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日本剧情片《我和妈妈的最后一年》,又名《百花》,豆瓣评分6.6,IMDb评分6.6,于2023年5月12日引进国内上映。
2021年,国内引进了聚焦阿兹海默症的《困在时间里的父亲》。时隔2年,又引进相同题材的本片,都是聚焦于记忆丧失、身患阿兹海默症的老年人,本片可以叫做《困在时间里的母亲》。
中文片名《我和妈妈的最后一年》不理想,主要体现在“最后一年”上。虽然医生诊断妈妈并且活不了多久,但是影片结局并没体现妈妈离世,所以体现不出“最后一年”。
《我和妈妈的最后一年》这片名一看就是哭片,而影片故事虽然伤感,但没有刻意煽情,叙事节奏平缓舒缓,没有撕心裂肺和哭天抢地,主要体现的是母子在母亲生命尾期的情感修复。
影片中“一半的烟花”花火大会很有意思,我从没看过在陆地上放出的一半效果的烟花,很新奇。片中的烟花燃放是真实的,不是特效。区分真实烟花和特效烟花很容易,真实烟花熄灭后留有烟雾,而特效烟花只有美丽的绽放,没有熄灭后的烟雾。
影片结局画龙点睛,之前以为妈妈是要看“一半的烟花”花火大会,结尾才明白妈妈是在回忆年轻时和儿子看到的被楼遮挡的“一半的烟花”。一直和妈妈有芥蒂的儿子此时才明白“一半的烟花”所蕴含的浓浓的母爱。正如中文海报上的一句话“最后,只剩下了爱”。
日本“国民美女”长泽雅美在片中打酱油,戏份很少的配角,表演上没给这个角色什么可发挥的空间。
看片时我多次神伤落泪,因为我有些感同身受。我85岁的老母虽然没有患上阿兹海默症,但是记忆力已明显衰退,经常重复之前已经说过多次的内容。每次我看望老母,85岁的老母都会为我递上精心准备的水果等吃食。我想到了形容阿兹海默症的一句话——“TA遗忘了全世界,唯独忘不了爱你”。
本片适宜的观众群体很小,不适合父母才五六十岁的年轻人观看,但非常适合父母已经七八十岁的中年观众观看。如果父母还没患上阿兹海默症,通过《困在时间里的父亲》《我和妈妈的最后一年》这样的影片可以提前感受阿兹海默症。如果父母已经患上阿兹海默症,那么通过阿兹海默症题材的电影可以更加感同身受,唤起我们对父母人生最后阶段的关爱。
想吐槽怎么就把百花这么有含义的名字译成了中国小学生作文题目?? 电影里有个硬伤,让接近70代的原田美枝子演30代或者40代的少妇,再演技实力派,岁月留下的痕迹还是欲盖弥彰啊! 哪里也没有看出来小泉的妈妈只剩最后一年了?! 最后被团地建筑遮掉的花火才是那个一半的花火。才是妈妈心心念着的那个和小泉一起看到的烟花,而小泉却忘记了。一直不能原谅妈妈有一年时间抛弃了自己的小泉突然发现自己也有“做错”的时候,这一刻全部都释怀了,也放下了。 这部关于阿尔兹海默症的电影,和其他同类电影一样,宣传了家人应付患者最初的无力疲惫到最后心态上的崩溃,表现出来的歇斯底里的叫喊。患者本人则是从偶尔的迷惑到最后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忘记了。新的地方是,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很奇怪,比如记忆,当你忘记了的时候,父母却记得。而当父母老去忘却了时候,你却发觉自己突然像传承一样,记忆突然越来越清晰。这种妙可能就是人的本能吧。
还有一个感慨是关于人工智能的,人类给一个复杂的编程系统输入了大量的知识,他人的各种经历,关于各种事情的各种心情,思考回路,当有一天人类忘记了所有的一切,或者从地球上消失了,留下的人工智能虽然拥有这些记忆和情感,却谁都不能代替,谁也不是。
泉最后的释怀仍然让我觉得有些突然..
在神户的地震发生前,百合子抛弃了儿子泉一年,与一个有家室的男人相恋。地震发生以后,她忽然意识到泉对她而言是重要而不可失去的,因此又回到了泉的身边。那时泉尚在读小学。这场地震,本该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剧情转折,但是导演给出的解释却有些轻飘。大意是说,自然灾难有时是会给人带来一些冲击,使得人骤然萌生出某些念头或体悟。因此在影片里,百合子感觉到儿子所牵系的亲情比一时越轨的爱情更让她难以舍弃,所以选择了回去。这样的解释固然合情合理,但总让我无法顺畅接受..😢
半朵烟花确是一个非常巧妙而美好的意象,因为被居民楼挡住了一半,所以只看见一半的绚烂。但这在记忆里长久无法忘却的半朵烟花,不正衬托得那场一年的抛弃有些荒谬了吗..还有被泉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母亲的花,也成为百合子心里始终坚持的“花不能断”的执念,如果这些和儿子一起度过的过去那样重要的话,为什么曾经还选择离开呢。尤其是患了老年痴呆症后,百合子在超市里仍然看到“浅叶的背影”会不顾一切追出去,更让我困惑:那么在百合子心里,究竟是泉更重要还是浅叶更重要呢..
在这部电影中和前段时间的《深海》中都选择了舒曼的梦幻曲作为电影插曲,而且两部影片都探讨了母子关系,颇有一种巧合。泉小时候、百合子在神户生活的一些画面剪辑稍显混乱,有一种断续的观感。
不过映后的交流环节,导演真诚地分享了很多创作的思考,解答了我的一些观影疑惑,能感觉到这是部真挚用心的作品。
实在是后劲很大的一部片子。也是参加的第一场映后。 剧本编排比较简单的故事,主要讲的就是母亲得了阿尔茨海默后,如何和曾经抛弃过的儿子泉和解的故事。 母亲不符合传统意义上的标准母职,她会坚持把家里的花瓶插一支当季的单支鲜切,也会抛弃儿子去到海边城市追求婚外的恋情。 很喜欢母亲在海边生活的那段日子,在租住的房屋阳台上,听着附近的有轨电车呼啸着穿过天空的零星,实在是带着海风的一段画面,无法用文字说尽。
“半朵烟花”的意象用的动人,百合子一直念叨的半朵烟花,原来泉和妻子认为是烟花大会上,绽放的烟火和水里的倒影形成完整的景象,但其实是母子相依为命的某一天,坐在地板上看到被高楼遮住的“半朵烟花”。你以为她忘了,其实她是换了一种方式记得。而泉真正明白的时候,百合子的记忆已完全消弭。 这个结尾当时看的特别难受,导演映后提到意象的时候,海提到了关于片中一个钓鱼场景是在湖里还是海边(指导演和母亲的原型记忆出现冲突),在亲子关系中,记忆出现混乱和错位是件常事,过往的具体事项早已模糊成情感的指代,而关于人的部分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真实。
用鲜切花指代生命状态也不罕见,但导演用的有灵气且不生硬,花的种类变化,和最后花消失了、仅剩一堆空花瓶被作为遗物收检,线性的明线收束很成功。所以用《百花》作为中文译名明显更好啊导演…… ps人工智能着实有点败笔,导演在映后讲到自己想用人工智能被植入无数记忆却没有灵魂vs母亲的记忆在渐渐消失但情感仍存这一对比,但在亲情片里出现元宇宙实在让我出戏。
《我和妈妈的最后一年》,光听名字就知道是个母爱主题的、以悲剧为结尾的片子。imax厅第一排中间的票,铆劲儿仰头儿只能看到字幕,所以我纯是奔着映后去的,原天真的以为能有菅田将晖,最后只有导演川村元气到场,主持人介绍的时候才知道他还蛮厉害的,《你的名字》《唐探3》《告白》《天气之子》《寄生兽》《阳光姐妹淘》等很多影视作品的制片,很厉害的制片人。但我的建议是:不要跨界。 前面建立起来的母子关系:母亲很卑微,男主泉讨厌母亲。泉总奔跑在找寻患阿尔兹海默症总是走丢的母亲,中间穿插母子从前相处的片段。母子间一些互动,其实有打动到我,几度想落泪,“母爱”这种母题永远最能打动人。 前半个小时一直以男主为视点出发,然后突然转变成母亲的视角,开始回忆情史?儿子的戏份将将一半儿吧,不如改名叫《母亲的罗曼蒂克史》。中间用大篇幅讲述母子隔阂的源头--母亲知三儿做三儿,所以回忆都是母亲跟情夫,跟泉一点儿关系没有。我最不能原谅的是母亲对于曾经的行为说“我对泉很抱歉,他大概不会原谅我的,但我并不后悔”,不后悔什么?不后悔伤害了泉?还是不后悔自己曾经勇敢追爱?两者都不容在我的价值观里。我不是说不能看出轨这种情节,《色戒》也有,但看的就是男女主的纠葛,本片重点在母子关系啊喂。中间我一度睡着。 另外,我知道半朵烟花会有什么关键的意向,最后片尾也作为“妈妈生病忘掉很多东西但还执着于看半朵烟花(和泉小时候一起看的),证明其实记忆最深刻的还是我的儿子泉”,泉也在发现半朵烟花的象征意义后对妈妈的恨释然。 本片在我看来是偏生活向的,但一些视听语言和台词并不纯现实。还有一些情绪上的留白,片中出现很多背影,奔跑的愤怒的悲伤的…尤其在母亲在雨夜第二次走丢在泉小学里,泉找到母亲后母亲混乱的说着泉小时候的事儿,给了泉后脑勺儿滴水的一个推镜头。按理说应该拍一个男主对于母亲行为的反应,但是点到为止。说好听叫情绪留白,问题抛给观众,说不好听就是偷懒了,没给出一个很好的回应的镜头。 母子关系和阿尔兹海默症这几年都被拍烂了,能有人再拍还挺厉害的,这片儿到是创新了或者说偏题了,中间故事拐弯儿了,最后又落回来。
票是冲着苏打和麻酱买的,进场前扫了一眼简介,发现话题跟阿尔兹海默症相关,大概心里就有了一个预备,猜想到电影的主题多半围绕不为人知的患者生活和亲子关系展开。看到最后非常欣喜,抛开对“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记忆”的尝试性描摹,导演把关注点落在了我意料之外的地方:谁说患者是那个唯一会遗忘的人呢?作为健康者的我们,也在日常生活中遗忘,有时这种遗忘甚至是为了配合自己的某个认知而有意为之的。
另一个让我难忘的点是导演对色彩意向的运用。黄色是母亲的代表色,母亲在最后一场戏之前的所有出场中都会穿着黄色的衣物。随着母亲记忆的消退和生命力的削弱,黄色在她身上占据的面积越缩越小,直至消失。颇有些照应的,家里诞生的新生儿在最后一个场景中则穿了一件黄色的上衣。izma一开始的服装总色调是蓝色,随着孩子的诞生和心结的打开,逐渐变成紫色。kaori的出场次数比较少,比较显著的是最开始的红色和后来频繁出现的大地色,某种程度上也与她作为儿子-母亲中间调和者的身份,以及一个新的母亲的身份相照应。
是我一贯喜欢的平淡叙事与漫长忧伤,尽管没有耳目一新的震撼感,但还是很感谢导演在这个自己操刀的故事里不仅试图呈现出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脑中世界的可能样貌,而且让我再一次回到了“所有人都是一样的人”的母命题上。
大概是为了表现阿兹海默症的那种状态,以及母子间微妙的关系,全片大部分的镜头都给得特别朦胧,或者我们说虚化得厉害,一开始肯定没法适应,加之穿插过去记忆的蒙太奇频繁出现,说实话直到放了几十分钟之后我明白过来到底这是谁的视角以及为什么这么拍。效果是有的,可是观影体验说实话一般。剧情方面,母亲过去那一段不好的往事里过多得细节让人觉得没有必要,反而男主儿时的镜头太少。整体来说中规中矩吧。
避雷警告!故弄玄虚,节奏拖沓,本来还不错的本子拍成这个德性,苏打和长泽雅美一定非常后悔:)儿子承诺会一直记住的半边的烟花,最后却成了认知障碍症老母亲心中最深刻的记忆,这种错位本来多么动人啊,所以为什么可以呈现得如此差?!温馨提示,不要为了苏打入场,看完你只会心疼苏打:)
3 整体太空,氛围是有的,但是剧作整体有些乏力,表现上也不如《困在时间里的父亲》,白白浪费了原田美枝子这么卓越的演技。
当看到导演将儿子的冷漠归结于母亲儿时的出轨时,我和菅田将晖的反应是一样的,真的令人作呕。
川村元气是真心想当导演
1.川村元气导演首作,但他作为制片人也是大家的老朋友了(嚯竟然看过十部!)全片围绕“记忆”结构,用了大量长镜头来展现记忆混乱之人大脑的思维过程。现实与记忆、想象之间没有色调区分(因为记忆不会褪色),时空混淆,加上日记自带骗人属性,故事里的真真假假很难厘清。很多电影都说,人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记性太好。但忘性太大,也会把美好的瞬间忘记了,片名百花,就是那一百个珍贵的记忆。2.苏打和麻酱不像夫妻,更像姐弟。二人逛街,挺个大肚子的麻酱手里拿了一堆东西,两手空空的苏打说要帮拿,结果只拿过一朵花!(我超介意的) (0422百老汇导演交流场)
上周末就看了,一直没有来评论。感觉这个影评需要一些心理建设,晚点长评。本来以为都忘记了的其实都记得,本来以为都记得的其实都忘了。
结尾处的“半分の花火”劲超大!开头一个长镜头就展现了困在时间里的母亲。接着一个长镜头就是儿子回家发现母亲不在家,冲出家门捂紧衣服,交代时间是冬天,女主病了很久。不寻常的母子关系,让人一度很讨厌男主,但预告片已经告诉观众母亲遗弃过孩子。地震那场戏让人好担心电影院真的遭遇地震啊。花和工具人长泽雅美用来表示时间流逝。男主很美人,但是谁演都行啊。而且他们两个的情侣真的很像志村妙和新八姐弟乱伦。
在游乐场那一天,她抛弃过他一次;在巴士驶离养老院的那一天,他抛弃过她另一次。这对母子,他们从此扯平了。从今往后,那半朵烟花,记得住了,忘不掉了。
烟花,废墟,夜幕里大屏上的人工智能,错杂的时空与记忆碎片。拍得很稳,很有“匠心”,而不是单纯的匠气,几处强烈情感的宣泄点也处理得非常克制,某些时刻好到不像日本电影。不足之处就是还是有点太端着了,缺乏一点生活的质感,长泽雅美和菅田将晖也太不像夫妻了。
小偷只盗窃相册和纪念品,母亲执着于看半朵烟花,记忆随着时间错位和消逝,家里必须有一株花,当往事渐渐浮出水面,才明白我最爱的人已经忘记了我。【耀莱成龙影城(迎宾路店) /1 person attendance/19.9¥+300积分】(好黑的影厅,几乎啥也看不清)
又是阿尔兹海默症题材就已经很腻了(全球各地影视剧真的很泛滥很泛滥了),叙事手段还这么老套。那几处蒙太奇真的俗不可耐。圣赛虽然看在导演几个突出的镜头设计上发了导演奖,但整个视听依然非常没有个性,都像是从别的电影里刚学来的。菅田将晖也演得有点划水。
完全不煽情甚至不温情的家庭片,讲述儿子照顾患了阿兹海默症的母亲的故事,却更多地展现母子之间的距离与疏远以及儿子对母亲的抗拒,过去的伤痛和遗忘的痛苦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母子之间复杂却深刻的情感。导演如同拍摄悬疑片一般,和剧中角色一起在遗忘之前拼凑着记忆的碎片,探寻着“半朵烟花”的意义。
拍得真诚、细腻,讲得是曾经被“抛弃”、缺失母爱的儿子如何通过目睹“一半”的烟火从而理解母亲的故事。现实的母子虽迷失记忆但“恨”得有感情,屏幕里的机器人虽能存储记忆却冷漠无情,一场记忆中的烟火将她们带回最美的瞬间,那一刻对照此刻,她们终于放下了包袱。导演用单场长镜头调度,让悄悄逼近角色的镜头将观众带入他们的内心,每一次丢失和找寻都是贴近真相的尝试。儿子学会聆听琴声里的奥秘,洞悉了母亲的为爱奔赴,当他也为人父,便明白了母亲的苦衷,面对身边已然呆滞的她,子欲养而亲不“在”,偷偷爬上心头。
苏打跟原田阿姨在一起时并不像母子(原田阿姨太优雅了) 跟麻酱在一起时也并不像夫妻(麻酱真的太美腻了~)然后我本来以为神野三铃会是在跟原田阿姨share同一个男人但看起来好像又不是 最后一半的烟花还是挺令人感动的QAQ
是每个国家都领了要拍一部阿尔兹海默症代表作的指标吗
节奏很慢,后劲很大的一部电影,很多秘密埋藏在漫不经心的细节中,也许评分太低正是因为不少人没看明白。当然,可能还涉及到一些“三观不正”。可是只在乎三观的人,真的能看明白一部电影,并且过好自己的一生吗?
听完映后交流加一星 真的有很多导演的细腻想法是很难单凭看感受到的
体会最强的不是儿子年少的创伤也不是妈妈得病 而是作为一个女人的心酸 无论是夫妻关系还是母子关系 她都像一半烟火 永远是不完整的 她也是曾经喜欢一对金鱼的女人 她让儿子看的可能是说不出口的自己
真的太惊喜了,首先是在视听上,大量的运动长镜头使用,不仅表现影片的真实感,还最高程度的调动银幕内外的情感共鸣,例如开片10分钟,却单单只有5个镜头,看似漫长,却充满内容且情感十足。还有就是在桥段设计方面,影片对表现阿尔兹海默症的内容很类似《困在时间里的父亲》,用大量地时空错位与桥段的故意重复,用画面去表现这种老人们无法言表的“失忆”感,还有最令我感到震撼的母亲“心理地震”桥段,惊喜又吃惊。其次是主题方面,不仅是母爱与家庭,还有记忆和遗忘。演员方面,因为大量长镜头的使用,对演员的演技要求十分高,但主角们用影帝级别的表演完美演绎了出来,尤其是母子二人,甚至母亲的演技更加炸裂。《百花》这部电影是我目前上来日本几个月中看过的最棒的一部,也是我今年看过的最棒的一部日本电影。