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沙之下
静静地哀痛漫延至周身而不觉,漫延之生活之外
纯粹的悲伤,被悲伤吞没的悲伤,无边无尽
向着海平面的方向,向着沙子最底层漫延开漫延去
把伤痛藏在沙底,任凭周遭海浪来袭
一层层拨开,沙子还是沙子
被藏得深沉
干燥的眼睛背后,一如既往地生活背后,新的开始背后
carry on
生活,继续
阴霾偷偷藏身沙底
影片最后,女主角追随身影而去……
安静转而悲怆的音乐响起
就像整部片子的基调,平静而富有张力
喜欢法国片这样写实而又富有浪漫的故事
细腻的叙述,仿佛能闻到画面空气的味道和感受到物件的质感
不动声色地向观众讲述一些看似细琐,平淡的事情
而随着情节的一步步继续
故事越加富有张力
结尾既是意料之中又极具戏剧化
第一次写这样类似影评的东西,呵呵,将就着
2 ) 有魅力的皱纹
《砂之谜》中Charlotte Rampling嘴角的皱纹都那么有魅力,真让人感叹越老越性感,这是法国人独有的气质,在经过岁月历练之后的沉静和优雅,在5、60岁后依然纤瘦颀长,依然穿了高跟鞋一深一浅踩响人生余下的年华。那个丈夫究竟失踪了吗,或许我们都像剧中女主角一样,都半信半疑,都无所适从,他失踪前有个镜头很耐人寻味,他掀开一块石头,下面无数蚂蚁来回奔忙,他意味深长的表情是否暗示着影片决不会将其失踪作一般处理?起初我单纯地以为影片将重点落在她怀念丈夫上(那无处不在的影子像空气一样难以避让,她和另一个男人做爱时,明明看见他在门口,于是她微笑了她流泪了,于是她再难掩饰自己真实的心情,她不能欺骗自己非要委屈跟别人在一起,有关这些细节的描写很感人很动人很女人),其实更深的内容是在她解读他身后的故事,失眠、药方、婆媳间针锋相对的质问,于是作为观众的我,也和她一样不得不怀疑其单纯性,最后在海滩上奔向背影的镜头告诉我们,她永远奔不到了,她分明已错过。
3 ) 怀念一生
昨天坐在安静的图书馆里,静静的看完一部电影——under the sand。整部影片没有太多语言,更多的是平淡、温馨、熟悉的画面,比如眼神,背影,简单的动作……
整场看下来,觉得平淡的有些落寞。玛丽至始至终都不想承认让死去或者离开的事实,在他们的寓所里,每个熟悉的场景里,床上,办公室,厨房……一点一滴都让玛丽忘不了让,对让的爱,没有因为他的离开增减一分,还记得玛丽经常神经性的转身,就在不远处看见让安好的站在那里,同样静静的看着她,然后就像彼此从未离开对方一样,说着话,谈着心,影片没有明确展现这只是玛丽臆想的结果,等臆想成为短暂现实过后,玛丽的难过,可想而知。
我记忆很深的是,当玛丽穿着枚红色裙子躺在寓所的床上,想象着和让亲吻抚摸做爱的场景,可是明明还是臆想,她不禁自慰起来,看到这里,心里有些莫名的疼,为一个深爱着爱人的女人难过,这样的死一般的沉默笼罩在玛丽周围。以前看弗洛伊德的时候,对他那种对待任何事都能用sex来剖析的态度,十分费解。手淫是一种孤独的性,在影片里,对应着一颗孤独的心。
当爱还在,爱人却不在了,还要忍受着自己对他爱的煎熬,忠贞。影片中,玛丽和文森特交往,亲吻,做爱,不仅没有让我觉得她是在背叛婚姻,背叛让,恰恰是玛丽把文森特当做一种让的替代,让她可以继续被爱和爱。每一个女人都有一种骨子里的虚荣,而当他有了爱情和婚姻,这种虚荣,虚伪的荣耀就像是善意的谎言一样继续存在着。玛丽爱着让,很爱很爱,可是却没有机会爱了,他把文森特当做让,继续自己的爱和被爱,欺骗自己让还活着,还在宠爱着自己,亲吻着自己,只是心里的感觉就不是快感那样容易替代了,对于女人来说,因爱而性是个真理,片里的玛丽始终没有因性而去解救自己,终于在那片沙滩上,恍惚般寻找让,寻找爱着的自己。
这样的爱,背负着,疲惫着,悲伤着,或许,某个最爱的人有一天离开了,我们都还来不及想念,是不是也会像玛丽一样,囚禁在一份逝去的爱里,怀念一生……
4 ) 每一个人的结局
你优雅迷人,你风韵犹存,你有高尚的职业,你有深爱的丈夫,你去健身,你去度假,生活总是对你微笑,一天天你以为永远会如此,,,忽然一天,就是平常的一天,轰的一声,这一切就像肥皂泡般逝去,即使你不承认、即使你用幻觉维持,但终掩不住残酷的事实,,,是时候了,是时候了,该走的必的走,该散的已经散,只落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是你的结局,也是每一个人的结局,,,,
5 ) 下之沙
歌下沙,是关于思念,关于爱情,关于深藏,关于脚印,关于沙,关于开始飞扬,关于最终落下
曲终人散沙下了,穿过手的只是时间,瞬间都没有把握,看不清,走了,不再追寻,莫名牵挂.
时间也穿过身体,想法改变很多,喜欢的东西都不再一一执着了.灵魂里或终归是不会忘记的.这对我还有我在乎的意义.
空间就这么大,却足够下沙.MISS,是思念,也是错过的意思.错过是有错的意思.错是不对的.那MISS就是不对的.思念也就是不对的.
思念对不对或对我没有太多意义.逻辑大多是自欺欺人的.就像我说关心,是关起心门.就像我说开心,是把心撕开.
就像砂之下里的妻子,结束时看见了已经看不到了的丈夫,伫立在远处的海边,于是噙着泪踉跄着幸福地奔去.背影越来越渺小,脚印的方向却在看似要相交时,突然错开了,越来越远,没有嘎然而止,是太幸福了,还是太令人感伤了.
真实和思念的定义就这么深深的写在了砂上.烙进我心里.我有了我的答案.
6 ) 真相与虚无
倒数第二部Ozon的片子了,也是觉得奇怪,这部的性&情如此之寡淡,为啥国内没有引进?
开始的一长幕,是男女主一起趁着假期去郊外的农庄度假,开篇两个交替开车、在休息站的休息以及两个人互相要求对方做啥时,即已看出夫妻共度几十年后的貌合神离,按道理,如果是25年的夫妻,到了后更多的应该两个人的互动,而不是总是单一视角镜头,Ozon在情绪表达上的镜头运用还是非常精准的。然后第二天一起去野沙滩,迪隆想去游泳,一去不复返,兰普林刚刚开始还以为没有什么,但是真得猜到了些许后,她才急迫地去开车求救,求救的时候并没有疯狂的哭泣,而只是掩面悲伤,难以接受这个现实,此时此刻地她一定想的是,我现在该如何?该怎么办?未来怎么办?这和后面几个在她度假屋的镜头亦可廖表,失踪的丈夫始终没有回来,她启程回到城里,开始继续生活。第一幕结束。
第二幕的开始便是女主兰普林以一个贵妇的姿态在朋友聚会,在述说着和丈夫的过往,以致于好友都插话希望她不要陷入回忆,但是她还是假装没事儿,直到回到家,好像感受丈夫还在,像《致不灭的你》中的大段自言自语,当然Ozon也是把丈夫拍了出来,以保持他历来悬疑风以及拍摄虚实结合的延续。女主始终在排斥丈夫的失踪,在排斥当时的在场见证人,在排斥接听丈夫失踪的电话等等,直到突然有一天,接受心理治疗的她发现丈夫曾来过,这似乎有可能的自杀又成为击破她的幻想和她对她自己过往的置疑,这份置疑如果不解开,她的人生就完了,抱着这份置疑,她开始搜寻真相,开启了第三幕。
第三幕一路都在追寻真相,与丈夫亲近的人,失踪海滩打捞上来的尸体的辨认,各种麻弊自己,可是当要接近真相的时候,她又用概率学里我们所谓的1%的概率 去满足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的内心得以逃避,于是真相永远不会再存在,只是一片虚无。
最后一个长镜头是真的美,兰普林看到海滩边上一个穿着衣服很像她老公的人,她跌跌撞撞地向他跑去,远远地,那种令人姗然泪下的不顾一切,不仅为了寻找她的老公,也为了寻找她内心真正的安宁,因为她一直完美,从来没有不完美过,老公只要还活着并回到身边,那份完美便是永存,但是这份执念依然在最后的长镜头里那么的动人!
如水,冰冷,未知,伍尔芙。Charlotte Rampling 跟阿姨不同,阿姨的心无论多受伤依然是一个整体,阿姨是会收缩然后又恢复;Rampling 从不收缩,但她的心早已碎成渣渣。欧容的迷人之处在于他善于把真相隐藏,又善于偷偷地露出一点点、一点点,教人上瘾。
[自译中字]20130918+20150622+20161203+2020.6.7蓝光重温及翻译中字。故事源自欧容十一岁时在沙滩目睹一个男人消失于海中之后,他的妻子焦急地寻找他,兰普林告诉我们她能做的远比我们想要的更多,假作真时真亦假,唯恐相逢是梦中,当所有假如终于破碎,我将给你一个缄默,一个最深的凝望,而当你又踽踽地离去,我将哭泣,是因为幸福,不是悲伤,伯格曼看了很多遍,女主本中意德纳芙,却因发胖不想穿泳衣拒绝,
究竟还有多少导演对于爱人突然死亡的死因有着近乎偏执的迷恋。可以拿来跟《幻之光》做一个比较了。更丰富地多了伍尔夫一层,六只手的性场面是情绪转变的诡魅。
海边寻夫那段真好呀,就欧容的几部作品来看,他也是相当会用自然环境声音的导演之一
到底是不是呢,人有时候很擅长欺骗自己。忧伤气息,为自己,也为他人。(有两个夏洛特我永远分不清是英国人还是法国人,一个是甘斯布,一个就是兰普林,夏阿姨身材气质没话说了)原声
失踪取代死亡,让悼亡的工作(遗忘)无法进行。记忆-身体的魂梦缠绕,基因检测、泳裤的证据被手表(时间)所颠覆。
2019年儿童节1刷。二刷还是三星。欧容所有的片老差那么一点,现在知道了,他有种摆脱不掉的匠气,洗不掉的油污,一出脚就大概率被观众抢断,不像梅西那样浑身实用假动作,也不像伊布那样冷不丁给你来一下子世界波,剧作和单场戏上,欧容有他的才气和能力,接近米哈利洛维奇的一招鲜,但整体攻击能力上,也就是个影坛阿扎尔,哎。
没有人不会爱上这个女人!!!海滩归来女主绪起头发时,我以为她回到了青春时代20几岁的样子!!!导演对节奏的把握打破了我对法片的偏见。
有沉浸感,导演和演员都不过分用力。最绝的三场戏,在海边发现丈夫失踪的环境音,回家与两个男人性幻想的特写,在太平间看丈夫泡胀的尸体时虚焦的脸。【剧本】90分钟前是平淡如水的几十年夫妻生活,90分钟后是痛苦剧烈无法忍受的自责余生。一切尽在不言中。
又一个让我无比震撼的结尾,女人迷恋的总是幻影
欧容的电影一如既往地带有一丝悬疑味道。当一段习以为常的生活戛然而止,爱的线索才慢慢浮现,等待与寻找的过程里总会无意中碰到并不想知道的答案,而自我的轮廓也逐渐清晰。沙之下仍旧是无尽的流沙,真相淹没于其中,越是攥紧越是徒劳。片尾的长镜头或许也堪称经典了
夏阿姨风韵犹存,那件酒红色的小礼裙一穿,还有守门人时期的姿色。。。她的眼睛传达了所有欧容的思想,神秘,复杂,充满遐想。。
文学的欧容。弗吉尼亚·伍尔夫,《海浪》。太阳大海的浮沉涨落,将看似美满的婚姻于沙中埋葬。——人和人永远都是一座座孤岛,不知道对方也许最好。
导演很聪明、老练,非常清楚有限条件下,只有通过丰富角色塑造质感。与一些常规的心理探索不一样的是,欧容能很自然地纳入对性的探讨。全片只有与丈夫母亲交谈的情节过于直白。有趣的问题是,如果所有人物年轻十来岁,故事会变成怎样呢?
所有流动的,穿梭的,不能停止的,无法抑制的,都让人感觉到冰冷。
B+/ 像是《时光驻留》与《45周年》的融合,且某种程度上比后者更为绝望。欧容没有仅仅站在婚姻的框架内还原人类粉饰而成的情感,而是更为赤裸地质疑爱情本身就可能只是作为孤独本质的虚妄遮罩。兰普林的表演完美诠释了这两重难以戳破的幻境,举手投足都像是指节与针尖在碰撞,迟到15年的影后。
兰普林的表演细流暗涌,令人信服。我一直相信,电影和文学一样,最大魅力来源于它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这一点《沙之下》做到了,可是不够。结尾,女主向浪边的人影跑过去,海风凛冽,围巾翻飞,然而我们看不见她的到达。没有到达。
这不就是《45周年》的前奏吗,原来10多年前兰普林阿姨就演了这种戏啊,真卖力。依旧是聚焦老年人的内心生活与情感状态,以及欧容最拿手的欲望母题,整体还是枯燥了点,后半部分稍显潦草。
剧本简洁却又能击中要害,利用丈夫失踪,妻子臆想,真相大白的三幕剧结构,欧容将婚姻的本质归结为了虚妄,在维持自尊的表象之下却是暗潮涌动的危机,最精彩的还要算妻子否认手表是丈夫的那一瞬,谎言除了欺瞒他人更是安慰自己,兰普林捉住了拒绝承认爱情失败的女性特质,她的优雅甚至都带着些疏离和残忍。
海浪拍打沙滩,暗涌卷走身体,真相仿佛黄色的细软沙粒,越是攥的紧,刨的深,越留不住。这个世界就像海,它的翻滚浪涌你我抓不住,尽管奋力奔跑,留下的只有浅浅脚印,到不了终点,或许本身没有终点。“我听到了声音,但我无法集中思想,我尝试与之斗争,但我无法再继续斗争下去。”欧容借伍尔芙的的小说去诠释婚姻的本质,那种在陪伴之中的抽象感与疏离感是婚姻最隐秘的毛细血管,你想挣脱,但它连接着你的动脉与静脉。《45周年》前传版,不过《沙之下 》的欧容处理的更加具有他标签的文学性。果然,没有第二个人能比兰普林奶奶更适合这样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