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一直想去看,可总是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情耽误。直到今天才忙完了大部头的事情,拿起手机一搜,惊喜地发现居然还有几家影院在放映这部电影。想也没想就买了票。不管怎样,这部电影,我不能再错过了。
到了影院,距离开场还有半个小时,我一张张地看那些电影海报,都丝毫无法提起我的兴趣。七十七天的海报早已下架,只剩大屏幕里的宣传片。入场前,我买了一杯可乐,像某种仪式似的,仿佛带着一个人去看电影的落寞和悲壮。
小剧场,我以为只有三五个人会去看但是来的人比我想象中的多一点。广阔的天地,雪山,湖海,沙漠,杨如同沧海一粟,或是站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或是推着自行车,走在戈壁盐滩中。我不懂摄影的技巧,但以观众的视角,的确震撼。
一般来说,想要徒步旅行横穿羌塘的旅行者,要么是人生的loser,要么是想以一种壮烈的方式逃避命运的失意者。而杨两者都不是。他只是单纯地要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有知己相伴,轮椅姑娘蓝天也是一个这样的人。
历时77天,海拔5000米以上,洪水、沙漠、缺水、野兽、龙卷风,甚至断粮,在极端恶劣的天气下还要经受这些考验,这需要怎样一种强大的意志力来支撑他迈开的下一步?“给你一百块,下点雪吧。”杨对老天这样说。他搓着手,那双看向远方的眼睛里又恐惧又期待的神情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每一次倒下,都可以重新爬起来,即使他向荒芜一人的戈壁走去的背影那么孤独而倔强。徒步的过程中,只有看到了想看的风景,才会有勇气对死亡毫不畏惧。我终于明白为蓝天在看到珠穆朗玛峰时为什么会流下眼泪,“我就是想让自己觉得,我还活着。”
谁说残废了就不能去飞翔?
“我敬你一杯。”
“为了自由。”“为了梦想。”“为了远方。”“哈哈,去他妈的命运!”
去他妈的命运。
有关梦想的东西描述出来总是难免矫情,但我喜欢这种矫情。很现实,也很理想,这才是这部电影最吸引人的地方。
蓝天是否能重新站起来,杨是否能活着走出无人区,一切都像刚刚踏上旅途那样未知。
鼓起勇气,做想做的事,去想去的地方,成为想成为的人。
七十七天,勇敢出发。
杨和蓝天举杯致意的那段,本该算作是电影的点睛。
自由、梦想、远方;
——“去他妈的命运。”
然后,杨骑着车,为了自己的自由,带着蓝天的梦想,去了远方。
借此,一部纪录片下锅,加了三碗鸡汤,端上来就成了剧情片。
主线剧情是杨的穿越,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我想起那天阳光下的奔跑,那是我逝去的青春;
第二部分:《狼图腾》;
第三部分:人性拷问(划掉)主角不死。
感情线穿插其中,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好作文的第一要素——虎头;
第二部分:木叶流之忍者奥义——幻术;
第三部分:低分作文的共通病——蛇尾。
主线除了口述笔记外,多是画面。这是电影最大的亮点。天高地远,宇宙无穷。诺大的场景里,杨或推车或骑车,什么喜乐、哀恸、癫狂,尘埃罢了,粒子罢了。境由心生,从大幅的仙境来进入羌塘,再合适不过了。可惜,这些华丽的场景,都被讲糟的故事浪费了。
然而接下来的“二狼传”就让人不敢恭维了。两个狼眼中的镜头,是二狼的出场;接下来就是漫长的尾行,狼和人都无比耐心;最后,连藏棕熊都没能把它们赶出剧情的二狼,完成了为小狼铺垫的使命,直接蒸发了。
杨在整个穿越中,除了以肉投狼趁机缩回帐篷以外,其他时候都热情满分、蛮劲十足、看天吃饭。作为一个打算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横穿的旅行者,即使不是最最出色的探险家(其实他就应该是),也至少该展现对地理、户外等全面而深厚的知识。可惜,除了介绍了一下装备(还丢了俩驼包)以外,这方面乏善可陈,也使得整个电影过于倾向情怀,少了太多内容。
小狼的出场应该是高潮,电影能拉到两个小时,多亏了这一笔让观众重燃兴趣。可惜再次被浪费。无人区,没有人,也就意味着现代规则的真空,甚至是道德伦理的界外。若是两人结伴,陷入绝境,可以有一出人性的大戏;哪怕一人独行,断水绝粮,也有内心的拷问(这一点在饮食崩溃上有所表现)。影片中一人一狼,除了中间闪烁的火光和随后几秒的假象外,就只剩下“你走”和“我不走”了。此处仅是一例,其实整部影片在碰到有可能深入挖掘的话题时,都浅尝辄止了。
再说二位出世高人的感情戏。大段铺垫,突兀转折,莫名相爱,不知所终。几处暗示都很明显,每当蓝天的人生背景又要加上一块拼图的时候,就差在演员的脑门儿贴张条儿,写上“此处又是我的故事”了。杨在穿越途中遇险,每次都是恍惚中看见蓝天,搞得好像完成这次穿越是因为爱情的支撑。
总之,这部电影——有素材,有画面,有内涵(可挖掘),却讲了个糟糕的故事,把前三者都浪费了。
看过珠峰以后,杨靠在蓝天的车上,潇洒地说,喝水可以,喝鸡汤就不必了。然而剧本自己打脸的速度太快;按蓝天的车速,到实现全面小康时恐怕都追不上。
再回到两个人坐在湖边的场景。一个表面豁达内心痛苦,一个表面木讷内心坚韧,人物差一点就要立起来了。结果喝了一瓶烈酒,吐出三碗鸡汤,一下又浪费了。
至于点睛么,我倒觉得电影中也有来着。杨说的,大概意思是——无非就是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如此观之,那位藏族老队长,年轻时做大地测量,年老后在客栈当个义工,都一样太酷了。
——去他妈的反抗命运吧。
首先,咱们不谈命运,不谈远方
只谈电影,谈疑惑,谈杨柳松
对于向往自由,向往青藏的人来说,也许这是一部难得的电影
但对于不太了解户外探险的好奇宝宝来说,也许这是一部充满疑惑的电影
杨柳松是谁?羌塘在哪里?他最后活着出来了吗?
为什么狼群听到口哨声就驱散了?
为什么男主自行车后面会带把雨伞?
男主水源急缺时,为什么要在嘴里塞一个金属夹子?
野外求生时,尿液真的能补充水分吗?
......
你是否和我一样,带着一堆疑团走出了影院
经过几天的资料查阅
疑团慢慢变得清晰起来
疑惑1
为什么狼群听到口哨声就驱散了?
其实就是一个口哨
形象点叫它防狼哨
狼群听到哨音后
以为有救援人员赶来就先驱散了
虽然并不是神奇装备
但哨子对于在户外行走的人来讲
也是必带物品之一
他的作用不仅是驱赶狼群那么简单
当你遇到危险,吹响哨子时
哨声可以帮助对方确定你的距离和放向
高级一点还可以传递暗号
疑惑2
为什么男主自行车后面会带把雨伞?
在原著《北方的空地》中
杨柳松称它为“伞帆”
由他自己亲手制作
并为它设计了转向系统和自动开关伞装置,
意图借用羌塘的风能提高骑行速度
不过很可惜的是
它仅使用了几小时便彻底毁了
但是它却化解了杨柳松身体与荒原的生疏感
让他可以更好的控制自行车
也算是伞帆牺牲得很有价值了
疑惑3
当男主没有了水源
他把一个金属夹子塞到嘴里刺激干裂的口腔?
人在极度干渴时,口腔会黏在一起,喉咙合拢
会导致无法吞唾液,无法进食,无法说话等
到了最后口腔张不开,导致死亡
所以男主用了一个长尾夹塞在嘴里
既是物理隔绝也是刺激唾液分泌
避免睡着了,失去自我控制
疑惑4
野外求生时,尿液真的能补充水分吗?
答案是:不能
电影里面男主喝自己的尿液,以求补充水分
但喝尿如此销魂的事情真的是不作死就不会死啊
请务必记住,尿液里除了水,还有溶解盐、矿物质和从肝脏排出的微量毒素
身体脱水程度越高,排出尿液里这些污染物的浓度就越高。
如果你处在极度缺水状态时,污染物浓度只会更高,喝了反而会加速脱水
仅针对自己对电影的疑惑整理此文
关于电影更多的东西,希望你走进电影院真切感受
一个人要怎样才能自制,才可以不感情用事。或者即使犯错,也坦然自若,风轻云淡。
意识到自己犯了同样的错,心情糟糕,约不到朋友喝酒,回家看电影。
也许相对一场大醉,这是更合适的排遣,如果郁郁,不得解,喝酒又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风景真的很美很美,杨在浩瀚无垠的水域上骑行,消失在阳光里,不,应该是向那一片光骑过去,真的很震撼。如果真有涅槃,这大概就是最好的诠释。
看到冈仁波齐,想到自己去年,应该是前年,买的冲锋衣和睡袋,还有几年前V给买的徒步鞋,一次都没穿过。想着自己15年说3年内要去转冈仁波齐,今年已经是第三年,按照工作的现状,应该是没有机会去了。
好美的星空,已经不记得有多少年没看到过星星。
的确除了风景,其他都是莫名其妙,从开始到结尾都是莫名其妙,没看过原著也不知道真正穿越羌塘的杨柳松原本有什么经历,或者有什么情怀。但是有风景就好了。
想起他们最幸福,想起艽野尘梦,为了生存选择走无人区,和为了追求自由,或者基于冒险,或者个人梦想,或者脱离现实,或者无所谓了,故事里的人的心态会有什么不一样。
皮皮陪着我看了三分之二的电影,前半部安安静静蹲在沙发靠背上,头往后靠就可以枕到这家伙,后面抱着他,还真是煞有其事地盯着屏幕。被电话打断后果断出去浪了,但是很快就会乖乖回来吧。小家伙真是越来越通人性,晚上也是安安静静靠着我睡,有时候还非得真枕着我的头睡。意识到陪伴最重要,不知道是因为年纪大了,还是一个人在外面生活这么几年的觉悟。
江一燕不算漂亮,但是气质很干净,导演算是很有眼光了,花絮里面穿藏服跳舞真的很美。
质疑生活的意义不是一天两天了,原来对自己的解释是,人生本来毫无意义,人来到这个世界是被出生,不是选择出生,作为一颗精子或者一枚卵子并没有思想,即使结合到了卵子的精子,本身也是机遇,绝不是第一个出现。大概是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至少正常环境下感知到的只是三维),生命的长度本身要求要匹配宽度和高度,立方体需要填充,才会推动人去经历,去感悟,去拓展,去筛选。
生活方式,不过是每个人的选择,选择就会有结果有后果有代价有取舍。人有什么权利去评判别人的生活方式,又有什么立场去占据所谓的高点。
只不过是一场生活。
呵,还是要去转冈仁波齐,提上日程。
没有后援、没有保障,为了一个没有先例的极限目标,仅凭肉身孤身穿越羌塘无人区,先后面对了龙卷风、野狼突袭与洪流雪崩等各种灾难,用七十七天时间,诠释了个体意志的强大和对自由的努力探寻。
根据探险家杨柳松真实故事改编的《七十七天》,无疑是值得盛赞的荒野电影。作为有着关乎生命探寻等宏大主题的作品,导演赵汉唐并没有以之前惯常的舒缓空镜头或者静默风格来呈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富有节奏感的镜头剪辑,到舒展写意的剧情推进,以及起伏跌宕的激烈段落,都可以看到创作团队极为专业用心的铺陈。加上杜笃之、李屏宾等大师的倾力加持,全片几乎没有让人察觉的留白时刻。
令人窒息的绝美风景依次显现,壮美雪山、荒凉戈壁、静谧海面……穿越者步行或是骑车,在画面的中心孤独前行,如同背负着受难命运的先知。而这趟生死未卜的行程串起了一路的风光,而观者的情绪,也在坎坷前行中不断经历着冲击。正当感慨于江一燕面对残酷现实的乐观热情,瞬即便被暗潮汹涌的冰川挡住前路;才为野狼偷袭的险境揪心不已,随后又被探险者不畏艰难,全力前行所感动。这一次挑战极限的艰难行程,已经无需用朝圣、渡劫之类的词语来点缀。叙事过程本身已经有了哲学层面的价值和意义。
在辽阔的大自然面前,人类如同蝼蚁般弱小得不值一提。对个体而言,或许只有独自面对整个世界,方能感受生命中那些浮动泡沫的空幻和无意义。然而,这并非对生命存在的否定,而是一种明知不可而为之的果敢。这份情怀,有加缪关于“西西弗神话”的精准譬喻,更有着存在主义哲学的诸多佐证。正因为灵魂对自由的坚韧追求,方能在肉身的超脱之上求得永恒。
这便是探险和流浪的本质内涵,当我们跟着探险者经历了各种苦难,朝着目标艰难然而勇敢地迈进,每个人都获得了精神层面的释放,那是只关乎个体的英雄主义,是我们每个人面对宿命、自然和时间的纵情呼喊。
所以,或许观者会觉得“伞帆”有些不可思议,对鏖战野狼和口哨驱赶也有几分疑惑,甚至明确地知道排尿补水的不可操作性,但我们仍然会被探险者的强韧所感动,仍然会在一系列近乎不可能的孤独壮举中,感受到作为个体的极大的荣光。它隐约让人联想起好莱坞电影中的精神内核,却有着更贴近中国文化,更具备提升价值的情感空间。
其实,杨柳松的原著《北方的空地》中,有着孤独行进时更多的内心活动与思考,关于人类的生存际遇,关于个体与自然的相处。书中反复提到野生动物,他对生命的理解也超越常人。事实上,野外旅行绝不是想象中那样的浪漫美好,它充满着现实琐细和日常挫折。穿越无人区更需要强大储备和坚韧意志,电影客观冷静地展现了这残酷一面,没有矫饰情怀,没有美化苦难,它将生活本身的质地呈现出来,让自由成为灵魂的伟大注脚,也让穿越过程本身成为了一组动人的诗篇。
真•流水账,带着文青特有的高高在上、藐视一切的腐朽的酸臭味,结尾还突变成了神棍片。我觉得导演压根儿就没想明白自己到底想拍啥,项目就匆匆上马了。也许拍成纪录片更合适,或者说真正对户外极地探险感兴趣的话,干脆就去读杨柳松的原著吧。
老实说,导演浪费了一个好题材,从头顺序到尾,中间插叙坐轮椅的江一燕怎么羡慕男主可以穿越羌塘,但是你会发现这两部分切换甚至没有区别,所以跳戏有点厉害。而且没重点😊
除了自然景色,其他一切人为的都很差劲,故事差,表演差,台词差。这个片子就是一种极端的中年文艺男人释放自我的意淫。浪费了很好的题材和机会。
(剧情)不够(视听语言)来凑。题材与拍摄难度很自然的就拉了好感:但这么一来反而觉得是在看国家地理了。江一燕一如既往的漂亮又有气质,但是她的故事多少有点画蛇添足;如若是赵汉唐独自在无人区“战狼”、斗恶劣天气的故事会更加贴近求生向的《127小时》或是《丛林》。总之能拍出来,是一件好事。
摄影赞,故事弱,演员差
1.片名应该叫《战狼》。2.男主徒步70多天,经历了沙尘暴、龙卷风、洪水之后衣服还那么干净,真是讲卫生的好孩子。
就为了西藏打四星!江的笑声有些出戏,她看到珠穆朗玛峰那天清晨激动悲愤交加喜极而抽泣那段倒很真实,因为风大空气稀薄且冷。羌塘风光无限好,只是太凶险!狼野牦牛藏棕熊龙卷风融雪性洪水…户外探险,量力而行。杨《北方的天空》,说杨是户外界的乔布斯。感谢老爸老妈还有柠檬的成全。171105
本以为就是风光片,但却出乎意料的好。风景壮阔那是必须的,但导演节奏把握特别好,几个点的处理都特别抓人。配乐特别出色,可磅礴,可清冷……配乐为影片加分不少!结尾很多人讨论,到底穿越成功了吗?结局重要吗?敬,自由
2017.11.03 GTS 风光无限好,只是太凶险
探险精神从来都值得敬佩,但是处理得这么矫情,只能是文艺中年喝高了。
剧情台词都很弱,唯一看点就是李屏宾的摄影了。
看得出拍得很努力,也付出了很多。但叙事还是有点笨拙,也缺乏真正打动人心的力量。关键还是我对这些展现都市青年到藏区花样作死的片子一直就没什么耐心。
那几只狼是花了大价钱,所以不得不用到最后是吧……
冲着李屏宾的摄影而来。为了避免拍成纪录片,拍成两条线,可以理解,景色唯美震撼,但刻意的抒情和鸡汤还是有人觉得矫情和遗憾。
景色很美,江一燕很美,只是只是理解不了,怎么穿越了羌塘就证明你有自由你有勇气你有理想了呢?
画面非常美,25块钱花的值。
同意导演说的,旅行、探险、穿越……并不为什么寻找生命意义的心灵鸡汤,只为想做这件事情啊。所以电影都不必拍。
有的人在30岁就死了,还有的人在30岁得了失心疯
完成度还挺高,高原风光大赞。纯纪实的拍一匹户外孤狼? 没女人没小狼搭理的,野人一样,最后纯靠运气挣扎到被救,唉 ~
很美的景色,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能有些人生来就是为了梦想和自由,勇敢、拼命地去追寻是他们最想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