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点亮灯光2012

HD

主演:托尔·林德哈特,扎克瑞·布斯,Marilyn Neimark,帕普丽卡·斯汀,塞巴斯蒂安·拉·考斯,朱丽安妮·尼科尔森,玛丽亚·迪齐亚,茱迪·马克尔,贾斯汀·莱茵西尔伯,詹姆斯·比德古德,苏利芒·西尔·萨瓦内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2

 剧照

点亮灯光2012 剧照 NO.1点亮灯光2012 剧照 NO.2点亮灯光2012 剧照 NO.3点亮灯光2012 剧照 NO.4点亮灯光2012 剧照 NO.5点亮灯光2012 剧照 NO.6点亮灯光2012 剧照 NO.13点亮灯光2012 剧照 NO.14点亮灯光2012 剧照 NO.15点亮灯光2012 剧照 NO.16点亮灯光2012 剧照 NO.17点亮灯光2012 剧照 NO.18点亮灯光2012 剧照 NO.19点亮灯光2012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点亮灯光2012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98年纽约,纪录片导演艾瑞克(托尔·林德哈特 Thure Lindhardt 饰)在一夜情中邂逅未出柜律师保罗(扎克瑞·布斯 Zachary Booth 饰),互生好感的两人终究正式交往,从而开始了一段历经十年寒暑分分合合的爱情长跑。艾瑞克发现保罗有爱用毒品的习惯后并不排斥,偶尔还一起享用,但保罗的毒瘾渐渐发展至失控。当艾瑞克的纪录片斩获国际大奖却找不到爱人分享时,当他在酒店看到淹没在毒品和男妓中的男友时,艾瑞克痛苦的体会到,原来他对保罗的爱就像毒瘾一样沉沦无助。每一次争吵,每一次妥协,每一次拉扯都在透支和伤害着对方,直到原谅再也无法止住泪水……  《点亮灯光》荣赝年度最伤心爱情电影,入围圣丹斯主竞赛单元,获第62届柏林电影节泰迪熊奖。电影有如一幅悱恻画卷,又如一封笑忘情书,细腻而真实的描绘了同志世界的各种甜蜜与苦痛。导演艾拉·萨克斯曾凭《蓝色的四十道阴影》获圣丹斯最高荣誉评审团大奖。此次他将自己的过往恋情以半自传形式拍成电影,希望能照亮同志世界的所有暗处角落——不留阴影。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过境救援原始生活21天第一季烽烟尽处真相与正义忠臣藏外传之四谷怪谈与恐龙同行国语不愉快的果实1997红杉林杀人魔见习爱神海豹突击队 第一季一日雄狮第4防御区美人私房菜鲁冰花杀手柔情2021佛罗伦萨的秘密肢解迷情黄金神威 第二季独家头条2022电锯惊魂 Saw异象欢天喜地七仙女新闻编辑室 第一季魔幻爱情后悔药Missing9兔子和公

 长篇影评

 1 ) 相爱很难

电影一开始就是丹麦演员林德哈特摸着自己的话儿,向电话那头介绍:“埃里克,一米80,金发,帅气,阳刚,16.5厘米,未割过。”——尽管后两点直到电影结束都没有得到验证,但“点亮灯光”的尺度暴露无遗。最让人无言的一幕发生在曼哈顿一家豪华酒店,埃里克找到淹没在伏特加和可卡因中的男友保罗。后者哀求他别走,可他叫的男妓已经到了。于是埃里克握着保罗的手,茫然的看着男妓在自己男友身上起伏…

失去尊严的爱就像毒瘾——导演毫不掩饰的表达了他的观点。但没有戒不了的毒,却只有戒不了的爱。在爱和被爱中,爱显然更难。因为它意味着将自己交给另一个人来决定。你快乐所以我快乐,那么你堕落呢?是不是意味着我坠落?叔本华用刺猬比喻人与人的关系,再渴望温暖的刺猬,彼此也会保持适当距离。然而它无法适用于恋爱中的人。事实上,正是那种让各自遍体鳞伤的抱紧,才往往赋予了爱情饮鸩止渴、无法割舍的魔力——就像每个瘾君子都知道毒品的害处,但又无不甘之如饴。这样看来“点亮灯光”的两位主人公其实都不值得同情:他们就像搂在一起跳着绝望之舞的舞伴,用彼此的熟娴和默契去验证一个早已剧透了的结局。

对角色的无法同情并不影响我对导演的敬佩。本片完全根据导演艾拉·萨克斯(片中埃里克)的亲身经历改编,而保罗则是他现实中的前男友比尔·克雷格。两人都是各自领域的名人(艾拉·萨克斯曾6度入围圣丹斯,“蓝色的四十道阴影”获得了最高荣誉评审团大奖;比尔·克雷格是纽约出版界的金童,二十二岁即创办自己的精品出版公司,而且客观的说真人比电影帅 T^T )。拍自己和EX的故事并不是件讨好的事,不但有现实顾虑,而且很容易成为泄愤工具。艾拉·萨克斯在解释片名时说,他想让灯光照亮所有的角落,不留阴影。这股勇气确实体现在电影中:如果说保罗是毒瘾(drug addict),埃里克则是性瘾(sex addict);保罗经常毒瘾失控,埃里克喜欢419和电话做爱;保罗在埃里克电影获奖前不声不响的弃他而去,而埃里克则时常表现出想怎样就怎样的孩子气...可以看到,主人公们都不是完人,都有血有肉,是复杂的个体,他们的感情关系和别人的都不同(这就和前年大热女同电影“孩子们都好”有着根本差异,因为后者的前提就是:同性恋的婚姻本质上和异性恋的没什么不同)。

当然电影的问题也很明显:平铺直叙的结构严重拖慢了节奏,并且造成高潮缺失。事实上如果改变剪辑手法这部电影完全可以变得很跌宕。比如片中埃里克与画画男伊戈尔(该角色是导演现实中的丈夫原型)的两次邂逅,就可以倒带插入,由第一次对话带出保罗进入戒毒所的情节,由第二次对话带出埃里克与保罗分手又复合的背景。这样整个电影在细节上也会精致和吸引许多。

“点亮灯光”是近10年来继“孩子们都好”后第2部获柏林影展泰迪熊奖(同志类最佳影片)的美国电影。这两部影片连同去年的“周末时光”,都揭示了近年同性恋电影的一个新趋势——相对于以托德·海因斯、格雷格·阿拉基为代表的90年代酷儿浪潮而言——就是出柜或性向认同已经不再成为同性恋电影的关注焦点。同性恋,落脚点始终是“恋”;而人与人的感情就像伯格曼说的那样,永远是跨出一步再寻找救赎,充满了无尽的翻覆与变数。

相爱很难。

 2 ) 你是我最意想不到的一次投入

全片的氛围好阴暗啊,甚至说是没有一个高潮点的电影,的确是有点沉闷,但这种沉闷的确营造出了不少的伤感和绝望。

这一部同性恋电影有被说是2012年度最悲伤的爱情电影,我会知道而一部电影是因为这部电影的中文主题曲是徐佳莹的《不怕庆祝》。那是我在徐佳莹新专辑里最爱的一首歌,同样是首悲伤的情歌。

看这部电影时,的确有点辛苦,因为节奏太慢了,沉闷的部分蛮多的。不过就如我说的,当看完整部电影后,才会感受到那股伤感。

两位男主角在一起逾十年,期间也分分合合。瑞克一个是性瘾(不做爱会死,所以常出柜),而保罗是一个毒瘾,可能正是一个原因,他们充满了矛盾,却又还是彼此相爱,分手又再复合,又再分手。

影片多少也看到了很实在的爱情例子。瑞克看见保罗的毒瘾越来越严重,想要克制他,更忍痛将他送到戒毒所。故事以他为中心,看得出他对于保罗的爱多么的深,虽然总忍不住自己的性瘾却常为保罗心痛,可是他却没想过其实自己才是最自私的。

他每一次出柜都让保罗更奔溃,这才是使他的毒瘾更加严重的原因,怎料到瑞克还会理所当然、忍着心痛看似很伟大的的将他送去戒毒所。但是保罗还是一样,每一次离去都回到他身边,每一次都越陷越深。

就这样十年的纠缠,彼此互相拉扯。直到10年后,大家才鼓起勇气分得彻底。

其实爱情常常都是这样,也看不过这样的例子。上面可能我把瑞克说得比较活该,但是他是真的爱着保罗,也不应该被责怪的。就是这种无法追溯罪的根源和只会一直溃烂下去的关系,真的叫人心酸。

点亮灯光,只想望清楚一点,因为已知道会失去,没有任何希望了。

故事是导演本身的亲身故事改编(导演本身是同性恋)。可能真是如此,导演也不多在故事里添加过于戏剧性的高潮。但对我来说,营造到了那种氛围也是部成功的电影。

你是我最意想不到的一次投入 就算总会失去的 空虚之前我要更用力庆祝——《不怕庆祝》徐佳莹

评分:8/10

 3 ) 只是因为短评字数限制我要过来说两句

周日跑去MoMA刷了一遍 导演就坐在我前面 这就是纽约啊 大神就在身边

eric打青涩电话发现了paul 哈哈哈 这段真是可爱 可是paul后面和别人做爱(我一直误以为paul是卖身换钱)叫eric的名字 还拉住他的手 好讽刺 朋友说好久没看到你对一个人这么兴奋了 想想恋爱中的人都是这般吧 就像今天看到gym里面一向不苟言笑的poker face姐姐跟别人讲在恋爱 旁人说你“you are glowing” 哈哈哈哈 之前我疯狂迷恋aki的时候也是这般吧 在地铁上傻笑 看无数遍我们的视频 找机会身体接触 哈哈哈

两人最开始的时候有好多亲密的场景 都是小情侣爱做的事情 什么也不干 就腻在一起耗一下午 真好

eric跟paul吵架 paul说eric真是小孩子 后来两人又回到床上 我那么爱你 你无理取闹的样子我没办法拒绝啊 那就不生气了 话说eric拿东西打自己头那里真是 哈哈哈

导演提到他没有拍很多很有名的nyc地标建筑 反而是很多饭店内部的场景 对啊 纽约也不是只有时代广场嘛 希望自己在最后这个月 能好好体会一下

主持人说这是一个关于freedom的故事 两个人因为爱就在一起啊 毫无顾忌 享用毒品 可是flip side就是there's no limit 所以就是争吵 猜忌 drug abuse

最后两个人还是没有在一起 对啊 我爱你 可是每次爱你我都好痛 我没办法再维持下去 但我依然爱你

 4 ) 带着你给的一切前行——点亮灯光

       有一个gay友邻的日志始终会驻足在我脑中,当我看完这部片子的时候,那些片段又翻滚了出来,他在日志中说虽然分手了,但是仍然会带着彼此给予对方的那一部分前行。这是我看到对于分手最美好的解释了。
    Paul和Eric的九年时光,在这个轰鸣前行的世界已经可以算是一段十分漫长的岁月了,他们有过彼此的欢乐,有Paul给Eric过生日时的惊喜,甚至Eric在Paul戒毒后在圣诞节上那番感言。可是回想起来,整部片子更多的时候确实彼此给予对方的伤害,当然更大程度上是Paul给Eric的,他的失踪、吸毒、甚至于对于这段感情的漫不经心,让本身就敏感的Eric变得如此神经质。我想这些痛苦的回忆也始终会成为Eric身上最深的烙印。
    因为是源于导演本身感情经历的缘故吧,片子并不像大部分爱情片那样显得戏剧化,彼此的冲突和纠缠虽然有些冗长,但也很真实。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我会为它打上“爱情”这个标签的原因。这样一部片子,终于把视角从外部对于同性爱情的冲击转到了内部本身那些冲突上,也回归到了爱情本质上。我想,这应该是和日益开放的观念有关吧,当然,欧洲和艺术本身就是一个环境更为宽容的地方所在。
    如果我是Eric,会不会希望永远不曾遇见Paul呢,遇见这样一个为之抓狂几乎十年的人,可是我想,也许这就是爱情,彼此伤害,却又无法离开。当最后那一句“是的,我做不到”说出口时,一切分崩离析,而我带着你所给与的一些继续前行。

 5 ) 做不到

Erik的确很渴望爱,渴望到一次次包容Paul,渴望到Paul复吸在酒店里约了hustler时还能在自己的爱人和别人xx的时候伸出手去关心他为了让他第二天能够重新戒毒。

他这么爱他,却还是收到他“同居还是分手”“为了拯救我自己所以给你三小时考虑”的最后通牒以及最后说自己做不到后,对方让人哭笑不得的“我不确定你是否爱我”。这样的人,爱他什么呢?这样一种主动权掌握在对方手里就因为自己这么爱于是对方可以随便糟蹋、毫不珍惜的感情,怎么做都是疼。

Erik和Paul的选角很不错,感觉自己比较像Erik,Paul就是那种“看起来很nice而且真心喜欢我”却又能把你的心伤透、可当他看起来已经把自己的shit全都收拾好后你还是会重新情不自禁地把自己收回来的爱重新给出去的人,这样的人有毒,可是谁不想要有个看起来踏实、nice也真心喜欢自己的人呢?众生浮游,无所定居。本就是在社会里无根的人,好不容易心扎了根,又怎么说断就断。

这样的拉锯战在别人那里不过一句轻描淡写的9年,就连最亲近的人也等到事情实在受不住要对Paul进行干预了才知道自己承受了那么多,感情的心酸外人又怎么看到?渴望伴侣的人看了这些,会觉得比孤身一人强吗?

重新看到他可能还是会爱上。他最后选择了结束。尽管他的关心和拯救对方的欲望仍然恋恋不舍。

喜欢这部电影不仅仅是故事,很喜欢视听,也喜欢众人的表演,很符合“电影”作为其本身应有的作用。泥泞、焦灼、深情,还有很多。

 6 ) 有的人说不清哪里好,但就是谁都替代不了

“如果知道结局我们还会相爱吗?”

整部电影叙事慵慵懒懒,波澜不惊。几度有看不下去的感觉,肉戏形同虚设,感情又矫情,但转折都在最后十分钟。
最后十分钟,Paul给了Eric两个选择:要么在一起,要么分手从此再也不见。
这个场景似曾相识,忽然间感同身受,竟然为最后十分钟流下泪来。

这样的一段感情:两个人在一起彼此伤害,鼓起全身的尖刺让对方遍体鳞伤;分开了之后,空虚到绝望,惦念着对方一点一滴,以至于想起他来目光又会变得温柔起来。当开心的时候,仿佛你的全世界都在这里,沉醉到无法自拔;当争吵的时候,你们彼此的距离又这么远,连心都拉扯得长出了韧性。
谁也无法回避,看着对方的时候,眼睛里又有了不一样的光,在同一张桌子上面对面吃饭,在同一个路灯底下用最近的距离交谈,在觥筹交错头顶上的吊灯折射进眼里的一瞬间,暧昧挥发在空气里,每一个分子的缝隙,每一束心电的流窜,把两个人绑在一起,别想逃。
就是那种该死的暧昧,和感情巨大的惯性,像潮汐一样不停涌动着,卷着两个人继续往深渊走去。他爱他,他爱他,可他们不会相安无事地在一起,因为那命中注定的反骨,因为各自的坚守和沉溺,这是生命里不能破译的密码,是心脏上最痛的一隅。“相爱很难,就难在其实双方各有各期望,怎么办”。爱得太浓烈了,连伤人伤己都放不开。
就在一次次彼此伤害里,我们学会了忍让,从最初心痛的无法喘息到渐渐地只是悲哀地皱眉。习惯了,却疲倦了。再也不想这样无谓地让自己痛苦了。可是在一起是痛苦,不在一起更是痛苦,进退之间全是痛苦,也不曾预见到底哪一种才是“长痛”。
只知道是时候要做个决定,却迟迟不敢跨出这一步,这是酷刑,这是人间折磨。这就是[点亮灯光]的最后十分钟,这就是留给Eric的三个小时。我都不敢去想象到这个决定真正来临的时候究竟会有多么痛。

是,正是经历过一次,所以才会知道,爱到最深是什么程度。
爱到最深就是刷牙时握着牙缸的颤抖。
爱到最深就是临走之前最后没尊严地说上一遍“我真的很爱你”。
爱到最深就是内心里一次又一次的余震。震碎前生和今世。
到最后才知道,有些人说不清哪里好,但就是,谁都替代不了。

 短评

三星半,细节很赞,"阳刚"的温情丹麦小攻,没心没肺的吸毒小受,九年离离合合苦不堪言的爱情长跑。单方面的爱情那不是爱情,Erik你醒一醒,既拍出了同志情感的普遍问题,又有个例的特殊性,后半部着实拖沓,感情纠葛显得重复乏味。不过的确是今年不可多得的同志片之一。PS:电影里外都拿了柏林泰迪熊

2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酒店那段是要有多心碎啊!埃里克为保罗操碎了八辈子的心。

7分钟前
  • 七十三
  • 还行

八年下来,感情就是一段难舍难分、推来就去的游戏。没有猎奇、没有煽情、没有过多不必要的肉欲,给直现最现实基友生活面貌的导演加分。

11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矫揉造作幼稚可耻。Julianne Nicholson 的雀斑跟1999年陈可辛的《情书》里的一样可爱~ 也是同性题材耶~ “过去一年,我遇到了你生命中的所有人,除了你。”

14分钟前
  • vivi
  • 很差

《春光乍泄》后最真实的同性情感电影,迷恋自身肉体的炮友、打完飞机提分手、人群里分别等桥段灵气十足。爱情是和自己的软弱对话,无坚不摧、无欲无求的人不需要爱情,凡人因残缺而爱人,因爱人而更残缺。

18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有多少次我们以爱的名义互相折磨。在这部电影,很可惜,我只看到互相折磨,而没有看到爱。

23分钟前
  • 圣无常
  • 还行

这部爱情片把同志情侣当做“正常人”来对待,不去猎奇卖肉没有卖弄噱头也不搞老套的心理认同社会歧视,仅仅是真情实感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此片改编自导演亲身经历,能感受到故事的真实细腻,托尔表演尤其出色,OST太好听。不过影片后半部分节奏太拖沓,反而没拍出8年感情的时间跨度,实在可惜

26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every ltr deserves a ugly truth, but life goes on, it does all the time

30分钟前
  • 𝗯𝗮𝗰𝗸𝟮𝗯𝗹𝗸
  • 力荐

剧情最重要的地方就在于如何安排两人从决定继续相处到男主角改变计划的那两分钟内容,如果我出电影考题,就要要求考生安排这两分钟的镜头以使得剧情的进展更加有逻辑,因为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影片本身的处理还是不够优秀。另外,海报实在是太漂亮了。

33分钟前
  • 小易甫
  • 推荐

男主角好丑,完。

38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还行

看似表现一或两个人在感情上的消耗过程,实际还是属于导演私密的情感探索,把大跨度的经历抽出,用紧致的剪辑去模糊掉某些因果交代,留下了反反复复的迂回感。相较语言,身体表演在片中也具有主导性,有意识地用不同的摄影机状态丰富身体的交流。结局不仅是故事的出口,也是整个意识体系的锁链达到最蓬松的一环

41分钟前
  • 迷宫中的站起来
  • 力荐

导演放映后上台介绍,说paul现在很好,他本人现在也结婚了,跟丈夫抚养了一对七个月的双胞胎(晕,他丈夫就坐在我后面)。人家这谈的才是恋爱啊,快十年的时间,幸福和痛苦到最后都是云烟啊,结局略拖,并且出现了不该有的广告牌。。。(尼玛的我感觉自己只是在过日子。。。

44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大多数时候,他们只是用彼此的青春消磨一个走向衰败的结局,从而注定把对方伤得更深。要经过很多年才会发现,需要相当的勇气才能成就怀念——相爱很难,不如紧闭双眼。

4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克制。不做作。人性。

48分钟前
  • Vivian
  • 力荐

怕失去,所以不敢相愛

50分钟前
  • DullBoy
  • 还行

从故事上看这部是很私人的作品,再普通不过的那种个人经历,普通到就像我们和别人聊天那样,会隐去和美化很多过去。但影音美学让电影又具备了某种让人一窥到底的魔力,颗粒状的滤镜加重了哀伤的基调,更重要的是它展示出了一个渴望被爱的灵魂是如何行为的。

51分钟前
  • SELVEN
  • 还行

无论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归根到底都是恋。这磨人的爱谁也受不了。如今的同性电影已经从他们的社会关系进入感情关系了,很好的进步。

5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这部片告诉我们:要幸福,别吸毒。(大雾

56分钟前
  • arella
  • 还行

其实都是些稀松平常,但细节处理的很好不会觉得很沉闷。觉得港台译名更贴切,为你流的泪再多也还是那么爱你……唉爱是个坏东西。

59分钟前
  • Hey Johnny
  • 推荐

影片的细节太棒了,同志感情在导演这里变成再正常不过了,一些桥段一些对白一些细节甚至正常到是很多异性恋无法体会无法经历无法察觉无法共鸣的,却又真实发生在很多同性恋的身上。这个故事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就是真实,相爱有时候真的很难,因为爱上了谁根本由不得你选择,直到你心里结疤。★★★☆

6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