呢?我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所决定的。文化与爱情观有关吗?自然有,而且关系紧密。
西方社会一向注重个人独立性的培养,因此,西方人的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极强,在个人主义极为流行的西方社会中,结婚只是两个个体的结合,而结婚的基础是爱情和两情相悦。在他们眼中,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低质量的婚姻。追求真爱是绝大多数人最重要的婚姻目的。
在《婚礼傲客》这部电影中,从克莱尔和花花公子塞克的恋爱、订婚和悔婚可以看到:在财政部长威廉·克莱瑞的眼中,两个家族的联姻固然重要,但比家族利益更重要的是结婚的女儿克莱尔是否能够得到真正的幸福。当他看到订婚的克莱尔闷闷不乐的时候,财政部长克莱瑞鼓励女儿说:你要勇敢追求你所想要的(When you know what you want, you know what you want.)。
在美国人的恋爱观里,如果恋爱的两人之间不存在爱情,或者说最终发现恋爱的对象不是心目中的MR.RIGHT,即使是提出分手也不会有什么不妥之处,爱情就是这样坦坦荡荡,合适就在一起,不合适就分开。两性关系中的男女双方是自由的、平等的,他们对“性”持一种开放的态度,只要你情我愿,发生性关系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事后,男女双方也不会拿此事去要求对方为自己做些什么,一切自然而然,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从约翰和杰瑞米之前参加的各色婚礼中泡到的伴娘可以看到,他们对发生性关系是持相当开放态度的,相反,如果他们对“性”难以启齿,甚至谈“性”色变,我想像约翰和杰瑞米这样专门到婚礼猎艳的浪子也不会存在了,因为这是不被社会认可的。
此外,只要双方是真心相爱,门第、财产、汽车、房子这些都不是主要问题。他们也不会对另一半有过高的要求,就拿杰瑞米和葛莉亚的恋爱来说,一个是浪子,是普普通通的工薪阶层,一个是财政部部长的女儿,是货真价实的千金大小姐。身份的差异无法阻止他们为彼此所吸引,尽管刚开始杰瑞米只是想着逢场作戏,但后来真的爱上了葛莉亚,而且是爱的轰轰烈烈,即使杰瑞米被塞克揭发只是个到婚礼上混吃混喝专门勾搭伴娘的浪子,葛莉亚也不在意,最终,他们结婚了,并且得到了来自亲朋好友的祝福,而杰瑞米此前的欺骗也得到他们的原谅。
如果《婚礼傲客》这部电影还不足以说明美国人的爱情观,那我们可以通过一项数据调查来了解美国人的爱情观:
在2010年的“情人节”那天,美国三大电视网之一的CBS台和美联社公布了它们联合做的最新民调,在问到如果你有下辈子,会不会还跟现在的配偶“结婚”时,10个美国人中,有9个说∶会!
是什么原因使得美国的夫妇们如此相爱?在此我想借用《婚礼傲客》中约翰对克莱尔所说的一句话来表述:“他们相信真爱的力量,人们相信人间有爱才参加婚礼。”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结婚的男女:他们相信爱情的力量,相信建立在自由、平等、开放的爱情基础上再走进婚姻殿堂的恋人,是能够获得幸福的。
尽管在现实生活中,美国人的离婚率居高不下,但他们依然相信“真爱”是存在的,这一次没有找到,下一次可能就找到了。虽然婚前同居、非婚同居十分普遍,但这并不表明美国人是在游戏婚姻,他们其实每一次都是很认真的爱着,相信“你是我的MR.RIGHT”。
这一点在美剧《老爸老妈的浪漫史》第一、第二部中你会有很深的体会:建筑师TED(泰德)一直很认真的在谈女朋友,他的目的很单纯,都是冲着结婚去的,在经历了几任女朋友后遇到了ROBIN(罗宾),他认识的第一天晚上就到她家表白,并且说了那句男女关系没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说出口的“I LOVE YOU”,这使得罗宾大惊失色,因此她认为TED不尊重爱情,也不尊重她。当然在剧中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误会,但从中也可以看出美国男女青年对待爱情还是很严肃的,并不像我们身边某些人所说的“很随便”。在青年男女关系中,“I LOVE YOU”是不能随随便便说出口的,在我们国家是这样,在美国,也是这样,这都反映了在对待爱情的态度是不分国界的,我们都是严肃而认真的。
当然了,光凭一部或几部影视作品,我们还不能断定美国式爱情观到底是怎样,然而作为思想文化载体的影视作品,或多或少在很大程度上都表达了当时社会的一定风气。透过这些影视作品,我们能够看到的、接收到的未必就是真实的情况,可是这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不管怎么说,在美国式的爱情观中,自由、平等、开放是贯穿始终的三大主题。身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我们,也不用急着羡慕他们那种爱情观。回过头看看我们国家,看看我们现有文化背景下的爱情观,其实也有许多美好的地方。尽管中西方文化差异较大,我们的爱情观差异也比较大,但这都不妨碍我们去相信爱情的美好,去相信爱情之所以存在,那是因为我们都深爱着对方,这种爱,超越物质高于世俗,只存在于两颗彼此爱慕对方的心之中……
2019-1-11
金发与高个结识十七年左右了 二人同在一家公司是调解员帮助离婚者调解的 金发生日高个都会去他家陪他住 二人婚礼季都会去蹭婚礼 二人有多条规定 蹭婚礼的传统是高个跟另一人学的
二人开始婚礼季 去之前都会做一些功课 婚礼的美食与美女二人都不会错过 主要方法是陪小孩玩这样显得有爱心 或者说自己是水手军人等等 一次财政部长的孩子结婚 高个执意要去金发不愿意去但还是陪着去了 金发在婚礼上八面玲珑 高个在沙滩办了部长的一个女儿 这个女儿说自己是处女而且很疯狂 其实并不是处女 金发爱上了部长的另一个女儿 但是她有男友了 高个女友让高个去参加婚礼后的家庭聚会高个拒绝金发同意 游艇在一个岛停下 首先女孩男友要玩橄榄球 高个两次被男友撞倒起不来 部长老婆让金发摸自己胸 部长儿子是个傻子爱画画 高个被女友榨干了晚上睡觉发现自己被部长儿子绑起来了部长儿子要xo高个被高个拒绝 女孩男友找私人侦探查二人 打猎鹌鹑高个屁股受伤 高个跟神父说心里话被一老太太拿枪要打他 同是男友接到电话揭穿二人 二人灰溜溜的被赶走 金发从此一蹶不振 金发得知女友订婚要求高个一起扮作服务员去找她 高个没去 金发通过女友家黑人管家溜进厨房被男友发现打了一顿 金发不与高个见面自己去婚礼散德行 金发找到蹭婚礼前辈得到一些经验 高个要与女友结婚了 婚礼上金发来了金发跟女友表白女友同意了 部长赞成女儿的选择 婚礼结束高个说下午有日本人婚礼 四人去蹭婚礼吃正宗天妇罗了
我上次看科比最爱电影名单的时候,看到了闻名已久却一直没看的喜剧电影《婚礼傲客》,今天,有幸看过,觉得McAdams实在是太适合演这种清纯妞了,她在《Mean girl》里那头金毛造型实在憋足,难道她和Seyfried凑在一块就为了衬托Lohan那个傻妞?那个名副其实的mean girl反而成为了受欺负的主角,演一个来自非洲的数学优等生,这种反串类似于让翠西·我报废了·麦克格雷迪去饰演刘玉栋...
从贱女孩们绕回来,《傲客》虽然得承认很好看,但是导演在把握一个这么好的喜剧题材时居然也会出现那么多的幼稚处理,不免让人为之遗憾,毕竟这个有新意的题材无论放在哪个二流导演手里都能大卖,而要是有幸给了一个叙事稍微圆熟点的商业导演,都是能够成为喜剧经典的,可是《傲客》现在来看,仅限于喜剧热片的等级,如果不是沃恩和沃肯等戏精的气氛带动,和对财政部长一家子畸形的揶揄,恐怕《傲客》连卖座都够呛,要知道在大银幕看德州牛仔和加拿大女孩擦出火花是没什么太大噱头的,他们要看的是wedding crasher这个热门词汇是怎么被两个活宝诠释的,因为捧着爆米花的北美影迷们也迫不及待想在自己参加的婚礼或者是葬礼上跃跃欲试一把!有意思的是,换做在中国的话,机会则更多!婚礼,葬礼,寿宴,满月酒,升学宴,晋升宴,搬迁宴,拜师宴,癌症治好了宴,中国足球进一球宴,婚外恋成功抓现场分得不菲离婚财产宴,参加选秀海选晋级宴,被车撞到皮外伤成功讹到五位数宴,和某导演产生亲密关系传出绯闻宴...好了,这些礼宴够折腾一阵子了,看过《傲客》后,大家保重身(xia)体吧!
不久以前收到个同事转来的邮件,是个自称上班族的人写的,主要内容是怎样在钱柜吃到不要钱的自助餐,包括混进去的时间,随口提及的包房号码,以及蔬菜和水果怎么搭配等等都有建议,据说屡试屡中万无一失。本来当笑话看的,直到有一周末和同事在钱柜大堂等位久不得的时候,忽然认真起来,觉得真应该鼓捣一伙人来吃穷这万恶的黑店。
最近新闻里也有曝光另一事,说到城市里有一群破落户,黄道吉日里经常去蹭别人家的婚宴,反正女方问就说是男方的亲友,男方问就说是女方的同学,至于新郎新娘的名字怎么搞到?晕,酒店入口的大牌子上不是明明白白写着呢吗?慢慢有了气候,被媒体以XX一族来称呼了。当时就觉得这个题材很适合冯大导,盖因冯导总是对市井题材极为热衷,可惜冯导去忙《夜宴》了,夜宴,婚宴,一字之差。这便宜就让美国人占了,原来美国也有这样的人,而且更狠,不光蹭吃,还敢打包(顺便将伴娘泡走),拍了这部《婚礼傲客》,还是今年票房的大赢家。
主角是两个不愁温饱的离婚律师,假期就合伙蹭婚礼,主要是为了泡妞,因为“婚礼上的单身女性触景伤情是完全失去抵抗能力的”,看看,多么精准的insight啊!当然最后会回到真爱这个大俗结局上,美国片嘛,笑完哭完比中国电影还要主旋律。
导演David Dobkin,成龙《上海正午》Shanghai Knights 的那个导演。两个男主演,Owen Wilson,《上海正午》里和成龙搭戏的那个金头发,小时候鼻子被人打断过的那个。Vince Vaughn,现在很红的喜剧演员,《疯狂躲避球》和《史密斯夫妇》都有他。两人搭档,胡说八道,可笑的地方还是挺多的。
编剧导演无脑也就罢了,反正我们大多也不认识没听说过。可气的是这么多优秀的演员,枉费了观众的喜爱——比如我是冲Owen Wilson找到的这个——不懂得挑挑剧本再接片吗!!!是不是前面都没动脑子,到了首映式才知道整个故事是啥!
前面分明很不错的典型好莱坞式爱情喜剧,竟然越来越荒唐和拖沓,万劫不复地滑向了烂片的深渊。
虽然前面也不少节奏不对的地方,但是,男主被揭发、灰溜溜地离开人家的度假屋之后,冲到女主订婚宴上却压根没见着、只是被揍了一顿,这个场景就告结束——顿时,我彻底绝望了。
接着只剩下要看它能烂到何等地步……
此时居然还在他和蹭婚同伙之间莫名其妙扯出一场号称旷日持久的矛盾?!!!没道理,也没人会关心。
而且,全片扯进太多莫名其妙的人物后面却不加利用,等于铺了无数没用的线索。
原以为会用不检点的议员老婆做文章——比如,应该设计半夜Wilson溜到Rachael Adams门前犹豫片刻没进去,回来图中却撞见她,纠缠一番引发误会;黑人管家本可以发挥更有趣的作用,但只是在订婚宴时把男主带进后门就没戏份儿了;男2号对着神父叨叨了半天,神父光点头不说话的样子,应该后面发现他并非神父,或者根本听不到,或者不懂英语之类,没想到只是个多嘴告状的;女主的两个弟弟都像议员妻子一样,开头仿佛有用,后面不了了之,完全该删掉的人物。
更离奇的是结尾突然冒出一个新人物,很久以前被提到过,这时候出现本尊,可以好好做一番讽刺和升华,但是给他的戏份和出镜次数未免太多。如果这时候安排他只出现在一场戏里效果就会好很多。
一个是小火慢炖,一个是大火机关枪:相得益彰的组合~OwenWilson难得有自己的喜剧代表作。Isla Fisher很可爱。
这么爆米花,又这么好玩!老女人裸光上半身调戏欧文·威尔逊的时候,俺娘正在旁边,囧死我了。。这年头粉一个刮三的人鸭梨很大滴!里面还有boston legal里面经常被Alan欺负的法官,哈哈
Owen Wilson's a fucking genius
俗套居多,笑点还是有但都比较老了……看来我有必要更新电影库了
高一那年看电影还是哪本电影杂志推荐的电影,今天总算看完了。
我有点结婚狂
要把大块头封为新一代话唠了。这里面的cast其实很强劲的。说cooper猥琐是因为他一直在抱着马桶呕完全是笑死我了XDDD
布拉德利·库珀那时候还只能演些傻乎乎的反派。
这部电影没话说,无论是笑点还是感情都被导演处理的恰到好处。情到浓时更是将男女之情处理的极其细腻。片中的插曲也甚是好听~请原谅我忘记了那首歌曲的名字,毕竟这部电影已经看过很多很多年了……好吧,最后补充一句,我喜欢好莱坞贱客五人组!
Rachel McAdams真是美!女主的妹妹太奔放了!Bradley Cooper的角色太贱了!
以前看过,想重看一次,结果用了2周才看完,总有事~ 很好玩~
Crashers的活力Summertime的清新.True love is the soul's recognition of its counterpoint in another.
he fooled around many girls until he met her
真心讨厌欧文那张嘴脸和声音,没有原因。跳着看完的,在别墅里的戏不错,笑死了
不知道在讲什么。。。囧。。。
好老的电影了,虽然剧情狗血,仿佛是给男性看的YY片,losers也能打败bc那样的高富帅云云……但是RachelMcAdams和IslaFisher两个姑娘真是令人如沁心脾,而且许多人物很有趣,尤以阴郁的基佬小画家为最好笑。
剧本很好,death valley时刻是写的最好 ,我以为男主失去了最爱的女孩已经很可以了,结果编剧又来了一场戏,让他跟好朋友也掰了,彻底一无所有,你看到男主开始自暴自弃,伤心至极,多么好的例子。
近期看过的最好的喜剧!虽然是05年的吧……两个wedding crashers的收山crash相当离奇,哦~我家Rachel美艳动人~~~~现在喜欢香葱小龙虾不喜欢围巾的布拉德利,当年的角色可真是艰辛,总之演员个个给力角色个个带感!
08.7.29看着欧文威尔森失恋读dont jump的样子,想起他后来真的失恋差点自杀成功,觉得人生有不可捉摸的道理。还有deer hunter里的尼克。做为这种类型的片子还行。
故事有点差,笑料一般般,Rachel很完美.Chris Walken真是Cast得太正确~看来这种片子都要有个实力派家长撑场(eg.Diane Keaton in The Family St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