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做成某一件事情却需要付出惨重的代价的时候,你会作何选择?有的人对于代价很在意,于是,他会选择放弃这件事情,以及这件事情成功后带给自己的荣光,有的人则相反,他习惯于这件事情带给自己的荣光,从而忽视完成这件事情付出的成本,以及自己的承受范围。前者属于芸芸众生,后者则是当代乃至曾经的很多所谓的成功人,因为完成这件事情所带来的成就远远的高于付出的成本,当然,这是在他们看来,因此,这些人会铤而走险。做事便会成为一种赌博。有的人皆大欢喜,有的人反误了卿卿性命。
《不惜一切》讲述的是一个梦想着成为电视明星的女人,在嫁给一个意大利家庭后,距离自己的美梦越来越近。她费尽心机来到了一家小电视台,而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这家小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主播的职位。于是,这个女人从这个时候开始便疯狂了,通过去学校拍摄纪录片的机会认识了几个青春期的孩子,又通过操纵这些孩子来完成杀死自己的丈夫。
为什么女人要杀死自己的丈夫,一方面觉得丈夫对于自己的事业是一种阻碍,因为丈夫喜欢家庭幸福,而如果女人选择了家庭幸福就没法有更多的精力来投入到自己的事业当中,因而,成为电视明星的梦想就永远的是一个梦。另一方面,丈夫被杀对于这个从事媒体行业的女人来说,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推销自己的机会。他可以凭借这个大新闻获得各大媒体青睐的机会,这对于女人来说诱惑极大。然而故事的结局并没有完全顺着女人的想法进行,最终,她因为这件事情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不惜一起》讲的是一种偏执,这种偏执不论是对待工作还是对待家庭都不会成功。因为主人公的价值观里,某一件事情被当作了唯一,一旦产生这样的想法,任何跟这件事情起冲突的事情都会被丢弃。丈夫原来是一个家庭角色,到了后来却成为了一个阻碍女人前进的牵绊,于是,对于自己的工作非常偏执的女人便残忍的除掉了这个牵绊。她在不同的情况下对于自己的牵绊的定义是不一样的。丈夫可能并不是她不喜欢的人,更多的时候,丈夫出现在了不应该出现的场合之中后,她才痛下杀心。
一个对着成功不择手段的人,必然会在生活中发现太多太多自己所需要除掉的阻碍的,女人就是这样的人,她想要成为电视明星,但是这条路对于原本形单影只的她来说是一种奢求,但因为加入到了一个意大利家庭,这种奢求变成了可以有一丝实现这个理想的机会。对于女人来说,牢牢把握住这个机会,就意味着自己距离梦想实现又近了一步。
当然,这个机会中还有女人的嫉妒心。当看到自己丈夫的姐姐拥有了一次在电视前露脸的机会的时候,她自己便有了某种攀比心理,这样以来,女人对于“成功”的渴望便更加强烈了。再加上蜜月期一个同行业大佬的“点播”,渐渐的,女人对于自己的事业 变得偏执。最终,悲剧得以酿成。
我们没法预料事情发展的结果,当一个人逐渐的对于某一件事情越来越偏执的时候,产生的结果往往是难以预料的。但这一点并不等同于很多人认为婚姻与女性的工作的冲突所导致的结果。这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点。婚姻并不仅仅对于女性而言是一种事业低谷,对于男性来说同样是这样,因为婚姻的基础是工作与家庭的平衡以及对于家庭的责任感。人们在步入婚姻的之后,一定是有取舍的,而错误的将婚姻当作是自己事业的阻碍的人,最终会发现,阻碍自己的并不仅仅是婚姻。
女人的丈夫虽然并不喜欢自己的妻子是一个事业狂人,但依旧是没有反对自己的妻子整天不顾家而醉心于自己的工作。然而即使是这样的态度,女人却依旧认为自己的丈夫是自己的阻碍,于是痛下杀手。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的人,最终会被自己所吞噬,女人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现状。她自己以为解决了丈夫之后,生活就会一往无前,她自己认为玩弄了别人的情感之后,就可以阅后即焚不了了之,然而更大的灾难就在她觉得万事大吉的时候彻底降临了。最终,丈夫被杀成为了自己的剧本,而她却被自己的偏执反噬了。
不择手段的结果并不都是悲惨的,但却会造成某种隐患。当自己认为自己是唯一,全世界所有的人都是配角的时候,我们不妨冷静下来想一想,你这样认为的时候,为什么别人不会这样认为?生活是一个有取舍的过程,我们不过是这个过程中的普通人,醉心于一件事情没错,但把握好尺度才行。偏执的结果并不总是会带来美好的期待成功的机会,我们可以让自己的事业心偏执,但前提是不要伤害他人。否则,这种偏执带来的最终结果一定会是深深的失望。有理想有态度很不错,但前提是正确的面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不择手段的结果,必然很难看。
……
你好,再见
初看这部影片,实在说不出什么来。故事简单得令人感到乏味,一个不想永远籍籍无名的气象预报员,为了丈夫的限制而不惜勾引年青男子将丈夫杀害。这样一个故事人们不免总会把剧中人物的利欲心无限地扩大化,于是,关于人性思考的诸多问题便产生了。 但事实上,影片在对女主人公苏珊的描写之外却有着更多的话要说,我想这也是本片真正的指意所在。 开篇之时,影片有音乐很有特色,虽然透着一种不安定的感觉,但同时也散发出一种戏谑的调侃,而这种调侃显然已经失去了那种极为强烈的对主人公那种利欲熏心的批判,取而代之的仿佛只是一则黑色幽默。故事本身在这种音乐的氛围下要超出了剧中人物,显得更为重要,也更加令人唏嘘。 开篇一望无际的雪地上,许多记者在奔跑着,这是一个信息的时代,当信息爆炸的时候,那意味着人们开始不由自主地会选择成名会选择充当信息本身。于是,一场葬礼成为影片的切入点。 这是一部采取了倒叙手法的影片,但很奇怪,此片中引入了许多人的视角,在这些人的眼中,苏珊的生活经历便被一一地展现了出来。对于一部反映人物对名利热心追求而不择手段的影片,这样多人参与点评的手法有些不伦不类,反倒不如平铺直叙来得爽快。但事实上,我们看到的是一部经典影片《公民凯恩》中的讲述手法。在许多人眼中的苏珊,与在许多人眼中的凯恩处于一个层面上,而苏珊与凯恩所从事的都是媒介工作,这不能不让人引起对此片的兴趣。但还是如前所述,此片中的苏珊既然不是什么值得传记式的人物,那么为什么要运用这种手法来体显呢?这倒是一个疑问了。 很明显,故事本身由于过于大众化,过于常规而显得做作而令观众相信,这无非是一部编剧编出来的小品。但当所有人都因为苏珊的所作所为而进入了电视镜头的时候,我们知道了这种拍摄手法显然不是无意而为之的。影片最后,那名女学生所说的,自己成了名人,这也许是苏珊无法想象的。于是,费尽心思者反倒不如无心插柳的人,这是影片中最具嘲讽意味的情节。 苏珊是一个追求上进的人,但正如丈夫所说的,这个女人很纯洁,这句评语后来也出自那个男学生之口,很显然,苏珊的纯洁不仅仅是外表,而更是一种气质。但正是这么一个看上去极为纯洁的人为什么会堕落得成为了一名杀人犯? 于是,我们可以随着各位评述者的话语寻求着纯洁的堕落。苏珊的纯洁并不代表着她没有追求,而更令人敬佩的是,苏珊的纯洁是可以抛弃门弟嫁给黑社会背景的高中学历丈夫的纯洁。此时的苏珊可以说是没有任何邪恶的念头的。 但当苏珊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希望寻找一个入门的台阶的时候,她突然发现正如那个媒介大亨所举出的例子,成名的人之所以成名依靠的只有手腕。这虽然只是一个启示,但很明显,苏珊并没有因此而堕落,她相信自己的实力更相信自己的努力,于是,她来到了地方的小电视台,并且应聘成功。 对于苏珊来说,应聘成功是她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但事实上她所面临的困难却是十分强大的。首先是家庭,这个家庭里并不希望女人能够出人头地,更不希望因此而影响了家庭中的传宗接代。而其次是这个小电视台的主管,在他们心目中,根本就没有任何野心,只想很平常地做一份工作而已,这与苏珊的抱负是相去很远的。 于是,苏珊为了达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工作,她精力充沛,她制作出无数的策划案,她决定拍摄青少年题材而获得成功,总之,她为了自己的工作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着。但事实上她根本无法达成这种目的,她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的,尤其是在家里人的眼中。 丈夫开始一味地逼迫她放弃自己的事业,在这种情形下,苏珊不得已决定利用几个迷失的青少年杀死自己的丈夫,从而获得真正的成功。她的计策成功了,她的智慧令她摆脱了法律的惩罚,更重要的是,她终于完成了自己的纪录片,这意味着她将向着自己所追求的成功更迈进了一步。 而由于丈夫的死,苏珊也意外的成为了名人,所有的媒介开始关注她,她实际上已经达成了自己心中的理想与追求。这是很有趣的现象,当一个人在努力工作的时候,没有人会关注他,而当他与犯罪沾上边的时候,却有无数人都来注视着他的生活。媒介所关注的只是罪恶,而从事媒介的人也是罪恶的。罪恶本身成了媒介赖以生存的法宝,苏珊无意中为媒介书写了一段极为有趣的故事,她以自己的罪恶捧红了许多人,也捧红了许多媒介,其中包括她所在的这个本来就胸无大志的小小电视台。 正当苏珊踌躇满志地准备攀登她另一个人生的高峰时,公公的手下终于结束了她的生命。于是,她躺在了冰封的世界中。无疑的,苏珊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她由于自己的野心走上了极端犯下了罪恶,但很明显,其原因在于正规的抱负并没有得到伸展的机会。于是,野心利欲心与抱负理想在苏珊的身上得到了统一,而这种统一令人感到莫名的可惜。 影片最后一个镜头,苏珊的姑子在冰面上跳起了舞蹈,而她的成功曾引起过苏珊的嫉妒,这不能不让人感到社会的不公平。一个做为妻子的人难道就不能再有所追求了吗?而媒介的宣传又意味着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呢?这是一个社会问题,绝不是苏珊一个人便可以解决的。 韩兮 2007-5-22于通州
为啥感觉像看《今日说法》和《法治在线》一样?我怎么了?
妮可又贱又萌,身材傲人,可恶的是她还是全片里最有智慧和野心的!真是在傻逼堆里唯有犯贱才有出路,中产阶级恶俗嘲讽冷幽默有点《美国美人》的意思
格斯范桑特的黑色影片,妮可基德曼初露锋芒,表演令人印象深刻。最后有柯南伯格客串,好惊喜~
很惊艳的一部电影,不仅因为妮可迷人的身材、迷人的演技、迷人的相貌、迷一般的剧情,这部电影注定因为妮可而散发一种迷人的味道,如果说这是妮可最伟大的电影应该没有人有异议,因为凭借这部电影,妮可获得了金球奖的肯定。
看的时候还奇怪,这女主角太像妮可基德曼了。看完才发现丫就是妮可基德曼正年轻的时候。把一个贪心的笨女人演活了。
感觉去年的花滑女王在拍法和人物塑造方面都借鉴此片不少,不过妮可的美确实是无法超越的,没有死角,在众多经典蛇蝎女中,样貌都堪称完美。所以她再怎么作,全世界的男的都贴她身上也不觉得奇怪。故事本身有种为了凑情节而安排角色的意思,所以人物感觉都很干瘪。当妮可的美颜和时装秀看就好啦。
年轻时候的Joaquin Phoenix啊,气场强烈到令人窒息啊。Nicole Kidman还是最适合演bitch了。不过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意大利人你桑不起!
这是范桑特最B的一个片子。最后私刑后的独舞,令人畅快加紧张。
结局真是让人措手不及啊。想想除了妮可·基德曼,似乎没有其他女演员适合这个角色啊...
看完之后更讨厌妮可基德曼了有木有!那一脸一身的bitch样,那说话时眉眼语气间的做作。。。她适合演绎巫婆,肯定栩栩如生肯定表里如一!两颗星给两位嫩到流油的男星一颗是JP一颗是CA
伪纪录片黑色剧,反美国梦。年轻时候的NK真是甜到发腻啊,年轻时候的JP太像Jonathan Rhys Meyers了,GVS介基佬蜀黍真爱拍teenage boys!
用还算特别还算有趣的方式说了一个很烂很老套的故事~~
CJ-D9 对这家伙越来越失望
格斯·范·桑特作品里评价较低的一部,不过倒也看得津津有味。妮可·基德曼蛮适合这种角色,精致、充满野心。杰昆·菲尼克斯还是个清瘦的帅小伙。最后上法庭一幕感觉是借鉴了《日落大道》。不但是黑色电影,还带着些黑色幽默,尤其是结尾滑冰的镜头。柯南伯格那一场客串也很有味道。
表现手法类似《昨天》,运用不同人物在不同场合下的访谈来重构整个故事,影片的真正开始时刻在Nicole Kidman对着摄像机叙述自己杜撰的故事时。导演对各种视频格式的混用令人影响深刻,从电影胶片,电视节目,到录影带。结尾处Lydia在访谈中谈到自己的意外成名时,屏幕开始分成四部分,每部分中都能看到Lydia的身影,并进一步细分到16,256...就好像Lydia出现在千家万户的屏幕上。可惜的是,所下的版本少了7分钟,不知导演是怎样处理结尾的。
8/10,Gus大叔的力作!精彩的黑色剧,看的我脊梁骨只冒冷气。恩,不得不承认,Nicole Kidman在这片里的表现的确出色,都是Gus大叔调教有方啊。还有Joaquin和Casey帅哥演的粉嫩迷茫叛逆小青年,我又要犯花痴了~~~
她纯洁,简单,且美丽!她纯粹,复杂,且傻逼!!!(这样一种人物性格的描述看着蛮过瘾的,精神分裂!哇哈哈哈)PS:最后那颗大彩蛋,谁看谁知道!!!
Gus Van Sant 的功力体现在种种细节
她的单纯就是最强大的武器,她的野心说谎放荡诱杀,全赖确乎真诚,她沉浸在自我世界里,以自己标准衡量一切,如同孩子般直接简单;当年的妮可还真贴切角色。
怎么说呢……Gus Van Sant 也有他妈那个时候……就这样,没什么事情的朋友不必去看了~我想吃烧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