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动画电影的朋友也可以去看看《心灵奇旅》啊!排片实在太少了呜呜呜可以去支持一下。以下是我的影评://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3081881(不要翻到最后,后面都是牢骚)
完全没有想到,能在这部动画电影里,看到如此自然有新意的女性叙事。 不是苦大仇深的社会批判、纠结复杂的女性成长或悄然生发的意识觉醒,也并非《无敌破坏王2:大闹互联网》中那种昙花一现的、设计刻意、显然只是在讨好观众的,公主联合救王子的戏码。和《阳光姐妹淘》中女主们年少时一起打架的状态很像,但只有这一部分而没有成年后的部分,也就完全是另外一种理解方式了。 本片以一种极其中二,而因此饱含传统意义上男性浪漫的方式,让女性角色组成一支“雷霆狂花”小队。然后在顺理成章毫不刻意的剧情发展中,她们承担起了拯救男性的任务,让人热血沸腾。没有任何地方突兀,但是又会让观众自省:为什么女二出场的时候我会觉得她必和女主抢男人?为什么以往看到这样的剧情都是男性角色?女孩子们为什么不能这么中二而快乐呢? 猛禽小队活该自闭,好好想一想为什么效果还没有雷霆狂花好。 原始人遇见文明人。世界观极富想象力,高艳的配色和各种生物、道具的精致设计每一幕都在给人惊喜,奶奶的头发喜夺全片MVP。 同时,这种世界观下,原始人和文明人的冲突,很自然地映射出现代性对人的异化。我们的距离是不是在变遥远,家庭关系有没有变淡薄,注意力会不会过多放在那个“窗户”上,家园或者说城市是不是我们的巢穴和壁垒...... 然而,近几年的动画电影大制作都有这个通病。正如大闹互联网的世界观触碰到了网络暴力与灰色地带,却将落点放在朋友爱;二分之一的魔法的世界观触碰到了被现代科技文明助长的人的懒惰,却依然选择讲述一个成长故事......更为宏大的叙事基本上没人敢碰,所以都只能通过几个点来映射现实,但不加以讨论,便显得头重脚轻。 本片应该说尤为如此,除了现代性,前半部分还讽刺了中产阶级,讨论了家庭教育中的隐私与个人空间的问题,但收束在了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上。不过还是要说,本片呈现的东西虽然杂,但不乱,而且幽默、富于想象力;问题也许没有讲清答案,但是一定让人有所体会;最后考虑到上文所说的女性叙事,以及有讲得很清楚的家庭关系问题,克服外界干扰的青少年爱情故事本身也很动人,本片的完成度还是相当高的。 相较之下,同样是新建世界观,世界观映射的主要内容也很相似,但无论是想象力还是在主题的探索上,迪士尼《1/2的魔法》都远远不及本片。 但其实我有时候会想,动画电影一定需要一个boss吗?本片如果踏踏实实找到某种方式,呈现两种文明,或者说两种思潮,在没有外界干扰情况下,逐渐融合的过程,加以呈现,是不是能把现代性的这些问题讲清楚?不过再想想,如果真这样就看不着雷霆狂花了,只得作罢。 说完了故事和主题,最后来讲讲具体让我印象很深的地方。 本片开头原始人狂吃东西的那段,好像海绵宝宝和派大星吃东西的状态,我对其中几幕都有些模糊的印象;假发被雷击那一段,好像是某部电影里变成蝙蝠的德古拉,但我不记得哪一部了......片中还有很多让我感觉很熟悉的场景,不过确实说不上来具体是在哪里看到的,希望有人能汇总一下致敬和彩蛋。 大猫就是汽车、蜜蜂蛰就是喝酒,本片的想象力真的绝佳;被扯下的花生、无处不见的心形,剧作用上了每个细节;猫咪和剑齿虎的结合、蜘蛛和哈士奇和狼的混血,动物们的设计与形象刻画也给人惊喜(当你觉得本片对中产阶级和现代性的讽刺过强,仿佛在肯定原始生活时,电影又经常让动物们充作人性担当,和野蛮的原始人形成对比,展现出在这场文明的比较和交融中的不偏不倚)。 其他容易剧透的我不多说了,诚推本片,感谢它在我对迪士尼甚至是所有美国动画电影正失望的当下,送来了些许安慰。
稍微补充一点缺点吧,优点上文说得很明白了。本片在剧情和主题处理上必然比不过《无敌破坏王》、《机器人总动员》、《头脑特工队》、《疯狂动物城》这些迪士尼的安身立命之本。但绝对比迪士尼在《疯狂动物城》之后的所有作品都要好(皮克斯归皮克斯,迪士尼归迪士尼,两者的风格、定位和质量还是有一些差异的,很抱歉之前把《寻梦环游记》记成了迪士尼自己的作品),包括我在上文中提到的《大闹互联网》、《二分之一的魔法》。
故事上,动物城、机器人总动员、无敌破坏王的反派,以及头脑特工队高潮部分的危机事件,都是一开始就有铺垫的,而且高潮部分的战斗都有各自的象征意义,反派也都有自己的作恶理由。疯狂原始人1中的高潮也是如此,直接促成片中原始人父亲打破固有观念。不像本片中的巨型猩猩,出现得的确十分突兀,就是为了让主角打boss而生生造出来的boss。
主题上,以疯狂动物城为例,朱迪和尼克在是一对恋人之前,他们首先是朋友,他们的友谊代表了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这两个群体的友谊,因此电影种族歧视与乌托邦的主题通过爱情的主线只会得到更好的诠释,也就不会给人头重脚轻的感觉。但本片中文明人与原始人的核心矛盾,也即我在上文中提到的现代性与中产阶级的问题,其实确实被规避掉了,没有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因此,其实电影现在的评分非常符合我对它的预期,它的确是有很多缺陷的。我也理解,哪怕只因为剧情的不完善,也必定有人不喜欢这部电影。它很符合我的口味也有很多亮点,所以我愿意给它打五星,但我也理解打二三星的人。
而补充这些,是为了告诉大家,其实优缺点都有,我也相信大家都能看到。每个人的评价标准和侧重点不一样罢了,真的不必纠结自己和主流意见不一致,也不必觉得讨厌这部电影就一定是尬黑。
喜欢或讨厌,理由充分即可。(只是不给理由的结论真的很容易让人反感)
这个虎妈徒手把那么大的水果残渣扔过高高的围墙,把那么大的石头抡起来掷出去,这力量让我好生羡慕。在跟文明人相处的过程中,她善于接受新鲜事物,不卑不亢;面对危险,她反应迅速,有勇有谋;被文明人驱逐,她那种又野又稳的反应,极具感染力;在文明人遇到危险时,她毫不犹豫地维护同伴,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伟大的妈妈。虽然是一个配角,但她强壮的身体、坚强的性格、有爱的灵魂,她这我这里是满分。
要我说,这是时隔七年最好的续集!无论你想要是轻松大笑还是严肃探讨,都能在影片中找到令人满意的部分!
关于「墙」
当世界被墙分割成两半,生活在墙里的人,有谁不想要一个冲破围墙、蓦然出现在你生命中的姐妹呢?
你们一见如故,兴奋地谈论着人生、价值与世界,她展示给你的视野前所未有,她露出的伤疤是智慧与勇气的见证,她讲述的故事充满奥秘与危险,却令人热血沸腾。
跟着她与太阳的光芒,你拥有了人生第一道骄傲的疤痕功勋,第一次见到了随风自由翻涌的丛林与麦浪,夕阳下燃烧的万花筒,奔跑的麋鹿和黏牙的麦芽糖,十万只火烈蜻蜓从头顶飞掠,千里之外的月亮在暗夜里豢养着发光的巨鲸与潮汐。
------你从此褪去丝茧,见到天地间那个崭新的自我。
本是墙两端的小伊与小晓便有了跨越墙的友谊。
关于「女性」
一如既往令人欣喜的是,小伊与小晓有着独立的人格,因男主而相识,却从未因为男主而争吵过任何一句,没有“情敌”相见分外眼红,只有女性之间的惺惺相惜,她们的冒险与快乐得以被描写,而不是作为男性故事的附庸。
她们一个善解人意,勇于尝试新鲜事物,会因为对方的伤痕倾倒;一个骁勇善战,爽朗飒气,与所有出现过的男性分庭抗礼。
由奶奶组成的「雷霆狂花」姐妹团更是大放异彩,打脸「英雄救美女」套路,解救置身水火的男人们,萤石粉与自信勇气在她们脸上熠熠闪光。
关于「爱」
正如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距离的存在,也正是为了让人们跨越。
墙内外人从一开始的排斥割席,到荣辱与共、守望互助,为了大家族中的成员「列阵」作战。
两个男性中年人也从文明与原始的针锋相对,到同样人到中年身不由己的互相理解,终于在最后得以释怀紧紧相拥。
人类是多么厌恶彼此,又多么需要彼此!
关于「隐私」
和很多对孩子保护欲过度的家长一样,女主伊的爸爸也在摸索着「监督」与「放任」的边界,也在为孩子终有一天会离开自己而苦恼沮丧。顽固的人也会随着经历而改变,虽然不舍,但终于还是释怀,并在生命中发现更多的惊喜。
男主盖说,「隐私就是只闻你想闻的脚臭」真是有趣而精准。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巧妙的隐喻:
被「窗」吸引,看猛宠、看飞禽、看花花世界限量版花蝴蝶寸步不离的儿子坦克;
为造景破坏生态环境的所谓“文明”引发的次生灾害;
暂忘中年危机、逃避现实的秘密洞穴;
阻隔世界,美其名曰「保护」的围墙……
种种深沉而复杂的问题都以轻盈而恳切的方式作出了讨论。
诚邀大家到影院一看!
在近日播出的《疯狂原始人2》中,再次对不同文化进行了描述,以表面的情侣因理念不合而分开,延伸到文明的撞击与融合。
Guy和Eep一家人一起奔赴“明天”,追着光,他们遇见了一面高墙,爸爸撞开了墙,背后是一片“人间仙境”。
丰富繁茂的食物和花朵,各种新奇的生物和谐相处,伴随着这些“高级文明”而出现的,是一对白人夫妇。
他们以高姿态的“欢迎”来面对着这群“低级”的洞穴人,怀揣着夺走Guy和自己女儿配对的心思,招待起了主角一行人。
1、 香蕉
影片中,香蕉是为了安抚墙外未知的狂躁生物,白人夫妇视它为不可见、不可战胜的存在。
讽刺的是,墙外的不过是拳猴,香蕉由白人Phil不断扔出去,得到贡品的拳猴们转而把它进献给更巨大的猩猩,换来安宁。
Phil和拳猴一样,面对比自己更强大的存在,选择的都是退让,害怕去挑战,所以一旦失去了唯一的慰藉——香蕉,他们将面临的就是自上传下的压迫。
香蕉,代表着他们的逃避和不作为,自以为建起了高墙,就能隔开危险,实则是在壮大敌人的贪婪,割自己的肉来饲虎。
2、隐私
“隐私促进个性”,这句话一直穿插在影片当中。
吃住睡都在一起的洞穴人,和拥有自己私人空间的白人。来到园中的洞穴人们,除了Grug以外,都在自己的房里睡得很好,似乎隐私就是文明进化的一大步。
但他们睡得香,不是因为有了隐私空间,而是因为有了舒适的环境,空间并不能隔开他们彼此的感情。
一直以来信奉隐私的白人夫妇,实则白人Phil还有着妻子不知道的“秘密洞穴”,所以隐私带来的就是隐瞒?打脸不打脸?
3、爱情
影片从开始的Guy和Eep狂秀恩爱,到后来互相产生矛盾分开来,再到最后谅解彼此、和好如初,不得不说,好一出狗血的爱情剧。
用两个人的爱情,来表现不同文化观念之间的冲突。Eep不理解Guy来到这里后的变化,而Guy不理解Eep为什么追求过去生命无法保障的日子,所以两人分开了。
仔细看,不就是披着爱情的皮在强行融合文化吗?爱情里可以改变自己接受对方,但文化绝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可以借鉴,但绝不会融合,融合了外来文化,就不再是原来的文化,而是被殖民的存在。
4、猴子
曾经的拳猴们也有着和白人一样的神仙国度,吃不尽的香蕉,享不完的乐趣,突然有一天它们失去了水源,然后就面对上了巨大的猩猩。
它们没有去查询水源枯竭的原因,而是在得到白人给予的香蕉后,就安心把它贡给大猩猩,再不做其它。香蕉被Grug吃光后,只知道绑走人类,扮成香蕉来平息大猩猩的怒火。
尽管它们只是猴子,不是具有更高智慧的人类,但作为土著,仅仅知道坐享其成,甘于压迫,山谷里数不清的猴子,没有一只提出来反抗大猩猩,或者去夺回水和香蕉。
这就是影片为它们加上的令人厌弃的“奴性”。凶恶的大猩猩用武力征服了它们,偷走水源的白人用分享的水源安抚了它们,它们就像一片树叶,飘到哪里就能在那安家,除了基本的需求,再无更深的思考。
5、雷霆姐妹
在美国电影里,英雄主义最为盛行。陷于危难中谁来拯救?英雄。
无法战胜的大猩猩,就像游戏里设定的反派大BOSS,等着主角英雄们去攻克它。剧情发展到这里,突然就蹦出来“雷霆姐妹”,然后年老的奶奶突发神力,成立新的一代,就这么几下,赢了。
好好的电影,就从天而降个大金手指,然后曾经的敌人,就成为了过去式。这么老的套路,连改都不改,就这么塞了进来,让我们怎么接受?
6、HE结局
动画电影HE很正常,谁不喜欢看主角们快快乐乐的生活在一起?
但是在这部电影里,它的内在主题是文化,不是爱情或者亲情或者理想,文化是无法妥协的底线和原则。
被夺走水源的土著猴子、生存于野外的哈士蛛、更先进文化的白人一家、野蛮冲撞的洞穴人一家……他们彼此间的关系,不是电影一个HE就能盖上幕布的。
最后的HE,在向观众传达着那些直白、暴露的剥削思想,配上萌萌的卡通人物,就能给这些隐藏在背后的恶行洗白。
对成年人来说看完或许没什么,对孩童呢?他们感受到的难道不是压榨别人最后还可以和谐相处吗?说白了,这就是在洗脑,潜意识里埋下这样的种子,然后不知道哪天,它就会发芽壮大……
7、结语
在第一部里,我们看着洞穴人一家,从开始的野蛮、不知变通,到后来的灵活运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越来越多的新事物,一步步的朝着更美好的明天前进。
有了它,才会让观众期待着第二部会演绎出更吸引人的故事,但可惜,没有!
作为动画电影,从外观上就让人不由心生喜爱,明明具备了再创辉煌的能力,却在续集里谱写了丑陋、恶心的现实,妄图以动画的外皮来遮掩。
“挂羊头卖狗肉”,能形容它的大概只有“厌恶”了。
非常羡慕美国的孩子们,有这样精美的动画可以看。
这话一出,觉得不妥。用鲁迅的话打脸:当我沉默的时候,我感到充实;我将开口,然而又感到空虚。
主动交代。我的动画阅片量:44部,标记中国的才6部。
哈,哈,哈(Siri干笑声)
就这,还敢说大话。你看过多少国产?咱国的孩子就可怜,没有好动画看了?
然而,就我个人成长经历来说,实在希望少年时能有这样精美的动画可以饱享眼福。就如小时候抱着母亲工厂发的胖滚滚的可乐,小心翼翼地拧开瓶盖,嘬进第一口,人生第一次尝过之后的那种希望。这种黑得让人发怵,好喝得让人蹦跳的水,如果每天都有的喝就好了。
如果是一个老看片的,对这部动画想必不会有多大激动。因为无非又是一部合家欢的老套而已,家庭伦理关系,往一万个故事上一套,看一万部,也还是那一套,也就那意思。老美怎么就那么喜欢讲家庭关系呢,影视里反反复复强调。看完除了让人越发爱自己的家人还能有啥?
文,总要载道的;电影,总要输出价值观的。创作的是人,总有想法要告诉你。爱听不听无非哪边的中听罢了。
而老美这边的确实更中听。既能餍足五官,又能学做人,真正的寓教于乐。
主线剧情是这样的:
疯狂原始人咕噜一家和盖一路披荆斩棘逃避世界末日,寻求更安全的家园。某天来到一处世外桃源,有高大围墙包围,隐蔽而且安全,围墙内各种瓜果琳琅满目,食物丰足,树屋安全方便又舒适。原来这个地方是盖父母的朋友文明人(The Better man)夫妇霍普和菲尔建造的。霍普和菲尔热情接待了他们。然而文明程度的不同,生活方式、价值观的相异,两家必然产生隔阂。文明人夫妇内心里无法接纳洞穴人咕噜家族,意图将他们赶走。同时又希望把同为文明人的盖留下来陪自己的女儿晓晓。而盖早已被咕噜家族看作家庭成员,也和咕噜小伊互相爱慕。种种矛盾,两家人闹得不可开交,殊不知危险也正悄然临近。
电影画面一如既往的精致细腻,人物虽为动画,实际无限靠近真人,面部表情极其丰富,特写之下人物毛发纤毫毕现。这也是近年来好莱坞动画的特点。
相比之下,本人其实更喜欢日本的漫画风格,直接点则是吉卜力的手绘风格(哈哈阅片量也就这点了,不怕暴露)。大概是因为更愿意沉浸在一个更加浪漫的幻境中吧。
《原始人》这类动画的风格在于打造一个现实,一个适合于孩子在其中模拟、想象,学习真实社会的低维度现实世界。其本质相当于教学,带有充分的现实目的性。正因为如此,片子所表现的情境才非常具有参考价值,对于孩子非常具有代入性。这一点后面再讲。
片子的配音水平相当高,与人物性格,与情境完美贴合。也有中文配音版,大家在豆瓣预告片可以对比中英文版本的配音,中文版要稍逊一筹。毕竟不同文化,真的很难模拟不同语言的腔调和情绪。
观影之前并不知道尼古拉斯·凯奇配瓜哥,听了之后发现味道熟悉,越听越肯定就是他。甚至感觉人物形象也跟凯奇相像,这倒是观影当中难以分享的一个小乐趣。
片中对原始世界的风景描绘实在五彩斑斓,充满想象力,对于孩子的视听体验来说绝对是一场饕餮盛宴。
近年来,国产动画在技术和细节上在追赶,质量上是拿得出手的,可喜的。个人最喜欢的《白蛇:缘起》在画质上人物表情还略显呆滞,人物和环境的确逼真,但是似乎有点实景化了,容易使人跳脱出动画的虚拟世界。
说一说片子所载的道。个人非常喜欢好莱坞这种爆米花的合家欢电影,因为它们格局更大,更实在,着眼于现实人情和社会。是的,格局大并非着眼于虚空,心心念着比赛谁的空中楼阁更漂亮。
文明人一家的智慧相比于洞穴人要发达得多。他们创造了那样一个高级的家园,拥有一种先进得多的精神世界。然而一切都超越低等的洞穴人吗?并不,高级的文明人竟然失去了羞耻心,丢失了良知,自以为是,自私。文明人夫妇谈笑间就谋划了驱赶洞穴人,抢夺盖的计划。接纳洞穴人也是因为盖的原因,他们从内心里就不把洞穴人当同类看待。世外桃源之外,自谋生路去吧,哪管死活。盖则要留下来,女儿是不能出去冒险的,要一辈子待在围墙里,当然更要一个相称的伴侣。
孩子们现实生活中是优渥和安逸的,正如动画中文明人的生活。文明人的缺点是否也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呢?动画中的文明人正是一个模型。
文明人一家创造了舒适安全的家园之后,对围墙之外的世界不再抱有好奇,也不再抱有探索未知的勇气。人,总是选择稳妥的。这是优点也是缺点。第一集中瓜哥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洞穴,因为它安全。本集中文明人一家不愿意离开围墙,因为围墙之内安全。正如小伊所说,这里只不过是一个更大的洞穴而已。
有时候舒适圈太大,人就望不到自己的局限性了,也慢慢丢失勇敢、无畏、探索,这些人类一直以来的优良品质。
再来说一说文明人的智慧。他们依靠智慧从高山上源源不断引来泉水,浇灌出一片肥沃土地,建立起安逸的家园。他们引以为豪,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或者知道然而只是并不关心,他们的引水造成山上的缺水,山上植被逐渐凋零,香蕉没有了,金刚一般的大猩猩没有香蕉吃便威胁到铁拳猴的生存,铁拳猴发现山下文明人总是有香蕉提供,于是定期来找文明人麻烦。而可笑的是,文明人压根不敢了解找他们麻烦的到底是谁,只是糊涂地一直提供香蕉。文明人的智慧转了一圈,最终反噬到自己,真是讽刺。
人自认为万物之灵。然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大自然面前,众生都是平等的乞食者。故要保持一颗谦卑的心。
国内似乎没有专门面对青春期青少年的动画电影。特别强调青春期因为《原始人》给我特别强烈的感觉,它就是专门拍给这样的孩子看的。
片子中小伊和盖相互之间渐生爱慕,小伊本来就十分具有自我意识,在文明人盖的引导下,独立人格越来越强。两个人最终决定成立自己的小家庭,脱离大家庭。而这,与瓜哥“一家人就要在一起”的价值观相冲突。这里面涉及到父女的亲子关系的转变,故其目标观众,在美国我以为应该是8—15岁的女孩(美国孩子相对成熟些)。在中国,应该在12岁以上了。做这无聊的推断,因为片子放映到一半,坐我前面的男孩子实在看不下去,拉着爸爸中途退场了。
多说一句,其实这里涉及到一个影院管理的问题,引进片可以设专门的中文配音版,家长带孩子一起的建议选择这种场次,因为孩子识字阅读能力毕竟稚嫩,眼睛赶字幕,故事大意理解都困难的情况下又耽误欣赏画面,可不就烦躁退场了嘛。
片子中瓜哥与小情侣与其说价值观相冲突,不如说孩子人格的独立与父母舐犊惯性的冲突。孩子人格的独立是生而为人的必然和荣耀,父母舐犊也是生而为人的必然。两者终究要在将来某一刻发生痛苦的冲突。两者都要学会接受对方,一个要接受对方的改变,一个要接受对方的不变。
国内这些年大火的动画,如上面提到的《白蛇:缘起》,以及《大圣归来》《哪吒魔童降世》《姜子牙》等等,可以说是成年人动画。多数动画电影也倾向取材于神话传说之类,追求点在仙、侠、奇、异。而且我们关于动画的概念主要在于面对儿童,或者更确切的说,在于低龄儿童。并没有形成一种专门的产业链,针对青少年的动画创作。针对青少年的电影或许有,有专门的青春题材类电影,近期比如大火的《少年的你》。然而动画类的并没有。
市场应该更丰富起来。或许我们需要半现实半浪漫的动画电影的介入。不要忘记,模仿学习是婴儿的本能,青少年也需要。只是需要更成熟一点的模仿道具。
两点钟吃完饭突然想去看部电影,犹豫了一会是疯狂原始人还是一秒钟,尽管早就对一秒钟有着极高的向往,但是出于自己难得一见的情怀还是去看了疯狂原始人。
怎么说呢,感觉非常失望。
可能是当年的第一部给我的感觉太超凡脱俗了,无论是笑果,还是构思,还是整个故事的价值观,都让人异常舒适。我还记得当年看完之后我疯狂向周遭的人安利,担心大家错过这一宝藏。
这一幕转眼已经过去七年了,好快啊。2013年是我开始收集电影票,把看电影作为自己关注点的一个开始,那个时候总会对不同的故事迸发出不同的想象力和灵感,那个时候我还沉迷于向别人安利,我会为了能在高二高三一个宝贵的下午多看几场电影,钻进电影院里三集连映,还记得当初从超级战舰到形影不离,再到黄金大劫案?记不清了,那个时候真的很有热情。
疯狂原始人给的的第一感觉也是这样,极尽搞笑又充满创新,能从一个不同寻常的角度讲一个新鲜的故事,而不是那些玩烂了的价值观。在我七八年前对于动画电影的回忆里,这段黄金时代不是什么玩具总动员构成的,而是无敌破坏王和疯狂原始人,以及再久远一些的机器人总动员。
所以我个人今天真的非常失望,因为七年之后的疯狂原始人2在疯狂打我脸,边打边说它其实不仅俗,而且俗不可耐,它不仅开始重复一些玩烂了的价值观,甚至玩的七零八落。它不再是掏出一个新鲜的玩意告诉行业,你们其实不知道观众想要什么,跟着我的思路来才行。一切的一切都恰恰相反。
进电影院前扫了一眼评论,很多人布满说这部电影太空了,我感觉恰恰相反,这部电影是想讲的太多了,仿佛填鸭式讲道理,它要给你讲家庭成员之间的距离,要跟你讲“家长竖起的围墙”,她还想说文明和野蛮,底层和中产,一切的内容把整个故事撑的面目全非。不仅如此,还全面倒向政治正确,一边是底层族裔的恋爱自由和内心追寻,另一边呢,是两个自以为是的爸爸其实啥也不会,后半段开始尬舞瞎扯淡就等着娘子团来救,本片一共几个男性角色。一个是天天对着窗户发呆的丑角,剩下仨就全在这只会喊救命了,转眼那边姐姐妈妈奶奶阿姨们组成什么雷霆末日花还是啥的,几个人骑个猫三下五除二就把问题解决了,一个个又酷又帅气,一瞬间我搞不清楚看的是惊奇队长还是黑寡妇。这种对于政治正确的倒向和跪舔有点过分的让人生理不适了,你要是想拍女权可以拍个末路狂花,这个水准的电影我愿意一周看一次,可是偏偏把这些政治正确与说教糅杂到我青少年时期最喜欢的电影里面,感觉很难受。
所以我很失望,也很怀念我印象中动画电影的黄金时代,又或者不仅仅是动画电影的黄金时代。
第一部是讲走出山洞,追随光明,第二部则是探讨家庭与独立人格间的矛盾。瓜哥觉得一家人就该呆在一块儿,他不希望小伊离他而去,他太爱女儿,以至于他的爱变成了束缚女儿的枷锁。菲尔和霍普为了保护晓晓“为”她筑了一座高墙,但代价则是晓晓难以获得成长。正如小伊所说,这座农场就像他们的洞穴。如果咕噜一家不遇到文明人一家,他们永远不知道自己的家庭存在许多问题。如果文明人一家不遇到咕噜一家,他们也不会意识到自己的家庭并不是看上去那么完美。两个表面和睦相处,实则貌合神离的家庭偶然相遇,逼迫他们去解决他们始终选择逃避的问题。虽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争吵,甚至分崩离析,但大家畅所欲言、表达真实想法绝对比虚假的和谐更好。建议把续集放一放,先拍《雷霆狂花》外传吧,讲一讲初代雷霆狂花和二代雷霆狂花的故事。
墙里墙外隐喻深刻,不是我说在座都是三文治,终于还是在一片五颜六色的芭乐中睡着了着凉了,不合时宜的午夜场,以及日常无谓3D减一星,听说流浪地球也要2的时候瞬间决定不去看重映加长版,别3了。
从头笑到尾,7年前一起看第一部的朋友们,祝你们一切都好。
即使环境总想让两个女孩雌竞,但她们仍然能变成最好的朋友。以及母系部落就是最蒂的!
我的天哪太疯了!被想象力震惊到一会儿呆若木鸡一会儿笑出鸡叫!后半段感觉自己仿佛在trip!!我竟然没看过第一部我实在是错过太多了!!!
智力是傲慢的、怯懦的、虚伪的,武力才是解放天性的、一本万利的、凝聚人心的。一首献给铁拳领袖的赞歌?
和媳妇看的第一个电影就是《疯狂原始人1》,七年后的续作笑点依旧,七年后的我们心情如故。
在IMAX巨幕下看这部电影,音响效果气势磅礴,画面色彩饱满具备冲击力,银幕画面动感十足。IMAX呈现出的视觉效果和感官体验真的非常惊艳,实现了故事细节精致考究,也帮助电影故事实现了立体、生动和充满感染力。整个影院都被这个温暖的欢笑故事所充满,不由令人身心放松,融入其中。
非常标准的好莱坞电影工业流水线作品,亲情、爱情、友情一锅炖,兼顾合家欢笑点。观影过程中稍微有一点不适,自诩为“文明人”想象而出的所谓“野蛮人”的故事,借此歌颂所谓“野蛮人”的纯真和批判所谓“文明人”的偏见,其实骨子里仍是西方那种以自己的想法为中心的傲慢价值观;然而我这个观众在做出这些评判的时候,我又是站在什么角度呢?
欢迎观看《疯狂原始人之乘风破浪的姐姐》。
支线多节奏乱,霹雳狂花和香蕉基情简直不知道哪个更让人反感。算是砸了前作的锅吧。
时隔七年,续集归来,里面有同样的配方,比如:淋浴、抽水马桶和简易电梯...但原来轻灵有趣活泼生动的味道已经消失大半,虽然也有但总显得过于刻意,抱着不小的期待来看,却没有收获太多惊喜,主题其实很厚重,野蛮与文明,冲突与对抗以及和解,对电影里那句“一家人就是要在一起”更感同身受,无奈的是,故事实在是没讲好,有点头重脚轻,不免让人有些遗憾。3.5
奶奶👵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八块腹肌秀翻全场 nice
7分。因为太喜欢第一部,所以也会对这部要求更高。娱乐性仍然很强,但看久了还是觉得乏味,剧情上的算计也有点多,反而让人觉得刻意。包括不同人群,狂花拯救三个衰男这种,也不是不好,就是太算计了。
提前场,讽刺中产的部分很明显
依然是家人与梦想冲突、几经波折最后和解的故事,类似套路被拍太多了。很商业是真的,但很好看也是真的。场景很有想象力,动物拟人化实在是太可爱,Imax效果让观影体验增长了不止一点。强烈推荐imax,充分领略技术的魅力,很多场面是让人直呼“哇”的程度。
等待7年出来这样一个续集,我觉得没必要,几乎犯了所有续集会犯的问题,故事乏力,人物扁平,笑料不足,把现代那一套往原始时代生搬硬套,这样各方面都在偷懒的续集,看完没有任何波动甚至觉得聒噪。
怀疑创作组里有星爷粉哈哈哈
想要狼蛛(
天哪!我是真心觉得好看,看完后我真的有点儿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请【雷霆狂花】原地C位出道,我要为她们疯狂打Call。真的是热血又不失幽默,炫酷又不乏趣味。这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高潮迭起,结合高饱和度的色彩表现力,真的是王炸一般地出彩,这种好看是那种你看完以后毫不犹豫的自然感受。这样的视听体验称之为享受毫不过分。还有用打拳击作为交流语言的铁拳猴,疯狂尖叫的鸡海豹,以及奶奶这让人无比惊喜的“假发”,真的让人是刻骨铭心般的印象深刻!“我在寻找明天,明天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